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建设(00925)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建设(0092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6: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入为864,86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68,336千元人民币[7]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634,07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24,647千元人民币[7] - 2024年年内亏损为551,68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09,883千元人民币[7]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536,84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01,406千元人民币[7]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为7.70分人民币,2023年为12.93分人民币[7] - 2024年摊薄每股亏损为7.70分人民币,2023年为12.93分人民币[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为8.6486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6.0348亿元或41.10%[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为1.325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1.016亿元或43.40%[38] - 2024年集团资产贡献收入(扣除营业税)为864,864,000元,较2023年的1,468,336,000元减少603,472,000元或41.10%,毛利率从15.94%降至15.32%[39][40] - 2024年高端及现代化普通仓库收入74,270,000元,较2023年减少41,370,000元或35.77%,毛利率从89.54%降至83.64%[41] - 2024年冷链物流仓库收入10,000,000元,较2023年减少14,950,000元或59.92%,毛利率从38.60%变为 - 95.53%[42] - 2024年贸易业务收入626,470,000元,较2023年减少505,720,000元或44.67%,毛利率从 - 1.32%降至 - 3.79%[43] - 2024年专门批发市场收入38,160,000元,较2023年减少1,790,000元或4.48%,毛利率从67.21%增至73.66%[44] - 2024年工业地产收入42,200,000元,较2023年减少38,520,000元或47.72%,毛利率从56.42%降至36.21%[45] - 2024年商业地产收入73,760,000元,较2023年减少1,120,000元或1.50%,毛利率从84.76%降至81.74%[46]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154,160,000元,主要来自广州及上海物业[47]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55,767,000元,2023年为465,000元[48]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19,820,000元,较2023年减少35,420,000元或64.12%[4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融界数据获37项软件著作权登记,冻品e港累计注册用户数突破202,876户,企业认证数7,164户,集合3173多家物流公司、16947多条物流线路和7000多家冷库[27] - 冻品e港V3.0商用版本、H5版本及APP版持续优化,实现线上注册、交易、支付一体化[27] - 2024年1月1日衢州农商城试行收取水果进门费,采用创新拍卖租赁形式提升租金水平[26] - 2024年上半年国务院及部委累计出台26项行业政策,同期食材流通规模达4.84万亿元,服务性供应链企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0.2%[34] - 2024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62万亿元,县乡消费占比提升至38.8%[34] - 2024年1 - 10月农产品出口额达826.6亿元,水产品出口量增长11%[34] - 公司自2019年起实施业务转型,淡化泛地产开发业务依赖并推动资产处置,推动食材产业链发展[34] - 公司计划三至五年内打造轻资产、低风险、强现金流的S2B2C食材供应链平台[36] - 公司未来将减少对重资产的依赖和投资速度,探索食材产业链平台业务领域[37]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上海浦东新区仓库平均出租率56.73%,2023年为60.09%[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机场片区)仓库平均出租率34.95%,2023年为37.43%[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港片区)仓库出租率73.36%,2023年为100%[18] - 截至2024年12月底,眉山东坡区仓库出租率59.56%[22] - 2024年通辽项目平均出租率84.32%,2023年为81.41%[18][22] - 天津中渔冷链仓库一期土地面积约31,301平方米,冷库仓储量约45,000吨,截至2024年12月31日出租率为30.08%,二期拟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29,856平方米[24] - 青岛冷链仓库一期土地面积约15,352平方米,仓储量约8,000吨,截至2024年12月31日冷库出租率达100%,合作经营期限十年[24] - 衢州通成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约3000万人口,市场可出租面积162,004平方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批发交易区出租率79.78%、仓储服务区出租率75.00%、市场公共配套区出租率86.46%[25] - 广州光明拥有光明广场99%权益,2024年项目自有面积平均出租率约为83.19%[35] - 2024年中国对柬埔寨的投资占其总投资的49.8%,公司保持柬埔寨最大贸易合作伙伴及投资国的地位[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年内业务回顾及未来业务发展讨论载于年报第5页主席报告[96] - 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及政策载于财务报表附注45[96] - 以财务关键表现指标对集团年内表现分析载于第6 - 22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96] - 集团环境政策、与持份者关系、主要风险及法规遵守情况讨论载于年报第27 - 41页董事会报告[9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公司完成嘉兴项目出售事项,录得5,577万元人民币出售收益[10] - 2022年完成物流仓库两项资产和工业厂房三项资产出售[15] - 2022年6月6日出售北京通州区项目90%权益,2023年8月10日出售余下10%权益[17] - 2023年10月10日完成厦门同安区、海南澄迈区项目出售[17] -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机场片区)、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港片区)及青岛胶州约43万平方米项目在安排出售中[17] - 青岛胶州项目预计2027年一季度完工,总投资约7.6亿元[22] - 2024年1月24日,公司出售浙江嘉兴项目回收资金约2.77亿元[28] - 江苏常州工业厂房项目规划总用地约200亩,建筑面积约476,403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一期已售面积11,187.62平方米,租赁面积21,489平方米,二期预计需资金1.8亿元[29] - 中柬特区项目规划占地目标3000万平方米,已取得土地证面积约1466.78万平方米[30] - 衢州农商城一期建筑面积41,282平方米于2015年8月启用,二期一、二标段建筑面积153,856平方米于2017年11月启用,三标段处于设计图优化阶段[25] - 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8] - 朱莹莹2024年7月12日获委任为皓明董事,7月30日获委任为北控置业香港董事[79] - 萧健伟2024年7月2日获委任为公司副主席,2025年2月28日辞去东方汇财证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月25日辞去皓明董事[80] - 方斌2024年7月2日获委任为公司总经理及执行董事,7月12日获委任为皓明董事,7月30日获委任为北控置业香港董事,拥有超20年财务管理和企业管治经验[81] - 郑静富2023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东方汇财证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5年2月28日辞任,2024年2月1日辞任CAQ非执行董事[83] - 葛根祥1997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财资、财务及银行业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84] - 陈进思2011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投资物业相关领域拥有逾40年经验,2023年4月3日获委任为思城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85] - 李惠群2024年7月2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高级经济师职称,在银行及金融市场业务方面经验丰富[86]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财务报表将被呈交[93]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溢利及业务状况载于财务报表,董事会不建议派发现金股息[95] - 集团支持可持续发展,恪守环保法规,推动节能减排[97] - 年内集团无严重违反重大适用法律法规情况[98] - 集团重视与持份者关系,采取措施吸引激励员工、甄选供应商、服务客户及巩固合作关系[99] - 公司业务受国内消费、跨境贸易及制造活动水平影响,海外业务受国际经济及政治状况影响[100] - 公司面临外汇及换算风险,人民币波动或对营运及财务业绩造成不利影响[101] - 公司利率风险主要与银行现金及长期银行贷款有关,利率变动会影响利息成本及收入[102] - 2024年7月2日,萧健伟、方斌获委任,董麒麟、谢明辞任;李惠群获委任,董麒麟、谢明辞任[115] - 萧健伟、方斌、葛根祥及李惠群博士将轮席告退,符合资格并愿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接受重选[115] - 方斌先生自2024年7月2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及总经理,7月12日起任皓明董事,7月30日起任北控置业香港董事[118] - 李惠群博士自2024年7月2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0月7日起任薪酬委员会主席[118] - 董麒麟先生、谢明先生自2024年7月2日起分别辞任公司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19] - 朱莹莹先生自2024年7月12日起任皓明董事,7月30日起任北控置业香港董事[119] - 郑静富先生自2025年2月28日起辞任东方汇财证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全体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的委任书[122] - 公司于2010年3月18日订立的购股计划有效期十年,2020年3月17日已届满,年内所有购股权已失效注销,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尚未行使购股权[131] - 12个月期间授予一人的购股权获行使时已发行及将发行普通股总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1%[131] - 公司董事可邀雇员及非执行董事按每次授出购股支付1港元接纳购股以认购公司普通股[131] - 2024年12月31日,无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等中拥有相关权益或淡仓[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萧健伟先生年初购股权1200万份,年内失效800万份、注销400万份,年末为0份[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郑静富先生年初购股权550万份,年内失效350万份、注销200万份,年末为0份[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葛根祥先生年初购股权250万份,年内失效150万份、注销100万份,年末为0份[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陈进思先生年初购股权250万份,年内失效150万份、注销100万份,年末为0份[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雇员及顾问年初购股权6770万份,年内失效4520万份、注销2250万份,年末为0份[132] - 2024年12月31日,皓明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5.577925亿股,占已发行股本22.35%[137] - 2024年12月31日,北控置业(香港)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0.84674907亿股,占已发行股本58.61%[137] - 2024年12月31日,北京北控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0.84674907亿股,占已发行股本58.61%[137] - 2024年12月31日,Illumination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8745.1458万股,占已发行股本1.25%[137] - 2024年12月31日,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6.5929256亿股,占已发行股本66.85%[137] - 皓明控股持有1,557,792,500股股份,北控置業香港持有2,526,882,407股股份并因控股权益在皓明1,557,792,5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Illumination持有87,451,458股股份,京泰实业持有487,166,195股股份并因控股权益在
让更多青创人才站上舞台“C位” 北京建设多层次创新人才梯队
中国青年报· 2025-04-02 07:10
文章核心观点 北京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资源和服务,中关村U30优胜者在多领域创业,相关部门推出多项措施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发展 [1][4] 青年创业者情况 - 30名平均年龄31岁的青年创业者入选2024年度中关村U30优胜者榜单,在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绘制创新版图 [1] 创业者成果及计划 - 李振坤首创“流变机器人”概念,能解决传统软体机器人有限变形问题,可应用于多领域,团队正加快科技成果概念验证,已开展抑制癌细胞转移动物实验,计划下半年成立公司推动成果转化 [2][3] - 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灵宝”机器人具身智能和灵巧操作优势明显,今年聚焦高危场景研发,已完成超亿元融资,目标是实现100台以内小规模量产和交付 [3][4] 政府支持措施 - 2024年3月《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施行,明确制定人才支撑保障措施,建设多层次创新人才梯队 [1] -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构建覆盖18岁至45岁青年科技人才全链条全过程支持和服务体系 [4] - 团北京市委实施“青凝计划”,从“成长领航”“专业引航”“结伴同航”“保驾护航”四方面服务青年人才成长 [4][5]
北京建设(0092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3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从2023年约14.6834亿元减少约6.0348亿元至2024年的8.6486亿元,减幅约41.10%[2] - 毛利从2023年约2.341亿元减少约1.016亿元至2024年的1.325亿元,减幅约43.40%[2] - 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从2023年约9.0141亿元减少约3.6456亿元至2024年的5.3685亿元[2]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人民币7.70分[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0.14元[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02.56282亿元,2023年为80.65613亿元[6]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27.18713亿元,2023年为55.37469亿元[6]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3.35904亿元,2023年为27.88448亿元[7]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91.9119亿元,2023年为78.10857亿元[7] - 2024年资产净值为24.47901亿元,2023年为30.03777亿元[7] - 2024年公司总收入864,864千元,2023年为1,468,336千元,同比下降41.1%[21][27]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634,071千元,2023年为924,647千元,同比收窄31.4%[21] - 2024年公司总资产12,974,995千元,2023年为13,603,082千元,同比下降4.6%[21] - 2024年公司总负债10,527,094千元,2023年为10,599,305千元,同比下降0.7%[21] - 2024年资本开支6,132千元,2023年为24,475千元,同比下降75%[23]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9815亿元,2023年为5.5236亿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1.1674亿元降至2024年的0.6093亿元[28] - 2024年财务费用总额为4.15944亿元,2023年为4.74288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从2023年的4.21718亿元降至2024年的3.7294亿元[29] - 2024年除税前亏损相关的已售货品成本为6.50222亿元,2023年为11.4714亿元;对联营公司投资的减值从2023年的2.103亿元降至2024年的1.05亿元[30] - 2024年所得税抵免总额为 - 8.2389亿元,2023年为 - 1.4764亿元,递延税项从2023年的 - 4.815亿元变为2024年的9.7241亿元[32] - 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为1.15126亿元,2023年为0.90333亿元,其中一个月内已开发票的从2023年的0.6905亿元降至2024年的0.5485亿元[36]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为1.35896亿元,2023年为1.36867亿元,一个月内已开发票的从2023年的0.2535亿元增至2024年的0.8673亿元[37] - 2024年赔偿拨备年末金额为2.06217亿元,较2023年的2.01357亿元增加了0.0486亿元[40][42] - 2024年额外拨备为562.8万元,较2023年的295.9万元增加了266.9万元;年内结算款项为 - 76.8万元,较2023年的 - 467.9万元增加了391.1万元[40] - 2024年资本承担总额为4.46317亿元,较2023年的6.89988亿元减少了2.43671亿元[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为5.3685亿元,较2023年的9.0141亿元减少了3.6456亿元[45] - 2024年公司收入约为8.65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6.03亿元或41.10%[71]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1.33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1.02亿元或43.40%[71]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约1.5416亿元,主要来自广州及上海物业[80]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5576.7万元,2023年约46.5万元[81]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1982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3542万元或64.12%[82]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714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862万元或54.70%[83] - 2024年行政开支约9603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3464万元或26.51%[84] - 2024年其他开支约4881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3636万元或292.05%[85] - 2024年借款总额约80.8906亿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02.55%,2023年分别约为74.3142亿元和234.91%[10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结余约为65.99亿元,其中0.44%、1.61%及97.95%分别以美元、港币及人民币计值,6.05%须于一年内偿还[10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6.83亿元,其中2.09%、0.74%及97.17%分别以美元、港币及人民币计值[10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约为203.51%及66.12%,2023年12月31日分别约为198.59%及124.72%[10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借款净额为74.06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3.50亿元[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开支约为613万元,2023年约为2448万元[10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尚未履行之已订约资本承担合共约为4.46亿元,包括仓库设施未支付建筑成本约4.43亿元及合营企业未支付注资约345万元[104][10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315名雇员,2023年为368名;2024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5943万元,2023年约为8734万元[110] - 集团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生亏损净额5.52亿元[11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物业业务向外部客户销售73,763千元,2023年为74,883千元,同比下降1.5%[21] - 2024年物流业务向外部客户销售122,428千元,2023年为180,534千元,同比下降32.2%[21] - 2024年工业业务向外部客户销售42,200千元,2023年为80,724千元,同比下降47.7%[21] - 2024年贸易业务向外部客户销售626,473千元,2023年为1,132,195千元,同比下降44.7%[21] - 2024年有两位贸易业务客户单独为收入总额贡献逾10%,对应收入分别为148,297,000元及86,529,000元,2023年无此类客户[26] - 2024年高端及现代化普通仓库收入约为7427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4137万元或35.77%,毛利率从89.54%降至83.64%[74] - 2024年冷链物流仓库收入约为1000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1495万元或59.92%,毛利率变为负数[75] - 2024年贸易业务收入约为6.26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5.06亿元或44.67%[76] - 2024年专门批发市场收入约3816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179万元或4.48%,毛利率从67.21%增至73.66%[77] - 2024年工业地产收入约4220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3852万元或47.72%,毛利率从56.42%降至36.21%[78] - 2024年商业地产收入约7376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112万元或1.50%,毛利率从84.76%降至81.74%[79] 仓库出租率相关情况 - 2024年上海浦东新区仓库平均出租率为56.73%,较2023年的60.09%下降了3.36个百分点[50] - 2024年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机场片区)仓库平均出租率为34.95%,较2023年的37.43%下降了2.48个百分点[50] - 2024年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港片区)仓库出租率为73.36%,较2023年的100%下降了26.64个百分点[50] - 2024年眉山东坡区仓库平均出租率为57.34%,较2023年的62.33%下降了4.99个百分点;通辽科尔沁区仓库平均出租率为84.32%,较2023年的81.41%上升了2.91个百分点[50] -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四座仓库可出租面积约97,809平方米,截至2024年12月底出租率为59.56%[52] - 通辽项目2024年平均出租率为84.32%[52] - 天津汉沽区仓库规划仓储量75,000吨,运营中可出租仓储量45,000吨,2024年平均出租率为30.08%[54] - 青岛城阳区仓库规划仓储量8,000吨,运营中可出租仓储量8,000吨,2024年平均出租率为100%[54] - 衢州农商城项目市场可出租面积162,004平方米,批发交易区平均出租率为79.78%、仓储服务区平均出租率为75.00%、市场公共配套区平均出租率为86.46%[55] - 广州光明拥有光明广场99%权益,广场总建筑面积约61,967平方米,2024年自有面积平均出租率约为83.19%[67] 项目相关情况 - 高端和现代化普通仓库中,上海浦东新区等4个项目共约43万平方米在有序安排出售[49] - 青岛胶州项目土地总面积约113,428平方米,总投资约7.6亿元,预计2027年一季度完工[52] - 衢州旧贸易中心服务对象约3,000万人口[55] - 2024年1月24日,公司出售浙江嘉兴项目,回收资金约2.76708亿元[59] - 江苏常州项目规划总用地约200亩,总建筑面积约476,403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分两期开发,一期已竣工,已售面积11,187.62平方米,租赁面积21,489平方米,二期计划延期至2026年11月5日,预计需资金1.8亿元[60] - 中柬特区项目规划占地目标为3000万平方米,已取得土地证面积约1466.7829万平方米[62] - 北京允中创富拥有一间333间客房的四星级商务休闲酒店,2020年一季度停止运营进入装修改造期,2024年二季度投入运营[67] 行业市场数据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食材流通规模达4.84万亿元,服务性供应链企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0.2%[68] - 2024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62万亿元,县乡消费占比提升至38.8%[68] - 2024年1 - 10月农产品出口额达826.6亿元,水产品出口量增长11%[68] 公司业务转型与发展规划 - 公司自2019年起实施两项业务转型,一是淡化泛地产开发业务依赖,二是推动食材产业链发展[68] - 公司将在三至五年内打造轻资产、低风险、强现金流的S2B2C食材供应链平台[69] 金融工具准则相关情况 - 本年度,集团首次采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综合财务报表,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3] - 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公司董事预期多数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14][1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允许提早应用,集团正在评估其具体影响[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涉及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等修订,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1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涉及投资者与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之间资产出售或注资,于待厘定日期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17]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涉及缺乏可兑换性,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17] 公司融资与资金相关情况 - 20
北京建设(0092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6:34
股权结构 - 北控集团间接持有北京建设已发行股本的66.8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皓明控股有限公司持有1,557,792,5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2.35%[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北控置業(香港)有限公司持有4,084,674,907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58.61%[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北京北控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持有4,084,674,907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58.61%[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Illumination Holdings Limited持有87,451,458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25%[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京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574,617,653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8.24%[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4,659,292,56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6.85%[105] 公司亏损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人民币84840000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人民币67350000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8395万元,较2023年的9105.5万元有所收窄[5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83,950千元,2023年同期为91,055千元[5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47,794千元,2023年同期为317,670千元[51] 资产出售情况 - 2022年公司完成了物流仓库两项资产和工业厂房三项资产的出售[6] - 2022年6月6日出售北京通州区项目90%权益,2023年8月10日出售余下10%权益,回收资金约1.8亿元;2023年10月10日出售厦门同安区、海南澄迈区项目,回收资金约3.86亿元[1] - 2023年12月7日出售合营企业天津港项目,回收资金约1.46亿元[10] - 2024年1月24日,集团出售浙江嘉兴项目回收资金约2.7294亿元[15] - 2023年12月13日出售嘉興项目,2024年1月完成,总现金代价为273,000,000元,年内于损益确认出售收益约52,300,000元[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附属公司已出售资产净值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03千元,投资物业为368,000千元,贸易应收账款为816千元等,于损益中确认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为52,282千元,出售交易成本为855千元,总现金代价为272,940千元[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附属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净额为233,202千元,其中现金代价272,940千元,已出售的现金及银行结余 -17,727千元,尚未以现金支付的代价 -22,011千元[87] 业务转型 - 公司决定进行业务转型,对重资产业务不再新投资并逐步出售,开展中国食品供应链业务[6] - 公司将减少对重资产依赖和投资速度,转入轻重结合发展模式,收缩经营成本和财务费用支出[21] - 公司计划三至五年内打造轻资产、低风险、强现金流的S2B2C食材产业服务平台[20] 待售项目情况 -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机场区)、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港片区)及青岛胶州项目共约43万平方米在安排出售中[1] 仓库出租率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上海浦东新区1仓库平均出租率57.91%,2023年为60.4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机场区)1仓库平均出租率32.43%,2023年为43.4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港片区)1仓库平均出租率73.26%,2023年为100%[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眉山东坡区仓库平均出租率55.26%,2023年为65.4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通辽科尔沁区仓库平均出租率83.92%,2023年为81.1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天津汉沽区冷冻仓储平均出租率35.44%,2023年为69.86%;青岛城阳区冷冻仓储平均出租率100%,2023年为100%[11] - 天津中渔冷链仓库一期土地面积约31,301平方米,冷库仓储量约45,000吨,截至2024年6月30日出租率43.35%,二期预计投资1亿元[12] - 青岛冷链仓库一期土地面积约15,352平方米,仓储量约8,000吨,截至2024年6月30日冷库出租率达100%,合作经营期限10年[12] 项目规划情况 - 青岛胶州市2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约155,400平方米,可供出租面积约145,170平方米,总投资约7.6亿元,预计2026年一季度完工[9] - 江苏常州工业厂房项目规划总用地约200亩,总建筑面积约476,403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15] - 江苏常州项目一期已竣工,完成出售面积8,413.03平方米,销售金额约9,088万元,租赁面积21,005.68平方米[15] - 江苏常州项目二期计划延期至2026年11月5日,按现有方案建设预计需资金约1.8亿元[15] - 中柬特区项目规划占地目标为3000万平方米,已取得土地证面积约为1466.7829万平方米[16] 市场数据 - 2023年中国食材消费市场规模为9.36万亿[19] - 2023年中国餐饮收入达5.29万亿,2024年上半年餐饮收入2.62万亿,增长7.9%,餐饮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超10% [19] 公司收入及毛利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扣除增值税及政府附加费)约为4.8918亿元,较2023年约7.581亿元减少约2.6892亿元或35.47%[23]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9677万元,较2023年约1.3623亿元减少约3946万元或28.97%[23] 各业务线收入及毛利率变化 - 2024年高端及现代化普通仓库收入约为3733万元,较2023年约6499万元减少约2766万元或42.56%,毛利率由84.01%降至80.73%[24][26] - 2024年冷链物流仓库收入约为556万元,较2023年约1574万元减少约1018万元或64.68%,毛利率变为负数[24][27] - 2024年贸易业务收入约为3.7912亿元,较2023年约5.8682亿元减少约2.077亿元或35.39%,毛利率由1.35%升至4.54%[24][27] - 2024年衢州通成专门批发市场收入2052.5万元,较2023年1877.3万元增加175.2万元,毛利率由70.82%升至73.74%[25] - 2024年工业地产收入1028.8万元,较2023年3522.1万元减少2493.3万元,毛利率由52.08%降至37.52%[25] - 2024年商业物业收入3635.1万元,较2023年3655.4万元减少20.3万元,毛利率由93.98%升至95.32%[25] - 专业批发市场2024年收入约2052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75万元或9.32%,毛利率从约70.82%升至约73.74%[28] - 工业地产2024年收入约1029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2493万元或70.78%,毛利率从约52.08%降至约37.52%[29] - 商业物业2024年收入约3635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20万元或0.55%,毛利率从约93.98%增至约95.32%[30] 其他收支变化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2024年约5909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9289万元或61.12%[31] - 销售及分销开支2024年约246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541万元或68.74%[32] - 行政开支2024年约4625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2331万元或33.51%[33] - 其他开支2024年约785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666万元或559.66%[34] - 财务费用2024年约15806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9206万元或36.81%[35] 现金流情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159462万元,主要因发行担保债券等因素[3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93,850千元,2023年为 - 45,282千元[56]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34,168千元,2023年为383,192千元[56]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164,949千元,2023年为 - 279,873千元[56]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592,967千元,2023年为58,037千元[56] - 2024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04,358千元,2023年为757,118千元[56] 借款及资本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约896950万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238.63%,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约为240.31%及169.20%[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借款净额为69.9979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0.5653亿元[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本金约12.3369亿元的银行贷款以多种资产作抵押[46] 资本开支及承担情况 - 2024年期间,集团资本开支约为202万元,较2023年的1216万元大幅减少[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尚未履行之已订约资本承担合共约为6.6459亿元[43] - 2024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中向一间联营公司注资为105,000千元,向一间合营企业出资为3,446千元,兴建物流设施为556,143千元,资本承担总额为664,589千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05,000千元、3,446千元、581,542千元、689,988千元[89] 诉讼及股息情况 - 2023年12月,公司子公司涉诉,索偿金额为1.05亿元,法院正在审理[47]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中期股息[47]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上半年派發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79]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315名雇员,较2023年6月30日的487名减少[48] - 2024年期间员工成本总额约2448万元,较2023年的4773万元减少[48] 财务报表数据对比 - 2024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32,455千元,2023年同期为 - 244,266千元[51]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8,091,85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8,065,613千元[5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6,719,22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537,469千元[5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2,796,05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88,448千元[5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923,16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49,021千元[5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9,081,68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810,857千元[5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933,34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03,777千元[53] - 2024年6月30日综合储备为747,586,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808,678,000元[5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合营企业盈利51,228千元,2023年同期盈利80,110千元,同比下降36.05%[6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资产总计12,720,947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286,079千元下降
北京建设(0092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7:1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489,178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758,100千元人民币[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96,77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36,233千元人民币[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66,06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68,734千元人民币[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83,95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91,055千元人民币[2]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每股亏损为人民币(1.22)分,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0.97)分[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47,79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17,670千元人民币[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8,091,853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8,065,613千元人民币[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6,719,223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5,537,469千元人民币[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2,796,056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788,448千元人民币[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933,340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3,003,777千元人民币[6]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为14,811,07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603,082千元[15]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1,877,73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599,305千元[15]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为394,282千元,2023年为633,522千元[18] - 2024年上半年来自投资物业经营租赁的其他租赁付款(含固定付款)为94,896千元,2023年为124,578千元[18]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2,977千元,2023年为4,717千元[18]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3,297千元,2023年无此项数据[18] - 2024年上半年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为52,282千元,2023年无此项收益[18] - 2024年上半年汇兑差额净额为0,2023年为124,509千元[18]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158,05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50,124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2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扣除的已售货品成本为361,897千元人民币,低于2023年的578,902千元人民币[23]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为17,88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2,321千元人民币[2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为100,171千元人民币,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90,333千元人民币[29]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为332,496千元人民币,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136,867千元人民币[30] - 2024年6月30日应收租金收入亏损拨备为0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83,000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52,282千元,结算应付集团公司款项为162,832千元,出售交易成本为855千元,总金额为272,940千元,以现金支付[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附属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净额为233,202千元[33] - 2024年1月完成出售嘉兴项目,总现金代价为273,000,000元,确认出售收益约52,300,000元[34] - 2024年6月30日资本承担总额为664,58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89,988千元[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84,840,000元,2023年同期约为67,350,000元[36] - 2024年公司收入(扣除增值税及政府附加费)约为4.8918亿元,较2023年的7.581亿元减少约2.6892亿元或35.47%[55]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9677万元,较2023年的1.3623亿元减少约3946万元或28.97%[55]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为5909万元,较2023年的1.5198亿元减少约9289万元或61.12%[63] - 2024年财务费用约为1.5806亿元,较2023年的2.5012亿元减少约9206万元或36.81%[67] - 投资物业增加约161万元,主要因青岛项目建设开支资本化[70] - 于联营公司之权益减少约622万元,主要受分占亏损、储备及汇兑调整影响[7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15.9462亿元,主要源于发行担保债券、出售附属公司等[72] - 应付其他关联方款项减少2.0678亿元,主要因偿还北控城市开发贷款[74] - 银行及其他借款增加4483万元,非即期部分减少2.177亿元,即期部分增加2.6253亿元[7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约89.695亿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238.63%[7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约为240.31%及169.20%[7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借款净额为69.9979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5653万元[77] - 2024年期间,集团资本开支约202万元,较2023年的1216万元减少[7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尚未履行之已订约资本承担合共约为6.6459亿元[8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315名,2023年6月30日为487名[86]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约人民币2448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4773万元[8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冻品收入为379,119千元,来自贸易业务[19] - 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超90%于中国大陆产生[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总额为633,522千元人民币,其中贸易业务收入586,821千元人民币占比最高[20] - 上海浦东新区项目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平均出租率为57.91%,2023年为60.45%[38] - 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机场区)项目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平均出租率为32.43%,2023年为43.46%[38] - 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港片区)项目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平均出租率为73.26%,2023年为100%[38] - 眉山东坡区项目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平均出租率为55.26%,2023年为65.41%[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上海仓库整体出租率为57.87%[39] - 天域万隆一、二期及天津万士隆2024年上半年平均出租率为32.43%[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天津(天津港片区)仓库整体出租率为76.82%[39] - 截至2024年6月底,四川眉山仓库出租率为56.36%[39] - 2024年上半年,通辽项目平均出租率为83.92%[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天津汉沽区1仓库平均出租率为35.44%,2023年为69.86%[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青岛城阳区仓库平均出租率为100%,2023年为100%[42] - 天津中渔冷链仓库二期预估总投资1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冷库与冷藏库合计出租率为43.35%[43] - 衢州通成获批建设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旧贸易中心服务对象约3000万人口,截至2024年6月30日,市场可出租面积162,003.86平方米,批发交易区平均出租率80.27%、仓储服务区平均出租率80.88%、市场公共配套区平均出租率86.31%[44] - 衢州农商城早市交易区截至2024年上半年出租率98.47%[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融界数据获37项软件著作权登记,冻品e港累计注册用户数突破198,582户,企业认证数量7,073户,集合全国3,173多家物流公司、16,947多物流线路和7,000多家冷库[45] - 广州光明拥有光明广场99%权益,广场总面积约61,967平方米,2024年上半年自有面积平均出租率约为84.27%[51] - 2024年高端及现代化普通仓库收入约为3733万元,较2023年的6499万元减少约2766万元或42.56%,毛利率从84.01%降至80.73%[55][57] - 2024年冷链物流仓库收入约为556万元,较2023年的1574万元减少约1018万元或64.68%,毛利率变为负数[56][58] - 2024年贸易业务收入约为3.7912亿元,较2023年的5.8682亿元减少约2.077亿元或35.39%,毛利率从1.35%升至4.54%[56][59] - 2024年专门批发市场收入约为2052万元,较2023年的1877万元增加约175万元或9.32%,毛利率从70.82%升至73.74%[56][60] - 2024年工业地产收入约为1029万元,较2023年的3522万元减少约2493万元或70.78%,毛利率从52.08%降至37.52%[56][61] - 2024年商业物业收入约为3635万元,较2023年的3655万元减少约20万元或0.55%,毛利率从93.98%升至95.32%[56][62] 财务报告编制相关 - 公司自2023年12月31日起将功能货币由美元变更为人民币[9] - 公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的呈列货币已由港币更改人民币,比较金额按一直采用人民币呈列,部分报表及说明已重述[10] - 编制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3年度基本一致,首次采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2]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2020年修订本)和(2022年修订本)对集团负债分类无影响,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2]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因集团无供应商融资安排,对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无影响[12] 股息与股本相关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上半年派發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未派息[26] - 每股基本盈利/(亏损)金额计算基于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969,331,680股,2023年同期相同[27] - 公司法定股本为1,000,000千元人民币,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696,933千元人民币,折合人民币566,979千元人民币,2023年末相同[30] 项目出售与资金回收 - 2022 - 2023年出售高端和现代化普通仓库部分权益,回收资金约566,000,000元[38] - 2023年12月7日,公司合营企业天津港项目出售,回收资金约人民币1.46亿元[41] - 2024年1月24日,公司出售浙江嘉兴项目,回收资金约2.73亿元[47] 项目规划与建设 - 青岛胶州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7.6亿元,预计2026年一季度完工[40] - 公司位于江苏常州的工业厂房项目规划总用地约200亩,总建筑面积约476,403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一期已竣工,已完成出售面积8,413.03平方米,销售金额约9,088万元,租赁面积21,005.68平方米,二期计划延期至2026年11月5日,预计需资金约1.8亿元[48] - 中柬特区项目规划占地目标为3000万平方米,目前已取得土地证面积约为1466.78万平方米[49] 行业与市场情况 - 2023年我国食材消费市场规模为9.36万亿,餐饮收入达5.29万亿,2024年上半年餐饮收入2.62万亿,增长7.9%,餐饮消费占比超10%[52] - 柬埔寨经济增速自2013年以来持续保持5% - 7%高速增长[49] - 柬埔寨老龄化人口占比不足5%[49] 公司业务战略 - 公司自2019年起实施业务转型,一是淡化泛地产开发依赖,推动资产处置;二是推动供应链产业发展[52] - 2024年是
北京建设(0092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6:3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4.68336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11.25947亿元人民币[5] - 2023年除税前亏损9.24647亿元人民币,2022年溢利2.60006亿元人民币[5] - 2023年年内亏损9.09883亿元人民币,2022年溢利6351万元人民币[5]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9.01406亿元人民币,2022年亏损7097.3万元人民币[5]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12.93分人民币,2022年为1.02分人民币[5] - 2023年资产总值为136.03082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156.77261亿元人民币[5]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3.75657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24.20145亿元人民币[5] - 2023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751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6.5324亿元人民币[5] - 2023年净资产负债比率为234.91%,2022年为170.86%[5]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9.0141亿元,2022年约为7097万元[12] - 2023年公司收入(扣除营业税)约为14.6834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3.4239亿元或30.41%;毛利约为2.341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1.6572亿元或41.45%[47]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净亏损约2.8049亿元,亏损来自广州及浙江物业[56] - 2023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47万元,涉及厦门及海南2个项目;2022年约5.4599亿元,涉及北京等地5个项目[57][58]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5524万元,较2022年增加约700万元或14.51%[59]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1576万元,较2022年增加约927万元或142.84%[60] - 2023年行政开支约1.3067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5456万元或29.46%[61] - 2023年财务费用约4.7429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5098万元或9.71%[63] - 2023年分占合营企业亏损约1501万元,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2.8578亿元[64][65] - 2023年投资物业减少约6.2231亿元,合营企业权益减少约1.338亿元,联营公司权益减少约2.8853亿元[67][70][71]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7814亿元,应付其他关联方款项增加2.1541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增加45.1022亿元[76][77][7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约74.3142亿元(2022年:约78.4748亿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234.91%(2022年:约170.86%)[8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结余约74.3142亿元,其中2.79%、1.45%及95.76%分别以美元、港币及人民币计值,12.09%须于一年内偿还;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751亿元,其中4.11%、2.46%及93.43%分别以美元、港币及人民币计值;30.8094亿元借款按浮动利率计息[8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约为198.59%及124.72%(2022年:分别约为76.79%及52.39%)[8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借款净额为70.5632亿元(2022年:71.9424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1.3792亿元[8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除一间联营公司结欠银行债务的补充赔偿责任索偿1.05亿元外,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无)[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动用约2448万元作为资本开支(2022年:约2024万元)[8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尚未履行之已订约资本承担合共约为6.8999亿元[8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本金额约13.0644亿元之银行贷款,以若干投资物业等作抵押,且全部由公司担保[9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债券以及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74.3亿元,资产负债比率为247%[13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可供分派予股东之储备,但为数人民币3.44178亿元之缴入盈馀账可供分派,为数人民币14.34273亿元之股份溢价账可以缴足红股形式作出分派[139][14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供应链业务收入从2022年约6.42亿元增至2023年约11.32亿元,增长76%[9] - 2023年高端及现代化普通仓库收入约为1.1564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4692万元或28.86%,毛利率由89.04%轻微上升至89.54%[49] - 2023年冷链物流仓库收入约为2495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4818万元或65.88%,毛利率由46.49%下降至38.60%[50] - 2023年贸易业务收入约为11.3219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4.9032亿元或76.39%[51] - 2023年专门批发市场收入约为3995万元,较2022年增加约1218万元或43.86%,毛利率由69.02%轻微降低至67.21%[53] - 2023年工业地产收入约为8072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7090万元或46.76%,毛利率由79.88%降低至56.42%[54] - 2023年商业地产收入约7488万元,较2022年增加约589万元或8.54%,毛利率从约96.55%降至约84.76%[55] 仓库出租率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上海浦东新区仓库平均出租率60.09%,2022年为54.78%[1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机场区)仓库平均出租率37.43%,2022年为95.12%[1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天津(天津自贸区天津港片区)仓库平均出租率100%,与2022年持平[1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眉山东坡区仓库平均出租率62.33%,2022年为60.27%[1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通辽科尔沁区仓库平均出租率81.41%,2022年为80.98%[15] - 天津汉沽区仓库拥有仓储量7.5万吨,可出租仓储量4.5万吨,2023年平均出租率59.90%,2022年为88.41%[23] - 青岛城阳区仓库拥有仓储量8000吨,可出租仓储量8000吨,2023年和2022年平均出租率均为100%[23] - 衢州农商城项目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可出租面积162,223平方米,批发交易区平均出租率82.54%、仓储服务区平均出租率79%、市场公共配套区平均出租率81.15%[27] - 衢州农商城早市交易区(24、25)出租率100%,租金年收入384.83万元[28] - 广州光明拥有广州光明广场99%权益,广场总建筑面积约61,967平方米,2023年自有面积平均出租率约为86.48%[41] 项目出售与资金回收情况 - 2022年完成物流仓库两项资产和工业厂房三项资产出售,因拖延致财务费用增加和资产价格下跌[13] - 2022年出售北京通州区项目90%权益,2023年出售余下10%权益,回收资金约1.8亿元;2023年出售厦门同安区、海南澄迈区项目,回收资金约3.86亿元[14] - 2023年12月7日公司出售合营企业天津港项目,回收资金约1.46亿元[22] - 2024年1月24日公司出售浙江嘉兴项目,回收资金约2.7294亿元[31] 项目投资与建设情况 - 青岛胶州市项目预计2025年一季度完工,总投资约7.6亿元[21] - 天津中渔冷链仓库二期预估总投资1亿元,总建筑面积29,856平方米(计容面积48,108平方米)[25] - 江苏常州工业厂房项目规划总用地约200亩,总建筑面积约476,403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一期已竣工,已完成出售面积7,831.24平方米[32] - 中柬特区项目规划占地目标为30,000,000平方米,目前已取得土地证面积约为14,667,829平方米[33] 业务平台相关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融界数据共获得37项软件著作权登记,冻品e港累计注册用户数突破194,233户,企业认证数量6,890户[29] - 冻品e港集合全国3,173多家物流公司、16,947多物流线路和7,000多家冷库,覆盖全国约31个省份和400多个县市区[29] 行业市场规模数据 - 2023年全国食材供应链行业中,初级食材市场规模7.04万亿元,食材加工规模12.77万亿元,食材流通规模9.15万亿元,食材消费规模16.54万亿元[43] - 2023年GDP总值超126万亿元,增速5.2%[4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在三至五年内打造轻资产、低风险、强现金流的S2B2C食材供应链平台[44] - 未来公司将减少对重资产的依赖和投资速度,转入轻重结合的发展模式[45] - 公司将继续收缩经营成本和财务费用支出,实现经营利润和正现金流[45] - 公司利用重资产进行轻资产运营,构建“三位一体”特色供应链服务,形成“三轮驱动”业务增长模式[44] 公司人员变动 - 萧健伟于2023年2月职衔由首席执行官变更为总经理,2024年3月18日辞任金禧国际控股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98] - 董麒麟于2016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99] - 郑静富2023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东方汇财证券国际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2月1日辞任CAQ非执行董事[100] - 葛根祥于1997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财资等方面有逾30年经验[101] - 陈进思于2011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3年4月3日获委任为思城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投资物业等方面有逾40年经验[102] - 谢明于2017年5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4] - 张旭东于2020年8月至2023年11月曾任公司执行董事,在企业管理方面有逾25年经验[105] - 田硕于2022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副总经理[106] - 熊平芳在企业财务管理等领域有逾25年经验[107] - 田冬梅于2022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副总经理,2017年1月至2024年2月任中国工业地产(控股)董事[108] - 朱莹莹先生、许志刚先生于2023年7月2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钱旭先生、赵建锁先生同日辞任执行董事[144][145] - 遇鲁宁先生于2023年11月2日辞任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成员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44][146] - 张旭东先生于2023年11月9日辞任执行董事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任林先生同日辞任执行董事[144][147] - 吴健南先生于2023年11月16日辞任执行董事,朱武祥先生同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44][147] - 萧健伟于2023年3月22日获委任为金禧国际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3月18日辞任[148] 公司股权结构 - 2023年12月31日,皓明控股有限公司直接实益拥有15.577925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22.35%[168] - 2023年12月31日,北控置業(香港)有限公司直接实益拥有25.26882407亿股,透过受控制法团拥有15.577925亿股,总计40.84674907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58.61%[168] - 2023年12月31日,北京北控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透过受控制法团拥有40.84674907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58.61%[168] - 2023年12月31日,Illumination Holdings Limited直接实益拥有8745.1458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25%[168] - 2023年12月31日,京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实益拥有4.87166195亿股,透过受控制法团拥有8745.1458万股,总计5.74617653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8.24%[168] - 2023年12月31日,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透过受控制法团拥有46.592
北京建设(0092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4-02 16:56
公司诉讼主体 - 公司2023年度业绩公告中涉及的诉讼主体应为北京允中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而非北京允中投资咨询有限公司[2] 业绩公告内容 - 除上述调整外,公司2023年度业绩公告内容维持不变[2]
北京建设(0092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0:54
财务状况 - 2023年度收入约为人民币1,468,340,000元,增幅约为30.41%[1] - 2023年度毛利约为人民币234,100,000元,減幅约为41.45%[2]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3,003,777千元,较上年同期4,210,609千元减少28.7%[9] - 公司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7,431,420,000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234.91%[121] - 本集团总借款净额为人民币7,056,320,000元,较上一年度减少人民币137,920,000元[124] 资产负债 - 公司流动负债中的贸易应付账款为136,867千元,较上年同期212,834千元减少35.7%[8] - 公司流动负债中的银行及其他借款为898,317千元,较上年同期1,509,028千元减少40.5%[8]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中的银行及其他借款为6,533,100千元,较上年同期1,412,165千元增加362.2%[8] - 公司计划通过出售物业、取得额外融资或使用备用融资来支持资金需求[11] - 公司董事认为公司将有足够的经营资金继续持续经营,但存在物业出售延期或未能取得额外资金的风险[13] 业务发展 - 公司决定进行业务转型,不再进行新投资并逐步出售重资产业务,同时发展冷链业务以改善盈利能力[56] - 公司成功出售在江苏太仓市、江苏常熟市和江苏苏州市培育完成的工业地产项目,回收资金约人民币272,940,000元[74] - 公司在江苏省常州市天宁经济开发区的工业园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并开始积极开展租售工作[75] 供应链业务 - 公司发展的供应链业务主要以提供高价值的进口肉类和水产品交易一体化服务为主[66] - 2023年,集团的贸易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132,190,000元,较上一年增加约76.39%,主要得益于供应链发展,提供高价值的进口肉类和水产类交易全程一体化服务[92]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遵守董事进行股份交易的标准守则[140] - 公司已维持足够的公众持股量[141] - 董事认为公司一直遵守企业治理守则[142] - 公司不时审阅企业治理常规,确保遵守守则并适当披露[145] - 公司已成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监控、风险管理和财务申报事宜[146]
北京建设(0092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7 16:46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决定逐步退出重资产投资,转型发展冷链业务,开展中国食品供应链业务[6] - 高端和现代化物流仓库类是公司优先考虑售出的成熟项目,已完成多个项目的出售[7] - 全国性供应链业务以提供高货值的进口肉类和水产类交易全程一体化服务为主[17] - 公司逐步淡化对泛地产开发业务的依赖,推动资产处置工作,同时启动供应链产业的发展,发展成为食材供应链服务商[38] - 公司投资了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经济开发区的工业园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29] - 一带一路项目位于柬埔寨磅清扬省,规划占地目标为3000万平方米,目前已取得土地证面积约1466.8万平方米[30] - 柬埔寨政府积极推出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形成足够的劳动力来源[33] - RCEP协定的生效为中柬项目带来新机遇,公司计划寻找合作伙伴设立基金支持项目发展,同时紧跟跨境电商发展步伐[34] - 柬埔寨首相洪森提到共同探讨以洞里萨湖为中心的“鱼米走廊”,符合公司食品供应链业务发展[35] 仓储物流业务 - 上海仓库整体出租率由年初的58.71%提升至62.03%[9] - 天津万士隆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仍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内唯一之二级海关监管仓库[10] - 天津港片区仓库维持满租状态,收入保持稳定[11] - 厦门市项目出租率为81.98%[12] - 眉山项目出租率提升至73.71%[13] - 海南澄迈县库房出租率为82.20%[14] - 通辽项目上半年平均出租率为81.18%[15] - 青岛市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计划建设三座国际标准双层普通库及一座多层冷库[16] - 天津汉沽区仓库出租率为69.86%[18] - 天津中渔冷链仓库第一期土地面积约31,301平方米,冷冻库与冷藏库仓储量约45,000吨,出租率为69.86%[20] - 青岛冷链仓库第一期土地面积约15,352平方米,仓储量约8,000吨,出租率达100%[21] - 天津港北建通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5,000平方米,平均出租率达69.72%[22] - 衢州农商城市场可出租面积162,223平方米,批发交易区出租率为83.78%[23] - 衢州农商城数字化智慧农批系统将于2023年下半年上线试运营[24] - 冻品e港累计注册用户数突破165,804户,企业开店1,529户[25] 财务状况 - 二零二三年期间,公司收入约为港幣857,940,000元,较二零二二年增加约107.71%[41] - 二零二三年期间,公司毛利约为港幣154,180,000元,较二零二二年减少约35.49%[41] - 公司高端及现代化普通仓库业务收入在二零二三年下降了约31.12%[42] - 公司冷链物流仓库业务收入在二零二三年下降了约57.16%[44] - 公司贸易业务收入在二零二三年增加了约398.09%[45] - 公司专门批发市场业务收入在二零二三年增加了约14.56%[46] - 公司工业地产业务收入在二零二三年减少了约45.86%[47] - 公司商业物业业务收入在二零二三年增加了约5.56%[48] - 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净额在二零二三年达到港幣19,240,000元的亏损[49]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在二零二三年减少了约14.23%[50] 资金状况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约港币10,520,000元,主要由出售附属公司所得款项、提取银行及其他借贷净额等因素引起[66]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增加港币5,246,520,000元,主要由新增借款和偿还借款引起[69] - 二零二三年期间,公司资本支出约为港币13,840,000元,用于购买物业、厂房设备、投资物业和预付土地租金[75]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为32,795千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减少361,592千元[90] - 本集团持有的流动资产净值为10亿港币,但银行及其他借贷的即期部分为35亿港币,公司董事已审慎考虑未来流动资金需求和可用资金来源[92] - 公司董事认为,本集团能否持续经营将取决于完成新债务融资、成功出售物业或获得持续财务支持和资金[93] - 若未能完成新债务融资或出售物业,本集团可能无法继续经营,需调整资产价值并提供进一步负债准备[94]
北京建设(0092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19:3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857,9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3,043千港元,同比增长107.71%[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54,1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8,987千港元,同比下降35.48%[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87,584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378,788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111,788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166,436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每股亏损1.19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盈利0.29港仙[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9,852,19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287,421千港元,同比下降4.23%[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7,051,86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455,717千港元,同比下降5.42%[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6,030,33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709,733千港元,同比下降37.89%[5]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4,224,57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764,864千港元,同比下降11.34%[5]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2,260,82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52,178千港元,同比下降14.75%[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857,9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3,043千港元[2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87,584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378,788千港元[2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6,904,05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743,138千港元[2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2,679,47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978,274千港元[2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9,839,46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266,254千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为716,9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4,517千港元[26]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5,3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960千港元[22][26]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283,0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3,278千港元[22][28] - 2023年上半年贸易业务销售冻品收入为664,10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3,330千港元[22][27][28] - 2023年上半年租金收入直接成本为16,707千港元,所提供服务成本为18,506千港元,物业销售成本为13,411千港元,已售货品成本为655,143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5,728千港元、30,228千港元、0千港元、128,100千港元[29]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业务即期所得税拨备为7,626千港元,递延所得税拨备为16,578千港元,总计24,204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47,531千港元、164,821千港元、212,352千港元[3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8269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综合溢利2023万港元减少约1.0292亿港元[43] - 2023年公司收入约8.5794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4.449亿港元或107.71%;毛利约1.5418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8481万港元或35.49%[85]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净亏损约1924万港元[94]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1.6223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2692万港元或14.23%[95]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891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590万港元或196.01%[96] - 2023年行政开支约7875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2456万港元或23.77%[97] - 2023年财务费用约2.8307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1021万港元或3.48%[9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052万港元,受出售附属公司等多项因素影响[111] - 应付其他关联方款项增加2.6399亿港元,主要因北控城市开发提供贷款[11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借款总额约为85.5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8.82亿港元有所下降,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85.25%,高于上一年的170.89%[11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中7.32%、31.91%及60.77%分别以美元、港币及人民币计值,41.36%须于一年内偿还;现金及银行结余中3.66%、2.41%及93.93%分别以美元、港币及人民币计值;48.65亿港元借款按浮动利率计息[11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约为116.94%及77.70%,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76.79%及52.39%[11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借款净额为78.24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3.19亿港元[120] - 2023年期间,公司资本开支约为1384万港元,低于2022年的2261万港元[12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尚未履行之已订约资本承担合共约为5.77亿港元[12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本金约24.17亿港元银行贷款以若干资产作抵押,并由公司担保[12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有487名雇员,较2022年6月30日的523名有所减少;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5451万港元,高于2022年的5181万港元[13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高端及现代化普通仓库收入约7355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3323万港元或31.12%,主要因出售江苏新丹项目[86][88] - 2023年冷链物流仓库收入约1781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2376万港元或57.16%,因取消核酸检查及消毒操作[86][89] - 2023年贸易业务收入约6.6411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5.3078亿港元或398.09%,因供应链发展提供一体化服务[86][90] - 2023年专门批发市场衢州通成收入约2124.6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269.7万港元,毛利率降低2.95%[87] - 2023年工业地产收入约3986.1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3375.9万港元,毛利率降低42.16%[87] - 2023年商业物业收入约4136.9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217.6万港元,毛利率降低2.17%[87] - 专业批发市场2023年收入约2125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270万港元或14.56%[91] - 工业地产2023年收入约3986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3376万港元或45.86%[92] - 商业物业2023年收入约4137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218万港元或5.56%[93] 仓库出租率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上海浦东仓库出租率60.45%,较2022年的51.22%上升;天津机场区仓库出租率43.46%,较2022年的95.28%下降;天津港片区仓库出租率100%,与2022年持平[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厦门同安仓库出租率81.35%,较2022年的77.99%上升;眉山东坡区仓库出租率65.41%,较2022年的58.26%上升;海南澄迈区仓库出租率80.65%,较2022年的72.05%上升[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通辽科尔沁区仓库出租率81.18%,较2022年的78.21%上升[46] - 2023年上海仓库出租率由年初的58.71%提升至62.03%,上半年新增租赁面积约2400平方米,临租面积约4500平方米[49] - 天津机场片区仓库2023年上半年平均出租率为43.46%,天域万隆原客户2月退租,尚未再签合适租户[50] - 天津港片区仓库2023年上半年维持满租状态,收入稳定[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天津汉沽区仓库规划拥有仓储量75,000吨,可出租仓储量45,000吨,平均出租率69.86%,2022年为70.10%[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青岛城阳区仓库规划拥有仓储量8,000吨,可出租仓储量8,000吨,平均出租率100%,2022年为100%[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天津自贸区天津港片区仓库规划拥有仓储量45,000吨,可出租仓储量45,000吨,平均出租率69.72%[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衢州农产品批发市场可出租面积162,223平方米,批发交易区平均出租率83.78%、仓储服务区平均出租率77.98%、市场公共配套区平均出租率80.34%[64] - 衢州农产品批发市场原闲置冻品区改造成的早市区24、25出租率100%,租金年收入384.83万元[65] - 天津中渔冷链仓库一期土地面积约31,301平方米,仓储量约45,000吨,二期投产后存储量达7.5万吨,截至2023年6月30日平均出租率69.86%[61] - 天津港北建通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约6.8亿元,2022年7月运营,截至2023年6月30日平均出租率69.72%[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浙江嘉兴项目拥有面积90,113平方米,可出租面积90,113平方米,2023年上半年平均出租率88.94%,2022年为83.83%[68] - 浙江嘉兴项目截至2023年6月出租率为87.65%[69] - 广州光明拥有光明广场99%权益,广场总面积61,967平方米,2023年上半年自有面积平均出租率约86.90%[78] 项目进展情况 - 青岛胶州项目土地总面积约113,42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5,400平方米,可供出租面积约145,170平方米,总投资约6.5亿元,预计2024年底完工[57] - 衢州通成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对象约3,000万人口,一期建筑面积41,282平方米于2015年8月启用,二标段153,856平方米于2017年11月启用,三标段处于设计图优化阶段[64] - 衢州农产品批发市场数字化智慧农批系统计划2023下半年上线试运营,调试完收取统一结算交易佣金[65] - 2016年底公司启动工业地产业务,与新加坡公司组成非全资附属公司(公司持有75%权益)在浙江嘉兴兴建高端厂房,2019年5月完成项目[67] - 江苏常州项目规划总用地约200亩,总建筑面积约476,403平方米,总投资约人民币20亿元,一期已竣工,已完成出售面积5,150.61平方米[70] - 中柬特区项目规划占地目标为30,000,000平方米,目前已取得土地证面积约为14,667,829平方米[72] - 北京允中创富原酒店2020年一季度停止运营装修,预计2023年四季度投入运营[79] 公司运营相关其他情况 - 集团拥有流动资产净值10亿港元,其中分类为持作销售之出售集团资产净值25亿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即期部分为35亿港元[7] - 集团持续经营取决于完成新债融资、成功出售物业或获控股公司等财务支持[8] - 若未完成新债融资等,集团可能无法持续经营,需对资产等作出调整[9] - 编制中期财务资料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2年度一致,首次采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0]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修订自2023年1月1日起应用,预计影响年度报表会计政策披露[11]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2]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有关递延税项修订对集团中期财务资料无重大影响[13][15]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有关国际税务改革修订对集团无影响[16][17] - 集团按物业用途划分有五个可呈报经营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