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00028)
搜索文档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雾天安全行车指南
央视网· 2025-10-18 09:36
雾的特性与时空分布规律 - 雾是由近地层大气中的微细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可见集合体,使水平能见距离降至1公里以内[1] - 雾按形成过程主要分为四类:由地表辐射冷却形成的辐射雾、暖湿空气流经冷表面形成的平流雾、潮湿空气沿山坡上升冷却形成的上坡雾、以及暖水面蒸发遇冷形成的蒸发雾[1][2] - 根据相态、天气学、温度等不同标准,雾可进一步分为水雾/冰雾/水冰混合雾、气团雾/锋面雾、暖雾/冷雾等类别[3] - 团雾是道路交通管理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其能见度低于200米,雾段长度小于5公里,持续时长小于4小时,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点,对交通安全影响更大[4] - 气象部门根据水平能见距离将雾分为五个等级:轻雾、大雾、浓雾、强浓雾和特强浓雾,并相应发布黄、橙、红色预警信号[5][6] - 我国雾的分布具有明显地域和季节差异,长江中游、云贵高原和东部沿海是多雾区域,部分山区年雾日超过200天,而青藏高原至内蒙一带则为少雾区[10] - 大多数地区秋冬雾多、春夏雾少,辐射雾多发生在夜间20时至次日8时,清晨6-7时最为高发,沿海平流雾则可持续1-4天[11][12] 雾天对行车安全的多重威胁 - 雾天是影响交通安全的最主要恶劣天气之一,其事故死伤率高于雨天和雪天,美国2023年雾天共发生399起致死事故,造成466人死亡[13] - 雾天导致驾驶人视觉信息获取受限,光线减弱使照明距离缩短,目标物与背景亮度对比减小使识别困难,驾驶人注视点趋于集中,观察能力下降[15] - 视觉感知能力下降直接影响驾驶操作精准性,车道保持能力明显下降,换道操作速度降低且持续时间延长,心理负荷增加导致约70%的驾驶人产生紧张情绪,超过80%的驾驶人出现疲劳感[16][17] - 雾天车辆制动系统性能下降,路面附着力因水膜而急剧降低,制动距离显著延长,在冰雾天气下制动距离可能成倍延长[19][20] - 车辆照明与信号系统在雾天受限,前照灯穿透能力下降,远光灯会产生光幕效应进一步缩短可视距离,正确使用波长更长的黄色前雾灯和高亮度后雾灯是关键[21][23] - 现代车辆的辅助驾驶系统在雾天面临严峻挑战,当能见度降至50米时,视觉传感器目标检测召回率下降34%,激光雷达点云数量最大减少59%,信号强度最大衰减71%[25] - 高速公路因车辆尾气、昼夜温差大等因素易形成团雾,车辆高速驶入雾区易导致多车连环事故,农村山区道路基础设施短板与雾天风险叠加,弯道处驶出路外风险增加[27][28] - 桥梁隧道因结构特殊风险显著,桥面易凝结水膜或薄冰,隧道口雾气聚集使视觉范围收窄,城市道路因交通复杂、信号灯可视距离缩短,行人与非机动车可见性差而风险增加[30][31] 雾天安全驾驶原则与应对措施 - 驾驶人应关注天气预警信息,根据雾多发生在夜间至清晨的规律科学调整出行时间,警惕能见度短暂回升的“象鼻形”浓雾前兆[35][36][37] - 可通过观察高速公路路面标线判断能见度,每组虚线加空格距离为15米,可见7组及以上则能见度超过100米,结合百米桩可交叉验证[39][41] - 雾区诱导防撞系统的预警灯间隔为16-24米,可通过可观察到的灯数估算能见度,车辆过快或距离过近时灯光会由黄变红提示[43] - 导航系统微波信号受雾天干扰小,可作为可靠“电子眼”提供道路信息,但驾驶人需结合谨慎行车做出最终安全决策[46] - 雾天行车需正确使用灯光,开启近光灯和前后雾灯,浓雾时加开危险报警闪光灯,严禁使用远光灯,并应勤按喇叭示意[50][52] - 根据能见度严格控制车速,能见度小于20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60公里/小时,小于100米时不得超过40公里/小时,小于50米时不得超过20公里/小时,并保持2-3倍安全车距[53][54] - 需合理使用空调清除车窗雾气,可采用冷风快速除雾或热风持久除雾,避免盲目变道超车,并慎用辅助驾驶功能,遵循“轻雾慎用,浓雾禁用”原则[55][57][58] - 发生事故时应牢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雾天需在车后200米外放置三角警示牌,弯道事故需放置在入弯前位置[59][60] 重点群体与区域出行要点 - 职业驾驶群体需严格控制车速,客运驾驶人必要时选择服务区等待,货运驾驶人需提高车辆“可见性”,网约车驾驶人需主动告知乘客风险[61] - 摩托车和非机动车骑行群体应穿着鲜艳或反光服装,开启车辆灯光,安装反光贴条,优先选择照明良好主干道,避开桥梁等易聚雾路段[62] - 老年驾驶群体雾天驾车应量力而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确需驾车时建议有家人陪同,保持更大车距,并随身携带常用药物[63] - 行人应避开清晨夜间浓雾时段,穿着鲜亮衣物或携带反光物品,走熟悉且照明充足道路,家长需特别注意牵手儿童同行[64] - 不同区域需针对性应对:山区盆地需警惕团雾和路面结冰,城市群需关注雾霾叠加影响,北方内陆需防范冰雾和“黑冰”,丘陵高原需注意复杂路况和诱导设施[65][66][67][68] - 桥梁隧道路段需提前减速、开启雾灯,紧握方向盘应对横风,隧道内避免变道超车,农村及城郊道路需低速行驶、频繁鸣笛,严禁借道超车[69][70]
53亿元债券违约,天安财险敲响行业警钟:保险资本债不再安全?
华夏时报· 2025-10-13 20:13
事件概述 - 天安财险53亿元人民币的“15天安财险债”无法按期兑付,成为中国保险业历史上首例债券违约事件 [2] - 该事件首次打破保险资本债市场的“刚兑”信仰,标志着中国保险资本债市场进入“信用风险显性化”新阶段 [2] 违约背景与原因 - 债券于2015年发行,规模53亿元,期限10年,前五年票面利率为5.97%,第五年末不赎回则后五年利率跳升100个基点至6.97% [3] - 2020年,公司因“明天系”风险暴露被监管部门接管,并宣布不行使赎回权,债券进入“计息挂账”状态,利息支付暂停 [3] - 2024年,新成立的申能财险受让其保险业务资产包,但“15天安财险债”被排除在转让范围之外,击碎了债券持有人通过业务承接实现兑付的希望 [3] - 根据债券条款,发行人只有在偿付本息后仍能维持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的前提下才可兑付,公司最终评估确认无法满足此条件 [4] - 违约是公司治理失效、经营效率低下、资产质量恶化等多重问题的集中爆发,公司长期依赖低利润财险业务,净资产收益率长期低于行业健康水平 [4] 行业影响与风险传导 - 天安财险并非孤例,同一批被接管的天安人寿其2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将于2025年12月到期,市场对其兑付能力存疑 [4] - 长安责任保险、幸福人寿、百年人寿、珠江人寿等多家中小险企也曾出现不赎回资本债的情况,折射出行业普遍的偿付能力压力与再融资困境 [4] - 违约暴露出中小险企普遍面临资产状况薄弱、融资成本高企、股东风险传导三重困境 [5] - 许多中小险企过度依赖非标资产投资,例如百年人寿2022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达44.65亿元,至2023年一季度末净资产已为负值;珠江人寿因地产行业下行导致逾期投资资产规模达30.94亿元 [5] - 中小险企信用评级普遍偏低,发债成本显著高于行业龙头,2015年至2020年间发行的债券中,天安财险6.97%的票面利率处于行业高位,百年人寿、珠江人寿等发行的债券利率也超过7% [5] 市场定价与未来趋势 - 此次违约打破了金融机构资本工具的“刚性兑付”预期,促使市场重新审视其风险收益特征,信用利差将因风险重定价而结构性走阔,尤其是弱资质中小险企债券 [8] - 市场对中小险企的信用风险认知显著提升,发债主体的筛选机制将更加严格,导致中小险企发债融资成本上升,发行失败率可能增加,融资环境趋紧 [8] - 行业资源将进一步向头部机构集中,预计监管机构将加强对保险公司发债资质的审查,推动行业合规化、专业化发展 [9] - 在问题险企的风险处置方案中,“保险业务整体转让 + 资本补充债券留在旧主体、待破产清算时按次级债受偿”大概率会成为模板式操作 [9] - 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将于2026年全面实施,采用即时利率进行负债评估,将显著增加中小险企的利润波动与偿付能力压力,对许多偿付能力本就紧张的公司可能雪上加霜 [6][7] 风险处置原则与行业展望 - 风险处置坚持“保单持有人优先”原则,资本补充债券在募集说明书中已明确清偿顺序“列于保单责任之后” [9][10] - 通过市场化处置机制如债务重组或部分兑付,可兼顾债券持有人利益,监管需确保处置过程透明,避免风险传染 [10] - 事件宣告了粗放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预计未来几年会有更多中小险企通过并购或市场退出实现整合,推动行业向“强者恒强”格局演变 [10]
内险股全线走低 天安财险53亿元债务官宣违约 机构称或事件为市场化风险定价开端
智通财经· 2025-10-13 11:44
内险股市场表现 - 新华保险股价下跌3.77%至45.98港元 [1] - 中国财险股价下跌3.1%至17.79港元 [1] - 中国太保股价下跌2.93%至30.48港元 [1] - 中国人寿股价下跌2.54%至21.5港元 [1] 天安财险违约事件 - 天安财险一笔发行总额53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预计无法还本付息 [1] - 违约原因为偿付能力不足且无力清偿其他负债的本金和利息 [1] - 该事件为行业首个保险资本补充债兑付违约 [1] - 违约事件或成为未来市场化风险定价的开端 [1] 行业关注要点 - 需关注各家公司股东和管理层稳定性 [1] - 需关注各家公司资金成本趋势、负债结构与久期缺口情况 [1] - 需关注资产端大类配置结构与风险管理机制 [1] 健康险市场动态 - 分红型健康险时隔22年后再度回归市场 [1] - 健康险高质量发展意见发布,旨在丰富产品供给并提升"产品+服务"吸引力 [1] - 新政策有望带动各类健康险种新一轮发展机遇 [1] - 险企利差损风险有望进一步降低,利好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提升 [1]
港股异动 | 内险股全线走低 天安财险53亿元债务官宣违约 机构称或事件为市场化风险定价开端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11:15
内险股市场表现 - 截至发稿,新华保险股价下跌3.77%至45.98港元,中国财险下跌3.1%至17.79港元,中国太保下跌2.93%至30.48港元,中国人寿下跌2.54%至21.5港元 [1] 天安财险违约事件 - 天安财险一笔发行总额为53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因偿付能力不足且无力清偿负债,预计无法还本付息 [1] - 该事件为行业首个保险资本补充债兑付违约 [1] - 该违约事件或成为未来市场化风险定价的开端 [1] 行业关注要点 - 建议关注各家公司股东及管理层的稳定性 [1] - 建议关注各家公司资金成本趋势、负债结构与久期缺口情况 [1] - 建议关注资产端大类配置结构与风险管理机制 [1] 分红型健康险发展机遇 - 分红型健康险时隔22年后再度回归市场 [1] - 健康险高质量发展意见发布,旨在丰富产品供给并提升“产品+服务”的吸引力 [1] - 此举有望带动各类健康险种新一轮发展机遇,并进一步降低险企利差损风险,利好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提升 [1]
首例保险债券违约,天安财险53亿元巨债:债务重组还是全额减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1 15:19
事件概述 - 天安财险公告其2015年发行的53亿元10年期资本补充债券“15天安财险债”预计无法于2025年9月30日到期兑付本息 [1][3] - 违约原因为公司不能确保偿付债券本息后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且有能力清偿其他负债 [1][3] 债券具体信息 - “15天安财险债”发行规模为53亿元,发行日期为2015年9月29日,期限10年 [3] - 债券票面利率为分段计息,前5年票面利率为5.97%,后5年票面利率为6.97% [3] - 根据发行条款,公司偿付本息的前提是确保事后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 [3] - 债券在2016年至2019年均按期付息,2020年9月公司宣布不行使赎回权,之后债券利息采取计息挂账方式处理 [3] 公司财务状况与风险处置 - 天安财险自2020年二季度起暂停披露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最近披露数据为2019年四季度末,其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85.59%和236.99% [1] - 公司于2020年7月被原银保监会实施接管 [3] - 公司风险处置采取“新设承接+破产”模式,其保险业务已于2024年由新成立的申能财险受让 [8] - 天安财险于2025年6月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吊销保险业务许可证 [8] 行业影响与市场观点 - 此次事件被视为中国保险业首例债券违约案例,标志着行业刚性兑付被打破 [1][6][7] - 违约事件短期将冲击市场情绪,导致信用利差走阔,但由于体量小、系统重要性低,风险外溢有限 [7][8] - 投资者需重新评估金融机构特别是保险机构发行的资本工具的风险收益特征,市场定价将趋向精细化 [6] - 保险资本补充债券的持有人主要为机构投资者,对个人投资者影响有限 [8] 潜在解决方案与历史参照 - 潜在解决方案可能包括债务重组展期兑付或资本债全额减记 [4] - 2020年包商银行曾对65亿元二级资本债进行“全额减记”,为国内银行二级资本债首例 [6] - 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券清偿顺序列于保单责任和其他普通负债之后,先于股权资本 [6] 相关案例与投资建议 - 与天安财险同期被接管的天安人寿所发行的2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2025年12月到期)目前也处于风险处置期间,暂缓支付利息 [8] - 天安人寿的保险业务及相应资产负债已于2023年10月由中汇人寿受让 [9] - 投资建议优先选择国资控股、偿付能力充足、传统保障型业务占比高的发行人 [8]
执勤一线、排查设备,天安门消防构建立体化消防安全屏障
新京报· 2025-10-11 07:00
旅游客流数据 - 2025年国庆中秋8天长假期间天安门地区总客流量达310万余人次 [1] - 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52万人次 [1] - 10月1日当天有12.1万名群众现场观礼升国旗仪式 [1] 消防安全保障措施 - 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在9月30日晚即最大化派出执勤力量投入天安门广场执勤一线 [1] - 指战员人均执勤15小时,巡逻3万步、20余公里 [1] - 节前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确保隐患全面清零,节日期间开展常态化巡查检查 [2] - 指导推动地区各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动员、消防培训、应急演练和可燃物清理 [2] - 利用"天安安"APP开展隐患自查自改 [2] 消防宣传活动 - 在天安门广场等大客流区域开展沉浸式消防宣传活动,联合美团、蚂蚁集团丰富宣传模式 [2] - 活动现场设置文创打卡区、消防知识问答区、消防合影区、消防宣传互动区等多个区域 [2] - 宣传受众达50万余人次 [2]
天安卓健10月10日斥资18.4万港元回购20万股

智通财经· 2025-10-10 18:01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10月10日斥资18.4万港元回购20万股股份 [1] - 股份回购价格为每股0.92港元 [1]
天安卓健(00383)10月10日斥资18.4万港元回购20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17:59
智通财经APP讯,天安卓健(00383)发布公告,于2025年10月10日该公司斥资18.4万港元回购20万股,回 购价格为每股0.92港元。 ...
保险机构首例债券违约!天安财险53亿元债券无法按期兑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4:3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余纪昕 9月30日,天安财险发布债券违约公告。作为国内首例保险公司债券违约事件,该案例也因其市场化化险路径而 备受业界关注。 具体来看,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发行的资本补充债券"15天安财险"应于2025年9月30日到 期兑付。据《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资本补充债券发行公告》,公司只有在确保偿还本息后偿付能 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且有能力清偿其他负债的本金和利息的前提下才能偿付本期债券本息。 然而,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无法满足这一条件,因偿付能力不足,预计无法还本付息。公告内容指出,公司 已与本期债券的债券持有人开展积极沟通,全力配合债券持有人的相关诉求,后续将在公司的风险处置工作中对 本期债券统筹安排、处理。 并且,该债券票面利率较高、发行规模较大。它于2015年9月20日发行,据公开资料显示,前5年票面利率为 5.97%,后5年跳升至6.97%。在当前利率中枢下行的市场环境中,这一高利率结构尤为突出,虽为投资者带来较 优票息收益,但也意味着发行方面临沉重的偿付压力。此外,债券发行总额达53亿元,体量相对较大,此次延 期兑付可能对市场和持有人产生一定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