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
icon
搜索文档
ADA会议即将召开,恒生医疗ETF(513060)上涨2.59%,金斯瑞生物科技涨超11%
新浪财经· 2025-06-09 10:26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行情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强势上涨2.78% [3] - 成分股金斯瑞生物科技上涨11.76% 欧康维视生物-B上涨11.62% 诺诚健华上涨8.83% [3] - 恒生医疗ETF上涨2.59% 报0.55元 盘中换手率8.57% 成交额7.34亿元 [3] 产品规模与流动性 - 恒生医疗ETF最新规模达84.64亿元 位居可比基金前列 [4] - 近1周日均成交15.55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融资净买额达3934.36万元 融资余额3.26亿元 [4] 业绩表现指标 - 近1年净值上涨49.67% QDII股票型基金排名15/119(前12.61%) [4] - 最高单月回报28.34% 最长连涨4个月涨幅38.75%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78% [4] - 近1年夏普比率1.78 排名可比基金前列 [5] 估值与跟踪精度 - 跟踪的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市盈率仅26.52倍 处于近3年8%分位(低于92%时间) [5] - 近1月跟踪误差0.026% 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5]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5% 回撤后修复天数43天 [5] 行业会议与研发动态 - 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会议(ADA)将于6月20日-23日召开 [3] - 众生药业、博瑞医药、甘李药业、来凯医药等中国创新药企业将展示GLP-1相关临床数据 [3] - ADA会议被视为中国创新药企业向海外展示GLP-1领域研发实力的重要窗口 [3] 产品结构与费率 - 恒生医疗ETF管理费率0.50% 托管费率0.15% [5] - 跟踪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2% 包括信达生物(4.44%)、药明生物等 [5] - 场外联接基金代码:A类014424 C类014425 [7]
IPF稀缺用药叠加ADC联用预期,东阳光药(01558)有望创造BD新奇迹
智通财经网· 2025-05-26 16:15
公司股价表现 - 东阳光药股价自4月9日持续拉升,5月26日盘中触及15.54港元高点,区间最大涨幅达80.70%,创近5年新高 [1] - 市场认可公司创新加速及未来重磅BD交易潜力 [1] 公司研发管线 - 公司拥有超过100款在研药物,其中49款为1类创新药 [1] - 重点在研药物伊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体外活性是吡非尼酮的200-500倍,体内药效作用为吡非尼酮的40倍,安全窗高于上市药物 [2] - 伊非尼酮已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中美I期临床完成,II期中期数据显示"重磅炸弹"潜力,目前推进至临床III期 [2]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市场现状 - 全球IPF患者约300万人,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1] - 全球仅两款获批药物(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IPF新药开发难度大,2014年后多项临床研究失败 [2] - IPF治疗药物全球市场规模超40亿美元,礼来近期以7.86亿美元与Mediar Therapeutics达成IPF新药II期临床合作 [2] 伊非尼酮的扩展潜力 - 除IPF外,伊非尼酮正在进行间质性肺纤维化(PF-ILD)的II期临床招募,临床前数据显示显著抗炎作用 [3] - 伊非尼酮展现出与ADC类药物联用潜力,可降低ADC类药物引发的间质性肺炎(ILD)风险(如DS-8201的ILD发生率高达15%) [4] - 三生制药的HER2 ADC产品DB-1303可能与伊非尼酮联用,双方已有克立福替尼合作基础 [4]
国产创新药BD再破纪录,东阳光药(01558)创新和BD价值有望持续释放
智通财经网· 2025-05-21 08:47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重磅License-out交易 - 三生制药与辉瑞就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达成总额超60亿美元的许可协议,首付款12.5亿美元创国产双抗药物License-out纪录 [1] - 交易公布当日公司股价最高涨近40%,市值一度突破500亿元人民币 [1] - 该交易反映国产创新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提升,技术授权成为行业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 [1] 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创新药企License-out交易金额与事件数创新高,首付款总额31.6亿美元首次超过创新药研发融资27.1亿美元 [1] - 行业新质生产力和工程化创新能力增强,具备临床价值与快速管线推进能力的企业持续涌现 [1] - 东阳光药等企业通过多笔BD交易释放创新价值,如与三生制药、Apollo Therapeutics分别达成商业化权益和9亿美元交易 [2] 东阳光药创新管线布局 - 公司拥有超100款在研药物,含45款1类创新药,其中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伊非尼酮具备重磅BD潜力 [2] - 伊非尼酮临床前数据显示活性优于已上市药物吡非尼酮百倍以上,目前进入临床3期,有望成为同类最佳 [4] - 该药物还具备拓展至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病和肝纤维化适应症的潜力 [4] IPF治疗领域市场前景 - 全球IPF患者约300万人,病因不明且预后差,临床需求远未满足,中国2018年将其纳入罕见病目录 [3] - 现有药物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2021年、2023年销售额分别达10.4亿美元和35.1亿欧元,显示市场潜力 [3] - 礼来近期以7.86亿美元布局IPF新药II期临床,反映跨国药企对该领域的持续加码 [3] 国产创新药国际化展望 - 东阳光药伊非尼酮凭借临床优势,在BI、BMS等MNC竞争的IPF领域中具备冲击"十亿美元分子"潜力 [4] - 三生制药、东阳光药等企业通过创新实力不断刷新海外权益交易纪录,推动行业升级 [1][4]
东阳光药(01558)AI研发团队发布HEC-Transporters模型 为早期药物研发提供全流程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优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5-20 17:56
公司技术突破 - 东阳光药AI研发团队推出多个自研创新模型用于药物分子ADME/T属性优化,涵盖PK曲线预测和CYPs相互作用预测 [1] - 团队发布基于多任务学习策略的药物透膜/转运预测模型HEC-Transporters,内部测试AUROC达0.90,显著优于公共开源模型 [1][4] - 模型在膜渗透性任务准确率达93%,转运体底物预测较单任务模型提升18.0% [4] 技术细节与优势 - HEC-Transporters采用多任务学习策略,80%共享型数据训练通用消息传递网络,20%特异型数据训练独立前馈网络 [2][4] - 模型通过参数共享的消息传递网络捕捉通用特征,缓解小样本数据局限,较自动化机器学习模型AUC提升0.19 [4][7] - 该模型为国际首款多任务学习策略的药物透膜/转运预测系统,已集成至ADME/T预测工作流 [7] 研发体系与行业影响 - 公司自2023年实施AI+战略,构建覆盖靶点预测、化合物筛选、PK建模的全流程AI研发体系 [7] - AI赋能降低新药开发成本,技术协同推动行业效能提升,助力中国医药产业全球创新竞争 [7] 数据基础与场景应用 - 模型训练使用内部Caco2细胞渗透性测试数据,包含膜渗透、转运体底物/抑制三类任务的高质量专有数据集 [1] - 药物透膜/转运预测解决高成本稀缺数据问题,Caco2细胞实验成本高昂且周期长 [1]
港股概念追踪|新冠感染现抬头趋势 抗病毒感染药物企业受关注(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5-16 11:15
新冠病毒感染趋势 - 4月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疫情增幅趋缓 [1] - 香港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从4周前的1.71%上升至8.21% [1] - 台湾省新冠门急诊就诊9978人次,较前一周激增66%,并发重症新增34例,死亡新增6例 [1] - 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7.5%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3.3%升至6.3% [2] - 4月14日-5月4日的三周内,新型冠状病毒超越鼻病毒成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就诊量的首位 [2] 感染人群特征 - 对大多数年轻人而言,新冠病毒感染通常在3到5天内自行缓解,但老年人仍面临重症风险 [2] 相关企业 - 病毒感染药物相关企业港股包括山东新华制药(00719)、金嗓子(06896)、三生制药(01530)、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等 [3]
价格战打响!首款国产“流感神药”获批,影响多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18:41
国产抗流感药物市场突破 - 国家药监局批准青峰医药子公司科睿药业的1类创新药玛舒拉沙韦片上市,填补国内同类药物空白 [1] - 玛舒拉沙韦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靶向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A亚基的抗病毒药物 [2] - 该药物适应症为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覆盖中国每年1亿流感感染人群的70%以上 [9] 玛舒拉沙韦的技术优势 - 全病程仅需口服一次,患者依从性显著提升 [2] - 中位病毒清除时间较安慰剂组缩短25小时,22小时内实现病毒清除 [2] - 临床耐药突变率小于1%,远低于国际同类药物约10倍的水平 [2] - 通过抑制病毒RNA聚合酶PA亚基,直接阻断病毒mRNA合成 [2] 市场竞争格局 -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 [6] - PA抑制剂(速福达、玛巴洛沙韦)以罗氏进口药速福达为代表,2024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 [6] - 奥司他韦成分药品在全球流感用药市场中占据92%的销售份额 [7] - 东阳光药的可威®在中国磷酸奥司他韦市场占有率达64.8%,抗流感药物市场占比50.5% [7] 玛舒拉沙韦的市场策略 - 预计定价比玛巴洛沙韦低30%~40% [10] - 青峰医药拥有年产片剂超45亿片的生产能力 [10] - 可能优先纳入国家医保谈判目录,享有6年数据保护期 [10] - 若通过医保谈判降价30%~50%,预计3年内销售额可突破20亿元 [1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增至269亿元 [6] - 奥司他韦仿制药已纳入第七批集采,价格降幅超90% [11] - 东阳光药在第七批集采中以0.99元/片的最低报价中标奥司他韦胶囊 [11] - 国内已有40余家企业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产品获批生产 [12] 未来发展方向 - 青峰医药已启动玛舒拉沙韦在儿童患者、流感预防及高风险人群中的临床研究 [12] - 计划开发颗粒剂等新剂型,若成功拓展适应症市场容量可扩大至当前2~3倍 [12] - 与中药抗流感药物(如连花清瘟)的联合用药研究可能开辟"中西结合"新赛道 [12]
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51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不建议派发末期股息[2] - 截至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并无宣派或派付股息[41]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3年:无)[96]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该年度营业额为人民币3723.78百万元,较上一年度减少40.84%[3] - 公司该年度税息、折旧及摊销前溢利为人民币1070.42百万元,较上一年度减少61.01%[3] - 公司该年度归属公司权益持有人的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482.71百万元,较上一年度减少75.78%[3] - 公司该年度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55元[3] - 2024年营业额为3723783千元,2023年为6294585千元[8] - 2024年销售成本为929725千元,2023年为1308821千元[8] - 2024年毛利为2794058千元,2023年为4985764千元[8] - 2024年经营溢利为674469千元,2023年为2354198千元[8] - 2024年年内溢利为482712千元,2023年为1855826千元[8]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55元,2023年为人民币2.26元[8]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7395812千元,2023年为6691273千元[9] - 2024年固定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3617986千元,2023年为3398369千元[9] - 2024年无形资产为2503625千元,2023年为2565626千元[9] - 2024年流动资产为5033403千元,2023年为6053056千元[9]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467646千元,较2023年的1755352千元下降16.39%[10] - 2024年12月31日合同负债为29546千元,较2023年的101448千元下降70.87%[10]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为1331611千元,较2023年的2319518千元下降42.50%[10] - 2024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为3418千元,较2023年的359千元增长852.09%[10]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为2840531千元,较2023年的4332220千元下降34.43%[10]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192872千元,较2023年的1720836千元增长27.43%[10] - 2023年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992624千元,非控股权益亏损136798千元[11] - 2024年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482712千元[11] - 2023年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为45136千元,2024年为89971千元[1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8508196千元,较2023年的7935513千元增长7.22%[10][11] - 2024年集团总营业额为372378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294585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销售抗病毒药物营业额为258457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580477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销售内分泌及代谢药物营业额为24900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64174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销售心血管药物营业额为27024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4117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销售抗感染药物营业额为11467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06919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销售其他药物及许可费营业额为50527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58898千元人民币[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有四名交易额超集团营业额10%的客户,来自该等客户的营业额约为1894720000元;2023年有三名,营业额为3533998000元[19] - 2024年其他净收入为31773千元人民币,2023年其他净亏损为499800千元人民币[20] - 2024年无形资产减值亏损为8651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85393千元人民币[20] - 2024年政府无条件补助为1760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778千元人民币[20] - 2024年可转换债券利息为92,178千元,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利息为142,768千元,总计234,946千元;2023年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利息为117,532千元[21] - 2024年在建设工程内资本化之利息开支为20,003千元,2023年为7,548千元;借款成本2024年按每年3.50%至5.40%的比率资本化,2023年为3.60%至5.50%[21] - 2024年员工成本中薪金、工资、花红及福利为592,901千元,定额供款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41,930千元,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开支为89,971千元,总计724,802千元;2023年分别为714,304千元、38,001千元、45,136千元,总计797,441千元[22] - 2024年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内即期税项为86,751千元,2023年为368,088千元;递延税项2024年为1,678千元,2023年为 - 97,077千元;所得税总额2024年为94,521千元,2023年为270,945千元[2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577,233千元,2023年为2,126,771千元;适用税率均为25%[25] - 2024年除税前溢利的推算税项为144,308千元,2023年为531,693千元[25] - 2024年过往年度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不足为6,092千元,2023年为 - 66千元[25] - 2024年不可扣税开支的税务影响为22,365千元,2023年为16,066千元[25] - 2024年优惠税率的税务影响为 - 68,547千元,2023年为 - 264,158千元[25] - 2024年研发开支额外扣税的税务影响为 - 28,224千元,2023年为 - 26,709千元[25] - 2024年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4.82712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9.92624亿元;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8.799677亿股[26]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并无具潜在摊薄影响的普通股,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27] - 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公司及一间附属公司于2024年及2023年度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有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28] - 2023年固定资产成本总计为人民币44.83493亿元,2024年为人民币49.00004亿元[29] - 2023年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总计为人民币7.43069亿元,2024年为人民币9.36433亿元[29] - 2023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总计为人民币37.40424亿元,2024年为人民币39.63571亿元[29] - 2024年持作自用之租赁土地所有权权益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31961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3.40557亿元[30] - 2024年其他自用租赁物业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362.4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49.8万元[30]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人民币1212.2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97.1万元[30] - 2024年有关短期租赁之开支为人民币637.3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723.2万元;2024年租赁负债利息为人民币56.6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6.9万元[3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申请所有权证书的物业账面价值为2.71583亿元,2023年为4.32426亿元[31] - 2024年12月31日,用作银行贷款抵押的持作自用租赁土地所有权权益为2.82646亿元,2023年为2.54041亿元;在建工程为2.28404亿元,2023年为1.17949亿元;厂房及楼宇为4.55123亿元,2023年为6.67593亿元[31] - 2024年12月31日,售后租回交易质押的厂房、楼宇及机器账面价值为2.90816亿元,2023年为3.27463亿元[31] - 2023年无形资产成本总计37.6009亿元,2024年为41.47464亿元[32] - 2023年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总计6.00517亿元,2024年为10.07513亿元[32] - 2023年无形资产减值亏损总计2.38927亿元,2024年为6.36326亿元[32] - 202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总计25.03625亿元,2023年为25.65626亿元[32] - 2024年12月31日,开发中无形资产尚未达到拟定用途[3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管理层已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审阅,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按使用价值计算[33] - 减值测试计算使用基于管理层批准财务预测的现金流量预测,并参考独立公司出具的专业估值报告[33] - 2024年无形资产预付款项为6135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的预付款项为643943千元,总计650078千元;2023年分别为6135千元、109244千元、115379千元[34] - 收购33种药品总代价为21.31635亿元,包括预付款项10.65817亿元、里程碑付款5.77888亿元及或然付款4.8793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支付16.4125亿元,与2023年相同[34] - 2024年存货总计645929千元,2023年为409050千元;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860790千元,2023年为1083047千元[36]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2257335千元,2023年为2112798千元[36] - 2024年账面价值为10.5843亿元的应收票据已抵押,2023年为1.9512亿元[36] - 2024年3个月内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为1226400千元,超过3个月但1年内为731331千元,超过1年为145952千元;2023年分别为1803219千元、269355千元、37千元[37] - 应收账款一般30至90日内到期,应收票据3个月或6个月内到期,所有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计1年内收回[37] - 2024年无无形资产转移,2023年为1.44978亿元;2024年未取得目标产品药监局批文,2023年有两项[34] - 2024年存货撇减为41993千元,2023年为19991千元[36]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860032千元,2023年为2000557千元;应收票据2024年为380894千元,2023年为89852千元[36]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按摊销成本计量为1467646千元,2023年为1755352千元[38] - 2024年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计2607804千元,2023年为2220846千元[39] - 2024年售后租回交易产生的义务总额为197790千元,2023年为315800千元[40] - 2024年和2023年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股份数目均为879967700股,金额均为879968千元[42]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为133610千元,2023年为86153千元[38] - 2024年票据应付款项为43676千元,2023年为113935千元[38] - 2024年应付关联方款项为343319千元,2023年为441千元[38] - 2024年应付增值税及其他税项为92703千元,2023年为151134千元[38] - 2024年应计工资及福利为89644千元,2023年为229408千元[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
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30 18:01
公司概况 - 公司專注於抗感染、內分泌與代謝等治療領域的醫藥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5][6] - 公司擁有逾23年的經營歷史,在國內醫藥行業中的藥品銷售業績和研發能力處於領先地位[5][6] - 公司核心產品之一 — 可威(磷酸奧司他韋)是中國抗流感病毒臨床應用的一線用藥,其顆粒劑型為公司獨家專利產品[5][6] - 公司與多家知名製藥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有利於公司業務的發展[7][9] - 公司堅持專業化、品牌化和差異化的發展策略,致力於建立專業營銷團隊、穩定創新的營銷運營和戰略整合資源,以創造"東陽光長江藥業"的獨特品牌特色和核心競爭力[8] - 公司未來將進一步拓展產品線和市場,提升產品的國際生產標準和質量,持續擴大推廣和銷售覆蓋,以實現業務和盈利能力的進一步增長[8][9] 政策環境 - 國家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將更多創新藥物和治療罕見病的藥物納入醫保報銷範圍[11,13] - 藥品集中採購政策大幅降低了藥品價格,惠及數百萬患者[11,13] - 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為創新藥物提供了更快的市場准入路徑[14] - 加強了對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監管,提高了藥品上市後的監測要求[14] - 政策要求醫藥企業建立完善的數據安全管理體系,促進了行業對數據倫理和患者隱私保護的重視[15,17] - 政策變動推動了醫療健康數據的合理利用,為數字醫療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7] 核心產品 - 可威 - 可威(磷酸奧司他拿)保持國內抗流感領域的領先地位和競爭優勢[21] - 通過深挖"可威"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核心產品可威的品牌認知度和市場份額[21] - 在院內市場持續加強學術推廣活動,提升流感患者的處方率和現有機構的銷量,擴展銷售渠道至低級市場[21] - 在院外市場積極推動院外銷售體系的搭建,通過品牌建設和醫患教育將可威塑造為抗流感用藥第一品牌[21,22] - 進一步提升可威的產能,為未來流感疫情的爆發做更充足的準備,提升流感疫情的市場把握能力[21,22] - 對"可威"系列產品進行品牌升級,將定位從"防治流感的首選用藥"提升為"防治流感的基石藥物",提升品牌認知度[23,24] - 從可威顆粒的口感等方面進行工藝升級,提高兒童用藥的依從性,增強品牌識別度[24] - 可威品牌在中國健康品牌50強中排名第19位,較2023年上升17位[24] 其他業務線 - 以胰島素為代表的慢病線業務,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實現營業額人民幣180.0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140.7%[28] - 公司自主研發的5種胰島素產品已全部獲批上市,並全部中標集中帶量採購[28] - 公司口服降糖產品利格列汀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94.0%,SGLT-2抑制劑榮格列淨新藥上市申請已提交[31] - 以依米他拿為代表的新藥業務線,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實現營收約人民幣40.8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88.5%[36] - 集中採購和新零售業務線成為公司重要的現金流業務線,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實現營收約人民幣346.1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0.8%[39] 財務表現 - 公司的毛利為人民幣1,949.2百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4.0%,主要是由於核心產品可威銷量同比減少[68,70] - 公司的其他收入淨額為人民幣62.9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幣203.1百萬元,主要是無形資產減值虧損及匯兌虧損淨額減少[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總資產為人民幣12,494.2百萬元,負債總額為人民幣3,828.8百萬元,股東權益為人民幣8,665.4百萬元[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研發投入總計為人民幣358.4百萬元,占營業額的14.6%,較去年同期增加196.9%[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除稅前溢利為人民幣813.5百萬元,較2023年同期下降35.5%[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淨利潤為人民幣684.7百萬元,較2023年同期下降33.1%[83] 公司治理 - 公司於2018年8月14日與Blackstone Inc.最終控制的實體訂立認購協議,發行本金金額合共為4億美元的H股可轉換債券[121] - 公司已於2023年7月5日完成H股可轉換債券的悉數購回[121] - 公司一直致力於保持高水平的企業管治,並已遵守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附錄C1所載的企業管治守則的所有守則條文[122] - 公司主要股東為廣東東陽光蔡業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5.70%的股份[135] - 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管未持有其他須披露的公司股份權益[132] 未來展望 - 公司緊跟醫藥行業的發展趨勢,積極應對市場需求,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努力提供更安全、高效的醫
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0:30
业绩表现 - 营业额为人民币2,454.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3.5%[3] - 毛利为人民币1,949.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4.0%[3] -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溢利为人民币1,064.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3.1%[3] - 归属于本公司权益持有人的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684.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3.5%[3] -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为0.78人民币[3] 业务线表现 - 以胰岛素为代表的慢病线业务线,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额人民币180.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40.7%[3] - 口服小分子降糖药产品利格列汀,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94.0%[3] - 以磷酸依米他韦为代表的新药线业务线,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人民币40.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88.5%[3] - 集采和新零售线业务线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额人民币346.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8%[3,4] - 公司已有12个不同规格的化学仿制药产品中标国家集中带量采购[4] - 公司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增长79.2%,替米沙坦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增长53.7%[4] 财务状况 - 总非流动资产为70.25亿人民币,较去年末增加5.0%[9] - 总流动资产为54.69亿人民币,较去年末下降9.7%[9] - 总流动负债为25.38亿人民币,较去年末下降41.4%[9] - 净资产为86.65亿人民币,较去年末增加9.2%[10] - 银行贷款总额为2,068,12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351,310千元[43] - 银行贷款中有1,690,242千元为已抵押贷款[44] - 另有1,079,822千元银行贷款由公司最终控股股东提供担保[45] 其他 - 本集团采用了多项新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14] - 这些新准则对本集团当期或以前期间的业绩和财务状况的编制或呈列方式未造成重大影响[14] - 本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审核,但已由独立核数师执行审阅[13] - 管理层在编制中期财务资料时需要作出判断、估计和假设[12] - 实际结果可能与该等估计存在差异[12] - 本中期财务资料包含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及部分附注解释[12]
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6-07 22:40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 董事會已實施一系列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措施,以合理保證不會出現嚴重失實陳述或損失[3][4][5] - 董事會認為該等措施能確保未來繼續遵守上市規則第14A章及預防發生類似事宜[6] 董事會組成 - 董事會包括執行董事、非執行董事和獨立非執行董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