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证券

搜索文档
华恒生物:3Q24公司盈利有待改善,产品多元布局打开增长空间
长城证券· 2024-11-05 19: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有所承压,主要是缬氨酸价格下滑[2] - 公司产品矩阵持续丰富,下游市场利好产品落地,有望对冲主营产品价格下降的影响[4] - 公司成立生物基聚酯纺织产业联盟,加强PDO-PTT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8] - 公司定向增发募资,补充资金支撑持续发展[9] 报告分析内容总结 财务指标分析 -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24.60/34.77/46.13亿元和2.59/3.85/4.57亿元[10] - 公司2024-2026年EPS预计分别为1.13/1.68/2.0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6.0X/17.6X/14.8X[10]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71.73%,主要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3] 行业及市场分析 - 在精准营养、低蛋白质饲粮及豆粕减量替代行动的推广下,杂粕+氨基酸的方案有望加快替代部分豆粕需求,氨基酸需求进一步增长[7] - 公司在巴彦淖尔基地大规模量产发酵法L-缬氨酸产品,产能位居行业前列,市场占有率及产品销量仍有望保持增长[4] 公司战略及发展 - 公司成立生物基聚酯纺织产业联盟,实现"PDO—PTT聚合—纺丝—功能化纤维—面料—终端产品"上下产业链全面国产化[8] - 公司定向增发募资7亿元,用于生物基丁二酸、生物基苹果酸等新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9]
合盛硅业:3Q24公司业绩略有下降,光伏行业有望迎来拐点
长城证券· 2024-11-05 19: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03.71亿元,同比上涨2.44%;归母净利润为14.54亿元,同比下跌33.42% [1]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70.99亿元,同比下降10.68%;归母净利润4.76亿元,同比上涨18.42% [1]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2.01%,较2023年同期上涨0.17个百分点 [2]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6.98%,较2023年同期下降3.89个百分点 [2]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19亿元,同比大幅上涨1236.39% [3] 行业及市场情况 - 光伏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发展模式有望理顺,行业相关产品价格回归理性,有望利好公司业绩 [7] - 公司重点投资项目进度持续推进,有望进一步发挥产业协同优势,实现硅基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效整合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9.75/366.95/419.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48/32.62/42.7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99/2.76/3.62元 [9] - 公司2024-2026年的PE倍数分别为25.0X、18.0X、13.7X [9] 投资建议 - 我们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9] 风险提示 - 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产能消化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下游行业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9]
新凤鸣:3Q24公司业绩短期承压,长丝龙头未来发展可期
长城证券· 2024-11-05 19: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聚酯产品产销量稳定增长,叠加行业产能供给扩能明显放缓,长丝价格有望触底回升,盈利水平或将改善 [7] - 公司PTA产能不断扩张,保障涤纶产品的原料供给,持续推进一体化布局增强公司竞争力 [6] 公司业绩分析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91.97亿元,同比上涨11.31%;归母净利润7.46亿元,同比下跌15.91% [1] - 3Q24公司营业收入179.24亿元,同比上涨11.91%,环比上涨6.56%;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下跌65.41%,环比下跌57.23% [1] - 业绩压力主要源于主营产品销售均价下行,且3Q24国际油价震荡下行,公司原料及产成品面临库存损失,利润承压 [2]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多项主营产品产销同比增长,但销售价格环比下跌 [4] 公司财务分析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48.46/695.66/750.1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5/16.40/19.5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1/1.08/1.28元 [7]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同比增长572.11% [3] - 公司资产负债率2022-2026年分别为62.0%/62.8%/60.4%/58.3%/54.7%,净负债比率分别为91.1%/86.4%/72.1%/58.1%/42.3% [10] 行业分析 - 公司产品销售情况较稳健,2024前三季度业绩主要受淡季产品价格下行及库存损失的拖累,4Q24长丝产品价格或有望回暖,利好公司业绩 [6] - 公司PTA产能不断释放,稳定聚酯生产的原材料供应,打造一体化产业链,有利于提升公司竞争优势及盈利能力 [6]
昀冢科技:CMI领先企业受益光学创新,电子陶瓷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长城证券· 2024-11-05 19:36
1. 手机 CMI 领先厂商,光学精密零部件加工能力突出 - 公司主要从事光学领域零部件及汽车电子、电子陶瓷等领域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 [10][11] - 公司具备自主工艺设计、模具自主开发和精密加工的一体化制造能力 [11][14] - 公司主要产品聚焦在消费电子行业智能手机光学领域,应用于手机摄像头光学模组 CCM 和音圈马达 VCM 中的精密电子零部件 [12] - 公司主要客户为行业龙头和知名跨国企业,在消费电子领域与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13] 2. 需求端: 消费电子步入复苏周期,技术创新助推需求增长 - 智能手机景气度持续提升,根据 IDC 数据,2024 年 Q3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4.0%,达到 3.16 亿部 [30][31] - 手机光学创新推动 VCM 等光学零部件需求增长,如潜望式镜头加速渗透 [33][34] - 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安全性能提高催生底盘控制系统需求增长 [36][37] - MLCC 需求增量空间巨大,下游产品应用广泛 [38][39][40] - DPC 市场前景广阔,三大应用下游多点开花 [51][52][53][54][55][56][57] 3. 供给端: CMI 技术壁垒深厚,MLCC 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 CMI 系列产品是公司自主研发、全球独创的集成化产品,具有高良率、高稳定性、低成本、集成度高等优点 [59][60][61] - 公司 CMI 产品已从中高端手机下沉到单机价格千元左右的手机终端应用 [69] - 公司在高端机型和旗舰机领域积极推动 CCMI 产品在潜望式及长焦摄像头的应用 [69] - 我国在全球中低端 MLCC 市场占据优势地位,但高端 MLCC 的产业化进展较慢,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63][64] - 公司持续加速 MLCC 高容量、小尺寸等重点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布局 [64][65]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公司 CMI 业务受益于华为、OV 等国产手机销量增长,出货量有望延续高增长 [68][69] - DPC 业务受益激光行业增长及国产化进程,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量 [70] - 公司引入技术专家和管理团队增资入股子公司池州昀冢,将有效改善资本结构和现金流 [71][73]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0 亿元、0.48 亿元、0.85 亿元 [74]
风电行业周报:三季度海风并网提速,上海深远海示范项目启动
长城证券· 2024-11-05 19:3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动态:上海市政府发布《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持续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加快现役煤电"三改联动"改造,全面实施"光伏+"工程,启动实施百万千瓦级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项目[1] - 装机数据跟踪:2024年1-9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39.12GW,同比增长16.85%;全国风电发电量673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9.09%[10][11][13] - 价格方面:2023年以来海上风机中标价格下降趋势明显,均价为3447.67元/kW[25] - 招投标情况:本周风电机组启动招标9198.65MW,整机采购开标3088.60MW,陆上项目中标均价2067.02元/kW,漂浮式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中标价格3612.80元/kW[22][23][24] 分行业分析 主机环节 - 随着大兆瓦新产品推出和降本工作持续,主机环节盈利能力有望边际向好,重点推荐三一重能,建议关注金风科技[31][32] 塔筒管桩环节 - 产能利用率和单吨盈利有望随着海风需求改善而提升,重点推荐海力风电、天顺风能、泰胜风能等区域优势明显、海外市场开拓顺利的企业,建议关注大金重工[31][32] 铸锻件环节 - 重点推荐如金雷股份、日月股份等大兆瓦铸锻件市占率较高且海外客户产品认证工作顺利推进的供应商[32] 海缆环节 - 重点推荐具备较强获单区位优势,高电压等级产品行业领先的企业,如东方电缆、起帆电缆[31][32] 其他零部件环节 - 重点推荐海外布局长久且与大客户关系稳定,产品认可度和市占率高的企业,如金盘科技、振江股份、中际联合[32] 风险提示 - 原材料价格短期剧烈波动风险[33] - 风电项目延期及装机不达预期风险[33] -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全球政治形势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33]
金发科技:3Q24业绩超预期,改性塑料产销创新高,新产能放量未来可期
长城证券· 2024-11-05 18: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超预期,营收及净利双增长 [1][2] - 公司改性塑料产品产销两旺,产品价格维稳,营收有望持续稳健增长 [4][6] - 公司绿色石化板块量价齐升,有望进一步减亏 [4] - 公司持续布局新兴产业,新材料业务有望打开增量空间 [7]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2026年预计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56.65/630.71/695.0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2/15.57/22.7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6/0.58/0.85元 [8] - 公司2024-2026年PE分别为20.6X、12.8X、8.8X [8]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总体销售毛利率为12.22%,较2023年同期下降1.50pcts;净利率为0.79%,较2023年同期下降0.33pcts [2]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跌53.11%,主要是因为提高备货量 [3]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从2023年同期5.76次变为5.46次;存货周转率下跌,从2023年同期5.38次变为5.19次 [3]
盛弘股份:充电桩驱动收入稳健增长,静待储能业务修复
长城证券· 2024-11-05 17: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增持"评级[6]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充电桩业务驱动收入稳健增长,储能业务销售结构变化至利润有所下滑[2] 2) 充电桩:国内市场需求持续,海内外大客户布局稳步推进[3] 3) 储能:美国工商储市场承压,技术持续创新以待需求修复[5] 财务数据总结 1)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02/41.02/50.87亿元,同比增长20.78%/28.12%/24.02%[6] 2)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4/5.28/6.71亿元,同比增速为0.24%/30.65%/27.29%[6] 3) 2024-2026年EPS分别为1.30/1.70/2.16元,对应PE为19/14/11倍[6]
恒逸石化:3Q24公司盈利短期承压,静待炼化板块盈利修复
长城证券· 2024-11-05 17: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实现同比增长,主要是服装聚酯行业景气度上行,以及东南亚市场成品油供给短缺,利好公司炼化板块盈利[2][3] - 聚酯产能增速放缓,纺织服装行业景气上行有望提振长丝需求[4] - 东南亚成品油市场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维持景气格局,公司炼化板块盈利能力提升可期[6][7] - 公司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及配套项目即将投产,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8] 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426.25/1553.25/1682.8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2/6.83/10.9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2/0.19/0.30元[9]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上升13.44%,主要因为聚酯板块原材料、产成品库存较年初增加[3] - 应收账款周转率上升,从2023年同期的12.15次变为15.41次;存货周转率下降,从2023年同期的6.38次变为6.28次[3]
东方电气:新生效订单持续高增,盈利能力如期修复
长城证券· 2024-11-05 15:2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评级为"买入"[1] 报告的核心观点 新生效订单持续高增 - 公司前三季度新增生效订单812.51亿元,同比增长26.5%,第三季度新增生效订单251.78亿元,反映出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良好竞争力,预计全年新增生效订单有望突破1000亿元[2] - 公司三季度末存货222.55亿元,比二季度末增长33.1%,预示后续产品交付旺盛[2] 盈利能力修复明显 - 公司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16.6%,环比提升4个百分点,说明毛利水平较低的煤电项目大部分已在上半年交付,后续影响减小[2] -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亿元,表明销售订单回款大幅好转[2]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59.39/745.57/810.42亿元,同比增长10.7%/13.1%/8.7%[3]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32/48.11/53.14亿元,同比增长7.9%/25.5%/10.5%,EPS分别为1.23/1.54/1.70元,对应PE为13/10/9倍[3]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资产负债表 - 2022年末资产总计1153.44亿元,其中流动资产674.24亿元,非流动资产479.20亿元[6] - 2022年末负债总计767.09亿元,其中流动负债674.29亿元,非流动负债92.80亿元[6] - 2022年末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349.92亿元[6] 利润表 - 2022年营业收入541.90亿元,同比增长15.9%[9] - 2022年归母净利润28.58亿元,同比增长24.9%[9] 主要财务比率 - 2022年ROE为7.8%,2023-2026年预计分别为8.8%/9.1%/10.4%/10.6%[10] - 2022年资产负债率为66.5%,2023-2026年预计分别为66.0%/63.5%/65.3%/61.3%[10] - 2022年每股收益0.92元,2023-2026年预计分别为1.14/1.23/1.54/1.70元[10]
阳光电源:结构变化扰动逆变器盈利,储能龙头标签鲜明
长城证券· 2024-11-05 13: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增持"评级。[6]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逆变器出货稳中有进,结构变化扰动盈利。公司逆变器板块24年前三季度实现出货108GW,同比增长约29%,但由于"国内及亚太地区增速领跑,欧美区域表现放缓"的市场结构变化,预计24Q3单季度公司逆变器单瓦净利润位于0.02-0.03元区间,环比二季度下滑约0.01元。[2] 2. 全球储能百花齐放,放量规模超预期。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储能装机超过100GWh,同比增长57%,公司储能出货加速上量,预计前三季度出货储能17GWh,对应Q3单季度出货约9GWh,环比Q2增长约52%。但由于大储为项目制,收入确认周期较长,预计Q3的发货的收入确认会延后到四季度或明年。[3] 3. 存货变化体现项目储备,持续投入把握全球机遇。截至24Q3末,公司存货321.51亿元,环比二季度增加约40亿元,预计存货结构中以在建的新能源电站项目为主,Q4有望是电站业务确收高峰。公司在渠道、产品端持续投入,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27.8/23.8亿,同比分别增加8/6.3亿。[4] 财务数据总结 1.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分别为871.05亿元、1042.65亿元和1204.2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16亿元、123.15亿元和137.98亿元,同比增长10.3%、18.2%、12.0%。[6] 2. 公司2022-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66.8%、79.5%、20.6%、19.7%、15.5%,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27.0%、162.7%、10.3%、18.2%、12.0%。[9] 3. 公司2022-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24.5%、30.4%、31.2%、31.1%、30.8%,ROE分别为18.7%、32.6%、27.9%、25.0%、22.3%。[9] 4. 公司2022-2026年EPS分别为1.73元、4.55元、5.02元、5.94元、6.66元,对应PE分别为52.3倍、19.9倍、18.0倍、15.3倍、13.6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