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熊娱乐(02125)
搜索文档
稻草熊娱乐(02125)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13 16:30
未来安排 - 公司2025年8月25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及发布[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董事会成员 - 截至公告日,执行董事有刘小枫、翟芳[3] - 截至公告日,非执行董事有王晓晖、刘帆[3] - 截至公告日,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张森泉、马中骏、钟创新[3]
稻草熊娱乐(02125)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7:08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稻草熊娱乐集团(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4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125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 | USD | 0.000025 | USD | | 5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USD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 | USD | 0.000025 | USD | | 50,000 | 本月底法定 ...
长剧短打 稻草熊娱乐破壁流量封锁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2 20:44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东应占综合亏损净额约人民币350万元至800万元 经调整亏损净额约人民币290万元至经调整纯利约人民币160万元[1] - 财务表现承压主要因上半年播出剧集以集数较少的"小而美精品化"创新剧集为主 剧集播出集数减少致使整体收入减少 而运营成本维持相对稳定[1] 剧集业务战略转型 - 公司执行剧集业务创新型战略 以"小而美精品化"内容创新为主 不断寻求业务转型和稳定发展契机[1] - 战略调整导致上半年财务表现承压 但业务层面亮眼 展示长视频制片商通过优质内容制作能力和产品结构创新突破市场流量分化困境[1] - 公司坚持"集大成·铸系列·焕新生"发展战略 为中长期稳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96亿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634.3亿元 2027年突破1000亿元 2024年各平台累计上线微短剧超3万部[3] - 行业趋势向短篇化升级 2025年上半年国产新剧上新137部 同比增7部 总集数3782集 同比减1.2% 平均集数27.6集 13-23集体量剧集部数同比增长200%[3] - 长剧集向微短剧转化成为行业难题 内容精品化及单集时长和剧集总数"向短迭代"成为趋势[3] 内容创新与播出成绩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剧集项目制作及排播节奏明显增快 播映剧集兼具长+短内容形式 适配移动端碎片化消费特质 以强情节密度和去支线叙事提升用户完播率[4] - 优质长剧《三叉戟2》播出期间爱奇艺站内最高热度值达7302 持续登顶飙升榜总榜榜首 稳居电视剧警匪榜前列 获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剧集榜收视榜第一、第二[4] - 平台类型化短篇精品剧集《漂⽩》仅14集 爱奇艺迷雾剧场开播六天热度破万 成为该剧场首个破万剧集 集均有效播放9336万登顶猫眼2025年上半年播映榜单[5] - 《乌云之上》以17集体量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双台联播 获双频道收视冠军 多次登顶猫眼剧集热度榜[5] - 8集短篇精品剧《在⼈间》被纳入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首部扶持网络剧 年度唯一一部集中扶持网剧作品 首部登陆美国翠贝卡影视节官方单元华语剧集[6] - 微短剧《祈安澜》和《⾈楫千⾥号歌来》入选北京⼤视听重点⽂艺精品项⽬ 获韩国釜⼭电视节⾸届亚洲微短剧⼤奖"最佳短剧⼚牌提名"[6] IP储备与开发 - 公司拥有多部优质待播剧集 涵盖多赛道、多类型、多题材 包括《⽃贼》《也许这就是爱情》《赴⼭海》《双轨》《夜不收》《唐砖2:云归喜事》《⼀场突如其来的爱情》《红尘四合》等[8] - 公司以优质IP为核心 对现有IP储备进行精品化、商业化多维度开发 探索IP转化的线上线下多元化商业路径[9] - IP系列化开发包括⻢伯庸系列作品、古⻰原著《七种武器》、⽿根原著《仙逆》以及公司原创IP《对酒歌》《奇⼈世界》等[9] 多元化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战略投资文旅基⾦间接参与大型线下文旅商业综合体运营和管理 探索文化娱乐产品开发边界及多元化收入拓展途径[10] - 致力于构建以优质IP为核心 拥有新消费产品、新⽂体旅消费场景开发和创造能⼒的娱乐集团[10]
稻草熊娱乐(0212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8:35
剧集播出与热度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四部不同题材剧集的播映[11] - 剧集《哈爾濱一九四四》爱奇艺热度峰值达9,350[12] - 剧集《哈爾濱一九四四》刷新2024爱奇艺开播首日热度最高纪录[12] - 剧集《哈爾濱一九四四》刷新2024爱奇艺热度最快突破8,500纪录[12] - 剧集《乘風踏浪》于2024年3月29日在爱奇艺、芒果TV全网首播[11] - 剧集《哈爾濱一九四四》于2024年4月21日在爱奇艺、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及北京卫视同步播出[12] - 剧集《孤戰迷城》于2024年6月29日在爱奇艺、腾讯视频全网首播[13] - 剧集《孤戰迷城》于2024年7月14日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播出[13] - 剧集《四海重明》在爱奇艺海外13个国家和地区登上热播榜第一[14] - 剧集《漂白》在爱奇艺迷雾剧场开播六天热度破万[35] - 剧集《乌云之上》猫眼全网有效播放量破1亿截至2025年4月7日[35] - 剧集《哈爾濱一九四四》播出期间爱奇艺热度峰值达9350,刷新平台多项纪录[47] - 2024年播出的《四海重明》在爱奇艺海外13个国家地区热播榜排名Top 1[47] - 剧集《漂白》和《三叉戟2》已于2025年1月播出,《烏雲之上》于2025年4月播出[48] - 公司2024年播出四部剧集包括《乘风踏浪》《哈尔滨一九四四》《孤战迷城》《四海重明》[35] - 公司2024年播出四部剧集包括《乘風踏浪》《哈爾濱一九四四》《孤戰迷城》《四海重明》[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3.8%至约人民币11.245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8.407亿元)[22] - 公司毛利同比增长139.5%至约人民币1.515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0.633亿元)[22] - 公司年度亏损同比减少97.2%至约人民币300万元(2023年:约人民币1.075亿元)[22] - 公司2024年经调整纯利约为人民币1220万元(2023年:经调整亏损净额约人民币8810万元)[22] - 2024年收入为11.2453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8.40663亿元人民币增长33.8%[55][57] - 2024年毛利为1.514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325.7万元人民币增长139.5%[55][65] - 2024年毛利率为13.5%,较2023年的7.5%提升6个百分点[55][65] - 经调整纯利为1222.4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经调整亏损净额8808.9万元人民币[55] - 年内亏损总额为296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07509亿元人民币亏损大幅收窄[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3925.2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669.8万元人民币减少30.8%[55][69] - 行政开支为7901.4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02239亿元人民币减少22.7%[55] - 行政开支减少22.7%至人民币79.0百万元[70] - 金融资产减值净额减少37.6%至人民币14.7百万元[71] - 其他开支增加220.4%至人民币2.5百万元[73] - 融资成本减少1.1%至人民币14.1百万元[74]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7.3百万元[75]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334.6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556.9万元人民币下降14.3%[55][68] 业务收入构成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主要收入来自剧集播映权许可费及定制剧承制费[29] - 2024年剧集播映权许可收入为人民币11.241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7.492亿元增长50.0%[44] - 2023年定制剧集承制收入为人民币8360万元,2024年无此项收入[49] - 剧集播映权许可收入为11.24141亿元人民币,占2024年总收入的100%,2023年为7.49233亿元人民币(占比89.1%)[58][62] - 定制剧集承制收入2024年为零,2023年为8364.7万元人民币[58][63] - 其他业务在2024年主要为剧本杀服务和艺人经纪服务,2023年主要为IP版权转让[50] 剧集储备与制作计划 - 公司拥有涵盖多赛道、多类型的头部IP储备包括《两京十五日》《生命缘》《阿南》等[18] - 公司储备了数量丰富题材多样的待播及筹备剧集[35] - 截至2024年底拥有5部电视剧和4部网络剧已制作但待播映,预计均于2025年播出[41] - 截至2024年底有9部剧集处于筹备阶段,其中《再青春》处于拍摄中状态[43] 战略布局与合作 - 公司投资一支基金聚焦新消费升级、新文体旅消费场景及数字经济等领域[20] - 公司坚持推进以优质IP为核心的泛文娱产业布局包括线下实景互动项目及主题乐园开发[20] - 公司与多家合作伙伴达成战略合作涉及数智IP开发AI制作微短剧开发等领域[28] - 公司持续探索多元化变现途径扩展收入渠道[29][38]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公司资产净值同比增长0.8%至约人民币17.533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17.393亿元)[22] - 存货减少5.8%至人民币1,233.0百万元[82] - 贸易应收款项增加22.6%至人民币679.9百万元[83]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38.7%至人民币466.3百万元[85] - 贸易应付款项减少10.6%至人民币268.8百万元[87] - 其他应付款项增加42.1%至人民币318.8百万元[88] - 公司总资产从2023年的人民币2,583.6百万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2,664.2百万元,总负债从人民币844.3百万元增至人民币910.8百万元[92]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3年的32.7%上升至2024年的34.2%[92] - 营运资金从2023年的人民币1,609.0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1,591.9百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人民币154.4百万元降至人民币79.3百万元[93] - 计息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83.3百万元,全部为固定利率并以人民币计价[95] - 资本开支从2023年的人民币2.4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人民币1.9百万元[100]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短期存款作为银行借款担保,账面净值分别为人民币1.726亿元和人民币9228.9万元[118] 财务比率表现 - 股本回报率从2023年的(6.0)%改善至2024年的(0.2)%[101] - 资产回报率从2023年的(4.2)%改善至2024年的(0.1)%[102] - 流动比率从2023年的2.99下降至2024年的2.77[103] - 债务权益比率从2023年的9.2%上升至2024年的12.0%[104] 融资与资金使用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71.1百万港元,其中约635.7百万港元(占59.4%)已重新分配用途[108][109]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计10.711亿港元,已使用9.915亿港元,未使用7960万港元[113][115] - 用于剧集制作的款项为7.498亿港元,已全部使用完毕[113] - 用于潜在投资或并购的款项为1.071亿港元,已使用2750万港元,剩余7960万港元预计2025年底前使用[113] 公司荣誉与奖项 - 公司2024年4月14日荣获"融合中国"年度影响力机构[11] - 公司2025年1月9日获得"年度剧集公司"殊荣[11] - 公司荣获香港绿色和可持续贡献大奖2024ESG Connect先锋星章奖项[37] - 公司在北京ESG影响力年会获2024年度ESG影响力特别奖[37] - 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翟芳女士获2024年度ESG先锋人物奖[37] - 翟芳女士于2024年4月25日荣获年度ESG她力量女性开拓者奖项[140] - 翟芳女士于2025年1月9日荣获2024年度ESG先锋人物奖[140] 人力资源与组织 - 公司共有77名雇员,员工薪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4140万元[125] - 财务及法律职能雇员占比最高,达19.5%,共15人[125] - 运营及项目统筹职能雇员12人,占比15.6%[125] - 人力资源与行政职能雇员10人,占比13.0%[125] - 发展战略管理职能雇员6人,占比7.8%[125] - 员工社会保障及住房公积金依法缴纳[185] - 已采纳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激励员工[185] 管理层与董事背景 - 刘小枫先生制作及发行超过30部剧集共逾1600集[131] - 刘小枫先生获2020年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之一认可[131] - 陈晨先生于2014年11月至2024年6月12日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134] - 陈晨先生获2020年度江苏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认可[135] - 王晓晖先生于2016年8月加入爱奇艺担任首席内容官[142] - 王晓晖先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担任副台长职务自2007年9月至2016年6月[142] - 王晓晖担任9家剧集制作及发行公司董事但未参与日常管理运营[144] - 刘帆女士38岁于2022年4月加入集团担任非执行董事[145] - 刘帆女士持有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自2015年7月起[145] - 马中骏67岁于2020年12月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49] - 张森泉拥有12年以上会计及审计专业经验[150] - 张森泉目前担任3家港股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51] - 张森泉曾担任7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职务[152] - 张森泉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年)及美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资格[153] - 钟创新49岁于2020年12月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54]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最大客户为爱奇艺[175] - 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入98.3%[190] - 单一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入78.8%[190] - 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63.5%[192] - 单一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28.0%[192] - 与爱奇艺存在关联交易关系[192] 风险因素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中国娱乐行业整体发展及剧集市场表现[175] -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项目制非经常性收入[175] - 公司财务表现受数量有限剧集项目影响可能导致大幅波动[175] - 公司面临剧集制作发行监管风险需遵守中国各项法律法规[175] - 公司依赖电视台及头部网络视频平台发行渠道议价能力有限[175] - 公司业务受制作项目预算及进度不确定性影响[175]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于2021年1月15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67] - 公司主要业务为向电视台及网络视频平台许可剧集播映权及承制定制剧集[168]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派发末期股息[180] - 通过股东大会及业绩公告保持投资者沟通[182] - 无重大利益相关者纠纷[188] - 公司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117] - 可供分派储备约人民币1310.0百万元[196] - 公司通过权益结算的股份奖励开支调整计算经调整纯利/亏损净额[23]
业绩承压 传统长剧公司为自救寻“短”
中国经营报· 2025-04-24 15:4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传统长剧集制作公司普遍面临收入下滑,头部公司华策影视营收19.39亿元同比减少14.48%,扣非净利润1.7亿元同比减少41.55% [1] - 慈文传媒营收3.66亿元同比减少20.63%,但通过成本控制实现扣非净利润1285.1万元同比扭亏 [1] - 柠萌影视营收6.57亿元同比减少46.25%,净利润由盈转亏至-1.9亿元 [1] - 行业新剧备案量和上新量缩减,2024年上新国产新剧总集数7610集同比减少14% [4] 逆势增长公司分析 - 稻草熊娱乐营收同比增长33.6%至11.25亿元,净亏损收窄98.06%至-212.4万元,主要依赖剧集《漂白》单部授权费2.39亿元 [2][3] - 欢瑞世纪营收同比增长14.6%至3.84亿元,但影视剧销售收入5.87亿元同比下降5.15%,艺人经纪业务收入暴增86.86%至2.34亿元 [2][3] 业务转型尝试 - 慈文传媒拓展演唱会业务实现1213.65万元收入,同时有4部微短剧在制作中 [3][7] - 欢瑞世纪与上海阶跃星辰合作开发短剧Agent产品,探索AI技术在影视应用 [7] - 华策影视2024年推出7部微短剧,柠萌影视储备《三十而已2》等IP续作并布局"影剧联动" [6][7] 微短剧战略布局 - 柠萌影视2023年短剧《二十九》播放量11.7亿次,但2024年短剧营销成本占比超80%,投流费用激增导致销售开支同比增长70.7%至1.58亿元 [6] - 行业分析师认为长剧集公司凭借IP储备和制作经验,在横屏短剧赛道具备后发优势 [7] 行业趋势观察 -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指出长剧数量下降可能导致产业活力减弱和人才流失 [4][5] - 行业呈现"提质减量"特征,头部公司普遍将微短剧视为战略突破口 [6][7]
长剧困局与短剧幻象:从稻草熊娱乐和柠萌影视年报透视影视公司双重焦虑
36氪· 2025-04-03 12:00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国产剧市场减量降温,影视公司盈利空间受挤压,虽与平台加强合作但长剧盈利能力不稳定,发展第二业务增长曲线未见起色,2025年长剧数量将上升,AI应用或带来变革与挑战 [1][3][9][11] 行业现状 - 2024年国产剧备案量、上新量大幅缩减,全年拍摄备案数465部,同比减少12%,制作发行数190部,同比减少3成 [1] - 2024年热播期集均破亿仅《庆余年》,播放量1.1亿,集均破5000万剧集5部,较2023年少一部,且集中于上半年,下半年播放量几乎腰斩 [1] - 2024年豆瓣评分超8分作品仅7部,观众对剧集要求提高 [1] - 短剧崛起挤占市场份额,视频平台采买能力下降,影视公司去产能,盈利空间将进一步压缩 [1] 公司与平台合作 - 稻草熊2024年底与爱奇艺续签2025年版权许可协议,预计提供11部剧集及3部电影,合作金额上限12.6亿,较2024年减少约46.2% [2] - 腾讯计算机2024年中旬与柠萌影视签订文学作品版权购买协议,2024下半年、2025年柠萌影视分别以不超过450万、550万购买腾讯小说版权合作 [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稻草熊娱乐营收11.24亿,同比增加33.8%,净利润亏损300万,同比收窄97.2%,调整后纯利0.12亿 [3] - 2024年柠萌影视营收9.51亿,同比下降23.82%,净利润亏损7.32亿,经调整后净利润亏损1.84亿,同比下滑49% [3] 公司长剧业务 - 2024年稻草熊上线4部版权剧,定制剧挂零,谍战剧《哈尔滨一九四四》口碑折戟、数据滑坡 [3] - 2024年柠萌影视连续推出3部都市剧均为版权剧,《猎罪图鉴2》成绩亮眼,《半熟男女》成绩平平 [4] 公司第二业务增长曲线 - 稻草熊2024年其他业务收入不足百万,包括艺人经纪等业务 [6] - 柠萌影视在提升短剧产能、试水院线电影、海外自营平台发展发力,首部院线电影《乔妍的心事》票房1.51亿,短剧业务未盈利拉低整体利润 [7] 公司经营状态与发展计划 - 2025年稻草熊与柠萌影视长剧数量将上升,稻草熊待播剧9部,筹备近10部,柠萌影视待播版权剧多部 [9] - 柠萌影视2025年构建长剧+短剧+电影内容矩阵,力争长剧开机200集,探索短剧多元商业化路径,发展艺人经纪业务 [9] - 柠萌影视深入探索IP衍生开发,深化降本增效,尝试AI在生产流程应用 [9] 公司盈利能力与风险 - 稻草熊与爱奇艺合约固定许可费按投资成本及目标利润≥20%计算,电影等有分成,2025年营收或来自合作 [10] - 稻草熊和柠萌影业更愿投入版权剧制作,稻草熊与爱奇艺绑定深入,抗周期能力可能下降 [10] 行业未来趋势 - 2025年或将出现首批AI辅助编剧、AI生成分镜的剧集作品,可能成为降本利器或引发行业洗牌 [11]
稻草熊娱乐:坚持长期主义 从确定性中生长可能性
证券日报网· 2025-03-26 21:59
文章核心观点 - 稻草熊娱乐在影视行业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坚持长期主义发展策略,调整运营模式,实现业绩增长和盈利能力修复,未来将持续优化模式、输出优质内容并提升ESG实践水平 [1][2][9] 行业情况 - 2024年影视行业处在提质减量与精品化进程中,市场对内容质量要求提升,消费者观影习惯及市场环境变化、新剧产能收缩带来多重挑战 [1] - 剧集市场进入新一轮波动期,2024年新剧产量、播放量均延续下降趋势,上新266部较2023年减少10%,总集数下降11%,全网剧集累计正片有效播放量2550亿同比下降15% [3] - 剧集制作公司普遍存在资金压力大、盈利能力不足、平台回款拖延等问题,32.3%的公司过去三年呈亏损状态,62.9%的公司存在资金短缺情况 [3] - 剧集供给侧仍在出清提效,长视频核心用户对高质量内容偏好加深,内容竞争激烈,优质内容持续产出能力成企业经营核心影响因素 [3] 公司业绩 - 2024年度总收入与毛利约为11.24亿元、1.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33%与139%,年度亏损约为300万元,经调整后利润约为1220万元 [1] - 2024年播映4部剧集,因题材和类型调整、投资规模增加及受欢迎程度上升,剧集收入提升,年度总收入从2023年约8.4亿元跃升至约11.24亿元 [4] 公司策略 - 坚持生产优质内容的长期主义发展策略,深化平台型运营模式,保证稳定节奏和较高生产效率推出精品剧集 [1] - 巩固影视行业头部地位同时,加强ESG管理体系建设和实践,关注公司治理和经营规范性,提升ESG实践水平 [2] 内容优势 - 持续深化平台型运营模式,通过精细化“大中台”管理及服务能力,整合头部行业资源,适应市场变化并维持稳定投拍节奏和交付质量 [5] - 2024年推出多部剧集在市场关注度、内容制作质量等方面有新突破,涵盖多个题材,取得良好市场口碑及播映效果 [5] - 2025年一季度新剧播映顺利,《漂白》《三叉戟2》取得亮眼播出成绩,印证精品内容优势 [7] 待播剧集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储备待播剧9部、筹备剧9部,其中2部已开机,将为2025 - 2026年带来可观收益 [8] - 待播剧题材丰富,体现多赛道布局把控力和制作资源硬实力,部分为“小而美”创新产品,兼具长视频高品质与短剧快节奏 [8] 未来展望 - 维持丰富多元化IP储备,加速探索AI技术在影视内容制作中的应用结合,构建高效生产方式及成本控制体系 [9] - 强化IP运营管理,坚持精品原创和IP开发并重,优化产品结构,丰富影视题材,提升制作质量 [9] - 2025年持续优化平台型运营模式,以优质内容为长期主义,以“集大成·铸系列·焕新生”为发展战略,提高ESG实践水平,推动可持续发展 [9]
稻草熊娱乐(0212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8:4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为11.245亿元,较2023年的8.407亿元增加33.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为1.515亿元,较2023年的6330万元增加139.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亏损约为300万元,较2023年的1.075亿元减少97.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调整纯利约为1220万元,2023年经调整亏损净额约为8810万元[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约为17.533亿元,较2023年的17.393亿元增加0.8%[3] - 2024年销售成本为9.73067亿元,2023年为7.77406亿元[5]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334.6万元,2023年为1556.9万元[5] - 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净额为1467.7万元,2023年为2351万元[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726.9万元,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997.7万元[5]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1,124,537千元,2023年为840,663千元[18] - 2024年剧集播映权许可收入1,124,141千元,2023年为749,233千元[19] - 2024年于某一时间点转移的货品收入1,124,141千元,2023年为757,016千元[21] - 2024年报告期开始时计入合约负债的已确认收入76,563千元,2023年为91,712千元[22] - 2024年预期一年内确认收入的余下履约责任交易价格金额为245,726千元,2023年为189,771千元[27]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13,346千元,2023年为15,569千元[28]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955,469千元,2023年为760,456千元[29]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980千元,2023年为1,580千元[29] - 2024年集团所得税开支为17,269千元,2023年为抵免9,977千元[31]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4,309千元,2023年亏损为117,486千元[31]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的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2,124千元,2023年为109,307千元[35]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的年内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86,283,476股,2023年为677,263,086股[35] - 2024年存货总计1233034千元人民币,其中原材料303533千元,在制品615401千元,制成品314100千元;2023年存货总计1308481千元人民币,其中原材料220144千元,在制品682032千元,制成品406305千元[41]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账面净值为647816千元人民币,其中贸易应收款项679852千元,应收票据1000千元,减值33036千元;2023年账面净值为554173千元人民币,其中贸易应收款项554578千元,应收票据40700千元,减值41105千元[4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按账龄分析,3个月内41409千元,3至6个月124549千元,6至12个月440316千元,1至2年39746千元,2至3年796千元,总计646816千元;2023年分别为139309千元、176124千元、128125千元、37271千元、32644千元,总计513473千元[43]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分别为即期0.73%、1年以内及逾期2.25%、1至2年及逾期7.38%、2至3年及逾期19.60%、超过3年及逾期100.00%,总计4.86%;2023年分别为0.59%、1.94%、15.77%、32.91%、100.00%,总计7.41%[44]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年初为41105千元,已确认减值亏损净额 -7846千元,撇销为无法收回的金额 -223千元,年末为33036千元;2023年年初为18439千元,已确认减值亏损净额22666千元,年末为41105千元[44]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中应收关联方款项为482335000元,2023年为208209000元[45] - 2024年账面价值约172600000元的贸易应收款项已抵押作银行贷款担保,2023年为5200000元[46] - 2024年公平值与账面价值相若的应收票据为1000000元,2023年为40700000元[46] - 2024年12月31日已贴现应收票据账面值为人民币52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40万元[47] - 年内确认已贴现应收票据的利息开支为人民币16.7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81.4万元[48]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计为人民币293,835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00,794千元[49] - 贸易应付款项中有一项金额为人民币1356万元、利率为10%、一年内支付的款项,年内利息支出为人民币109.5万元,2023年为零[50] - 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计为人民币318,819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224,421千元[51] - 计入合约负债的已收关联方垫款2024年为人民币160,459,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189,463,000元[52] - 2024年计息银行借款总计为人民币283,300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06,663千元[53][55] - 联合投资安排下已收款(无分占版权)中已收关联方垫款2024年为人民币779.1万元,2023年为零[54] - 银行贷款抵押担保中,贸易应收款项金额2024年为人民币172,600,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5,200,000元;短期存款金额2024年为人民币92,289,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62,778,000元[55]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约8.407亿人民币增至2024年约11.245亿人民币[71] - 剧集播映权许可收入从2023年约7.492亿人民币增至2024年约11.241亿人民币[72] - 2023年定制剧集承制收入约8360万人民币,2024年未确认相关收入[73] - 公司毛利从2023年约6330万人民币增加139.5%至2024年约1.515亿人民币,毛利率从7.5%增至13.5%[75]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约1560万人民币下降14.3%至2024年约1330万人民币[77]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约5670万人民币减少30.8%至2024年约3930万人民币[78]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1.022亿人民币减少22.7%至2024年约7900万人民币[79]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从2023年约2350万人民币减少37.6%至2024年约1470万人民币[80] - 其他开支从2023年约80万人民币增加220.4%至2024年约250万人民币[82] - 2024年所得税开支约1730万人民币,2023年所得税抵免约1000万人民币[83] - 2024年年内亏损净额为2960千元,经调整纯利为12224千元;2023年年内亏损净额为107509千元,经调整亏损净额为88089千元[86] - 存货由2023年末约1308.5百万元减少5.8%至2024年末约1233.0百万元[86] - 贸易应收款项由2023年末约554.6百万元增加22.6%至2024年末约679.9百万元[87] - 应收票据由2023年末约40.7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末约1.0百万元[87] - 预付款项等由2023年末约336.2百万元增加38.7%至2024年末约466.3百万元[88] - 贸易应付款项由2023年末约300.8百万元减少10.6%至2024年末约268.8百万元[90]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由2023年末约224.4百万元增加42.1%至2024年末约318.8百万元[91] - 资产总值由2023年末约2583.6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末约2664.2百万元,负债总额由2023年末约844.3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末约910.8百万元,资产负债率由32.7%增加至34.2%[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2.833亿元,全部为固定息率且以人民币计值[95] - 集团资本开支由2023年约人民币240万元减少至2024年约人民币190万元[97] - 集团股本回报率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 -6.0%增加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 -0.2% [98] - 集团资产回报率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 -4.2%增加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 -0.1% [99] - 集团流动比率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2.99下降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2.77 [100] - 集团债务权益比率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9.2%增加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2.0% [101] - 2024年度员工薪酬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4140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4450万元[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所得款项净额已使用金额为2750万港元[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已使用金额为9.915亿港元,未使用金额为7960万港元[1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客户1收入886,032千元,客户2收入113,982千元;2023年客户1收入324,434千元,客户3收入94,985千元[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定制剧集承制收入约为8360万元,2024年未产生该业务收入[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业务主要是剧本杀服务和艺人经纪服务,2023年主要是IP版权转让[68]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发任何股息[4]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亦无[32]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任何末期股息[107] 剧集业务情况 - 公司是中国主要的剧集制片商及发行商,2024年播出剧集取得较好成绩[56]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乘风破浪》等四部优质剧集播映[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储备多部待播及筹备剧集[58] - 《漂白》于2025年1月17日在爱奇艺播出,开播六天热度破万[58] - 《三叉戟2》于2025年1月23日在爱奇艺播出,并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同步上星播出[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五部电视剧及四部网络剧已制作及/或发行但尚未播映[61] - 上述待播剧集预计2025年播映[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剧集播映权许可收入为11.241亿元,2023年同期为7.492亿元,同比增长约49.99%[63] - 2024年集团播放四部剧集,包括《乘风踏浪》《哈尔滨一九四四》《孤战迷城》《四海重明》[63] - 《哈尔滨一九四四》爱奇艺热度峰值达9350,刷新2024爱奇艺开播首日热度最高及最快突破8500纪录[65] - 《四海重明》播出期间多次登上爱奇艺站内多个榜单及海外13个国家和地区热播榜Top1 [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多部待播或筹备剧集,如《斗贼》《乌云之上》等[66] - 《漂白》于2025年1月17日在爱奇艺播出,《三叉戟2》于2025年1月23日播出[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筹备中剧集有《捕风者》《再青春》等多部[62] - 《一场突如其来的爱情》已开机拍摄,原名《再见野鼬鼠》[64] 公司
民企“探路者” 扬帆正当时|稻草熊:从精品剧集跨向主题乐园
江南时报· 2025-03-25 23:35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与爱奇艺联合打造的扬州乐园项目于3月13日正式开工 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开园 将集中展示公司和爱奇艺的知名IP [1]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表示目标是打造充满活力的主题乐园 通过不断更新内容保持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 [1] - 公司选择扬州作为乐园落户地 因扬州拥有2500多年历史 常住人口400多万但年旅游人次突破1亿 是江苏省内极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已满10年 从南京浦口区的小型影视公司起步 现已成为拥有众多知名IP的行业生力军 [1] - 2018年开创平台型商业模式 由公司承担商业风险 创作者专注创作 公司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1] - 平台型商业模式到2020年基本成型 吸附大量优秀创作者并极大释放产能 当前每年产出8到10部电视剧或网剧 [1] 影视内容储备 - 2024年开年播出的《漂白》成为爱奇艺迷雾剧场首部热度破万的剧集 [2] - 2024年上半年待播精品剧集包括孙俪主演《乌云之上》 井柏然主演《夜不收》 赵丽颖主演《在人间》 成毅主演《赴山海》 [2] - 所有剧集作品均采用国内一线编剧 导演和演员班底 [2] 战略转型方向 - 基于影视作品积累和知名IP增加 公司开始谋划更大发展蓝图 借鉴迪士尼和环球影城成功经验 [2] - 公司与爱奇艺联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主题乐园 经过多方考察论证最终选择扬州 [2] - 扬州市政府高效响应和务实作风促成合作 提供硬件软件符合要求的场地条件 [2]
稻草熊娱乐(0212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16:5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中国主要剧集制片商及发行商,成立于2014年[5] - 公司股份代号为2125[1] - 公司中国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98号万达广场A座2508室[2]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48号大新金融中心40楼[3]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3] - 公司于2018年1月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投资控股公司[146] - 公司附属公司及并表联属实体主要从事剧集制作、发行及播映权许可[146] 公司获奖情况 - 2024年4月14日,公司获「融合中国」年度影响力机构[5] - 2024年1月24日,公司获“2023年度ESG先锋企业奖”[17] - 2024年4月25日,公司荣获“年度ESG她力量榜样机构”及“年度ESG她力量女性开拓者”两个奖项[17] - 2024年5月30日,公司获“ESG Connect先锋星章(社会-内地)”奖项[17] 剧集播映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三部优质剧集播映,包括《乘长风踏浪》《哈尔滨一九四四》《孤战迷城》[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乘風踏浪》《哈爾濱一九四四》及《孤戰迷城》三部精品剧集播映[11] - 《乘風踏浪》于2024年3月29日在爱奇艺、芒果TV全網首播,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同步上星播出[11] - 《哈爾濱一九四四》于2024年4月21日起在爱奇艺、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及北京卫视同步播出,爱奇艺热度峰值达9350 [11] - 《孤戰迷城》于2024年6月29日在爱奇艺、腾讯视频全網首播,于2024年7月14日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播出[11] - 《四海重明》于2024年7月31日在芒果TV播出,于2024年8月1日在爱奇艺播出,播出期间登上爱奇艺海外13个国家和地区的热播榜第一[12] 剧集储备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储备多部题材多元待播剧集及充足优质IP[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多部待播剧集,包括《四海重明》《斗贼》等[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涵盖多赛道、多类型、多题材的大量优质、头部项目储备,包括《两京十五日》《七 种武器》等多个头部及热门IP以及原创系列化IP《对酒歌》《奇人世界》等[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多部待播剧集,如《斗贼》《乌云之上》《在人间》等[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捕风者》《再青春》等多部筹备中剧集项目[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五部电视剧及四部网络剧已制作及/或发行但尚未播映,预计均在2024年播映[19] 公司管理与战略调整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强ESG管理体系建设和实践[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平台型运营模式不断深化,中台服务能力增强[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优化组织结构,调整内部战略布局,升级外部资源合作模式,提升整体组织效能[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剧集播映权许可收入从2023年同期的3.776亿元增至8.469亿元[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未交付定制剧集,定制剧集承制收入为0,2023年同期约为8450万元[2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业务主要为提供剧本杀服务,2023年上半年主要是担任电视剧发行代理[26]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8.46947亿元,2023年同期为4.62097亿元[29]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7.04023亿元,2023年同期为3.79286亿元[29]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42924亿元,2023年同期为8281.1万元[29]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071.1万元,2023年同期为1013.6万元[29]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3000.1万元,2023年同期为385.8万元[29] - 公司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约4.62097亿人民币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8.46947亿人民币,剧集播映权许可收入从约3.776亿人民币增至约8.469亿人民币,定制剧集承制收入从约8450万人民币降至0 [31][34][35] - 公司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约8281.1万人民币上升72.6%至2024年上半年约1.42924亿人民币,毛利率从17.9%降至16.9% [37]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约1200万人民币下降67.2%至2024年上半年约390万人民币,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约630万人民币 [38]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4880万人民币减至2024年上半年约2240万人民币 [39] - 行政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3120万人民币增加26.7%至2024年上半年约3960万人民币 [40] - 金融资产减值净额从2023年上半年拨回约350万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亏损约3310万人民币 [41] - 融资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约760万人民币下降9.9%至2024年上半年约680万人民币 [42]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630万人民币增加70.6%至2024年上半年约1070万人民币 [43] - 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期内纯利分别为3858千元和30001千元,经调整纯利分别为13899千元和37858千元[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总资产分别为164330千元和169272千元,流动总资产为2419298千元和2472611千元[47] - 存货从2023年12月31日约1308.5百万元减少18.7%至2024年6月30日约1064.2百万元[48]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商誉均约为108.3百万元[49] - 资产总值从2023年12月31日约2583.6百万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约2641.9百万元,负债总额从约844.3百万元增至约863.7百万元,资产负债率均为32.7%[51]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营运资金分别约为1615.1百万元和1609.0百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105.4百万元和154.4百万元[51] - 2024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为297.8百万元[51] - 资本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约0.1百万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约1.7百万元[52] - 流动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2.99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2.88,债务权益比率从9.2%升至12.3%[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质押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约2.4143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0万元),已抵押存款9257.7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77.8万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薪酬开支总额约2050万元,2023年同期约2190万元[64]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846,94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62,097千元人民币[12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42,92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82,811千元人民币[12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0,71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0,136千元人民币[12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30,00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858千元人民币[124]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基本每股盈利为4.4分,2023年同期为0.2分[12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69,27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4,330千元增长约3.00%[12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2,472,61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19,298千元增长约2.20%[12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857,48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10,262千元增长约5.83%[12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615,129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09,036千元增长约0.38%[126]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6,223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048千元下降约81.72%[12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778,17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39,318千元增长约2.23%[127]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中留存溢利增加29,883千元[136] - 2024年上半年以权益结算的股份奖励及购股权安排增加8,858千元[1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综合储备为1,810,569,000元[139] - 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115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4千元增长约0.88%[127]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0,711千元,2023年同期为10,136千元[141]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35千元,2023年同期为652千元[141]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435千元,2023年同期为1,856千元[14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528千元,2023年同期为 - 66,521千元[141]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816千元,2023年同期为 - 105千元[14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 - 17,608千元,2023年同期为68,914千元[143]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增加净额为 - 48,952千元,2023年同期为2,288千元[143] - 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5,437千元,2023年同期为210,159千元[143] - 2024年上半年客户1收入为699,241千元,2023年同期客户1、2、3、4收入分别为184,275千元、81,559千元、53,567千元、51,820千元[153]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为846,947千元,2023年同期为462,097千元,同比增长约83.3%[154] - 2024年上半年剧集播映权许可收入为846,932千元,定制剧集承制无收入,其他收入为15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377,600千元、84,481千元、16千元[15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3,929千元,2023年同期为11,989千元,同比下降约67.2%,其中政府补助从6,315千元降至12千元[157]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已扣除已售存货成本704,023千元,2023年同期为379,286千元[158]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35千元,2023年同期为652千元[158]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435千元,2023年同期为1,856千元[158] - 2024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净额为33,075千元,2023年同期为 - 3,451千元[158]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6,807千元,2023年同期为7,556千元,同比下降约9.9%[160] - 2024年上半年即期中国内地支出14,889千元,递延税项-4,179千元,期内总税项支出10,710千元;2023年上半年即期中国内地支出5,447千元,递延税项831千元,期内总税项支出6,278千元[162]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29,883千元,2023年为1,333千元[169]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83,817,921股,2023年为675,595,483股;2024年摊薄后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84,039,006股,2023年为678,068,191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