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舒拉沙韦片

搜索文档
中国创新药出海新范式:闪电审批,硬核疗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0:38
创新药审批加速 - 2025年上半年我国共批准创新药43个,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全年48个的总量,其中40个由中国企业研发制造 [1] - 抗肿瘤药物占比约40%(18款),内分泌代谢领域信达玛仕度肽成为全球首个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减重药物,恒瑞医药硫酸艾玛昔替尼片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JAK1抑制剂 [5]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审批均速达8.8个月,接近FDA的7.9个月,5月29日单日批准11款国产创新药创纪录 [6] - 国家药监局计划将临床试验审评时限从60日缩短至30日,正在修订附条件批准程序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7][8] 治疗领域突破 - 麻醉、心血管、感染性疾病及罕见病领域取得进展:江西科睿药业玛舒拉沙韦片获批治疗流感,上海信致医药波哌达可基注射液成为首个血友病B基因治疗药物 [5] - 北海康成注射用维拉苷酶β完全替代进口产品,惠及约3000名戈谢病患者,从NDA到获批仅用6个月 [5][6] - 多联疫苗、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研发获政策鼓励,实验数据保护管理规定已完成起草 [7][8] 国际化进程 - 中国拥有1775种FIC药物占全球19%,2025年ASCO会议中国LBA研究达11个占比20% [10] - 中国企业开展临床试验数量占全球肿瘤试验总数39%,远超2009年的2% [10] - 2025年上半年License-out总金额达66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12.5亿美元首付款创纪录 [11] - 百济神州建立2000人全球临床团队,恒瑞医药在瑞士设研发中心实现24小时全球研发接力 [12] 本土生态建设 - 国家医保局首次设立商业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为高价值创新药支付开辟新渠道 [16] - 证监会扩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更多前沿科技企业上市 [16] - 行业需解决研发资金不足、临床转化动力不足、医保支付机制完善等问题 [15][16]
中国创新药出海新范式:闪电审批,硬核疗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9:42
创新药审批效率显著提升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审批均速达8.8个月 接近FDA的7.9个月水平[5] - 单日批准11款国产创新药创纪录 其中7款为1类新药[4] - 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限计划从60日缩短至30日[5] - 十年间1.1类新药平均审评时间从42个月大幅缩短[5] 创新药批准数量爆发式增长 - 2025年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个 同比增长59%[1] - 批准数量接近2024年全年48个总量[1] - 40个创新药由中国企业研发制造 仅3个为跨国公司进口[1] - 中国创新药研发管线规模占全球四分之一[1] 治疗领域实现多点突破 - 抗肿瘤药物占比约40% 18款药物获批[3] - 信达玛仕度肽成为全球首个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减重药物[3] - 恒瑞医药硫酸艾玛昔替尼片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3] - 血友病B基因治疗药物结束进口依赖历史[4] 罕见病药物研发取得重大进展 - 戈谢病治疗药物戈芮宁完全替代进口产品[4] - 惠及国内约3000名戈谢病患者[4] - 新药上市申请到获批仅用时6个月[4] - 罕见病药物成本控制确保定价适应支付体系[4] 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 - 2025年上半年License-out总金额近660亿美元[7] - 超过2024年全年商务拓展交易总额[7]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12.5亿美元首付款交易[7] - 中国企业开展临床试验占全球肿瘤试验总数39%[6] 出海模式持续创新 - NewCo模式成为出海欧美市场主流模式之一[7] - 通过境外新公司集中推进管线研发[7] - 百济神州建立超2000人全球临床开发团队[8] - 恒瑞医药在瑞士设立研发中心实现24小时全球研发接力[8] 研发实力全球地位提升 - 拥有1775种FIC药物 占全球市场份额19%[6] - 2025年ASCO会议中国研究数量增至73个[6] - 突破性研究成果LBA达11个 占比20%[6] - 每年开展临床试验数量约3000项[1] 本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 首次设立商业保险创新药品目录[11] - 科创板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12] - 支持更多前沿科技企业上市[12] - 构建研发有动力、临床有转化、支付有保障的生态体系[12]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研发资金不足与融资难题尚未彻底解决[11] - 企业创新竞争存在同质化问题[11] - 关键耗材依赖问题待解决[11] - 医保支付机制亟待完善[11]
又一款“全程一次用药”的国产流感口服药上市,张文宏团队牵头研发
第一财经· 2025-07-18 14:55
药物获批上市 - 征祥医药的流感抗病毒口服药物玛硒洛沙韦片获批上市 商品名为济可舒 用于治疗既往健康的成人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 [1] - 玛硒洛沙韦是新一代聚合酶酸性蛋白核酸内切酶抑制剂 具有广谱抗流感病毒特性 对甲 乙型流感病毒 高致死禽流感病毒等均具有抗病毒活性 [1] - 该药物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团队牵头研发 [1] 药物特性 - 单剂量口服玛硒洛沙韦能够有效减轻流感症状 快速降低病毒水平并清除病毒 且无需要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1] - 安全性与安慰剂组相当 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保障 [1] - 有关玛硒洛沙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已于今年年初发表于感染病领域顶刊《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1] 市场竞争 - 该药物成为全程一次用药的流感明星药玛巴洛沙韦的又一国产替代方案 [2] -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了青峰医药集团下属子公司科睿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抗流感药物玛舒拉沙韦片 商品名为伊速达 [2] - 更多国产抗流感病毒药物上市可应对进口药玛巴洛沙韦可能存在的供药不充足风险 且相对玛巴洛沙韦可能还会有物流成本方面的优势 [2] 价格比较 - 从部分电商渠道来看 最新上市的新一代国产抗流感口服药甚至比进口的原研药卖得更贵 [2] - 玛舒拉沙韦20mg*2片的售价约为320元 相比之下 一些商家挂出的玛巴洛沙韦20mg*2片的售价甚至不到200元 [2] 耐药性研究 - 玛舒拉沙韦在甲型流感H1N1和H3N2亚型病毒的耐药突变率仅为0 7%和0 9% 治疗甲流突变位点仅1个 且突变率<1% [2] - 乙型流感患者未检测到耐药突变 体现了较低的耐药风险 适于广泛长期的临床使用 [2]
冲刺港股IPO的东阳光药,核心产品市占率一年下降10个百分点
搜狐财经· 2025-06-19 20:18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 拟以介绍方式在香港主板上市 不涉及新股发行与资金募集 [1][3] - 上市方案为通过吸收合并子公司东阳光长江药业实现私有化 并向换股股东发行H股作为对价 [3] - 完成换股后子公司H股上市地位将被撤销 公司将在港股上市 [3] 核心产品与业务结构 - 核心产品磷酸奥司他韦(商品名"可威")2022-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81.2%、86.9%、64.2% [1][8] - 产品按剂型划分 胶囊剂和颗粒剂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15.3%和84.6% [8] - 公司业务分为抗感染药物(2024年占比69.6%)、慢病治疗药物(26.6%)和其他(3.8%) [3][1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8.14亿元、63.86亿元、40.19亿元 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16亿元、10.14亿元、2480万元 [4] - 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40.7% 主要因流感季节缩短导致分销商采购减少 [5] 行业竞争与市场份额 - 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2024年为67亿元 有超过120家制药公司参与竞争 [8][10] - 公司磷酸奥司他韦市场份额从2023年64.8%降至2024年54.8% 下降10个百分点 [10] - 竞争对手推出新型流感药如玛巴洛沙韦(销售额从2022年0.7亿增至2023年6.3亿)形成挤压 [10] 产品暂停挂网影响 - 核心产品"可威"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因不符合要求被浙江省医保局暂停挂网 [1][6] - 暂停挂网可能影响产品市场份额、销售收入、生产计划和品牌形象 [7] 战略布局与未来发展 - 在糖尿病领域布局胰岛素、SGLT-2抑制剂及GLP-1/FGF21双靶点激动剂等产品 [12] -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新药申请获受理 冲刺国产第二家 [12] - 肿瘤学药物领域有治疗AML和食管癌的靶向药物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12]
行业深度报告:管线布局迈入收获期,2025开启国产流感新药元年
开源证券· 2025-06-15 13: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流感病毒致病性高,新作用机制药物研发势在必行,RNA 聚合酶抑制剂成主流靶点 [4][5] - 奥司他韦中国上市超十年,2025 年开启国产新药元年,国内流感药市场规模超百亿,新药上市进度加速 [6] - 伴随国内流感新药上市进度加速及疗效可比肩大单品,未来有望实现销售快速增长,推荐济川药业、健康元,受益标的有众生药业、先声药业等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流感病毒为高致病性病原,新作用机制药物研发势在必行 - 流感传染性强、季节性波动,全球每年约 10 亿人患病,300 - 500 万例重症,29 - 65 万例死亡,中国每年发病约 8400 - 14400 万人,儿童和老年人发病率高 [4][15] - 甲型和乙型是主要流感病毒类型,甲型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乙型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感染过程有多个药物作用靶点 [17] - 抗流感病毒药物不断迭代,截至 2025 年 5 月,中国获批 10 款新药,美国获批 7 款新药,RNA 聚合酶抑制剂成主流研发靶点,海内外合作加强布局 [5][26] 奥司他韦中国上市超十年,2025 即将开启国产新药元年 - 2023 年国内流感药物市场规模超百亿,奥司他韦占 86.48%市场份额,玛巴洛沙韦销售额从 2022 年 0.7 亿元增至 2023 年 6.3 亿元 [6][36] - 国内上市的核心流感用药已纳入医保,单疗程费用稳定在 200 元内,2025 年青峰药业和众生药业新药上市,还有 4 款新药申请上市 [6][42] 投资建议与受益标的 - 推荐济川药业、健康元,受益标的有众生药业、先声药业等,新药有望实现销售快速增长,提升公司业绩 [7][46]
玛舒拉沙韦片上市,百余专家共商流感防、诊、治
贝壳财经· 2025-05-19 18:36
流感流行趋势与防控挑战 - 流感病毒易变异、传播力强,致死性不容小觑,我国每年流感感染人数超千万,但实际疾病负担仍被低估 [1] - 流感并非普通感冒,临床治疗中用药至关重要 [1] 玛舒拉沙韦片产品特性 - 玛舒拉沙韦片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PA抑制剂类流感创新药,通过抑制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A亚基的内切酶活性,靶向阻断病毒复制 [2] - 全病程只需服药一次即可快速缓解流感症状,整体耐药突变率不到1%,远低于国际同靶点药物 [2] - 所有临床数据均来自中国人群,更适合中国患者使用 [2] 临床研究与适应症 - 玛舒拉沙韦片注册临床研究Ⅲ期试验数据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1][2] - 当前适应症尚未覆盖12岁以下儿童,儿童临床研究亟待推进以填补空白 [2] 行业影响与公司规划 - 玛舒拉沙韦片的上市为流感防控提供了"中国方案",其独特抗耐药性优势将打破传统治疗瓶颈 [2] - 公司将持续推进12岁以下儿童临床研究、耐药性检测及医保目录准入工作,提升药物可及性 [2]
价格战打响!首款国产“流感神药”获批,影响多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18:41
国产抗流感药物市场突破 - 国家药监局批准青峰医药子公司科睿药业的1类创新药玛舒拉沙韦片上市,填补国内同类药物空白 [1] - 玛舒拉沙韦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靶向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A亚基的抗病毒药物 [2] - 该药物适应症为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覆盖中国每年1亿流感感染人群的70%以上 [9] 玛舒拉沙韦的技术优势 - 全病程仅需口服一次,患者依从性显著提升 [2] - 中位病毒清除时间较安慰剂组缩短25小时,22小时内实现病毒清除 [2] - 临床耐药突变率小于1%,远低于国际同类药物约10倍的水平 [2] - 通过抑制病毒RNA聚合酶PA亚基,直接阻断病毒mRNA合成 [2] 市场竞争格局 -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 [6] - PA抑制剂(速福达、玛巴洛沙韦)以罗氏进口药速福达为代表,2024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 [6] - 奥司他韦成分药品在全球流感用药市场中占据92%的销售份额 [7] - 东阳光药的可威®在中国磷酸奥司他韦市场占有率达64.8%,抗流感药物市场占比50.5% [7] 玛舒拉沙韦的市场策略 - 预计定价比玛巴洛沙韦低30%~40% [10] - 青峰医药拥有年产片剂超45亿片的生产能力 [10] - 可能优先纳入国家医保谈判目录,享有6年数据保护期 [10] - 若通过医保谈判降价30%~50%,预计3年内销售额可突破20亿元 [1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增至269亿元 [6] - 奥司他韦仿制药已纳入第七批集采,价格降幅超90% [11] - 东阳光药在第七批集采中以0.99元/片的最低报价中标奥司他韦胶囊 [11] - 国内已有40余家企业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产品获批生产 [12] 未来发展方向 - 青峰医药已启动玛舒拉沙韦在儿童患者、流感预防及高风险人群中的临床研究 [12] - 计划开发颗粒剂等新剂型,若成功拓展适应症市场容量可扩大至当前2~3倍 [12] - 与中药抗流感药物(如连花清瘟)的联合用药研究可能开辟"中西结合"新赛道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