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锋金融(00376)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6月1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16:42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止6月12日收盘,共有159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HPC HOLDINGS(01742)创高率最高达51.28%,收盘价0.084港元,最高价0.118港元 [1][2] - 中国生态旅游(01371)创高率43.10%,收盘价0.670港元,最高价0.830港元 [1][2] - 云锋金融(00376)创高率35.00%,收盘价2.730港元,最高价3.510港元 [1][2] - 九源基因(02566)创高率23.08%,收盘价10.780港元,最高价11.200港元 [2] - 璋利国际(01693)创高率21.29%,收盘价3.300港元,最高价3.760港元 [2] 生物医药板块表现 - 荣昌生物(09995)创高率14.16%,收盘价57.650港元,最高价60.450港元 [2] - 百奥赛图-B(02315)创高率12.86%,收盘价22.450港元,最高价22.550港元 [2] - 君实生物(01877)创高率10.98%,收盘价28.650港元,最高价28.800港元 [2] - 再鼎医药(09688)创高率9.23%,收盘价34.550港元,最高价35.500港元 [2] - 亚盛医药-B(06855)创高率6.72%,收盘价62.800港元,最高价64.300港元 [2] 互联网科技板块表现 - 网易云音乐(09899)创高率7.23%,收盘价247.200港元,最高价252.000港元 [2] - 腾讯音乐-SW(01698)创高率6.11%,收盘价75.150港元,最高价79.000港元 [2] - 泡泡玛特(09992)创高率5.04%,收盘价266.800港元,最高价283.400港元 [3] - 心动公司(02400)创高率3.81%,收盘价43.750港元,最高价45.000港元 [3] - 网易-S(09999)创高率0.38%,收盘价208.400港元,最高价211.600港元 [5] 金融板块表现 - 云锋金融(00376)创高率35.00%,收盘价2.730港元,最高价3.510港元 [1][2] - 青岛银行(03866)创高率6.78%,收盘价4.440港元,最高价4.570港元 [2] - 民生银行(01988)创高率2.41%,收盘价4.630港元,最高价4.670港元 [4] - 招商银行(03968)创高率0.19%,收盘价52.100港元,最高价52.850港元 [5] - 工商银行(01398)创高率0.81%,收盘价6.150港元,最高价6.220港元 [5]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百德国际(02668)创低率-22.22%,收盘价0.062港元,最低价0.056港元 [6] - 智中国际(06063)创低率-14.89%,收盘价0.170港元,最低价0.120港元 [6] - 从玉智农(00875)创低率-9.23%,收盘价0.300港元,最低价0.295港元 [6] - 中国绿地博大绿泽(01253)创低率-7.69%,收盘价0.013港元,最低价0.012港元 [6] - 新琪安(02573)创低率-7.66%,收盘价16.700港元,最低价16.400港元 [6]
蚂蚁金服概念港股急升 云锋金融一度飙升98%
快讯· 2025-06-12 15:21
蚂蚁金服概念港股表现 - 云锋金融盘中一度飙升98% 截至发稿涨48% [1] - 耀才证券金融涨超10% [1] - 成交量达3432万股 成交额9366万港元 [2] - 振幅高达101.69% 最高价触及3.51港元 [2] 蚂蚁国际业务动态 - 公司正加速全球财资管理投资 重点布局AI、区块链和稳定币创新 [1] - 计划在香港和新加坡申请稳定币牌照 [1] - 积极回应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通过 拟在8月1日法案生效后提交申请 [1] 云锋金融市场数据 - 总市值108.69亿港元 流通值等同总市值 [2] - 市盈率(TTM)23.09倍 市净率1.04倍 [2] - 换手率0.89% 总股本38.68亿股 [2]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涨1.10% 沪上阿姨上市首日早盘大涨52%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12:0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1 10%至22941点 涨250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1 56% 早盘成交1098亿港元 [1] - 沪上阿姨上市首日早盘涨超52% 成交4 93亿港元 [1] 保险行业 - 内险股普涨 中国太保涨3 69% 中国人寿涨2 70% 新华保险涨3% 中国财险涨1 95% 中国平安涨1 39% 险资入市节奏有望加速 [1] 个股异动 - 好孩子国际涨超15% 美国考虑给予中国进口婴儿车等关税豁免 [1] - 云锋金融盘中涨超14% 近七日累涨1 5倍 蚂蚁集团内部有望实现业务协同 [1] - 长飞光线光缆涨超8% 旗下博创科技拟投建长芯盛印尼生产基地三期扩产项目 [1] - 锅圈盘中涨超17% 股东承诺已转H股6个月禁售 今年店效及开店速度有望回升 [3] - 特海国际盘中涨7% 海外市场需求相对强 机构看好公司稳健经营 [4] - 中芯国际跌超2% 今日将披露一季报 报道称特朗普计划取消AI芯片限制 [5] 旅游及科技行业 - 美团-W涨3% 文旅热度创近三年新高 假期旅游强劲表现带火OTA平台 [2] - 携程集团-S涨2% 与Visit Oman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公司海外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2] - 中国软件国际涨2 6% 华为首款鸿蒙电脑正式亮相 公司鸿蒙生态核心受益 [2]
云锋金融(0037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9: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保险收入为27.99亿港元,较2023年的26.25亿港元增长6.6%[16][18] - 公司合并溢利为7.78亿港元,2023年为7.13亿港元[16][18]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为4.71亿港元,2023年为3.97亿港元[16][18] - 2024年公司净营运利润为11.34亿港元,较2023年的9.91亿港元增长14%[20] - 2024年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为4.71亿港元,较2023年的3.97亿港元增长19%[20]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2港元,较2023年的0.10港元增长20%[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960.42亿港元,较2023年的901.49亿港元增长7%[20] - 2024年万通保险分部净营运利润为11.67亿港元,较2023年的10.36亿港元增长13%[21] - 2024年其他金融服务和公司分部经营亏损为3300万港元,较2023年的4500万港元减少27%[21] - 2024年公司本年度溢利为7.78亿港元,较2023年的7.13亿港元增长9%[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综合权益总额为23.913亿港元,较2023年的23.629亿港元增长1%[20] - 2024年保费及费用收入总额为123.83亿港元,2023年为119.23亿港元,同比增长4%[40] - 2024年香港保费及费用收入为93.43亿港元,占比75%;澳门为30.4亿港元,占比25%。2023年香港为79.69亿港元,占比67%;澳门为39.54亿港元,占比33%[46] - 2024年独家代理渠道保费及费用收入合计60.18亿港元,2023年为59.79亿港元;经纪人和非独家代理渠道为54.48亿港元,2023年为40.37亿港元;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渠道为9.17亿港元,2023年为19.07亿港元[48] - 2024年期缴保费 - 首年合计25.12亿港元,2023年为23.6亿港元;期缴保费 - 续期为94.5亿港元,2023年为90.46亿港元;整付保费为4.13亿港元,2023年为5.1亿港元;费用收入为800万港元,2023年为700万港元[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保险业务内含价值为210.89亿港元,较2023年的207.18亿港元增长2%,其中经调整净值为169.39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68%,有效业务扣除资本成本后的价值为41.5亿港元,较2023年下降61%[57][58][60] - 2024年保险业务新业务价值为6.85亿港元,去年为10.09亿港元,主要因产品组合变动所致;2024年年化新保费为27.36亿港元,与去年相比保持稳定,代理商渠道年化新保费较2023年增长28.3%[61][63] - 2024年保险收入为28.01亿港元,较2023年的26.27亿港元增长7%;保险服务费用为21.08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3%;再保险合同产生的费用净额为0.59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1倍[68] - 2024年保险服务收入为6.34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16%;投资回报为37.06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18%;保险合同产生的财务费用净额为30.98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35%[68] - 2024年再保险合同产生的财务收入净额为2.47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2倍;投资合同负债变动为 - 2.03亿港元,较2023年下降2%;财务业绩净额为6.52亿港元,较2023年下降9%[68] - 2024年投资管理服务收入和其他收入为1.01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13%;其他经营费用为2.89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5%;除税前溢利为10.98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2%[68] - 2024年税项为1.26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20%;除税后溢利为9.72亿港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68] - 为管理决策和内部绩效管理,集团净营运利润增加13%至11.67亿港元[72][74] - 2024年保险服务收入为5.8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23%;投资收益为8.86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6%;其他为 - 2.99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9%[75] - 2024年调整投资回报、汇率及贴现率的短期波动影响为 - 2.78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1倍;调整其他交易影响为0.83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28%;本年度溢利为9.72亿港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75] - 2024年释放的合同服务边际摊销为6.46亿港元,较2023年的6.22亿港元增长4%[79] - 2024年差异和风险调整(扣除再保险收入后)为 - 0.66亿港元,较2023年的 - 1.51亿港元减少56%[79] - 2024年保险服务收入为5.8亿港元,较2023年的4.71亿港元增长23%[79] - 2024年利息收入和其他为29.85亿港元,较2023年的27.59亿港元增长8%[81] - 2024年权益证券的预期长期投资报酬率为2.47亿港元,较2023年的2.55亿港元下降3%[81] - 2024年保险合同产生的财务费用净额和其他为 - 23.46亿港元,较2023年的 - 21.75亿港元增长8%[81] - 2024年投资收益为8.86亿港元,较2023年的8.39亿港元增长6%[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920.64亿港元,较2023年的863.93亿港元增长6.57%;负债总额为762.26亿港元,较2023年的700.49亿港元增长8.82%;资产净值为158.38亿港元,较2023年的163.44亿港元下降3.1%[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保险业务管理资产总额为883.79亿港元,较2023年的843.84亿港元增长4.73%[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履约现金流量为5.4608亿港元,合同服务边际净额为8219万港元,余额净额为6.2827亿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9835亿港元、7224万港元、5.7059亿港元[99] - 2024年1月1日合同服务边际价值为7224万港元,新业务合同服务边际为732万港元,预期释出为183万港元等;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7304万港元、1031万港元、164万港元等[101] - 2024年1月1日综合权益余额为2.3568亿港元,本年度溢利净额为972万港元,汇兑储备和税项为 - 16万港元等;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3096亿港元、973万港元、70万港元等[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香港雇员数量为508人,澳门为37人,香港独家代理数量为2155人,澳门为824人等;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78人、40人、2172人、878人等[108] - 2024年费用率为8.5%,2023年为8.4%[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保险业务HKRBC偿付比率超240%(未审核),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3%(未审核)增长37%,高于监管最低要求100%[112][115] - 2024年末集团原定期限超3个月的银行存款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6.03亿港元,2023年为52.33亿港元[118][122] - 2024年末集团未偿还银行借贷为13.85亿港元,2023年为13.99亿港元;未偿还股东贷款为16.41亿港元,与2023年持平[118][122] - 2024年末集团资产负债率为16.16%,2023年为15.61%[118][122] - 截至2024年末,集团就银行融资额度提供保证金2241.5万港元,2023年为2665.5万港元;抵押给经纪商进行证券保证金交易的投资资产3.81305亿港元,2023年无;为澳门金融管理局担保技术准备金的投资为201.88874亿港元,2023年为187.17825亿港元;固定银行存款为9.65904亿港元,2023年为9.07291亿港元[139][146] - 2024年末集团全职员工626人,2023年为611人,其中香港552人(2023年530人)、澳门37人(2023年40人)、中国内地37人(2023年41人)[14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626名,较2023年的611名增加15名,其中香港552名(2023年:530名)、澳门37名(2023年:40名)、中国37名(2023年:41名)[150] - 2024年6月21日公告,公司将7.246亿港元重新分配用于主要投资业务活动,其中5.094亿港元已临时部署至中期投资视为已使用;剩余5亿港元重新分配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155][156] - 战略投资初始分配所得款项净额12.246亿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收益12.246亿港元,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无实际使用情况,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使用款项无[159] - 资产管理业务初始分配所得款项净额3.061亿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收益无,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无实际使用情况,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使用款项无[159] - 证券经纪业务初始分配所得款项净额3.062亿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收益无,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无实际使用情况,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使用款项无[159] - 营运资金初始分配所得款项净额2.041亿港元,优化所得款项公告修订分配5亿港元,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实际使用1亿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使用款项4亿港元,预计2027年12月31日或之前充分利用[159] - 主要投资初始无分配,优化所得款项公告修订分配7.246亿港元,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实际使用6.131亿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使用款项1.115亿港元,预计2027年12月31日或之前充分利用[159] - 发行所得款项净额总额20.41亿港元,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实际使用7.131亿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使用款项5.115亿港元[159] - 2024年12月31日经调整净值为169.39亿港元,2023年为101.08亿港元[197] - 2024年12月31日有效业务扣除资本成本前的价值为68.61亿港元,2023年为131.87亿港元[197]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成本为27.11亿港元,2023年为25.77亿港元[197] - 2024年12月31日内含价值为210.89亿港元,2023年为207.18亿港元[1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过去12个月扣除资本成本前的新业务价值为8.33亿港元,2023年为12.32亿港元[1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过去12个月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新业务价值为6.85亿港元,2023年为10.09亿港元[19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包括人寿保险保费收入和其他金融业务,核心业务与2023年相比无重大变化[15][18] - 公司保险业务在香港可从事寿险和年金险等业务,在澳门可销售人寿保险产品[35] - 公司推出“富饶千秋储蓄计划”等四类旗舰产品[35] - 公司投入资源开展推广活动增强品牌影响力,在销售和客户平台引入新功能提高销售效率和客户体验[34][37] - 2024年公司获得多项知名奖项认可[34][37] - 证券业务受市场下行和利率上升压力,金融科技业务推进战略调整、优化系统和降低成本[113] - 公司将重点发展保险业务,扩大万通保险市场规模和影响力[114] - 本年度证券业务面临市场下行及加息压力,金融科技业务推进战略调整,证券业务将通过资产剥离和重组等措施压缩[116] - 集团业务重心聚焦保险业务,拓展万通保险市场规模
云锋金融(0037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1:4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保险收入为27.99亿港元,较2023年的26.25亿港元增长6.6%[7] - 公司2024年合并溢利为7.78亿港元,2023年为7.13亿港元[7] - 公司2024年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为4.71亿港元,2023年为3.97亿港元[7] - 2024年净营运利润为11.34亿港元,2023年为9.91亿港元,增长14%[8] - 2024年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为4.71亿港元,2023年为3.97亿港元,增长19%[8]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2港元,2023年为0.10港元,增长20%[8] - 2024年资产总额为960.42亿港元,2023年为901.49亿港元,增长7%[9] - 2024年综合权益总额为239.13亿港元,2023年为236.29亿港元,增长1%[9] - 2024年拥有人综合权益为161.68亿港元,2023年为160.45亿港元,增长1%[9] - 2024年拥有人每股综合权益为4.18港元,2023年为4.15港元,增长1%[9] - 2024年12月31日综合权益总额为239.13亿港元,较2023年的236.29亿港元有所增长[15] - 2024年保费及费用收入总额为123.83亿港元,较2023年的119.23亿港元增长4%[22] - 2024年12月31日保险业务内含价值为210.89亿港元,较2023年的207.18亿港元增长2%[27][28] - 2024年经调整净值为169.39亿港元,较2023年的101.08亿港元增长68%[28] - 2024年有效业务扣除资本成本之后的价值为41.5亿港元,较2023年的106.1亿港元下降61%[28] - 2024年保险收入28.01亿港元,较2023年的26.27亿港元增长7%;保险服务费用21.08亿港元,较2023年的20.54亿港元增长3%[33] - 2024年再保险合同产生的费用净额为0.59亿港元,较2023年的0.26亿港元增长1倍;保险服务收入6.34亿港元,较2023年的5.47亿港元增长16%[33] - 2024年投资回报37.06亿港元,较2023年的31.33亿港元增长18%;保险合同产生的财务费用净额30.98亿港元,较2023年的22.94亿港元增长35%[33] - 2024年再保险合同产生的财务收入净额2.47亿港元,较2023年的0.85亿港元增长2倍;投资合同负债变动为 -2.03亿港元,较2023年的 -2.08亿港元下降2%[33] - 2024年财务业绩净额6.52亿港元,较2023年的7.16亿港元下降9%;投资管理服务收入和其他收入1.01亿港元,较2023年的0.89亿港元增长13%[3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10.98亿港元,较2023年的10.78亿港元增长2%;税项1.26亿港元,较2023年的1.05亿港元增长20%;除税后溢利9.72亿港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33] - 2024年净营运利润增加13%至11.67亿港元[34]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不包括投资相连投资)720.31亿港元,较2023年的676.24亿港元增加;资产总额920.64亿港元,较2023年的863.93亿港元增加[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保险业务管理资产总额为883.7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43.84亿港元[43] - 2024年12月31日一般投资及剩余资产为7.1689亿港元,2023年为6.9118亿港元[45] - 2024年新业务的合同服务边际为7320万港元,2023年为1.031亿港元[48] - 2024年综合权益于12月31日余额为24.057亿港元,2023年为23.568亿港元[50] - 2024年费用率为8.5%,2023年为8.4% [52]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风险为本资本下的偿付比率超240%,较2023年的203%增长37% [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原定期限多于三个月的银行存款和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合共为56.03亿港元,2023年为52.33亿港元[5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借贷为13.85亿港元,2023年为13.99亿港元;未偿还股东贷款为16.41亿港元,与2023年持平[5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16.16%,2023年为15.61% [56] - 2024年集团为银行融资额度提供保证金2241.5万港元,较2023年的2665.5万港元有所减少;抵押给经纪商进行证券保证金交易的投资资产为3.81305亿港元,2023年无此项;为澳门金融管理局抵押投资201.88874亿港元,较2023年的187.17825亿港元增加;抵押固定银行存款9.65904亿港元,较2023年的9.07291亿港元增加[63] - 2024年12月31日经调整净值为16939百万港元,2023年为10108百万港元[80] - 2024年12月31日有效业务扣除资本成本前的价值为6861百万港元,2023年为13187百万港元[80]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成本为2711百万港元,2023年为2577百万港元[80] - 2024年12月31日内含价值为21089百万港元,2023年为20718百万港元[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扣除资本成本前的新业务价值为833百万港元,2023年为1232百万港元[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本成本为148百万港元,2023年为223百万港元[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新业务价值为685百万港元,2023年为1009百万港元[81] - 2024年香港风险为本资本制度对内含价值的影响为93百万港元[82] - 2024年12月31日,基本假设下内含价值为2.1089亿港元,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新业务价值为6850万港元[101] - 投资收益每年增加50个点子,内含价值为2.1377亿港元,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新业务价值为7200万港元[101] - 投资收益每年减少50个点子,内含价值为2.0785亿港元,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新业务价值为6470万港元[101] - 风险贴现率增加50个点子,内含价值为2.0675亿港元,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新业务价值为6480万港元[101] - 风险贴现率减少50个点子,内含价值为2.155亿港元,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新业务价值为7270万港元[101] - 退保率和失效保费率增加10%,内含价值为2.0337亿港元,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新业务价值为6590万港元[101] - 退保率和失效保费率减少10%,内含价值为2.1915亿港元,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新业务价值为7130万港元[101] 保险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香港保费及费用收入为93.43亿港元,占比75%;澳门为30.4亿港元,占比25%[24] - 2024年独家代理保费及费用收入为60.18亿港元,经纪人和非独家代理为54.48亿港元,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9.17亿港元[25] - 2024年期缴保费首年为25.12亿港元,期缴保费续期为94.5亿港元,整付保费为4.13亿港元,费用收入为800万港元[26] - 2024年保险业务新业务价值为6.85亿港元,去年为10.09亿港元,年化新保费为27.36亿港元,代理商渠道年化新保费较2023年增长28.3%[29] 人员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独家代理约有2979个,较2023年的3050个有所减少[18] - 保险业务分部约有545名员工和多于53.7万个有效个别投保人,较2023年的518名员工和53.6万个有所增加[18] - 2024年香港雇员数量为508人,2023年为478人;澳门雇员数量为37人,2023年为40人[5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626名,较2023年的611名增加;其中香港552名,较2023年的530名增加;澳门37名,较2023年的40名减少;中国37名,较2023年的41名减少[67] 资金分配情况 - 2020年9月公司发行股份所得款项总额为20.43588934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为20.40588934亿港元[68] - 截至2024年6月21日,公司将7.246亿港元重新分配用于主要投资业务活动,其中5.094亿港元已用于中期投资;剩余5亿港元重新分配用作一般营运资金[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战略投资初始分配12.246亿港元,未动用收益12.246亿港元;资产管理业务初始分配3.061亿港元;证券经纪业务初始分配3.062亿港元;营运资金初始分配2.041亿港元,修订分配5亿港元,实际使用1亿港元,剩余4亿港元预计2027年12月31日或之前充分利用;主要投资修订分配7.246亿港元,实际使用6.131亿港元,剩余1.115亿港元预计2027年12月31日或之前充分利用[70] 风险识别与管理 - 2024年集团及时、完整识别和评估主要风险,通过风险偏好监控已识别风险,由董事会及相关委员会监管[58] - 集团认为保险风险包括产品设计风险、失效风险、定价或核保风险、赔款风险,并采取相应降低及监控措施[58][59] - 已识别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外汇风险和流动资金风险及其相关措施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60] - 集团主要通过风险和控制自我评估、审核损失和舞弊事项管理经营风险,并为相关人员提供指导、培训和协助[60] 重大收购及出售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之重大收购及出售[62] 公司业务分部情况 - 集团主要有两个分部,人寿保险业务由拥有69.8%权益的附属公司万通保险经营[74] 公司假设参数情况 - 公司使用8.75%的风险贴现率作为2024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的有效和新业务的基本假设[86] - 2024年未来通胀率假设为2%[94] - 2024年香港业务税率假设为保费收入净额的0.825%,澳门业务税率假设为税前法定利润的12%[95] - 2024年7月1日起,所需资本目标为香港风险为本资本制度下规定资本金的100%;此前为香港保险条例规定最低偿付能力充足率的150%[96] 公司董事相关信息 - 齐先生现任搜狐、挚文等公司独立董事,曾担任宏华、万达商业等公司独立董事[110] - 朱先生76岁,2011年8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现任雄岸科技独立非执行董事[111] - 肖先生63岁,2019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27年金融等经验[113] - 齐先生1996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会计学博士学位,朱先生持有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商学士,肖先生1983年获江西师大文学士、2003年获南开经济学博士[111][112][113]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公司董事会坚持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框架,本年度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管守则,仅偏离第C.1.6条[114] - 公司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本年度遵守标准守则规定[115] - 董事会负责制订集团目的等,管理集团业务运营,管理层负责日常业务并对董事会负责[116]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主席虞锋、执行董事黄鑫等组成,维持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三名且不少于董事人数三分之一[117] - 公司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无指定任期,企管守则规定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18] - 公司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独立性确认函,认为彼等均属独立[117]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会议,本年度共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120] - 本年度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了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2名非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因业务安排未出席2024年6月21日的股东周年大会[121] - 全体董事收到入职工资料,涵盖集团业务及董事法定监管责任[122] - 本年度全体董事接受企业管治、监管发展等相关持续专业培训[123] - 公司于2022年采纳更新的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力求从多因素贯彻成员多元化[125] - 报告日期董事会组成多样,符合多元化政策标准
云锋金融(0037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6:40
财务业绩 - 保险收入增加10%至13.78亿港元[59][60] - 保险服务收入增加33%至3.27亿港元[59][60] - 投资回报增加35%至19.85亿港元[59][60] - 除税前溢利增加28%至6.19亿港元[59][60] - 淨營業收入增加6%至5.73亿港元[63][64] - 本期间溢利为5.58亿港元,同比增长36%[1] - 擁有人應佔溢利淨額為201百萬港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增長46%[20] - 每股基本盈利為0.05港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增長25%[15] 资产负债情况 - 資產總額為93,268百萬港元,較二零二三年年底增長3%[16] - 擁有人權益為10,886百萬港元,較二零二三年年底下降1%[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管理资产总额为860.5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97.9%的债务证券为投资级别,88.4%的抵押贷款为投资级别[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一般投资中债务证券为62.32亿港元,抵押贷款为23.77亿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57.38亿港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1.382亿港元银行借款和16.41亿港元股东贷款,资产负债率为15.62%[98] 保险业务 - 保费及费用收入总额增长2%至55.17亿港元[38] - 香港地区保费及费用收入占比73%,澳门地区占27%[43] - 独家代理和经纪人渠道占比50%,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渠道占43%[45] - 续期期繳保费占比84%,首年期繳保费占12%[46] - 保险业务内含价值为211.1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53][54] - 新业务价值为3.3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4%,主要由于年化新保费下降31%[55][56] - 代理渠道年化新保费增长21%[55] 其他业务 - 投资管理服务收入和其他收入增加90%至0.8亿港元[59][60] - 公司证券业务和金融科技业务持续推进战略调整,加快系统优化并降低整体成本[94]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則[163] - 公司全體董事已確認遵守進行證券交易的必守標準[164] - 公司審核委員會已審閱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業績及報告[167] - 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方林先生的薪酬已調整[168] - 公司不持有任何庫存股份[162] 股东及股权结构 - 虞鋒先生透過其控制的公司Jade Passion Limited持有公司47.25%的股份[136] - 虞鋒先生持有公司主要股東雲鋒金融控股有限公司70.15%的股權[139] - 虞鋒先生持有公司另一主要股東Key Imagination Limited 91%的股權[139] - 公司執行董事黃鑫先生持有Key Imagination Limited 9%的股權[140] - Massachusetts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及其附屬公司MassMutual International LLC合共持有本公司24.82%已發行股份[155] 现金流量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8.34亿港元[1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753.3万港元[1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公司融资活动所耗用的现金净额为2.90亿港元[1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余额为45.65亿港元[197] 其他 - 本集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間之簡明綜合中期財務報表包括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以及本集團於聯營公司及一家合營公司之權益[1] - 本簡明綜合中期財務報表未經審核,但已由本公司之審核委員會及獨立核數師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閱[1] - 本公司已根據香港《公司條例》的要求,向公司註冊處處長呈交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財務報表,該核數師報告為無保留意見[1] - 本集團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財務資料作為比較資料載於簡明綜合中期財務報表,但不構成本公司該年度之法定年度綜合財務報表[1] - 本集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間之簡明綜合中期財務報表已於2024年8月29日獲董事會批准刊發[1]
云锋金融(0037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2:02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集团保险收入为13.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2.57亿港元增长10%[6]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合并溢利为3.76亿港元,去年同期为2.67亿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为2.01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38亿港元[6]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0.05港元,2023年为0.04港元,增长25%[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901.4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32.68亿港元,变化3%[7]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163.2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4.05亿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拥有人权益110.0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86亿港元,变化 -1%[7] - 2024年拥有人每股权益2.85港元,2023年为2.81港元,变化 -1%[7] - 2024年上半年,根据《保险业条例》报告的保费及费用收入总额为55.1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54.36亿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投资回报为19.85亿港元,较2023年的14.68亿港元增长35%[26]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6.19亿港元,较2023年的4.83亿港元增长28%;除税后溢利为5.58亿港元,较2023年的4.09亿港元增长36%[2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溢利增加6%至5.73亿港元[28] - 2024年上半年净营业收入为5.73亿港元,较2023年的5.40亿港元增长6%[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8.9668亿港元,负债总额为7.3214亿港元,资产净值为1.6454亿港元[33]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和其他为14.58亿港元,股息收入为8000万港元[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履约现金流量为53.245亿港元,合同服务边际净额为7.104亿港元[41] - 2024年上半年,新业务的合同服务边际为3.96亿港元,预期释出为8600万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费用率为8.1%,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8.7%[4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原定期限多于三个月的银行存款和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共57.3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33亿港元[4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借贷为13.8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99亿港元;未偿还股东贷款为16.41亿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4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15.62%,2023年12月31日为15.61%[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为银行融资额度提供的保证金为2292.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65.5万港元[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抵押于澳门金融管理局的投资为200.65884亿港元,银行定期存款为9.5637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87.17825亿港元和9.07291亿港元[5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为631名,2023年12月31日为611名[53] - 董事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亦无[54] - 2020年9月发行认购股份所得款项总额为20.43588934亿港元,净额为20.40588934亿港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将7.246亿港元重新分配用于主要投资业务活动,其中5.094亿港元已使用;剩余5亿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54] - 2024年上半年保险收入为13.7753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2.56988亿港元[8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回报为19.7293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4.70003亿港元[8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3744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41492亿港元[84] - 2024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3.7644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66939亿港元[84]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2.0099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37935亿港元[86]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05港元,2023年同期为0.04港元[86]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 - 7711.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9461万港元[88]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93.26764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0.149321亿港元[91]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值为76.93969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3.744252亿港元[9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6.32795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405069亿港元[9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63.27956亿港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62.61698亿港元略有变化[95]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8.3437亿港元,2023年为1906.3万港元[97]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753.3万港元,2023年为58.6747亿港元[97]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耗用的现金净额为2.89648亿港元,2023年为9468.8万港元[97]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增加净额为5.92255亿港元,2023年为5.11122亿港元[97]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45.64898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30.59315亿港元[97] - 2024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2.00994亿港元[95] - 2023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1.37935亿港元[95] - 2023年下半年本期溢利为2.59229亿港元[95] - 2024年上半年保险财务储备为31.38265亿港元,较2023年1月1日的40.7044亿港元有变化[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200994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37935000港元;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3852570006股,与2023年相同[142] - 董事会不宣布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无)[1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可报告分部溢利为540,91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25,736千港元[146][14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外部人士之可报告分部溢利为543,11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27,236千港元[146][147] - 2024年6月30日可报告资产为91,431,57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328,454千港元[146] - 2024年6月30日可报告负债为76,856,65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3,744,074千港元[146] - 2024年上半年净营业收入为559,8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97,525千港元[151] - 2024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376,44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6,939千港元[1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入约3800万港元的物业及设备[1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2400万港元的持有作自用租赁土地及建筑物的额外所有权权益[1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资总额为7.656606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4126597亿港元[153][1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同控制实体账面价值为1.0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5亿港元[1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部分资金和其他投资抵押金额为200.6588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7.17825亿港元[1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确认的管理费及受托人费用为2097.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014.9万港元[1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账款公允价值为1.0551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316亿港元[157] - 2024年信用损失拨备为25.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90.5万港元[158] - 2024年未收回信用损失拨备,2023年同期为2万港元[158] - 2024年未注销其他应收账款,2023年同期为5.8万港元[1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债务证券总额为5.93065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6982239亿港元[153][1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抵押贷款总额为4797.05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40.09万港元[153][15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合营企业应收基金管理费约为241.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9.2万港元[159]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为11.2841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87716亿港元,信用损失拨备分别为2258.7万港元和841.6万港元[160] - 水电费及租用按金预计超过一年后收回的金额2024年6月30日为3930.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31.2万港元[160] - 本期信用损失为1417.1万港元,2023年同期信用损失转回为6000港元,本期信用损失拨备外汇收益为0,2023年同期为1000港元[16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将95.6378亿港元固定存款质押于澳门金管局,2023年12月31日为90.7291亿港元[163] - 2024年6月30日,保险合同负债余额为66.93413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579853亿港元[165] - 2024年6月30日,再保险合同资产为6.58190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17666亿港元[165] - 2024年6月30日,保险获取现金流量资产计入保险合同负债为276.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0.9万港元[172]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5.6489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73788亿港元[162]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存款减值拨备为15.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4万港元[162] - 2024年6月30日,美元1年、5年、10年、15年、20年保险合同现金流量贴现即期汇率分别为5.01%-5.90%、4.28%-5.17%、4.32%-5.21%、4.43%-5.32%、4.68%-5.57%;港元分别为4.56%-5.45%、3.71%-4.60%、3.61%-4.50%、3.68%-4.57%、3.70%-4.59%[179] - 2023年12月31日,美元1年、5年、10年、15年、20年保险合同现金流量贴现即期汇率分别为4.70%-5.54%、3.79%-4.63%、3.83%-4.67%、3.93%-4.78%、4.27%-5.11%;港元分别为4.28%-5.12%、3.27%-4.11%、3.29%-4.13%、3.41%-4.25%、3.
云锋金融(0037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7:09
主要收入来源 - 本年度集团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寿险保费收入和其他金融业务,保险收入为26.2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13] - 萬通保險分部淨營業收入为1,036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7%[20] - 2023年保费和费用收入总额为11,923百万港元,比2022年的11,446百万港元增长4%[39] - 保险分部2023年的保险收入为2627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2448百万港元增长7%[54] 利润情况 - 本年度集团录得合并利润为7.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合并亏损6.64亿港元增长[15] - 本年度公司录得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为3.97亿港元,主要是由于投资公允价值损失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所致[16] - 本年度擁有人應佔溢利为397百万港元,去年为643百万港元[17] - 本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0.10港元,去年为0.17港元[17] 资产情况 - 擁有人權益于十二月三十一日为16,405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10%[24] - 本公司權益股东的擁有人權益为11,003百万港元,非控股權益为5,402百万港元[2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银行存款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52.33亿港元,较2022年的41.73亿港元增加[100] 业务发展 - 公司保险业务部门在2023年充分利用内地与香港、澳门之间全面开放的机遇,发展了中内地游客业务[34] - 公司不断创新推出针对关键客户群体的新储蓄、医疗和年金产品,以支持持续业务增长和渠道发展[36] - 公司在2023年认识到将保险业务纳入金融服务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致力于加强业务流程和与金融科技的融合,以为所有客户创造价值[104] 风险管理 - 公司管理层积极投入资源支持和强化流程,但整体提升和融合流程增加了相关风险管理的难度[106] - 公司管理层主要通过风险和控制自我评估来管理操作风险,为相关人员提供指导、培训和协助,以实现持续的风险管理目标[119] 资金管理 - 公司采用的资金管理模式可能涉及持有固定收益工具和高质量的金融投资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股东的整体利益[136] 内含价值 - 内含价值是对企业总体风险计提充分准备后,分配至有效业务的资产可分配收益中股东权益的一种计量标准[161] - 内含价值等于经调整净值加上有效业务扣除资本成本前的价值,再减去资本成本[163] - 新业务价值是根据期间内扣除资本成本前的新业务价值与新业务销售产生的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计算[165]
云锋金融(0037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2:5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保险收入为26.2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24.47亿港元增长7%[4] - 公司合并溢利为7.13亿港元,去年同期合并亏损为6.64亿港元(经重述)[4] - 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为3.97亿港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6.43亿港元(经重述)[4] - 公司净营业收入2023年为9.91亿港元,2022年(重述)为8.50亿港元,增长17%[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亏损)净额2023年为3.97亿港元,2022年为亏损6.43亿港元[6]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亏损)2023年为0.10港元,2022年为亏损0.17港元[6] - 公司资产总额2023年为901.49亿港元,2022年为817.69亿港元[7] - 公司权益总额2023年为164.05亿港元,2022年为162.62亿港元[7] - 2023年1月1日权益余额(重述)为162.62亿港元,2022年为171.1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权益余额为164.05亿港元,2022年为162.62亿港元[10] - 2023年公司溢利7.13亿港元,2022年亏损6.64亿港元[10] - 2023年保费及费用收入总额为119.23亿港元,2022年为114.46亿港元[14] - 2023年香港保费及费用收入79.69亿港元,占比67%;澳门为39.54亿港元,占比33%。2022年香港为69.78亿港元,占比61%;澳门为44.68亿港元,占比39%[16] - 2023年独家代理保费及费用收入合计59.79亿港元,2022年为59.92亿港元;经纪人和非独家代理为40.37亿港元,2022年为27.57亿港元;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19.07亿港元,2022年为26.97亿港元[17] - 2023年期缴保费首年合计23.6亿港元,2022年为23.67亿港元;期缴保费续期为90.46亿港元,2022年为85.43亿港元;整付保费为5.1亿港元,2022年为5.3亿港元;费用收入为700万港元,2022年为600万港元[18] - 2023年12月31日,保险业务内含价值为207.18亿港元,2022年为205.87亿港元,同比增长1%[19][20] - 2023年保险业务新业务价值为10.09亿港元,去年同期为7.58亿港元[21] - 2023年保险收入26.27亿港元,2022年为24.48亿港元,同比增长7%;保险服务费用20.54亿港元,2022年为20.03亿港元,同比增长3%[23] - 2023年再保险合同产生的费用净额为2600万港元,2022年为500万港元,同比增长4倍[23] - 2023年保险服务收入5.47亿港元,2022年为4.40亿港元,同比增长24%;投资回报31.33亿港元,2022年为3600万港元,同比增长86倍[23] - 2023年除税前溢利10.78亿港元,2022年为5100万港元,同比增长20倍;税项1.05亿港元,2022年为4800万港元,同比增长1倍[23] - 2023年除税后溢利9.73亿港元,2022年为300万港元,同比增长323倍[23][26] - 2023年净营业收入为10.36亿港元,同比增长7%[25][26] - 2023年投资收益8.39亿港元,2022年为7.14亿港元,同比增长18%[26] - 2023年资产总额863.93亿港元,2022年为775.99亿港元;负债总额700.49亿港元,2022年为617.26亿港元[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保险业务管理资产总额为843.8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61.85亿港元[30] - 2023年利息收入和其他为26.82亿港元,2022年为23.54亿港元;2023年股息收入为1.32亿港元,2022年为2.33亿港元[33] - 2023年履约现金流量为498.35亿港元,占比87%;合同服务边际净额为72.24亿港元,占比13%[35] - 2023年新业务的合同服务边际为10.31亿港元,2022年为10.98亿港元[37] - 2023年市场定位按期缴保费收入排第13位,份额为2.0%,2022年份额为1.8%[39] - 2023年费用率为8.7%,2022年为9.8%[39] - 2023年12月31日可用资本总额为84.47亿港元,2022年为66.03亿港元;最低法定资本为28.96亿港元,2022年为26.76亿港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92%,较2022年的247%上升45%[4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原定期限多于三个月的银行存款和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合共为52.33亿港元,2022年为41.73亿港元;未偿还银行借贷为13.99亿港元,2022年为13.93亿港元;未偿还股东贷款为16.41亿港元,与2022年持平;资产负债率为15.61%,2022年为16.96%[45] - 2023年集团就银行融资额度提供的保证金为2665.5万港元,2022年为2383.7万港元;抵押于澳门金融管理局的投资为187.17825亿港元,2022年为165.08677亿港元;固定银行存款为9.07291亿港元,2022年为8.56494亿港元[52] - 2023年12月31日经调整净值为101.08亿港元,较2022年的89.42亿港元有所增加[64] - 2023年12月31日有效业务扣除资本成本前的价值为131.87亿港元,2022年为139.6亿港元[64] - 2023年12月31日资本成本为25.77亿港元,2022年为23.15亿港元[64] - 2023年12月31日内含价值为207.18亿港元,2022年为205.87亿港元[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12个月扣除资本成本前的新业务价值为12.32亿港元,2022年为8.93亿港元[6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12个月资本成本为2.23亿港元,2022年为1.35亿港元[6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12个月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新业务价值为10.09亿港元,较2022年的7.58亿港元增加约33%[65] - 期内年化新保费(不包括短期储蓄产品)达28.6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74%[65] - 2023年1月1日内含价值为205.87亿港元,2022年为180.6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内含价值为207.18亿港元,2022年为205.87亿港元[66] - 2023年新业务价值为10.09亿港元,2022年为7.58亿港元[66] - 2023年和2022年有效和新业务的风险贴现率均为8.75%[68] - 2023年未来通胀率假设为2%[73] - 2023年香港业务税率假设为保费收入净额的0.825%,澳门业务税率假设为税前法定利润的12%[73] - 资本要求按最低偿付能力的150%计算[73] - 2023年敏感性测试中,新增资产收益每年增加100个点子,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有效业务价值为115.82亿港元,新业务价值为11.05亿港元[74][75] - 2023年敏感性测试中,新增资产收益每年减少100个点子,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有效业务价值为92.39亿港元,新业务价值为9.1亿港元[74][75] - 2023年敏感性测试中,风险贴现率增加50个点子,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有效业务价值为97.61亿港元,新业务价值为9.36亿港元[74][75] - 2023年敏感性测试中,风险贴现率减少50个点子,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有效业务价值为115.5亿港元,新业务价值为10.9亿港元[74][7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万通保险分部净营业收入2023年为10.36亿港元,2022年为9.70亿港元,增长7%[8] - 其他金融服务和公司分部经营亏损2023年为4500万港元,2022年为1.20亿港元,减少62%[8] 人员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独家代理在香港和澳门约有3050个,2022年为3204个;保险业务分部约有518名员工,2022年为511名;有效个别投保人超53.6万个,2022年为52.9万个[12] - 2023年香港雇员数量为478人,2022年为472人;澳门雇员数量2023年为40人,2022年为39人[3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为611名,2022年为603名;其中位于香港522名,2022年为522名;位于澳门40名,2022年为39名;位于中国42名,2022年为42名[53] - 2023年员工流失比率为29.77%,男性流失67人,流失率23.51%,女性流失114人,流失率35.29%[180][181] - 2023年按地理区域划分,香港流失166人,流失率31.50%,澳门流失0人,流失率0.00%,中国内地流失15人,流失率36.14%[181] - 2023年按年龄组划分,30岁以下流失47人,流失率42.15%,30至50岁流失112人,流失率26.57%,50岁以上流失22人,流失率29.33%[181] - 2023年按性别划分,男性员工接受培训的百分比为86.2%,女性为91.5%[184] - 2023年按工作类别划分,管理层接受培训的百分比为60.9%,非管理层为90.1%[184] 投资组合相关数据 - 2023年12月31日,债务证券、抵押贷款、权益证券以及单位信托和投资保单持有人计划相关证券分别约占总投资的76%、9%、4%及11%[30] - 2023年12月31日,97.9%的债务证券被评定为投资级别,2022年为96.8%[30] - 2023年12月31日,88.0%的抵押贷款被评为投资级别,2022年为89.4%[30] 董事及管理层相关信息 - 黄先生曾担任圆通速递董事至2022年10月13日,担任三湘印象董事至2021年6月30日[78] - Michael James O'Connor先生55岁,2020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2020年8月获委任为MMI之理事[80] - 海鸥女士44岁,2015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2020年2月调任为执行董事及代理行政总裁,2020年10月退任代理行政总裁,2022年8月调任为非执行董事[80] - 齐大庆先生59岁,2016年2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19年3月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主席[82] - 朱宗宇先生75岁,2011年8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83] - 肖风先生62岁,2019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84] - 黄先生2011年10月自中国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7年7月自中国复旦大学取得会计学学士学位[79] - 齐先生1996年取得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艾利布罗管理研究院会计学博士学位,1992年取得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管理硕士学位,1985年及1987年取得复旦大学的双学士学位[83] - 肖先生1983年取得江西师范大学中文文学士学位,2003年取得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84] - 肖先生拥有超27年的金融、资产管理及证券管理经验[84] - 2023年7月10日方林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黄鑫退任代理行政总裁[138] - 2023年6月30日Adnan Omar Ahmed辞任非执行董事[138] - 公司本年度及截至报告日期的董事包括主席虞锋等多人[138] - 公司本年度及截至报告日期,曾于附属公司服务的董事包括虞锋、黄鑫等多人[140] - 无董事与公司订有规定公司须给予超一年通知期,或支付超一年酬金报酬或其他付款的服务合约[141] - 自公司2023中期报告刊发至报告日期,无董事资料变动须根据上市规则披露[139] 公司治理相关信息 - 公司董事会坚持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框架,本年度已采纳及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