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分红型健康险
icon
搜索文档
湘财证券:保险资负两端基本面改善趋势明确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10:04
资产端改善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扩容推动险企权益资产配置更加多元化与均衡化 [1] - 保险资金股票、基金与长期股权投资规模合计提升超9000亿元,其中股票与长期股权投资增长较快 [4] - 行业普遍采取积极主动的股票投资策略,OCI账户资产比重有望持续提升,并寻求更多长期股权投资机会 [4] 负债端优化 - 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与"报行合一"等监管政策实施,推动险企实现降本降费 [1] - 分红险等产品转型加快缓解资产负债久期错配压力,有效降低整体利差损风险 [1] - 产品定价具有动态预定利率调整机制作为引导,"报行合一"等降费行动持续推进,为优化产品成本打下坚实基础 [5] 分红险发展机遇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文件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健康险业务增长有望加快 [2] - 分红型重疾产品属于"浮动收益+保障型"业务,有望为保险公司带来新业务价值率提升 [2] - 分红险产品能够应对低利率环境下的利差损风险,同时增强保单收益吸引力,保障类产品开发减少利润来源的不确定性 [2] 权益投资策略 - 政策优化险企长期权益投资环境,调整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直接扩大险资权益投资的理论空间 [3] - 险资权益配置方向有望延续以具有稳健ROE、高股息的价值股作为底仓,同时新兴产业投资对投资组合业绩的贡献也将进一步提升 [4] - 在新会计准则全面实施背景下,增持FVOCI资产成为新趋势 [3] 行业基本面与估值 - 资产端改善预期持续推动保险股估值修复,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保险股市场表现优异 [5] - 险企基本面持续改善有望推动投资价值稳步提升,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1] - 资产端业绩弹性增强,投资利好政策持续出台,负债端不断推进产品转型进程,保险股基本面有望持续好转 [5]
湘财证券:险企资负两端基本面改善趋势明确 分红险迎来新增长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17:09
核心观点 - 2025年以来险企基本面改善预期持续加强,资产端与负债端均呈现积极变化,驱动保险股估值修复和投资价值稳步提升 [1][5][6] 负债端改善 - 产品转型加快,分红险迎来新增长机遇,特别是分红型健康险的发展有助于优化险企产品结构和成本结构 [2] - 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与“报行合一”等监管政策实施,推动险企实现降本降费 [1] - 分红险等产品转型加快缓解资产负债久期错配压力,有效降低整体利差损风险 [1] - 分红型健康险属于“浮动收益+保障型”业务,有望为保险公司带来新业务价值率提升 [2] - 分红型健康险有望提升人身险保费收入稳定性,应对低利率环境下的利差损风险 [2] 资产端优化 - 资本市场稳市预期不断巩固,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扩容,险企权益资产配置更加多元化与均衡化 [1][3] - 政策优化险企长期权益投资环境,支持险资进行长期股票投资,并调整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 [3] - 2025年上半年,保险资金股票、基金与长期股权投资规模合计提升超9000亿元,其中股票与长期股权投资增长较快 [3] - 险企股票投资占比均远高于基金投资占比,行业普遍采取积极主动的股票投资策略 [3] - 险资OCI账户资产比重有望持续提升,并寻求更多长期股权投资机会,配置方向有望延续以具有稳健ROE、高股息的价值股作为底仓 [4] 投资价值与建议 -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保险股市场表现优异,主要由于资产端改善预期持续推动保险股估值修复 [5] - 险企基本面持续改善有望推动投资价值稳步提升 [1][6] - 建议关注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优、分红险转型加快、投资业绩弹性大的寿险公司,以及保险业绩稳健且受益于行业降本增效的头部财险公司 [7]
拓宽产品形态和功能 健康险迎发展重要机遇期
金融时报· 2025-10-15 10:22
政策核心与行业背景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深化健康险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行业监管、优化发展环境,以更好满足多元化健康保障需求 [1] - 行业面临产品形态单一、经营能力不足、专业机构发展不及预期等问题,其中产品同质化尤为突出,2024年健康险市场保费收入前五的险企市场份额高达62%,产品重合度超过70% [1] - “价格战”成为部分险企争夺市场的主要手段,导致行业利润率持续承压 [1] 分红型健康险的回归 - 《意见》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标志着时隔22年后该产品类型将再度回归市场 [2] - 分红型健康险的回归被视为保险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伸,有助于通过浮动收益提升产品吸引力,激发市场增长潜力 [2][3] - 在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持续下调的背景下,分红型健康险契合了发展浮动收益型保险的趋势,并满足消费者对“返还型”或“储蓄型”产品的需求 [3] - 监管部门支持开发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产品,有助于改变当前市场短期产品居多、难以提供持续保障的状况,引导产品回归保障本源 [3] - 方正证券研报预测,监管评级良好的头部保险公司将持续创新推出分红型重疾险,推动健康险保费增长 [3] 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 - 《意见》首次提及“支持开展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该产品更强调“个人账户”的资金积累作用,用以支付医保报销后的自付和自费部分 [5] - 上海、南京等地已探索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结余资金购买商业健康险,上海“医保个账专区”已新增27款产品,提供风险保障超3571亿元 [5] - 与主要依靠保障范围和性价比的现有产品不同,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保险业务将主要依靠高性价比的附加服务,如健康管理服务和创新药品、器械等 [6] - 《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有望于今年完成部分初稿,并推进药品入院及直赔快赔系统对接,为中高端医疗险和医保个账医疗险的发展提供可能 [6] 健康管理与产业协同 - 《意见》明确要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7][13] - 中国精算师协会数据显示,参与健康管理服务的客户其重大疾病发生率平均降低18%,住院理赔成本下降22%,健康管理成为险企控制赔付支出、优化经营效益的关键抓手 [7] - 消费者需求推动转型,83%的保险客户愿意为包含健康管理服务的产品支付10%至30%的溢价,76%的潜在客户将健康管理服务纳入投保决策核心考量因素 [7] - 头部险企已率先布局,如中国人保集团搭建“医、药、康、护、健、险”大健康生态体系,中国太保发布“352大健康服务蓝图”,中国平安推动“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 [8] - 健康保险在业务结构中占比提升,将有利于险企进一步降低利差损风险,提升死差、费差利源贡献,增强盈利能力 [8] 产品体系与监管框架 - 《意见》对商业医疗保险、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疾病保险四大类险种进行重点规划 [2][12][13] - 商业医疗保险被定调为“积极发展”,包括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障范围,并鼓励长期医疗险根据风险类别定价 [4][12] - 总体要求是到2030年,形成满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多样化需求的多层次健康保险市场格局,健康保险监管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11] - 监管方面将强化健康保险专项统计和监管评价制度,细化独立核算财务规则,并严厉打击恶性竞争、套取费用、销售误导等违法违规行为 [17]
内险股集体回暖 分红险走俏 预定利率连续下调重新引导分红型健康险回归
智通财经· 2025-10-14 11:58
内险股市场表现 - 内险股出现集体回暖行情,新华保险股价上涨5.24%至49.06港元,中国人寿股价上涨3.43%至22.32港元,中国太保股价上涨1.88%至31.4港元,中国平安股价上涨1.72%至53.35港元 [1] 行业政策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健康保险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阶段性目标 [1] - 政策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此举标志着自2003年被叫停的分红型重疾险产品有望有序回归市场 [1] 产品市场趋势 - 在8月底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前,保险产品出现一波销售高峰,利率下调后对产品销售产生一定影响 [2] - 预定利率下调后,分红型产品利率仅下调0.25%(25BP),降幅小于传统型产品,使其成为消费者的较优选择 [2] - 分红型产品与传统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差距收窄至25BP,叠加其浮动收益的弹性空间,产品相对竞争优势显著提升 [2] 产品吸引力分析 - 在预定利率连续下调的背景下,重新引导分红型健康险回归市场,有助于提升保险产品的吸引力 [1] - 分红型健康险的回归有望进一步激发健康险市场的增长潜力 [1]
港股异动 | 内险股集体回暖 分红险走俏 预定利率连续下调重新引导分红型健康险回归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11:56
内险股市场表现 - 内险股集体回暖,新华保险股价上涨5.24%至49.06港元,中国人寿股价上涨3.43%至22.32港元,中国太保股价上涨1.88%至31.4港元,中国平安股价上涨1.72%至53.35港元 [1] 行业政策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指导意见,明确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 [1] - 该政策旨在重新引导分红型健康险有序回归市场,以提升产品吸引力并激发市场增长潜力 [1] 产品市场趋势 - 在8月底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后,分红型产品因仅下调0.25个百分点(25BP),降幅较小,成为消费者的较优选择 [2] - 预定利率下调后,分红型产品与传统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差距收窄至25BP,叠加浮动收益的弹性空间,其相对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 [2]
内险股全线走低 天安财险53亿元债务官宣违约 机构称或事件为市场化风险定价开端
智通财经· 2025-10-13 11:44
内险股市场表现 - 新华保险股价下跌3.77%至45.98港元 [1] - 中国财险股价下跌3.1%至17.79港元 [1] - 中国太保股价下跌2.93%至30.48港元 [1] - 中国人寿股价下跌2.54%至21.5港元 [1] 天安财险违约事件 - 天安财险一笔发行总额53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预计无法还本付息 [1] - 违约原因为偿付能力不足且无力清偿其他负债的本金和利息 [1] - 该事件为行业首个保险资本补充债兑付违约 [1] - 违约事件或成为未来市场化风险定价的开端 [1] 行业关注要点 - 需关注各家公司股东和管理层稳定性 [1] - 需关注各家公司资金成本趋势、负债结构与久期缺口情况 [1] - 需关注资产端大类配置结构与风险管理机制 [1] 健康险市场动态 - 分红型健康险时隔22年后再度回归市场 [1] - 健康险高质量发展意见发布,旨在丰富产品供给并提升"产品+服务"吸引力 [1] - 新政策有望带动各类健康险种新一轮发展机遇 [1] - 险企利差损风险有望进一步降低,利好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提升 [1]
港股异动 | 内险股全线走低 天安财险53亿元债务官宣违约 机构称或事件为市场化风险定价开端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11:15
内险股市场表现 - 截至发稿,新华保险股价下跌3.77%至45.98港元,中国财险下跌3.1%至17.79港元,中国太保下跌2.93%至30.48港元,中国人寿下跌2.54%至21.5港元 [1] 天安财险违约事件 - 天安财险一笔发行总额为53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因偿付能力不足且无力清偿负债,预计无法还本付息 [1] - 该事件为行业首个保险资本补充债兑付违约 [1] - 该违约事件或成为未来市场化风险定价的开端 [1] 行业关注要点 - 建议关注各家公司股东及管理层的稳定性 [1] - 建议关注各家公司资金成本趋势、负债结构与久期缺口情况 [1] - 建议关注资产端大类配置结构与风险管理机制 [1] 分红型健康险发展机遇 - 分红型健康险时隔22年后再度回归市场 [1] - 健康险高质量发展意见发布,旨在丰富产品供给并提升“产品+服务”的吸引力 [1] - 此举有望带动各类健康险种新一轮发展机遇,并进一步降低险企利差损风险,利好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提升 [1]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跌1.14% 茶饮股逆势走强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12:07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14%或304点,收报26447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45% [1] - 早盘成交额为1803亿港元 [1] 茶饮行业 - 茶饮股逆势走强,受双节假期茶饮门店爆单及茶企出海步伐加快推动 [1] - 古茗股价上涨13.23% [1] - 奈雪的茶股价上涨7.26% [1] - 蜜雪集团股价上涨5.98% [1] - 小菜园股价再涨超9%,国庆假期全国门店客流同比增长21% [1] 保险行业 - 内险股集体走高,因分红型健康险时隔22年重新回归,有助于提升产品吸引力 [1] - 新华保险股价上涨3.11% [1] - 中国太保股价上涨3.02% [1] - 中国人寿股价上涨3.02% [1] 其他表现突出的个股 - 布鲁可逆市涨超11%,于WF2025展会首发"积木车"与"积木人"全新品类系列 [1] - 金隅集团涨超5%,公司积极推动新型建材"出海",海外多地新增重大工程项目 [1] - 中国石墨涨超24%,因两部门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1] 半导体行业 - 芯片股延续昨日跌势 [1] - 中芯国际再跌5.6%,多家券商调整其两融折算率 [1] - 华虹半导体下跌4% [1] 生物医药行业 - 诺诚健华再挫逾9%,日前宣布与Zenas就三款自免管线达成授权许可合作 [2] 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 - 宁德时代再跌超7%,其基石禁售期将于下月19日到期,且大小摩均下调公司H股评级 [3]
内险股集体走高 分红型健康险时隔22年重新回归 有助提升保险产品吸引力
智通财经· 2025-10-10 10:59
股价表现 - 内险股集体走高,新华保险涨3.11%报48.46港元,中国太保涨3.02%报31.4港元,中国人寿涨3.02%报22.52港元,中国平安涨1.03%报54.05港元 [1] 政策驱动 -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健康保险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阶段性目标 [1] - 政策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标志着分红型健康险时隔22年后再度回归市场 [1] 行业影响与机遇 - 分红型健康险的回归有助于在预定利率连续下调的背景下提升产品吸引力,进一步激发健康险市场增长潜力 [1] - 健康险高质量发展意见发布,通过丰富产品供给、提升"产品+服务"的吸引力,有望带动各类健康险种新一轮发展机遇 [1] - 险企利差损风险有望进一步降低,利好行业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提升 [1]
港股异动 | 内险股集体走高 分红型健康险时隔22年重新回归 有助提升保险产品吸引力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10:58
内险股市场表现 - 内险股集体走高,新华保险(01336)涨3.11%报48.46港元,中国太保(02601)涨3.02%报31.4港元,中国人寿(02628)涨3.02%报22.52港元,中国平安(02318)涨1.03%报54.05港元 [1] 行业政策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健康保险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阶段性目标 [1] - 政策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标志着分红型健康险时隔22年后再度回归市场 [1] 政策影响分析 - 分红型健康险的回归将有助于提升产品吸引力,进一步激发健康险市场增长潜力 [1] - 健康险高质量发展意见有望丰富产品供给、提升"产品+服务"的吸引力,带动各类健康险种新一轮发展机遇 [1] - 险企利差损风险有望进一步降低,利好行业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