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科技(01274)

搜索文档
机器人业务新进展 知行科技(01274)布局“行-泊-充”闭环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22:46
公司战略与业务进展 - 知行科技以构建商业闭环为战略核心 率先在新能源汽车充电场景中落地机器人业务 [1] - 公司旗下艾摩星机器人完成首个具身智能产品"充电机器人"的全链路功能验证 该机器人能高可靠完成插枪 充电 拔枪全流程自动化操作 [1] - 从成立机器人公司到产品功能验证仅用时不到三个月 体现快速商业化能力 [1] 技术突破与产品特性 - 充电机器人需解决三大技术挑战:复杂光照条件下精准识别充电口姿态 稳定握持数公斤重充电枪并适应线缆变负载特性 精确控制插拔力度 [1] - 关键技术突破包括:强鲁棒性感知模型实现不同车型充电口的快速定位 渐进式运动控制流程(粗预瞄→精预瞄→插对齐) 六维力控反馈系统保障动作精准度 [2] - 技术基底来自知行科技的感知算法积累及兄弟公司小工匠机器人的关节硬件与智能控制算法 [1] 产品研发与生态协同 - 公司正加速研发充电机器人核心部件:高效定制化机械臂与中央域控制器 以提升产品智能化与性价比 [2] - 产品将与知行科技高性能辅助驾驶体系深度融合 构建覆盖"行-泊-充"全流程的智能化服务闭环 [2]
汽车产业链“账期困局”迎来破冰,港股汽车ETF(520600)盘中涨超2%,换手108%!
新浪财经· 2025-06-11 14:32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强势上涨1 69% 成分股京东方精电上涨6 79% 中国有色矿业上涨5 68% 金力永磁上涨5 41% 知行科技 比亚迪股份等个股跟涨 [1] - 港股汽车ETF上涨2 42% 自4月10日低点至今累计反弹上涨近24% [1] - 港股汽车ETF盘中换手108 56% 成交6 88亿元 近1年日均成交4 97亿元 居可比基金第一 [1] 规模与资金流动 - 港股汽车ETF最新规模达6 26亿元 创近1月新高 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1] - 港股汽车ETF今年以来份额增长3 41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1] - 港股汽车ETF近9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1957 47万元 [1] 指数构成 - 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7 55% 其中比亚迪股份和理想汽车-W合计占比超34%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比亚迪股份 理想汽车-W 小鹏汽车-W 吉利汽车 零跑汽车 潍柴动力 长城汽车 福耀玻璃 洛阳钼业 舜宇光学科技 [2] 行业动态 - 比亚迪汽车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2] - 中国一汽 东风汽车 比亚迪等多家头部车企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压缩至60天以内 [3]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催化下乘用车销量超预期 2025年政策延续 汽车板块有望进入销量高景气阶段 [3] 行业展望 - 长期价格下探将刺激下游需求 带来行业销量提升 同时倒逼车企精益管理 [3] - 车企需要通过差异化竞争力形成独特品牌形象或通过强产品和供应链布局形成规模效应 [3] - 智驾逐步开启商业化落地 主机厂和零部件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3]
异动盘点0605| 稀土概念大涨,金力永磁涨超17%;老铺黄金跌超7%;MongoDB上调预期盘后涨近15%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6-05 11:51
港股市场表现 - 金力永磁(06680)涨超17% 受海外中重稀土价格大幅上涨推动 涨价效应有望向国内传导 [1] - 知行科技(01274)涨超3% 获得头部自主品牌商业物流车平台化定点订单 [1] - 微盟集团(02013)早盘涨超9% 导购Agent产品升级 受益于微信电商生态发展 [1] - 兆科眼科-B(06622)涨超8% 环孢素眼用凝胶新药试验申请获FDA批准 [1] - 再鼎医药(09688)涨超5% ZL-1310低剂量组临床数据表现优异 [1] - 连连数字(02598)盘中涨超5% 旗下连连国际与BVNK合作推出稳定币支付服务 [1] - 阅文集团(00772)再涨超7% 收购艺画开天26.67%股权 IP+AI战略价值释放预期增强 [1] - 蔚来高开近4% Q2营收指引同比增11.8%-15% [1] - 科伦博泰(06990)跌超5% 因折价配股筹资 [1] - 弘业期货(03678)一度涨超9% 香港拟引入虚拟资产衍生品交易 子公司持香港证监会四大牌照 [1] - 内房股集体拉升 华润置地涨超5% 龙湖集团涨超2% [1] - 康方生物(09926)涨超5% 开坦尼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一线治疗宫颈癌新适应症 [1] - 快手-W(01024)涨超6% 可灵AI推出2.1系列模型 机构看好盈利能力加速提升 [1] - 美团(03690)涨超3%创近2个月新高 南下资金连续13日加仓 [1] - 中广核矿业(01164)涨超3% 与母公司签订三年天然铀买卖协议 定价机制超市场预期 [1] - 鸿腾精密(06088)涨超12% 海外AI龙头资本开支积极带动公司AI业务增长 [1] - 心动公司(02400)盘中涨超6% 《伊瑟》国际服上线 机构看好业绩增长 [1] - 老铺黄金(06181)跌超7% 股价突破千元后回调 月底面临解禁压力 [1] - 中资券商股延续涨势 中信证券(06030)涨超4% 广发证券(01776)涨超3% 受2025陆家嘴论坛预期提振 [1] 美股市场动态 - 英伟达概念股Applied Digital(APLDUS)涨近30% 三日累计涨幅达94% 长协订单潜在收入70亿美元 [2] - 特斯拉(TSLAUS)跌3.55% 中国5月新能源车批发销量61662辆同比降15% 欧洲市场同步下滑 德国销量同比暴跌36.2% 英国销量降超45% [2] - MongoDB(MDBUS)盘后涨近15% Q1业绩超预期 追加8亿美元股票回购 上调2026年业绩指引 [2] - 博通(AVGOUS)绩前涨超3%创历史新高 摩根大通称其AI业务全速运转 Q2业绩预期乐观 [3] - Meta涨超3% 加速推进超轻薄开放式头显项目 [3] - Guidewire Software(GWREUS)大涨16% Q3业绩超预期并上调全年指引 [3] - 美元树(DLTRUS)跌超8% Q2调整后盈利指引同比降幅或达50% 主因关税及消费疲软 [3] - 意法半导体(STMUS)大涨11% 传意大利和法国考虑拆分其联合管理权 [3]
整理:每日港股市场要闻速递(5月27日 周二)
快讯· 2025-05-27 09:05
美团(03690.HK)业绩与高管评论 - 2025年Q1营收866亿元,同比增长18.1%,上年同期为732.76亿元 [1] - 高管指出低质低价的非理性补贴竞争在即时零售领域不可持续 [2] 小米集团(01810.HK)芯片传闻澄清 - 公司否认玄戒O1芯片是向Arm定制的传闻,并澄清未采用Arm CSS服务 [3] 三只松鼠H股进展 - 公司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备案申请材料获中国证监会接收 [4] 新股与暗盘表现 - 派格生物医药-B(02565.HK)暗盘收跌4.87%,明日港交所挂牌 [5] - 吉宏股份(2603.HK)暗盘收报9.51港元,较IPO价格7.68港元涨23.83%,成交5495万港元 [6] 碧桂园(02007.HK)法律进展 - 高等法院批准延期申请,呈请聆讯延至2025年8月11日 [7] 知行科技(01274.HK)业务动态 - 获得头部自主品牌定点开发通知,将提供基于地平线征程®6M芯片的ADAS域控制器解决方案 [8] 阿里巴巴(09988.HK)回购 - 5月23日耗资约998.78万美元回购66.24万股 [9] 腾讯控股(00700.HK)回购 - 5月26日回购97.9万股股份,耗资5.004亿港元 [10]
推进AI+机器人产业化落地!知行科技:全资子公司签署收购机器人公司的框架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18:08
收购交易 - 知行科技全资子公司艾摩星机器人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将收购小工匠机器人大部分股份并成为控股股东[1] - 小工匠机器人是苏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智能一体化关节及定制化机械臂等核心产品,已获得超过60项知识产权[1] - 收购将加速知行科技在机器人关键部件层面的技术积累,拓展具体场景应用[1][3] 技术优势 - 小工匠机器人自主研发的智能一体化关节高度集成传感、驱动和控制系统,内置多种传感器和驱动电机,通过先进算法实现智能控制[2] - 一体化设计降低系统复杂性,减小关节体积,提高机器人负载能力和动作灵活性[2] - 已研发三款可用于量产的智能一体化关节,匹配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多种应用场景[2] - 通过RV减速器小型化和与电机一体化设计,减速器方案拥有更高可靠性和更长寿命[2] 行业分析 - 智能一体化关节是机器人领域价值量最高的核心部件,占工业机器人总成本的60%,占人形机器人总成本的50%[1] - 一体化关节的高集成度、轻量化设计、微米级控制精度和多工况可靠性要求,使行业面临良率和成本的双重挑战[1] - 小工匠机器人核心技术团队在精密机械设计加工、电机控制与制造等方面具备深厚积累,构建起行业领先性[1] 战略规划 - 知行科技将协同艾摩星在投融资、软硬件设计、供应链及生产制造等方面加速小工匠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3] - 结合大模型算法,加速实现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AI+机器人产业化落地[3] - 公司有望凭借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的量产经验和客户基础,提升该领域市占率,同时加速海外市场和机器人领域拓展[3]
自动驾驶新星发布2024年年报,毛利暴跌25%
金融界· 2025-04-29 14:1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收入增长2.58%至12.4772亿元,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收入占比95.58%达11.9258亿元 [1] - 毛利下降24.91%,毛利率从9.94%降至7.28%,主要因自动驾驶控制器产品SupervisionTM价格优化 [1] - 除税前亏损和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均增加47.78%至2.8834亿元和2.8832亿元 [1] 市场进展 - 全年交付227,000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同比增长75% [2] - 获得吉利汽车、极星等35个新定点函 [2] - 基于地平线征程3的iFC3.0智能前视摄像头及iDC300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实现批量交付 [2] 技术突破 - 基于地平线征程6的下一代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获头部车企量产定点 [2] - 全球首个实现低算力芯片BEV模型部署量产交付 [2] 客户与供应商依赖 - 吉利集团收入占比83.7% [3] - 依赖Mobileye供应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基础版本及授权软件 [3] - SuperVision™供给极氪001车型收入下降 [3] 行业观点 - 技术研发投入和低算力芯片BEV突破有望推动市场普及 [3] - 大客户和单一供应商依赖可能影响经营稳定性 [3] 未来挑战 - 需优化客户结构和供应链管理以提升抗风险能力 [4] - 需寻找新盈利增长点应对市场竞争加剧 [4]
知行科技(01274)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6:32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H股自2023年12月20日起于联交所上市及买卖[12] - 国际发售股份为19,904,400股H股[12] - 发售价为每股发售股份29.65港元[12] - 香港公开发售需另加1%经纪佣金、0.0027%证监会交易徵费、0.00565%联交所交易费及0.00015%会财局交易徵费[12] - 公司股份代号为01274[8] 股份面值信息 - 内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9] - 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9]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4] 董事变动信息 - 非执行董事李程晟于2025年4月11日辞任[6] - 非执行董事杨元奎于2025年4月25日辞任[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2.4772亿元,较2023年同期上升2.58%;毛利为9083万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4.91%;毛利率为7.28%(2023年:9.94%)[16]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增加47.78%至2.8834亿元(2023年:1.9511亿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增加47.78%至2.8832亿元(2023年:1.9510亿元)[16]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27元(2023年:0.95元);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无)[16]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2.4772亿元,较2023年增加3143万元或2.58%[41]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12.4772亿元,2023年为12.1629亿元,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收入占比最高,2024年为90.93%,2023年为91.67%[42] - 2024年销售及服务成本为11.569亿元,较2023年增加6156万元或5.62%[44] - 2024年毛利为9083万元,较2023年减少3013万元或24.91%,2024年毛利率为7.28%,2023年为9.94%[45][46] - 2024年其他收入为591万元,较2023年减少23.03%,主要因政府补贴减少[47]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697万元,2023年为其他收益净额572万元,变动主因是理财产品投资收入减少及汇兑亏损增加[48] - 2024年销售开支为3039万元,较2023年减少5.86%,占收入百分比从2.65%降至2.44%[50] - 2024年行政开支为5750万元,较2023年减少31.48%,占收入百分比从6.90%降至4.61%[51] - 2024年研发开支为2.8065亿元,较2023年增加29.56%,占收入百分比从17.81%增至22.49%[5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和年内亏损均为2.8834亿元,较2023年增加47.78%[55][56] - 2024年存货为2.9894亿元,较2023年增加16.76%,借款为3.149亿元,较2023年增加39.55%[62][63] - 2024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为3.14898亿人民币,2023年为2.25657亿人民币[64] - 2024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分别为34.87%及20.08%[6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将账面价值约3052万人民币的土地使用权抵押,对应长期银行借款1.7017亿人民币[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开支总额为2.1872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8432万人民币增加159.39%[6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575名雇员,2023年为380名;2024年员工成本为2.3997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2.4778亿人民币减少3.25%[71] - 2022 - 2024年公司分别录得净亏损3.423亿元、1.951亿元及2.883亿元[190] 自动驾驶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全栈自研的自动驾驶产品系列完成32个车型订单,22个车型量产交付[18] - 2024年公司交付超22.7万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较2023年增长75%,2020 - 2024年交付超44.6万套[29] - 2024年销售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收入约11.9258亿元,占总收入约95.58%,其中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收入约11.3461亿元,较2023年增加1.76%,销量增加47.4%[31] - 2024年全栈自研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iDC100及iDC300收入从约1396万元增至约9377万元,主要因奇瑞汽车iDC300收入增加约5917万元[31] - 2024年自研智能前视摄像头产品iFC收入从约1540万元增至约5797万元,因奇瑞、东风、吉利汽车采购增加[31] - 2024年自动驾驶相关研发服务收入约4166万元,占总收入约3.34%,较2023年减少约2145万元或33.99%[33] - 2024年销售PCBA产品收入约1348万元,占总收入约1.08%,较2023年减少约926万元或40.72%[34] - 2024年获得35个新定点函,截至年底合计65个定點函[35] 公司研发相关信息 - 2024年公司员工从380人增长到575人,研发人员从292人增长到474人[18] - 2024年公司在TI TDA4芯片上完成BEV模型部署,是首个实现低算力芯片BEV模型量产交付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20] - 2024年研发人员从292人扩至474人,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立研发中心[37] - 截至2024年底申请250个发明专利,其中软件及算法相关234个,占比93.6%,2024年获52个软件著作权,61个发明专利,其中软件及算法相关57个[38] 公司业务合作与市场动态 - 2024年5月公司获得马来西亚宝腾汽车定点,将为SAGA提供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22] - 2024年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接近50%,预计2025年将持续走高[26] - 2024年部分第三方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因融资难退出市场,头部供应商集中度提升[27] - 2024年我国全年汽车出口达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76] - 2023年三个年度期间,吉利集团为公司带来的收入分别为9450万元、12.775亿元及11.351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53.0%、96.4%及93.3%[187] - 2024年公司来自吉利集团的收入为10.439亿元,占2024年总收入的83.7%,其中销售SuperVision™的收入为10.172亿元[187]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将对现有产品线持续优化及完善,扩大自主制造能力[77] - 公司算法赋能的产品和服务将于2025年投入量产,还将强化自研软件中间件,打造新一代计算框架等[78] - 2025年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将扩展到北美、韩国、日本等国家,正积极筹备海外生产制造基地[82] - 公司计划持续投资研发、扩大产能、提升实力、招募人才、增加销售及营销活动[192] 公司人员信息 - 宋阳50岁,2017年3月加入集团,有近21年汽车行业高级领导经验[84] - 卢玉坤43岁,2017年9月加入集团,在汽车行业积累逾18年经验[85] - 李双江40岁,2017年4月加入集团,约有15年汽车行业经验,逾11年自动驾驶行业经验[87] - 李程晟37岁,2018年8月加入集团,曾在多家公司任职并担任相关职务[88] - 陶志新55岁,2022年11月加入集团,在多家汽车相关公司任职过[90] - 杨元奎37岁,2023年3月加入集团,负责为汽车及智能制造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及行业研究[90][91] - 张为公博士65岁,2022年11月加入集团,从事汽车电子及计量与控制技术科研[92] - 刘勇先生57岁,2022年11月首次加入集团任独立董事,1994年6月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可为注册会计师[94] - 薛睿女士40岁,自上市日期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2年2月起任朝晖资本董事总经理[96] - 罗红先生39岁,2017年5月首次加入公司,2022年11月获选为监事会主席,有逾11年电子硬件开发经验[98] - 朱庆华先生44岁,2018年5月首次加入公司,2022年11月17日获委任为监事,在汽车电子开发方面有逾12年实践经验[99] - 汪冰洁先生37岁,2017年6月首次加入公司,2022年11月17日获委任为监事,曾在百利得汽车等公司任职[103] - 宋阳先生50岁,2017年4月1日获委任为集团首席执行官[105] - 卢玉坤先生43岁,2017年9月1日获委任为集团首席技术官[105] - 李双江先生40岁,2018年4月1日获委任为集团副总裁[105] - 刘芳女士42岁,2022年9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在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有逾六年经验[106] - 刘芳女士在2017年11月至2022年8月在凯博易控车辆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多个高级职位[106] - 蒋京芳女士于2024年5月23日获委任为公司总裁,有近25年汽车行业高级管理经验[108] - 刘芳女士和钟明辉先生于2023年3月9日获委任为公司联席公司秘书,钟先生有逾20年相关经验[109] 公司治理结构与政策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报告期内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11]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3][114] - 公司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以上,至少一名具备相关专长[119]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已作年度独立性确认,公司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属独立[119] - 董事长每年至少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19] - 董事会负责公司重大事宜决策,日常管理等授权高级管理层,重大交易需董事会批准[117] - 董事会知悉企业管治是全体董事共同责任,包括制定检讨多项政策等[117] - 公司实施反贿赂等严格内部程序,以提高长期可持续绩效[112] - 报告期内公司举行11次董事会会议,宋阳、卢玉坤、李双江等多位董事出席率达100%,杨元奎出席率为91%[122] - 报告期内公司举行2次股东大会,所有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23] - 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均为三年,可连选连任[125] - 各董事获委任时会收到全面入职培训材料,报告期内所有董事参加的持续专业发展计划性质为A及B[126][127] - 董事确认编制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的责任[127]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收取固定费用,不授予与业绩挂钩的股权报酬[120] - 公司设立正式及非正式沟通渠道,确保董事会获得独立观点及意见[120]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等,并提出推荐建议[125]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甄选董事候选人时考虑多项因素[131] - 董事不知悉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能力产生极大疑虑的重大不明朗事件或情况[128]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1名女性董事,占全体董事的11.11%[135] - 2024年12月31日,有2名女性高级管理层成员,占高级管理层的40%[135] - 2024年12月31日,共有99名女性雇员,占全体雇员的17.22%[135]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133] - 宋阳先生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及董事长[141] - 董事会成立四个委员会,包括审计、薪酬与考核、提名及战略委员会[143]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报告期内举行了4次会议[144] - 审计委员会成员刘勇先生、张为公博士、薛睿女士会议出席次数均为4/4[145] - 公司已采纳董事提名政策,载列提名及委任董事的准则、程序等[136] - 提名委员会负责确保董事会成员多元化,将检讨董事提名政策[133][138] - 报告期内公司举行三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讨论董事、监事津贴等四项议案,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46][147] - 报告期内高级管理层成员年度薪酬分布为:100.0001 - 150万港元2人、150.0001 - 200万港元1人、200.0001 - 250万港元1人、300.0001 - 350万港元1人[150] - 报告期内公司举行一次提名委员会会议,讨论委任总裁的议案,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52][153] - 报告期内公司举行一次战略委员会会议,讨论发行H股可换
模型×工程,进城又出海,知行科技(01274.HK)亮相上海车展
格隆汇· 2025-04-24 08:31
核心技术进展 - 公司展示8TOPS辅助泊车和13TOPS高速领航等已量产上车的极致性价比方案 [1] - 基于瑞萨V4H和地平线J6E/M系列开发行泊一体高级组合辅助驾驶方案 [1] - 形成高级行泊算法平台并具备中低算力平台部署工程经验 [1] - 自研平台化上层应用算法体系并实现跨硬件平台快速移植能力 [1] 产品路线规划 - 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将推出基于地平线J6E/M的高级行泊一体解决方案 [2] - 新方案支持无图高速领航和记忆行车等高频驾驶辅助场景 [2] - 通过自研端到端算法实现无图方案全场景领航功能 [2] 研发能力建设 - 与字节跳动火山科技在大数据、云计算和AI大模型等领域达成合作 [3] - 2025年上半年完成全新AI基础设施上云运行 [3] - 合作将加速数据闭环运行速度和模型迭代性能提升 [3] 市场拓展成果 - 车展期间吸引多家国内外主流车企负责人到访洽谈 [1] - 具备同时面向海内外市场的体系能力 [1] - 技术方案覆盖具身智能和智慧交通系统等量产应用场景 [1]
知行汽车科技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自动驾驶行业 - 公司:知行汽车科技、何多科技、吉利、极氪、奇瑞、东风、长城、零跑、小鹏、FreeTech、优价创新、大疆、地平线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业务线** - 与Supervision合作,作为Tier1打开中国市场,产品线进入极氪001、009等车型,过去几年是主要收入来源,但毛利率在7 - 10%左右 [2][6] - 全面自研产品线,提供软硬件交付及OTA一条龙服务 [3] 2. **2024年情况** - 完成对何多科技团队整合,花费3000万及支付近半年工资,使研发费用增加约1亿,亏损增加约1亿 [3][4] - 优秀团队算法转化为收入需1 - 2年,优势将在2025年大量释放 [5] 3. **2025年展望** - 亏损收窄,预计收入18 - 20亿,收入结构转变,自研产品起量后毛利率提升 [6] - Q4有望盈亏平衡,因收入增多、增长快且四季度车企交付多 [7] - SuperVision销量下降,吉利系收入绝对值下降;奇瑞、东风、长城、零跑等客户业务增长 [9][10] - 出口收入贡献约四分之一 [14] 4. **产品情况** - 下半年主推G6系列,G6E 5月量产,G6M在定点中,G6B方案2026年推出 [17] - 不同产品价值量不同,如IDC早期2500 - 3000元,现降至2000元左右等 [20] 5. **合作与竞争** - 与地平线紧密合作,在奇瑞系内有优势,市场上与FreeTech、优价创新、大疆等竞争 [21][22] - 新势力在智能化方面倾向自研,但小鹏部分入门级低端车会借助第三方方案 [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奇瑞iCar的V23交付量约每月8000台,每年约10万台,单车贡献收入较可观 [16] - 即将定点量产且今年内交付的车型会在上海车展前后发布,公司与地平线合办展台 [23] - 3月27号、28号将在上海和北京举办一级发布会,董事长和总裁将与投资人交流 [26] - 帮地平线做预控硬件主要是勾六P,预控客单价约7000元,2025年Q4开始大量交付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