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辽宁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我省携创新成果亮相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
辽宁日报· 2025-10-17 09:05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紧扣数智引领与版权创新发展的主题 [1] - 行业通过科技手段持续强化版权保护体系建设并应用数字化版权管理服务系统 [1] - 行业以版权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有效激活民间文艺作品生命力并激发创意转化 [1] 公司产品与技术应用 - 公司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将静态绘本转化为可交互立体场景 实现角色与情节活态呈现 [1] - 公司作品《最美西游》获评全国2025年十大年度IP 除带动纸质出版物热销外 更以数字藏品形式上线平台引发抢购风潮 [2] - 公司带来百余款文创产品 成为现场销售爆款 [2] 产业融合与市场活动 - 产业集中呈现以版权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成果 [2] - 产业举办项目发布会 推介会和高质量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 全方位展示版权产业成果与布局 [2] - 产业项目东北亚版权基地国际传播获评国家版权局地方版权好故事项目 [2]
第十二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在沈举办
辽宁日报· 2025-10-17 09:05
为更好推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蓬勃发展,现场启动了"跟着名著去旅行",人民文学出版社发 布"跟着名著去旅行"计划,推出"十大特色名著线路""十大青少年研学专线""一部微综+十部微短剧"。 其间,中国旅游报社与非凡领越签署助力"跟着赛事去旅行"宣传推广合作协议。现场还发布了《2025中 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报告》,揭晓了"2025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 副省长楚天运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10月16日,第十二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在沈阳举办,以"展望'十五五'——新起点 新机遇 新作 为"为主题,旨在为产业融合、行业交流、企业合作搭建平台、拓展空间,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文 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高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年会现场,有关专家围绕"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振兴中国入境旅游和提升国际影响力""'十五五'时 期城市旅游发展新形势与新要求"等作主题演讲;与会代表就"海洋旅游发展的战略路径探索"等展开对 话。 ...
省委统战部举办“统战理论大讲堂”
辽宁日报· 2025-10-17 09:05
活动概况 - 10月16日省委统战部举办第六期统战理论大讲堂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隋青出席活动 [1] - 大讲堂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办为省市县三级统战干部及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作专题辅导 [1] 核心学习内容 - 专题辅导主题为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1] -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1] -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1] 工作部署要求 - 要求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1] - 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1] - 发挥各级党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和民委委员制作用合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1]
全省物业领域问题集中整治推进工作现场会召开
辽宁日报· 2025-10-17 09:05
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于10月16日在沈阳市召开 旨在总结推广沈阳市大东区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试点经验 推动全省物业领域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1] - 会议指出物业管理关乎民生幸福 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监委部署开展物业领域突出问题整治"突击战" [1] - 会议强调开展整治旨在通过解决具体民生实事让群众感受到关怀 要压实属地和"一把手"责任 发挥住建部门牵头作用 落实部门监管责任 纪委监委紧盯责任落实 [1] 整治工作重点与方向 - 整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 紧盯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 公共收益管理不规范问题 [1] - 整治工作重点关注电梯老化 消防设施缺失损坏等隐患问题 要求精准施策 靶向发力 [1] - 会议要求开展系统施治以务求实效 推动全省物业领域治理效能整体提升 [1] 工作进展与交流 - 会议肯定了全省物业整治工作取得的阶段性进展 [1] - 沈阳市人民政府 沈阳市纪委监委在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1] -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沈阳市大东区有关社区 [1]
筑牢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双重基石
辽宁日报· 2025-10-17 09:05
项目概况与战略意义 - 中国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于10月15日全面复工,最后一项大型装备吊装作业已完成 [3] - 项目是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第三个大型煤制天然气示范工程,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煤制天然气项目 [3] - 该项目是阜新历史上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项目,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3] - 阜新市计划以该项目为突破口,延伸产业链,在"十五五"期间向千亿GDP城市目标迈进 [3] 技术工艺与生产规模 - 项目以蒙东褐煤为原料,分三期建设,总设计年产能力为40亿标方煤制天然气 [4] - 一期工程计划于2026年年底建成投产,每年将产出13.3亿标方天然气 [4] - 项目采用碎煤加压气化、高效甲烷化催化剂等自主研发技术,装备国产化率超过98% [4] - 公司自6月起启动基础设计修编,借鉴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项目经验,引入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以提升能效与清洁生产水平 [5] 环保效能与资源利用 - 项目通过回收处理硫化物等副产品,产出可二次销售的固态和液态硫产品,实现变废为宝 [5] - RTO项目的实施大幅提高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效率,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并通过热能回收降低生产成本 [5] - 项目的推进实现了煤化工产业的绿色"变形",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守护环境 [6] 经济与社会效益 - 项目一期投产后,预计将创造超过40亿元的年产值 [8] - 项目将带动超过2000个就业岗位,并配套职业教育体系为本地培养技术人才 [8] - 项目全面投产后,年税收贡献预计可达亿元以上,并带动配套产业税收增长 [8] - 项目将激活阜新新邱经济开发区的煤化工板块,形成高端产业集聚的"黄金地块" [8] 产业协同与城市转型 - 项目将依托副产的焦油、粗酚、硫磺等化工原料及蒸汽,规划发展高端碳材料、精细化学品、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链 [8] - 项目将形成"项目带动—人才回流—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为阜新留住人口、吸引青年返乡创业提供支撑 [8] - 推动新能源与煤化工耦合发展已提上日程,旨在延伸产业链并提升项目经济性,确保可持续发展 [9] - 项目的复工标志着阜新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新突破,产业正在"由黑变绿",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9]
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
辽宁日报· 2025-10-17 09:05
秋粮收购政策部署 - 全省将秋粮收购作为当前粮食流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求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 [1] - 要求各地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通过提早谋划和周密实施确保收购工作有序开展 [1] - 要求根据今年收购形势做最充分准备 确保"有人收粮 有钱收粮 有仓装粮 有车运粮" [1] 收购资金保障措施 - 通过健全粮食市场化融资机制 搭建银企对接平台 放大信用保障基金功能来拓宽融资渠道 [1] - 省财政厅安排"粮油农担贷"产品1000万元 为粮食收购者提供担保贷款 [1] - 对贷款按每年2%利息标准进行贴息 按0.5%进行担保费贴费 以降低收购企业融资成本 [1] 物流与渠道保障 - 作为"北粮南运"重要枢纽 强化省际 市际政府间战略协作以畅通渠道 [2] - 引导销区省份建立粮源基地和异地储备 扩宽购销渠道并盘活闲置仓容 [2] - 加强粮食铁路 公路 水路运输需求与运力供给对接 强化运输跟踪监测和协调 [2] 为农服务优化 - 创新服务方式以适应农民售粮新变化 让农民卖"明白粮""舒心粮" [2] - 提升现场服务水平 落实价格上墙 标准上榜 样品上台要求 加强粮食经纪人队伍管理 [2] - 推广预约收购提高便捷性 加强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指导 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帮助农民减损增收 [2]
以就业之稳夯实民生之本
辽宁日报· 2025-10-17 09:05
就业市场总体态势 - 辽宁省就业市场呈现总体稳定、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1] -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从2022年的46.2万人持续上升至2024年的48.62万人 [1] - 截至今年8月末,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28.4万人,完成规划目标210万人的108.8%,超额完成目标 [1] 政府政策支持 - 连续4年升级实施“春暖辽沈”系列行动,通过“降、缓、返、补、扩”政策组合拳为企业减负 [2] - “十四五”期间累计释放政策红利302.6亿元,助力稳定就业岗位1088.1万个次 [2] - 政策从资金支持和政策减负两方面精准发力,激励企业不裁员、少裁员 [2] 重点群体就业 - 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分产业组织专场招聘会,利用“AI画像”等技术实现人岗精准对接 [2] - 全省累计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9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4] - 通过布局建设的609个“舒心就业”指导服务站点,帮助“宝妈”、大龄劳动者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4] 就业模式创新 - 探索“文旅+创业”、“休闲+创业”模式,培育创业带头人和创业企业以创造新岗位 [3] - 劳务品牌数量从“十四五”初的40个跃升至142个,带动就业85万人 [3] - 通过技能培训培育专业化劳务品牌,例如依托兴城泳装产业开展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等培训 [3] 就业结构与质量 - 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蓬勃发展拓展出丰富的新岗位类型 [1] - 就业发展更注重追求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方式更加多元的“品质感” [1] - 促就业工作注重解锁企业用人“硬指标”和劳动者就业“软需求” [3]
省政协举行“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协商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
辽宁日报· 2025-10-17 09:05
10月16日,省政协举行"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协商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省政协主席周波出席 会议并讲话。 周波指出,自"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协商平台创建以来,各地政协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开展 了一系列有特点、有温度、有实效的协商活动,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凝聚了社会共 识,协商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周波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从践行全过程人民 民主、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提升政协履职效能的高度,深刻把握"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协商平台建 设的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完善协商平台制度机制建设,推进协商场所、协商内容、协商程序、协商成果 转化和委员履职制度化,将协商平台建设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以及提案、调研、反映社情民意等政协 工作相结合,更好发挥协商平台作用。要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界别优势,吸纳社会组织和专业力量参与 协商,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加强协商平台数字化建设,搭 建"搜集—选择—协商—办理—反馈—监督"线上闭环系统,开拓协商新场景,提升服务效能。 省政协副主席余功斌主持会议。省政协副主席邵林出席会议。部分市县政 ...
全力保障秋收“颗粒归仓”
辽宁日报· 2025-10-16 09:05
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未来几天将出现大范围降水降温过程 并伴有霜冻和大风天气 对当前农业生产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1] - 本轮降水、寒潮、大风天气影响范围广 特别是秋收尚未收尾及预计降水较大的地区受影响更甚 [1] - 需避免天气影响棚内作物正常生长 设施农业生产已进入关键时期 [1][2] 政府部门的应对措施 - 省农业农村厅下发紧急通知 要求强化责任 全面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和秋收工作 [1] -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需与气象部门加强沟通会商 精准研判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1] - 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强化调度 最大程度降低不利天气造成的损失 [1] 秋收工作的具体部署 - 目前全省粮食秋收已完成七成 需确保粮食作物高效收获 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1] - 需密切监测天气变化 指导农户科学安排秋收作业时序 抢抓降水间隙加快收获进度 [1] - 对农田过湿、机具下地困难的地块 要组织跨区农机支援 推动机手与农户精准对接 确保应收尽收 [1] 设施农业与"菜篮子"保供 - 做好设施农业和果蔬防灾工作关系到"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 [1][2] - 需及时指导农户做好温室大棚等设施的防风加固和保温防寒工作 [2] - 要合理调整揭盖卷帘时间 科学调控棚室通风 [2] 信息发布与技术指导 -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短信、微信等渠道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和农事技术指导 [1] - 指导农民群众及相关生产主体落实防范应对措施 [1] - 当前做好粮食晾晒和归仓防雨工作极为重要 [1]
破解发展难题 激发振兴动能
辽宁日报· 2025-10-16 09:05
发展基础与城乡融合 - 民族地区发展基础相对薄弱 [1] -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 建议以规划一体化为引领优化城乡空间功能布局 以要素均等化为重点夯实城乡融合基础 [1] 人才队伍建设 - 民族乡村人才队伍存在头雁稀缺和领军人才不足的问题 [1] - 建议聚焦主导产业核心领域精准绘制人才图谱 通过精神与物质双重激励多元化引才育才留才 [1] 文化资源与产业赋能 - 广袤的民族乡村是多彩文化的富集地 文化赋能是点燃民族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1] - 建议开展全省民族乡村文化资源普查与价值评估 精耕文化IP 定期举办文创大赛等活动促进资源与资本 创意与市场高效对接 [1] 生态与绿色发展 - 推进民族乡村振兴需守牢绿色发展底色 [2] - 建议依托民族乡村特色资源深化生态农业与农产品加工 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2] 特色产业与农文旅融合 - 喀左县坐拥北纬41°黄金种植带生态优势 做强农业产业深化农文旅融合大有可为 [2] - 建议做大做强喀左紫砂 喀左陈醋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促进农文旅与研学相结合吸引游客 [2] 农业经营与基础设施 - 存在农业经营分散 农业设施重建轻管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亟待破解的难题 [2] - 建议加大对家庭农场 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 激发农户流转土地意愿 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网络基站等配套设施 [2] 农业科技推广 -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效能不佳 存在技术上热下冷的温差 主要问题是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错位 [2] - 建议疏通科技赋能农业的末梢神经 建立以科技推广成效为引领的农业科技评价考核体系解决科研与推广两层皮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