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城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交易型指数基金资金流向周报-20250909
长城证券· 2025-09-09 15:16
核心观点 - 报告显示2025年9月1日至9月5日期间,交易型指数基金整体呈现资金净流出趋势,主要宽基指数如沪深300、科创50等遭遇显著资金流出,而部分行业主题及海外指数基金获得资金青睐 [1][2][4] 综合类指数基金资金流向 - 上证50指数基金规模1594.56亿元,周跌幅1.37%,资金净流出17.15亿元 [6] - 沪深300指数基金规模9834.49亿元,周跌幅1.08%,资金净流出30.36亿元 [6] - 科创50指数基金规模1812.21亿元,周跌幅6.08%,资金净流出62.66亿元,为综合类指数中最大净流出 [6] - 中证1000指数基金规模1169.17亿元,周跌幅2.47%,但资金净流入26.41亿元,为综合类指数中少数获得资金流入的标的 [6] - 创业板指基金规模1264.48亿元,周涨幅2.32%,但资金净流出60.95亿元,显示获利了结迹象 [6] 行业主题类指数基金资金流向 - 大金融行业主题基金规模1284.83亿元,周跌幅3.77%,但资金净流入104.83亿元,为所有类别中最高净流入 [7] - 大制造行业主题基金规模728.18亿元,周涨幅4.06%,资金净流入79.40亿元 [7] - 大周期行业主题基金规模214.16亿元,周涨幅0.60%,资金净流入92.77亿元 [7] - 大科技行业主题基金规模2166.88亿元,周跌幅4.10%,资金净流出15.98亿元 [7] - 碳中和主题基金规模130.51亿元,周涨幅3.26%,但资金净流出3.71亿元 [7] 海外及跨境指数基金资金流向 - 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规模784.21亿元,周涨幅0.29%,资金净流入1.32亿元 [11] - 港股科技主题基金规模926.09亿元,周跌幅0.02%,但资金净流入49.37亿元,为跨境类别中最高净流入 [11] - 中国互联网主题基金规模453.50亿元,周涨幅2.86%,但资金净流出0.35亿元 [11] - 日经225指数基金规模36.11亿元,周涨幅0.22%,资金净流入1.70亿元 [11] - 恒生指数基金规模191.74亿元,周涨幅0.67%,但资金净流出0.31亿元 [11] 债券及商品类指数基金资金流向 - 短融信用债基金规模293.41亿元,周涨幅0.01%,资金净流入56.19亿元,为债券类别中最高净流入 [12] - 30年期利率债基金规模89.69亿元,周跌幅0.12%,资金净流入19.96亿元 [12] - 黄金商品基金规模708.87亿元,周涨幅3.82%,但资金净流出18.61亿元,显示高位抛压 [12] - 可转债基金规模438.59亿元,周涨幅0.66%,资金净流入4.77亿元 [12] 风格策略及特色指数基金资金流向 - 红利策略基金规模598.77亿元,周跌幅0.45%,资金净流入9.16亿元 [9] - 中特估主题基金规模516.33亿元,周跌幅1.88%,资金净流入1.33亿元 [9] - 红利低波策略基金规模435.35亿元,周跌幅0.42%,资金净流入1.07亿元 [9]
新凤鸣(603225):“反内卷”政策有望推动长丝供需格局改善,公司一体化领先优势逐步凸显
长城证券· 2025-09-09 14:5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长丝供需格局改善及公司一体化优势预期[5][12]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推动长丝行业落后产能退出和新增产能放缓 促进行业供需格局优化[4][9] - 公司涤纶长丝销量稳步增长且产品价跌量升 2025年上半年POY/FDY/DTY销量分别达241.57/71.65/43.97万吨 同比增3.8%/2.4%/21.6%[4][9] - 公司一体化布局领先 PTA产能达770万吨 自给率提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规划540万吨扩产项目 预计2025年底总产能突破1000万吨[10][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4.91亿元 同比增7.10% 归母净利润7.09亿元 同比增17.28%[1]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6.42% 同比提升0.41个百分点 净利率2.12% 同比提升0.19个百分点[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1/18.67/22.66亿元 对应EPS 0.95/1.22/1.49元[12] 现金流与运营效率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30亿元 同比改善19.68% 存货周转率从2024年同期5.16次提升至5.66次[3] - 应收账款12.38亿元 同比增8.46% 周转率28.99次 略低于2024年同期29.69次[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涤纶长丝产能845万吨 市占率超15% 居国内民用涤纶长丝行业第二[9]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CR6从2023年85%升至2024年87% 龙头企业主导能力增强[9] - 垂直一体化供应体系完善 PTA-聚酯协同效应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产品竞争力[11]
同花顺(300033):合同负债彰显后续利润潜力,持续看好AI赋能业务发展前景
长城证券· 2025-09-09 13:54
投资评级 - 增持(下调评级)[9] 核心观点 - 合同负债增长92.45%至23.14亿元,彰显后续利润潜力[3] - AI技术深度赋能业务,问财助手实现多步自主规划能力升级[4][9] - 受益于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3.20%[2]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17.79亿元,同比增长28.07%,Q2同比增33.82%[1] - 2025H1归母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38.29%,Q2同比增47.27%[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60/27.23/31.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9%[1][10] - 毛利率保持高位,2025H1为86.95%,2024年达89.41%[3] - ROE持续提升,预计从2024年23.84%升至2027年41.73%[1] 业务分析 - 广告及互联网推广服务占比36.01%,收入增速最快(同比+83.20%)[2] - 增值电信业务占比48.33%,收入同比+11.85%[2] - 软件销售及维护收入同比+7.66%,基金销售业务同比基本持平[2] - 现金流显著改善,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73.08%至27.21亿元[3] 技术进展 - 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合产品,提升用户活跃度与粘性[2] - 智能体实现自我进化,减少幻觉与格式错误[4] - 研发投入同比略降1.94%,但技术应用效果显著[3]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360.09元,对应2025年PE 85.98倍[1][5] - 总市值1935.84亿元,流通市值992.07亿元[5] - 近3月日均成交额40.41亿元,流动性充足[5]
乾照光电(300102):25H1业绩同比快速增长,持续受益卫星需求扩容
长城证券· 2025-09-09 13:3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7.43亿元,同比增长37.08%,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增长88.04% [1] - 公司聚焦LED主业,优化产品布局,拓展多应用领域与客户渠道,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2] - 受益于商业航天领域高速发展,太阳能电池产品销量同比翻倍,出货量稳居国内市场第一 [8][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2.30亿元、2.7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9、0.25、0.30元/股 [9]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11.45%(同比-3.29pct),净利率3.97%(同比+1.07pcts) [2] - 期间费用率显著下降,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3%/4.74%/5.09%/1.12% [2]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3.80亿元(同比+38.9%),2027年达43.02亿元 [1][11] - ROE预计从2024年2.3%提升至2027年5.8% [1][11] 业务进展 - Mini RGB产品营收同比增长57%,传统RGB小间距显示产品市占率超30% [3] - 背光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02%,成功开拓海内外客户 [3] - 柔性空间太阳能电池抗辐照性能突破,聚光带隙匹配三结电池投入商用 [8] - 低轨商业卫星电池产品实现批量出货 [8][9] 行业与市场 - 全球商业航天2025年1-6月执行近130次发射任务,同比显著增长 [8] - 2025-2030年为我国低轨卫星发射集中窗口期 [8] - Mini/MicroLED高端显示技术渗透率提升,应用场景持续拓宽 [3] - 海信作为全球电视龙头持续牵引公司背光芯片业务发展 [3]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3.25元,总市值121.94亿元 [4]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71X、53X、45X [9] - PB维持在2.6-3.0倍区间 [1][11]
芯源微(688037):25H1利润同比承压,新品放量提供增长动能
长城证券· 2025-09-09 13:3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润同比承压 但新品放量提供增长动能 [1][2][3][8] - 前道化学清洗机和临时键合机逐步放量 已成为业绩新增长点 [3][8][10] - 作为国内涂胶显影设备龙头 有望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浪潮 [9][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09亿元 同比增长2.24%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16亿元 同比下降79.09%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0.50亿元 同比转亏 [1]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36.26% 同比下降3.96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1.45% 同比下降9.32个百分点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亿元、3.80亿元、5.95亿元 [10]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19元、1.89元、2.95元 [10] 业务进展 - 前道化学清洗机KS-CM300/200于2024年3月正式发布 工艺覆盖率达80%以上 [3] - 化学清洗机已获得国内多家大客户订单及验证性订单 新签订单实现较快增长 [3] - 临时键合机、解键合机整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继续获得多家客户订单 [3][8] - 2.5D/3D先进封装领域Frame清洗设备通过客户验证 进入放量阶段 [8] - 前道涂胶显影产品持续获得国内头部逻辑、存储等客户订单 [9] - 前道物理清洗机获得国内领先逻辑、存储等客户批量订单 [9] - 后道涂胶显影机、单片式湿法设备持续获得国内多家客户批量重复性订单 [9] - 获得海外封装龙头客户批量重复性订单 展现全球竞争力 [9] 行业前景 - 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达495亿美元 同比增长35.25% [9] - 预计到2027年中国大陆将持续保持全球300mm设备支出第一地位 [9] - 前道涂胶显影设备国产化替代得到下游客户高度重视和支持 [9] 公司概况 - 总市值249.62亿元 总股本2.01亿股 [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资产总额58.38亿元 同比增长4.3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7.15亿元 同比增长0.89% [2]
豪能股份(603809):费用增高影响当期的盈利水平,完善布局,多轮驱动发展
长城证券· 2025-09-09 10:5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亿元 5.16亿元 6.64亿元 对应PE分别为31倍 24倍 19倍 [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 同比增长10.3% 归母净利润1.8亿元 同比增长13.5% [1] - 2024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6.3亿元 同比增长7.4% 归母净利润0.8亿元 同比下降3% [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8.61亿元 同比增长21.2% 2026年34.58亿元 增长20.9% 2027年41.55亿元 增长20.2% [1][10] - 预计归母净利润2025年3.94亿元(增长22.5%) 2026年5.16亿元(增长30.8%) 2027年6.64亿元(增长28.9%) [1][10] - 2025H1销售毛利率32.13% 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毛利率32.11% 同比微升0.09个百分点 [2] - ROE预计从2024年10.6%提升至2027年16.1% [1][10] 费用结构分析 - 2025年第二季度管理费用4307.89万元 同比增长72.58% 主要因职工薪酬增加及重庆豪能搬迁费用 [2] - 研发费用4285.93万元 同比增长15.04% 持续高投入推进技术升级和产品规划 [2] - 销售费用413.90万元 同比增长2.31% 财务费用1400.04万元 同比减少41.38% [2] 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从同步器产品延伸至新能源差速器 电机轴 定子转子 减速器等产品 [3] - 技术能力延伸至航空航天高端制造领域 布局机器人领域 [3] - 采用"技术共生+资源互通"模式 形成新能源汽车 航空航天 机器人多轮驱动 [3] - 2024年9月与重庆市璧山区政府签约 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 [3] - 机器人领域已开发高精密行星减速机 新型摆线减速机等系列化产品 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机器狗 外骨骼等领域 [3][8] 估值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8日收盘价14.98元 总市值128.80亿元 [4] - 当前P/E为38.4倍(2024年) 预计2025年降至31.4倍 2027年进一步降至18.6倍 [1][10] - P/B从2024年4.2倍预计降至2027年3.0倍 [1][10]
8月外贸数据点评:多元市场支撑外贸韧性
长城证券· 2025-09-09 09:43
出口表现 - 8月出口金额3218.1亿美元,同比增长4.4%,但增速较7月的7.2%回落[1] - 出口绝对值高于2021-2024年平均水平2989.2亿美元,1-8月累计出口同比增长5.9%[1] - 8月出口环比微增0.01%,低于2023-2024年同期均值1.88%,增长动能放缓[1] - 劳动密集型/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分别为-6.6%/7.6%/8.9%,合计拉动出口增长5.1个百分点[14] - 船舶/集成电路/汽车出口同比分别增长34.9%/32.8%/17.2%[14] - 出口份额呈现美日韩下降、中西亚及东盟上升趋势[2] 进口表现 - 8月进口金额2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增速较7月的4.1%下降[2] - 8月进口环比下降1.8%,弱于2021-2024年同期均值3.5%[2] - 截至7月进口数量指数同比增6.6%,价格指数同比降1.7%,增长由量驱动[3] - 原油成品油/煤及褐煤等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滑[3] 贸易差额 - 8月贸易顺差10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8%[1] - 1-8月累计顺差7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8.3%[3] 外部环境 - 欧美PMI回暖支撑出口,但PMI新出口订单连续16个月处于收缩区间[2][11] - 美国关税政策可能调整,10月14日最高法院将作出最终裁决[2] - 市场多元化减少对传统市场依赖,东盟/欧盟/美国对华出口拉动率分别为3.4%/1.6%/-5.1%[19]
国内主要股指短期调整,券商、有色板块资金大幅流入
长城证券· 2025-09-08 2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上周国内主要股票指数、风格指数涨跌互现,ETF市场各类型基金表现不一,综合类和行业主题类ETF收益有差异,资金流向也不同,商品、海外、货币市场ETF基金也呈现出各自的涨跌和份额、成交额变化情况 [2][3][4] 各部分总结 基金市场概况 - 股票市场:上周国内主要股票指数涨跌互现,大盘指数沪深300、上证50和上证指数涨跌幅分别为 -0.81%、-1.15%和 -1.18%,中小盘指数中证500、中证1000和创业板指涨跌幅分别为 -1.85%、-2.59%和 2.35%;风格指数涨跌互现,金融风格、周期风格、消费风格、成长风格和稳定风格指数涨跌幅分别为 -2.74%、0.14%、0.16%、-2.49%和 -0.47%,成长风格下大盘成长、中盘成长和小盘成长风格指数涨跌幅分别为 -0.30%、-1.62%和 2.79%;近期A股交易活跃度震荡上行,接近2024年12月水平 [9][10] - 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上周上证转债涨跌幅为 0.40%,纯债指数全线上涨,上证国债、上证公司债、深证地债涨跌幅分别为 0.04%、0.02%和 0.07%;主要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全线下跌,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涨跌幅分别为 -1.02%、-1.27%和 -1.21%;10年期、5年期、2年期国债期货价格涨跌幅分别为 0.00%、0.03%和 0.01% [17][18] - 商品市场:过去一周商品市场涨跌互现,南华贵金属指数、南华商品指数、CRB金属现货涨跌幅分别为 4.10%、0.72%和 0.35%;国内重点商品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SHFE白银、SHFE黄金、SHFE橡胶主力合约涨跌幅分别为 4.55%、4.00%、3.13% [20][23] ETF市场行情统计 - 国内股票型ETF交易活跃度排名:将基金周换手率作为ETF交易活跃度考量,上周交易热点集中在创业板50、创业板等综合指数和军工ETF、军工龙头、半导体等板块 [26][27] 大小盘风格监测 - 综合股票ETF:综合型ETF基金上周交易额为 1324.31 亿元,比前周变化 -59.94 亿元,中大盘风格综合ETF交易额为 490.35 亿元,变化 -92.42 亿元,中小盘综合ETF交易额为 856.95 亿元,增加 13.44 亿元;场内份额为 3537.49 亿份,比前周变化 -29.94 亿份,中大盘风格综合ETF场内份额为 2397.84 亿份,变化 -7.96 亿份,中小盘综合ETF场内份额为 1139.65 亿份,变化 -21.99 亿份 [28] - 主题股票ETF:32只主题ETF平均周涨跌幅为 -2.32%,大盘风格ETF平均周涨跌幅为 -2.20%,中小盘风格ETF平均周涨跌幅为 -2.42%;总成交额为 1216.71 亿元,比前周变化 -164.78 亿元,大盘风格ETF成交额为 608.93 亿元,变化 -121.49 亿元,中小盘风格ETF成交额为 607.79 亿元,变化 -43.28 亿元;场内份额为 4162.44 亿份,比前周增加 75.37 亿份,中大盘风格主题ETF场内份额 2048.57 亿份,增加 117.00 亿份,中小盘风格主题ETF场内份额为 2113.87 亿份,变化 -41.63 亿份 [31] 板块资金流向跟踪 - 综合类ETF:收益涨跌互现,前三的ETF为创业板50、创业板、双创50ETF,涨跌幅分别为 3.87%、2.76%、0.49%,后三位为1000ETF、500ETF、800ETF,涨跌幅分别为 -2.56%、-1.82%、-1.33%;沪深300、创业板等ETF资金大幅获利流出,中证1000ETF有资金流入 [35] - 行业主题类ETF:收益涨跌互现,前三的ETF为环保ETF、新汽车、新能车,涨跌幅分别为 8.76%、7.91%、6.90%,后三位为军工龙头、军工ETF、芯片ETF,涨跌幅分别为 -11.44%、-9.69%、-7.67%;券商、有色等板块有资金大幅流入 [35] 商品ETF - 上周跟踪的商品ETF基金涨跌互现,黄金ETF、博时黄金、豆粕ETF、有色期货、能源化工涨跌幅分别为 3.86%、3.84%、0.10%、0.06%、-0.31%;整体场内份额比前周增加 0.08 亿份,整体成交额比前周增加 161.81 亿元 [39] 海外ETF - 上周跟踪的海外ETF基金中,纳指ETF、H股ETF、恒生ETF涨跌幅分别为 0.55%、0.86%、0.90%;整体场内份额比前周变化 -0.73 亿份,整体成交额比前周变化 -6.85 亿元 [41] 货币市场ETF - 截止上周末,SHIBOR隔夜利率为 1.32%,比前周下降 0.00%,SHIBOR一周利率为 1.44%,比前周下降 -0.09%;华宝添益七日年化收益率为 1.04%,比前周下降 -0.02%,银华日利七日年化收益率为 1.17%,比前周上升 0.13%;华宝添益场内份额为 689.98 亿份,比前周增加 51.53 亿份,银华日利场内份额为 782.34 亿份,比前周增加 164.76 亿份 [45]
雄韬股份(002733):AIDC锂电先锋,静候业绩放量
长城证券· 2025-09-08 19:06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评级)[4][8] 核心观点 - 公司深耕数据中心备电领域多年 形成锂电和铅酸同步一站式解决方案 积攒沉淀良好的客户关系与渠道资源 技术布局前瞻 产品开发完善 有望充分享受算力/数据中心迎来AI时代的发展红利 蓄电池稳健 锂电池加速成长[8]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41.33亿元 49.08亿元 60.25亿元 同比增长16.3% 18.7% 22.8% 实现归母净利润2.57亿元 3.94亿元 5.78亿元 同比增长164.3% 53.5% 46.8%[1][8] - 当前股价对应PE倍数为32.7X 21.3X 14.5X[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16.06亿元 同比增长1.44% 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元 同比增长25.42%[1] - 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2亿元 同比/环比增长3.18%/41.8% 实现归母净利润0.69亿元 同比/环比增长28.6%/229%[1] - 季度毛利率/净利率18.82%/7.02% 环比提升0.28/3.82个百分点[1] - 预计2025年ROE达8.4% 2027年提升至14.7%[1] 锂电池业务 - 2025年上半年锂离子电池实现营业收入6.36亿元 同比增长5.72% 板块毛利率22.84% 同比下降2.61个百分点[2] - 数据中心相关收入约2.4亿元 表现略不及预期主要系上半年海外客户项目推进节奏放缓[2] - 最新产品REVO3.0 TPX 600单柜功率密度达600kw 对于1.2MW UPS项目占地面积约节省90%[2] - 采用叠片技术的高倍率磷酸铁锂电芯 在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 业内唯一使用主动均衡技术与液冷技术[2] - 针对数据中心开发的锂电产品在东南亚 澳洲 欧洲等市场获得领先市场份额[2] 蓄电池业务 - 报告期内UPS-蓄电池板块实现收入6.16亿元 同比微降0.23% 板块毛利率19.14% 同比提升0.35个百分点[3] - 数据中心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40% 核心业务地区主要为海外市场[3] - 成为微软非美区算力中心独家供应商品牌 在东南亚 欧洲和南美等地区的大型高端数据中心市场占据重要位置[3] - 与伊顿 施耐德 台达 维谛 索克曼等大型集成商达成长期合作[3]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0.93元 总市值80.42亿元 流通市值77.20亿元[4] - 近3月日均成交额4.48亿元[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67元 1.03元 1.51元[1][8]
水晶光电(002273):25H1业绩稳健增长,车载与AR/VR加速突破
长城证券· 2025-09-08 18:5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0] 核心观点 - 公司聚焦消费电子、车载光学、AR/VR三大核心业务方向 通过资源整合和管理升级强化竞争力 推动业务向车载光学和AR/VR转型 [2] - 受益于AI手机、智能驾驶及AR/VR设备发展 公司AR-HUD获车企定点 光波导技术量产突破 高附加值产品持续升级 成长动能强劲 [10] - 预计2025-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49/15.09/18.04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0.90/1.09/1.30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X/23X/20X [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0.20亿元 同比增长13.77% 实现归母净利润5.01亿元 同比增长17.35% [1] - 单季度Q2实现营收15.38亿元 同比增长17.45% 环比增长3.75% 实现归母净利润2.80亿元 同比增长12.80% 环比增长26.70% [1]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29.46% 同比提升1.86个百分点 净利率为16.81% 同比提升0.25个百分点 [2] - 费用率方面 销售费用率1.19% 管理费用率5.23% 研发费用率6.41% 财务费用率-0.92%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2.90/85.71/99.48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16.1%/17.6%/16.1% [1][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1.3%/20.9%/19.5% [1][12] - ROE预计从2024年的11.1%提升至2027年的14.1% [1][12] 业务发展 消费电子业务 - 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复苏态势持续深化 公司消费电子业务稳健增长 [3] - 光学元器件业务深化与北美及韩系客户合作 越南基地二期扩建高端滤光片产线 涂布滤光片拓展至无人机、车载等领域 北美项目量产成功 [3] - 微棱镜产品竞争力强 巩固核心供应商地位 单反相机业务市占率稳定 [3] - 薄膜光学面板业务深化全球布局 实现销售利润双增长 巩固手机市场龙头地位 拓展车载、无人机等新领域 [3] - 越南产线量产提升海外交付能力 数字化管理助推智能制造转型 [3] - 半导体光学业务拓展窄带新应用 稳固芯片镀膜市场优势 3D模组业务优化结构 深耕3D视觉全栈方案 突破机器人市场 [3] 车载光学业务 - 斩获LCOS技术AR-HUD项目定点及多个主机厂订单 市场覆盖扩大 [3] - 新研发斜投影样机AR融合效果显著提升 获头部车企认可 [3] - 以HUD及激光雷达视窗片产品为核心 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前列 [9] - 2025年1-6月中国市场乘用车激光雷达前装交付量同比大幅增长76.35% 反映市场对激光雷达的旺盛需求 [9] AR/VR业务 - 突破反射光波导量产技术 与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3][8] - 衍射光波导领域深化与Digilens的技术协同 实现小批量商用 [8] - 布局光机零组件 迁移消费电子光学技术至AR/VR领域 抢占智能眼镜市场先机 [8] 行业前景 - 2025年一、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均保持1%-2%的同比增速 [9] - 端侧模型的精简优化与次旗舰芯片的强大支持助力AI手机快速发展 并加速从高端机型向中端机型渗透 [9] - Canalys预测2025年AI手机渗透率将达到34% 有望进一步激发消费者换机热情 [9] - Canalys及IDC均预测2025-2029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继续保持温和增长态势 [9] - 2025年1-6月中国汽车产量与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