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创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浪潮数字企业(00596)涨近6%再破顶 预计上半年纯利最多1.9亿元 公司背靠浪潮集团
金融界· 2025-08-01 12:32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浪潮数字企业(00596)早盘涨近6%,最高达11.12港元创历史新高,截至发稿涨3.24%报10.82港元,成交额4338.24万港元 [1] - 公司预期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1.8亿至1.9亿人民币,主要因云服务业务大幅增长并实现盈利 [1] - 中泰证券指出公司为国内综合类规模化ERP厂商,背靠浪潮集团,深耕行业多年积累丰富经验,云转型推动经营与盈利质量持续提升 [1] 行业政策与外部环境 - 国家网信办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 [1] - 上海证券认为外部不确定性和科技制裁背景下,内部政策或加速科技自主与供应链可控 [1] - 国资委79号文要求2027年底前实现所有央企信息化系统安可信创替代 [1]
浪潮数字企业涨近6%再破顶 预计上半年纯利最多1.9亿元 公司背靠浪潮集团
智通财经· 2025-08-01 11:12
公司表现 - 浪潮数字企业(00596)早盘涨近6%,最高达11.12港元创历史新高,截至发稿涨3.24%报10.82港元,成交额4338.24万港元 [1] - 公司预期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1.8亿至1.9亿人民币,主要因云服务业务大幅增长并取得盈利 [1] - 中泰证券指出公司作为国内综合类规模化ERP厂商,背靠浪潮集团,深耕行业多年积累丰富经验,加快云转型提升经营与盈利质量 [1] 行业动态 - 国家网信办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 [1] - 上海证券认为在外部环境不确定和科技制裁背景下,内部政策或将加速科技自主和供应链自主可控 [1] - 国资委79号文要求2027年底前实现所有中央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安可信创替代 [1]
金蝶大客户困境:AI技术难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5-22 16:01
企业管理AI生态联盟 - 金蝶联合20余家产学研机构成立"企业管理AI生态联盟",旨在解决中小企业AI应用适配难题 [1] - 公司认为AI能替代重复性工作,释放人力创造力,人与智能体的共生关系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1] - 公司CEO徐少春强调AI是企业管理必选项,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航道 [1] AI转型与大客户战略 - 2022-2024年连续推出AI产品,但未改变中小微企业占比过高、大客户拓展缓慢的营收结构 [1] - 大型企业更看重系统基础功能而非AI概念,导致AI转型效果有限 [1] - 公司提出"ALL IN AI"战略,鼓励员工提出AI创意并投资落地 [6] - 战略呈现"哑铃型"特征:行业化战略巩固大企业基本盘,AI创新打开价值空间 [6] 市场机遇与政策红利 - 2027年央企国企100%信创替代政策将释放50%高端ERP市场份额,替代SAP、Oracle等国际厂商 [4] - ChatGPT等AI技术爆发为传统ERP市场带来洗牌机会 [4] - 公司计划2026年成为中国最强PaaS平台服务商,2030年成为世界级SaaS服务商 [14] 大客户拓展瓶颈 - 2024年大客户云服务收入13.04亿元,仅为中小微客户营收的39%(中小微合计33.82亿元) [10][11] - 知乎用户反馈公司产品定制化能力弱,生产制造模块无法满足复杂需求 [12][13] - 大型企业更关注基础功能实用性,而非AI概念包装 [11][13] 研发投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研发费用15.14亿元,占营收24.23%,但连续五年亏损(2025年亏损14亿元) [17] - 高研发未转化为利润,主因大客户市场未突破 [17] 战略调整建议 - 需回归企业服务原点,强化基础功能而非追逐AI概念 [15] - 重点提升定制化能力,针对不同行业增强生产制造模块深度 [15] - 优化个性化设置,提供"贴身式服务"以匹配大型企业复杂业务 [16] - 加强云服务数据安全合作(如阿里云)以消除大客户隐私顾虑 [16]
齐向东:数据安全市场增速慢,大模型应用密集落地加速其爆发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17:24
大模型驱动的数据安全新挑战 - 2025年被视为AI应用落地全面爆发的一年,大模型驱动下数据体量和质量需求提升,同时带来数据安全新挑战 [1] - 数据生产总量逐年攀高(2024年达41.06ZB,同比+25%),但数据安全市场增速不理想,主因传统大数据价值密度低,丢失后负面影响有限 [5] - 大模型垂直应用爆发将改变现状,数据丢失危害显著放大,企业"痛感"加剧,数据安全市场增速预计远超其他行业 [1][5][6] "精华小数据"的安全风险 - AI大模型推动大数据向高价值"精华小数据"转化,其特点为规模小(可硬盘拷贝)、集中度高,泄露将直接摧毁企业核心竞争力 [3] - 内部人员(如大模型开发工程师、数据管理员)拥有高权限访问,权限滥用和身份盗取风险更严峻 [3] - 奇安信监测显示,8971个Ollama大模型服务器中6449个活跃服务器近九成处于"裸奔"状态,存在未授权访问和文件删除风险 [4] 大模型深度应用的系统性风险 - 大模型融入智慧城市、工控系统等关键领域后,攻击可能导致业务停摆的链式反应 [4] - 过度依赖AI决策可能引发"蝴蝶效应",黑客可通过漏洞利用、数据投毒干扰决策,内部错误信息输入也会污染模型输出 [4] - 奇安信推出大模型安全空间和一体机解决方案,已部署于超千家政企客户 [4] 网络安全行业的新机遇 - 信创替代进程加速释放安全需求,大模型缩短行业智能化周期,新兴场景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增长空间扩大 [6] -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全流程动态防护成为重点,企业需围绕数据底座、算力网平台等四方面开展安全建设 [6] - 车路云一体化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大(超长期国债投入),万亿级市场潜力显现,数据安全合规是发展前提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