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兆瓦闪充
icon
搜索文档
这才是超快充的终极形态?未来黑科技走进现实了?
电动车公社· 2025-09-19 01:56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内卷的大趋势之下,5C电池、兆瓦闪充……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电动车充电慢早就不是问题了。 在实际的用车体验中,更有可能遇到的其实是这样的:本就又粗又沉的充电枪随手乱放,地上还有空调水、甚至是某些不明液体……哪怕在高端商场的地库, 也不例外。 那么,如果想在充电速度之余、解决充电体验的问题,到底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你别说还真有,就是下面这个寿命500万次、售价十几万的"充电机器人" 。 关注电动车公社 视频号 更多精彩视频不错过 戳开看视频 点击一下不错过更多深度内容 技术升级,体验升级 ...
“不及预期”的比亚迪,隐形的“另一半”
虎嗅APP· 2025-09-05 08:0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H1营收3712.8亿同比增长23.3% 归母净利润155.1亿同比增长13.8%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18.3亿同比增长124.5% [5] - 公司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双线战略 2025年纯电对销量增长贡献率Q1达34.6% Q2达59.7% [7] - 公司整车销售毛利润2025年H1达616亿 比特斯拉高231% 毛利润率领先7.6个百分点 [14] - 公司研发投入2025年H1达308.8亿同比增长53.5% 推出智能泊车兜底/兆瓦闪充等核心技术 [28][29][37]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收3712.8亿同比增长23.3% 归母净利润155.1亿同比增长13.8%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25年Q1达85.8亿同比下降16.1% Q2达232.5亿同比增489% H1合计318.3亿同比增124.5% [16] - 资产负债率2025年6月末为71.1% 较2024年末下降3.6个百分点 [18] - 有息负债占总负债比例持续低位 2025年6月末为3.6% [19] - 财务费用2025年H1为净收入32.5亿 [20] 产品战略 - 纯电与插混双线发展 2024年插混销量248.5万辆同比增72.8% 对销量增长贡献率达83.9% [7] - 第五代DM混动技术亏电油耗低至2.6升 实现油电同价 [9] - 插电混动在海外市场潜力大于纯电 因充电基础设施限制 [10] 盈利能力对比 - 整车销售毛利润2023年达1016亿 反超特斯拉943亿 "比特比"达108% [12] - 2024年整车销售毛利润1377亿 较特斯拉756亿高出182% [12] - 2025年H1比亚迪毛利润616亿同比增20.7% 特斯拉267亿同比下降28.2% [14] - 特斯拉FSD收入2025年H1仅4.28亿美元同比下降11.2% [1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5年H1研发投入308.8亿同比增53.5% 相当于特斯拉215亿的1.4倍 [28] - 发布三大核心技术: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兆瓦闪充/第五代DM技术 [29] - 智能泊车兜底覆盖6.68万元车型 2025年末搭载量预计达400万辆 [37] - 兆瓦闪充实现5分钟充电400公里 已与多家运营商共建1.9万座充电站 [41][42] 行业技术趋势 - 自动泊车渗透率仅31.2% 高端新能源车装车率仅50% [32] - 70%车主永久关闭自动泊车 因场景限制/可靠性低/学习成本高 [34][35] - 多家车企推出700公里以上续航车型 但采用大电池方案缺乏技术含量 [38] - 固态电池计划2030年大规模装车并实现固液同价 [40] 供应链管理 - 应收票据+账款金额突破2000亿 但2025年Q2减少160亿 [24] - 2024年因产销扩大增加的成本80%体现为现金流出 20%转化为应收账款 [23] - 公司持续压缩账期 对现金流负面影响低于预期 [25]
“不及预期”的比亚迪,隐形的“另一半”
虎嗅· 2025-09-05 07: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2.8亿元,同比增长23.3% [1] - 归母净利润155.1亿元,同比增长13.8%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18.3亿元,同比增长124.5%,其中第二季度净流入232.5亿元,同比暴涨489% [1][18] 产品战略与销量结构 - 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双路线发展,2025年纯电车型对销量增长贡献率从一季度34.6%升至二季度59.7% [2][3] - 插电混动车型2024年销量达248.5万辆,同比增长72.8%,对乘用车销量增长贡献率达83.9% [3] - 第五代DM混动技术实现亏电油耗2.6升,提升燃油经济性 [6] 盈利能力对比 - 2025年上半年整车销售毛利润616亿元,同比增长20.7%,毛利率显著高于特斯拉 [12] - 特斯拉同期整车销售毛利润267亿元,同比下降28.2% [12] - 比亚迪整车销售毛利润与特斯拉比值("比特比")从2021年25.9%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231% [9][10][12]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08.8亿元,同比增长53.5%,金额超越特斯拉同期215亿元研发费用 [36] - 发布三大核心技术: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兆瓦闪充(5分钟充电400公里)、第五代DM技术 [37] - 智能泊车兜底政策覆盖至6.68万元车型,预计2025年末搭载智驾系统车型达400万辆 [46][47] 现金流与负债管理 - 资产负债率71.1%,较2024年末下降3.6个百分点,低于福特汽车84.6%和通用汽车76.3% [20][21] - 有息负债216亿元,仅占总负债3.6%,财务费用实现净收入32.5亿元 [24][26] - 应付账款管理优化,2025年上半年购买商品接受服务支出2798亿元,应收票据/账款较2024年末减少73亿元 [31] 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 - 兆瓦闪充技术基于1000V电气架构和10C电池,已与小桔充电、新电途等合作共建超1.9万座充电站 [53][57] - 固态电池计划2030年大规模装车并实现"固液同价" [52] - 通过技术合作分成模式持续获得投资收益,构建补能生态网络 [58] 市场认知与估值差异 - 当前市盈率28倍,基于新能源车制造商定位,科技属性被市场低估 [38] - 自动泊车功能在中国市场渗透率31.2%,但实际使用率不足10%,存在场景适应性和可靠性痛点 [40][45] - 通过解决"别让我烦"(智能泊车)和"别让我等"(闪充)实现科技与人性结合 [38][39]
8个月销量286万台,营收反超特斯拉!为啥比亚迪还会被人唱衰?
电动车公社· 2025-09-02 23:59
销量表现 - 8月单月销量超37万台 1-8月累计销量超286万台 同比增长23% 在国内车市保持断崖式领先 [1] - 上半年营收3713亿元 超过特斯拉 为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 [2] - 为实现2025年550万辆销量目标 上半年给经销商提供返利影响单车利润 [12] - 海外市场扩张迅猛 3年内销量从4.5万辆增长20倍 目前已进入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 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多个市场取得新能源销冠 [35][37]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毛利率16.3% 回落至三年前水平 [5] - 二季度单车利润4800元 环比一季度近乎腰斩 [5] - 二季度净利润64亿元 同比环比均下降30% 低于机构预期 [5]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3% 净利润同比增长14% 保持稳定增长 [13] 行业竞争环境 - 2月推行"智驾平权"导致辅助驾驶硬件配置升级 推高单车成本 [10] - 5月对海洋网王朝网22款车型官降 降幅1.2-5.3万元 缩减单车盈利空间 [10] - 跨国车企表现惨淡 特斯拉上半年营收下滑11%净利润跌30% 通用净利润跌20% 福特净利润4亿美元不及去年1/8 [15] - 丰田第一财季净利润下滑37% 大幅下调全年预期 [17]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上半年研发投入309亿元 为净利润的近两倍 同比增长53%位居A股前列 [22] - 过去5年研发投入持续高于净利润 2021年研发利润比超300% [25] - 拥有全球专利申请超6.5万项 专利授权超3.9万项 [27] - 掌握兆瓦闪充 3万转电驱 2.xL/100km最低亏电油耗 2220kW分布式电驱等核心技术 [28] - 建立起技术 成本 规模三项核心竞争力 [30] 战略转型与海外布局 - 从保销量转向提升品质和产品力 推进高质量发展 [45][64] - 组建7艘汽车滚装船的出海舰队 大幅提升出口能力 [57][59] - 在泰国巴西匈牙利等地建厂 通过本土化生产满足当地需求 [60] - 海外市场单车利润远高于国内 未来将优化利润结构 [63][64] - 行业整治内卷式竞争 多家车企承诺60天账期以保障供应链健康 [46][48][53]
研报掘金丨太平洋:维持比亚迪“买入”评级,出口向上,重磅科技加速技术平权
格隆汇· 2025-09-01 14:2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 同比增长13.79%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3.6亿元 同比下滑30% [1] - 第二季度整体毛利率16.3% 同比/环比分别下降2.4/3.8个百分点 [1] - 汽车业务毛利率18.7% 同比/环比分别下降3.7/5.1个百分点 [1] 销售与出口 - 1-7月全球销量249万台 同比增长27% [1] - 海外乘用车及皮卡销量55万台 同比增长超130% [1] - 方程豹/腾势/仰望三大高端品牌总销量超16万台 同比增长75% [1] - 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达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1] - 中国汽车出口总量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 [1] 技术研发与产品 - 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车型保有量超120万台 [1] - 超级e平台与兆瓦闪充技术实现油电同速充电 [1] -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 多项颠覆性技术陆续发布 [1] 战略规划 - 推出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 覆盖不超过2.5万名员工 [1] - 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总额上限41亿元 设明确业绩考核条件 [1] - 2025年"天"计划全面启动 科技催化贯穿全年 [1]
2025年最新世界500强公布,美国独占138家,日本跌至38家,中国呢
搜狐财经· 2025-08-23 13:37
全球500强企业总体概况 - 2025年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和达41.7万亿美元,超过全球GDP三分之一,同比增长1.8% [2] - 上榜门槛从321亿美元提升至322亿美元 [2] - 净利润总和实现同比增长 [2] 国家与企业分布格局 - 美国138家企业利润占比达45% [3] - 中国130家企业上榜,总营收10.7万亿美元 [11] - 日本企业数量从峰值149家下降至38家 [3][20] - 美中日三国企业包揽69%的总利润 [20] 美国企业技术优势与盈利表现 - 美国企业平均销售额达1217亿美元(+19%),平均净收益310亿美元(+31%) [8] - 科技六巨头利润总和超过3.4万亿元人民币 [8] - 英伟达净收益率达55%,占据全球AI芯片80%市场份额 [8] - 谷歌通过搜索广告和云计算吸金7000亿元人民币,苹果获6700亿元人民币 [8] 中国企业规模与效率转型 - 中国企业平均净收益42亿美元,不足美国企业一半 [11] - 传统行业仍占主导:工商银行利润3600亿元,能源、金融、基础制造占据半壁江山 [13] - 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DM-i混动等技术进入全球百强,实现对特斯拉反超 [13] - 奇瑞排名跃升152位,出口增长超40%;吉利全球营收799亿美元 [14] 新兴商业模式效率突破 - 拼多多营收547.36亿美元,利润156.26亿美元,排名跃升176位至第25名 [17] - 净资产收益率达36.4%,超过台积电 [17] - 28%销售额来自农产品,打通百余县农产品供应链 [17] 日本企业竞争力衰退 - 日本企业平均净收益仅31.3亿美元 [20] - 丰田营收3000亿美元但排名下滑15位 [20] - 索尼利润率5.2%,松下利润率3.8%,低于全球高科技企业平均18.7%的利润率 [20] - 索尼丢失苹果20亿传感器订单,汽车传感器领域利润率被压缩5个百分点 [22] 行业技术变革趋势 - 全球34家高技术企业平均创收967亿美元(+9.6%),净利润181亿美元(+24%) [5] - 美国企业通过尖端技术构建全球利润"虹吸管" [10] - 日本企业受困于"精益生产"模式,难以适应数字化生态变革 [22]
马斯克裁掉的超充天团,在欧洲引发行业地震!却和中国差了十万八千里?
电动车公社· 2025-08-22 23:56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充电桩总数达1477万根 较2022年底521万根增长约183% 且以直流超充桩为主 [7] - 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从2020年12月80.7万台增长至2025年6月417.4万台 五年增长417% [6] - 私人充电桩保有量从2020年12月87.4万台增至2025年6月1060.3万台 增长超11倍 [6] - 月均充电量从2020年12月8.2亿度提升至2025年6月67.1亿度 增长718% [6] - 充电功率快速升级 服务区充电桩从2018年60kW主流升级至当前120kW主流水平 [5] - 高速公路充电站建设取得突破 浙江桐庐服务区建成108个快充桩 含40个600kW超充桩 5-6分钟可补能300公里 [61][62] 中美欧充电市场对比 - 美国规划至2030年建设50万根公共充电桩 远低于欧盟350万根目标 [17] - 2024年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不足10% 且因政策变动出现销量下滑 [17] - 欧洲充电市场由商业公司主导 前十大运营商均为企业 缺乏国家层面统筹 [50] - 欧盟充电设施分布极不均衡 荷兰/德国/法国占据70%公共桩 波兰等国家严重不足 [52] - 中国充电运营企业TOP5均为商业公司(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小桔充电/蔚景云) 国家电网仅排第六 [47] 技术创新与电网支撑 - 中国超充技术全球领先 华为液冷超充达600kW(1秒1公里) 比亚迪兆瓦闪充达1000kW(1秒2公里) [32][63] - 浙江桐庐充电站集成2260kW光伏发电与430kWh储能系统 实现能源自给与峰谷调节 [61] - 2024年7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突破万亿kWh 超美国+欧盟+印度总和 [66][69] - 新能源发电占比显著提升 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占总量近四分之一 [70] 商业模式演进 - 中国出现"驿路有我"等综合服务站 集成170个充电位+24小时食堂+公寓(650元/月三人间) 实现营运车一站式服务 [38] - 英国初创企业Hubber采用房地产平台模式 改造旧仓库/加油站建设充电站 首站配备12根150-300kW充电桩 [31][57] - Hubber获6000万英镑融资 但缺乏自建充电桩能力 依赖第三方充电服务商合作 [22][58] - 欧盟面临严重基建缺口 按当前建设速度至2030年仅能完成160万根充电桩 不足需求880万根的20% [71] 政策驱动与行业生态 - 中国将充电桩纳入"新基建"范畴 通过政策补贴推动停车场/社区/电网配套建设 [44] - 国家电网等央国企早期示范项目引导民间资本投入 2016年后商业公司成为市场主力 [43][44][47] - 欧洲依赖车企联盟建设充电网络 IONITY由宝马/奔驰/大众/福特/现代等车企合资组建 [50] - 电网承载能力成关键制约因素 大电量电池与高速充电对电网短时冲击显著 [74]
2025成都国际车展:领潮而立,向新而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1 14:25
行业趋势与市场格局 - 中国汽车产业正从技术跟随进入原创引领阶段,自主品牌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定义和生态构建[3][5] - 国际品牌采取"电动化+本土化"双轨战略,既要押注电动化未来又需维系燃油时代品牌溢价[4] -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自主品牌生态出海与国际品牌本土化深耕形成双向互动[8]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比亚迪展示"天神之眼"动态演示与"兆瓦闪充"技术,将技术参数转化为用户体验[3] - 宁德时代发布"钠新"钠离子电池解决低温痛点,降低对锂资源依赖[5] - 小鹏AI机器人Iron将具身智能从概念变为现实,预示汽车与机器人产业跨界融合[5] 自主品牌发展 - 奇瑞集团五大品牌齐发,针对西南越野与智能皮卡细分市场精准布局[3] - 鸿蒙智行"五界"齐聚,标志"生态造车"进入新阶段[3] - 长城4000平展区展示全品类覆盖能力,从高端豪华到硬核越野[3] 国际品牌策略 - 一汽奥迪PPE纯电平台与PPC燃油平台同步首秀,体现"转型不能一刀切"考量[4] - 别克推出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福特烈马新能源全球首秀并公布中文命名[4] - smart发布超级电混技术,上汽大众推出个性化套件,体现"国际基因+本土改造"[4] 区域市场与消费趋势 - 成都车展58亿元成交额,1:9的会展经济带动比,体现西部市场消费潜力[9] - 2024年四川汽车制造业增长9.5%,私家车年增78万辆,西部是未来5年车市增长核心极[9] - 乘用车均价稳定在17万元左右,消费者从盲目比价转向理性选价值[8] 跨界融合与消费升级 - 车展联合京东、伊利打造"冰饮狂欢节",联动小红书构建车生活社区[7] - "极速声浪嘉年华"、"城市运动体验赛"赋予汽车文化属性[7] - 七夕特别企划与宠物公益矩阵凸显情绪价值在消费中的权重[7]
《财富》2025年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商界人士榜单出炉,比亚迪王传福位列第五
长沙晚报· 2025-08-11 14:52
公司领导力与行业认可 - 王传福位列《财富》2025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人士第五名 较去年第19名显著跃升 创中国企业家在该榜单最佳排名 [1] - 公司董事长排名跃升反映其个人领导力获国际认可 同时体现公司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突破性成就 [1]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2024年研发支出达54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6% 远超同期净利润 过去14年中有13年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 [3] - 持续高研发投入催生多项颠覆性技术: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易四方、云辇系统、璇玑架构、天神之眼及兆瓦闪充等 [3] - 兆瓦闪充技术实现全球量产最快充电速度:5分钟充电续航400公里 天神之眼系统实现整车级端到端控制 毫秒级响应极端场景 [3] - 全球率先承诺对搭载天神之眼车辆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以技术自信消除用户责任焦虑 [3] 全球化战略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突破47万辆 超越去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 同比增长超130% [4] - 海外本地化战略取得关键突破:欧洲总部落户匈牙利 巴西生产基地首辆本地生产新能源车下线 泰国市场交付第9万辆新能源车 [4] - 新能源汽车足迹遍布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深化全球化布局输出中国新能源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4]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27万辆 同比增长41% 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售214.6万辆 [4] - 卫冕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冠军及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4] 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 - 位列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第91名 较往年大幅提升 成功跻身全球前百强 连续第四年荣登该榜单 [5] - 连续三年蝉联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汽车品牌TOP10 品牌价值达144亿美元 同比飙升43.6% 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增速最快品牌之一 [5] - 国际顶级机构认证体现公司强劲发展势头 同时反映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影响力持续攀升 [5]
比亚迪发力海外布局 出海竞逐驶入“快车道”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5 18:08
比亚迪海外布局进展 - 公司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举行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海外布局再落一子 [1] - 海外市场已成为公司销量与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1] - 预计今年将加大海外市场投入,加速出口,有望在多个国家迎来快速发展 [1] 上半年销量表现 - 公司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约214.6万辆,同比增长33.04%,领跑市场 [2] - 纯电车型销量约占上半年总销量一半,超102万台,同比增长41% [2] - 2024年第四季度纯电车型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接近60万台,增幅13.1% [2] - 2025年前两季度纯电车型销量分别约41.6万台和60.6万台,继续领先特斯拉 [2] 海外市场表现 - 上半年海外销量突破47万辆,超过去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同比增长超130% [4] - 公司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 [4] - 在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日本、泰国等国家表现亮眼,国际消费者口碑稳步提升 [4] 增长驱动因素 - 技术过硬,坚持高研发投入,拥有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兆瓦闪充等技术 [4] - 产品丰富多元,各车型系列覆盖不同价位段,适配多样化消费需求 [4] - 出海战略奏效,通过本地化生产、贴合政策及完善营销服务网络赢得海外消费者信赖 [4] 未来发展展望 - 预计将在巴西、乌兹别克、匈牙利、土耳其、印尼布局工厂 [6] - 有望在欧洲、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迎来快速发展 [6] - 2025年销量目标为550万辆,上半年已完成年度销量目标近40% [6] - 行业专家预计公司2030年将跻身传统汽车巨头行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