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

搜索文档
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18:00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人民币32.09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48.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人民币25.639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66.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税息、折旧及摊销前溢利为人民币15.9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3.164亿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的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0.295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0.623亿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人民币1.17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029,495千元,2022年同期亏损32,798千元[9]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3209002千元,2022年为1293308千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十二个月,公司呈报营业额为5660646000元,2022年同期为2004850000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十二个月,公司毛利为4449354000元,2022年同期为1343568000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029,495,000元,2022年同期亏损32,798,000元[27]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营业额为32.09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48.1%,归属公司权益持有人的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0.295亿元,较2022年同期亏损增加10.623亿元[77] - 2023年上半年可威销售额为28.805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86.4%[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实现营业额32.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8.1%[86] - 核心产品可威销售额为28.8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6.4%,占总营业额的89.8%[84][86] - 尔同舒、欧美宁、奥美沙坦酯片、琳罗星营业额分别为3770万元、3700万元、2170万元、2270万元,分别占总营业额的1.2%、1.2%、0.7%、0.7%[84] - 上述5个品种营业额之和占总营业额的93.6%[84] - 2023年上半年总营业额32.09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48.1%,核心产品可威营业额28.81亿元,占比89.8%,同比增长186.4%[89]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6.45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3.9%,主要因可威销量增加[90] - 2023年上半年毛利25.639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66.9%,主要因可威销量增加[91]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开支净额1.40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015亿元,主要因汇兑亏损净额减少但部分被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亏损增加抵消[92] - 2023年上半年费用总计11.619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3.065亿元,其中分销成本、行政管理开支、研发成本分别增加41.7%、15.0%、140.2%[93][94]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计1.207亿元,占营业额的3.8%,较去年同期增加39.4%,其中费用化支出0.983亿元,资本化支出0.224亿元[95]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12.619亿元,较2022年同期亏损增加12.983亿元,主要因可威销量增加[96]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2.379亿元,而2022年同期所得税抵欠0.039亿元,主要因除税前溢利上升[97] - 2023年上半年溢利净额10.239亿元,较2022年同期亏损增加10.564亿元[9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0.295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加10.623亿元[99]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定不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建议宣派股息及批准上年度末期股息[56] - 董事会决定不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29] 资产状况 - 2023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人民币32.1579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1.69613亿元有所增加[6] - 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为人民币29.1553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9.20646亿元略有减少[6] - 2023年6月30日,总流动资产为人民币66.139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0.1402亿元有所增加[6] - 2023年6月30日,总流动负债为人民币56.57796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9.40781亿元有所增加[6] - 2023年6月30日净流动资产为73,23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956,114千元[7]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7,786,400千元,2022年为6,949,019千元[8] - 2023年6月30日总非流动负债为879,018千元,2022年为692,475千元[8] - 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为7,093,925千元,2022年为6,070,001千元[8] - 2023年6月30日固定资产总值为4217752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4091810千元人民币[29] - 2023年6月30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3560652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3518765千元人民币[2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正就账面价值为5.35878亿元人民币的若干物业申请所有权证书,2022年12月31日为5.449亿元人民币[29] - 2023年6月30日,3.22339亿元人民币的持作自用之租赁土地所有权权益、5.7859亿元人民币的在建工程及6.78864亿元人民币的厂房及楼宇作为银行贷款抵押,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59322亿元、4.09075亿元及6.09044亿元人民币[30] - 2023年6月30日,售后租回交易质押的厂房、楼宇及机器的账面价值为3.0216亿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3.21727亿元人民币[31] - 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总计3927511千元,账面价值为2915534千元;202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总计3760090千元,账面价值为2920646千元[32] - 2018 - 2019年公司以21.31635亿元向广东东阳光药业收购33种药品相关权益,2023年6月30日已累计支付16.00129亿元,取得31项药品药监局批文后转入无形资产[33] - 2023年6月30日因市场出现新对手,五种仿制药估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减值亏损约6487.6万元;2022年同期三种仿制药减值亏损约1917.7万元[34]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上市股本证券投资为1234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0千元[35] - 2023年6月30日信托投资计划投资为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0000千元[35] - 2023年6月30日外币期权合约为1911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0千元[35] - 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预付款项为0(2022年12月31日为1.09691亿元),物业、厂房及设备预付款项为2.2168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6069亿元)[37]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3.5354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5027亿元),已售存货成本为5.45574亿元(2022年同期为2.47311亿元)[38][39]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扣除呆账准备后为11.1322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05817亿元)[41] - 2023年6月30日,账面价值3261.6万元的应收票据已抵押作为发行应付票据的抵押品(2022年12月31日为3837万元)[42] - 2023年6月30日手头现金为0,银行现金为5026982千元,受限现金为1245373千元,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为3781609千元;2022年12月31日手头现金为6千元,银行现金为1000318千元,受限现金为76781千元,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为923543千元[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134.442亿元,负债总额为63.503亿元,股东权益为70.939亿元[10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总额为66.13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15.999亿元;总流动负债增加7.17亿元,净流动资产增加8.829亿元[101][102] - 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由2022年12月31日的62.96%增至2023年6月30日的63.15%,速动比率由0.95倍增至1.11倍[10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余额为25.10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15.955亿元[10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股东应占集团总权益为69.14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10.295亿元,主要因经营业务盈利[10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土地使用权人民币3.223亿元、在建工程人民币5.786亿元、固定资产人民币9.81亿元、应收票据人民币1.071亿元及受限制现金人民币11.092亿元被用于抵押[110] 现金流量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值为1,244,799千元,2022年为152,427千元[1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值为1,217,801千元,2022年使用476,929千元[1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值为395,490千元,2022年为52,666千元[13]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净增加2,858,090千元,2022年减少271,836千元[13]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为3,781,609千元,2022年为859,097千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值为12.4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924亿元[104] - 集团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值为12.1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6.947亿元,主要因出售目标股权所得款项增加[105]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入为3.95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428亿元,主要因银行借款所得款项增加及融资成本付款增加[105] 药物销售 - 2023年抗病毒药物销售额为2911437千元,2022年为1012403千元[18] - 2023年内分泌及代谢药物销售额为60486千元,2022年为42469千元[18] - 2023年心血管药物销售额为83847千元,2022年为76327千元[18] - 2023年抗感染药物销售额为55006千元,2022年为41714千元[18] - 2023年其他药物及许可费销售额为98226千元,2022年为120395千元[18] - 公司全部营业额100%来自中国内地[18] 核心产品信息 - 公司核心产品可威是治疗及预防流感的抗病毒药物,销售旺季在每年第一及第四季度[19] - 核心产品可威、尔同舒、欧美宁、奥美沙坦酯片及琳罗星的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比重分别为89.8%、1.2%、1.2%、0.7%及0.7%[77] 成本与费用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为-29,484千元,政府补助为-5,984千元,出售固定资产净亏损为339千元[21] - 2023年和2022年融资成本分别为136,268千元和137,013千元,其中2023年资本化利息开支为3,165千元,2022年为9,554千元[22][23] - 2023年无形资产摊销成本为107,6
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3 18:22
公司业绩 - 2022年集团营业额为人民币3,744.95百万元,较2021年增长309.83%[4] - 公司股东权益溢利及全面收益为76.60百万元,较2021年的亏损587.65百万元增加664.25百万元[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及稀释盈利为人民币0.09元[6]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7] - 2022年毛利率为76.00%,净利率为8.57%[8] - 2022年总资产为11,889,800人民币千元,总权益为5,884,884人民币千元[8] - 2022年现金净额为1,699,909人民币千元[8] - 2022年,公司整体业绩表现强劲,营收达到37.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9.83%[49] - 公司核心产品可威销售额达到30.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7.66%[49] - 公司核心产品可威在2022年实现销售额为人民币309.27亿元,同比增长457.66%[68] - 公司核心产品表现稳健,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61]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49.24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净亏损587.72百万元增加108.38%,主要由于核心产品可威的销售量增加[90]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01年,已有逾22年的经营历史,在国内药品销售业绩和研发能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10] - 公司于2015年5月11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5年12月2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11] 产品及研发 - 公司专注于抗病毒、内分泌与代谢、心血管、抗感染等疾病治疗领域的药品研发、生产及销售[9] - 公司核心产品可威(磷酸奥司他韦)在中国抗流感领域保持首选地位,2018年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3] - 公司研发的焦谷氨酸榮格列淨和利拉魯肽已进入临床三期和待递交上市申请阶段[58] - 公司自主研发的胰岛素产品已获批上市,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原研生物制剂在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高度一致[56] - 公司自主研发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标志着公司在胰岛素行业的基础布局完成[159] - 公司自主研发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有助于拓展公司内分泌及代谢治疗领域业务[161] 合作与战略 - 公司与多家知名医药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包括太景医药、国药集团和九州通等,以推动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14] - 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单位签署意向协议,共同建立国家抗病毒药物中心,为公共卫生事业做出贡献[14] 财务状况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公司销售成本增长109.00%,达到人民币898.88百万元,主要是由于核心产品可威的销售量增加[73]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公司毛利为人民币2,846.07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488.40%,主要是由于核心产品可威的销售量增加[74]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公司总费用为人民币1,962.31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58.67%,主要包括分销成本、行政管理开支和研发成本[79]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公司研发投入总计为人民币199.24百万元,占营业额的5.32%,较去年同期减少19.08%[83]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公司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39.42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净亏损667.18百万元增加706.60百万元,主要由于核心产品可威的销售量增加[86]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49.24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净亏损587.72百万元增加108.38%,主要由于核心产品可威的销售量增加[90] 合作协议 - 公司与深圳东阳光实业签订了能源采购框架协议,年度上限为人民币56,000,000元[137][138] - 公司与深圳东阳光实业签订了原料药采购协议,年度上限为人民币40,000,000元[139] - 公司与深圳东阳光实业签订了包材及生产材料采购框架协议,年度上限为人民币36,000,000元[141] - 公司与深圳东阳光实业签订了设备购买及土建施工框架协议,年度上限为人民币37,000,000元[142] - 公司与深圳东阳光实业签订了委托加工框架协议,年度上限为人民币103,066,200元[143] - 公司与深圳东阳光实业签订了租赁及其他服务框架协议,年度上限为人民币27,000,000元[145] - 公司与深圳东阳光实业签订了原料药及药品销售框架协议,年度上限为人民币15,012,000元[146] - 公司与深圳东阳光实业签订了委托生产与检测服务框架协议,年度上限为人民币59,000,000元[147]
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4 21:58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营业额为人民币37.4495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309.83%[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税息、折旧及摊销前溢利为人民币6.9843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502.63%[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归属权益持有人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7660.3万元,较上一年度亏损增加人民币6.6425亿元[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09元[2] - 2022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28.46074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4.83699亿元[4] - 2022年公司经营溢利为人民币3.21068亿元,2021年亏损为人民币4.23377亿元[4] - 2022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3942.2万元,2021年亏损为人民币6.67184亿元[4] - 2022年公司年内溢利为人民币4923.9万元,2021年亏损为人民币5.87724亿元[4] - 2022年公司固定资产为人民币35.18765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32.16555亿元[6] - 2022年公司无形资产为人民币29.20646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32.7199亿元[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中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为691,529千元,递延收益计息借款为187,489千元,总计879,018千元;上一年度分别为544,900千元、137,730千元、2,600,125千元,总计3,282,755千元[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净资产为6,070,001千元,上一年度为6,020,762千元[7] - 2021年年内亏损及全面收益总额为587,649千元,2022年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76,603千元[8]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为1,955,336千元,上一年度为 - 681,128千元[10] - 2022年已(支付)╱退款的企业所得税为 - 255,427千元,上一年度为18,618千元[10]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值为1,699,909千元,上一年度为 - 662,510千元[10] - 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值为 - 1,120,161千元,上一年度为 - 439,106千元[10] - 2022年融资活动(所用)╱产生的现金净值为 - 787,027千元,上一年度为187,479千元[10]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净减少为 - 207,279千元,上一年度为 - 914,137千元[1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为923,543千元,上一年度为1,131,121千元[10] - 2022年无条件政府补助为8525千元,2021年为56468千元[16] - 2022年有条件政府补助为8195千元,2021年为8865千元[16] - 2022年利息收入为6739千元,2021年为11346千元[16] - 2022年其他(亏损)/收入净额为 - 844330千元,2021年为85961千元[16] - 2022年可转换债券利息257,329千元,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利息43,014千元,总计300,343千元;2021年分别为243,352千元、21,895千元,总计265,247千元[17] - 2022年资本化利息开支18,697千元,借款成本资本化比率为4.40%至5.39%;2021年为21,440千元,比率为4.90%至5.39%[17] - 2022年员工薪金、工资、花红及福利612,185千元,定额供款退休福利计划35,304千元,总计647,489千元;2021年分别为321,399千元、35,187千元,总计356,586千元[18] - 2022年本年度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59,351千元,过往年度拨备不足6,123千元,总计65,474千元;2021年分别为 - 66,776千元、11,989千元,总计 - 54,787千元[20] - 2022年递延税项中暂时差额的产生及拨回为 - 75,291千元,所得税总额为 - 9,817千元;2021年分别为 - 24,673千元、 - 79,460千元[20] - 2022年除税前溢利39,422千元,适用税率25%,推算税项9,856千元;2021年除税前亏损667,184千元,适用税率25%,推算税项 - 166,796千元[21] - 2022年公司普通股权益股东应占溢利76,603,000元,2021年亏损587,649,000元[23] - 2022年和2021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879,967,700股[23] - 2022年及2021年每股摊薄盈利╱(亏损)与每股基本盈利╱(亏损)相同[24] - 2022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总计4091810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3643501千元[25] - 2022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3518765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3216555千元[25] - 2022年持作自用之租赁土地所有权权益账面价值为349152千元,2021年为357747千元[26] - 2022年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中持作自用之租赁土地所有权权益为8595千元,2021年为8264千元[26] - 2022年有关短期租赁之开支为6905千元,2021年为7847千元[26] - 2022年12月31日若干物业账面价值为544900000元,2021年为415843000元[26] - 2022年12月31日持作自用之租赁土地所有权权益抵押金额为159322000元,2021年为83828000元[26] - 2022年12月31日在建工程抵押金额为409075000元,2021年为258397000元[26] - 2022年12月31日厂房及楼宇抵押金额为609044000元,2021年为262150000元[26] - 2022年12月31日售后租回交易质押的厂房、楼宇及机器账面价值为321727000元,2021年无[27] - 202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总计3760090千元,2021年为2895404千元[29] - 202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累计摊销600517千元,2021年为185813千元[29] - 202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减值亏损238927千元,2021年为25984千元[29] - 202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2920646千元,2021年为3271990千元[29] - 2022年有11种仿制药估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差额约169945000元,2021年为3种,差额25984000元[30] - 2021 - 2022年商誉成本均为75896千元,2022年确认减值亏损75896千元[31] - 截至2022年底,丙肝资产组别的商誉已全部减值,无形资产进一步减值42998000元[32] - 2022年非流动非上市股本证券为0千元,2021年为1789621千元[34] - 2022年流动信托投资计划投资为290000千元[34] - 2022年末集团累计向广东东阳光药业支付15.99828亿元,2021年为13.91953亿元;2022年2038.1万元转入无形资产,2021年为6.38115亿元;2022年末未偿还预付款为1.09691亿元,2021年为未偿还应付款7780.3万元[39] - 2022年末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10.36916亿元,2021年为5.46791亿元[40] - 2022年末账面价值1.0667亿元应收票据用于抵押获银行贷款,2021年为6460万元;账面价值3.837亿元应收票据用于抵押发行应付票据,2021年为1.3116亿元[40][41] - 2022年末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3个月内为7.84628亿元,超过3个月但1年内为2.21137亿元,超过1年为5.2万元;2021年对应分别为4.03721亿元、6940.3万元、5917万元[43] - 2022年末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7.18222亿元,2021年为9.1168亿元[44] - 2022年计息借款总额为167,387千元,2021年为115,322千元[45] - 2022年可转换债券总额为2,906,963千元,2021年为2,600,125千元[46] - 2022年和2021年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均为879,967,700股,金额均为879,968千元[5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营业额为人民币37.4495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309.83%[5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销售成本为人民币898.88百万元,较2021年增加109.00%[6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毛利为人民币2846.07百万元,较2021年增加488.40%[65] - 2022年度公司其他亏损净额为8.4433亿人民币,较2021年度的其他收入8596万人民币减少9.3029亿人民币[66] - 2022年度公司费用共计19.6231亿人民币,较2021年度的12.3673亿人民币增加58.67%[67] - 2022年度公司分销成本为12.1659亿人民币,较2021年度的5.21667亿人民币增加133.21%[68] - 2022年度公司研发投入总计为1.9924亿人民币,占营业额的5.32%,较去年同期减少19.08%[69] - 2022年度公司除税前溢利共计3942万人民币,较2021年度的除税前亏损6.6718亿人民币增加7.066亿人民币[70] - 2022年度公司其他经营开支为10万人民币,主要是捐赠支出[71] - 2022年度公司所得税抵欠为982万人民币,较2021年度的7946万人民币减少[72] - 2022年度公司录得溢利净额4924万人民币,较2021年度的亏损净额5.8772亿人民币增加108.38%[73] - 2022年度归属公司权益持有人的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7660万人民币,较2021年度的亏损及全面收益总额5.8765亿人民币增加6.6425亿人民币[7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18.898亿人民币,总负债58.198亿人民币,股东权益60.7亿人民币[7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5014.02百万元,2021年为2057.38百万元[7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形资产为2920.65百万元,较2021年减少351.34百万元[78]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为62.96%及0.95倍,2021年分别为53.04%及1.44倍[7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其他借款贷款余额为914.87百万元,较2021年增加321.49百万元[80] - 2022年度,公司资本支出共计853.06百万元[8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用以抵押的土地使用权价值159.32百万元,固定资产价值930.77百万元,在建工程价值409.08百万元[8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质押的应收票据价值49.04百万元,2021年为19.58百万元[82] 各业务线销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抗病毒药物销售额为3116059千元,2021年为559973千元[15] - 2022年内分泌及代谢药物销售额为113497千元,2021年为77633千元[15] - 2022年心血管药物销售额为150114千元,2021年为96148千元[15] - 2
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0 17:09
Shenzhen HEC Industrial CORPORATE STRUCTURE 企業架構 100% 82.72% 73.65% 100% 34.09% 51.41% 48.59% 60% 90% 93% 100% 100% 100% 100% 深圳市東陽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Shenzhen HEC Pharmaceutical Co., Ltd. 深圳市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 Linzhi HEC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林芝東陽光藥業研發有限公司 Dongguan HEC Medicin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o., Ltd. 東莞東陽光藥物研發有限公司 YiChang Research Co., Ltd. 宜昌東陽光藥研發有限公司 Sunshine Lake Pharma Co., Ltd. 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 Public Holders of H Shares H股公眾股東 YiChang HEC ChangJi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Dongg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