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

搜索文档
辽宁电力十项“硬措施” 优化营商“软环境”
辽宁日报· 2025-04-16 08:50
另外,为加快服务诉求反馈,国网辽宁电力将聚焦各个服务热线反映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 施"及时接收、按责转办、限时办结、跟踪回访"工作模式,积极探索短视频解读、"辽·亮"直播间等新 模式,开展惠企利民政策解读,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在服务商业用户上,对于地摊夜市等临时性、流动性的用电需求,我省将推广"扫码用电",提供免 报装、快用电服务。同时,国网辽宁电力将主动参与政府招商引资,提前开展企业用电需求评估,优化 电网工程建设时序,主动提供政策咨询和办电指导,超前启动配套电网工程建设。此外,国网辽宁电力 还将深化重大项目服务中心运营模式,推动"业扩服务链"和"地方产业链"深度融合,超前对接企业并分 类施策,加强储备项目库、建设项目库、重点项目库"三库联动"管理,扎实推行"一个项目、一位领 导、一个经理、一个团队、一个方案、一张图表、一抓到底"的"七个一"特色服务。 在数字赋能上,国网辽宁电力将深化"网上国网"应用,推进用电报装线上办理、全程跟踪,探索远 程"云验收",推动办电"一次都不跑"。探索大模型应用智能辅助编制供电方案、分析企业用能、跟踪供 电服务、监控设备运行,全面提升智能化、精益化服务能力,满 ...
营口奏响决战决胜奋进曲
辽宁日报· 2025-04-15 11:29
核心提示 正在加快建设的中交营口LNG接收站项目。本文图片由佟利德摄 抢先抓早、深谋快动,营口奏响决战决胜奋进曲。一季度,营口市提前布局,紧抓重点,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5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纵使春寒料峭,也难掩营口大地项目建设澎湃热潮。 营口市文旅广电局产业科科长原权介绍,今年以来,营口市深入实施文体旅融合发展战略,有效激发市场消费潜力。一季度全市累计举办各类文体旅活 动110余场次,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27.16%,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8.05%,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速达21.5%,营口文旅市场赢得关键 开局。 今年是三年行动决胜之年,营口市以实干为笔,以奋进为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抢先抓早、深谋快动。大年初八节后上班 第一天,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暨决战决胜动员部署大会,出台《营口市重点项目全过程管理实施方案》等机制,从项目全流程管理、加强项目前期论证、 争取扶持政策、领导帮扶等方面全方位做好项目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实项目664个,总投资2798.3亿元;一季度已开复工项目380个,总投资1271.4亿 元。一季度新开工项目手续办结率达到95%,为全 ...
省生态实验林场为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打样”
辽宁日报· 2025-04-15 09:07
自成立以来,省生态实验林场已高标准完成人工造林(荒山造林、退化林分修复、迹地更新)6.6 万亩,森林抚育3.7万亩;建设辽西油松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示范林2250亩,杨树防风固沙及速生丰产示 范林1150亩,山杏种质资源发掘与定向培育示范林450亩,各种松树、杨树引种试验林1000亩。 省生态实验林场副场长胡万金介绍,凌河实验区马家营林班是林场利用集中成片林地首次以高标准 营建的山地造林示范基地,去年开始造林整地,特采用"水平阶"方式,便于栽植与后续抚育管理,同时 也易于积蓄雨水,保证树苗健康成长。 挖坑、栽苗、浇水……近日,在省生态实验林场凌河实验区马家营林班,70余名造林专业队队员正 紧张忙碌,他们将在1个月内完成1767亩的造林任务,栽种树种包括油松、樟子松、赤松等针叶树种和 蒙古栎、山杏等阔叶树种,为我省生态屏障建设再添新绿。 由于林场内林地均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立地条件大多较差,造林工作难度大,是营林生产中比较 难啃的"硬骨头"。为进一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为我省抵御风沙侵袭筑牢生态屏障,省生态实验 林场始终以"高标准"攻克"高难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方式;优先使用耐干旱、耐瘠薄、抗风沙 的树 ...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保障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辽宁日报· 2025-04-15 09:07
坚持学查改有机贯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建立领学、研学、联学、促学、践学机制,确保 聚焦主题、学有质量。坚持问题导向,通过12345热线、行风明察暗访等多元渠道,深查问题、深剖原 因,做到查在细处、查有力度。坚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推进人社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整改整治, 建清单立台账,注重长效机制建设,确保改在实处。 突出重点系统施治,大连市委督查室对全市督查检查考核进行了统筹规范,紧盯事项内容和牵头单 位,对同类事项进行合并。对开展时间集中、持续时间较长、开展频次过多的事项予以调整。按照工作 性质严格规范区分计划、备案事项,不给"隐形变异"留有空间。严控面向村(社区)开展的事项,切实 减轻基层迎检迎考负担。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自觉增强学习教育的责任 感紧迫感,聚焦主题、注重实效,一体推进学查改,聚精会神推动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以作风 建设新成效保障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我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压紧压实责任,准确把握目标要求, 认真学习研讨、深入查摆问题、强化整改整治、推进开门教育,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省政府 ...
光解水制氢效率提升15倍
辽宁日报· 2025-04-15 09:07
二氧化钛作为世界三大无机化学品之一,中国年产量占全球50%以上,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而战 略资源钪的储量我国位居世界首位,稀土分离技术全球领先。这种"强强联合"的技术路线,为实现应用 铺平了道路。 目前,太阳能制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太阳能发电电解水,效率高,但设备复杂,成本大;二是 太阳光直接光解水,用特殊材料催化,"一键分解"水分子,简单又环保。为实现这一路径,科学家们引 入了一种叫"二氧化钛"的半导体材料。这种催化材料在阳光照射下,就像微型发电厂一样运转,用来分 解水。自1972年被发现能光解水以来,二氧化钛就成为能源界的"超级明星"。 早在150年前,科幻大师凡尔纳就预言:水将成为终极燃料。科学家们一直努力将这个预言变为现 实。日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刘岗团队研究发现,用钪改造二氧化钛作为催化材料,产氢效率比传 统的二氧化钛高出15倍以上,创造了该材料体系的新纪录。 通过在二氧化钛中混入5%的钪,研究团队成功制备出具有特殊双晶面的金红石相二氧化钛,新的 催化材料展现惊人的性能飞跃。光生电荷分离效率提升200余倍,对紫外光的量子利用率突破30%。"相 当于把原本只能点亮手机的能量,提升到可以驱动电脑的 ...
筑牢国家安全基石 谱写振兴发展新篇
辽宁日报· 2025-04-15 09:07
今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在 深化中筑牢防线,在实干中续写华章,连日来,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国家 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全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共识愈发强烈、力量不断凝聚。 自2014年4月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安全事 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夯实法治根基到提升全民意识,从推进理论创新到深化实践探索,总体国家安 全观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彰显出磅礴的实践伟力。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科学指引,我们化危机、闯难 关、应变局、开新局,成功解决了诸多长期存在的难题,办成了许多曾经难以实现的大事。国家安全根 基全面巩固,我们在复杂多变的风险挑战中岿然不动,续写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新 篇章。 辽宁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肩负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 产业安全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辽宁振兴高度重视、念兹在兹、充满期待,多次发表重要讲 话、作出重要指示。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 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将维护 ...
西丰县三业并举发展绿色经济
辽宁日报· 2025-04-14 09:30
柞蚕产业 - 西丰县去年柞蚕放养面积46万亩,产量4600吨,今年计划增加1万亩至47万亩,预计产量达4700吨 [1] - 柞蚕产业年直接产值8亿元,综合产值12亿元以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年均增长10% [1] - 创新"蚕场+蒿柳"生态养殖模式,铺设从"柞叶"到"丝绸"的价值升级之路 [1] 生态农业经济 - 全县鹿业、绿业、蚕业产值达12.26亿元,占一产总值的84.6% [1] - 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推进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 [1] - 柞蚕场倒茬的4万吨木屑转化为2500万棒食用菌生长基质 [1] 食用菌产业 - 全县食用菌产量1万吨,产值1亿元 [1] - 采用"统一制棒、立体栽培、冷库保鲜"产业模式,振兴镇获"辽北香菇第一镇"称号 [1] - 大力扶持香菇、木耳、灵芝产业发展,规模已达千万袋 [1] 鹿业发展 - "西丰梅花鹿"品牌价值持续攀升,万头鹿场规模形成 [2] - GMP车间落地和冻干鹿茸研发推动传统鹿业向生物医药领域延伸 [2] - 创新"鹿旅融合"模式,结合贡鹿文化和康养体验 [2] 生态产业体系 - 完善"鹿—蚕—菌—药"生态产业体系,发展中药材、果树、山野菜等森林食品 [2] - 通过三产融合打造全域化生态盛宴,实现大食物观落地 [2]
让“不可能三角”成为可能
辽宁日报· 2025-04-14 09:12
在金属材料的世界里,一直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金属强度、塑性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此消彼 长、不可兼得。日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卢磊研究员团队,提出一种全 新的结构设计思路,成功实现了金属材料高强度、高塑性与优异抗循环蠕变性能的协同提升。 金属材料内部是不稳定的,因为在金属中存在一种缺陷,专业人员称之为位错。"就好比一堆积 木,受力时会发生错位。"卢磊说,当金属受到单向波动外力时,位错会移动、积累,悄悄形成不可逆 转的变形和裂纹,最终导致某一次受力后突然断裂,这就是所谓的"棘轮损伤"。比如,飞机发动机叶片 每秒钟要承受上万次高温高压冲击;跨海大桥的钢索每天要扛住上百万吨车辆通行的压力——这些重大 设备的安全运行,都亟须提升金属材料在长期重复受力下的疲劳稳定性。 在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在传统304奥氏体不锈钢中引入空间梯度序构位错胞结构,使材料屈服强 度提升2.6倍;同时,较相同强度的不锈钢及其他合金,其平均棘轮应变速率降低了2至4个数量级,突 破了结构材料抗棘轮损伤性能难以提升的瓶颈。 "这个灵感来自生活。"卢磊介绍,"引入空间梯度序构位错胞结构的操作方式就像拧麻花,通过控 制金属往 ...
沈阳政策服务利好叠加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辽宁日报· 2025-04-14 09:12
想投资却看不清方向、把不准节奏,是很多民间投资面临的实际困惑。沈阳市从政策保障、体制机 制建设等方面发力,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并在去年出台促进民营企业提质扩量17条政 策基础上,新近推出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25条政策举措,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引导和支持民间资 本深度参与区域产业布局和社会发展,为民营经济持续壮大增信心、添动力。 4月12日,沈城气温骤降。在新民市,吉林北药集团投资建设的北药集团生产基地项目,生产设备 和信息化软件系统已安装调试完毕,即将投产运营。在青年大街南端,世茂五里河商业综合体项目现场 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这一"休眠"10年的停缓建项目于今年3月"重启"开工,将打造融合多元 业态的"城市会客厅"。 先进制造业和社会事业是民间投资的重要领域。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沈阳制造业、社会事业领 域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4.6%和21%,增速领跑全国。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实有民营经营主体129.87万 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6%。 紧抓产业转型契机,去年,沈阳市发展改革委为49户民营企业争取上级资金33.3亿元,重点支持汽 车、医疗装备等领域的龙头项目,加快优势产业向高端化、 ...
“担”来活水育春苗
辽宁日报· 2025-04-14 09:12
连日"倒春寒",鞍山海城市中小镇齐沙村村民周百洪往大棚跑的次数有点多。 "棚里清明前播下的水稻种子,现在正出苗,娇贵得很。"蹲在育苗盘边,看着薄膜下的绿色隐约透 出,种了20多年水稻的周百洪"稀罕"得不得了。 "老周看着比过年时还高兴",张忱在一旁开起了玩笑。张忱是辽宁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 司鞍山服务中心副主任,今天和辽宁农村商业银行海城支行信贷部经理李洪昊来村里调研。此前,他们 都到周百洪家做过资质调查,对老周挺了解。 "过年那会儿愁啊,买农资钱不凑手,多亏你们帮忙做担保,贷款下的也及时。"周百洪今年59岁, 是村里的老种植户。去年受降雨影响,他家的600亩水稻全部减收,"本儿都没回来",这直接导致了今 年春耕资金出现不足。虽然他向辽宁农村商业银行海城支行申请了贷款,可"家底不实,没啥抵押物, 一直担心批不下来"。 像老周一样,我省相当一部分农业经营主体在购买种子、化肥、农机时"差钱",要靠银行贷款获取 流动资金。但由于农业项目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较大,加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优质抵押物,金融机构 往往对放贷持谨慎态度。 "这时候,'银担'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就起作用了。"李洪昊接过话头。 接到老周的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