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
搜索文档
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17 16:3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人民币2,083,705千元,较2019年同期的3,071,259千元下降32.1%[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溢利为人民币880,900千元,经营溢利率为42.3%,较2019年同期的40.9%上升1.4个百分点[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757,836千元,较2019年同期的1,172,634千元下降35.4%[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617,508千元,净利润率为29.6%,较2019年同期的31.3%下降1.7个百分点[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基本每股盈利为70人民币分,较2019年同期的109人民币分下降35.8%[5] - 公司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20.837亿元,同比下降32.2%[12]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人民币6.175亿元,同比下降36.2%[12] - 集团总营收为人民币20.837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30.713亿元下降32.2%[69][71] - 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7.578亿元,同比下降35.4%[95] - 报告期内溢利净值为人民币6.167亿元,同比下降35.8%[9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人民币1,730,841千元,毛利率为83.1%,较2019年同期的85.3%下降2.2个百分点[5] - 集团销售成本为人民币352.9百万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21.7%[78][81] - 集团毛利为人民币1,730.8百万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34.0%[85][86] - 其他收入净额为人民币48.3百万元,较2019年同期其他开支净额增加人民币99.5百万元[88] - 集团总费用为人民币10.201亿元,同比下降27.0%[91][92] - 分銷成本为人民币6.8686亿元,同比下降38.5%[92] - 行政管理开支为人民币2.153亿元[92]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人民币0.517亿元,同比下降26.0%[92]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2306亿元,同比上升45.8%[92] - 研发投入总计人民币6.847亿元,占营收32.9%,同比上升500.6%[95] - 研发费用化支出为人民币0.55亿元,资本化支出为人民币6.297亿元[95]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411亿元,同比下降33.6%[98] 核心产品表现 - 核心产品可威(磷酸奥司他韦)销售额为人民币19.673亿元,同比下降32.9%[12] - 可威(磷酸奥司他韦)占总收入比重为94.4%[12] - 尔同舒(苯溴马隆片)、欧美宁(替米沙坦片)、奥美沙坦酯片及喜宁(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分别占总收入1.9%、0.8%、0.6%及0.5%[12]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报告期生产量为45,388,510盒,销售量为28,548,065盒[16] -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报告期生产量为13,898,320盒,销售量为10,086,963盒[16] - 替米沙坦片报告期生产量为2,222,770盒,销售量为1,221,706盒[23] - 可威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营收为人民币10.206亿元,占总营收的49.0%[63] - 可威胶囊(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营收为人民币9.468亿元,占总营收的45.4%[63] - 尔同舒(苯溴马隆片)营收为人民币0.395亿元,占总营收的1.9%[63] - 欧美宁(替米沙坦片)营收为人民币0.157亿元,占总营收的0.8%[63] - 奥美沙坦酯片营收为人民币0.119亿元,占总营收的0.6%[63] - 五个核心产品营收合计占总营收的97.7%[63] - 可威产品销售额为人民币19.67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2.9%[69][71] - 抗病毒药物营业额为人民币1,968,526千元,占总营业额94.5%,较2019年同期下降95.5%[76] - 主要产品可威颗粒营业额为人民币1,020,554千元,占抗病毒药物49.0%,较2019年同期增长69.5%[76] - 可威胶囊营业额为人民币946,763千元,占抗病毒药物45.4%,较2019年同期增长25.9%[76] - 抗病毒药物销售成本为人民币320,161.9千元,占总销售成本90.7%,较2019年同期下降25.2%[81] - 可威颗粒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47,725.4千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50.2%[81] - 可威胶囊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72,075.0千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27.8%[81] - 抗病毒药物毛利为人民币1,648,364.1千元,占总毛利95.2%,较2019年同期下降34.1%[86] 研发进展与投入 - 公司与台湾太景医药研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合资公司进行磷酸依米他韦与伏拉瑞韦联合用药临床试验[8] - 磷酸依米他韦针对基因1型无肝硬化丙肝患者的SVR12达99.8%[38]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预计2021年通过一致性评价[38] - 磷酸依米他韦预计2020年下半年获批上市[38] - 伏拉瑞韦与磷酸依米他韦联用预计2021年提交上市申请[38] - 公司拥有涵盖第二代和第三代胰岛素的完整产品线规划[40]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在抗病毒和内分泌代谢疾病研发取得优异进展[36][37] -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研发投入总额为人民币22,542千元,其中资本化金额为人民币22,542千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1%,占营业成本比例为0.6%[42] - 利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研发投入总额为人民币118,116千元,其中资本化金额为人民币18,116千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9%,占营业成本比例为5.1%[42] -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研发投入总额为人民币6,958千元,其中费用化金额为人民币285.9千元,资本化金额为人民币6,672.1千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3%,占营业成本比例为2.0%[42] -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研发投入总额为人民币5,739.3千元,其中费用化金额为人民币1,512.3千元,资本化金额为人民币4,226.9千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3%,占营业成本比例为1.6%[42] -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研发投入总额为人民币10,183千元,其中资本化金额为人民币10,183千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5%,占营业成本比例为2.9%[42] - 利拉鲁肽研发投入总额为人民币43,858.2千元,其中费用化金额为人民币2,281.0千元,资本化金额为人民币41,577.2千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1%,占营业成本比例为12.4%[51] - 荣格列净L-焦谷氨酸研发投入总额为人民币515,117.8千元,其中费用化金额为人民币1,392.6千元,资本化金额为人民币513,725.2千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47%,占营业成本比例为146.0%[51] -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于2020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为公司首个获批上市的生物制品药物[44] - 公司已建立完善的胰岛素产品研发体系,参照欧美生物类似药标准开发,临床数据显示其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与原研药在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高度一致[45] - 报告期内恩替卡韦片、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奥氮平口崩片等3个产品获批上市[55][57] - 恩替卡韦片(0.5mg及1mg)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143][145] -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20mg及40mg)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143][145] - 奥氮平口崩片(5mg)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148][149] -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148][149] - 公司产品利格列汀片(5mg)、磷酸西格列汀片等5款药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152] - 公司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获批准上市,为首个获批生物制剂[165] - 公司报告期内获得恩替卡韦片、奥氮平口崩片和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等多个仿制药上市批件[165] - 公司预期2020年将获得另外10-12个药品上市批件[165] 业务合作与渠道拓展 - 公司与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首个运营项目于2018年正式启动[8] - 授予九州通可威三个规格在中国大陆OTC渠道三年独家总代理权[8] - 与阿里健康开展流感专项项目合作[8] - 与111集团旗下壹号药业就心脑血管、内分泌及抗病毒等领域产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8] - 与华润医药商业订立三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开发互联网渠道[8] - 公司拥有覆盖全国的产品分销网络及专业销售人员3,442名[6] - 销售团队共计3,442人[66] - 与广东东阳光药业签订委托加工框架协议,涉及6种药品的加工服务[132] - 委托加工药品包括克拉霉素缓释片、克拉霉素片、左氧氟沙星片等6个品种[132] - 盐酸莫西沙星片同时出现在国家集采中标产品和委托加工产品清单中[129][132] - 奥美沙坦酯片同时出现在国家集采中标产品和委托加工产品清单中[129][132] - 公司与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机构签署意向协议,共同建立国家应急防控药物产业化平台[161][162]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中国国务院2020年3月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支持"互联网+医疗"新模式[10] -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全面铺开各省份探索多元化采购模式[10] - 监管机构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模式[10] - 新冠疫情催化在线诊疗及药品市场呈现喷发式增长[10] - 新冠疫情导致医院整体诊疗活动供给大幅降低,药品销量下降[66] - 中国医药行业面临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等政策带来的转型整合[164] 药品目录纳入情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3个品种(27个规格)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7] - 公司共有13个品种(27个规格)药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28] - 公司共有18个品种(41个规格)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9年版)》[28] -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75mg×2粒)同时列入基药目录和医保目录[29]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15mg×10包)同时列入基药目录和医保目录[29] - 盐酸伐昔洛韦片(300mg×6片)纳入医保目录但未进入基药目录[29] - 苯溴马隆片(50mg×10片)同时列入基药目录和医保目录[29] - 格列吡嗪胶囊(5mg×30粒)同时列入基药目录和医保目录[31]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7片)同时列入基药目录和医保目录[31] - 辛伐他汀片(10mg×10片)同时列入基药目录和医保目录[31] - 艾司奥美拉唑钠注射剂(40mg×1支)列入基药目录[31] - 克拉霉素片(250mg×6片)被列入2018基药目录并维持医保[35] - 左氧氟沙星片(0.5g×3片)被列入2018基药目录并维持医保[35] - 阿奇霉素胶囊(250mg×6粒)被列入2018基药目录并维持医保[35] - 盐酸莫西沙星片(0.4g×3片)被列入2018基药目录并维持医保[35] 集采中标情况 - 公司中标第二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的福多司坦片、莫西沙星片及奥美沙坦酯片[127] - 福多司坦片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以13.08元/盒价格中标,采购量为8,071万片[129] - 盐酸莫西沙星片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以6.66元/盒(3片装)和12.99元/盒(6片装)价格中标,采购量为1,941万片[129] - 奥美沙坦酯片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以17.08元/盒价格中标,采购量为8,495万片[129] - 国家集采中标产品涉及3个品种,总采购量达1.8507亿片[129] - 克拉霉素片和奥氮平口崩片在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标[160][162] 收购与资产交易 - 公司从广东东阳光药业收购多个糖尿病领域药物,未来获批上市后可与现有产品线产生协同效应[49] - 公司于2018年7月10日与广东东阳光药业签订协议收购6个仿制药产品的技术诀窍、生产及上市批文拥有权及销售权[52] - 公司于2019年2月25日与广东东阳光药业签订协议收购27种药品相关的中国境内知识产权、工业产权和所有权[52] - 2018年收购的六款仿制药组合整体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210万元[14] - 公司以总代价人民币1,645,600,000元收购焦谷氨酸荣格列净及利拉鲁肽相关权益[115] - 公司以总代价人民币16.456亿元收购焦谷氨酸荣格列净及利拉鲁肽在中国境内的全部权益[131] - 收购事项于2020年1月22日获得公司独立股东批准[131] 产能与生产信息 - 公司子公司宜昌东阳光制药于2020年7月28日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涉及创新药仿制药一期项目[156][158] - 公司购买车间改造设备年度上限为人民币2148.32万元[134] - 子公司购买罐区及车间改造设备年度上限为人民币2100万元[134] 财务结构与资产状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总资产为人民币10,460,005千元,较2019年同期的9,131,251千元增长14.5%[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总负债为人民币5,486,133千元,较2019年同期的4,865,688千元增长12.7%[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净资产为人民币4,973,872千元,较2019年同期的4,265,563千元增长16.6%[5] - 集团总资产为人民币104.6亿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54.861亿元,股东权益为人民币49.739亿元[101] - 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47.079亿元,较2019年末的53.307亿元减少人民币6.228亿元[104][105] - 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4.33062亿元,较2019年末的23.11649亿元增加人民币1.214亿元[104][105] - 净流动资产为人民币22.74815亿元,较2019年末的30.1906亿元减少人民币7.442亿元[104][105]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19年末的65.6%上升至66.5%[107][108] - 速动比率从2019年末的2.2倍下降至1.8倍[107][108] - 集团固定资产人民币400.1百万元及应收票据人民币353.4百万元被用于银行借款抵押[115] - 公司股东应占集团总权益为人民币4760.0百万元,较2019年底增加人民币351.4百万元[113] - 公司总股本4.399亿股,其中H股2.138亿股[200] 现金流与资本支出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值为人民币13.389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币2.815亿元[109][110] - 投资活动流出的现金净值为人民币9.6500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人民币5.573亿元[109][11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值为人民币1.9204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人民币25.356亿元[109][110] - 资本支出为人民币9.98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1.693亿元减少14.6%[112] - 2020年资本支出为人民币998.7百万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14.6%[11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募集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193] 融资活动 - 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港币13.075亿元(约人民币10.954亿元)[169] - 公司重新分配未动用净收益约
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8 16:5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2.24024亿元,同比增长147.92%[14] - 公司2019年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不考虑可转换债券影响)为人民币20.9582亿元,同比增长122.36%[14] - 公司2019年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考虑可转换债券影响)为人民币19.18709亿元,同比增长103.57%[14] - 公司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4.27元,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4.10元[14] - 公司2019年纯利率为30.64%,较2018年的35.90%有所下降[15] - 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达到人民币62.2402亿元,同比增长147.92%[30] - 公司2019年净利润达到人民币19.0719亿元,同比增长111.61%[30] - 集团2019年收入为人民币62.2402亿元,同比增长147.92%[51][52] -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考虑可转换债券)为人民币19.1871亿元,同比增长103.57%[51][52] -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不考虑可转换债券)为人民币20.9582亿元,同比增长122.36%[51][52] - 公司2019年总营收人民币6,224.02百万元,较2018年增长147.92%[78] - 公司总销售额从2018年的人民币2,510.476百万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6,224.024百万,同比增长147.92%[81] - 除稅前溢利增至人民幣22.6905億元,較2018年人民幣11.0232億元增加人民幣11.6673億元[104][105] - 年內溢利達人民幣19.0719億元,較2018年人民幣9.0122億元增加人民幣10.0597億元[107][1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19年毛利率为85.19%,较2018年的84.11%有所提升[15] - 销售成本从2018年的人民币398.81百万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921.82百万,增加人民币523.01百万[85] - 抗病毒药物销售成本从2018年的人民币360.93百万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874.75百万,同比增长142.36%[88] - 可威颗粒销售成本从2018年的人民币234.361百万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592.984百万,同比增长153.02%[88] - 可威胶囊销售成本从2018年的人民币124.665百万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280.426百万,同比增长124.94%[88] - 抗感染药物销售成本从2018年的人民币6.213百万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19.46百万,同比增长213.23%[88] - 公司毛利增至人民币53.022亿元,同比增长151.09%[89] - 公司毛利率提升至85.19%,较去年84.11%增长1.08个百分点[89] - 分销成本激增至23.61亿元,同比暴涨261.21%[100] - 融资成本飙升至2.045亿元,同比增幅达14,321.93%[100] - 分銷成本增加主要由於核心產品可威的學術推廣及其他營銷活動導致運營成本和差旅費上升[101] - 研發投入金額為人民幣1.6262億元,佔營業額2.61%,較2018年減少人民幣6,148萬元[102] - 2019年2月發行4億美元年利率3%的可轉換債券導致融資成本增加[103] - 所得稅費用為人民幣3.6187億元,較2018年增加人民幣1.6076億元[106][109] 各条业务线表现:抗病毒药物 - 核心产品可威颗粒占总营业额68.7%[51][52] - 核心产品可威胶囊占总营业额26.7%[51][52]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报告期内销售量110,675,907盒[54] -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报告期内销售量16,652,647盒[54] - 公司核心产品可威(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营收人民币4,272.65百万元,占总营收68.65%[73] - 可威(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营收人民币1,660.52百万元,占总营收26.68%[73] - 抗病毒药物营收人民币5,938.066百万元,占总营收95.41%,同比增长163.42%[80] - 可威颗粒营收同比增长164.12%[80] - 可威胶囊营收同比增长163.90%[80] - 抗病毒药物毛利占比95.49%,同比增长167.43%[91] - 可威颗粒贡献毛利36.797亿元,占比69.4%,同比增长166%[91] - 可威胶囊贡献毛利13.801亿元,占比26.03%,同比增长173.53%[91] 各条业务线表现:其他药物 - 盐酸伐昔洛韦片报告期内销售量171,819盒[54] - 本溴马隆片报告期内销售量6,114,092盒[54] - 尔同舒(苯溴马隆片)营收人民币102.82百万元,占总营收1.65%[73] - 欧美宁(替米沙坦片)营收人民币52.46百万元,占总营收0.84%[73] - 琳罗星(莫西沙星片)营收人民币44.81百万元,占总营收0.72%[73] - 五大核心产品营收合计占总营收98.54%[73] - 抗感染药物销售额从2018年的人民币6.342百万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56.718百万,同比增长794.39%[81] - 心血管药物销售额从2018年的人民币100.677百万降至2019年的人民币84.844百万,同比下降15.73%[81] - 抗感染药物毛利暴增28,782.17%,但占比仅0.7%[93] - 心血管药物毛利下降16.44%至7519.3万元[93] 研发与产品进展 - 公司核心产品可威(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型为独家专利产品[16] - 磷酸奥司他韦于2018年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于2019年继续入选国家医保目录[16] -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于2019年成为国内首家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品种[16] - 公司完成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和苯溴马隆片一致性评价,均为国内同品种首家,且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通过一致性评价[39] - 公司抗丙型肝炎新药磷酸依米他韦递交新药上市申请并获受理[39] - 公司获得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用于磷酸依米他韦原料及制剂研发[40] - 公司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获得与原研药市场竞争机会,受益于国家集中采购政策[42] -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75mg)为国内首家且独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61] - 磷酸依米他韦SVR12达99.8% 预计2020年下半年获批上市[61]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一致性评价投入20.88百万元 同比增长876.78%[62] - 磷酸依米他韦研发投入102.86百万元 其中资本化77.03百万元[62] -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已提交上市申请 预计2020年上市[66] -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处于临床III期 预计2022年上市[66] -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研发投入30.39百万元 同比增长13.48%[66] -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研发投入36.63百万元 同比增长20.57%[66] - 胰岛素产品线涵盖第二代和第三代胰岛素[63][64] - 胰岛素研发参照欧美生物类似药标准 质量可达与原研生物等效[67][68] - 公司自主研制的抗丙肝新药磷酸依米他韦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预计2020年获批上市[131] - 仿制药需通过一致性评价,未按期通过者将不予注册批准[165] - 公司从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收购共计33个产品,均视为通过一致性评价[167] - 公司核心产品可威胶囊及苯溴马隆片均为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167] - 可威颗粒计划于2020年完成一致性评价相关工作[167] - 克拉霉素片、克拉霉素缓释片、左氧氟沙星片首家且独家通过一致性评价[168] - 奥美沙坦酯片首两家通过一致性评价[168] - 莫西沙星片首三家通过一致性评价[168] - 福多司坦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均已通过一致性评价[168] - 公司预计在2022年或之前上市5个抗病毒及抗感染药物[171] - 公司预计在2022年或之前上市12个内分泌代谢类药物[171] - 公司预计在2022年或之前上市19个心血管及神经系统药物[171]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公司与国药一致(SZSE: 000028)于2018年启动首个战略合作运营项目[17][18] - 公司授权九州通为其产品可威三个规格在中国大陆OTC渠道的三年独家总代理[17][18] - 公司与阿里健康开展流感专项项目合作[17][18] - 公司与壹号药业就心血管、内分泌及抗病毒领域产品达成战略合作以提升品牌认知及市场份额[17][18] - 公司与太景医药(TWSE: 4157)设立合资公司进行磷酸依米他韦与伏拉瑞韦的联合用药临床试验[17][18] - 公司与九州通、壹号药业及阿里健康分别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40] - 公司于2020年1月3日与华润医药商业集团签订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45][146] - 公司以现金出资人民币4650万元成立医药科技推广服务合资公司,持股93%[131] - 公司以现金出资人民币2700万元成立生物科技合资公司,持股90%[133] - 公司于2020年2月27日签订委托加工框架协议,涉及克拉霉素缓释片等6种药品的加工服务[160][161] 投资与收购活动 - 公司完成向黑石发行4亿美元年利率3.0%的H股可转换债券[30] - 公司完成收购27个国内领先仿制药品种[30] - 公司于2020年完成收购焦谷氨酸荣格列净和利拉鲁肽两个糖尿病治疗药物品种[30] - 公司向黑石发行4亿美元年利率3%的H股可转换债券[39] - 公司从广东东阳光药业购买27个仿制药品种,通过共线生产原则视同在国内通过一致性评价[39] - 公司向宜昌东阳光制药增资5.9亿元人民币[39] - 公司收购广东东阳光生物制剂有限公司[40] - 公司完成发行4亿美元H股可转换债券,年利率3.0%[127] - 公司收购广东东阳光药业27种药品相关知识产权、工业产权和所有权,总代价为人民币16.264亿元[129] - 公司收购广东东阳光生物制剂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以扩大药品及医疗器械研发产能[134][135] - 公司以总代价人民币16.456亿元收购焦谷氨酸荣格列净及利拉鲁肽在中国境内的全部权益[142][143] - 公司以总代价人民币1,626,434,600元收购了27种药品的相关知识产权和所有权[115] - 公司另以总代价人民币1,645,600,000元收购了荣格列净和利拉鲁肽两种产品在中国境内的全部权益[117] 国家集采与医保目录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及颗粒等均被列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4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有17个品种(39个规格)药品纳入医保目录[56] - 公司共有39款药品被列入201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并维持上市[57][58][60] - 公司有26款药品被列入2018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57][58][60] - 抗病毒领域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有3种规格(75mg×2粒/10粒/6粒)均被纳入医保[57] - 抗病毒领域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有3种规格(15mg×10包/25mg×10包/15mg×12包)均被纳入医保[57] - 心血管领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有3种规格(5mg×7片/14片/28片)均被纳入医保[58] - 抗感染领域克拉霉素片250mg×6片被纳入医保[60] - 抗感染领域阿奇霉素胶囊250mg×6粒被纳入医保[60] - 消化系统领域艾司奥美拉唑钠注射剂有2种规格(40mg×1支/20mg×1支)均被纳入医保[60] - 抗感染领域氟康唑胶囊有2种规格(50mg×6粒/10粒)均被纳入医保[60] - 抗感染领域盐酸莫西沙星片0.4g×3片被纳入医保[60] - 公司福多司坦片在国家集采中以单价人民币13.08元/盒中标,总供应量8071万片[148][149][150] - 公司盐酸莫西沙星片在国家集采中以两种规格中标:6.66元/盒(0.4g×3片)和12.99元/盒(0.4g×6片),总供应量1941万片[151][152][153] - 公司奥美沙坦酯片在国家集采中以单价人民币17.08元/盒中标,总供应量8495万片[154][155][156] - 公司三种产品(福多司坦片、盐酸莫西沙星片、奥美沙坦酯片)在2020年1月17日第二批国家集采中全部中标[156] - 公司于2020年1月17日中标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涉及福多司坦片、盐酸莫西沙星片及奥美沙坦酯片[158] 市场竞争格局 - 公司可威产品占据中国磷酸奥司他韦产品市场最大份额[25] - 心血管药物替格瑞洛片已申报厂家超过30家,已批准国产仿制厂家7家[70] - 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片已申报厂家仅2家,尚无已批准国产仿制厂家[71] - 神经系统药物奥氮平口崩片已申报厂家21家,已批准国产仿制厂家仅1家[71] - 神经系统药物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已申报厂家超过30家,已批准国产仿制厂家仅1家[71] - 内分泌药物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已申报厂家3家,已批准国产仿制厂家1家[72] - 内分泌药物利格列汀片已申报厂家13家,尚无已批准国产仿制厂家[72] - 内分泌药物利格列汀二甲双胍片已申报厂家3家,尚无已批准国产仿制厂家[72] - 泌尿系统药物索利那新片已申报厂家26家,已批准国产仿制厂家3家,预计2022年获批[72] - 抗血栓药物利伐沙班片已申报厂家超过30家,已批准国产仿制厂家仅2家[71] - 抗血栓药物氯吡格雷片已申报厂家超过30家,已批准国产仿制厂家仅3家[71]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唐新發先生自2015年5月4日起擔任董事長兼非執行董事[175] - 朱巧洪先生於2019年2月20日辭任執行董事職務[175] - 黃翊先生於2019年2月20日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175] - 李志明先生於2019年10月11日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175] - 趙大堯先生於2019年10月11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175] - 朱巧洪先生于2019年2月20日辞任执行董事[181] - 蒋均才先生于2015年5月加入公司并担任执行董事[182] - 王丹津先生于2006年2月加入公司并担任执行董事[182] - 陈燕桂先生于2014年5月加入公司担任销售总监并于2015年5月成为执行董事[183] - 李爽先生于2005年8月加入公司胰岛素研究团队并于2015年5月担任副总经理[185] - 李爽先生于2018年6月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185] - 李爽先生39岁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187] - 李爽先生自2015年5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187] - 李爽先生自2018年6月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187] - 黄翊先生44岁于2019年2月20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88] - 唐建新先生55岁于2015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88] - 付海亮先生48岁于2015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3] - 李志明先生于2019年10月1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95] - 赵大尧先生于2019年10月1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95] - 黄芳芳女士于2019年6月6日辞任监事职务[200] - 唐金龙先生于2019年6月6日获委任为监事会主席[200] - 王胜超
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26 17:0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人民币3,071,259千元[7]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溢利为人民币1,257,067千元,经营溢利率为40.9%[7]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172,634千元[7]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968,424千元,净利润率为31.3%[7]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215分[7] - 2019年上半年集团收入达到人民币30.713亿元,同比增长107.2%[18][20] - 集团权益股东应占期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人民币9.684亿元,同比增长52.6%[18][20] - 公司报告期营业额为人民币30.71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7.2%[32][33] - 除税前溢利为1,172.6百万元,同比增长57.0%[57] - 净利润为960.2百万元,同比增长57.2%[58]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不考虑可转换债券影响)为人民币10.959亿元,同比增长72.7%[63]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考虑可转换债券影响)为人民币9.684亿元,同比增长52.6%[63]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人民币2,620,820千元,毛利率为85.3%[7] - 毛利增至人民币26.208亿元,同比增长110.8%[42][43] - 公司期内溢利为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2%[187] - 公司经营溢利为12.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2%[187] - 公司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达到85.3%[187]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2.15元,同比增长53.6%[186] - 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9.68424亿元人民币[19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4.504亿元,同比增长88.5%[37][40] - 可威产品销售成本为人民币4.31439亿元,同比增长96.7%[39] - 总费用为1,396,694千元,同比增长175.1%[49] - 分销成本为1,117,203千元,同比增长235.7%[49] - 研发投入为114.0百万元,占营业额3.7%,同比下降25.1%[53] - 所得税开支为212.5百万元,同比增长56.1%[57] 核心产品可威表现 - 核心产品可威(Kewei)销售额为人民币29.303亿元,同比增长116.5%[18][20] - 可威占总收入比重达95.4%,其余主要产品占比均低于1.5%[18][20] - 核心产品可威销售额为人民币29.303亿元,同比增长116.5%[32][33] - 可威颗粒销售额为人民币21.35267亿元,同比增长124.0%[34] - 可威胶囊销售额为人民币7.95049亿元,同比增长98.6%[34] - 抗病毒药物领域收入占比达95.5%,同比增长116.1%[34] - 抗病毒药物销售额为2,500,707千元,占总销售额95.4%[44] - 主要产品可威销售额为2,498,877千元,占总销售额95.4%[44] - 可威颗粒销售额为1,838,489千元,占总销售额70.2%[44] - 可威胶囊销售额为660,388千元,占总销售额25.2%[44] 业务收购与产品组合 - 2018年收购的6款仿制药组合本期整体营业额为人民币3050万元[19][21] - 2019年2月收购的27款仿制药中23款已提交上市许可申请[19][21] - 公司以总代价人民币16.264亿元收购阳光湖药业27种药品相关知识产权[77][79] - 2019年9月以7816.12万元人民币收购东阳光生物制剂公司全部股权[104][108] 研发与产品进展 -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75mg)通过一致性评价,为国内首仿[23] -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75mg)获中国境内首家且独家通过一致性评价[26] -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已提交新药上市申请,计划2019年上市[29] -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75mg)通过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87][88] 销售团队与市场 - 公司在中国生产推广及销售共38款医药产品,拥有专业销售人员超过3,000名[1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销售团队共计3,123人[22][25] - 中国整体医药市场规模在2018年超过人民币13,000亿元,同比增长8%[14] - 2018年中国整体医药市场规模超过人民币13,000亿元,同比增长8%[16] - 预计2019至2023年医药市场年增长率为3-6%[16]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总资产为人民币9,131,251千元,总负债为人民币4,865,688千元,净资产为人民币4,265,563千元[7]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91.313亿元,总负债为人民币48.657亿元,股东权益为人民币42.656亿元[65][66]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32.412亿元,较2018年末增加人民币22.686亿元[67][68]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从2018年末的1.5%上升至74.6%,速动比率从2.0倍上升至2.6倍[69][70] - 公司非流动负债大幅增至28.93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新增融资安排[192] - 公司期末净资产为42.66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末增长16.0%[192]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中计息借款为28.2558亿元人民币[193] - 公司递延收益为6707.4万元人民币(2019年),较上年同期6921.4万元人民币下降3.1%[193] - 公司总权益为42.65563亿元人民币(2019年),较上年同期36.78928亿元人民币增长15.9%[19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40.62385亿元人民币(2019年),较上年同期34.33956亿元人民币增长18.3%[194] - 非控股权益为2.03178亿元人民币(2019年),较上年同期2.44972亿元人民币下降17.1%[19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值为人民币10.575亿元,同比增长人民币4.256亿元[71][74]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15.223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4.328亿元[71][75]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27.276亿元,较去年同期净流出人民币0.752亿元变动人民币28.028亿元[71][7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增至28.57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末增长381.2%[191]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至18.32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末增长78.3%[191]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达到71.58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末增长91.0%[191] 融资与资本活动 - 公司完成向黑石集团发行4亿美元年利率3.0%的H股可转换债券[89][90] - 可转换债券初始转换价格为每股38港元,全额转换可获82,631,578股转换股份[89] - 转换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18.41%,占扩大后股本约15.55%[89] - 发行可转换债券所得资金将用于药品收购、生产设施资本支出及扩大销售网络[90] - 公司发行本金总额4亿美元H股可转换债券,每份面值25万美元[92][93] - 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约3.9644亿美元[92][93] - 募集资金60%-70%(约1.6278亿美元)用于收购药品及原料药[96][97] - 募集资金20%-30%(约4651万美元)用于生产设施资本支出[97][98] - 募集资金10%-20%(约2325万美元)用于扩大销售网络及其他用途[98][9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已动用募集资金1.619亿美元,剩余2.3454亿美元[100] - 发行4亿美元年利率3.0%的可转换债券予黑石集团[121][123] - 可转换债券初始转换价38港元/股 悉数转换可获82,631,578股(占现有股本18.41%)[121][123] - 可转换债券净募集资金约3.9644亿美元(扣除发行费用后)[127] - 可转换债券资金60%-70%用于收购药品及原料药(约1.6278亿美元)[124][125] - 可转换债券资金20%-30%用于生产设施资本支出(约0.4651亿美元)[125][126] - 总所得款项净额为3.9644亿美元,已动用款项净额为1.619亿美元,剩余款项净额为2.3454亿美元[129] - 公司预计在2019年内使用全部剩余所得款项净额2.3454亿美元[129]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0.954亿元人民币(约13.075亿港元)[116][118] - 重新分配未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7.014亿元人民币用于胰岛素工厂及营运资金[117][11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已使用约10.4539亿元人民币(总金额10.954亿元)[119] - 新胰岛素生产工厂已使用约3.2855亿元人民币(分配金额3.287亿元)[119] - 新口服制剂生产工厂已使用约2.7051亿元人民币(分配金额3亿元)[119] 资本支出与投资 - 资本支出总额为人民币11.6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币7.313亿元[76] - 公司以自有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宜昌制药增资人民币5.9亿元用于生产经营建设[7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六个月集团资本支出共计人民币11.693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7.313亿元[78] - 2019年7月出资4650万元人民币成立合资公司(持股93%),注册资本5000万元[110][114] 股份回购与注销 - 公司于2019年5月7日至6月6日期间进行10次H股回购[102][106] - 2019年7月16日注销3,202,800股回购H股[105][109] - 公司于2019年上半年在联交所回购总计3,202,800股H股,总现金代价为119,022,882港元[158] - 2019年5月回购3,024,400股H股,每股价格区间为35.95至39.05港元[157] - 2019年6月回购178,400股H股,每股价格区间为35.25至35.70港元[157] - 回购的H股已于2019年7月16日注销[159] - 股份回购金额为10.5515亿元人民币[199] 股息分派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19年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1.0元(含税),总额约人民币448.8百万元[163] - 中期股息派发对象为2019年10月22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预计于2019年11月15日前后派发[163] - 对H股非居民企业股东派息时按10%税率代扣企业所得税[166] - 对H股个人股东一般按10%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特定国家/地区按税收协定税率执行[167] - 通过深港通投资H股的境内个人投资者按20%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169] - 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深港通投资H股股息红利按20%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171] - 内地企业投资者通过深港通投资H股股息红利需自行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171] - 非居民企业及外籍股东可依据税收协定申请优惠税率需在2019年10月30日前提交资料[171] - 2019年中期股息派发资格过户截止时间为2019年10月16日下午4:30[172] - 批准过往年度股息分配2.71214亿元人民币[199]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雷先桐于2019年2月25日辞任财务总监由张强接任[172] - 黄芳芳于2019年6月6日辞任监事及监事会主席[172] - 唐金龙于2019年6月6日获委任为公司监事[173] 股权结构与股东信息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人民币4.5202285亿元,分为4.5202285亿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132] - 公司股本结构包括2.262亿股内资股(占比50.04%)和2.2582285亿股H股(占比49.96%)[132][141] - 董事唐新发持有6.52万股H股,占H股总数0.029%,占总股本0.014%[140] - 董事陈燕桂持有3.32万股H股,占H股总数0.015%,占总股本0.007%[140] - 董事李爽持有3.34万股H股,占H股总数0.015%,占总股本0.007%[140] - 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2.262亿股内资股,占总股本50.04%[142] - 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2.262亿股内资股,占总股本50.04%[142] - 监事王胜超持有1.6万股H股,占H股总数0.007%,占总股本0.004%[14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2,022,850股,包括226,200,000股内资股和225,822,850股H股[150] - 韶关新益能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226,200,000股内资股,占内资股类别100%,占总股本50.04%[146] - 南北兄弟药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81,456,400股H股,占H股类别36.07%,占总股本18.02%[146] - 南北兄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75,000,000股H股,占H股类别33.21%,占总股本16.59%[146] - 毛杰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81,456,400股H股,占H股类别36.07%,占总股本18.02%[148] - 毛杰先生通过另一受控法团持有75,000,000股H股,占H股类别33.21%,占总股本16.59%[148] - 萨文电气(香港)有限公司持有13,480,400股H股,占H股类别5.97%,占总股本2.98%[148] - 中金智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11,705,490股H股,占H股类别5.18%,占总股本2.59%[148]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持有11,705,490股H股,占H股类别5.18%,占总股本2.59%[148] - Blackstone Dawn Pte. Ltd.持有80,978,946股H股,占H股类别35.86%,占总股本17.91%[149] - 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7.97%股权[151] - 乳源瑶族自治县寓能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持有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42.34%股权及韶关新寓能实业投资有限公司58%股权[152] - 乳源瑶族自治县新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有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30.66%股权及韶关新寓能实业投资有限公司42%股权[153] - 张中能持有乳源瑶族自治县寓能电子实业有限公司99.69%股权[154] - 郭梅兰持有乳源瑶族自治县新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99.51%股权[155] - AUX Holdings Co., Ltd.及郑坚江分别持有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32.08%和16.47%股权[156] - 郑坚江持有宁波元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及宁波元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各85%股权[156]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中金智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156] - 控股股东在2019年上半年未质押任何公司股份[161] 其他财务数据 - 银行贷款余额为人民币3.562亿元,较2018年末增加人民币3.028亿元[74] - 集团员工总数为4,595名,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3.566亿元[83][8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无对外担保事项及重大资产抵押[80][81][85] - 2019年临时股东大会投票资格过户截止时间为2019年9月10日下午4:30[172] - 公司H股股份过户登记暂停期为2019年9月11日至10月11日及10月17日至22日[172] - 中期财务报告涵盖期间为2019年1月1日至6月30日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176] -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交易产生收益3673.4万元人民币[199] - 公司资本储备保持稳定为14.76578亿元人民币[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