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业集团(02355)

搜索文档
宝业集团(02355.HK)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及公布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12:40
格隆汇8月15日丨宝业集团(02355.HK)宣布,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星期五)举行董事会会议,藉以批 准及公布(其中包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等事项。 ...
宝业集团(02355)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5 12:27
董事会会议 - 公司将在2025年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批准及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3] 董事会构成 - 截至公告刊發日期,董事会有1位董事长兼非执行董事、6位执行董事、4位独立非执行董事[5]
最新发布丨奉贤新房销售排行榜
搜狐财经· 2025-08-06 22:45
上海楼市新房成交数据 - 2025年6月上海新房成交4711套,环比5月下跌0.98% [1] - 奉贤区6月新房网签量100套,成交面积11370平方米,总金额4.76亿元(不包含蓝湾数据) [1] 奉贤区新房项目成交排名 - 网签套数排名第一为金汇的象屿江湾悦府(19套),第二为西渡的中国铁建熙语(16套) [5] - 成交金额前三项目:中建御璟园(7800万元)、中国铁建熙语(6748万元)、象屿江湾悦府(5978万元) [6][7] - 奉贤新城为成交主力区域,上榜项目数量占比超50% [6][7] 重点楼盘成交明细 - 象屿江湾悦府:网签19套(数据异常显示为Ja),成交面积1654平方米,金额5978万元 [6][7] - 中国铁建熙语:网签16套,成交面积1648平方米,金额6748万元 [6][7] - 中建御璟园:网签12套(数据异常显示为J2),成交面积1459平方米,金额7800万元 [6][7] 区域成交分布特征 - 海湾区域高端项目表现突出:棕榈滩高尔夫别墅单套成交金额达2657万元 [6][7] - 柘林、庄行等外围区域项目成交套数均在7套以下,单价普遍低于3万元/平方米 [6][7]
宝业集团(02355)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5:14
FF301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RMB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69,886,000 | RMB | RMB | 1 | | 169,886,000 | | 2.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其他類別 (請註明)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否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N/A | 說明 | 非上市股份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350,742,053 | RMB | | 1 RMB | | 350,742,053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之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1. 股份分類 普通股 股份類別 H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是 證券代號 (如上市) 02355 說明 法定/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全景分析: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大举推进,智能建筑市场不断扩大,市场规模约6630.67亿元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7 09:28
智能建筑行业概述 -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集成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1][2] - 技术基础包括楼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消防自动化、保安自动化[2] - 2024年中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达6753.97亿元,其中智能住宅建筑2327.52亿元,智能公共建筑1563.76亿元,智能工业建筑2862.69亿元[1][10] - 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约6630.67亿元,智能住宅建筑约2214.65亿元,智能公共建筑约1556.55亿元,智能工业建筑约2859.47亿元[1][10] 市场需求结构 - 市场需求由新建建筑智能化应用和既有建筑智能化改造组成[1][10] - 2024年存量更新市场规模3537.98亿元,新建市场规模3216亿元[1][10] - 预计2025年存量更新市场规模约3619.59亿元,新建市场规模约3011.09亿元[1][10] - 存量更新市场中住宅占比25.71%,公共建筑29.51%,工业建筑44.78%[12] - 新建市场中住宅占比44.09%,公共建筑16.16%,工业建筑39.75%[12] 全球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智能建筑市场规模3356.37亿美元,同比增长1.54%[8] - 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403.69亿美元[8] -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智能建筑发展较早,中国市场规模增速显著[8][10]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传感器、服务器、显示器、摄像头、云服务、物联网等[14] - 中游为智能建筑行业[14] - 下游为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领域[14] 行业发展历程 - 初始阶段(1990-1995年)[16] - 普及阶段(1996-2000年)[16] - 发展阶段(2000-2010年)[16] - 持续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智能化技术向物联网化方向发展[16]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江森自控、霍尼韦尔、施耐德主导高端市场[18][20] - 本土企业:华为、海尔智家、达实智能等在中低端市场形成竞争[18][20] - 跨界科技企业:美的楼宇科技、海康威视、阿里巴巴、腾讯等推动"硬件+软件+服务"综合竞争[18][20] 代表企业业绩 - 海尔智家2024年全球营业收入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187.41亿元,同比增长12.92%[21] - 达实智能2024年营业收入31.71亿元,其中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6.60亿元[23] 行业发展趋势 - 可持续发展技术成为长远发展方向[25] - 环保建材、能源管理技术、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推动行业创新[25] - 技术进步将推动建筑更加绿色、高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25]
宝业集团(0235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7: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额约223.39亿元,较2023年下降约15.6%[17][28][44] - 2024年公司净利润约5.01亿元,2023年为8.94亿元[17] - 2024年公司所有者应占盈利约4.10亿元,较2023年大幅下降约53.9%[17][24][28][44] - 2024年每股盈利为0.79元,较2023年大幅下降约53.3%[17][22][28][44] - 2024年公司股东权益回报率为3.2%,2023年为7.1%[18] - 2024年每股净资产为24.95元,2023年为24.16元[18] - 2024年净现金比率为49.1%,2023年为58.7%[18]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22,2023年为1.2[18]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2448.5万元,2023年为流入净额约14.31亿元[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经营盈利约9.61亿元,较去年下降约35.0%[44] - 2023年集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家全资附属公司之土地及房屋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被政府征收获得一次性补偿收益约3.37亿元[44] - 剔除一次性补偿收益影响,公司经营盈利及所有者应占盈利分别较上年下降15.9%和35.6%[44] - 2024年公司总营业额为223.39亿元,较2023年下降16%,各业务中房产开发业务营业额下降28%最为显著[46] - 2024年公司经营盈利总额为9.61亿元,较2023年下降35%,其中建筑材料业务从盈利转为亏损,变动幅度达479%[47] - 2024年建筑施工业务经营盈利率为3.7%,较2023年下降3%;房产开发业务经营盈利率为8.3%,较2023年下降30%[48] - 2024年建筑施工业务新接订单达109.2亿元,较2023年下降34.4%[49] - 2024年房产开发业务营业额为52.69亿元,较2023年下降28%;经营盈利为4.36亿元,较2023年下降49%[51] - 2024年房产开发业务合同销售金额约28.7亿元,较2023年的31.2亿元有所下降[52] - 2024年公司建筑材料业务营业额约25.42462亿元,较去年下降约10%[61] - 2024年公司建筑材料业务经营亏损约2732.1万元,较去年盈利721.2万元大幅下降约479%[61] - 2024年建筑材料业务营业额25.4246亿元,较2023年的28.39348亿元下降10%,幕墙业务占比68%最高[62] - 2024年销售及推广成本约160108000元,2023年约201276000元,同比下降约41168000元[74] - 2024年行政开支约755619000元,2023年约816860000元,下降约61241000元[75] - 2024年财务成本净额约14828000元,2023年为财务收益净额4637000元[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得税费用包括企业所得税246689000元、土地增值税230783000元,总数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04394000元[77] - 2024年12月31日财务担保合计1358886千元,2023年为1411759千元[79]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抵押净值共约847422000元,2023年为2887990000元[81] - 2024年末公司负债比率约为2.3(2023年末:约2.7)[70]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009474千元,2023年为9432353千元;净现金比率为49.1%,2023年为58.7%[71] - 2024年公司所有者应占盈利约409907000元,较去年下降约53.9%;股东权益回报率为3.2%,较去年下降约54.9%;每股净资产为24.95元,较去年增加约3.3%[7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24485000元,2023年为现金流入净额约1431117000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533165000元,较去年增加约311286000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870425000元,较去年增加约1336342000元[72] - 2024年集团录得其他损失净额约15226000元,去年为其他利得净额约263023000元,同比下降约278249000元[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配予权益持有人储备共人民币13.0088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1.51372亿元[16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房产开发业务确认收入减少且确认收入房产项目毛利率较低[44] - 2024年建筑施工业务共获42项奖,包括宝业大坂绿园获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等[49][50]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有多个开发中物业项目,如绍兴宝业四季园开发中建筑面积为191,105平方米,公司权益占比100%[53] - 2024年公司新增3块土地储备,分别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和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成交总价分别为4.16亿元、2.91877亿元、9286.7万元,权益占比分别为70%、100%、100%[60] - 宝业四季园占地面积约10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一期少量余房在售,二期部分交付,部分开发销售中[54] - 宝业大坂碳积分项目2024年7月拿地,成交价2.918766亿元,预计2025年3月开盘,2027年交付[54] - 春映堂前园2024年7月拿地,成交价4.16亿元,公司占70%权益,目前处于整体规划阶段[55] - 宝业璞园2022年12月拿地,总价11.999亿元,7栋已销售,销售形势良好[56] - 宝业沁园2022年12月拿地,总价4.551亿元,一期基本售罄,二期2024年底施工[56] - 宝业龙湖御城第一、二组团少量余房销售,第三组团施工销售中[57] - 泗州绿苑AB地块及C地块少量部分交付,C地块剩余部分施工销售中[58] - 2022年公司子公司以3.71613亿元取得建筑石料采矿权,出让年限23年,2024年新增投资3047万元,计提减值损失3843.2万元[63] - 公司多个房产开发项目获相关奖项,未来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提供“好房子”[65] - 建筑工业化业务有体系优势,可整合内外资源,具备提供成熟百年宅系列产品能力[6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建筑行业全面复苏需资金链实质性改善和新旧动能转换,中央“化债组合拳”和房企纾困政策提供资金保障[64] - 公司实行审慎财务政策,设财务结算中心统一管理资金[67][68] - 2024年公司获AAA级资信企业称号,抵押貸款佔貸款總額10.6%(2023年:39.1%)[69] - 2024年由公司担保的贷款占贷款总额约51.7%(2023年:56.2%),公司和非控制性权益联合担保的贷款约0.3%(2023年:0.7%)[69] - 2024年末公司保持净现金状态,未动用银行授信额度约81亿元[70] 其他重要内容 - 2024年9月底公司完成中国严寒、寒冷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等四省)建筑节能课题实验,2023年完成建筑使用能耗Q值实验,较现行标准降低53.9%[34] - 公司自2016年度开始发布企业环境社会管治报告,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助力披露符合行业特性的定性定量指标[36] - 公司将气候变化融入管治责任,致力于营造“公开透明”的信息传播范围[39]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12元[28][45][1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但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行政总裁职位空缺[85] - 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非执行董事、6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2] - 2024年6月14日与夏锋先生订立服务合约,任期至2025年度股东大会召开,其余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会有11名董事,其中女性董事1名[97] - 2024年薪酬在人民币650,000元以下的高级管理人员有2人,2023年为3人[98] - 本年度董事会共召开4次全体会议,讨论审批多项主要事项[99]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2024年董事及监事均遵守该守则[90][94] - 公司已采纳《董事成员多元化政策》并制定阶段性目标[97] - 公司每年均购买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98] - 董事可向公司秘书寻求意见协助,合理要求下可获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支付[94] - 2024年各董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4/4)[10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符合上市规则规定,董事会认为其均为独立人士[101] - 公司按要求为董事提供持续专业培训,各董事已遵守相关守则条文[102] - 公司分别在财政期间结束后3个月和2个月内公布年度及中期业绩[103] - 公司建立了由审核委员会、行政管理层、外聘及内部审计部门构成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105] - 董事会认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现有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充分有效[106] - 2024年度罗兵咸永道审计费用为4160千元人民币,其他费用为120千元人民币,与2023年相同[107] - 董事会下设审核、提名、薪酬及ESG 4个委员会[108]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董事组成,2024年召开3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09][112] - 薪酬委员会由2名独立董事和1名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召开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12][113] - 提名委员会由2名独立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召开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15][116] - ESG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董事组成,2024年召开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24][125]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审阅财务报表、建议会计政策、监察内审工作等[111] - 薪酬委员会职责为审核薪酬政策、评估人员表现[114] - 提名委员会职责是检讨董事会架构、物色董事人选、评估独立性等[117][118] - ESG委员会职责为制定检讨ESG方针、审阅ESG报告并汇报[127] - 董事负责按法规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外部核数师责任列于年报第68至174页[126] - 审核委员会每年会在无管理层出席时与外聘核数师会面[110] - 公司秘书年内获得不少于15个小时的相关培训[128] - 公司根据上市规则要求于会议召开20个营业日前发出股东大会通知[130] - 2024年公司共召开1次股东周年大会、1次内资股类别股东大会及1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130] - 2024年各位董事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及类别股东大会的次数均为3/3[130] -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131] - 董事会应在收到请求后10日内反馈是否同意召开临时股东大会[131] - 董事会同意召开需在作出决议后5日内发出通知[131] - 监事会同意召开需在收到请求5日内发出通知[131] - 连续9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可自行召集和主持股东大会[132] - 提名董事的书面通知须于相关股东大会日期前不少于7天提交[133] - 2024年12月31日,吴学琴和祝义材分别持有公司29,304,000股H股,各占已发行H股约17.25%,占注册股本总额约5.63%[144] - 公司于2024年4月11日回购128,000股H股股份,并于2024年7月5日注销[148] - 2024年8月29日公布2024年中期业绩[146] - 2025年3月28日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146] - 2025年5月13日至2025年6月1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46] - 2025年6月13日召开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146] - 2024年6月14日,公司召开2023年度股东周年大会等会议,审议批准对《公司章程》的修订方案[147] - 公司设有内部审核部门,本年度完成对多项制度的审核监察工作并提交报告[140] - 公司制定股东通讯政策,董事会认为该政策已妥善实施和有效执行[142][143] - 公司组织章程文件除《公司章程》修订和回购股份对应条款修改外,未发生其他变动[147][148][149] - 高林先生1970年出生,1987年加入集团,任公司执行董事等职[151] - 高君先生1972年出生,1989年加入集团,任公司执行董事等职,获安徽省劳模称号[152] - 金吉祥先生1967年出生,1985年加入集团,任公司执行董事等职,获多项荣誉,
宝业集团(0235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54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22,338,71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6,479,30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63%[4] - 2024年毛利为1,741,68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203,93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01%[4] - 2024年经营盈利为960,70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78,75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02%[4] - 2024年当年盈利为894,38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01,24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43%[4] - 2024年本公司所有者应占盈利为889,25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09,90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94%[4]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69元人民币,2023年为0.79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92%[4] - 2024年总综合收益为1,185,26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98,32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85%[6]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3,041,44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053,27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39%[8] - 2024年流动资产中存货为419,30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29,20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37%[9] - 2024年总资产为45,202,57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8,514,15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3%[9] - 2024年末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3,547,523千元,较2023年末的13,003,929千元增长约4.18%[10] - 2024年末负债合计31,655,053千元,较2023年末的35,510,228千元下降约10.85%[10] - 2024年末权益及负债总计45,202,576千元,较2023年末的48,514,157千元下降约6.83%[10] - 2024年集团对外营业额22,338,716千元,较2023年的26,479,305千元下降约15.63%[17] - 2024年集团经营盈利960,704千元,较2023年的1,478,759千元下降约35.03%[17] - 2024年集团折旧259,659千元,较2023年的314,449千元下降约17.42%[17] - 2024年集团金融资产及合同资产减值损失净额97,617千元,较2023年的230,776千元下降约57.79%[17] - 2024年集团采矿权之资产减值损失38,432千元[17] - 2024年来自客户合同的收入为22338716千元,2023年为26479305千元,同比下降15.63%[19] - 2024年合同资产合计4612561千元,2023年为6613284千元,同比下降30.25%[21] - 2024年合同负债合计10394542千元,2023年为13141914千元,同比下降20.89%[23] - 2024年确认收入相应结转期初合同负债金额为5893275千元,2023年为8484905千元,同比下降30.54%[24] - 2024年未履行合同预计一年内确认金额为17779171千元,2023年为18873833千元,同比下降5.89%[24] - 2024年利息收入来自投资性金融资产为200658千元,来自对项目经理及合营企业借款为46934千元[26] - 2024年其他(损失)/利得净额为 - 15226千元,2023年为263023千元[26]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477472千元,2023年为681866千元,同比下降29.97%[28]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79元,2023年为1.69元,同比下降53.25%[33] - 2024年合营企业投资为481,671千元,联营公司投资为33,056千元,较2023年分别增长8.24%和下降18.71%[3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为6,148,448千元,较2023年的4,930,759千元增长24.7%[38] - 2024年贸易应收款减值拨备为749,442千元,较2023年的630,041千元增长18.95%[41] - 2024年其他应收款及预付款项为3,027,276千元,较2023年的2,122,751千元增长42.61%[38] - 2024年应付账款为11,173,249千元,较2023年的10,761,627千元增长3.82%[48] - 2024年其他应付款为5,599,800千元,较2023年的7,000,856千元下降20.01%[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营业额约223.39亿元,较去年下降约15.6%[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经营盈利约9.61亿元,较去年下降约35.0%[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所有者应占盈利约4.10亿元,较去年大幅下降约53.9%[55] - 2024年每股盈利约0.79元,较去年大幅下降约53.3%[55] - 2024年抵押貸款佔貸款總額的10.6%,2023年為39.1%;由公司擔保的貸款佔比51.7%,2023年為56.2%;由公司和非控制性權益聯合擔保的貸款佔比0.3%,2023年為0.7%[8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尚有未動用銀行授信額度約人民幣81億元,負債比率約為2.3,2023年12月31日約為2.7[82] - 2024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009,474千元,2023年為9,432,353千元;現金淨額為6,381,834千元,2023年為7,391,848千元;淨現金比率為49.1%,2023年為58.7%[83] - 2024年股東權益回報率為3.2%,2023年為7.1%;每股淨資產為24.95元,2023年為24.16元;流動比率為1.22,2023年為1.2[83] - 2024年公司實現所有者應佔盈利約人民幣409,907,000元,較去年大幅下降約53.9%,股東權益回報率較去年大幅下降約54.9%,每股淨資產較去年增加約3.3%[83] - 2024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出淨額約人民幣24,485,000元,去年現金流入淨額約人民幣1,431,117,000元,增加現金流出約人民幣1,455,602,000元[85][87] - 2024年投資活動現金流出淨額約人民幣533,165,000元,去年現金流出淨額約人民幣221,879,000元,增加現金流出約人民幣311,286,000元[85][87] - 2024年融資活動現金流出淨額約人民幣870,425,000元,去年現金流入淨額約人民幣465,917,000元,增加現金流出約人民幣1,336,342,000元[85][87] - 2024年銷售及推廣成本約人民幣160,108,000元,2023年約人民幣201,276,000元,同比下降約人民幣41,168,000元[86] - 2024年行政開支約人民幣755,619,000元,2023年約人民幣816,860,000元,下降約人民幣61,241,000元[88] - 2024年12月31日财务担保合计135888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11759千元人民币[92]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抵押净值约847422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2887990000元人民币[93]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建筑施工业务营业额约141.35亿元,较去年下降约12%[57][59] - 2024年建筑施工业务经营盈利约5.24亿元,较去年下降约15%[57][59] - 2024年建筑施工业务新接订单109.2亿元,较2023年的166.4亿元下降约34.4%[60] - 2024年房产开发业务营业额约52.69亿元,较去年下降约28%[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房产开发业务营业额约52.6945亿元,较去年下降约28%[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房产开发业务经营盈利约4.35792亿元,较去年大幅下降约49%[61] - 2024年度物业销售收入主要来自云溪里等5个项目,其中云溪里销售金额12.26831亿元[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房产开发业务合同销售金额约28.7亿元(2023年约31.2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295,614平方米[62] - 2024年建筑材料业务营业额25.42亿元,较去年下降约10%[74] - 2024年建筑材料业务经营亏损2732.1万元,较去年大幅下降约479%[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建筑材料业务营业额为25.4246亿元,较2023年的28.39348亿元下降10%[75] - 2024年幕墙业务营业额为1.722913亿元,占比68%,较2023年的1.695957亿元增长2%[75] - 2024年预拌混凝土业务营业额为1302.14万元,占比5%,较2023年的1722.83万元下降24%[75] - 2024年家居及室内装饰业务营业额为1655.1万元,占比7%,较2023年的1316.43万元增长26%[75] - 2024年木制品及防火材料业务营业额为633.66万元,占比2%,较2023年的1098.98万元下降42%[75] - 2024年PC板材业务营业额为3271.56万元,占比13%,较2023年的5479.59万元下降40%[75] 公司业务发展相关 - 2024年7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2.918766亿元取得宝业大坂碳积分项目土地,预计2025年3月开盘销售,2027年交付[64] - 2024年7月公司以4.16亿元取得春映堂前园项目,集团占70%权益,目前处于整体规划阶段[65] - 夏履项目成交总价5.11亿元,土地面积26.29万平方米,公司占60%权益[66] - 宝业璞园2022年12月以12亿元总价取得,占地4.56万平方米,7栋已销售[66] - 宝业沁园2022年12月以4.55亿元总价取得,一期基本售罄,二期已施工[67] - 蒙城滨河绿苑2022年5月以2.41亿元取得,占地7.65万平方米,正在施工和销售[67] - 宝业龙湖御城占地64.8万平方米,第一、二组团已交付,第三组团施工及销售中[68] - 宝业君悦绿苑部分2020年底交付,西侧地块二期2栋施工中,其余已交付[69] - 郑州项目2018年11月以1.85亿元取得,占地33.68万平方米,尚在整体规划[70] - 2024年公司新增3块土地储备,总价约8亿元,总面积13.52万平方米[73] - 2022年公司子公司以3.71613亿元取得建筑石料采矿权,出让年限23年,矿区面积约0.3323平方公里,查明保有资源量矿石量5284.80万吨[76] - 2024年公司对该采矿权新增投资3047万元,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843.2万元,2025年2月生产线带料试机成功将正式开采[76] 公司政策与战略 - 公司实行审慎财务政策,设有财务结算中心统一结算、管理和调拨资金,以控制财务、规避融资风险和降低成本[80] - 公司致力于发挥全产业链优势,以科技和匠心提高住宅品质,未来将持续为市场和客户提供“好房子”[78] 公司股份与股息 - 公司董事会提议2024年支付末期股息为每普通股0.12元,2023年无[34]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0.12元[55] - 2024年4月公司合计回购128000股H股,
宝业集团(0235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6:40
整体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27.71亿元,2023年同期为143.25亿元[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有者应占盈利为3.74亿元,2023年同期为7.05亿元[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0.72元,2023年同期为1.34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466.49亿元,总负债为333.16亿元,权益为133.34亿元[5] - 2024年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91%,2023年为5.72%[6] - 2024年每股净资产为24.68元,2023年为23.64元[6] - 2024年净现金比率为54%,2023年为56%[6]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23,2023年为1.21[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44亿元,2023年现金流入净额为1.65亿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营业额约127.7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1%,经营盈利约6.2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约44%,所有者应占盈利约3.7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约47%,每股盈利约0.72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约46%[12] - 撇去一次性补偿收入贡献,公司经营盈利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0%,主要因房地产开发业务确认收入与经营盈利减少[1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所有者应占盈利约3.7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9%,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91%,较去年同期下降49.2%[3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8.998亿元,净现金比率为54%,处于净现金状态[33][3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1.4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0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2.7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51亿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1.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29亿元[35][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行政开支约3.4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9%[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融资收益净额约1062万元,同比减少约5676万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项较去年同期少计提约2.42亿元[39] - 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27.71亿元,2023年同期为143.25亿元[79]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9.65亿元,2023年同期为11.86亿元[79] - 2024年上半年经营盈利为6.24亿元,2023年同期为11.20亿元[79] - 2024年上半年本期盈利为4.23亿元,2023年同期为7.24亿元[79]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所有者应占盈利每股盈利为0.72元,2023年同期为1.34元[79] - 2024年上半年当期总综合收益为3.20亿元,2023年同期为9.28亿元[80] - 2024年1月1日权益合计为130.04亿元,6月30日为133.34亿元[8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盈利本公司所有者应占为3.74亿元,非控制性权益为0.49亿元[8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为 - 1.03亿元,2023年同期为2.04亿元[80] - 2024年上半年与所有者交易总额为0.93亿元,其中非控制性权益投入0.98亿元,回购股份0.05亿元[8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44,049千元,2023年为流入164,744千元[83]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275,767千元,2023年为24,922千元[8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14,092千元,2023年为流入315,383千元[83]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533,908千元,期初为9,432,353千元;2023年为增加455,205千元,期初为7,748,703千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营业总额为14532164千元,分部总营业额为14591944千元,对外营业额为12770676千元,经营盈利为624434千元[100]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营业总额为15586701千元,分部总营业额为15652118千元,对外营业额为14324646千元,经营盈利为1119765千元[10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12,770,676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4,324,646千元下降10.85%[10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收入为141,178千元,2023年同期为131,776千元[1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利得净额为10,151千元,2023年同期为366,463千元[1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性质分类的费用为12,213,060千元,2023年同期为13,606,539千元[1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融资收益净额为1,062千元,2023年同期为6,738千元[129]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74,606千元,2023年同期为288,596千元;土地增值税为73,540千元,2023年同期为184,490千元[13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有者应占盈利为373,845千元,2023年同期为704,675千元;每股基本盈利为0.72元,2023年同期为1.34元[132] 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业务包括建筑施工、房产开发和建筑材料,业务版图覆盖浙江、上海、江苏等多地[1][3] - 建筑施工业务营业额约85.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经营盈利约3.2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约33%,新接工程合同金额约81.4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3][14][15][16] - 房产开发业务营业额约30.02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约38%,经营盈利约3.21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约57%,合约销售金额约12.6亿元,销售面积约136,855平方米[13][14][17][19] - 建筑材料业务营业额约10.0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0%,经营盈利为 - 2276.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80%[13][14] - 其他业务营业额约1.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6%,经营盈利约214.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56%[13][14] - 2024年上半年,建筑施工业务受外部环境影响大,但长江中下游及湖北地区业务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业务量基本稳定[15] - 未来建筑施工业务经营将面临更残酷市场环境,包括房地产行业转型、政府投资基建项目完善及头部央企竞争[16] - 房产开发业务期内确认收入物业项目减少,导致营业额和经营盈利大幅下降[1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多个开发中物业项目,分布在绍兴、杭州、上海等地[19] - 2024年建筑施工业务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营业总额为9300876千元,经营盈利为324535千元;2023年分别为8782807千元、483044千元[100][101] - 2024年房产开发业务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营业总额为3002236千元,经营盈利为320526千元;2023年分别为4822040千元、751482千元[100][101] - 2024年建筑材料业务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营业总额为1918821千元,经营盈利为 - 22768千元;2023年分别为1718319千元、 - 114818千元[100][101] - 2024年其他业务租金收入为59780千元,经营盈利为2141千元;2023年租金收入为65417千元,经营盈利为57千元[100][101] - 2024年上半年,幕墙、家居及室内装饰、钢结构等产品营业额占比分别为58%、12%、2%,与2023年同期相比,家居及室内装饰、钢结构变动幅度分别为59%、110%[26] 物业项目详情 - 宝业四季园占地面积约10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一期少量余房在售,二期部分交付[20] - 夏履项目合计成交价5.11亿元,土地面积26.29万平方米,公司占60%权益,“宝业 • 云溪里”基本售罄[20] - 凤樾上筑总建筑面积约4.95万平方米,施工完成,2024年下半年交付,尾盘在售[20] - 宝业活力天境预计2024年下半年交房,以全新工业化预制装配技术打造,正在销售中[21] - 宝业璞园销售形势良好,宝业沁园一期正在施工和销售中[22] - 宝业龙湖御城第一及二组团少量余房在售,第三组团少量尾房施工及销售中[22] - 宝业君悦绿苑部分已交付,剩余6栋尚在施工和销售中[22] - 泗州绿苑C地块部分2024年上半年交付,剩余部分施工和销售中[23] - 晴岚绿苑南区一期预计2024年下半年交付,其余尚在规划中[24] 土地储备情况 - 2024年7月公司在浙江省绍兴市新增两块土地储备,成交价分别为4.16亿元和2.92亿元[25] 业务发展策略 - 建筑施工业务面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开发遇冷等考验,公司将坚守品质,拓展业务领域[28] - 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有政策支持,但行业仍面临住房需求疲软和房企高负债问题,公司将秉承理念造“好房子”[29] - 建筑工业化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公司将探索适合国情的技术和产品,推动行业转型升级[30] 财务政策与资金管理 - 公司实行审慎财务政策,设财务结算中心统一管理资金[31] - 公司获AAA级资信企业称号,抵押、担保贷款占比有变动,将利用信誉获取无抵押融资[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保持净现金状态,有未动用银行授信额度约70亿元[3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比率约为2.5,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7有所下降[32] - 公司对资金运用谨慎,将适时进行土地增购和收并购相关企业与项目[42]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4名,占比超三分之一[48][50] - 董事会下设审核、提名、薪酬及ESG四个委员会[51]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召开2次会议[52] - 集团2024年上半年中期业绩经审核委员会审阅,独立核数师审阅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53] - 薪酬委员会由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非执行董事组成[54] - 提名委员会由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55] - ESG委员会由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56] - 罗兵咸永道和普华永道中天分别获续聘为集团国际和境内法定核数师[57] - 董事及监事均确认2024年上半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58] - 董事会审查股东通讯政策,认为已妥善实施和有效执行[59] 股权结构与变动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总股本520,756,053股,其中H股170,014,000股[61][64] - 吴学琴和祝义才分别持有29,304,000股H股,各占已发行H股约17.24%,占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约5.63%[60] - 庞宝根等多名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内资股,庞宝根持股193,753,054股,占总注册资本约37.21%[64] - 2024年6月14日,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对《公司章程》的修订方案[62] - 2024年4月11日回购的128,000股H股股份于2024年7月5日注销,章程相应修改[62] - 公司进行1次H股股份回购,共回购128,000股,占H股股份总数0.075%,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025%,回购总金额为港币560,760元[71] - 2024年公司回购12.8万股H股,约占H股股份总数的0.0753%,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246%[117][118] - 2024年6月30日股本总计8.90亿元,较年初的8.90亿元因回购H股减少50.8万元[117] 人员与薪酬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聘用员工6,236名(2023年6月30日为6,445名),间接雇用工程施工人员约62,659名(2023年6月30日约为62,587名)[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雇员福利开支约达人民币2,363,570,000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2,251,063,000元)[67] 重大事项说明 - 期内,集团无按联交所上市规则要求须披露的关连交易[6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及集团无重大或有负债[69] -
宝业集团(0235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7:27
财务业绩整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12,770,676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4,324,646千元下降10.85%[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965,277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185,552千元下降18.58%[2]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所有者应占盈利为373,845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704,675千元下降46.95%[2] - 2024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72元,较2023年同期的1.34元下降46.27%[2] - 2024年上半年当期总综合收益为320,313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927,531千元下降65.4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对外营业额为12770676千元人民币,经营盈利为624434千元人民币[1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利得净额为1015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66463千元人民币[14]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项金额为217602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59677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所有者应占盈利为373845千元人民币,每股基本盈利为0.72元人民币[16]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所有者应占盈利为704675千元人民币,每股基本盈利为1.34元人民币[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营业额约127.7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1%,经营盈利约6.2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约44%,公司所有者应占盈利约3.7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约47%,每股盈利约0.72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约46%[28] - 撇去一次性补偿收入贡献,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盈利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0%[28] - 公司所有者应占盈利约3.7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约46.9%,股东权益回报率降至2.91%,同比下降约49.2%[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行政开支约3.4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9%[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融资收益净额约106.2万元,同比减少约567.6万元[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项较去年同期少计提约2.42亿元[52]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46,649,08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8,514,157千元下降3.8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33,315,550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510,228千元下降6.1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为376,94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9,204千元增长14.50%[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合同负债为11,714,30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141,914千元下降10.8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合营企业投资为454,687千元,联营公司投资为35,283千元[17][1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为5,151,030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30,759千元有所增加[19][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对贸易应收款计提减值拨备648,131,000元[22]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及预付款项为2,172,857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22,751千元增加[19][2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为11,169,779千元,其他应付款项为6,461,989千元[26] - 2024年6月30日,3个月以内应收款项为45.15亿元,3个月至1年为40.64亿元,1至2年为13.47亿元,2至3年为8.47亿元,3年以上为3.97亿元[27] - 2024年6月30日,项目经理按金为37.33亿元,应付非控制性权益之款项为4.90亿元,预收政府拆迁款为4.51亿元,购房者之预付保证金为2.79亿元,其他应付税项为2.23亿元,应付职工薪酬为0.56亿元,其他为12.31亿元[2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尚有未动用的银行授信额度约人民币70亿元[4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899761千元,2023年同期为8224103千元[4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净额为6892791千元,2023年同期为6901923千元[4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现金比率为54%,2023年同期为56%[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分别约为1.44亿元、2.76亿元、1.14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3.09亿元、2.51亿元、4.29亿元[4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为买家按揭融资和联营公司借款提供担保金额分别为12.93亿元、1560万元[5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用于抵押的资产净值约24.0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54] 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境内从事提供建筑工程服务、销售与安装建筑材料及开发与销售物业[6] - 2024年上半年建筑施工与客户合同产生的收入营业额为9300876千元人民币[12] - 2024年上半年房产开发与客户合同产生的收入营业额为3002236千元人民币[12] - 2024年上半年建筑材料与客户合同产生的收入营业额为1918821千元人民币[1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业务与客户合同产生的收入营业额为310231千元人民币[12] - 2024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59780千元人民币[12] - 2024年上半年建筑施工业务营业额约85.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经营盈利约3.2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约33%[31] - 2024年上半年建筑施工业务新接工程合同金额约81.4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32] - 2024年上半年房产开发业务营业额约30.02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约38%,经营盈利约3.21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约57%[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房产开发业务合约销售金额约12.6亿元,销售面积约136,855平方米[33] - 2024年上半年建筑施工业务营业额占比67%,房产开发业务占比24%,建筑材料业务占比8%,其他业务占比1%[29] - 2024年上半年建筑施工业务经营盈利占比52%,房产开发业务占比51%,建筑材料业务占比 - 3%,其他业务占比0%[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开发中物业包括宝业四季园等多个项目,各项目建筑面积和权益占比不同,如宝业四季园建筑面积191,105平方米,权益占比100%[34] - 夏履项目合计成交价为5.11亿元,土地面积262,862平方米,公司占60%权益,“宝业•云溪里”一期已交付,二期将于2024年下半年交付[35] - 凤樾上筑占地约16,2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9,497平方米,2021年5月以3.35亿元取得,施工已完成,将于2024年下半年交付,尾盘在售[36] - 溪山樾园占地约45,173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116,905平方米,2021年8月以5.1亿元取得,分两期开发,正在施工且已全部销售[36] - 碧瓯佳苑占地约45,94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4,655平方米,2022年6月以2.7亿元取得,销售对象为当地拆迁安置对象,正在施工且已全部销售[36] - 宝业活力天境占地22,309平方米,2021年8月以5.69亿元取得,采用全新工业化预制装配技术,施工即将完成,正在销售,预计2024年下半年交房[36] - 宝业璞园占地约45,58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144平方米,2022年12月以12亿元取得,正在施工和销售,销售形势良好[37] - 宝业沁园占地约73,405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96,596平方米,2022年12月以4.55亿元取得,分二期开发,一期正在施工和销售[38] - 蒙城滨河绿苑占地约76,503平方米,2022年5月以2.41亿元取得,正在施工和预售[38] - 宝业龙湖御城占地约648,00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972,000平方米,分5大组团开发,第一及二组团已交付,少量余房在售,第三组团少量尾房正在施工及销售[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建筑材料业务营业额约10.013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0%,经营亏损约2276.8万人民币,亏损同比大幅下降约80%[41] - 2024年建筑材料业务中,幕墙营业额5.68683亿人民币占比58%,家居及室内装饰营业额1.23959亿人民币占比12%且同比增长59%,钢结构营业额1785.9万人民币占比2%且同比增长110%[41] - 宝业君悦绿苑位于安徽六安,2017年9月司法拍卖取得,总占地面积约54220平方米,部分已于2020年底交付,商业部分尚在开发[39] - 郑州项目位于河南郑州,2018年11月以1.84662013亿人民币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面积约336776平方米,尚在整体规划阶段[39] - 泗州绿苑位于安徽宿州,2019年5月和2020年4月分别取得地块,B地块2021年交付,A地块2023年交付,C地块部分2024年上半年交付,剩余施工和销售中[40] - 泗县•学府绿苑位于安徽宿州,2021年6月以3亿人民币取得土地使用权,总占地面积约111955平方米,处于前期规划中[40] - 晴岚绿苑项目位于安徽亳州,2021年9月以5.65亿人民币取得土地使用权,公司占51%权益,南区一期预计2024年下半年交付[40] - 2024年7月新增浙江绍兴土地储备,成交金额分别为4.16亿和2.91877亿人民币,土地面积分别为42966和14094平方米,权益分别为70%和100%[40] 合营与联营公司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合营企业增添投资4,900千元,联营公司增添及处置后为 - 4,000千元[17][18] - 2024年6月30日对合营企业借款为703,968千元,对联营公司借款为136,586千元[20][21] - 公司按每年4%至5.22%的市场贷款利率计息的合营企业借款为49,447,000元,一年内到期[20] 业务信用与借款情况 - 建筑业业务客户信用期为1至3个月,建材业务为1至12个月,物业开发业务通常无信用期(分期付款除外)[22] - 对项目经理借款为无担保借款且按市场贷款利率计息[24] 未来展望与策略 - 展望未来,公司将坚守精工品质,统筹推进业务,打磨精品工程,拓展业务领域,优化项目组合[43] - 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虽有政策支持,但行业仍面临下行压力,处于深度调整中[44] - 公司将秉承“好房子,宝业造”理念,善用“百年宅”建筑工法,提供高质量房产[44] - 建筑工业化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公司将探索适合国情的技术和产品,推动行业转型升级[45] 财务政策与资信情况 - 公司实行审慎财务政策,设有财务结算中心统一管理资金[46] - 公司获AAA级资信企业称号,部分贷款为无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占贷款总额36.9%(2023年同期37.4%)[47] - 约58.1%(2023年同期60.4%)的贷款由公司担保,约0.7%(2023年同期0.3%)由公司和非控制性权益联合担保[47] 股份回购与股息分配 - 公司进行1次H股股份回购,合计回购12.8万股,占H股股份总数的0.075%,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25%,回购总金额为港币56.08万元[60] - 董事会决议不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57] 重大事项情况 - 期内,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59][61]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直接聘用员工6236名,2023年6月30日为6445名;间接聘用工程施工人员约62659名,2023年6月30日约为62587名[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雇员福利开支约达人民币23.64亿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22.51亿元[62] 公司治理情况 - 自2023年6月16日起,董事会主席庞宝根先生已辞任行政总裁,公司行政总裁职位空缺,与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C.2.1条有所偏离[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有董事及监事均确认遵守
宝业集团(0235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55
整体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实现所有者应占盈利约8.89亿元,较去年增长约26.2%,股东权益回报率较去年增长约14%,每股净资产较去年增加约14.4%[17] - 2023年集团营业额约264.79亿元,较去年增长约8.4%;经营盈利约14.79亿元,较去年增长约37.0%;公司所有者应占盈利约8.89亿元,较去年增长约26.2%;每股盈利约1.69元,较去年增长约30.0%[32] - 2023年公司总营业额为264.79305亿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的244.2535亿人民币千元增长8%[85] - 2023年公司经营盈利总额为14.78759亿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的10.79165亿人民币千元增长37%[86]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额约264.79亿元,较去年增长约8.4%[110] - 2023年公司所有者应占盈利约8.89亿元,较去年大幅增长约26.2%[110] - 2023年每股盈利为1.69元,较去年大幅增长约30%[110] - 2023年公司毛利为22.04亿元[118] - 2023年公司净利润为8.94亿元[118]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485.14亿元[118] - 2023年公司总负债为355.10亿元[118] - 2023年股东权益回报率为7.1%,2022年为6.2%;每股净资产24.16元,2022年为21.13元;净现金比率58.7%,2022年为56.3%;流动比率1.2,2022年为1.17;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431117千元,2022年为1303545千元[119] - 2023年度现营业额约人民币72.86亿元,较去年大幅增长[151] - 2023年股东权益回报率为7.1%,较2022年的6.2%有所提升[164] - 2023年每股净资产为24.16元,2022年为21.13元[164] - 2023年流动比率为1.2,2022年为1.17[164]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4.31亿元,2022年为13.04亿元[164]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2.22亿元,较2022年现金流入净额4.11亿元,增加现金流出6.32亿元[164] - 2023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4.66亿元,2022年现金流出净额为18.03亿元[164]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432353千元,2022年为7748703千元;初步期限超過三個月的定期存款2023年为329301千元,2022年为377942千元;受限制銀行存款2023年为1174237千元,2022年为1274090千元;借款合計2023年为3544043千元,2022年为2978136千元;现金净额2023年为7391848千元,2022年为6422599千元;本公司所有者权益2023年为12583028千元,2022年为11402887千元;净现金比率2023年为58.7%,2022年为56.3%[189] - 2023年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1431117000元,较2022年的1303545000元增加约127572000元,主要因本年度支付所得税费用减少[192] - 2023年集团录得其他利得净额约263023000元,较2022年的73892000元增加约189131000元,主要因附属公司一次性确认房屋征收收入及部分物业评估损失[193] - 2023年度集团行政开支约816860000元,较2022年的699034000元增加约117826000元,主要因管理费用中折旧费、研发费及咨询费增加[193] - 2023年度集团财务成本约12402000元,2022年为20291000元[19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得税费用包括企业所得税340983000元(2022年:231118000元)和土地增值税340883000元(2022年:206024000元),总数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44724000元,主要因年内确认房产项目较多[193] - 2023年度集团销售及推广成本约201276000元(2022年:约143044000元),同比增加约58232000元,主要因物业销售宣传费、代销手续费以及业务招待费增加[19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土地增值税拨备约340883000元[193] - 2019 - 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44.25亿、264.79亿、252.75亿、267.82亿、247.99亿元人民币[48] - 2019 - 2023年公司每股盈利分别为1.69、1.30、1.41、1.40、1.52元人民币[49] 各业务板块情况 建筑施工业务 - 2023年建筑施工业务营业额约160.15亿元,较去年下降约7%;经营盈利约6.14亿元,较去年增长约92%,除去一次性补偿收益与去年基本持平[40] - 2023年建筑施工业务新接订单达166.4亿元,较去年下降约20.4%[40] - 2023年集团建筑施工业务承接多个大型项目,如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等[40] - 2023年建筑施工营业额为160.14859亿人民币千元,占比60%,较2022年下降7%;建筑施工经营盈利为6144.66万人民币千元,占比42%,较2022年增长92%;建筑施工经营盈利率为3.8%,较2022年的1.9%增长107%[85][86][87] - 公司建筑施工业务将探索新兴民生类项目新机遇,在存量市场探索新业务模式[184] 房产开发业务 - 宝业活力天境项目2021年8月以总价5.69亿元取得土地使用权,占地面积22309平方米,目前尚在施工中,销售已过半[5] - 蒙城滨河绿苑项目2022年5月以总价2.41亿元取得土地使用权,占地面积约76503平方米,目前正在施工和预售中[5] - 江南府项目2020年6月以总价1.11亿元取得土地使用权,占地面积约29577平方米,已於2022年1月开始销售,预计2024年交付[5] - 宝业璞园项目2022年12月以总价12亿元取得,总占地面积约45582平方米,正在施工和销售中,销售形势良好[5] - 宝业沁园项目2022年12月以总价4.55亿元取得,总占地面积约73405平方米,目前尚在整体规划阶段[5][6] - 2023年房产开发业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31.2亿元,2022年约28.8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271,545平方米[138] - 2023年房产开发业务营业收入占比63%,经营盈利约854798000元,较去年增长约41%[137] - 宝业君悦绿苑位于安徽六安,2017年9月司法拍卖取得,总占地约5422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129665平方米,部分2020年底交付,7220平方米商业部分开发中[142] - 泗州绿苑位于安徽宿州泗县,2019年5月招拍挂取得AB地块,总价113500000元,占地约468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4907平方米;2020年4月招拍挂取得C地块,总价107120000元,占地约42007平方米,B地块2021年交付、A地块2023年交付,C地块建设中[142] - 叶集江南府位于安徽六安,2020年12月附属公司招拍挂取得土地使用权,总价108640000元,公司占70%权益,占地约59241平方米,容积率1.2,总建筑面积约98451平方米,项目销售中[142] - 郑州项目位于河南郑州,2018年11月取得土地使用权,总价184662013元,土地面积约336776平方米,位于新密市尖山风景区[142] - 泗县学府绿苑位于安徽宿州泗县,2021年6月招拍挂取得土地使用权,总价300000000元,总占地约111955平方米,项目前期规划中[142] - 晴岚绿苑位于安徽亳州利辛县,2021年9月附属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权,总价565000000元,公司占51%权益,总占地约171109平方米,容积率1.8,总建筑面积约404465平方米,项目销售中[142] - 2023年度物业销售收入主要来自宝业大阪绿园、宝业凤鸣壹号等项目,如宝业大阪绿园销售面积27089平方米,销售金额26.78亿元[151] - 宝业四季园(绍兴)开发中建築面積257847平方米,本集团所占权益100%;夏履项目•云溪里(绍兴)开发中建築面積214970平方米,本集团所占权益60%等[153] 建筑材料业务 - 2023年建筑材料业务营业额约28.39亿元,较去年增长约22%,经营盈利约721.2万元,较去年大幅下降约95%[8] - 2023年建筑材料营业额为28.39348亿人民币千元,占比11%,较2022年增长22%;建筑材料经营盈利为72.12万人民币千元,占比0%,较2022年下降95%;建筑材料经营盈利率为0.3%,较2022年的6.1%下降96%[85][86][87] - 2023年因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上升,公司建筑材料业务对部分企业的贸易应收款和合同资产计提减值,经营盈利大幅下降[184] 其他业务 - 2023年幕墙业务收入1695957千元,占比60%,较2022年增长54%;预拌混凝土业务收入172283千元,占比6%,较2022年下降5%;家居及室内装饰业务收入131643千元,占比5%,较2022年下降43%;木制品及防火材料业务收入109898千元,占比4%,较2022年增长21%;PC板材业务收入547959千元,占比19%,较2022年增长12%;钢结构业务收入23541千元,占比1%,较2022年下降13%;其他业务收入199451千元,占比9%,较2022年下降21%[144] 资金与授信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处于净现金状态,净现金比率为58.7%[17] - 2023年集团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4.66亿元,比去年净现金流出约18.03亿元,增加现金流入约22.69亿元[1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尚有未动用银行授信额度约80亿元[15] - 2023年抵押貸款佔貸款總額的39.1%,2022年为29.0%[162] - 2023年由公司担保的贷款佔貸款總額约56.2%,2022年为63.5%[162] - 2023年由公司、非控制性權益和其他联合担保的贷款佔貸款總額约0.7%,2022年为0.3%[16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以相关资产作银行贷款抵押,资产净值共约2887990000元(2022年12月31日:3338440000元)[194]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 公司建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和三道防线[30] - 公司设立内部审核职能,向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报告[30]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于2023年6月16日成立[39] - 董事会有董事提名程序和准则,包括审视成员技能等步骤和对候选人多方面要求[38]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完成评核独立董事独立性和物色董事、监事人选等工作[37] - 2023年薪酬委员会共召开1次会议[59] - 2023年公司共召開1次股東周年大會,1次內資股類別股東會議及1次H股類別股東會議[66] - 2023年2月20日公司註銷回購之1889万股H股股份,註冊資本相應減少[73] - 2023年6月16日股東周年大會通過修改組織章程細則的議案[73] - 徐钢为公司执行董事兼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1998年加入集团[76] - 梁静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委员和提名委员会委员,已退休[78] - 孔祥泉为公司监事,曾任浙江宝业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已退休[80] - 有公司10%以上(含10%)股份且有表决权的股东,有权提请董事会召集临时股东大会或类别股东会议[93] - 股东提名人士参选董事需向公司香港通讯地址书面通知,注明候选人全名及个人资料,并由有关股东和获提名人士签署,通知需在相关股东大会日期前不少于7天提交[93] - 2023年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于6月16日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瓜渚东路1687号宝业集团二楼举行,所有决议案均投票通过[100] - 高君先生和夏锋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分别担任宝业集团安徽有限公司总经理和上海紫宝实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