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
搜索文档
多部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联合检查
辽宁日报· 2025-10-20 09:07
为强化我省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近日,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卫生 健康委等部门开展秋季学期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省级联合检查。 通过本次检查,对比春季学期检查情况,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显著增强,落实主体责任能力 进一步提高,设备清洁状况明显好转,从业人员加工操作规范化程度得到提升。 本次检查以农村、偏远地区为主,对锦州、阜新、朝阳、盘锦、葫芦岛5市以及沈抚示范区的14个 县(市、区)33家单位开展穿透式检查。检查对象覆盖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 单位,包括自营和承包经营食堂以及公办和民办学校。检查围绕主体责任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 调度"、原料控制、加工制作过程控制、场所和设备设施清洁维护、餐饮具清洗消毒、陪餐等管理制度 落实等重点内容,逐环节、清单化开展。 ...
大连高新区严督严惩打通企业融资“堵点”
辽宁日报· 2025-10-20 09:07
政府服务与监督机制 - 大连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通过面对面调研和点对点问诊推动召开银企专题会商以解决企业融资难题[1] - 建立闭环监督机制包括监督清单明责和问题线索移交等推动干部下沉入企并督促整改问题254个[1] -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50件并立案32件[2] 企业融资支持成效 - 大连深蓝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成功获得300万元科创e贷流动资金贷款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1] - 通过监督机制累计清偿企业欠款1571.44万元并推动兑现各类承诺485条涉及金额4642.57万元[2] 行业营商环境优化 - 针对政策落实打折扣和部门协同不顺畅等影响营商环境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专项治理[1] - 以严督加严惩的双重举措推动辖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
第六届“三省一区”高等院校中医药知识与实战技能大赛落幕
辽宁日报· 2025-10-20 09:07
比赛设计融汇传统与现代,设置"天时""地利""人和"三大知识板块,内容贯穿中药与时节、地域的 关系,并融合纪念抗战胜利主题。竞赛环节包括"有问必答""妙手回春"等,全面考察选手的专业知识与 实操能力。经过角逐,中医药知识技能与产品营销策划两大赛道分别评选出特等、一等和二等奖。活动 为东北地区中医药教育搭建了交流平台,有效提升了师生的专业素养与文化自信。 本届大赛涵盖中医药院校、蒙医药院校、西医药院校及综合性院校,旨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与中 西医融合发展。作为10月22日世界传统医药日的品牌活动,本届赛事新增"中医药产品营销策划"赛道, 强化实践与应用导向。 10月17日至18日,第二届中国医科大学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节暨第六届"三省一区"高等院校中医药知 识与实战技能大赛在中国医科大学举行并圆满落幕。活动由省教育厅主办,中国医科大学承办,吸引东 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14所高校的百余名师生参与。 ...
滩涂采鸟粪
辽宁日报· 2025-10-20 09:07
"用棉签轻轻蘸一下,再放入试剂瓶拧紧,就搞定了!"金秋时节,记者跟随省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 疫病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的一处滩涂,学习一项特殊技能——"采鸟粪",它的 全名是"采集野生鸟类粪便样品",为的是做好秋季候鸟疫源疫病主动预警监测。 采集过程更是细节满满。"退潮后,大批的候鸟会在滩涂上休整觅食,粪便新鲜又集中,正是我们 采集的好时机。"张海龙指着远处的鸟群说,为避免重复采集,大家还自创了一个妙招,"每次采集后, 将棉签从中折断,把尾部插在刚刚采集过的粪便点位做标记,这样就不会做无用功了。" "秋季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也是野生动物疫病传播的高风险期,在这个时间段采集样品,可以更 好地掌握候鸟种群的健康状况,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的暴发和流行。"省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中 心副主任张海龙介绍,"这项工作我们已经连续开展12年了,这次还特地拉上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组队,两家联手,检测数据更准,心里更有底儿。" 丹东鸭绿江口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上的重要"中转站",数十万只候鸟来这里扎堆儿歇 脚,自然就成了疫源疫病监测的关键区域。 本以为"采粪"手到擒来,没想到穿装备时记者就出了岔子 ...
金融机构组团上门支持重点产业集群发展
辽宁日报· 2025-10-20 09:07
太和区特种合金产业集群总产值达115.92亿元,2024年被评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专注 于铬、钼、钛、锆等合金与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其中,金属铬和钼铁产能占全国近50%,钛铁超 50%,工业锆占全国90%以上。拥有73家新材料企业,融资需求持续增长。 活动现场,6家企业进行了产品与融资路演,辽宁股权交易中心、辽宁基金、辽沈银行分别推介投 资政策与金融服务方案,为企业提供多元金融支持。对接环节中,企业与金融机构深入交流,初步达成 多项合作意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围绕重点 产业集群开展服务,助力化解融资与放款难题。 近日,金融服务组团集群行系列活动之锦州市太和区特种合金产业集群专场活动在锦州举办。活动 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锦州市政府共同主办,旨在进一步为中小企业汇集优质资源,提供更高效融资服 务。40余家企业、18家金融机构及6家服务机构代表参与了活动。 ...
“铁牛”奋蹄护丰年
辽宁日报· 2025-10-20 09:07
李奥的玉米地就在村边的一处缓坡,4500亩,一眼望不到边。以往这块地单产很难突破1800斤,今年风调雨顺,玉米秆又高又壮。"估计亩产能达到 2000斤以上,折合'干粮',也有一千八九百斤,这可是近十年的最高纪录。"李奥说。 秋收时节,沈阳市广袤的田野上一派繁忙景象,种植户纷纷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收割。10月18日,在苏家屯区陈相街道英守村,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开足马 力,穿梭于玉米地中。在隆隆的轰鸣声中,李大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李奥提高嗓门说:"有了这大家伙帮忙,粮食准能颗粒归仓!" 据初步统计,截至10月18日,沈阳市秋粮收获总面积已达742.72万亩,占应收面积的87.69%。预计11月上旬可完成全部秋收工作。 作为秋收的绝对主力,一台台农机纵横田间,绘就颗粒归仓的好"丰"景。 编筐织篓,全在收口。秋收是否及时、损失能否降低,直接关系着农民的收入。今年秋收,沈阳市投入玉米收获机近4000台、水稻收获机1500台左右, 主要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沈阳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化管理处处长刘常宏说:"机收不仅效率高,损失率也低。据测算,去年沈阳水稻、玉米 平均机收损失率分别降至1.63%和1.62%,远低于国 ...
开足马力冲刺四季度
辽宁日报· 2025-10-20 09:06
该项目建设总投资1.5亿元,主要从事金属工具、塑料制品、模具、通用设备、产业用纺织制成品的制造与销售,市场覆盖面广,发展潜力可观。项目 于2023年9月开工建设,2024年投产,年可生产1.5亿件五金件、500万件塑料件、10万套定制家具,预计年产值达3751万元,同时带动200人实现就业,在推 动地方产业升级、增加税收、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日前,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利州工业园区的朝阳科星轻工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生产线全速运转,奋力冲刺四季度,争取全年 生产任务目标实现新突破。 ...
12个科技小院入选“国家队”
辽宁日报· 2025-10-20 09:06
近年来,在省科协支持下,省农技协通过牵头推进科技小院建设,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培养农 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三位一体"组织模式创新,努力实现专家与农民零距离、科 研与生产零距离、育人与用人零距离。结合生产实际,科技小院第一时间为农民、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以科技小院为抓手、科技服务为手段,我省多方协同发力的模式,大大提高了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的 实施效率。 近日,经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审核,我省新增辽宁苏家屯葡萄、辽宁金州三文鱼、辽宁沈抚甘薯 等12个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设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105个,包含水产、种植、 养殖、加工等多个行业。 ...
今年全省法院修复信用已超过7万件
辽宁日报· 2025-10-20 09:06
今年以来,省委政法委以《2025年全省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项重点任务》为抓手,推动 完善信用修复机制,让具备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企业家获得"信用重生",轻装上阵。 "是法院的信用修复帮我们渡过了难关。"近日,瓦房店市人民法院在执行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 中,积极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首次向主动履行欠款偿还的某民营企业出具《信用修复证明》,帮助 企业消除信用"污点",重返市场。 修复不是终点,而是诚信新起点,要通过正向激励引导经营主体重信守诺,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 表示,将持续完善"修复+监管+服务"长效机制,扩大信用修复覆盖面,打好信用修复"组合拳",以信用 修复赋能企业"诚"风破浪。 截至目前,全省法院依法依规及时修复信用70197件,同比增长144.51%,持续为构建诚实守信的 营商环境注入司法动能,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省法院执行庭负责人表示,全省法院积极适用失信惩 戒宽限期制度和信用修复措施,严格甄别被执行人失能情形,把执行威慑力聚焦到对规避执行、逃避执 行、抗拒执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上,对符合规定应当屏蔽失信信息的失能被执行人,依法从失信被执行 人名单中移除,为"诚实而不幸"的经营主体纾困,实现 ...
我省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
辽宁日报· 2025-10-20 09:06
聚焦"植根社区、服务社区、提升社区"发展目标,我省明确,推动社区与社会组织、社区慈善资 源、社会工作者及社区志愿者深度融合,助力解决特殊困难群体和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近日,省民政厅印发《辽宁省大力发展社区慈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社区慈善在基层治理、民生 保障和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全省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引导慈善资源深度融合,鼓励动员辖区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慈善。优 化社区慈善对接平台,全面构建"政府救助+慈善帮扶"服务模式,常态化收集社区居民服务需求,建立 动态更新的社区慈善"需求库"、丰富多元的社区慈善资源"供给库"。指导社区(村)按照"急用先行、 资源高效"原则,做好供需精准匹配与服务精准对接。 拓宽社区慈善发展路径,推动街道(乡镇)、社区(村)发展社区慈善信托,开展社区"慈善一日 捐"等活动,引导、动员、鼓励辖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商家、社会组织、居民等社会力量积 极参与。积极开展社区慈善项目公益创投,引导更多慈善资源流向优质社区项目。 广泛开展社区慈善服务活动,围绕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环境美化、文化建设、应急救援等社区发 展重点领域,精心策划实施契合社区需求的慈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