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

搜索文档
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进度条”持续刷新 重大水利工程加速推进
央视网· 2025-07-05 12:02
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进展 - 2022年以来已有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通水,新增年调水量124.8亿立方米 [1] - 新开工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后可新增年调水量142.3亿立方米 [1] - 24座大型水库建成运用,新增供水能力34.6亿立方米,新增防洪库容26.6亿立方米 [3] - 新开工31项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建成后可新增供水能力49亿立方米,新增防洪库容36.7亿立方米 [3] 南水北调工程成效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突破8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1.85亿人 [5] - 工程已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关键基础设施 [5] 重大水利工程政策支持 - 中央投资支持比例平均提高约20个百分点,支持范围扩展到新建中型灌区、中型引调水等工程类型 [7] - 中型工程的中央投资支持比例提高到与大型工程同等水平 [7] - 水利领域"两重"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大中型水库、引调水及防洪基础设施建设 [5] 水利工程协调机制 - 将加强防洪工程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衔接,灌区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衔接,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衔接 [9]
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水利部详解时间表和路线图
第一财经· 2025-07-04 15:27
江河保护治理顶层设计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发布 从战略高度对江河保护治理进行顶层设计 提出2035年目标包括现代化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 江河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2] - 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强调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统筹水域陆域治理 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 加快完善防洪减灾 水资源配置 河湖生态治理三大体系 [2] 防洪减灾体系建设 - 截至7月4日全国已有329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极端天气事件趋多趋强 需构建现代化流域水旱灾害防御体系 提升应对极端暴雨洪水韧性 [4][5] - 《意见》提出科学确定防洪减灾举措 统筹洪水蓄滞泄排关系 优化流域防洪布局 增强应急抢险能力 强调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协同 [5] 国家水网建设进展 - 2022年以来建成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如引江济淮一期 引汉济渭) 新增年调水量1248亿立方米 建成24座大型水库 新增供水能力346亿立方米 防洪库容266亿立方米 [6] - 水利部将加快四川引大济岷 辽东半岛水资源配置一期等联网补网工程 推进各层级水网融合 提升水资源调配能力 [6] 中央投资支持政策 - 国家发改委修订水利领域中央投资政策 支持比例平均提高20个百分点 范围扩展至新建中型灌区 中型引调水工程 中型工程支持比例与大型工程持平 [7] - 截至6月底水利领域年度中央投资已全部下达 后续将优化设计方案 加强建设质量管理 强化工程运行管护 [7]
沪股通扩容新成员!国中水务6月23日正式纳入沪股通
搜狐网· 2025-06-23 10:31
沪股通纳入影响 - 国中水务(600187 SH)于6月23日正式被纳入沪股通标的名单 标志着公司资本市场认可度与国际影响力提升 [1] - 沪股通机制为国中水务提供国际展示窗口 促进国际资本关注 有助于技术引进 项目合作及海外市场拓展 [2] - 国际融资渠道的便利性将支持公司在技术研发 高端人才引进和优质项目并购整合方面的发展 [2] 公司治理与竞争力 - 纳入沪股通后公司将接受更多国际投资者监督 推动治理水平提升和信息披露透明度增强 [3] - 国际资本对接将优化公司融资结构和治理体系 提升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5] 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公司专注于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 长期投入环保产业 积累丰富经验 并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 [4] - 业务结构向新能源 绿色健康食品 环保新材料 节能工艺及智能产业等领域拓展 探索跨界整合新模式 [4] - 公司计划深化绿色转型 调整现有业务和资产 探索环保新技术和新模式 同时置入优质资产优化业务构成 [5] 长期发展目标 - 通过资本市场与产业转型双重赋能 公司致力于提升综合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5] - 战略目标包括为股东 客户及社会创造长期价值 推动环保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4][5]
又一超级水利工程将落地,全国水利投资已连续三年突破万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6-20 22:21
全国水利建设快速发展 - 全国水利建设近年来快速发展,多个重大水利工程相继落地,尤其是一些论证多年的项目终于落地 [1][5] - 2024年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工程项目46967个,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3529亿元,同比增长12.8%,创历史新高 [6] - 大规模水利建设吸纳就业314.7万人,同比增长14.9%,有效发挥了稳增长、稳就业重要作用 [6] 引大济岷工程 - 引大济岷工程是四川省"一号工程",任务是从大渡河向成都平原引水,构建以都江堰和引大济岷工程为主要水源的水资源配置保障格局 [2][3] - 工程输水线路总长304.4公里,布置3座动能回收电站,总装机容量388兆瓦,静态总投资574亿元,施工总工期96个月 [3] - 工程供水范围涉及成都、德阳、眉山等8市43县(市、区),2035年和2050年多年平均供水量分别为13.26亿立方米和15.23亿立方米 [4] - 四川省引大济岷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亿元,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营,拟引入民间资本投资约40亿元 [4] 其他重大水利工程 - 2022年引江补汉工程开工建设,全长194.8公里,静态总投资582.35亿元,建成后南水北调中线多年平均北调水量将由95亿立方米增加至115.1亿立方米 [5] - 2023年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294.78亿元,是广西总投资最高、受益人口最多、输水线路最长的水资源配置工程 [5] - 2024年古贤水利枢纽开工,可研批复总投资约615亿元,是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核心工程和国家水网的重要节点工程 [6] 水利投资增长趋势 - 2021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576亿元,2022年完成10893亿元,同比增长43.8%,首次迈上万亿元台阶 [7] - 2023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再创历史最高纪录 [7] - 2024年一季度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8项,总投资规模达437.3亿元,同比增长27.8% [6]
中国电建(601669) -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1月至5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
2025-06-20 15:45
新签合同整体情况 - 2025年1 - 5月新签合同3501个,金额4740.07亿元,同比降0.93%[2][3] 业务板块新签合同金额 - 能源电力业务3012.48亿元,同比增4.44%[2] - 水资源与环境业务607.96亿元,同比降17.06%[2][3] -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业务1017.11亿元,同比增4.71%[3] 能源电力细分业务 - 风电1018.01亿元,同比增67.33%[2] - 太阳能发电854.81亿元,同比降32.61%[2] - 火电146.99亿元,同比降62.28%[2] 境内外合同金额 - 境内3776.08亿元,同比降6.67%[5] - 境外963.99亿元,同比增30.51%[5] 2025年5月新签大项目 - 埃及苏伊士湾风电项目59.72亿元[6] - 尼泊尔胡姆拉卡尔纳利 - 2水电站35.73亿元[6] - 尼加拉瓜莫赫尔卡水电站32.71亿元[6] - 中绿电十三间房风电 - Ⅲ标段32.18亿元[6] - 邯郸建投新能源成安县风电项目21.06亿元[6]
中国电建:2025年1-5月新签合同金额4740.07亿元
快讯· 2025-06-20 15:37
公司业绩概览 - 2025年1月至5月公司新签项目数量为3501个 新签合同总金额4740 07亿元 同比减少0 93% [1] 分业务板块合同金额 - 能源电力新签合同金额3012 48亿元 同比增长4 44% [1] - 水电新签合同金额653 87亿元 同比增长60 66% [1] - 风电新签合同金额1018 01亿元 同比增长67 33% [1] - 太阳能发电新签合同金额854 81亿元 同比下降32 61% [1] - 水资源与环境新签合同金额607 96亿元 同比下降17 06% [1] -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新签合同金额1017 11亿元 同比增长4 71% [1] 境内外市场表现 - 境内新签合同金额3776 08亿元 同比下降6 67% [1] - 境外新签合同金额963 99亿元 同比增长30 51% [1]
“为中亚国家发展带来宝贵机遇”
人民日报· 2025-06-16 05:52
"中国是哈萨克斯坦乃至整个中亚地区至关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中亚合作机制搭建起地区互利 合作的重要平台,其意义重大、前景广阔。"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长兼国立农业研究大学校长阿赫 勒别克·库里什巴耶夫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在库里什巴耶夫看来, 古丝绸之路正是这一情谊的鲜明例证。近年来,中亚国家同中国的互利合作进一步深化,涵盖了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库里什巴耶夫与中国的缘分始于2007年。作为时任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副部长,库里什巴耶夫在该国举行 的一场国际论坛上向中方推介了当地高品质小麦,并与中国科研机构建立起联系。"这些年来,我有幸 到访中国20余次,每一次访问都让我不禁赞叹中国的发展成就,也让我在所见所闻中获得有关发展的新 灵感。"在库里什巴耶夫看来,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中国科学技术的加速创新和科研能力的不断提 升。他认为,中国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基因工程、现代技术发展、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成果显 著,在全球气候变化灾害预警、荒漠化防治以及生态系统保护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 "我们希望进一步与中国科学界交流,通 ...
透过“细胞”看雄安:“无废城市”究竟是座什么城?
中国新闻网· 2025-06-14 16:38
细微之物,可藏大观。在雄安,"无废城市"建设的奥秘,藏在了633个特殊的"细胞"里——"无废细 胞"。 作为中国首批"无废城市"试点城市,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在大规模开发建设中,从规划初期即融 入"无废城市"理念的城市,此间一个个极具雄安特色的"无废场景"已初步形成"无废城市"建设格局。 循环利用:藏在乡村里的"双赢"密码 走进雄安新区雄县黄湾村,此间每逢节假日就会爆满的40多栋诗意小院,除了入户门墙上本身 的"望山云树"等院名,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无废民宿。这里藏着游客青睐的秘密——雄安新区"无废 城市"建设中"循环利用"的示范场景。 "我们县是'中国温泉之乡',新区设立后,村里就把闲置小院统一改造成了中式民宿,并充分利 用'达到国家医疗热矿水标准'的地热水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地热再循环。"黄湾村村支部副书记胡江 波说,地热水通过专业设备提取热量,整个过程"取热不取水",可有效防止地下水污染和水位下降,维 持区域地下水动态平衡。 藏在建筑里的"绿色""智能"细胞 从胡各庄出来,车程10分钟就能看到一座壮观的覆土式"花园"——雄安"无废城市"宣教基地之一雄 安光大生态产业园。仅凭外观,很难想象它的下面竟藏着"零填 ...
Bull of the Day: Stantec (STN)
ZACKS· 2025-06-06 23:10
公司概况 - Stantec(STN)是一家提供基础设施和设施专业服务的公司 业务涵盖水处理厂 高速公路系统和城市天际线等项目的设计和规划 [2] - 公司服务范围包括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评估与设计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环境服务 建筑综合设计以及能源资源解决方案 [2] - 业务覆盖加拿大 美国及国际市场 客户包括公共和私营部门 [2] 财务表现 - 当前财年每股收益预期从3 58美元上调至3 86美元 同比增长19 5% 下一财年预期从4 07美元上调至4 33美元 增长12 2% [4] - 当前财年收入增长预期为11% 下一财年为9 71% [4] - 六位分析师同时上调了当前和下一财年的盈利预期 [4] 市场与技术面 - 股价呈现阶梯式上涨模式 盈利预期上升与价格走势同步 [5] - 股价位于50日和200日均线上方 处于无阻力上涨区域 [6] 行业背景 - 公司业务涉及基础设施 水务 交通和环境服务等长期项目 不受短期趋势影响 [7] - 美国《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案》持续注入数十亿美元资金 推动北美地区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 [7]
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为421立方米
新京报· 2025-06-06 10:26
新京报讯据水利部消息,近日,水利部发布了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降 水量和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多,大中型水库和湖泊蓄水相对稳定,地下水水位总体上升,泉水 流量有所增大。全国用水总量比2023年略有增加,用水效率稳步提升;非常规水源供水量持续增加,水 源结构不断优化。 2024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717.7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1.4%。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1123.0亿立方 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2.7%。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9895.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8679.2亿立方 米,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227.4亿立方米。 2024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28.0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量为926.8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15.6%; 工业用水量为971.0亿立方米[其中直流火(核)电冷却用水量为477.5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16.4%;农 业用水量为3648.4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61.6%;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为381.8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 的6.4%。全国供水总量为5928.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为4892.4亿立方米,占供水总量的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