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量发展(01277)
icon
搜索文档
力量发展(01277)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09:52
股本与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亿美元,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500亿股,每股面值0.001美元,本月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已发行普通股(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84.3亿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4.3亿股,本月无增减[2]
力量发展(0127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28 16:4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2,509.5百万元,同比下降0.9%[6] - 集团收益从人民币2,532.4百万元略微减少至2,509.5百万元,同比下降0.9%[24]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25.095亿元,较去年同期25.324亿元下降0.9%[54] - 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2,509,517千元同比下降0.9%[75][76] - 2025年上半年外部客户收益为2,509,517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532,355千元下降0.9%[79] - 期内溢利减少48.6%,从1,085.2百万元降至558.1百万元[34] - 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人民币5.581亿元,较去年同期10.852亿元下降48.6%[54] - 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5.6158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0.95281亿元下降48.8%[60] - 采煤分部除税前列润为人民币863,991千元同比下降41.5%[75] - 其他分部除税前列损为人民币76,523千元同比扩大24.5%[75]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人民币7.808亿元,较去年同期14.339亿元下降45.5%[54]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6488.8万元人民币源自信托理财及交易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动[139] - 收购秦皇岛极富导致综合净亏损人民币2847.1万元[14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增加36.4%,从977.7百万元增至1,333.4百万元[26] - 销售成本大幅上升至1,333,359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977,668千元增长36.4%[84] - 行政开支增加61.4%,从174.4百万元增至281.5百万元[30] - 员工成本增至363,366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44,211千元增长48.8%[8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3422名,员工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3.634亿元[52] - 2025年上半年集团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1719.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07.6万元人民币增长22.2%[134] - 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316,909千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191,811千元,下降39.5%[8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煤炭主营业务收益为人民币2,330.3百万元,同比下降7.1%[6] - 采煤分部收益下降7.1%,从2,508.1百万元降至2,330.3百万元[24] - 其他分部收益大幅增长639.2%,从24.2百万元增至179.2百万元[24] - 公司5000大卡动力煤销售量同比增长14.16%[15] - 公司5000大卡动力煤平均售价604.6元/吨同比下降21.5%[15] - 公司煤炭主营业务收益2,330.3百万元同比下降7.1%[15] - 采煤分部收益为人民币2,330,318千元同比下降7.1%[75] - 其他分部收益为人民币187,921千元同比增长337.5%[75] - 煤炭产品销售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508,114千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2,330,318千元,下降7.1%[82] - 新增物业管理服务收入114,043千元和物业销售收入27,257千元[82] - 在管物业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覆盖全国31座城市[20] - 收购Seedlife贡献综合收益人民币1.14亿元及综合净溢利人民币1075.5万元[141]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益贡献2,506,310千元,占总收益99.9%,其他地区仅3,207千元[7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在认购MC Mining Limited 51%新股份拓展海外业务[7] - 宁夏永安煤矿已于2024年11月进入联合试运转阶段[7] - 公司煤炭产量保持高位水平,各环节库存充裕[5] - 公司以总代价9000万美元认购MC Mining的51%新股份[42] - 公司收购Seedlife的100%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4.23亿元[45] - 公司以总代价人民币7000万元收购茂名晟大及茂名晟城100%股权,最终以人民币5775万元与实地预付款抵销[47] - 公司根据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向董事及雇员参与者授出2.635亿股奖励股份[52] - 公司授出2.635亿股奖励股份,行使价每股1.00港元[149] - 建议收购预付款总额为13.3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40.3%[94] - 与收购相关的未付余额及其他资本开支预计约为人民币7.795亿元[39] - 未付收购余额及额外资本开支预计为人民币779,460,000元[67] - 已授权资本承担从人民币134710.4万元降至77946万元,减少56764.4万元[120] - 期内资本开支约人民币189.2百万元[169] - 资本承担约人民币779.5百万元[169]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人民币6.7679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0.45257亿元下降35.3%[62] - 已付股息为人民币3.86575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9.18575亿元[62]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7883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93896亿元略有改善[62]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35204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0.40344亿元[6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人民币3.94507亿元,较期初的人民币6.29937亿元减少37.4%[62] - 公司新增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人民币1.9亿元,偿还人民币3.0607亿元[62] - 公司于联营公司的投资支出人民币2.10022亿元[62] - 收购Seedlife产生现金流出净额人民币1188.1万元[142] - 收购茂名晟大及茂名晟城总代价人民币7000万元,产生现金流出净额人民币3214.2万元[147][149] 股息和股东回报 - 中期股息每股增加至5.0港仙,总股息达421,500,000港元[35] - 中期股息每股5.0港仙,总额为42150万港元(约人民币38438.7万元),同比增长25%[118] 资产和债务状况 - 公司净债务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5.1%[38] - 公司银行存款及现金约为人民币3.945亿元[38]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为人民币1.874亿元[39] - 公司为收购预付约人民币13.36亿元[39] - 公司即期借款为人民币4.4379亿元,非即期借款为人民币3.9亿元[40] - 公司总借款为人民币8.3379亿元[40]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及现金结余为人民币3.945亿元,较2024年底6.299亿元下降37.4%[57]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为人民币32.234亿元,较2024年底17.163亿元大幅增长87.8%[57]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1.874亿元,较2024年底1.572亿元有所扩大[57]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14,388,965千元同比增长10.8%[76]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4,715,979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152,625千元,增长30.5%[77] - 公司权益总额为人民币82.36689亿元,其中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人民币81.78689亿元[60]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187,435,000元[67] - 收购预付款为人民币1,335,990,000元[67]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人民币878.32亿元下降至833.79亿元,减少44.53亿元[114] - 即期银行借款从人民币535.72亿元降至443.79亿元,减少91.93亿元[114] - 非即期银行借款从人民币342.6亿元增至390亿元,增加47.4亿元[114] 收购和投资活动 - Seedlife 2024年除税后净利润为人民币5280万元,超过保证溢利人民币5200万元[46] - 公司收购Seedlife的100%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4.23亿元,产生商誉人民币1.88亿元[141][14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应付Seedlife剩余收购代价人民币6856.8万元[141] - 秦皇岛极富收购涉及债权转让代价人民币5.65亿元,可识别净资产总值人民币5.65亿元[144][147] - 茂名晟大可识别净资产人民币4530.5万元,茂名晟城人民币2469.5万元[149]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增加至354.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3.2%[90] - 无形资产账面值增加至344.2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7.6%[92] - 商誉账面值大幅增加至34.4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20.6%[93] - 收购附属公司新增无形资产26.83亿元人民币[92] - 收购附属公司新增商誉18.84亿元人民币[93] - 公司持有账面值6.47亿元人民币的物业尚未取得所有权证书[90] - 贵州力量能源收购预付款保持10.80亿元人民币[94] - 实地地产物业收购预付款减少至2.5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8.5%[94] - 公司终止收购总建筑面积22,109.87平方米的商用物业,分配代价为人民币2.307亿元[99] - 公司以人民币4.23亿元收购Seedlife的100%股权,其中人民币2.307亿元用于抵销待付款项[100] - 公司终止收购总建筑面积3,440.90平方米的中山商用物业[101] - 公司以人民币7,000万元收购茂名晟大及茂名晟城100%股权,应付代价为人民币5,775万元[102] 关联方交易和贷款 - 公司向贵州力量提供贷款本金5700万元人民币,初始利率为一年期LPR加2%,后上调至LPR加3.5%,到期日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126] - 公司向贵州力量提供另一笔贷款本金2亿元人民币,利率从LPR加1.5%上调至LPR加2.5%,到期日延长至2027年6月30日,已提取本金约1.92287亿元人民币[1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本金为2.49287亿元人民币,应收利息为3332.3万元人民币,计入其他非流动资产[128] - 2025年上半年贷款利息收入为587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02.1万元人民币增长16.9%[1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付关联方款项总额为4.4272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8117.8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29] - 应付张力先生款项包括收购星耀集团应付款6822.8万元人民币及星耀前股东贷款100万元人民币[131] - 应付Seedland Smart Service款项包括收购Seedlife应付款6856.8万元人民币[136] - 应付珠海实地款项包括收购茂名晟大及茂名晟城应付款1225万元人民币[136] - 关联方交易收入从人民币5988.9万元增至10512.3万元,增长75.5%[124] - 应收关联方款项从人民币251398.1万元降至179126.3万元,减少72271.8万元[125] - 建议收购预付款从人民币223477万元降至133399万元,减少90078万元[125] - 向关联方贷款从人民币2.5999亿元(2024年末)降至人民币2.8378亿元(2025年6月)[104] 投资和公允价值变动 - 信托理财投资从人民币2.2891亿元降至人民币1.9873亿元[105] - 交易证券从人民币1.055亿元大幅降至人民币867.9万元[105] - 信托理财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人民币9,723,000元,其中北方信托投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164,564,000元(2024年底:154,841,000元)[106] - 信托理财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人民币39,909,000元,其中北京信托投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34,161,000元(2024年底:74,070,000元)[106] - 交易证券公允价值为人民币8,679,000元(2024年底:105,498,000元),累计亏损人民币34,702,000元[106] - 第三级公允价值计量变动导致损失人民币3018.6万元[140] - 其他全面收益为亏损人民币1341.3万元,主要受汇率变动影响[60] 行业和市场环境 - 中国上半年GDP约为人民币66.1万亿元,同比增长5.3%[5][10]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66.8万亿元,同比增长2.5%[10]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约为人民币3,436.5十亿元,同比下降1.8%[10] - 国内煤炭价格震荡下行,接近疫情前水平[5] - 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11] - 中国进口煤炭2.2亿吨同比下降11.1%[11] - 全国规模以上火力发电量2.9万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4%[11] - 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营业务收入12,424.7亿元同比下降21.0%[11] - 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1,491.6亿元同比下降53.0%[11] 其他重要事项 - 非流动分部资产增加额为人民币709,949千元同比下降57.0%[75] - 其他收入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盈利58,762千元转为2025年亏损32,721千元,主要因罚款34,744千元和附属公司处置亏损10,350千元[83]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1,095,281千元(约0.13元/股)降至2025年同期的561,586千元(约0.067元/股),下降48.7%[88] - 使用权资产账面值减少至1.8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5%[91] - 申请扩大煤矿产能许可证预付款从人民币9,096.7万元增至人民币11,833.7万元[104] - 应收绩效补偿公允价值为人民币8,467.3万元,基于星耀集团2025-2027年EBITDA表现[104] - 其他非流动资产总额从人民币5.3826亿元增至人民币6.0157亿元[104] - 存货总额为人民币3,304,754,000元(2024年底:1,802,957,000元),其中开发中物业为人民币2,935,316,000元(2024年底:1,494,206,000元)[10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总额为人民币555,803,000元(2024年底:200,439,000元),坏账拨备为人民币67,607,000元[108] - 银行存款及现金为人民币394,507,000元(2024年底:629,937,000元),其中人民币计值结余为人民币329,621,000元(2024年底:612,825,000元)[110] - 已抵押存款为人民币81,777,000元(2024年底:93,355,000元),受限制存款为人民币50,522,000元(2024年底:34,229,000元)[110]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总额为人民币2,474,638,000元(2024年底:1,522,347,000元),其中应付建筑款为人民币996,389,000元(2024年底:812,692,000元)[113] - 应付关联方款项为人民币293,683,000元(2024年底:11,000,000元),应付股息为人民币231,763,000元[113] - 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为人民币530,362,000元(2024年底:337,485,000元)[113] - 租赁负债总额从人民币7755.6万元降至6883.9万元,减少871.7万元[116] - 长期应付款从人民币86177.5万元增至87682.5万元,增加1505万元[117]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8,430,000,000股[155][157][159] - 董事具文忠持有公司普通股15,821,659股,占比0.19%[155] - 董事李波持有公司普通股8,001,886股,占比0.09%[155] - 董事纪坤朋持有公司普通股5,000,000股,占比0.06%[155] - 董事薛慧持有公司普通股3,860,055股,占比0.05%[155] - 主要股东张力实益持有公司普通股952,682,000股,占比11.30%[159] - 主要股东张量通过全权信托控制公司普通股5,307,450,000股,占比62.96%[159] - King Lok Holdings Limited实益持有公司普通股5,307,450,000股,占比62
力量发展上半年实现收益总额25.1亿元 持续深耕煤炭全产业链
证券日报网· 2025-08-21 14:5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益总额25.1亿元人民币,毛利率46.9% [1] - 净利润5.58亿元人民币,净利率22.2% [1] - 基本每股盈利6.68分,摊薄每股盈利6.66分 [1] - 董事会宣告派发中期股息每股5.0港仙 [1] 煤炭业务运营 - 采用竞价销售模式锁定较高售价,上半年平均售价高于市场水平 [1] - 5000大卡低硫环保动力煤平均售价604.6元/吨 [1] - 宁夏焦煤平均售价850.5元/吨 [1] - 煤炭主营业务收益23.3亿元,同比下降7.1%,占总收益92.9% [1] 业务多元化发展 - 在煤炭主业基础上开拓农牧业、房地产、物业管理服务、雪茄烟草等附属业务 [1] - 旨在为股东挖掘更多利润增长机会 [1] 下半年展望 - 秉持高质量发展原则,贯彻安全、效益、绿色环保并重的矿山发展理念 [2] - 充分发挥资源、产品和运力优势,深耕煤炭全产业链经营 [2] - 利用强劲盈利能力和资金优势拓展优质项目 [2]
力量发展(1277.HK)2025年中期业绩透视:韧性盈利、慷慨派息、成长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8-21 11:32
核心观点 - 公司在行业逆风环境中展现业绩稳健性和盈利韧性 收入同比基本持平 毛利率46.9% 净利率22.2% [1] - 公司维持高股息策略 中期股息每股5.0港仙 分红比率68.8% TTM股息率约11.3% [1][3] - 公司通过宁夏和南非煤矿项目布局未来增长 实现从单一动力煤向全煤种跨越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25.10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煤炭主业收入23.3亿元 小幅下滑7.1% [1][2] - 除税前利润8.6亿元 同比下降41.5% 但利润率水平高于行业平均 [2] - 毛利率约46.9% 净利率约22.2% 盈利韧性显著 [1] - 净现比达1.23 现金流充沛 截至2025年6月底账上现金约3.95亿元 净债务比率仅5.1% [3] 行业对比 - 2025年上半年煤炭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1.0%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3.0% [2] - 公司业绩稳健性优于同行 收入降幅远小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公司采用竞价销售模式锁定较高销售价格 产品价格跑赢市场 [2] 成本管控与运营优势 - 开采、洗选、运输全链条精细化管理维持低位成本 [2] - 主力大饭铺煤矿生产低硫、高灰熔融点优质动力煤 [2] - 高品位的产品结合灵活销售策略形成业绩防御防线 [2] 股息政策 - 2022-2024三个财年累计派息37.1亿港元 派息比率逐年提升至36.0%、44.3%、69.7% [3] - 2025年中期派息比率高达68.8% 投资者有望在8-9年通过股息收回成本 [3] - 充沛现金流和健康财务状况为持续高分红提供安全垫 [3] 业务拓展与增长布局 - 宁夏永安煤矿已开始联合试运转 生产"力量肥煤"产品 韦一煤矿预计明年上半年试运转 [4] - 宁夏两矿全面达产后将贡献210万吨/年焦煤产能 [4] - 南非MC Mining项目持股35.7% 总资源量超过80亿吨 马卡多露天矿可采储量2.96亿吨 [4] - 南非旗舰矿计划在今年年底投入生产运营 成为公司新增长引擎 [4] 战略定位 - 公司实现从单一动力煤到全煤种的业务跨越 [4] - 通过"双轮驱动"战略在行业低谷中为未来增长蓄势 [5] - 兼具防御性和成长性 成为高股息稀缺标的 [3][5]
力量发展(01277)将于2026年2月27日派发第四期中期股息每股0.01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20:09
股息派发安排 - 力量发展将于2026年2月27日派发第四期中期股息 [1] - 派息对应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期间 [1] - 每股派息金额为0.01港元 [1]
力量发展(01277)将于11月10日派发第一期中期股息每股0.01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9:57
股息派发 - 力量发展将于2025年11月10日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股息-第一期 [1] - 每股派发0.015港元 [1]
力量发展(012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 - 第四期
2025-08-20 19:50
股息信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中期股息每股5港仙,分四期派付[2] - 2025年11月10日及12月19日各派付每股1.5港仙[2] - 2026年1月30日及2月27日各派付每股1.0港仙[2] 时间安排 - 除淨日为2025年9月2日[1] - 递交股份过户文件最后时限为2025年9月3日16:30[1] - 暂停过户登记日期为2025年9月4日至9月8日[1] - 记录日期为2025年9月8日[1] - 股息派发日为2026年2月27日[1]
力量发展(012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 - 第三期
2025-08-20 19:49
股息派付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合共每股5.0港仙,分四期派付[2] - 2025年11月10日和12月19日分别派付每股1.5港仙[2] - 2026年1月30日和2月27日分别派付每股1.0港仙[2] 本次股息 - 本次宣派股息为每股0.01 HKD,属第三期[1] - 除淨日为2025年9月2日[1] - 股息派发日为2026年1月30日[1] 相关日期 - 递交通文件最后时限为2025年9月3日16:30[1] - 暂停过户登记日期为2025年9月4日至9月8日[1] - 记录日期为2025年9月8日[1]
力量发展(012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 - 第二期
2025-08-20 19:48
股息派发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共每股5.0港仙,分四期派付[2] - 2025年11月10日及12月19日分别派付每股1.5港仙,2026年1月30日及2月27日分别派付每股1.0港仙[2] - 本次宣派股息为第二期,每股0.015 HKD[1] 时间安排 - 除淨日为2025年9月2日,记录日期为9月8日,股息派發日为12月19日[1] - 符合获股息分派递交通文件最后时限为2025年9月3日16:30[1] - 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日期为2025年9月4日至9月8日[1]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包括七名董事,含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
力量发展(012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 - 第一期
2025-08-20 19:46
股息信息 - 宣派股息为每股0.015HKD,派息金额及预设派发货币同[1] - 除净日2025年9月2日,记录日9月8日,派发日11月10日[1]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5.0港仙分四期派付[2]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有七名董事[3] - 三名执行董事为具文忠、李波、纪坤朋[3] - 一名非执行董事为张琳,三名独董为刘佩莲、陈量暖、薛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