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淼控股(01471)

搜索文档
众淼控股拟1.65亿元收购北京科创融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5%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8-22 22:29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人民币1.65亿元收购北京科创融鑫科技有限公司55%股权 交易代价可根据协议条款调整 交易时间为2025年8月22日 [1] - 收购方为李焰白及柴红 交易完成后目标公司将成为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 [1] 目标公司业务定位 - 目标公司是财务资产数字化专业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银行业现金资产数字化方向 [1] - 主要向金融机构提供第二代货币发行物流管理系统 人民币现金集中数字分类外包服务及人民币序列号流通管理系统相关的硬件及软件 [1] - 产品服务支持金融机构管理升级 数据安全及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升级 [1]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有助于巩固公司在财务资产数字化领域的市场地位 丰富产品线 [1] - 加速公司保险代理服务的数字化升级 加强集团研发能力 [1] - 提升目标公司市场形象 创造新业务增长机会 促进资本化成果 [1]
众淼控股(01471)拟1.65亿元收购北京科创融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5%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22:25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人民币1.65亿元收购北京科创融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5%股权 交易代价可根据协议条款调整 交易时间为2025年8月22日 [1] - 收购完成后目标公司将成为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 [1] 目标公司业务定位 - 目标公司是财务资产数字化专业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银行业现金资产数字化方向 [1] - 主要向金融机构提供第二代货币发行物流管理系统 人民币现金集中数字分类外包服务及人民币序列号流通管理系统相关的硬件和软件 [1] - 产品服务支持金融机构管理升级 数据安全及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升级 [1]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有助于巩固公司在财务资产数字化领域的市场地位 丰富产品线 [1] - 加速公司保险代理服务的数字化升级进程 [1] - 增强集团研发能力 提升整体竞争力 [1] - 促进资本化成果 提升目标公司市场形象并创造新业务增长机会 [1]
众淼控股(01471.HK)拟1.65亿元收购北京科创融鑫科技合共55%股权
格隆汇· 2025-08-22 22:21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于2025年8月22日与卖方订立协议 有条件同意收购目标公司北京科创融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5%股权 [1] - 收购代价为现金人民币165百万元(约1.65亿元) 可根据协议条款调整 [1] - 目标公司为新三板上市公司 股份代号839037 [1] 目标公司业务定位 - 目标公司为财务资产数字化专业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银行业现金资产数字化方向 [1] - 核心业务为向金融机构提供第二代货币发行物流管理系统、人民币现金集中数字分类外包服务及人民币序列号流通管理系统相关硬件及软件 [1] - 产品及服务支撑金融机构管理升级、数据安全及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升级 [1]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可巩固公司在财务资产数字化领域地位 丰富产品线 [1] - 加速公司保险代理服务的数字化升级 加强集团研发能力 [1] - 目标公司成为非全资附属公司后 将促进资本化成果并提升市场形象 [1] - 为目标公司创造新业务增长机会 进一步提升整体竞争力 [1]
众淼控股(01471) - 有关收购目标公司55%股权的主要交易
2025-08-22 22:11
收购信息 - 公司2025年8月22日协议收购北京科创融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5%股权,代价1.65亿元[2][6][8][60] - 收购构成主要交易,适用百分比比率超25%但低于100%[3][40] - 青岛海盈汇等共控制8800万股,占比约62.33%,已提供书面股东批准[4][42] 支付安排 - 首批支付1.1亿元,分别向卖方A及卖方B支付8567.5万元和2432.5万元[10] - 第二批支付5500万元,分别向卖方A和卖方B支付4283.75万元和1216.25万元[12] - 若2026年调整金额为5280万元,分三期支付,比例65%、20%、15%[17] 利润保证 - 卖方保证目标公司2026 - 2028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600万元、4000万元、4400万元[14][15] - 2026 - 2028年累计目标利润分别为3600万元、7600万元、1.2亿元[15] 目标公司财务 - 2025年3月31日净资产约15780万元[29] - 2023年和2024年税前净利润分别为3291.3万元和3801.2万元[29] - 2023年和2024年税后净利润分别为3143万元和3602.6万元[29] - 2025年3月31日市值估值约48440万元[31] 股份转让 - 首批销售股份1098.16万股,占11.44%[45] - 第二批销售股份1167.6万股,占12.16%[47] - 第三批销售股份3014.24万股,占31.40%[48] 其他 - 通函须于公告后15个营业日内寄发股东[5][43] - 估值报告由青岛德铭资产评估有限公司2025年8月21日编制,估值日期2025年3月31日[48] - 申报会计师为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51][52]
众淼控股(01471.HK)将于8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9 16:46
董事会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及通过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审议宣派中期股息(如有) [1]
众淼控股(01471)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9 16:31
公司信息 - 公司为众淼控股(青岛)股份有限公司,代号1471[2] 会议安排 - 董事会2025年8月29日开会[3] - 会议考虑通过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3] - 会议讨论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19日[4] - 公告日董事会有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董[4]
众淼控股(01471) - 月报表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6:30
股份信息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H股法定/注册股份35,300,000股,面值1元,股本35,300,000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内资股法定/注册股份105,895,600股,面值1元,股本105,895,600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H股已发行股份35,300,000股,库存股0股[2]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内资股已发行股份105,895,600股,库存股0股[2] - 2025年7月,公司H股和内资股各类股份数目均无变动[1][2]
展波出任新时达董事长,看看“海尔系”上市公司“一把手”都是谁?
搜狐财经· 2025-07-19 10:23
海尔集团高管变动及资本布局 - 展波出任新时达董事长 展波1980年出生 拥有海尔集团20年履历 历任欧洲区财务总监、全球销售平台财务总监、海尔电器CFO、集团CFO及副总裁 现任分管产业互联网等战略业务 [2] - 展波被评价具备全球视野和产业互联网前瞻洞察 在企业战略管理、运营及资本运作方面经验丰富 [4] 海尔系上市公司扩张版图 - 集团已控股或参股8家上市公司 包括新收购的新时达、上海莱士、盈康生命 以及内部孵化的海尔智家、海尔生物、雷神科技、众淼控股 汽车之家收购正在进行中 [4] - 筹备上市企业包括青岛有屋智能家居和卡奥斯物联科技 [4] 海尔系核心高管背景 - 谭丽霞任集团高管 1970年出生 拥有中央财经大学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学历 1992年加入海尔 历任CFO、执行副总裁等职 [6] - 李华刚任海尔智家总裁 1969年出生 1991年加入 曾主导销售体系及中国区业务 [7] - 众淼控股董事会主席鹿遥40岁 2007年加入海尔体系 历任人力资源及分公司管理岗位 [9] - 有屋智能董事长刘斥1975年出生 1998年加入海尔 长期负责销售体系及智能家居业务 [10] - 卡奥斯物联董事长陈录城1969年出生 1995年加入 历任洗衣机质量管控、供应链管理等职务 [10] 汽车之家收购进展 - 收购尚未完成 董事会主席仍由原平安系高管龙泉担任 龙泉拥有24年保险及金融科技从业经历 [9]
众淼控股(0147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06:0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人民币205.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3%,净利润达人民币46.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5%[12] - 2024年毛利率为38.3%,净利率为22.5%,管理费用率为8.0%,销售费用率为4.3%[9] - 2024年流动/速动比率为13.2倍,资产负债率为5.8%[9] - 2024年总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45,953千元,总流动资产为人民币489,440千元,总流动负债为人民币(37,021)千元,总权益为人民币598,372千元[9]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约1.74亿元升至2024年约2.058亿元,增幅18.3%,主要因保险代理业务收入增加[28] - 公司整体毛利从2023年约7450万元增至2024年约7880万元,增幅5.8%,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约42.8%降至2024年约38.3%[30]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约1130万元减至2024年约1070万元[31] - 2023年和2024年研发成本分别为710万元和720万元,维持稳定[33]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1860万元减至2024年约1640万元[34] - 销售及营销成本从2023年约1190万元减至2024年约880万元[35] - 2023年和2024年财务成本均为20万元,同比维持稳定[36] - 所得税从2023年约900万元增至2024年约1070万元[37] - 年内利润从2023年约3900万元上升18.5%至2024年约4620万元,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率均为22.4%[38] - 公司净资产从2023年36320万元增至2024年59840万元[3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其他财务资产中的定期存款总额从2023年33590万元增至2024年56860万元[40] 保险代理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促成的总保费约人民币1,618.8百万元,较2023年约人民币1,259.1百万元上升约28.6%[13] - 2024年保险代理业务产生的佣金收入约人民币187.7百万元,较2023年约人民币155.7百万元上升约20.6%[13] - 2024年公司实现约人民币18.2百万元的新保费增长[13] - 2024年公司自主研发的企业交互平台为保险代理业务贡献保费约人民币51.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3.6%[13] - 2024年公司搭建的学平险服务生态体系带来约人民币6.4百万元的保费增量[13] - 公司促成的总保费从2023年约12.591亿元上升28.6%至2024年约16.188亿元[20] - 保险代理业务佣金收入从2023年约1.557亿元上升20.6%至2024年约1.877亿元[20] - 2024年财产保险产品佣金收入约7000万元,较2023年上升17.1%;人寿及健康保险产品佣金收入约2420万元,较2023年下降28.4%;意外及汽车保险产品佣金收入约9350万元,较2023年上升50.3%[20] - 2024年保险代理业务佣金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91.2%[20] - 公司保险代理业务佣金收入从2023年约1.557亿元升至2024年约1.877亿元,增幅20.6%,因平台升级和新增合作伙伴[28] IT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IT服务收入约人民币17.0百万元,较2023年约人民币15.8百万元上升约7.6%,2021 - 2024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2.0%[13] - 公司IT服务收入从2023年约1580万元升至2024年约1700万元,增幅7.6%,2024年占总收入8.2%[22] 咨询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咨询服务收入从2023年约250万元降至2024年约120万元,降幅52.0%,主要因人力资源咨询服务收入下降[23] 公司业务合作与市场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连接超75家保险公司、超20家战略渠道合作伙伴,连接山东、河北、河南及吉林四省保险代理人,向超2.4万名企业保险用户及超47.5万名家庭保险用户分销保险产品[14] - 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5402亿元增至2023年约850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2.0%,预计2028年达15055亿元,2024年起复合年增长率12.8%[26] - 保险专业中介渠道近十年保费规模年均增长率22.42%,公司2021 - 2024年促成的总保费复合增长率达34.4%[27] - 截至2024年,公司已连接超75家保险公司[175] - 截至2024年,公司覆盖山东、河北、河南及吉林等省的保险代理人[175] - 截至2024年,公司拥有超20家战略渠道合作伙伴[175] - 截至2024年,公司累计服务逾24,000家企业客户[175] - 截至2024年,公司累计服务475,000名家庭客户[175]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长期战略目标是紧扣科技+场景+生态的差异化模式,支持用户体验迭代[16] - 公司拟在保险中介及金融科技行业进行审慎投资及收购,目前未物色潜在目标,也无相关约束性承诺[17] - 公司计划扩大生态圈,提升保险产品黏度,培养终身保险用户[18] - 公司计划深化「AI+」战略,推进AI+风险减量、智慧客服、智慧理赔领域[18] - 公司拟根据招股章程所列计划使用全球发售募集的所得款项[57]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核心方针,制定全面ESG管理制度[178] - 公司建立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机制,涉及用户、客户、战略渠道提供商等[180][182] - 公司委托独立第三方顾问进行持份者重要性评估[183]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APP和平台,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保险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176] - 公司致力于为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提供IT服务,赋能多个行业[176] - 公司将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优化服务体验[176] - 公司秉持以用户为中心和节能减排的理念,实现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平衡[178] - 公司邀请利益相关方及管理层代表参与在线问卷调查,对议题进行分析排序[185] - 公司从“对集团的重要性”和“对利益相关方的重要性”两个维度,采用矩阵形式进行议题表达,筛选出高度重要议题,并将所有议题分为高度、中等、一般重要三类[186] - 公司建立了多层次的集团治理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和角色,以推动可持续发展相关事项和议题[193] - 董事会负责全面监督ESG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决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框架及重大政策等[194] - ESG领导小组成员由总经理领衔高管团队组成,负责制定集团ESG战略及政策行动方案等[194][196] - ESG执行小组成员由品牌营销部协调日常事务,各职能部门及事业部负责人共同推进具体工作实施[196] - ESG执行小组每月向领导小组提报进展,领导小组每季度向董事会提交整合评估报告[196] - 公司独立设有ESG顾问委员会,由股东代表和外部专家组成,对集团ESG工作提出咨询、建议及其他支持[194][196] - 重要性议题矩阵将作为未来战略制定、目标设置和信息披露的重要参考依据[186] - 公司积极推动多项可持续发展议题,确保自身努力与以集团核心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相连[189] - 公司制定《全面风险管理办法》,从组织体系、流程和文化三方面进行规定[197] - 公司建立多层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198] - 公司制定标准化风险管理流程,涵盖五个关键环节[198] - 公司将风险管理融入企业文化,增强全员风险意识[199] - 公司通过多样化培训等提升员工风险管理能力[199] - 公司建立系统化风险管理机制,培养专业人才[199] - 公司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理念,深化“科技+场景+生态”发展战略[200] - 公司强化与保险公司及战略渠道方合作,提供产品解决方案[200] - 公司依托多元化资源构建“保险+”服务矩阵[200] - 公司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提升用户粘性与生命周期价值[200] 公司人员与薪酬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31名雇员,该年度雇员薪酬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3160万元[52] - 鹿遥先生40岁,自2017年3月及2018年5月起分别获委任为总经理及董事,2023年3月14日调任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整体业务管理及企业发展[61] - 鹿遥先生于企业、业务管理及人力资源领域拥有逾16年经验,于保险中介行业拥有逾7年经验[62] - 张志全先生46岁,2018年5月10日获委任为董事,2023年3月14日调任执行董事,负责制定及执行公司的家庭保险业务战略[63] - 张志全先生于中国保险行业拥有逾21年经验[64] - 李甜女士39岁,2023年3月1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2019年1月加入集团,会计及审计经验逾11年[66][67] - 王合平先生40岁,2023年3月1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2017年4月加入集团,软件研发经验逾16年[68][69] - 房巧玲女士49岁,2023年3月1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99年7月起在中国海洋大学任教,担任多公司独立董事[72][73] - 钟伟文先生61岁,2024年8月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30年会计、税务及财务经验,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5][76] - 李甜女士2008年6月取得中国青岛大学国际经济及贸易学士学位,2010年4月取得澳洲悉尼大学金融与物流管理双硕士学位[68] - 王合平先生2006年6月取得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70] - 房巧玲女士1996年7月取得中国浙江丝绸工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1999年7月及2005年6月分别取得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及管理学博士学位[74] - 李甜自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担任公司监事,现为薪酬委员会成员及集团若干附属公司的监事[66] - 房巧玲为薪酬委员会主席以及审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72] - 钟伟文为审核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75] - 吴先侨女士52岁,2024年8月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法律实务逾21年[79][80] - 吴先侨女士分别于1995年11月、1996年6月及1999年12月取得香港大学法学学士、法学专业证书及法学硕士学位[81] - 吴先侨女士曾担任的裕国投资有限公司于2020年5月8日清盘解散[82] - 朱荣伟先生32岁,2023年3月14日获委任为监事兼监事会主席,2015年7月取得中国青岛农业大学学士学位,2020年1月获注册管理会计师资质[83] - 王杰斯女士38岁,2023年3月14日获委任为监事,2006年7月本科毕业,2008年4月取得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硕士学位,2010年3月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84] - 王洋洋女士42岁,2024年6月17日获委任为监事,2019年3月加入集团担任人力资源管理经理[86] - 陈秀玲女士55岁,于2024年8月6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拥有逾25年公司秘书工作经验[90] - 孙艳露女士35岁,于2024年8月6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2022年4月加入公司任财务经理,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任公司监事[92] - 孙艳露女士2013年7月取得中国北方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学士学位,2024年11月取得中国注册税师协会授予的税务师资格[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131名雇员,其中男性77名,女性54名,性别比例约为58.8%男性比41.2%女性[15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董事会提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企业管治报告[96] - 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守则条文作为本身守则,除部分偏离外,自上市至报告期末一直遵守第2部分所有守则条文[97] - 公司自上市起就董事及监事证券交易采纳一套行为准则,相关人员自上市至年报日期一直遵守标准守则及《证券交易准则》[98] - 公司可能拥有未公布内幕消息的雇员须遵守标准守则,自上市至报告期末无雇员不遵守事件[98] - 董事会负责集团整体领导、战略决策监督及业务表现监察,应定期检讨董事履职贡献及投入时间[99]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1] - 钟伟文先生和吴先侨女士分别于2024年3月27日及2023年5月17日取得上市规则第3.09D条所述法律意见[102] - 公司未区分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鹿遥先生兼任两职,董事会认为现行安排有效率,后续会考虑分离[104] - 报告期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及3.10(2)条,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钟伟文先生具备相关专长[106]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10A条,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至少三分之一[106] - 目前董事会组成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董事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全部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 薪酬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均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107] - 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薪酬会定期审阅[107]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于任命时及每年进行评估[107] - 公司建立正式及非正式渠道,供独立非执行董事表达意见[107] - 董事与公司订立的
众淼控股(0147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1:42
股息派发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35元(含税),待股东大会批准[4] - 2024年公司拟以141195600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35元,总额19061406元[70]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135元,共计约1910万元,占报告期溢利约40.9%[102] 集团及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收入约人民币205.8百万元,较去年增长约18.3%(2023年约人民币174.0百万元)[5] - 2024年公司年内利润约人民币46.2百万元,较去年增长约18.5%(2023年约人民币39.0百万元)[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46.7百万元,较去年增长约15.6%(2023年约人民币40.4百万元)[5] - 2024年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约人民币30.1百万元,较去年增长约50.5%(2023年约人民币20.0百万元)[5]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39元,与2023年持平[8]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45,953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40,665千元[9] - 2024年流动资产为人民币489,440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249,287千元[9] - 2024年流动负债为人民币37,021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26,733千元[9] - 2024年净资产为人民币598,372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63,219千元[10] - 2024年公司客户合约总收入205,827千元,较2023年的174,011千元增长18.28%[19] - 2024年公司毛利78,828千元,较2023年的74,513千元增长5.79%[27] - 2024年和2023年所得税总计分别为10,671千元和9,026千元,税前溢利分别为56,896千元和48,019千元[33][34] - 2024年和2023年被视为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120,113千元和104,767千元,归属公司权益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6,657千元和40,372千元,基本每股收益均为0.39元[37] - 2024年税前溢利为人民币56,896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48,019千元[4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为人民币39,479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29,651千元[49] - 2024年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总计为人民币26,896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7,689千元[52] - 2024年合约负债总计为人民币1,133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226千元[54] - 2024年当期应付中国企业所得税于12月31日为人民币4,723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477千元[56] - 2024年综合财务状况表确认的递延税项资产净额为人民币19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5千元[58] - 2023年公司实缴资本由人民币8,300万元增至人民币1.059亿元,资本储备由人民币1.187亿元增至人民币1.27亿元[59] - 2024年公司发行35,300,000股普通股,所得款项约人民币35,300,000元记入股本,约人民币153,028,003元记入资本储备[60]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2.058亿元,同比增长18.3%,净利润4620万元,同比增长18.5%[71] - 公司收益从2023年约1.74亿元上升18.3%至2024年约2.058亿元,主要因保险代理业务收入增加[77] - 整体毛利从2023年约7450万元上升5.8%至2024年约7880万元,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约42.8%降至2024年约38.3%[80] - 年内利润从2023年约3900万元上升18.5%至2024年约4620万元,2023年和2024年净利率均为22.4%[87] - 公司净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3.632亿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5.984亿元[8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定期存款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3.359亿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5.686亿元[89]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005万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8827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94338亿元[90] - 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从2023年的200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3010万元[93] - 集团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2.588亿元,2023年现金流入净额为1.382亿元[93] - 集团2024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943亿元,2023年为2190万元[94] - 2024年末集团净流动资产为4.524亿元,2023年末为2.226亿元[95] - 2024年末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定期存款为5.686亿元,2023年末为3.359亿元[95] - 2024年末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2023年末为0.07%[96] - 报告期内集团资本开支为1.1万元,2023年为20万元[9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保险代理业务收入187,693千元,较2023年的155,748千元增长20.51%[19] - 2024年IT服务收入16,961千元,较2023年的15,782千元增长7.47%[19] - 2024年咨询服务收入1,173千元,较2023年的2,481千元下降52.72%[19] -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企业交互平台贡献保费约5120万元,同比增长123.6%[74] - 2021 - 2024年公司IT服务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42.0%,报告期内收入约1700万元[74] - 保险代理业务佣金收入从2023年约1.557亿元上升20.6%至2024年约1.877亿元[79] - IT服务收入从2023年约1580万元上升7.6%至2024年约1700万元[79] 其他收支及成本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其他收入总计10,677千元,较2023年的11,324千元下降5.71%[29] - 2024年融资成本总计193千元,较2023年的206千元下降6.31%[30] - 2024年员工成本总计31,594千元,较2023年的32,723千元下降3.45%[31] - 2024年转介费103,633千元,较2023年的68,170千元增长52.02%[32] - 2024年佣金费7,815千元,较2023年的14,470千元下降46.00%[32] - 2023 - 2024年研发成本分别为710万元和720万元,财务成本均为20万元,保持稳定[82][85]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约1130万元减至2024年约1070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81] 资产账面净值及相关资产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192千元,2023年为324千元[38] - 2024年和2023年无形资产账面净值均为0千元[39] - 2024年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为1,724千元,2023年为461千元[40] - 2024年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净额为41,965千元,2023年为30,806千元[41] - 2024年合约成本及其他资产总计为7,744千元,2023年为10,678千元[4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计为169,721千元,2023年为203,638千元[44] - 2024年定期存款总计为398,920千元,2023年为132,277千元[45] - 2024年受限制现金总计为15,108千元,2023年为11,753千元[46] 关联方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海尔集团公司及其关联方IT及咨询服务收入11863千元,2023年为10192千元[67] - 2024年海尔集团公司及其关联方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7249千元,2023年为3958千元[69] - 2024年海尔集团公司及其关联方存放现金及等价物等20040千元,2023年为4814千元[69] - 2024年海尔集团公司及其关联方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 - 1937千元,2023年为 - 2505千元[69] - 2024年海尔集团公司及其关联方转介及服务费 - 669千元,2023年为 - 1529千元[67] 公司治理及合规相关 - 公司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鹿遥先生兼任,董事会将适时考虑分开两职[105] - 公司自上市日期起采纳证券交易行为准则,董事及监事确认遵守规定,无雇员违反事件[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全球发售发行股份外,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0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钟伟文先生[108] - 审核委员会认为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按适用准则和规定编制并充分披露[108] - 2024年12月31日之后集团无重大期后事项[109] - 业绩公告所载数字获核数师同意与综合财务报表一致,核数师未发表核证[110] - 业绩公告刊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2024年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网站刊载[111] - 董事会感谢集团管理层、员工、股东、业务伙伴及专业人士[112]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鹿遥、张志全、李甜、王合平,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房巧玲、钟伟文、吴先侨[113] 公司资金储备及规定 - 青岛海尔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50百万元,15%为流动资金储备[48] - 集团须将税后利润的10%提取至法定储备,直至储备达注册 资本的50%[61] 公司全球发售款项情况 - 公司全球发售最终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989亿港元,截至2024年末均未动用[100][101] 关键管理人员酬金变化 - 2024年关键管理人员酬金总计4223千元,2023年为4099千元[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