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

搜索文档
电气设备行业周报:甘肃-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稳步推进,持续看好电网设备
兴业证券· 2024-09-22 11:38
行业投资评级 - 宁德时代、东方电缆评级为买入 [1] - 许继电气、阳光电源、特锐德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电网设备 - 甘肃-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稳步推进,看好电网设备长期趋势 [7] - 四季度电网设备招标节奏有望提速,驱动板块景气度进一步向上 [7] - 持续看好配网一次、二次设备需求 [7] 光伏产业链 - 8月逆变器出口金额环比增长,组件价格承压下产业链博弈加剧 [10] - 建议关注价稳量增的逆变器环节,以及高溢价市场电池产能缺口带来的投资机会 [12] 风电产业链 - 海风开工复苏趋势确定,看好2024年海风高景气度 [13] - 风电整体板块估值偏低,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有望迎来新一轮装机高峰 [13] - 推荐关注塔筒、海缆等细分领域 [14] 锂电池产业链 - 储能电池出海持续突破发展,具备差异化产品和海外产能的头部企业有望受益 [9] - 看好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以及结构件、负极、磷酸铁锂正极优质企业 [9] 根据报告目录进行总结 行业周观点 - 电网设备:特高压建设稳步推进,看好电网设备长期趋势 [7] - 光伏:组件价格承压下产业链博弈加剧,建议关注逆变器和高溢价电池 [10][12] - 风电:海风开工复苏,整体板块估值偏低,看好塔筒和海缆 [13][14] - 锂电:储能电池出海突破,看好龙头和优质中游企业 [9] 行情回顾 - 电力设备概念板块整体表现较弱,涨跌幅居后 [18][19] 行业跟踪 - 光伏:8月组件出口增长,硅料价格持平,硅片和电池价格下降,组件价格承压 [30-40] - 风电:2023年新增装机大增,但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 [42-47] - 锂电:正极、负极等主要材料价格总体平稳 [20-29]
贝特瑞:锂电负极龙头,海外产能加速落地
兴业证券· 2024-09-20 0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无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负极材料 - 公司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和先进负极材料领域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布局,确保供应稳定及品质保证。公司是国内最早量产硅基负极材料的企业之一,出货量行业领先。2024H1公司负极收入51.79亿元,出货量超过20万吨,同比增长18.96%,负极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一。[3] 正极材料 - 公司聚焦于研发生产低钴、高能量密度和高性价比优势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在国内率先实现NCA正极材料的技术突破。2024H1公司正极收入15.87亿元,出货量超过9,000吨,同比下降50.30%。[3] 全球化布局 - 公司加快全球化战略布局,2024年上半年加速建设印尼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并启动在摩洛哥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3]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38亿元,同比下降47.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3亿元,同比下降41.84%。[2] - 2020-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4.52亿元、104.91亿元、256.79亿元和251.1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41%、135.67%、144.76%和-2.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5亿元、14.41亿元、23.09亿元和16.5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5.79%、191.39%、60.27%和-28.42%。[2] - 2024年9月13日,公司市值155亿元,对应PE(TTM)11.9倍。[3]
同享科技:Q2营收环比增长,现金流表现稳健
兴业证券· 2024-09-20 08: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无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2024H1实现营业总收入12.8亿元,同比+37.3%,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2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40.9%。其中,2024年Q2单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8亿元,同比+55.7%,实现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25.1%。[2][4] 2) 公司Q2营收环比增长,现金流表现稳健。公司2024H1营收增速达37.3%,其中Q2营收环比增速达到64.0%,主要原因系公司产值规模、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且2024H1材料价格上涨。现金流方面,公司2024Q1/Q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36亿元/1.11亿元,同比转正且表现稳健,主要原因系公司前期销售商品所取得的部分应收票据减少收回现金且报告期内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4] 3) 公司作为光伏产业链辅材领域的重要供应商,始终以技术研发为核心,以技术创新驱动公司发展。目前公司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包括MBB、SMBB焊带、异型焊带、BC焊带以及常规汇流焊带、黑色汇流焊带、反光汇流焊带等产品,已能够满足不同技术路线的组件厂商需求。[4] 4) 公司2024年9月19日市值15亿元,对应PE(TTM)11.3倍。[4]
润和软件:积极参与华为生态,创新业务加速落地
兴业证券· 2024-09-19 09: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积极参与华为生态 - 公司深度参与华为"鸿蒙+欧拉"生态合作与建设,2024年上半年公司控股子公司"润开鸿"获深圳哈勃投资增资,持股比例约5%,标志着公司进一步强化华为生态卡位,合作关系更加紧密 [7] - 公司将不断为鸿蒙生态相关的各类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底层软硬件能力支持与赋能创新,助力鸿蒙生态发展繁荣 [7] 公司创新业务加速落地 - 2024H1在鸿蒙领域,公司推出11款面向行业的软件发行版操作系统HiHopeOS并落地商用;在欧拉领域,HopeOS V22已经在多领域落地;AI领域,携手昇腾AI推出解决方案一体机 [8] - 2024H1创新业务营收3.38亿元,同比增长95.84%,占总营收21.38%,业务比重持续提升、商业落地效果明显 [8]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 2024H1公司营收15.80亿元,同比增长10.10%;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6.39%;扣非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16.44% [7] - 2024H1公司金融科技、智能物联、智慧能源信息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8.39、4.89、1.91亿元,同比增速为6.69%、15.50%、22.74% [7] - 2024H1毛利率26.08%,净利率5.48%,分别同比变动-0.56pcts、+0.06pcts,维持稳定 [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39/3.28/4.27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7]
计算机行业2024年中报总结:业绩再筑底,左侧布局景气赛道龙头
兴业证券· 2024-09-19 09:39
行业整体:营收稳中有增,利润持续承压 - 2024H1计算机板块营收稳中有增,服务器重点公司贡献了核心增量。按整体法统计,上半年计算机行业实现营收7748.44亿元,同比增长15.74%。[3][4] - 2024H1计算机板块归母净利润整体承压,部分受毛利率、非经常损益等波动影响。按整体法统计,2024H1计算机板块归母净利润总规模为125.19亿元,同比下降22.53%。[4][12] - 2024H1计算机板块扣非净利润下降,增速略优于归母净利润。按整体法统计,实现扣非净利润81.62亿元,同比下降6.79%。[15][16] 赛道持续分化,B端及C端领域相对占优 SaaS:板块稳健增长,云业务增速较快 - SaaS龙头业绩稳健增长,毛利率小幅提升。2024H1,SaaS板块龙头公司营收算术平均值为30.59亿元,同比增长6.57%;归母净利润算术平均值为0.40亿元。[27][28] - 金山办公2024H1营收24.13亿元,同比增长11.09%;归母净利润7.21亿元,同比增长20.38%。用友网络2024H1实现营收38.05亿元,同比增长12.93%。[27] 云上游:业绩持续兑现,服务器需求旺盛 - 在数字经济政策不断出台,AI大模型训练、应用需求拉动的背景下,传统服务器、AI服务器需求旺盛,带动板块业绩较快增长。2024H1,云上游板块龙头营收算术平均值为512.91亿元,同比增长29.10%。[30][31] - 工业富联2024H1实现营收2660.91亿元,同比增长28.69%;归母净利润87.39亿元,同比增长22.04%。浪潮信息2024H1营收420.64亿元,同比增长68.71%。[30] 人工智能:模型能力提升,投入拖累当期利润 - 国产大模型能力提升明显,多模态模型亮点颇多,在AI技术、AI教育等部分应用场景用户规模有所提升。同时相关算力支出、研发投入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当期利润。2024H1,人工智能板块营收算术平均值为15.16亿元,同比增长3.26%。[35][36] - 科大讯飞2024H1营收93.25亿元,同比增长18.91%。虹软科技2024H1营收3.81亿元,同比增长11.97%。[35] 智能汽车:需求明显,相关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 当前汽车智能化需求明显,相关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2024H1,智能汽车板块营收算术平均值为29.39亿元,同比增长22.06%。[37][38][39] - 中科创达2024H1营收24.01亿元,同比下降3.39%;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下降73.10%。[39] 工业互联:持续景气,工业领域IT支出刚性 - 工业互联板块延续此前景气趋势,2024年上半年整体营收快速增长。2024H1,工业互联板块营收算术平均值为32.01亿元,同比增长20.90%。[41][42][43] - 中控技术2024H1公司实现营收42.52亿元,同比增长16.78%。[43] 金融科技:下游IT支出收缩,板块业绩承压 - 证券IT:2024年金融行业IT预算有所收缩,板块营收小幅下降,龙头公司表现出更好的经营韧性。2024H1,证券IT板块龙头营收算术平均值为12.55亿元,同比下降5.42%。[47][48][49] - 金融科技(证券IT除外):2024H1,金融科技板块(证券IT除外)龙头营收算术平均值为25.20亿元,同比增长2.10%。[51] 大安全:信创招标有所修复,网安静待拐点 - 信创:算力侧持续兑现,新一轮景气上行可期。2024H1,信创板块龙头公司营收算术平均值为13.59亿元,同比增长7.20%。[56][57] - 网络安全:业绩持续承压,静待需求拐点。2024H1,网安板块龙头营收算术平均值为9.46亿元,同比下降9.21%。[59][60][61] 医疗IT:DRGs/DIP、AI有望带来新成长动力 - 中长期看,DRGs/DIP有望带来医院精细化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同时如AI赋能将为板块公司带来新的成长动力。2024H1医疗板块营收算术平均值为6.61亿元,同比下降2.26%。[65][66][67][69] 军工信息化:营收增长稳健,重点关注卫星赛道 - 2024年上半年行业营收维持稳健增长态势。当前卫星技术逐渐成熟,商业航天政策密集,军民应用场景日渐丰富,建议关注卫星互联网。2024H1年工信息化龙头营收算术平均值为4.92亿元,同比增长10.51%。[70][71][72] 安防:企业数字化及出海成为主驱动力 - 2024年上半年行业维持稳健增长,龙头公司企业数字化业务、出海业务成为新的成长驱动力。2024H1安防板块龙头营收算术平均值为90.21亿元,同比增长7.53%。[75][76][77]
红旗连锁:H1主业归母净利润增长6%,高密度便利超市经营稳健
兴业证券· 2024-09-19 08: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红旗连锁维持"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2024H1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51.86亿元/2.67亿元/2.41亿元,同比分别+3.67%/+3.81%/+0.21%。[3] 2. 主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新网银行投资收益稳健。本期公司投资的新网银行及甘肃红旗实现投资收益5936.36万元,同比-3.57%。[3] 3. 烟酒相对景气运行,主城郊县稳健增长。分产品看,日用百货/食品/烟酒/其他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13.59%/43.85%/34.97%/7.59%,营收分别同比变动+1.33%/+1.66%/+9.02%/-3.19%。[3] 4. 毛利率小幅下行,销售费用率下行+政府补助增加助净利率持平。公司2024H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8.98%/5.14%,同比分别-0.37pct/+0.01pct。[3] 5. 管理费用及公允价值变动拖累归母净利润。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间费用12.58亿元,占收入端比重为24.26%,同比-0.27pct。[3] 6. 线下调改+线上引流,公司多路径促进门店经营。2024H1,公司完成旧店升级改造202家,净新开门店16家,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门店3655家。[3] 7. 预计2024-2026年公司EPS为0.43/0.46/0.49元,2024年9月11日股价对应PE为9.7/9.2/8.6倍,维持"增持"评级。[3][4]
非银行业周报:保险“新国十条”发布,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兴业证券· 2024-09-18 19: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非银行金融行业"增持"评级。[2] 报告的核心观点 保险行业 1) 保险"新国十条"发布,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强监管、防风险和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三大中心任务。[40] 2) 保险估值在长端利率下行和权益市场回撤影响下有所回调,但继续看好保险板块配置机会,核心在于资产端投资业绩有望边际改善,负债端定价利率下调短期影响可控。[40][41] 3) 建议关注负债端较为稳健的中国人寿、深耕个险转型和治理改革的中国太保、以及投资和负债端逐步企稳的中国平安。[41] 证券行业 1) 券商股价走势取决于市场周期和监管周期,当前股票市场具备较高配置价值,监管政策支持证券行业并购重组。[43] 2) 券商板块估值处于底部区间,低估值叠加政策催化下,估值修复空间充足。[43] 3) 建议关注B端业务渗透率提升的同花顺、风险资本指标优化的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以及有望通过并购重组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浙商证券和国联证券。[44] 报告目录总结 1. 指数与板块表现 2. 保险周度数据跟踪 - 资产端:国债收益率环比下降 [11][12][13][14][15] - 负债端:人身险保持正增势,财险增速提升 [20][21][22] 3. 券商周度数据跟踪 - 市场交投:股票成交环比下降 [25][27] - 两融质押:两融余额环比收缩 [28][29] - 新发基金:新发份额环比上升 [30] 4. 周度公告和新闻梳理 [32][33][34][35][36][37][38][39] 5. 周度观点 [40][41][43][44]
农业行业周报:猪价震荡下行,鸡苗价格坚挺
兴业证券· 2024-09-18 19:1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农业板块的"增持"评级 [2] 报告核心观点 - 农业板块整体跑输大盘,其中渔业子板块表现相对较好,种植业、农产品加工、动物保健、生猪养殖、饲料和肉鸡养殖子板块表现较弱 [9][10][11] - 猪价震荡下行,鸡苗价格坚挺 [20] - 农业板块估值水平略高于大盘,市盈率(TTM)为17.75倍,市净率(TTM)为2.04倍 [14][15][16] 行业概况 畜禽价格 - 9月13日,全国生猪均价19.24元/kg,周环比下跌3.22%,猪价偏弱盘整 [20] - 9月13日,毛鸡价格3.58元/斤,周环比下跌3.24%;鸡苗价格4.2元/羽,周环比上涨2.44%,鸡苗价格坚挺 [20] 农产品价格 - 玉米、小麦、大米等粮食价格小幅下跌 [23][24][25] - 大豆、豆油、菜油等油脂价格小幅波动 [26][27][28] - 白糖、棉花、天然橡胶价格小幅上涨 [31][32][33] - 水产品价格总体平稳,其中对虾、海参、鲍鱼等价格较为坚挺 [34][35][36] 重点公司表现 - 生猪养殖板块,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等公司表现较好 [12] - 禽类养殖板块,圣农发展、益生股份等公司表现较好 [12] - 饲料板块,海大集团、禾丰股份等公司表现较好 [12] - 动物保健板块,普莱柯等公司表现较好 [12] - 种子板块,隆平高科、丰乐种业等公司表现较好 [12] - 农产品加工板块,金龙鱼、金健米业等公司表现较好 [12] - 水产养殖及捕捞板块,好当家、国联水产等公司表现较好 [13]
纺织服装行业周观点:纺织制造景气度依旧,推荐代工制造龙头
兴业证券· 2024-09-18 19:09
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维持纺织服装行业的"增持"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纺织制造景气度仍有延续,服装类出口景气度略好于鞋类出口景气度。推荐华利集团、伟星股份等纺织制造板块优质标的。[6] 2. 森马服饰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彰显经营信心,在弱势消费环境中调整经营策略。推荐处于经营变革期的森马服饰、比音勒芬。[6] 3. 分红板块如富安娜已具备一定估值性价比,建议关注。[6] 4. 羊毛价格连续两周上涨,建议关注毛纺板块优质制造标的新澳股份。[6] 行业分析 1. 主要服装出口国数据显示,纺织制造景气度仍有延续,服装类出口景气度略好于鞋类出口景气度。台企月度数据中,服装类公司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而鞋类增速呈现分化。[6] 2. 8月零售环境依旧低迷,居民消费信心偏弱。部分品牌调整经营策略,推荐关注仍有较大扩张动作的森马服饰、比音勒芬。[6] 3. 分红板块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已经具备一定估值性价比,建议关注经营较为稳定的富安娜。[6] 4. 羊毛价格连续两周价格环比增长,建议关注毛纺板块优质制造标的新澳股份。[6]
铜行业2024年中报总结及展望:板块盈利表现亮眼,重视降息后资源品向上弹性
兴业证券· 2024-09-18 10:10
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铜行业"推荐"评级。[4]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2024H1 铜板块盈利整体同比大幅增长,其中2024Q2环比增长明显。铜矿企业业绩量价齐升,表现亮眼。[2][3] 2. 2024H1冶炼环节受益于长协价格,盈利表现相对较好。加工环节经营压力较大,利润表现分化明显。[2][3] 3. 铜价长期中枢有望上移,美联储降息后有望带动新一轮资源股的向上弹性。建议关注铜矿股标的。[3][35] 行业概况 1. 2024H1铜价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但价格中枢整体大幅上移。铜矿供给预期收缩,TC/RC加工费下跌,供给短缺成为铜价上涨的核心驱动。[9][10] 2. 2024H1铜板块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其中2024Q2单季度表现尤为亮眼。[14][15] 3. 从产业链环节来看,铜矿企业业绩量价齐升,冶炼企业受益于长协价格保持较好利润水平,加工企业经营压力较大。[16][17][18][19][20][21][22][23] 4. 2024H1铜板块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经营现金流有所下降。[24][25][26] 行业展望 1. 铜价中枢长期有望上移,美联储降息后有望带动新一轮资源股的向上弹性。[35] 2. 建议关注铜矿股标的:洛阳钼业、金诚信、西部矿业、铜陵有色等。[35] 风险提示 1. 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增加铜价下行风险。[36] 2. 美国经济意外走弱,可能对铜价维持高位造成压力。[36] 3. 供给扰动不及预期,可能缓解铜矿供给紧张局面,对铜价构成压力。[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