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控股(00573)

搜索文档
稻香控股(00573.HK)将于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8 18:16
董事会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审议派发中期股息的建议(如有) [1]
稻香控股(00573)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8 18:09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會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TAO HEUNG HOLDINGS LIMITED (股份代號:573)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十八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董事會成員包括執行董事鍾偉平先生、黃家榮先生、何遠華先生及鍾震峰 先生;非執行董事方兆光先生及陳裕光先生;以及獨立非執行董事陳志輝教授、麥興強先生、吳 日章先生及黃歡青女士。 * 僅供識別 董事會會議通告 茲通告稻香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董事會會議將 於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星期四 )上午十時正,於香港新界沙田火炭坳背灣街 13號舉行,藉以( 其中包括 )批准刊發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其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 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及考慮派發中期股息之建議( 如有)。 承董事會命 鍾偉平 稻 香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 主席及行政總裁 (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
稻香控股(00573)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3:57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稻香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573 | 說明 | 不適用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3,4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2,34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3,4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2,34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2,3 ...
梦龙拟投资生产线;迅销旗下GU关中国首店;保乐力加韩国任命CEO
搜狐财经· 2025-07-30 01:35
投资与产能扩张 - 梦龙计划在德国Heppenheim工厂投资数百万美元建立新生产线、冷库和能源基础设施[3] - 该工厂年产量超过20亿件冰淇淋产品 主要销往德国及部分欧洲市场[3] 股权融资与并购 - 澜沧古茶拟以每股2.46港元配售2400万股H股 较前收盘价折让16.61% 预计净筹资5804万港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6] - 涪陵榨菜积极推进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味滋美51%股权的交易 审计及尽职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12]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ADM与朝日集团签署独家协议 朝日可借助ADM全球网络拓展乳酸菌原料业务[7][9] - 联合利华推出由中国团队开发的"AI for Science"创新平台 以人工智能优化产品研发流程[22] 品牌活动与市场策略 - Dior将于2025年9月在上海举办香水展 主题为"Stories of a Miss" 旨在强化品牌与中国市场的文化纽带[14] - GU品牌确认于2025年8月关闭上海淮海中路旗舰店 但强调属于中国市场运营布局优化而非退出[17][18] 财务表现与增长 - 老铺黄金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120亿至1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1%至255% 净利润22.3亿至22.8亿元 同比增长279%至288%[20] 人事任命 - 保乐力加韩国任命Fadil Tasgin为新CEO 其曾历任保乐力加土耳其、奥地利及菲律宾市场管理职务[27] 政策动态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将于2025年1月实施 对3岁以下婴幼儿按每孩每年3600元标准发放补贴[23][24]
稻香控股(0057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9:1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24.256亿港元,较2023年的29.494亿港元下降17.8%[9][17]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66.6%,2023年为65.8%[17]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5280万港元,2023年为溢利7370万港元[17]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18.74536亿港元,较2023年的21.88819亿港元减少14.4%[9] - 2024年公司资产净值11.54163亿港元,较2023年的12.54255亿港元减少8.0%[9] - 2024年公司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2.13316亿港元,较2023年的3.45146亿港元减少38.2%[9]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约为18.745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14.4%;权益总值约为11.542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8.0%[28]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额约为5.202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流动负债总额约为4.993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流动比率约为1.04,2023年约为1.13[28]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约为2.133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扣除计息银行借贷总额后,现金盈余净额约为1.582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28] - 2024年12月31日,计息银行借贷总额约为551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负债比率降至约4.8%,2023年为7.0%[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开支约为746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资本承担约为34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30] - 2024年12月31日,提供银行担保的或然负债约为311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31] - 2024年收益为2425635千港元,2023年为294936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7.75%[148] - 2024年毛利为133070千港元,2023年为325666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9.14%[148] - 2024年税前亏损34511千港元,2023年税前溢利119745千港元[148] - 2024年年内亏损45768千港元,2023年年内溢利85456千港元[148] - 2024年本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5.21港仙,2023年为7.26港仙[148] - 2024年全面亏损总额为59263千港元,2023年全面收益总额为84013千港元[149]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354296千港元,2023年为153893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1.99%[150]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520240千港元,2023年为64988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9.95%[150]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499279千港元,2023年为57665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3.42%[150]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154163千港元,2023年为125425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00%[151]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11.54163亿港元,较2023年的12.54255亿港元减少约8%[152]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5280.1万港元,2023年为溢利7365.5万港元[152] - 2024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亏损1290.1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131.6万港元[152] - 2024年经营业务现金流量净额为2.33786亿港元,2023年为5.23258亿港元[154]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6707.4万港元,2023年为3311.8万港元[155]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94821亿港元,2023年为3.37119亿港元[155] - 2024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净额为1.28109亿港元,2023年为增加1.53021亿港元[155] - 2024年税(亏损)/溢利为亏损3451.1万港元,2023年为溢利1.19745亿港元[154] - 2024年新借银行贷款1100万港元,2023年为2.43亿港元[155] - 2024年偿还银行贷款4161.4万港元,2023年为2.67126亿港元[155] 香港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香港业务收益16.243亿港元,较2023年的17.834亿港元下降8.9%[19] - 2024年香港业务EBITDA为2.208亿港元,较2023年的3.21亿港元下滑31.2%[19] - 2024年香港业务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220万港元,较2023年的5780万港元下跌96.2%[1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有45家食肆(2023年:43家),泰昌在香港有5家(2023年:6家)、在新加坡有11家(2023年:11家)饼家[22] 中国内地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内地业务收益8.013亿港元(2023年:11.659亿港元),按年缩减31.3%,EBITDA下降52.3%至9010万港元(2023年:1.891亿港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5500万港元(2023年:溢利1700万港元)[2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内地有26家食肆(2023年:39家)[25] - 集团因企业宴会等大型餐饮需求萎缩及消费模式转变,2024年关闭逾10间内地食肆[23] 公司业务运营策略 - 集团推出“物超所值”推广活动维持营业额,但盈利能力受影响[20] - 集团参与香港特区政府“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引入非本地劳工,缓解人手压力[21] - 集团制定数字化营销策略,通过社交平台宣传食肆优惠取得成效[25] - 集团冷冻和包装食品分部保持稳定,与电商平台合作并开始海外销售[25] - 集团自营超市业务表现逊于去年,但有助于巩固顾客基础[26] - 2025年,集团将推进多元营销举措,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物流中心设备及生产程序[35][36] - 集团将密切关注中国大陆市场,调整策略,拓展海外市场,采取谨慎发展策略[39]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议不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18] - 董事会决议不建议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98] 公司人员信息 - 钟伟平65岁,2005年12月2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逾50年中式饮食业经验[42] - 黄家荣67岁,2007年3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逾30年中式饮食业经验[43] - 何远华63岁,2007年3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逾30年中式饮食业经验[43] - 钟震峰38岁,2019年11月1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加入集团前有4年餐饮经验[43] - 方兆光67岁,2007年3月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从事法律事务工作逾45年[44][46] - 陈裕光73岁,2007年3月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拥有逾30年饮食管理经验[46] - 陈志辉教授71岁,2007年3月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投身教育界逾40年[47] - 麦兴强62岁,2007年3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逾7年[48] - 吴日章69岁,2007年3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9] - 黄欢青62岁,2023年1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9] - 财务总监黎志健44岁,2024年10月加入集团,有超20年财务相关经验[50] - 行政副总裁邱静雯41岁,2018年10月加入集团,自2024年3月起任叶氏化工独立非执行董事[50] - 营运总监钟凌峰35岁,2012年加入集团,负责委托制造业务营销等[51] - 供应链总监钟承达35岁,2017年加入集团,负责冷冻和包装食品销售等[51] 公司治理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53][61] - 董事会由10位董事组成,包括4位执行董事、2位非执行董事及4位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公司重订各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任期2 - 3年[58] - 超过三分之一董事会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一位有合适专业资历[58]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按四重点范畴考虑可计量目标[62] - 提名委员会将不时检讨《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62] - 审核委员会于2024年举行两次会议[70] - 提名委员会于2024年举行一次会议,并已审阅2025年重选董事事宜[74] - 薪酬委员会于2024年举行一次会议,已检讨所有董事薪酬及待遇[77] - 2024年董事会举行四次定期会议[80]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麦兴强先生、陈志辉教授、黄欢青女士及陈裕光先生,由麦兴强先生担任主席[68] - 提名委员会由陈志辉教授、吴日章先生及陈裕光先生组成,主席为陈志辉教授[71] - 薪酬委员会由吴日章先生、麦兴强先生及方兆光先生组成,主席为吴日章先生[75] - 公司秘书黎志健先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参加逾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89] - 公司于2024年5月30日举行上届股东周年大会,董事会主席等人员出席与股东沟通[90] 公司审计相关 - 2024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核费用年内拨备为3200千港元,2023年为3400千港元[82] - 2024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非审核服务费用为255千港元,2023年为255千港元[82] - 2024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服务酬金总额为3455千港元,2023年为3655千港元[82]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任满告退,公司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提呈决议案续聘其为核数师[129] - 审计认为公司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真实而中肯地反映了集团于2024年12月31日的综合财务状况及截至该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表现及综合现金流量[131] - 审计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审计准则》进行,所获得的审计凭证能充足及适当地为审计意见提供基础[132] - 审计时检测计算使用价值中的关键假设,内部估值专家协助评估可收回金额的方法及折现率,将现金流量预测与集团历史数据比较[135] - 对采用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作可收回金额的现金产生单位,评估估值师的客观性、独立性及胜任能力,内部估值专家协助评估估值方法及假设并进行基准比较[135] - 审计程序审核管理层对递延税项资产确认评估,将集团预测与税收筹划策略、税收对账调整和历史财务信息对比[141] - 董事负责根据相关准则和规定拟备真实而公允的综合财务报表,对内部控制负责[139] - 董事负责评估集团持续经营能力,在适用情况披露相关事项,使用持续经营为会计基础[139] - 审计委员会协助董事监督集团财务报告过程[140] - 审计目标是对综合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重大错误陈述取得合理保证并出具核数师报告[142] - 审计过程运用专业判断,保持专业怀疑态度,与审计委员会沟通计划的审计范围、时间安排、重大审计发现等[143] 公司购股计划相关 - 公司根据购股计划向合资格人员授出2013万份可认购普通股的购股权[105] - 回顾年内,无购股期权获行使,142万份购股期权因终止雇员聘用而没收[105] - 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期权分两批归属,各占50%[105] - 购股期权可按每股2.08港元行使,持有人可在2017年12月2日至2026年12月1日期间行使[105] - 购股计划于2017年6月8日期满,已授出未行使的购股期权仍有效[10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而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6,030,000份,年初为7,450,000份,年内因终止聘用注销1,420,000份[106] 公司储备及捐献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802,403,000港元,另有752,378,000港元的公司股份溢价账及其他储备可用于分派[109] - 年内,集团慈善捐献共319,000港元[110] 公司客户及供应商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应占销售额百分比少于30%,五大供应商及单一最大供应商分别约占采购总额的12.4%及4.3%[111] 公司股权持有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钟伟平先生持有公司普通股好
稻香控股(0057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9:5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24.256亿港元,较2023年的29.494亿港元下降17.8%[4][8] - 该年度公司税后亏损4576.8万港元,2023年为溢利8545.6万港元,降幅153.6%[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5280万港元,2023年为溢利7370万港元,降幅171.7%[8] - 每股基本亏损5.21港仙,2023年为盈利7.26港仙,降幅171.7%[4] - 公司不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为每股3港仙,降幅100%[4][9]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减少14.4%至约18.745亿港元,权益总值减少8.0%至约11.542亿港元[1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总额约5.202亿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4.993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04,2023年约为1.13[1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约2.133亿港元,扣除计息银行借贷总额约5510万港元后,现金盈余净额约1.582亿港元,2023年分别约为3.451亿港元、8570万港元、2.594亿港元[1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借贷总额减少至约5510万港元,负债比率减少至约4.8%,2023年分别约为8570万港元、7.0%[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开支约7460万港元,2023年约为989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约340万港元,2023年约为210万港元[2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关提供银行担保以代替租金及公用服务按金的或然负债约3110万港元,2023年约为3250万港元[22] - 2024年公司收益为24.25635亿港元,2023年为29.49362亿港元;2024年毛利为1.3307亿港元,2023年为3.25666亿港元;2024年年内亏损4576.8万港元,2023年溢利8545.6万港元[31] - 2024年本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21港仙,2023年为7.26港仙[31] - 2024年全面亏损总额为5926.3万港元,2023年全面收益总额为8401.3万港元[32]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3.54296亿港元,2023年为15.38932亿港元;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5.2024亿港元,2023年为6.49887亿港元[33]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4.99279亿港元,2023年为5.76658亿港元;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2096.1万港元,2023年为7322.9万港元[33]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21,094千港元,较2023年的357,906千港元下降38.22%[34]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154,163千港元,较2023年的1,254,255千港元下降8.00%[34]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60,823千港元,较2023年的85,551千港元下降28.90%[43] - 2024年银行贷款利息2291千港元,较2023年的5950千港元下降[44] - 2024年销售成本为2292565000港元,2023年为2623696000港元[44] - 2024年总税项开支11257千港元,2023年为34289千港元[46] - 2024年确认分派股息30430千港元,2023年为60860千港元[46]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014348000股,2023年相同[47][49] - 2024年交易应收款项47312千港元,减值1542千港元,净额45770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57846千港元、1866千港元、55980千港元[49] - 2024年交易应付款项89828千港元,2023年为133093千港元[51] - 董事会不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52] 各业务线店铺数量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食肆及饼店数目为87家,较2023年的99家减少12.1%;公布日期为85家,较2023年的96家减少11.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有45家食肆,较2023年的43家增加;泰昌在香港有5家饼家,较2023年的6家减少,在新加坡经营11家饼家与2023年持平[1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内地食肆26家,2023年为39家[16] 香港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业务2024年收益16.243亿港元,较2023年的17.834亿港元下降8.9%[11] - 香港业务2024年EBITDA为2.208亿港元,较2023年的3.21亿港元下滑31.2%[11] - 香港业务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220万港元,较2023年的5780万港元下跌96.2%[11] - 2024年香港地区来自外部客户收益为1,624,316千港元,较2023年的1,783,447千港元下降9.03%[41] - 2024年香港地区非流动资产为506,538千港元,较2023年的548,147千港元下降7.59%[42] 中国内地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内地业务收益8.013亿港元,较2023年的11.659亿港元缩减31.3%,EBITDA下降52.3%至9010万港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5500万港元,2023年为溢利1700万港元[15] - 2024年中国内地来自外部客户收益为801,319千港元,较2023年的1,165,915千港元下降31.27%[41] - 2024年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为679,363千港元,较2023年的800,485千港元下降15.13%[42] 各业务线营运收益变化 - 2024年食肆及饼店营运收益为2,134,008千港元,较2023年的2,616,895千港元下降18.45%[43] - 2024年销售食品及其他项目收益为190,744千港元,较2023年的198,708千港元下降3.91%[43] - 2024年家禽养殖场营运收益为100,883千港元,较2023年的133,759千港元下降24.57%[43]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旗下“钟厨”自二月起进驻高端餐饮数码平台,带动可观销售额增长;“壹号渔船”分店引入自助式铁板烧;“稻香”食肆延续9.9港元乳鸽等超值菜式并推出高性价比套餐[26] - 香港物流中心本年度获得FSSC 22000认证,公司将继续技术投资优化设备及生产程序[27] - 公司将密切监察中国大陆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调整策略,善用社交平台提升业务覆盖和品牌曝光[27] - 冷冻和包装食品分部已启动海外市场销售布局,未来将探索东南亚、澳洲及英国等市场机遇[28] - 鉴于2025年经济前景不明朗,公司将采取谨慎发展策略,确保业务可持续性[2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在企业管治上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未区分[55] - 公司全体董事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56] - 年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7] - 公司于2007年6月9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麦兴强等四人,麦兴强任主席[58] - 审核委员会审阅公司2024年度业绩,认为公司遵守会计准则及规定并充分披露[58] - 公司核数师核对初步公告与综合财务报表初稿金额一致,但未作核证[59] 公司活动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9日举行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60] - 公布电子版将刊登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61] - 公布日期董事会有10名董事,包括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1]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税率为8.25%,2023年相同[45]
稻香控股(0057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2 16:33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2.8557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04553亿港元减少14.6%[7][9]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402.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340万港元减少88.0%[7][9] - 毛利率为7.4%,较2023年同期的12.1%减少38.8%[7] - 纯利率为0.3%,较2023年同期的2.2%减少86.4%[7] - 基本每股盈利和摊薄每股盈利均为0.40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3.29港仙减少88.0%[7][9] - 拟派每股中期股息为0,较2023年同期的3.0港仙减少100.0%[7]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943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6117千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18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2251千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全面收益(亏损)总额为 - 386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859千港元[10][15] - 2024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全面收益为50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92千港元[10][15] - 2024年上半年税前溢利为705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1637千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2.8557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04553亿港元有所下降[22][25][26]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市场收益为8.38148亿港元,内地市场收益为4.47427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92352亿港元和6.12201亿港元均有下滑[22][26] - 2024年上半年食肆及饼店营运收益为11.32831亿港元,销售食品及其他项目收益为0.9085亿港元,禽畜养殖场营运收益为0.61894亿港元,均低于2023年同期[2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3404.8万港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2283.8万港元[27]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389.2万港元,已收补偿金为1530.6万港元,政府补助为131.4万港元[27] - 2024年上半年总租金收入为56.7万港元,终止租赁收益为906万港元[27]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988.6万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1218.6万港元[28] - 2024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利息为180.8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807.8万港元[28]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1.90547亿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13.22696亿港元[30] - 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集团一间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利润税率为8.25%,其余为16.5%,2023年同期无香港应课税溢利[32] - 2024年上半年总税项开支(抵免)为 - 237.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552万港元[33] - 2024年上半年已确认派发股息3043万港元,为2023年末期股息,2023年同期为2022年末期股息[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402.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340万港元[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约为12.856亿港元,按年下跌14.6%,毛利率达66.9%,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400万港元[49] - 香港业务期内收益约8.381亿港元,按年下跌6.1%,EBITDA约为1.18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0.9%,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550万港元[50] - 中国内地业务期内收益4.474亿港元,较2023年的6.122亿港元按年下跌26.9%[52] - 自营超市业务销售额下跌约20%,毛利率上升约3%[54]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19.7611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88819亿港元减少9.7%[7] - 资产净值为12.1783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54255亿港元减少2.9%[7] - 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2.8997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5146亿港元减少16.0%[7] - 负债比率为4.6%,较2023年12月31日的7.0%减少34.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41263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38932千港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56348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9887千港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45170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76658千港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1177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3229千港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0657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7906千港元[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21783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54255千港元[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为13.48632亿港元,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12.37892亿港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香港非流动资为5.48147亿港元,内地为8.00485亿港元,均高于2023年12月31日[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账面价值2741.2万港元的楼宇和4570万港元计入使用权资产的租赁土地已作抵押[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2050万港元的投资物业已作抵押[38] - 2024年6月30日交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为4953.9万港元,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5598万港元[39] - 2024年6月30日一个月内账龄的交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3010.5万港元,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4024万港元[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交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为136.4万港元,较期初减少50.2万港元[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交易应付款项为1.3309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5143万港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或然负债中就取代公用服务及物业租赁按金作出的银行担保为3259.4万港元[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合约承担中租赁物业装修等为219.9万港元[44]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约19.76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9.7%[55]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值约12.17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2.9%[5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约为1.25,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约1.13[55]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约2.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56] - 2024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借贷总额约549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负债比率为4.6%[56]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现金流量净额为13983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6464千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93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31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7589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4503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净额为65462千港元,2023年同期增加净额为101630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2750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90663千港元[1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5年12月2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8] - 公司主要从事食肆营运及餐饮服务、饼店营运、食品生产销售及分销、禽畜养殖场营运等业务[18] 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 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18] - 需将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与2023年度财务报表一并阅读[18] 业务运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共有43家食肆,泰昌饼家在香港经营6家、新加坡经营11家[51] - 集团物流中心上半年获新客户,时令产品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双位数增长[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中国内地食肆从2023年的41家减至30家[53]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9]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3] 未来经营策略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香港及内地经济和营商环境充满挑战,将采取审慎经营和发展策略[62] - 香港食肆将采取多品牌策略开设特色品牌食肆,推出不同时段优惠活动,如早市延长“饮茶节”、推出“老友记孖宝”,午市“震撼价”粉麵类产品,晚市优惠特色菜单,宵夜“$9.9”系列海鲜火锅套餐[62] - 公司参加香港特区政府“补充劳工优化计划”,输入内地劳工改善香港食肆及物流中心前線员工工作量[62] - 香港物流中心获FSSC 22000认证,有望获更多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委托加工合约,还将投入资源提升设备和产品制造技术[62] - 内地食肆将加快产品研发、提高质量,结合市场趋势调节菜单、定价、服务范围及营销策略,物流中心将开拓马来西亚、泰国、澳洲、英国等海外市场[62] - 公司将务实扩大食肆网络、提高物流中心效率、采取严谨成本控制策略及维持稳健现金流,为股东创造长远价值[62] 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执行董事钟伟平、黄家荣、钟震峰、何远华分别持有公司股份442,591,911股(占比43.63%)、108,805,803股(占比10.73%)、3,000,000股(占比0.30%)、2,400,000股(占比0.24%)[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执行董事方兆光、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欢青分别持有公司股份180,000股(占比0.02%)、800,000股(占比0.08%)[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主要股东Billion Era International Limited、Tin Tao Investments Limited等分别持有公司股份423,434,689股(占比41.74%),Joy Mount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103,283,124股(占比10.18%),Perfect Plan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102,053,976股(占比10.04%),Whole Gain Holdings Limited持有56,795,068股(占比5.60%)[68] 购股权计划 - 公司根据2007年购股权计划向合资格人士授出2013万份可认购普通股的购股权,分两批各50%于2017年12月1日及2018年12月1日归属,行使价每股2.08港元,行使期为2017年12月2日至2026年12月1日[70] - 截至2024年1月1日,购股计划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745万份,年内因到期失效66万份,截至2024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679万份[70] - 2017年5月25日公司采纳新的2017年购股计划,截至报告日,无根据该计划授出或同意授出的购股权[72] 企业管治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即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未区分[73]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规定标准[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4] 其他信息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要管理人员酬金为446.5万港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开支约18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6140万港元减少[57] -
稻香控股(0057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2 18:5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5年12月2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受豁免有限公司[8] - 公司主要从事食肆营运及提供餐饮服务、饼店营运、生产销售及分销食肆营运相关食品及其他项目、禽畜养殖场营运业务[8] 财务报表编制依据 - 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编制[8] 负债相关评估 - 公司重新评估2023年及2024年1月1日负债条款及条件,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维持不变[10] - 公司无供应商融资安排,相关修订本对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无影响[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整体收益与溢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2.8557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04553亿港元减少14.6%[1] - 期内溢利为943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611.7万港元减少73.9%[1]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402.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340万港元减少88.0%[1] - 每股基本溢利为0.40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3.29港仙减少88.0%[1] - 拟派每股中期股息为0,较2023年同期的3.00港仙减少100.0%[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约为12.856亿港元,按年下跌14.6%,毛利率达66.9%,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400万港元[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与负债)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4.1263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38932亿港元有所减少[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5.6348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49887亿港元有所减少[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4.5170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76658亿港元有所减少[5]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2.1783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54255亿港元有所减少[6]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为1,237,89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48,632千港元,其中香港分别为495,693千港元和548,147千港元,中国内地分别为742,199千港元和800,485千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交易应收款项为50,903千港元,减值准备1,364千港元,净额49,53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交易应收款项为57,846千港元,减值准备1,866千港元,净额55,980千港元[24] - 交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2024年6月30日为4.9539亿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598亿千港元[25] - 交易应付款项2024年6月30日为8.1663亿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3093亿千港元[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减少9.7%至约19.761亿港元,权益总值减少2.9%至约12.178亿港元[3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约为5.635亿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为4.517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25[34]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约为2.9亿港元,扣除计息银行借贷总额约5490万港元后,现金盈余净额约为2.351亿港元[34] - 2024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借贷总额减少至约5490万港元,负债比率为4.6%[35] - 2024年6月30日,已抵押银行存款约149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约4570万港元、楼宇约2740万港元以及投资物业约2050万港元[37] - 2024年6月30日,有关提供银行担保以代替租金及公用服务按金的或然负债约为3260万港元[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税收、股息等)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售存货成本为426,06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17,739千港元[17]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拨备,集团一间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税率为8.25%,余下为16.5% [18] - 2024年当期香港所得税支出2,959千港元,中国内地支出3,636千港元;2023年当期香港所得税支出2,857千港元,中国内地支出283千港元[19] - 2024年确认2023年末期股息30,430千港元,报告期末后宣派中期股息30,430千港元;2023年确认2022年末期股息30,430千港元,报告期末后宣派中期股息30,430千港元[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按溢利4,022,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1,014,348,000股计算;2023年同期按溢利33,400,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1,014,348,000股计算[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机器及设备添置为14,680,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60,403,000港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资本开支约为1880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的资本承担约为220万港元[36]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4] 各地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地区来自外部客户收益为838,14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92,352千港元;中国内地为447,42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12,201千港元[13] - 香港业务期内收益约8.381亿港元,按年下跌6.1%,EBITDA约为1.18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0.9%,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550万港元[29] - 中国内地业务期内收益约4.474亿港元,按年下跌26.9%,EBITDA约6550万港元,按年下跌34.6%,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50万港元[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有43家食肆,泰昌饼家在香港经营6家、在新加坡经营11家;在中国内地有30家食肆[30][3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6月30日,食肆及饼店数目为90间,较2023年的112间减少19.6%;公告日期时为89间,较2023年减少20.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食肆及饼店营运收益为1,132,83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14,907千港元;销售食品及其他项目为90,85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1,516千港元;家畜养殖场营运为61,89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8,130千港元[15] - 集团自营超市业务销售额下跌约20%,毛利率上升约3%[33] - 冷冻和包装食品分部线上销售表现不佳,线下批发分销商受影响,整体销售额逊于去年,但仍有盈利贡献,期内推出超30款新产品[32] - 集团香港食肆营业额录得约6.1%跌幅,高端品牌“钟菜馆”和“潮囍薈”收益保持平稳[29] 利息与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贷款利息为1,80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227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8,07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959千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3,89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010千港元;已收补偿款政府补助为15,306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总租收入为1,31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44千港元;赞助费收入为8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26千港元;终止租赁收益为9,06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833千港元;其他为3,82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400千港元[16] 公司运营与管理相关 - 集团针对成本高企采取搜购食材、合并部门等措施,物流中心获新客户,时令产品销售额双位数增长[30] - 公司计划在不同时段推出优惠活动和高性价比产品,参加“补充劳工优化计划”[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45] - 公司认为让钟伟平先生同时担任主席与行政总裁符合集团最大利益[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48] - 公司于2007年6月9日设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麦兴强先生等[49] - 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报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49] - 审核委员会认为中期财报遵守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并充分披露[49] - 中期业绩公告电子版将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50]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钟伟平先生等组成[51] 员工与购股权相关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4231名雇员,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而尚未获行使的购股权为679万份[41]
稻香控股(0057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7:42
财务数据 - 2023年收益为2949362千港元,较2022年的2401849千港元增加22.8%[4] - 2023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3655千港元,2022年亏损143138千港元,同比增加151.5%[4] - 2023年毛利率为11.0%,较2022年的0.4%增加2650.0%[4] - 2023年资产总值为2188819千港元,较2022年的2272978千港元减少3.7%[4] - 2023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345146千港元,较2022年的251854千港元增加37.0%[4] - 集团2023年总收益29.494亿港元,按年增长22.8%,毛利率升至65.8%,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37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7] - 香港业务2023年收益17.834亿港元,按年增长36.4%,EBITDA按年上升76.3%,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780万港元[18] - 中国内地业务2023年收益11.659亿港元,较2022年上升6.5%[25] - EBITDA按年上升176.9%至1.891亿港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59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1.018亿港元[26] - 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减少3.7%至约21.888亿港元,权益总值增加0.9%至约12.543亿港元[3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1.13,2022年约为0.88[33] - 2023年12月31日,计息银行借贷总额减至约8570万港元,负债比率减至约7.0%,2022年分别约为1.098亿港元和9.0%[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开支约9890万港元,资本承担约210万港元[35] - 2023年收益为29.49362亿港元,较2022年的24.01849亿港元增长22.8%[187] - 2023年毛利为3.25666亿港元,2022年仅为1047万港元[187] - 2023年税前溢利为1.19745亿港元,2022年亏损1.57343亿港元[187] - 2023年年内溢利为8545.6万港元,2022年亏损1.37019亿港元[187] - 2023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溢利为7.26港仙,2022年亏损14.11港仙[187] - 2023年全面收益总额为8401.3万港元,2022年亏损2.42229亿港元[188] - 截至2023年底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5.38932亿港元,较2022年的16.90186亿港元有所下降[189] - 截至2023年底流动资产总额为6.49887亿港元,较2022年的5.82792亿港元有所增长[189] - 截至2023年底流动负债总额为5.76658亿港元,较2022年的6.61061亿港元有所下降[189] - 截至2023年底资产净值为12.54255亿港元,较2022年的12.43122亿港元略有增长[190] - 2023年税前溢利为119,745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157,343千港元[192] - 2023年经营业务现金流量净额为523,258千港元,2022年为254,558千港元[192]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33,118千港元,2022年为 -87,073千港元[193]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337,119千港元,2022年为 -335,046千港元[193] - 2023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增加净额为153,021千港元,2022年为减少167,561千港元[193] - 2023年新借银行贷款243,000千港元,偿还银行贷款267,126千港元[193] - 2023年已付股息60,860千港元,已付附属公司一名非控股股东的股息12,020千港元[193] - 2023年终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344,598千港元,年初为193,311千港元[193] 业务发展 - 公司实施翻新餐厅、建立新品牌、成本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等策略使业务恢复增长[7] - 2023年香港食肆业务日间及宴席业务增长显著,委托制造业务发展理想[8] - 2023年中国内地食肆业务复苏较慢,冷冻和包装食品业务表现较去年差[9] - “钟菜馆”销售及盈利能力较疫情前上升50%,集团计划未来继续发展该品牌[19] - 2023年初推出的“潮囍薈”运营不足一年吸引超100对新人,众多知名机构及公司在此举办活动[19] - 2023年四季度推出的“壹号渔船”开业三个月顾客数目稳步提升,大部分顾客年龄介乎25至40岁[19] - 集团推出“一蚊”系列等推广活动,成功提升销售收入[20] - 集团委托制造业务2023年有所增长,推出新的西式产品系列,客户群扩大至餐饮集团及连锁饼家[23] - 2023年底集团在香港有43家食肆,泰昌饼家在香港经营6家、新加坡经营11家[24] - 新加坡泰昌盈利能力欠佳,当地通胀达4.8%,集团目前无意在当地开新店,但计划扩展到其他地区市场[24] - 中国内地业务稻香开发多款宴会菜单并装修,宴会销售增长30% - 40%[2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内地食肆从2022年的45家减至39家[29] - 集团有意未来数年开拓冷冻和包装食品海外市场[30] 未来规划与挑战 - 预计2024年业务面临劳工短缺、食材原料价格高企、租金过高等挑战[10] - 公司将因应市况调整业务模式,加强产品组合并控制成本[10] - 公司对2024年香港及中国内地业务表现保持审慎乐观态度[44] - 公司计划提升服务质量应对市场竞争,包括分析顾客消费模式、培训员工和推行奖励计划[45] - 公司将采取创新策略吸引顾客,如创造高性价比产品和开展营销推广活动[45] - 公司将加强物流中心建设,包括购买机器、聘用专业人士和开发新产品[45] - 公司预计2024年委托制造业务收益将继续增长[45] - 公司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扩大品牌知名度和促进业务发展[46] - 公司冷冻和包装食品分部将渗透中国内地其他城市并推广至东南亚及全球其他地区[46] - 鉴于2024年经济前景不确定,公司坚持审慎发展策略,暂不考虑扩大食肆网络[47] - 若有机会,公司将在香港开设较小食肆,因其投资成本低、回本快[47] - 公司管理层将继续寻找商机并维持财务稳定[47] 公司治理 - 公司创始人钟伟平拥有逾50年中式饮食业经验,负责整体企业策略等[49][50]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陈志辉、麦兴强、吴日章、黄欢青等独立非执行董事[58][59][63][64]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有张健文、邱静雯、钟凌峰、钟承达等[65][66][67][6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70] - 董事会由十位董事组成,包括四位执行董事、两位非执行董事及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76] - 公司已续订各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服务合约,为期两至三年[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未区分[80]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按性别、种族、年龄、服务任期考虑可计量目标[81][83] - 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举行两次会议,完成审阅外聘核数师函件等工作[91][92]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主席为陈志辉教授[93] - 提名委员会于2023年举行一次会议,已审阅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重选董事并作建议[96] - 薪酬委员会于2007年6月9日成立,由三名成员组成,2023年举行一次会议并检讨董事薪酬待遇[97][99][100] - 2023年董事会举行四次定期会议,各董事有相应出席记录[104] - 集团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主要核数师,2023年支付酬金总额365.5万港元,较2022年的354.4万港元有所增加[106][107] - 董事会有责任评估和厘定集团可承担的风险,授权审核委员会监督相关系统,内部审核部门独立运作并向审计委员会报告[108]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023年董事均遵守该守则[109] - 公司秘书张健文女士2023年参加逾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10] - 2023年6月1日股东周年大会上,董事会成员等与股东沟通,投票结果登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11] - 股东可按程序召开股东大会、提呈议案、提名董事,相关程序可在公司网站查阅[112] - 股东可向董事会查询提问,可寄往公司总办事处或在股东大会上直接提出[113] - 公司管理层与机构投资者等会面沟通,投资者可通过公司网站咨询和阅览近期公布[114] 股息与购股计划 - 公司建议向2024年6月6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支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00港仙,总额约30430000港元[123] - 2023年公司根据购股计划向合资格人士授出20130000份可认购普通股的购股权,年内无购股权获行使,520000份因终止雇员聘用而没收[130] - 2023年12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而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7450000份[132] - 2017年5月25日公司采纳新购股计划,截至报告日,无根据该计划授出或同意授出的购股权[13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840087000港元,其中30430000港元为年度建议末期股息[134]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在香港及内地从事食肆及饼店营运、提供餐饮服务等[117] - 公司将在适当时候刊载独立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19] - 公司将在2024年5月23日至5月30日暂停股东过户登记以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股东,6月6日暂停以确定获派末期股息股东[124] - 年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29]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或开曼群岛法律无规定按比例向现有股东发行新股的优先购股权条文[127] - 集团年内慈善捐款31.5万港元[1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五大客户应占销售额百分比少于30%,五大供应商及单一最大供应商分别约占采购总额的16.3%及5.8%[136] - 2023年12月31日,执行董事钟伟平、黄家荣、钟震峰、何远华分别持有公司股份441,570,911股(占43.53%)、108,805,803股(占10.73%)、3,000,000股(占0.30%)、2,400,000股(占0.24%);非执行董事方兆光持有180,000股(占0.02%);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欢青持有800,000股(占0.08%)[146] - 2023年12月31日,主要股东Billion Era International Limited、Tin Tao Investments Limited、Sapphire Skye Holdings Limited、Zedra Trust Company (Singapore) Limited分别持有公司股份423,434,689股(占41.74%);Joy Mount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103,283,124股(占10.18%);Perfect Plan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102,053,976股(占10.06%);Whole Gain Holdings Limited持有56,795,068股(占5.60%)[149] - 执行董事黄家荣、何远华,非执行董事陈裕光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吴日章将轮值告退,符合资格并愿于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连任[139]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委任期为两至三年[139] - 公司已就集团董事购买合适的董事责任保险[141] - 所有拟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之董事概无与公司订立公司不可于一年内无偿(法定补偿除外)终止的服务合约[142] - 公司董事薪酬由薪酬委员会根据公司营运业绩、个人表现及现行市况而定[143] - 年内及2023年12月31日,概无公司董事于集团业务以外任何直接或间接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中拥有权益[145] - 2023年支付关连人士法律费用开支885000港元,2022年为669000港元[153] - 2023年支付关连人士租赁付款12594000港元,2022年为6716000港元[153] - 2023年支付关连人士管理费用8495000港元,2022年为4685000港元[153] - 执行董事钟震峰持有东莞天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5.15%[154]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至少25%由公众持有[158]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任满告退,公司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提呈决议案续聘其为核数师[159] - 年内物业、机器及设备减值亏损净额约4400000港元,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6800000港元
稻香控股(0057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2:05
整体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29.494亿港元,按年增长22.8%,毛利率升至65.8%,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37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0] - 2023年收益为29.49362亿港元(2022年:24.01849亿港元),毛利为3.25666亿港元(2022年:1047万港元),年内溢利为8545.6万港元(2022年:亏损1.37019亿港元)[57] - 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减少3.7%至约21.888亿港元(2022年:约22.73亿港元),权益总值增加0.9%至约12.543亿港元(2022年:约12.431亿港元)[5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总额约为6.499亿港元(2022年:约5.828亿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为5.767亿港元(2022年:约6.611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13(2022年:约0.88)[5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约为3.451亿港元(2022年:约2.519亿港元),现金盈余净额约为2.594亿港元(2022年:约1.421亿港元)[5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借贷总额减少至约8570万港元(2022年:约1.098亿港元),负债比率降至约7.0%(2022年:9.0%)[52] - 2023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57,906千港元,2022年为368,795千港元;资产净值2023年为1,254,255千港元,2022年为1,243,122千港元[60] - 2023年收益为2,949,362千港元,2022年为2,401,849千港元;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2023年为85,551千港元,2022年为137,295千港元[67] - 2023年销售成本为2,623,696,000港元,2022年为2,391,379,000港元[68] - 2023年融资成本中银行贷款利息为5,950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18,848千港元;2022年银行贷款利息为6,082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20,942千港元[68] - 2023年年内总税项开支为34,289千港元,2022年为抵免20,324千港元[71] - 2023年已发行股本为101,435千港元,储备为1,131,599千港元;2022年已发行股本为101,435千港元,储备为1,120,120千港元[80] - 2023年公司总收益为2949362千港元,较2022年的2401849千港元增长22.8%,其中香港市场收益1783447千港元,内地市场收益1165915千港元[89] - 2023年非流动资 产为1348632千港元,较2022年的1485382千港元下降9.2%,其中香港为548147千港元,内地为800485千港元[90] - 2023年融资成本为24798千港元,低于2022年的27024千港元[92] - 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007710千港元,高于2022年的904046千港元[94]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为851233千港元,高于2022年的763535千港元[94] - 2023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73655千港元,而2022年为亏损143138千港元[99] - 2023年交易应收款项减值后为55980千港元,高于2022年的46640千港元[99] - 2023年交易应付款项为133093千港元,高于2022年的127335千港元[101] - 2023年每股基本溢利/(亏损)按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亏损)及年内已发行的公司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14,348,000股计算,与2022年相同 [116] 香港业务情况 - 2023年香港业务贡献收益17.834亿港元,按年增长36.4%,EBITDA按年上升76.3%至3.21亿港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780万港元[18] - 香港业务表现鼓舞,“钟菜馆”销售及盈利能力较疫情前上升50%[5] - 2023年香港食肆业务增幅理想,日间及宴席业务增长显著,委托制造业务发展良好,委托人数量及销售持续上升[3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有43家食肆(2022年:45家),泰昌饼家在香港有6家(2022年:8家)[47][50] 中国内地业务情况 - 中国内地食肆业务复苏较香港慢,冷冻和包装食品业务表现较去年差,但仍具发展潜力[9] - 中国内地业务2023年收益11.659亿港元,较2022年上升6.5%,EBITDA按年上升177.1%至1.891亿港元[23] - 2023年中国内地业务收益增长不大,关闭数家食肆,但宴会销售增长30% - 40%[49] - 2023年12月31日,内地有39家食肆(2022年:45家)[47][50] - 内地业务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扩大知名度和促进业务发展,冷冻和包装食品分部将渗透内地其他城市并推广至东南亚及全球其他地区[55] 新加坡业务情况 - 新加坡当地通胀达4.8%,泰昌盈利能力较以往逊色,公司目前无意在当地开新店,计划与国际餐饮运营商合作拓展其他地区市场[22] 业务策略与活动 - 公司实施翻新餐厅、建立新品牌、成本控制、提升物流中心生产力等策略,业务恢复增长[12] - 公司推出“物超所值”推广活动,提升销售收入[20] - 公司委托制造业务2023年有所增长,推出新的西式产品系列,客户群扩大至餐饮集团及连锁饼家[21] - 公司自2023年推出宵夜点心自助餐,在社交媒体平台推广取得积极成果[24] - 公司计划未来继续发展“钟菜馆”品牌,还将开拓冷冻和包装食品海外市场[36][37] 新品牌运营情况 - 2023年初推出的“潮囍薈”运营不足一年吸引超100对新人,众多知名机构和公司选择在此办活动[36] - 2023年第四季度推出的“壹號漁船”开业三个月顾客数目稳步提升,多数顾客年龄在25至40岁[36] 店铺数量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食肆及饼店数目为99间,较2022年的122间减少18.9%;公布日期时为96间,较2022年的120间减少20.0%[3] 未来展望与挑战 - 展望2024年,公司预计面临劳工短缺、食材原料价格高企、租金过高等挑战,将调整业务模式和控制成本[13] - 公司预计2024年委托制造业务收益将继续增长[29] - 公司对2024年香港及内地业务表现保持审慎乐观态度,将留意市场发展并制定策略[53] 股息派发 - 公司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3.0港仙[18] - 年内拟派末期股息须经公司股东于应届股东大会批准[70] - 2023年末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3.00港仙,金额为30430千港元[98] - 2021 - 2023年中期股息均为每股普通股3.00港仙,对应金额均为30,430 [114] - 2022年末期股息建议派付每股普通股3.00港仙,金额为30,430 [116] - 董事会建议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股份3.00港仙,与2022年相同,须在2024年5月30日股东周年大会获批准,若获批将于2024年6月20日派付 [119] - 公司将于2024年6月6日暂停股东过户登记以确定有权获派末期股息股东,过户文件须在2024年6月5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 [120] 财务报表编制 - 公司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的披露规则编制,按历史成本法编制,投资物业按公平值计量,以港元呈列[82] - 公司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纳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部分修订对财务报表无影响[83][84] 信贷与结算 - 公司与客户买卖主要以现金及信用卡结算,给予部分客户30 - 90日期限,严格控制应收款项,无重大集中信贷风险,交易应收款项免息且无抵押品或信贷保证[74] 企业管治与合规 - 公司目前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未区分[105] - 全体董事在2023年度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 [107] - 2023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 [10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3年度业绩,认为公司遵守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并充分披露 [124] - 公司核数师将初步公告数字与综合财务报表初稿金额核对一致,但未作核证 [124] 股东大会安排 - 2024年5月30日将举行2023年度股东周年大会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