Workflow
广西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陈刚会见泰国治国理政青年代表团 王维平参加
广西日报· 2025-10-26 10:49
广西与泰国合作 - 广西正抢抓中国政府提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等重大机遇,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加快推进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建设 [1] - 广西愿加强与泰国在青年交流、人工智能、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友好交流合作 [1] - 泰国治国理政青年代表团愿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互鉴,学习中国特别是广西在人工智能、文化旅游等领域工作经验做法 [2] 广西发展规划 - 广西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唱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1] - 广西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安全稳定 [1] - 泰国代表团高度评价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认为广西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 [2] 代表团访问行程 - 代表团将参观考察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 [2] - 代表团将访问柳州螺蛳粉产业园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科技馆和有关企业,并与广西大学师生交流 [2] - 代表团将考察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南宁三街两巷、南宁非遗陶艺馆、柳州工业博物馆 [2]
2025年广西潮舞嘉年华暨第四届广西排舞大赛启动
广西日报· 2025-10-25 10:31
活动启动 - 活动于10月24日在广西云发布厅正式启动 [1] - 活动由自治区体育局、自治区民宗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日报传媒集团联合主办,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提供支持 [1] - 游泳世界冠军杨丽娜、全运会射击冠军唐晓、霹雳舞全国冠军张家瑞三位“潮舞推荐官”出席启动仪式 [1] 赛事特点与发展 - 排舞是融艺术与体育于一体的全民健身运动,作为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全民健康的重要载体 [1] - 广西排舞大赛已举办三届,从单一赛事发展为覆盖全年龄段、融合多文化元素的全民健身品牌 [1] - 赛事发布从壮族绣球中汲取灵感的形象IP“舞壮壮”“舞桂桂”及配套表情包 [1] 本届大赛战略重点 - 推动排舞与潮流文化深度融合,以年轻化、时尚化表达为传统排舞注入新活力 [1] - 推动排舞与广西民族文化深度融合,挖掘本土民族舞蹈元素,为全国民族原创排舞大赛积累“广西素材” [1] - 推动排舞与广西文旅资源深度融合,让更多人透过舞蹈了解广西 [1] - 推动赛事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促进广西民族文化“破圈”和八桂风光“出圈” [1]
我国成功研制轻小型水深探测激光雷达
广西日报· 2025-10-25 10:30
产品发布与核心参数 - 10月24日,广西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轻小型水深探测激光雷达GQ-23,填补国内空白并创下多项世界之最 [1] - 该设备仅重3.2公斤,最大测深达2.6塞氏盘,在清澈水域环境下可测到约20米水深 [1] - 搭载该系统的无人机在3分钟内即可生成1万平方米水域的高精度水底地形模型 [1] 技术突破与竞争优势 - 研发团队经过长达13年的艰苦攻关,攻克了光学接收系统体积大、水底微弱回波信号探测难、多通道数据采集同步难三大关键技术难题 [2] - 设备成功打破了欧美国家长期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核心部件100%国产化,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2] - 与传统船载测绘和光学测量相比,该设备在内陆浊度水域性能卓越,能清晰识别水底20厘米大小物体的纹路,且能灵活应对复杂水域 [1] - 产品售价不到国际同类产品的一半,性价比最高 [2] 知识产权与行业认可 - 该成果拥有49项中国发明专利和11项国际专利,并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等多项大奖 [2] - 由两院院士等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具有自主原创性,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2] 应用领域与市场进展 - GQ-23适用于海洋工程、水利防汛、应急救援、航运安全、智慧海洋等领域 [2] - 设备已在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内陆江河湖泊完成测试,并承担了多个国家级项目 [2] - 目前首批产品已投放市场 [2]
2025桂林艺术节在漓江歌剧院开幕
广西日报· 2025-10-25 10:30
活动概况 - 2025桂林艺术节于10月24日在漓江歌剧院开幕,活动持续至11月2日 [1] - 开幕式文艺演出以“烽火”、“新生”、“共鸣”三大篇章为主线,融合戏剧、舞蹈、音乐与数字影像等多种表现手法 [1] - 活动主题为“化境”,聚焦戏剧、音乐、美术三大板块,开展百余场活动 [1] 主办与参与方 - 活动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中央戏剧学院、桂林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 [1] - 参与方包括桂林艺术节组委会、艺委会领导,中央戏剧学院、国际高校等院校代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釜山国际戏剧节等国际艺术机构嘉宾,中外文艺工作者及群众代表 [1] 活动内容与特色 - 活动内容包括国内外精品剧目演出、山水艺术市集、戏剧巡游、亲子戏剧营、音乐会、美术展等 [1] - 依托“山剧场”、“洞剧场”、“水剧场”等特色场地推动艺术与山水融合 [1] - 活动期间推出系列惠民政策,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百项文旅消费优惠 [1] 战略目标 - 活动旨在展现桂林深厚文化底蕴与艺术创新活力,助力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1]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
广西日报· 2025-10-25 10:30
政策方向与战略重点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建议,擘画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并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1] -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 [2] - 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部署,广西将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使命,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区为目标,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 [3] 产业发展与实体经济 -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4]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为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5] - 柳钢集团将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加大科创研发投入,锚定汽车、海工船舶、新能源、家电等高端用钢需求 [5][6] -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基础性支撑,分类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9]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力人工智能、关键金属、生物制造、向海经济等四大领域突破 [7] - 广西科学院将紧扣国家战略,立足广西资源禀赋,面向东盟开放合作,以未来产业催生新质生产力 [7] - 广西大学农学院将聚焦亚热带特色农业,重点突破甘蔗等亚热带作物种业“卡脖子”技术,强化“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协同创新,把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农业科研 [7] 对外开放与合作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落实好扩大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政策 [3] -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将谋划中马“两国双园”跨境产业合作新项目和新增长点,推动合作备忘录落到实处 [3] - 着力推动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推进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2] 基础设施建设 - 广西交通运输系统将紧扣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部署,统筹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着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3] -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垃圾转运处置和村容村貌提升,逐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9]
陈刚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广西日报· 2025-10-25 09:05
会议核心内容 -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1] 会议对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评价 - 会议指出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胜利完成“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 [2] - 全会充分肯定一年多来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新成就,强调“两个确立”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 [2] -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会议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 “十五五”规划的战略部署 - 会议指出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是指导“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作出部署 [3] - 要求深刻领会和把握“十五五”时期的地位、指导思想、重大原则、主要目标及重大战略任务 [3] - 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创新创造活力,抢抓机遇,巩固优势、破除瓶颈、补强短板,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3] 广西贯彻落实的战略方向 - 会议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人工智能发展为牵引,以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重要方向 [4] - 以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两个生态”协同为抓手,以“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为鲜明导向 [4] - 要求把国家所需和广西所能结合,找准服务国家战略切入点,谋划推出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工作 [4] -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 [4] 学习宣传贯彻的具体要求 - 要求统筹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自治区领导要发挥带头作用,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做好引领示范 [5] - 需丰富载体创新手段,组织线上线下宣讲,推动全会精神深入人心 [5] - 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卡点,确保全会精神落地见效 [6] - 需系统总结“十四五”发展成效,深入研究“十五五”重大问题,谋划编制广西“十五五”规划《建议》 [6]
广西最大吨位转体桥完成空中转体
广西日报· 2025-10-24 10:44
项目工程里程碑 - 柳州高速过境线公路上跨衡柳铁路立交桥于10月23日零时35分精准完成空中转体施工 [3] - 该立交桥是广西目前吨位最大的转体桥 [3] - 转体施工由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3] 工程技术细节 - 立交桥主桥长160米,总重量达2.75万吨 [3] - 施工采用“先现浇后转体”工艺,在铁路线左侧完成梁体浇筑后进行水平转动对接 [3] - 转体过程使用2台千斤顶同步自动连续牵引系统,通过张拉60根钢绞线牵引梁体 [3] - 转体角速度为0.02弧度每分钟,顺时针旋转83.8度,历时73.1分钟精准就位 [3] 施工控制与技术应用 - 项目运用PID算法自动控制牵引速度,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监测转体参数 [3] - 依托徕卡自动跟踪全站仪及激光跟踪仪监测转体角度和轨迹 [3] - 监测数据同步传输至转体控制PLC系统,确保转体轨迹精准无误 [3]
广西水运工程领域首次采用跨省(区)远程异地评标
广西日报· 2025-10-24 10:44
项目模式与执行 - 项目采用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跨省区远程异地评标及无业主评委的创新模式 [1] - 评标专家从广西和河南两省区综合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通过交易平台系统实时在线交流、评审、打分 [1] - 系统自动汇总结果,专家进行线上电子签名,行业监督部门对招标公告至开评标各环节进行全流程监督 [1] 项目意义与行业影响 - 该项目是广西水运工程领域首次将评标从区内拓展至区外的跨省区远程异地评标 [1] - 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广西水运行业专家库存在的各市人数分布不均、专业覆盖不全、冷门专业专家稀缺等问题 [2] - 实现了优质评标专家的跨区域共享,突破地域壁垒,破除本地专家小圈子及人情干扰等弊端 [2] 效率提升与市场建设 - 跨省区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大幅提升了评标工作的整体效能 [2] - 该模式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2] -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自2023年12月开始实行区内远程异地评标,此次跨省区工作是在总结区内经验基础上开展 [2]
第三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启幕
广西日报· 2025-10-24 10:44
活动概况 - 第三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于10月23日在南宁民歌湖国际音乐小镇启幕,活动将持续至11月底 [1][2] - 活动主题为“AI遇见东盟,文化'月'玩越嗨”,主线是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1] - 活动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模式,带动社会企业、协会组织深度融入、协作发力 [2] 活动内容与特色 - 活动打造了内场启动仪式与外场互动市集相结合的新模式,外场设有诗歌、音乐、东南亚美食等主题展区 [1] - 策划推出三大板块共6项特色活动,包括“'月'游越尽兴”文旅体商体验活动、“'月'演越精彩”艺术交流活动、“'月'来越有趣”科技人文活动 [2] - 作为配套活动,“筷意东南亚”2025中国—东盟(南宁)美食文化汇同步启动,即日起至26日有50多场精彩演出和20条特色水上船市亮相 [1] 科技与创新元素 - AI元素贯穿活动多个环节,压轴节目为AI主题曲《同一阳光下》,由中国与东盟10国作者联创、高校学生与东盟留学生共同演绎 [1] - 活动现场由数字推荐官“月月”发布推介“南宁AI数字文化产业项目”,该项目直观展现南宁本土数字文化创新成果 [1] - “南宁AI数字文化产业项目”旨在为中国—东盟区域文化产业合作提供“南宁范本” [1] 活动目标与意义 - 活动旨在搭建中外人文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方面的联系 [1] - 活动致力于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推动区域合作 [1][2]
山水与艺术相约 视觉与听觉交织
广西日报· 2025-10-24 10:44
艺术节核心概况 - 2025桂林艺术节于10月24日开幕 为期10天 [1] - 艺术节构建以戏剧 音乐 美术三大板块为核心的多元艺术生态 [1] - 活动包含18部精品剧目 40余场演出及活动 涵盖话剧 音乐剧 桂剧 儿童剧 木偶剧 肢体剧及美术展览 音乐会等形式 [1] 活动场地与特色 - 演出在"山剧场" "洞剧场" "水剧场"以及城市各个角落开展 [1] - 将演出融入自然中 在虞山公园的山剧场和七星景区的岩洞剧场等实景场地进行表演 [1][2] - "艺术大讲堂"在七星景区骆驼峰 山水公园大草坪 桂海碑林龙隐岩等代表性景观中展开 实现"化剧入景 化艺入境"的艺术追求 [3] 参演剧目与艺术家 - 艺术节邀请了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多名艺术家 [1] - 格鲁吉亚绍塔·鲁斯塔韦利国立戏剧电影大学带来改编自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目《借着爱的轻翼》 [2] - 戏剧板块包括外国文学作品改编的《海鸥》《海底两万里》 我国经典名著改编的《西游记》《庄周梦蝶》以及以桂林抗战文化城为题材的大型桂剧《破阵曲》 [2] - 在山剧场将上演《兰陵王》《工匠的仲夏夜之梦》《一个简单的故事》等剧目 在岩洞剧场将上演《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154种方式说爱你》《借着爱的轻翼》等剧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