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型健康险

搜索文档
重磅新规落地!账户医疗险、分红健康险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9-30 23:53
政策总体目标与发展方向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指导意见 明确健康保险到2030年要在国家健康保障体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3][5] - 政策旨在形成团体与个人健康保险协同发展 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多样化需求的多层次市场格局 [5] - 政策背景是健康保险在持续快速发展同时面临产品形态单一 行业经营能力不足 与医疗医药协同不够等阶段性问题 [6] 产品创新亮点 - 政策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 账户形式类似寿险万能险账户 可有投资收益并用于支付健康管理等费用 [7] - 政策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 其利源可拓宽为疾病发生率等健康险相关精算差异 利差和费差 [7] - 政策支持专业健康险公司试点提高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产品净保费中的成本分摊比例上限 此前管理办法上限为20% [8] 与医疗医药产业协同 - 政策要求构建全覆盖 多层次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体系 积极将医疗新技术 新药品 新器械纳入保险保障范围 [10] - 政策支持与药械企业建立联动合作机制 探索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谈判 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多元化支付方式 [10] -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创新药销售额预计达1620亿元 其中商业健康险支出约124亿元 占比仅7.7% 显示巨大发展潜力 [10] 其他险种发展支持 - 政策针对商业长护险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 重疾险等提出利好政策 如支持被保险人在失能时将人寿保险给付金转换为护理费用支出 [11] - 政策提出结合疾病谱变化和医疗技术发展情况 及时修订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 [11]
首提分红型产品、试点组合销售,健康险更大想象空间被打开
北京商报· 2025-09-30 22:06
政策核心目标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以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1] - 目标到2030年,形成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多样化需求的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格局,并进一步发挥健康保险在国家健康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1] 产品创新与改革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该产品在提供基础疾病保障的同时赋予保单储蓄和投资属性,以缓解消费者对"保费白交"的顾虑并提升长期保障吸引力 [4][6] - 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试点健康保险与人寿保险组合销售,丰富服务形态 [4] - 及时修订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定期开展疾病发生率检视并更新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使重疾险与时俱进 [2] - 积极对接护理需求,提供现金给付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保险服务,全面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扩大失能收入损失保险覆盖人群 [2] 产业协同与健康管理 - 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支持通过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形式履行健康保障责任 [3] - 促进健康保险与医疗、医药深度融合,支持与药械企业建立联动合作机制,探索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谈判、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多元化支付方式 [3] - 加强保险公司健康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助力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突破 [3] -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健康保险公司试点提高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产品净保费中的成本分摊比例上限 [4] 行业能力建设与监管 - 加快推进健康保险数智化转型,规范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以优化承保理赔流程、提升产品开发科学性和费率厘定精准性 [6] - 强化投诉源头治理,加大投诉处理力度,严厉打击恶性竞争、销售误导、不合理拒赔等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6] - 政策对保险公司的资金实力、精算定价能力、健康管理服务网络搭建及风险管控水平提出高要求,预计将导致市场"强者更强" [7] - 金融监管总局下一步将加快研究出台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等配套业务细则,并强化健康保险业务监管 [7]
推动健康险高质量发展,分红型健康险产品将回归市场
东吴证券· 2025-09-30 22:01
报告投资评级 - 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政策支持将推动健康险产品创新升级,实现保险与健康产业合作共赢 [1] - 分红型健康险产品回归市场有望提升产品吸引力,激发市场增长潜力 [1] - 行业负债端与资产端均有改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大向上空间 [1] 健康险市场现状与政策导向 - 2025年1-8月健康险总保费为7598亿元,同比增长2.4%,占人身险保费比重约20% [1][6] - 政策目标是到2030年形成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格局 [5] - 《意见》支持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发展,允许监管评级良好的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险业务 [1][5] 产品创新与产业协同 - 政策引导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险保障范围,并鼓励开发惠及带病群体、罕见病群体的产品 [5] - 支持保险与药械企业建立合作,探索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多元化支付方式 [1][5] - 促进健康保险与医疗、医药深度融合,提升创新药械可支付性和可及性 [1][5] 行业基本面与估值 - 市场储蓄需求旺盛,监管引导和险企转型有望推动负债成本下降,缓解利差损压力 [1]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1.86%左右,未来经济复苏若带动长端利率上行,将缓解险企新增固收投资收益率压力 [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保险板块估值范围为2025年预测0.57-0.86倍PEV、1.02-2.19倍PB,处于历史低位 [1] - 当前公募基金对保险股持仓仍然欠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