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镇江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紧扣清明内涵开展丰富活动 京口各校怀故惜今赴未来
镇江日报· 2025-04-04 07:50
文章核心观点 京口区各校紧扣清明自然与人文双重内涵,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慎终追远,不负当下,展望未来 [1] 祭扫先烈敬英魂 - 京口中学组织师生前往市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学生鞠躬献花、庄严宣誓缅怀先烈 [1] - 江滨实验小学开展“家校携手祭英烈,红色薪火永传承”活动,家长和孩子擦拭烈士墓碑群 [1] - 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队员阅读英烈信件、事迹,撰写回信并在墓前献上白花、读回信 [1] 赓续血脉学历史 - 京口区实验小学党员教师和红领巾志愿者在烈士纪念馆为队员上“红色微党课”,讲述镇江英烈事迹 [1] - 恒顺实验小学鼓励学生回家聆听长辈讲述革命故事,感受先烈精神力量 [1] - 市实验幼儿园孩子们跟着老师参观红色文化纪念馆,聆听少年烈士事迹介绍 [1] 传承文化惜当下 - 市实验小学开展“清明寄相思 润心承传统”沉浸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孩子们制作青团体会生活不易 [2] - 红旗小学开展《清明,艾草》分享课,老师带学生习艾、识艾、品艾、制艾,了解节日民俗文化 [2] - 解放路幼儿园、桃花坞幼儿园师生清明踏青,感受春风、观赏绿树、放飞纸鸢,品味幸福生活 [2]
南山街道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出炉
镇江日报· 2025-04-04 07:50
文章核心观点 润州区南山街道第二届议政代表会第七次会议召开,代表票决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2024年街道扎实开展民生服务,未来将继续办好民生实事推动高质量发展 [1][2] 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 - 垃圾分类提升工程、二七河水环境提升工程、鹤林社区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江南岸小区健身路径建设项目、回龙山组村庄西侧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官塘绿苑一区充电桩安装项目 [1] 2024年民生服务成果 - 办结康湾组排水工程等年度民生实事6项 [1] - 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余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40余人 [1] - 联合公益组织开展60岁以上困难群众及80岁以上老人普惠性上门服务,服务覆盖率居全区前列 [1] -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八公洞除险加固工程等提升项目 [1] 未来工作方向 - 坚持以民为本、统筹兼顾,推动服务新亮点,办好生活垃圾综合分类等民生实事项目,推动民生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2]
郭庄镇:攀“高”逐“新”企业发展动能澎湃
镇江日报· 2025-04-03 07:27
文章核心观点 句容市郭庄镇以创新为引擎,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与科创孵化平台协同发展,成效逐步显现,未来将深化协同创新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1][2][3] 传统制造业企业发展情况 - 江苏电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一季度完成2000余套设备生产,正向3000套目标冲刺,全年预计产值突破5亿元,产品供应国家电网且是国际品牌长期合作伙伴 [1] - 该公司自2023年引入自动化设备提升生产精度和效率,下一步将加码智能化改造布局新生产线巩固行业地位 [1] 初创企业发展情况 - 江苏京科智能制造有限公司2024年入驻园区,凭借独创技术实现年产值500万元,正筹备首个发明专利申报 [2] - 江苏协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入驻次年突破2400万元营收,成功跻身规上企业行列 [2] 科创孵化平台赋能情况 - 东恒高新技术产业园运营方与当地政府紧密协作构建政企联动科创生态 [2] - 园区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组织产学研交流活动,2024年协助企业申报专利12件,2家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家进入高企培育通道 [2] 郭庄镇发展成果与规划 - 全镇目前有高新技术企业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5家,创新型企业梯队呈“雁阵式”发展格局 [3] - 郭庄镇将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完善全周期服务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巩固梯队格局 [3]
党旗飘扬老旧小区改造一线 匠心筑就百姓幸福宜居家园
镇江日报· 2025-04-03 07:27
文章核心观点 华润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推进茶山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实现小区“逆生长”,筑就百姓幸福宜居家园 [1] 组织联建,锻造改造“主心骨” - 华润社区党委结合居民网格服务管理体系引入“楼栋管家”服务,把组织触角延伸到6个网格,以楼栋为单位收集整改意见132条 [2] - 社区激发辖区共建单位等多方资源参与改造工作,引导派出所、企业等单位参与综合治理 [2] - 社区与江南学校发挥党建联建作用,采取“车位共享”方式,协调提供80余个停车位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 [2] 问题联解,构建共治“新引擎” - 华润社区由居民推选退休党员担任组长和楼栋长,通过“微网格”入户走访和实地勘察33次,根据居民需求变更设计方案10余处 [3] - 社区完善“135民主议事”制度,定期组织议事会,今年以来通过共商共议处理居民诉求100余件,综合满意率达100% [3] 改造联享,建设满意“幸福家” - 茶山小区改造项目涉及楼体粉刷等多方面现已全部竣工,社区定期开展“回头看”行动,对改造后小区常态化巡查 [4] - 针对居民提出楼梯加装扶手的诉求,社区对接施工方,不久将全部安装完成 [4]
以古街新韵育双创沃土 我市创业服务走进历史文化街区
镇江日报· 2025-04-03 07:27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京畿路、西津渡等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生,镇江涌现出吸引年轻人扎根的创业新高地,市人社部门将持续推进相关活动助力创业 [4] 分组1:活动概况 - 2025年4月2日下午,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等联合举办的“创业服务进街区”活动在京畿路、西津渡老街区开展,数十名大学生参与 [1] 分组2:探访体验 - 大学生跟随讲解员漫步街巷,看到改造一新的网红店面,认为“古今混搭”的街区适合年轻人创业 [2] 分组3:对话交流 - 深耕锔瓷技艺20年的匠人江伟认为创业要坚持“匠心”、守正创新,将老宅改造成开放式工坊增加游客参与感 [2] - 五两纹银主理人佟可从宋代典故汲取灵感,用非遗錾刻技艺打造模块化银饰,提出创业要在传统根系上长出新枝 [2] 分组4:政策扶持 - 市创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政策的申领条件、细则及网上申领办法,学生认为政策能解燃眉之急 [3] 分组5:非遗体验 - 非遗拓印传承人虞璐带大学生学习拓印,让千年匠心在年轻人指尖重生 [3] 分组6:未来规划 - 市人社部门将持续推进“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系列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助创业种子成长 [4]
扎根社区家门口,慈善为民解忧愁 我市创新开展“家门口慈善”服务成果丰硕
镇江日报· 2025-04-03 07:27
文章核心观点 2023年以来镇江慈善总会联合民政部门开展“家门口慈善”服务,形成协同联动推进机制,获中华慈善总会肯定,该服务通过党建引领、明确主体、典型引路、整合资源等举措,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破解基层治理和慈善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2025年将有更多社区慈善项目落地[1][8] 党建引领,强化保障 - 句容市白兔镇行香村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保障慈善服务无死角,村慈善工作站成立后坚定党建引领,举办慈善文艺晚会传播慈善文化[2] - “家门口慈善”服务融入社区治理需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书记作用,依托党员志愿者组建队伍,构建“党建 + 慈善”服务体系[2] 明确主体,建强载体 - 丹徒区辛丰镇东街村建成集康养、助餐、文娱于一体的慈善综合服务中心,总投资超130万元,建筑面积760平方米,满足老年人和特殊群体需求[3] - 市慈善总会解决镇(街道)和村(社区)两级慈善组织能力不足问题,镇(街道)慈善服务中心全部建成,推进村(社区)建立慈善组织,2024年底基本全覆盖[4] 典型引路,稳步推进 - 润州区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区开展“家门口慈善”服务,2024年5月成立“聚爱‘益’起”社区慈善联盟,探索“迎江模式”[5] - “家门口慈善”服务先在部分街道和社区试点,2024年3月出台实施意见,培育15个镇(街道)、30个村(社区)作为先行典型[5][6] - “家门口慈善”推动社区慈善事业发展,2025年“依法有序发展社区慈善”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6] 整合资源,融合发展 - 丹阳市珥陵镇珥城村用好微网格,走访全覆盖,建立特殊困难群体“动态档案”,帮扶困难群众[7] - 镇江构建“慈善 + 社工 + 志愿服务 + 网格员 + 社会力量”融合发展机制,建立服务专班,开展入户调查,建立服务台账并动态更新[7]
“双城记”带来的项目招引启示——靶向招商,精准承接打造共生型生态
镇江日报· 2025-04-02 07:47
文章核心观点 镇江经开区招商六局以精准承接、错位共生为核心的靶向招商方法论,通过“杭镇生物医药要素”匹配,促成瑞莱项目落地,开辟区域合作新范式,还为绘制产业图谱带来灵感 [1][2] 项目情况 - 瑞莱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在镇江经开区加速推进,呈现长三角产业协同的“双城速度” [1] - 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主要生产瑞莱二代心血管/炎症/肾病POCT、血检卡等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诊断仪器,首期项目预计2031年达产 [2] 招商过程 - 一年前招商团队从基金公司捕捉瑞莱招商信息,判断其符合经开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方向且有规模化、产业化需求 [1] - 招商局启动“双城记”,对比两地要素,发现镇江资源与拱墅区“研发在杭、生产在外”需求契合,展开“杭镇生物医药要素”匹配 [1] - 基于要素匹配图,团队向瑞莱抛出“杭州研发 - 镇江生产 - 长三角分发”定制化方案,获各方看好 [2] 合作影响 - 瑞莱项目使镇江经开区与杭州拱墅区建立良好沟通渠道,其示范效应释放,双方近期接洽另一探索AI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的项目 [2] - 双方在项目招引中资源共享,提升招引效能,“把长板交给伙伴,用协同锻造新板”的招商哲学开辟区域合作新范式 [2] 产业图谱 - 去年10月副局长施俭亮带领团队研读年报、分析行业前景,打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图谱,形成覆盖行业头部企业的靶向清单 [3] - 产业图谱经3遍筛选、5轮PPT讨论优化基本成型并首次成果汇报,已锁定目标客户 [3]
8处终端处置设施年处理265.5万吨 全市建筑垃圾“消化力”升级
镇江日报· 2025-04-01 07:34
新修订的《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 行。3月31日,市城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条例》中"建筑垃圾"部分的相关条款进行解读,介绍我 市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成效。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今年3月底,我市已有8处核准的建筑垃圾终端处 置设施,总处理能力累计达265.5万吨/年。 完善终端设施建设,提升综合处置能力。积极协助我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完善手续,指导属 地城管部门有序核准。目前,全市共有8处核准的建筑垃圾终端处置设施,总处理能力累计265.5万吨/ 年,基本满足我市各类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置需求。会同相关部门合力建成镇江市建筑垃圾(工程 渣土)消纳场,总库容210万立方米。 加强管理巡查力度,发挥部门协同合力。通过"线上+线下"双监管模式,加强对建筑垃圾处置"两点 一线"的监督。2024年,共组织1858人次对城市道路和处置工地、渣土运输车辆进行巡查,累计巡查道 路4006条次、处置工地2632个次,检查渣土运输车辆1323台次,查纠违法违规行为246起,及时清理被 污染道路路面约9650平方米。指导属地城管部门有序开展排查整治工作,综合运用12 ...
组织链赋能产业链 人才链激活创新链 新民洲上“红色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镇江日报· 2025-04-01 07:34
文章核心观点 中储粮新民洲基地项目签约揭开新民洲临港产业园港产才融合赋能发展新篇章,园区以党建引领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实现产业升级和人才集聚,未来将继续以党建提升发展实力布局新赛道 [1][5][6] 党建与生产同频共振 - 园区深挖红色资源建成知青文化馆打造教育路线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垦荒精神融入党员干部血脉 [2] - 针对木业企业特点创新成立产业链联合党支部兜底管理中小企业,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 [2] - 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近两年发展企业党员占比达85%,设立“党员先锋岗”推动党建与生产共振 [2] “奔跑支部”打通发展堵点 - 依托深水岸线优势联合多部门组建“奔跑支部”,打通木材通关、物流等堵点12项 [3] - 2024年新民洲港木材到货量232万方居全国单体港首位,货物吞吐量773万吨,5G智慧港口建设加速 [3] - 新民洲港至非洲国家月班航线即将开通,产业链党建推动木业升级,招引延链项目总投资超52亿元 [3] - 木业先进制造区入驻企业17家,年加工原木160万立方米,产业规模较十年前增长200倍 [3] 以才兴产释放发展动能 - 园区与科研院所、高校共建产学研平台,引进院士团队攻克技术难题2项,转化成果7项 [4] - 目前集聚产业工人2000余名,高层次人才占比提升至15%,形成雁阵格局 [4] - 园区支持企业项目建设吸引高校人才,打造“司机驿站”,推行帮办机制,营商满意度达98%以上 [4] 未来发展目标 - 新民洲锚定“临港特色园、生态产业城”目标,优化示范区,推进省级重大项目,布局新赛道 [5]
档案“回家”,句容解放添历史细节
镇江日报· 2025-04-01 07:34
近日,革命先驱张正长子张密向句容市档案馆捐赠13件珍贵红色实物档案和一些电子档案,其中包 括1949年国立南京大学首批毕业证书、张正回忆录手稿及俄文版《毛泽东选集》。 捐赠仪式在张密家中举行。两张编号为"注字第812号"和"注字第0073号"的泛黄国立南京大学毕业 证书尤为引人注目(1949年8月,国立中央大学更名国立南京大学),它们是我党接管高校后培养人才 的见证。 张正,1925年生于句容书香世家。其父张雍冲任镇句丹金四县抗敌总会句容分会会长期间,13岁的 张正便随父参加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此时正值陈毅率部东进句容开展统战工作,张正被陈毅亲切称 为"小鬼",经常听陈毅给他讲打鬼子的故事。求学期间,他曾两次想要加入新四军。 1946年,张正和女友吴特瑜(后来的妻子)在国立中央大学读书时期积极投身学生运动。1948年入 党后,他服从组织安排,回乡参加地下工作,与弟弟张准为句容和平解放打下基础。此次捐赠的张正手 写回忆录揭开了1949年策反往事,记录了张正利用特殊身份在句容中上层开展统战工作,成功策反国民 党部队并获取重要情报的壮举。这些细节填补了地方志空白。 79岁的张密表示,父母生前从不提功绩。他将这些承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