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城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九号公司(689009):短交通为基、机器人为翼,成长为智慧生态级玩家
长城证券· 2025-07-11 19: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1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以“简化人和物的移动”为使命,打造“智能短交通 + 服务机器人”平台化业务生态 2024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 电动两轮车成营收主体 割草机器人等新业务放量 未来有望凭借各业务优势持续成长 [2]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02.81 亿、261.17 亿、323.66 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 17.96 亿、24.17 亿、32.45 亿元 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23.2、17.3、12.9 倍 [1][5][1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九号公司:智能短交通 + 机器人领域的全能玩家 - 公司发展历程丰富 2012 年成立 Ninebot 2015 年并购 Segway 组建九号公司 2020 年科创板上市 形成智能短交通和服务机器人两大业务板块 [13] - 管理层技术背景深厚 创始人及核心管理层多有机器人及工科背景 公司股份分 AB 类 实际控制人表决权比例高 决策效率有保障 [14] - 公司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2024 年研发费用 8.26 亿元 同比 +34.1% 累计发明专利 648 项 具备智能电动平台化技术实力 [20] - 公司智能短交通爆品打造能力强 电动滑板车、电动两轮车等销量可观 2024 年电动两轮车成营收主体 自主品牌销售成主流 [22][23] - 2017 - 2021 年公司营收 CAGR 达 66.0% 2022 - 2023 年增速放缓 2024 年因新业务放量快速提升 1Q25 营收同比 +99.5% 2020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 CAGR 高达 97.8% 1Q25 同比 +236.2% [33]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提升至 28.2% 同比 +1.3pct 期间费用率降至 18.7% 同比降 2.6pct 整体控费成效显著 [37] 两轮车:高端智能化龙头,享行业结构性升级机遇 - 国内新国标落地 2024 年电动两轮车销量 4920 万辆 保有量 4.3 亿辆 新国标实施后市场竞争格局将重塑 头部厂商有望巩固份额 [43] - 电动两轮车消费需求智能化导向明显 九号品牌认知度和购买优先度高 智能化评测分值领先 [49] - 九号电动两轮车以“真智能”为核心 搭载 RideyGo!等系统 具备多方式解锁、智驾、防盗等功能 [54] - 中国内地高端电动两轮车市场增速快 2023 - 2027 年 CAGR 预计达 27.6% 2024 年九号在 4000 元以上市场销量领先 [58] - 海外电动两轮车市场加速扩容 预计 2023 - 2027 年销量 CAGR 为 20.5% 中国出口潜力有望释放 2020 - 2024 年出口量 CAGR 达 23% [65][71] - E - Bike 成出行新风潮 预计 2024 - 2032 年全球市场销量扩张 2025 - 2029 年欧美市场 CAGR 分别达 16.54%、8.31% [74] - 公司 2024 年发布两款 E - Bike 产品 继承电动两轮车智能化基因 享有品牌和渠道优势 [82] 全地形车:全球市场需求稳健,公司首发混合动力车系 - 全球全地形车市场规模稳健 预计 2025 - 2030 年 CAGR 为 4.12% 需求多元化带动 ATV→UTV/SSV 升级 [86] - 北美是主要消费市场 2024 年销量占比 84% 我国全地形车 90% 以上出口 出口集中于头部企业 [90] - 公司全地形车涵盖三大系列 2019 年发布混合动力车系 2023 年推出旗舰车型 截至 2024 年底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 10 万台 [91] 服务机器人:抢滩机器人新赛道,助力成长 - 全球智能割草机器人预计 2029 年销量达 339.73 万台 渗透率 17% 目标市场规模超 3000 亿元 无边界技术成主流 [96] - 公司 2021 年发布首款割草机器人 2024 年推出二、三代产品 完成低中高端覆盖 2024 年实现收入 8.61 亿元 同比增长约 284% [101][102] - 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预计 2024 - 2030 年 CAGR 达 20.3% 餐饮是重要应用场景 [104] - 公司服务机器人产品线多元 截至 2024 年底服务近万家场所 累计配送上亿次 2024 年与英伟达共建平台 [109]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电动两轮车营收 114/149/183 亿元 毛利率 21.3%/22.0%/22.7% 电动平衡车/滑板车营收 37/43/50 亿元 毛利率 32.3%/31.3%/31.5% 机器人营收 18/28/37 亿元 毛利率 53.0%/54.0%/54.9% 全地形车营收 11/13/16 亿元 毛利率 22.6%/23.1%/23.3% E - Bike 营收 1/5/9 亿元 毛利率 10.0%/13.0%/15.0% [111][112] - 预计 2025 - 2027 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有不同程度变化 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 202.81/261.17/323.66 亿元 归母净利润 17.96/24.17/32.45 亿元 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23.2/17.3/12.9 倍 给予“买入”评级 [112]
亚太股份(002284):2Q25业绩同比维持高增长,成长逻辑持续兑现
长城证券· 2025-07-11 19: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8日公司发布1H25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1.9亿 - 2.1亿元,同比增长81.97% - 101.13%;扣非净利润1.7亿 - 1.9亿元,同比增长84.56% - 106.28%;1H25非经常性损益约2000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及理财收益 [5] - 2Q25业绩同比维持翻倍增长,环比受季度间常规波动影响;预计归母净利润0.9亿 - 1.1亿元,中值同/环比分别+127.8%/-0.4%,扣非净利润0.7亿 - 0.9亿元,中值同/环比分别+108.3%/-13.5%;收入端同比大幅增长受客户吉利放量和EPB等电子新项目量产带动,环比预计受二季度行业β较弱影响略有下滑;利润端受益于规模效应和内部降本增效,盈利能力同比显著提升,环比预计稳定 [5] - 客户+产品+产能迎来三重突破,大级别成长周期拉开序幕;客户覆盖主流自主车企并进入全球采购平台,1H25新增订单37亿,其中One - Box线控制动12亿;产品拥有完整底盘电控开发能力,IBS已量产,EMB进入B样阶段、具备交样能力,底盘角模块在2025年上海车展亮相;2024年完成摩洛哥孙公司设立并投资建设摩洛哥基地项目,总投资不超7000万美元,新增年产制动钳总成265万件 [5] - 公司基础制动和电控制动获头部自主客户定点并突破国际客户,多数项目2025年开始量产,有望驱动业绩快速增长;预计2025/2026/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52.8/64.7/75.0亿元,归母净利润3.8/4.7/5.6亿元,以当前收盘价计算PE为21.5/17.6/14.7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信息 - 行业为汽车 [2] - 2025年7月10日收盘价11.13元,总市值8226.19百万元,流通市值8138.41百万元,总股本739.10百万股,流通股本731.21百万股,近3月日均成交额334.12百万元 [2] 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3874 | 4260 | 5277 | 6470 | 7499 | | 增长率yoy(%) | 3.3 | 10.0 | 23.9 | 22.6 | 15.9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97 | 213 | 383 | 468 | 560 | | 增长率yoy(%) | 42.7 | 119.6 | 80.0 | 22.1 | 19.7 | | ROE(%) | 3.5 | 7.3 | 11.8 | 12.7 | 13.3 | | EPS最新摊薄(元) | 0.13 | 0.29 | 0.52 | 0.63 | 0.76 | | P/E(倍) | 84.8 | 38.6 | 21.5 | 17.6 | 14.7 | | P/B(倍) | 3.0 | 2.8 | 2.5 | 2.2 | 2.0 | [1]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2023 - 2027E年流动资产从4207百万元增至7758百万元,非流动资产相对稳定;负债合计从3442百万元增至5581百万元 [6] - 利润表:营业收入从3874百万元增长至7499百万元,营业成本相应增加;归母净利润从97百万元增长至560百万元 [6] -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有波动,2023 - 2027E年分别为709、788、608、1027、846百万元 [6] -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可观;获利能力中毛利率、净利率、ROE等指标呈上升趋势;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相对稳定;营运能力指标显示公司运营效率较好 [6]
工业富联(601138):归母净利润增速亮眼,AI服务器云计算持续放量
长城证券· 2025-07-11 14: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益于AI浪潮演进AI基建设施景气上行,主流云厂商Capex持续加大,公司有望在AI服务器带动下实现云业务收入的持续提升,伴随800G等高速率交换机持续放量,公司有望实现业绩的持续高增长 [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9.58 - 121.58亿元,同比增长36.84% - 39.12%;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5.97 - 117.97亿元,同比增长35.91% - 38.25% [1] - 单二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7.27 - 69.27亿元,同比增长47.72% - 52.11%;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6.94 - 68.94亿元,同比增长57.10% - 61.80% [2] 业务情况 - 云计算业务:2025年上半年整体板块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50%,AI服务器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60%,云服务商服务器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5倍,先进AI算力的GPU模块及GPU算力板等产品出货在第二季显著增长 [2] - 通讯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锚定智能制造与AI融合机遇,依托研发实力,加大核心产品技术研发投入,实现稳健增长 [3] - 精密机构件业务:得益于大客户高阶及平价AI机种热销,实现稳健增长 [3] - 高速交换机业务:二季度800G交换机营业收入达2024全年的3倍 [3] 产业链布局 - 全球布局:在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利用当地优势,实现对客户的在地交付与及时出货 [3] - 中国大陆投资:在深圳、郑州、杭州、赣州、绍兴等地加大投资 [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7.85亿元、353.10亿元、416.2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倍、15倍、13倍 [4] 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476,340 | 609,135 | 773,193 | 952,747 | 1,155,064 | | 增长率yoy(%) | -6.9 | 27.9 | 26.9 | 23.2 | 21.2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21,040 | 23,216 | 30,785 | 35,310 | 41,622 | | 增长率yoy(%) | 4.8 | 10.3 | 32.6 | 14.7 | 17.9 | | ROE(%) | 14.9 | 15.2 | 18.0 | 18.1 | 18.5 | | EPS最新摊薄(元) | 1.06 | 1.17 | 1.55 | 1.78 | 2.10 | | P/E(倍) | 25.1 | 22.8 | 17.2 | 15.0 | 12.7 | | P/B(倍) | 3.8 | 3.5 | 3.1 | 2.7 | 2.3 | [1] 股票信息 - 行业:计算机 - 2025年7月10日收盘价:26.16元 - 总市值:519,523.61百万元 - 流通市值:519,489.98百万元 - 总股本:19,859.47百万股 - 流通股本:19,858.18百万股 - 近3月日均成交额:2,114.88百万元 [5]
佐力药业(300181):Q2利润端延续高增,一路向C战略助力二次腾飞
长城证券· 2025-07-10 18: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佐力药业2025H1利润端延续高增长,剔除酸梅汤因素收入端增速预计可达20%,一路向C战略加速兑现,C端发力有望助力二次腾飞,持续看好乌灵胶囊“脑效能健康管理”赛道,维持“买入”评级 [3][5][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9.42亿、25.78亿、29.39亿、35.68亿、42.4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7.6%、32.7%、14.0%、21.4%、18.9% [1] - 2023 - 2027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3亿、5.08亿、6.87亿、9.02亿、11.0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0.3%、32.6%、35.3%、31.4%、22.5% [1] - 2023 - 2027年ROE分别为14.1%、18.3%、23.8%、26.7%、27.1% [1] - 2023 - 2027年EPS最新摊薄分别为0.55元、0.72元、0.98元、1.29元、1.58元 [1] - 2023 - 2027年P/E分别为34.6倍、26.1倍、19.3倍、14.7倍、12.0倍 [1] - 2023 - 2027年P/B分别为4.9倍、4.8倍、4.6倍、3.9倍、3.3倍 [1] 事件 - 7月9日公司发布2025中期业绩预告,2025H1预计营收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3.68 - 3.88亿元,同比增长24.30% - 31.06%,扣非归母净利润3.66 - 3.86亿元,同比增长25.36% - 32.21%,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2.70 - 2.90亿元 [1] - 公司发布与浙江大学签署联合研发中心共建协议及技术开发(委托)合同的公告,计划投入两项协议金额共计2000万元 [2] 2025H1业绩情况 - 2025H1预计营收16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3.68 - 3.88亿元,同比增长24.30% - 31.06%,Q2预计营收7.75亿元,同比增长2.63%,归母净利润1.87 - 2.07亿元,同比增长21.62% - 34.63% [3] - 收入端增速放缓因去年6月中药饮片酸梅汤销售基数高,剔除该因素2025H1/2025Q2营收同比增速预计达20%/18%左右 [3] - 核心产品乌灵胶囊、灵泽片销售收入延续增长,百令系列销售收入增长加快,中药配方颗粒同比持续增长 [3] - 2025H1归母净利率预计为23.01% - 24.26%,同比增长2.28 - 3.53pct,盈利能力提升因加强费用管控,饮片收入下滑带动整体毛利率提升 [3] 产学研合作 - 公司与浙江大学共建“智赋食药联合研发中心”,签署《AI赋能乌灵菌功能食品研发》项目,构建食药同源知识图谱,研发垂类大模型与智能体,协助企业制定战略和转型升级 [4] - 双方约定2025年7月1日 - 2029年12月31日研究乌灵菌粉及其发酵液中功能因子,结合AI技术研发乌灵菌功能食品/日化用品等配方和工艺,明年有望推出“乌灵+”功能食品 [4] 一路向C战略 - 上半年OTC端收入同比增长64% [5] - 公司内部举措:调整OTC组织架构,建立动销模型,开展针对性培训,丰富完善OTC端产品矩阵 [5] - 公司外部举措:推出108粒大包装产品,布局线上O2O渠道,增加连锁药店覆盖率,探索认知领域开展社区公益活动 [5][6] 投资建议 - 公司核心产品乌灵胶囊、百令片、灵泽片为国家基药目录,乌灵胶囊和灵泽片为独家产品,主业“造血”能力强 [10]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29.39亿、35.68亿、42.43亿元,同比增长14%、21.4%、18.9%,归母净利润6.87亿、9.02亿、11.06亿元,同比增长35.3%、31.4%、22.5%,对应PE估值19.3、14.7、12X [10]
晨光生物(300138):业绩修复超预期,中期维度仍有增长潜力
长城证券· 2025-07-10 18: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晨光生物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4.60至37.60亿元,同比-0.89%至+7.7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02至2.32亿元,同比增长102.33至132.38% [1] - 棉籽业务行情回暖是上半年业绩修复的主要原因,植提产品中多个主要产品毛利润同比增长,以价换量取得良好成效 [2] - 公司是植物提取物领域龙头企业,优势品种盈利稳定,规模化品种增速高,储备品种前景好,“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技术领先、成本优势显著,赞比亚种植园建设和保健品业务潜力大,短期调整不改长期优势加强趋势,维持“买入”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6,872 | 6,994 | 7,064 | 7,559 | 8,314 | | 增长率 yoy(%) | 9.1 | 1.8 | 1.0 | 7.0 | 10.0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480 | 94 | 346 | 403 | 485 | | 增长率 yoy(%) | 10.5 | -80.4 | 268.1 | 16.5 | 20.3 | | ROE(%) | 14.0 | 2.5 | 9.7 | 10.2 | 11.0 | | EPS 最新摊薄(元) | 0.99 | 0.19 | 0.72 | 0.83 | 1.00 | | P/E(倍) | 13.7 | 70.0 | 19.0 | 16.3 | 13.6 | | P/B(倍) | 1.9 | 2.1 | 1.9 | 1.8 | 1.6 | [1] 资产负债表 | 会计年度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流动资产 | 6367 | 6809 | 6528 | 6764 | 7163 | | 非流动资产 | 2173 | 2214 | 2176 | 2195 | 2188 | | 资产总计 | 8540 | 9023 | 8704 | 8959 | 9351 | | 流动负债 | 3952 | 4596 | 4250 | 4404 | 4636 | | 非流动负债 | 1055 | 1272 | 1031 | 815 | 588 | | 负债合计 | 5007 | 5868 | 5280 | 5219 | 5225 | | 少数股东权益 | 62 | 45 | 31 | 10 | -21 | | 股本 | 533 | 483 | 483 | 483 | 483 | | 资本公积 | 1022 | 582 | 582 | 582 | 582 | | 留存收益 | 2056 | 2085 | 2317 | 2574 | 2865 | |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 | 3470 | 3109 | 3393 | 3730 | 4148 | | 负债和股东权益 | 8540 | 9023 | 8704 | 8959 | 9351 | [10] 利润表 | 会计年度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6872 | 6994 | 7064 | 7559 | 8314 | | 营业成本 | 6074 | 6437 | 6287 | 6659 | 7292 |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17 | 19 | 21 | 23 | 25 | | 销售费用 | 61 | 50 | 60 | 76 | 79 | | 管理费用 | 155 | 161 | 170 | 197 | 233 | | 研发费用 | 97 | 129 | 141 | 144 | 150 | | 财务费用 | 47 | 72 | 78 | 94.8 | 81 | | 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 | 3 | -99 | -3 | -1 | -2 | | 其他收益 | 51 | 61 | 42 | 46 | 50 |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5 | -5 | -1 | -1 | -1 | | 投资净收益 | 69 | 18 | 39 | 41 | 42 | | 资产处置收益 | -1 | 5 | 1 | 2 | 2 | | 营业利润 | 548 | 106 | 385 | 452 | 545 | | 营业外收入 | 10 | 39 | 22 | 22 | 23 | | 营业外支出 | 2 | 38 | 13 | 14 | 17 | | 利润总额 | 556 | 107 | 394 | 460 | 552 | | 所得税 | 62 | 29 | 62 | 77 | 98 | | 净利润 | 494 | 78 | 332 | 383 | 454 | | 少数股东损益 | 14 | -16 | -15 | -21 | -31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 480 | 94 | 346 | 403 | 485 | | EBITDA | 880 | 430 | 691 | 786 | 882 | [10] 现金流量表 | 会计年度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588 | -223 | 865 | 681 | 599 | | 投资活动现金流 | -448 | -441 | -73 | -134 | -125 | | 筹资活动现金流 | 1297 | 104 | -631 | -326 | -63 | | 现金净增加额 | 254 | -570 | 161 | 221 | 411 | [10] 主要财务比率 | 会计年度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 | | | | | 营业收入(%) | 9.1 | 1.8 | 1.0 | 7.0 | 10.0 | | 营业利润(%) | 12.6 | -80.7 | 262.9 | 17.4 | 20.7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 10.5 | -80.4 | 268.1 | 16.5 | 20.3 | | 获利能力 | | | | | | | 毛利率(%) | 11.6 | 8.0 | 11.0 | 11.9 | 12.3 | | 净利率(%) | 7.2 | 1.1 | 4.7 | 5.1 | 5.5 | | ROE(%) | 14.0 | 2.5 | 9.7 | 10.2 | 11.0 | | ROIC(%) | 8.2 | 2.3 | 5.7 | 6.4 | 6.8 | | 偿债能力 | | | | | | | 资产负债率(%) | 58.6 | 65.0 | 60.7 | 58.3 | 55.9 | | 净负债比率(%) | 84.3 | 104.9 | 77.7 | 60.8 | 47.2 | | 流动比率 | 1.6 | 1.5 | 1.5 | 1.5 | 1.5 | | 速动比率 | 0.5 | 0.5 | 0.6 | 0.6 | 0.7 | | 营运能力 | | | | | | | 总资产周转率 | 0.9 | 0.8 | 0.8 | 0.9 | 0.9 |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17.9 | 15.3 | 13.5 | 13.0 | 12.0 | | 应付账款周转率 | 89.7 | 55.2 | 55.0 | 60.0 | 65.0 | | 每股指标(元) | | | | | | | 每股收益(最新摊薄) | 0.99 | 0.19 | 0.72 | 0.83 | 1.00 | | 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 | -1.22 | -0.46 | 1.79 | 1.41 | 1.24 | | 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 | 7.18 | 6.44 | 7.02 | 7.72 | 8.59 | | 估值比率 | | | | | | | P/E | 13.7 | 70.0 | 19.0 | 16.3 | 13.6 | | P/B | 1.9 | 2.1 | 1.9 | 1.8 | 1.6 | | EV/EBITDA | 10.8 | 23.1 | 13.4 | 11.3 | 9.6 | [10]
6月通胀数据点评:CPI边际改善,PPI持续低迷
长城证券· 2025-07-10 11:24
CPI情况 - 6月CPI环比降幅由上月-0.2%缩小至-0.1%,同比由连续4个月负增长转为增长0.1%,核心CPI同比升至0.7%[2][7] - 6月衣着、教育文化和娱乐等价格同比上涨,食品、交通通信价格同比下降但降幅收窄[7] - 6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4%,鲜果、猪肉价格下降,鲜菜价格环比转正;旅游价格环比降0.8%,同比增0.8%[8] PPI情况 - 6月PPI同比-3.6%,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维持-0.4%负增长[2][10] - PPI下降因国内部分原材料制造业供给充足、绿电增加、关税战影响企业出口预期[2][10] 行业市场情况 - 6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升17.1%,1 - 6月累计成交面积较去年同期降3.8%[9] - 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8.4万辆,同比增18.1%,环比增7.6%[9] 总体情况与展望 - 6月国内CPI边际改善,PPI持续承压,部分行业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3][11] - 消费需求偏弱,需求不足、供需失衡致工业品价格低迷,企业竞争加剧价格下行压力[3][11] - 7月1日中央财经会议“反内卷”或推动供需结构改善,支撑后续物价[3][11]
算力催生数据中心向智算发展,推动PCB向高阶升级迭代,看好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长城证券· 2025-07-09 14:37
报告核心观点 - 算力催生数据中心向智算发展,推动 PCB 向高阶升级迭代,看好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1] - 持续看好 AIDC 产业链和 PCB 未来产业发展 [2][6] 行业观点 市场表现 - 本周通信(申万)指数下跌 0.10%,沪深 300 指数上涨 1.54%,行业跑输大盘 1.64pct [11] - 通信本周涨幅在 TMT 各子板块中居第三位,通信板块最新估值市盈率为 21.35,位于 TMT 各行业第四位 [12][13] 本周策略观点 OpenAI 向甲骨文租赁数据中心算力,看好未来 AIDC 产业链投资机会 - OpenAI 以每年约 300 亿美元租 4.5GW 计算能力,交易超甲骨文云基础设施业务规模 [15] - 甲骨文将多地开发数据中心,花 400 亿美元买英伟达芯片为 OpenAI 新建数据中心供算力 [22][25] - 阿里云扩张数据中心,阿里未来三年投超 530 亿美元建云计算和 AI 基础设施 [16] - 2023 年中国智算中心市场投资规模 879 亿,同比增 90%以上,预计 2028 年达 2886 亿元 [17] 算力需求催生 PCB 升级,持续看好未来 PCB 产业发展 - AI 服务器算力增强带动电源发展,其电源用 PCB 在多方面升级 [18] - 2023 年全球 AI/HPC 服务器系统 PCB 市场规模近 8 亿美元,预计 2024 年达 19 亿美元,2028 年达 31.7 亿美元 [18] - AI 端侧设备性能提升使 PCB 需同步升级,如 HDI 板阶数、材料升级等 [19] - 2024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预计 5.6 亿台,同比增 10.5%,预计 2028 年底达 6.5 亿台 [19] 建议关注组合 - 涉及运营商/国资云、主设备商&服务器、光模块等多个领域众多标的 [20][21] 本周专题解析 OpenAI 向甲骨文租赁数据中心算力,看好未来 AIDC 产业链投资机会 - OpenAI 与甲骨文交易及甲骨文数据中心建设情况同策略观点 [22] - 我国阿里云数据中心扩张及阿里投资计划同策略观点 [26] - 智算中心产业链涵盖设计制造、设施建设、服务提供和模型研发应用等环节 [26]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促 IDC 行业发展,数据中心用电量和碳排放增长,建设低碳化进程有望加快 [30][31] 算力需求催生 PCB 升级,持续看好未来 PCB 产业发展 AI 服务器算力增强推动 HDI 等高端板增长 - AI 服务器算力及电源情况和 PCB 升级同策略观点 [38] - PCB 嵌入功率模块技术有性能潜力,AI 服务器相关 HDI 需求增速快 [43][46] AI 端侧设备性能不断提升,PCB 技术持续提升 - 小米推出首款 AI 眼镜,AI 端侧设备性能提升使 PCB 技术需同步提升 [48][54] - 不同应用领域对覆铜板性能有不同需求,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56][55] 通信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新闻 - 百度、华为开源大模型,多家公司有采购、业务进展及产品发布等动态 [59][60][61] 上市公司动态 - 视源股份、四会富仕、三花智控发布股份回购、可转债转股等进展公告 [62]
PEM、AEM电解槽技术有所突破,多地发布推动氢能发展政策
长城证券· 2025-07-09 13: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解槽技术有所突破,氢能重卡行业逐步成熟本周新增招中标电解槽仍以碱性为主,但PEM和AEM电解槽技术均有所突破,建议关注电解槽技术前沿的公司;中游加快氢能输用发展,推动建设加氢站,建议关注具备输氢能力的企业;交通应用引领氢燃料电池产业生态逐步成熟,建议关注重卡相关的氢车企业 [2][4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氢能行业市场表现 行业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4日,氢能源指数收盘价为2135.09点,本周涨跌幅为1.03%,2025年初至今涨跌幅为20.16%本周氢能源申万二级行业排名第53位,排名下降较多沪深300本周涨跌幅1.54%,氢能源指数与沪深300指数变动趋势相同 [1][8] - 截至2025年7月4日,氢能源指数TTM市盈率为24.66倍,MRQ市净率为1.60倍示范区域4N级以上地区高纯氢价格保持稳定,本周广东、北京、上海、河南地区价格与上周保持持平,河北地区有所下降 [11] 相关个股标的涨跌情况 - 氢能行业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雪迪龙、凯美特气、盛德鑫泰、中材科技、华光环能,涨幅分别为31.74%、27.46%、22.40%、20.71%、20.06% [1][14] - 氢能行业周跌幅前三的公司为光智科技、泰和科技、新迅达,跌幅分别为 - 15.82%、 - 9.40%、 - 9.13% [1][14] 氢能行业数据回顾 电解槽数据回顾 - 本周累计中标项目有9个,招标项目累计有8个,其中,电解槽招标项目3个,规模为520MW,制氢量总计104000Nm³/h,投标报价总计1960.40万元 [17] - 本周电解槽项目招标市场方面共3个项目启动采购,招标人分别是国家电投、闳扬新能源发展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华能招标电解槽类型包括碱性和PEM,仍以碱性电解槽为主 [18] - 近期,PEM电解槽和AEM电解槽技术逐步突破,如氢羿能源推出的“羿系列”电解槽,PEM单槽产氢量达600Nm³/h、AEM单槽20Nm³/h,0.01%超低泄露率;3.2MPa全生命周期差压运行技术;梯度化膜电极与交替密封技术,将设备寿命拉升至80,000小时 [18] FCV相关数据回顾 - 本周4个氢能重卡项目开标,包括唐山市悦安氢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燃料电池半挂牵引车租赁、沛县中金设备租赁有限公司氢能轻卡车辆采购项目等 [19][27] - 2025年5月份燃料电池车的产量新增250辆,环比减少26.90%;销量新增165辆,环比下降49.70%;2025年1 - 5月,燃料电池车的累计产量达到了1176辆,同比下降25.00%;累计销量达到了1122辆,同比下降26.14% [21] - 2025年1 - 5月,燃料电池专用车的新增装机量环比增长了998%,同比增长17.20%,累计装机量达到了1160.92MWh;燃料电池客车的新增装机量环比下降了92.90%,同比下降97.10% [26] - 2025年5月,燃料电池客车平均装车电量(单台车)为89.7kWh,较上月有所上升,燃料电池平均装车电量(单台车)为61.4kWh,较上月有所增长 [26] 行业动态及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国内行业动态 - 内蒙古12套1000Nm³/h碱槽氢储项目获备案,该项目储能总容量为8MW/72MWh,采用纯氢储能方案 [35] - 全国首条跨省绿氢管道内蒙古段获批,项目建成后将有效降低绿氢运输成本,促进绿氢消纳 [35] - 东莞首批氢能两轮车投运,2025年底前,新锋阳氢将与东莞美团携手逐步推广氢能二轮车200辆 [35] 国外行业动态 - 摩洛哥大型绿色氢能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奇比卡绿色氢能项目举行了第六次监督委员会会议 [36] - 英特利制氢电源保障ACWA乌兹别克斯坦绿氢工厂产氢成功,印尼公布了一项耗资100亿美元的绿色氢能与海水淡化大型项目计划 [36] -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绿氢项目成功实现产氢,隆基氢能为该项目提供了4台1000Nm³/h碱性电解槽等设备 [37] 政策与公告 - 广州启动氢车与加氢站全面接入市新能源智能汽车监测平台工作,明确接入数据对象及完成平台信息注册与数据上传工作的时间要求 [37] - 四川推动氢能“制储运用”一体化,探索多种制氢方式,开展储运装备研制,推动相关产品研发 [37] - 六部委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推动氢燃料电池动力技术应用,加快港口绿色低碳技术应用 [37] 氢企动态 - 明阳氢能新一代高性能电解槽荣获DEKRA德凯认证,MYH - K - 1000系列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38] - 卧龙英耐德发布2.5兆瓦NEXUS 2500多核电解槽,输出功率显著提升,还提供橇装版本 [38] - 申能集团与中国电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等领域,深化合作 [39]
美国大漂亮法案正式通过,或持续扩大中美新能源车产业发展差距
长城证券· 2025-07-09 11: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大漂亮法案通过,或扩大中美新能源车产业发展差距,中国锂电企业有望扩大全球技术和生产制造领先优势 [1][6] 各部分总结 美国政策影响 - 大漂亮法案修改取消多项前任政府新能源产业支持内容,对美国新能源行业造成负面影响,新能源车税收抵免将取消,限制动力电池前沿技术商业化发展 [1] - 法案减少新能源项目激励,FEOC 影响储能项目政策优惠力度,美国储能集成商面临剔除中国供应商的两难境地 [2] 中国企业表现 - 2025 年 1 - 5 月全球(不含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 26.0%,比亚迪冲进前五,宁德时代稳坐第一,多家中国电池企业展现集体竞争力 [3] 合作项目情况 - 特斯拉利用宁德时代设备在美国属地化生产,初期产能 10GWh,具备扩容潜力,宁德时代仅协助安装设备,不参与生产,建设成本由特斯拉承担,符合优惠政策要求,但后期能否与中国材料端等完全脱钩不明 [3][6] 投资建议 - 中国锂电企业全球规模生产和高端技术领先,有望保持长期稳定增长,中资企业尤其是有海外建厂运营能力的龙头企业,有望扩大全球领先优势 [6]
羚锐制药(600285):连续5年营收利润双增,如何看待羚锐增长的持续性?
长城证券· 2025-07-09 10: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羚锐制药是国内中药贴膏剂龙头,品牌价值沉淀,具备多层次、宽领域产品线,未来将持续受益国内老龄化深入带来的骨科用药市场扩容,公司营销整合发力,聚焦核心品种,看好产品结构提升和费用优化下利润弹性释放,业绩持续性和确定性较强,叠加外延并购因素,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41.57/46.2/51.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11%/11%;实现归母净利润8.39/9.73/10.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16%/13%;对应PE估值分别为15.9/13.7/12.1X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3.11亿元、35.01亿元、41.57亿元、46.20亿元、51.1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0.3%、5.7%、18.7%、11.1%、10.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8亿元、7.23亿元、8.39亿元、9.73亿元、1.09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2.1%、27.2%、16.2%、15.9%、13.0%;ROE分别为20.3%、23.5%、24.7%、25.0%、24.4%;EPS分别为1.00元、1.27元、1.48元、1.72元、1.94元;P/E分别为23.5倍、18.5倍、15.9倍、13.7倍、12.1倍;P/B分别为4.8倍、4.3倍、3.9倍、3.4倍、3.0倍 [1] 事件 - 7月1日,公司子公司银谷制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新增适应症,用于改善感冒引起的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症状 [1] 并购切入赛道 - 2025年公司并购银谷制药切入创新药领域,核心产品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虽2024年前三季度仅实现营收0.35亿元,占银谷制药收入17.28%,但鼻喷剂技术和临床开展难度高,该产品具备10亿级体量潜力,新增感冒适应症后有望在OTC端持续赋能 [2] 复盘过去 - 2020 - 2024年中药行业中营收和利润均连续5年正增长的公司仅有羚锐制药等4家,公司业绩体现出强大经营韧性、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以及管理连续性,增长主要来源于普适性刚需产品的渠道深耕和市场份额提升,产品矩阵和价位带丰富,凭借高性价比具备广泛市场基础 [2] 展望未来 - 渠道端:公司在渠道拓展仍具空间,通过深度渠道协同构建差异化优势,以终端动销能力反哺药店客流,构筑渠道忠诚度,获取核心陈列位资源 [3] - 产品端: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在院内特别是二线区域和基层医疗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两只老虎”有提价空间,今年1月袋装产品提价8%,预计年底销量回升到提价前;多个二线产品表现亮眼,有望持续放量;并购银谷药业补充鼻喷剂等产品,渠道和管理赋能长期增长潜力 [3] - 运营端:公司积极拥抱数字化和AI,5月24日组织300余员工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全员智能化办公水平,截至2024年底已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销售团队管理、终端库存管理、市场推广、物流仓储、生产自动化等各个环节 [3] - 战略端:公司以经皮给药为立身之本,深耕贴膏行业多年,将持续受益国内老龄化深化带来的疼痛管理需求扩容 [3]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2023 - 2027年,公司流动资产分别为25.99亿元、24.58亿元、28.60亿元、30.60亿元、35.98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1.73亿元、25.59亿元、30.28亿元、35.62亿元、42.68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47.72亿元、50.17亿元、58.88亿元、66.22亿元、78.66亿元;流动负债分别为19.00亿元、18.74亿元、24.15亿元、26.56亿元、32.95亿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0.73亿元、0.62亿元、0.62亿元、0.62亿元、0.61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9.73亿元、19.37亿元、24.77亿元、27.18亿元、33.56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27.91亿元、30.73亿元、34.01亿元、38.93亿元、44.96亿元 [9] - 利润表: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3.11亿元、35.01亿元、41.57亿元、46.20亿元、51.11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8.84亿元、8.47亿元、9.86亿元、10.99亿元、12.19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6.56亿元、8.10亿元、9.65亿元、11.18亿元、12.63亿元;利润总额分别为6.53亿元、8.28亿元、9.65亿元、11.18亿元、12.6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68亿元、7.23亿元、8.41亿元、9.75亿元、1.10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68亿元、7.23亿元、8.39亿元、9.73亿元、1.099亿元 [9] - 现金流量表:2023 - 2027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8.13亿元、8.76亿元、10.33亿元、12.31亿元、12.0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30亿元、 - 6.66亿元、 - 4.50亿元、 - 5.02亿元、 - 6.6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73亿元、 - 4.72亿元、 - 4.98亿元、 - 4.63亿元、 - 4.73亿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3.11亿元、 - 2.62亿元、0.84亿元、2.66亿元、0.66亿元 [9] - 主要财务比率:2023 - 2027年,公司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3%、5.7%、18.7%、11.1%、10.6%,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6.9%、23.5%、19.1%、15.8%、13.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2.1%、27.2%、16.2%、15.9%、13.0%;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73.3%、75.8%、76.3%、76.2%、76.1%,净利率分别为17.2%、20.6%、20.2%、21.1%、21.6%,ROE分别为20.3%、23.5%、24.7%、25.0%、24.4%,ROIC分别为18.0%、22.0%、22.6%、23.6%、22.6%;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4%、38.6%、42.1%、41.0%、42.7%,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47.1%、 - 37.7%、 - 36.5%、 - 38.7%、 - 35.0%,流动比率分别为1.4、1.3、1.2、1.2、1.1,速动比率分别为1.1、0.9、0.9、0.8、0.8;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0.7、0.8、0.7、0.7,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4.6、12.1、13.1、13.2、13.3,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4.1、11.9、13.4、14.2、15.0;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1.00元、1.27元、1.48元、1.72元、1.94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43元、1.54元、1.82元、2.17元、2.12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4.92元、5.42元、6.00元、6.86元、7.93元;估值比率方面,P/E分别为23.5倍、18.5倍、15.9倍、13.7倍、12.1倍,P/B分别为4.8倍、4.3倍、3.9倍、3.4倍、3.0倍,EV/EBITDA分别为17.3倍、14.1倍、12.0倍、10.2倍、9.0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