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通科技(02495)

搜索文档
声通科技亮相第十一届成都汽配展,盈利稳定持续拓展业务
财富在线· 2025-05-26 11:42
展会概况 - 第十一届成都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于5月22日开幕,主题为"融合、共享、趋势",展览面积达52000平方米,吸引770余家参展企业 [1] - 同期举办20余场活动,包括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大会,定位为面向西南、辐射全国、南向拓展的汽车产业盛会 [1] 绵阳展区亮点 - 绵阳展区面积108平方米,展出6类110余件科技产品,涵盖新能源整车、无人驾驶、发动机零部件等领域 [1] - 声通科技子公司四川声通玄武作为绵阳8家标杆企业之一参展,与重汽集团、新晨动力等企业共同展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成果 [1] - 声通玄武的无人零售车成为全场焦点,集成自动驾驶与智能服务功能,提供沉浸式自动售卖体验,获巡馆领导高度评价 [2] 绵阳汽车产业现状 - 2024年绵阳汽车规上企业达101家,产业产值301.31亿元,同比增长18.33% [2] - 已构建涵盖整车、三电系统、核心零部件、轻量化材料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体系 [2] - 市贸促会表示参展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将加强经贸合作平台建设 [3] 声通科技财务与资本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收入超3.7亿元,毛利1.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0.4亿元,毛利率43.7%,调整后净利率11.6% [3] - 调整后净利润剔除"可赎回注资变动"影响,该变动源于对赌条款下的金融负债会计处理 [3] - 上市发行价152.1港币/股,截至8月21日股价超222.0港币/股,上市后对赌条款终止,"可赎回注资变动"负面影响清零 [4] 未来发展规划 - 声通科技计划在无人驾驶领域拓展更多应用场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3] - 公司期待通过展会平台加强国内外企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
两日飙涨79%后,今日振幅超20%,声通科技发生了啥?
金融界· 2025-05-14 19:38
股价表现 - 5月9日放量上涨后 5月12日单日涨幅达27.53% 成交额3788万港元 [1] - 5月13日股价再涨40.32% 两日累计涨幅近79% [1] - 5月14日收跌5.88% 单日振幅达20.36% [1] - 今年以来多数交易日日均成交额不足千万港元 市场交投清淡 [1]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9.4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8% [2] - 2024年毛利5.1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6.9% [2] - 归母净亏损扩大至4.89亿元人民币 上年同期亏损3375.4万元 [2] - 贸易应收款项达9.08亿元人民币 占总资产38% [2] - 对应收款项计提1.21亿元减值亏损 同比大增1.2倍 [2] 业务进展 - 新获授权项目377个 同比增长26.5% [2] - 期末进行中项目226个 同比增长50.7% [2] - 新项目合约价值13.1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9.3% [2] - 主要服务城市管理与行政、汽车及交通、通信和金融四大行业 [2] 行业竞争 - 行业面临科大讯飞、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竞争 [3] - 出门问问、思必驰等人工智能新星也在积极布局 [3] - 全球AI智能化升级导致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3]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5月1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5-13 16:42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5月13日收盘,共有57只股票创52周新高,其中声通科技(02495)以42.16%的创高率位居首位,收盘价442.000港元,最高价447.800港元 [1] - 乐华娱乐(02306)创高率为28.42%,收盘价1.160港元,最高价1.220港元,位列第二 [1] - 杜甫酒业集团(00986)创高率为23.28%,收盘价0.142港元,最高价0.143港元,排名第三 [1] - 昇柏控股股权(02977)创高率19.72%,收盘价0.066港元,最高价0.085港元 [1] - 永嘉集团(03322)创高率13.64%,收盘价0.230港元,最高价0.250港元 [1] - XLI二南CO-U(09711)创高率13.07%,收盘价12.790港元,最高价12.980港元 [1] - XLI二南CO(07711)创高率12.59%,收盘价100.000港元,最高价100.900港元 [1] - 恒昌集团国际(01421)创高率12.50%,收盘价0.470港元,最高价0.540港元 [1] - 梧桐国际(00613)创高率12.36%,收盘价0.870港元,最高价1.000港元 [1] - 国华(00370)创高率11.63%,收盘价1.370港元,最高价1.440港元 [1]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华星控股(08237)创低率-28.00%,收盘价0.196港元,最低价0.144港元,位列52周新低首位 [2] - 蓝河控股(00498)创低率-18.00%,收盘价0.054港元,最低价0.041港元 [2] - XI二南CO-U(09311)创低率-17.99%,收盘价5.235港元,最低价5.150港元 [2] - XI二南CO(07311)创低率-17.77%,收盘价40.720港元,最低价40.260港元 [2] - 汇财金融投资(08018)创低率-13.04%,收盘价0.024港元,最低价0.020港元 [2] - 中国金属利用-新(01636)创低率-12.12%,收盘价0.290港元,最低价0.290港元 [2] - 金阳新能源(01121)创低率-12.00%,收盘价1.500港元,最低价1.320港元 [2] - INTL GENIUS(00033)创低率-11.11%,收盘价1.290港元,最低价1.200港元 [2] - 美亚控股(01116)创低率-7.58%,收盘价0.315港元,最低价0.305港元 [2] - 维港环保科技(01845)创低率-7.44%,收盘价0.112港元,最低价0.112港元 [2] 其他显著价格变动 - 思摩尔国际(06969)创高率4.85%,收盘价15.720港元,最高价16.000港元 [1] - 零跑汽车(09863)创高率3.04%,收盘价62.000港元,最高价62.800港元 [1] - 沪上阿姨(02589)创低率-4.80%,收盘价131.900港元,最低价117.000港元 [2] - 保诚(02378)创高率0.22%,收盘价89.400港元,最高价90.000港元 [2] - 恒生银行(00011)创高率0.71%,收盘价112.400港元,最高价112.700港元 [2]
声通科技(0249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22: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入为941,41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15][19] - 2024年毛利为510,42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9%,毛利率提升14.2个百分点至54.2%[15][19] - 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为151,36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调整后净利润率提升1.6个百分点至16.1%[15][19] - 2024年税前亏损为478,95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亏损28,755千元人民币大幅扩大[15] - 2024年年内亏损为481,45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8.7%[49] - 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为151,36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76] - 2024年年内亏损为481,451千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548.7%[76]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从2023年的487.6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431.0百万元,同比下降11.6%[60] - 设备成本占比从2023年的61.7%下降至2024年的35.4%,金额从300,593千元降至152,616千元[59] - 外包服务成本占比从2023年的11.0%上升至2024年的27.3%,金额从53,775千元增至117,792千元[59]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98.8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133.7百万元[64]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的10.3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21.6百万元[65]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从2023年的58.5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77.3百万元[66]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从2023年的55.4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121.3百万元[67] - 可赎回注资账面值变动从2023年的146.9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632.8百万元[70] 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4年企业级解决方案收入为932,48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51] - 公司2024年来自系统集成商的收入为754,13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51] - 公司2024年来自城市管理及行政的收入为388,54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0%[54] - 公司2024年来自金融业的收入为100,67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54] - 公司2024年来自其他行业的收入为72,34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3%[54] - 公司政务热线解决方案已覆盖超过130个地级市[24] - 绵阳自动驾驶试点项目投入试运行车辆共52辆,包括17辆无人驾驶公交车、4辆无人驾驶接驳车、12辆室外无人配送车、6辆无人零售车、4辆无人清扫车及9套室内无人配送机器人[26] - 公交车及接驳车累计运行85,000余公里,服务95,000余人次[26] - 无人零售车共售卖1,900余件食品饮料[26] - 无人清扫车清扫面积达4.75百万平方米[26] 地区表现 - 公司与美高域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覆盖中国及港澳市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及服务运维[27] - 公司智慧充电解决方案覆盖中国及东南亚充电桩网络,提供一站式查、导、充、付服务[42] - 公司与中建一局建设发展签署战略协议,参与上海、武汉及马来西亚产业园建设项目,协同提供高质量施工服务[4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4年持续深耕城市管理及行政、汽车及交通、通信和金融四大核心应用场景,并拓展能源管理及大健康等新场景[127]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132] - 公司计划通过投资并购布局AI产业链,构建以自身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47] - 公司聚焦能源管理和大健康领域,打造高附加值创新解决方案作为第二增长曲线[41] 公司治理和结构 - 公司H股于2024年7月10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495[5] - 公司2024年度股东会定于2025年6月20日召开[5] - 公司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14] - 公司于2024年12月16日将战略委员会更名为战略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10] - 公司监事会于2025年1月13日解散[8]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冼伟健于2024年8月1日辞任[10] - 公司2024年度报告的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5年4月24日[6] - 公司全球发售H股的招股章程刊发日期为2024年6月28日[6] - 公司名称由「湖北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变更于2024年11月28日及2025年2月12日完成[158] - 公司解散监事会,职能转移至审核委员会,相关修订于2025年1月13日通过[157] 研发和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未披露具体金额,但提及推出智能工牌和视讯媒体客服平台等新产品[20] - 公司联合设立总规模6亿元人民币的私募股权基金,出资占比29%,重点投资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35] - 公司主办严西湖人工智能论坛,展示虚拟数字人等创新产品,并与多所高校达成合作[36] - 公司主办公第二十二届中国智能客服发布会,探讨智能客服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37] - 公司推出智慧养老平台,整合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提供紧急救援、生活帮助等服务[44] - 智慧养老平台通过多模态数据分析老年人情感状态,预测健康风险并生成管理建议[44] - 公司与重庆医药集团合作智能工牌项目,通过ASR和NLP技术提升销售服务与培训效率[45] 战略合作和投资 - 公司与青海水电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发智慧水利、清洁能源、AI及大数据产业,共享资源构建智能化服务平台[39] - 公司与中建一局建设发展签署战略协议,参与上海、武汉及马来西亚产业园建设项目,协同提供高质量施工服务[40] - 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推出“Linker”智慧工地系统,双方将深化合作推动施工智慧化转型[40]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计约人民币532.7百万元,其中60%用于加强关键技术研发[144] - 研发资金分配中,30%用于研发团队建设(159.8百万元),已使用62.8百万元[144] - 技术基础设施投入占比30%(159.8百万元),其中设备采购已使用105.1百万元[144] - 强化学习等技术研发投入占比10%(53.3百万元),已使用13.9百万元[144] - 计算机视觉技术研发投入占比10%(53.3百万元),已使用20.0百万元[144] - 新一代融合通信技术投入占比3%(16.0百万元),已使用13.0百万元[144] - 标准化解决方案研发投入占比7%(37.3百万元),已使用15.9百万元[144] 现金流和资本结构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9,211千元人民币,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13,424千元人民币[78] - 2024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90,448千元人民币,主要来自银行贷款689,800千元人民币[79] - 2024年期末现金为95,14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102.8%[79] - 2024年资本开支为399,08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2%[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33.2%[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动用银行融资为229,900千元人民币[81] - 2024年可赎回注资账面值变动为632,82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0.8%[76] - 2024年购置物业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的付款为399,080千元人民币[83] 董事会和管理层 - 执行董事孙琪先生自2012年10月加入公司担任销售总监,2015年4月起担任董事,2017年1月起担任总经理,2023年5月调任为执行董事[95] - 孙琪先生目前担任公司多家附属公司(包括声通甲辰、声通庚酉及声通一璉)的董事[95] - 非执行董事杨晓源先生于2018年5月加入公司担任董事,2023年5月调任为非执行董事[96] - 非执行董事谭晓波先生于2019年4月加入公司担任董事,2023年5月调任为非执行董事[97] - 非执行董事陈宇雷先生于2021年5月加入公司担任董事,2023年5月调任为非执行董事[98] - 非执行董事马天添女士于2021年5月加入公司担任董事,2023年5月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0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榕先生自2020年4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2023年5月获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2] - 吴海鹏先生自2021年6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并于2023年5月转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4] - 牟斌瑞先生自2021年11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并于2023年5月转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6] - 梁健康先生自2024年9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0] - 公司财务总监张文钊于2022年11月加入,负责监督集团财务及会计事宜[119] - 公司董事会秘书刘艺涵负责股权融资及上市准备工作,包括B轮、B+轮和C轮融资[121] - 公司副總經理衛陽春自2024年7月起負責汽車及交通場景拓展及國際化業務[118] - 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张启昌自2024年7月起生效,协助上市公司专业秘书工作[12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5,524,210股,包括22,433,317股非上市股份和13,090,893股H股[169] - 汤敬华先生持有非上市股份11,099,558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31.25%[167][169] - 孙琪先生持有非上市股份11,099,558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31.25%[167][169] - 杨晓源先生持有非上市股份11,099,558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31.25%[167][169] - 汤敬华先生个人持有3,498,000股非上市股份,并通过声通融智持有5,093,558股非上市股份[169] - 孙琪先生个人持有1,800,000股非上市股份,并通过甲庚文化持有540,000股非上市股份[169] - 江泛科技持有168,000股非上市股份和72,000股H股[169] - 姜海生先生及其关联方共同持有11,099,558股非上市股份,占该类别股份的49.48%,占公司总股本的31.25%[170] - 徐女士作为姜海生先生的配偶,同样持有11,099,558股非上市股份,占比49.48%,以及72,000股H股,占比0.55%[170] - 声通融智、江泛科技、江程资产管理和甲庚文化各自持有11,099,558股非上市股份,占比49.48%,占公司总股本31.25%[170] - 江泛科技还持有72,000股H股,占比0.55%[170] 风险和合规 - 公司面临主要风险及不确定性,详情需参考招股章程[133] - 公司2024年未因违反环境法规遭受罚款或其他处罚[134] - 公司未涉及任何重大法律诉讼或不合规事件,业务运营符合中国法律法规[155] - 公司已购买董事责任险以保护董事免受不当行为造成的损失[166] 人力资源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300名全职雇员,雇员薪酬总额为人民币86.9百万元,较2023年的69.8百万元增长24.5%[135] 客户和供应商 - 2024年度五大客户收入贡献占比34.9%,最大客户收入为人民币113.4百万元,占总收入12.0%[137] - 2024年度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45.7%,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14.0%[137]
声通科技(0249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1:5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941,414千元,同比增长15.8%,其中企业级解决方案收入932,484千元,同比增长16.4%,其他收入8,930千元,同比下降25.3%[4] - 2024年公司毛利510,422千元,同比增长56.9%,毛利率为54.2%,较2023年增长14.2个百分点[4]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481,451千元,同比增长1,548.7%,调整后净利润151,369千元,同比增长28.6%,调整后净利润率为16.1%,较2023年增长1.6个百分点[4] - 公司2024年总收入为人民币941414千元,较2023年的813017千元同比增加15.8%[32][34] - 公司2024年毛利为人民币510422千元,较2023年的325417千元同比增加56.9%[32] - 公司2024年经营所得利润为人民币168152千元,较2023年的129595千元同比增加29.8%[32] - 公司2024年年内亏损为人民币481451千元,较2023年的29201千元同比增加1548.7%[32] - 公司营业成本从2023年的4.876亿元降至2024年的4.31亿元,同比减少11.6%,主要因高毛利项目占比提升及硬件交付量减少[38] - 公司毛利为5.104亿元,同比增加56.9%,毛利率从2023年的40.0%增至2024年的54.2%,增加14.2个百分点[39]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2720万元降至2024年的1090万元,主要因2023年有退税和一次性政府补贴[40]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9880万元增至2024年的1.337亿元,主要因持续加大研发力度[41] - 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的1030万元增至2024年的2160万元,主要因销售团队扩大和市场推广活动增加[42] - 公司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从2023年的5850万元增至2024年的7730万元,主要因行政团队人员及薪酬增加等[43]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从2023年的5540万元增至2024年的1.213亿元,主要因应收账款余额上升等[44] - 公司净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1170万元增至2024年的1820万元,主要因银行贷款增加[45] - 公司可赎回注资账面价值变动从2023年的1.469亿元增至2024年的6.328亿元,主要因全球发售前账面价值增加[46] - 公司年内亏损从2023年的2920万元增至2024年的4.815亿元,主要因可赎回注资账面价值变动增加[49]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92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134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904亿元,现金增加净额为4781.3万元[53][54][55] - 现金由2023年12月31日的4690万元增加102.8%至2024年12月31日的9510万元[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使用银行借款信贷限额4.21亿元,未动用银行融资为2.299亿元,约86.3%银行贷款按固定利率计息,利率介乎每年2.7%至7.0%并于一年内到期[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33.2%[57] - 2024年购置物业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的付款为3.9908亿元,2023年为1.82914亿元[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重大或有负债[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重大投资及有关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60] - 报告期内,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抵押资产[62] - 2024年公司收入为9.41414亿元,年内亏损为4.81451亿元,基本每股亏损为8.62元[6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865,463千元,2023年为489,064千元[65]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529,858千元,2023年为891,068千元[65] - 2024年流动负债为781,210千元,2023年为1,347,008千元[65] - 2024年流动资产/(负债)净额为748,648千元,2023年为 - 455,940千元[65] - 2024年净资产为1,600,757千元,2023年为7,572千元[66] - 2024年企业级解决方案收入为932,484千元,2023年为801,060千元[71] - 2024年按某一时间点确认收入为830,316千元,2023年为689,493千元[74] - 2024年按一段时间内确认收入为111,098千元,2023年为123,524千元[74] - 2024年来自中国大陸收入为897,430千元,2023年为807,017千元[77] - 2024年有一名交易額超過收入10%的客户,收入为113,395,000元,2023年为80,168,000元[74] - 2024年获无条件政府补助1067.9万元,2023年为2708.4万元;2024年无有条件政府补助,2023年为144万元;2024年确认该类补助21.4万元,2023年为14.2万元[79] - 2024年其他利得╱(亏损)净额为74.7万元,2023年亏损2.5万元[80] - 2024年净财务成本为1823.9万元,2023年为1169.6万元[81] - 2024年员工成本为8685万元,2023年为6981.1万元[82] - 2024年所得税为249.7万元,2023年为44.6万元[83]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86元,2023年为0.11元[84] - 2024年存货及其他合约成本为4477.1万元,2023年为765.3万元[86]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92661.5万元,2023年为60270.5万元[87]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8404万元,2023年为4338.9万元[89] - 2024年末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为3552.4万股,2023年末为3105.9万股[91] - 2024年7月10日,公司以每股152.10港元发行4,365,660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为人民币573,506,000元[92] - 2024年8月7日,因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公司以每股152.10港元配发及发行额外99,320股股份,额外所得款项净额为人民币13,083,000元[92]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派付或宣派股息[93]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300名全职雇员,2024年度雇员薪酬总额约为人民币86.9百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69.8百万元[9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企业级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932484千元,较2023年的801060千元同比增加16.4%[33] - 2024年来自系统集成商的收入为人民币754134千元,较2023年的638528千元同比增加18.1%[33] - 2024年来自城市管理及行政的收入为人民币388545千元,较2023年的321239千元同比增加21.0%[34] - 2024年来自汽车及交通的收入为人民币198696千元,较2023年的191077千元同比增加4.0%[34][35] - 2024年来自金融的收入为人民币100674千元,较2023年的84530千元同比增加19.1%[34][35] - 2024年来自其他行业的收入为人民币72349千元,较2023年的30238千元同比增加139.3%[34][36] 项目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初进行中的项目数量为150个,同比增长78.6%,新获授的项目数量为377个,同比增长26.5%,已完成的项目数量为301个,同比增长29.7%,年末进行中的项目数量为226个,同比增长50.7%[6] - 2024年初未偿还结余为500,850千元,同比增长30.9%,新获授项目的合约价值为1,311,040千元,同比增长29.3%,期内确认的收入(含增值税)为1,145,659千元,同比增长28.0%,年末未付合约金额为666,231千元,同比增长33.0%[6]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 - 公司持续完善交互式人工智能技术,深耕城市管理及行政、汽车及交通、通信和金融四大核心应用场景,拓展能源管理及大健康等新应用场景[8] - 研发层面,公司推出智能工牌和视讯媒体客服平台等产品,将DeepSeek集成到智慧政务解决方案框架中[9] - 资本层面,公司联合成立与产业策略一致的投资并购基金,打造AI产业生态链[9] - 公司将业务领域横向拓展确立为未来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发力能源管理和大健康领域[25] - 公司基于人工智能打造智慧充电解决方案,整合中国充电桩资源,覆盖东南亚多国主流充电桩网络[26] - 公司推出智慧养老解决方案,构建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体系[27] - 公司将通过直接投资或设立产业基金,参与上下游产业链整合[30] - 公司将聚焦人工智能及数字经济领域优质企业,进行战略性并购或投资[30] - 公司旨在建立以自身为核心的AI技术与产业生态圈,实现可持续增长与价值创造[30] 公司荣誉与行业认可 - 公司获得福布斯、胡润等知名AI领域排名认可,主办严西湖人工智能论坛[9] - 公司政务热线解决方案已覆盖超130个地级市,是2024年中国企业级全栈式交互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中覆盖地级市数量领先的服务提供商之一[11] - 公司荣登2024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榜单[15] 公司重大项目进展 - 绵阳无人驾驶项目截至2024年12月底投入试运行车辆52辆,规划五大应用场景,公交及接驳车运行85000余公里、服务95000余 人次,无人零售车售卖1900余件商品,无人清扫车清扫面积475万平方米[12] 公司合作与签约 - 公司与美高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美高域服务超60%的香港100大上市公司[13] - 公司与青海水电集团订立合作备忘录,将在智慧水利、清洁能源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23] - 公司与中建一局建设发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参与上海、武汉及马来西亚等地产业园建设项目[24] - 公司与重庆医药集团建立深度业务合作,提出以智能工牌为核心的解决方案[28] - 智能工牌解决方案助力重庆医药集团优化员工培训体系,提升“一客多单”转化能力[29] 公司重大事件时间节点 - 2024年7月10日公司H股在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2495[17] - 2024年9月6日公司武汉总部落地,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18] - 2024年12月公司参与设立湖口瑞力高品质发展私募股权基金合伙企业,总规模6亿元,公司出资占比29%[19] - 2024年8月31日公司主办严西湖人工智能论坛,期间签署多项合作协议[20] - 2024年12月12 - 13日公司在上海崇明主办第二十二届中国信息技术服务智能客户服务最佳实践发布会[21] - 2025年1月13日,公司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修订相关规则和公司章程的决议,监事会解散[100] - 2025年1月23日,15,436,067股非上市股份按一比一基准转换为H股完成,24日起在联交所上市[99] - 2024年11月28日,公司中文名变更为“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2月12日香港注册名称也完成变更[101]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83.3百万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532.7百万元),加强关键技术基础研究拟用款占比60%,加强研发团队拟用款占比30% [102]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拟定用途总计5.327亿人民币,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实际使用3.624亿人民币,未动用1.703亿人民币[103] - 加强技术基础设施与研发能力拟定用途占比30%,金额1.598亿人民币,已使用1.11亿人民币[103] - 扩展解决方案、建立品牌及提升商业化能力拟定用途占比20%,金额1.065亿人民币,已使用0.85亿人民币[103] - 提升商业开发并增加市场渗透拟定用途占比8%,金额0.426亿人民币,已使用0.261亿人民币[103] - 通过各种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并建立关系拟定用途占比12%,金额0.64亿人民币,已使用0.589亿人民币[103] - 寻求海内外战略投资和收购机会拟定用途占比10%,金额0.533亿人民币,
声通科技(0249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3 17:0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5年5月7日在中国注册成立,H股于2024年7月10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2495[3]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4年9月10日[6]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8] - 公司股份代號为2495[12] - 江程资产管理由杨先生持有60%及姜海生先生持有40%[5] - H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报告期内收入371,173千元,2023年同期为280,843千元,同比增加32.2%[15] - 2024年毛利162,366千元,2023年同期为138,055千元,同比增加17.6%[15] - 2024年毛利率43.7%,2023年同期为49.2%,同比减少5.5个百分点[15] - 2024年期内亏损589,774千元,2023年同期利润为1,908千元,同比变动-31,010.6%[15] - 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43,046千元,2023年同期为70,795千元,同比减少39.2%[15] - 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率11.6%,2023年同期为25.2%,同比减少13.6个百分点[15]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的49.2%降至43.7%,预计2024年下半年软件系统交付后回升[19] - 调整后净利润为4300万元,同比减少39.2%;调整后净利润率为11.6%,较2023年同期减少13.6个百分点[19] - 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3.71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2.2%;毛利1.624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7.6%[23]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约643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26.9%[25] - 2024年上半年收入371,173千元,同比增长32.2%;营业成本208,807千元,同比增长46.2%;毛利162,366千元,同比增长17.6%[4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所得利润50,516千元,同比下降28.8%;期内亏损589,774千元,同比下降31,010.6%[43] - 公司总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2.808亿元增至2024年同期的3.712亿元,同比增加32.2%[46] - 按终端客户行业划分,2024年上半年城市管理及行政收入1.269亿元,占比34.6%,同比增加17.1%;汽车及交通收入1.145亿元,占比31.3%,同比增加64.0%;通信收入3990万元,占比10.9%,同比减少19.9%;金融收入3260万元,占比8.9%,同比减少12.8%;其他行业收入5250万元,占比14.3%,同比增加616.5%[46] - 公司营业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1.428亿元增至2024年同期的2.088亿元,同比增加46.2%[49][50] - 公司毛利为1.624亿元,同比增加17.6%,毛利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49.2%降至2024年同期的43.7%[51]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780万元减至2024年同期的570万元[52]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5070万元增至2024年同期的6430万元[53] - 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390万元增至2024年同期的780万元[54] - 公司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2950万元稳定增至2024年同期的3380万元[55]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从2023年上半年的80万元增至2024年同期的1170万元[56] - 公司净财务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530万元增至2024年同期的780万元[57] - 可赎回注资由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890万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6.328亿元,主要因估值增加确认为亏损[5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由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840万元减少至2024年同期的亏损230万元[59] - 所得税由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税项支出300万元变为2024年同期的税收抵免260万元,因递延所得税及附属公司亏损使开支减少[60] - 期内利润由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90万元减少至2024年同期的亏损5.898亿元[62] - 2024年未经审计的期内亏损5.89774亿元,2023年为利润190.8万元,同比变动 -31010.6%[63] - 2024年可赎回注资变动为6.3282亿元,2023年为688.87万元,同比变动818.6%[63] - 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为4304.6万元,2023年为7079.5万元,同比变动 -39.2%[63]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522.1万元,2023年为2476.6万元[65]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3162亿元,2023年为1.46843亿元[65] - 2024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2992亿元,2023年为2.02453亿元[65]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520万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32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3亿元[66] - 现金由2023年12月31日的4690万元增加9.8%至2024年6月30日的5150万元[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债务总额为2.2145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7256亿元有所增加[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使用银行信贷限额6.163亿元,未动用银行融资为1.197亿元,银行贷款利率介于2.70%至7.00%[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135.5%[68]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1.80185亿元,较2023年的1.45565亿元有所增加[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有282名全职雇员,2024年上半年雇员薪酬总额约为3840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3100万元[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71,173千元,2023年同期为280,843千元[106]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62,366千元,2023年同期为138,055千元[10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50,516千元,2023年同期为70,923千元[106]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592,365千元,2023年同期利润为4,955千元[106]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589,774千元,2023年同期利润为1,908千元[106]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亏损19.09元,2023年同期为0.05元[106]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45,38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9,064千元[10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88,89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891,068千元[10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188,89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47,008千元[10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 1,200,00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 - 455,940千元[108] - 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为10,000千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租赁负债为11,12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684千元增长4.12%;递延税项负债为2,61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32千元下降7.80%;递延收入为1,929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36千元下降5.25%[109] - 2024年6月30日净(负债)/资产为(580,280)千元,而2023年12月31日为7,572千元[109]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总额为(604,666)千元,2023年为(11,683)千元[109]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92,983)千元,其中期内(亏损)/利润为(592,905)千元,其他综合收益为(78)千元[113] - 2024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24,38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255千元增长26.65%[109][11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5,221)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4,766)千元增加163.35%[11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3,162)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46,843)千元增加24.73%[11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2,992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02,453千元增加24.96%[114] - 2024年6月30日现金为51,485千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51,278千元增长0.40%[114]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公司普通股股东的亏损分别为328,912千元和864千元,每股基本亏损分别为19.09元和0.05元[132][134] - 2024年和2023年期初已发行普通股分别为31,059,230股和28,290,000股,期末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17,230,000股和17,201,667股[1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增加384万元使用权资产,2023年同期为461.6万元[1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业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项目成本为5176万元,2023年同期为646.1万元[1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非上市股本证券)分别为26,304千元和28,595千元[1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229.1万元,2023年同期为收益844.1万元[1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存货分别为10,417千元和7,653千元[1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预付款项分别为672,329千元和602,705千元[141]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租金按金分别为121.3万元和92.1万元[1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一年以内为560,496千元,一年后但两年内为82,518千元,两年后但三年内为4,443千元,总计647,457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505,107千元、72,420千元、5,297千元和582,824千元[1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现金为51,485千元,存放于中国内地的现金为51,478,000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46,876千元和46,870,000元[1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35,68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389千元[1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可赎回注资年初为852,912千元,账面价值变动为632,820千元,年末为1,485,732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527,970千元、146,892千元和852,912千元[152] - 若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的估值中应用的重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较管理层估计值高1%,可赎回优先股现值增加7,656千元;低1%,减少7,658千元[153] - 2024年6月30日缺乏流动性折扣(DLOM)为2%;2023年12月31日为7
声通科技(0249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0 21:06
总收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3712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28080万元增加9030万元,增幅32.2%[2][4][10] - 公司总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2.808亿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3.712亿元,同比增加32.2%[31]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3.71173亿元,期内亏损5897.74万元,每股亏损19.09元[58]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企业级解决方案收入约36650万元,同比增加34.3%[2][4] - 其他业务收入471.8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807.4万元减少41.6%[2] - 企业级解决方案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2.72769亿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3.66455亿元,同比增加34.3%;其他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807.4万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471.8万元,同比减少41.6%[29] - 来自系统集成商的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2.35566亿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2.87051亿元,同比增加21.9%;来自企业级用户的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3720.3万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7940.4万元,同比增加113.4%[30] - 城市管理及行政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08327亿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1.26893亿元,同比增加17.1%[31] - 汽车及交通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6980.8万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1.14484亿元,同比增加64.0%[31][32] - 通信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4984.9万元减少至2024年同期的3991.6万元,同比减少19.9%;金融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3745.6万元减少至2024年同期的3264.6万元,同比减少12.8%[31][33] - 其他行业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732.9万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5251.6万元,同比增加616.5%[31] - 2024年上半年按收入确认时间划分,一段时间内的收入为54,834千元,某一时刻的收入为316,339千元;2023年分别为63,488千元和217,355千元[71] - 2024年上半年企业级解决方案收入为366,455千元,其他收入为4,718千元;2023年分别为272,769千元和8,074千元[72]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收入为369,993千元,其他国家收入为1,180千元;2023年分别为276,343千元和4,500千元[75] 毛利与毛利率情况 - 综合毛利1624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13810万元增加2430万元,增幅17.6%[2][5][10] - 毛利率由2023年同期的49.2%降至43.7%,减少5.5个百分点[2][5] - 公司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的1.38055亿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1.62366亿元,同比增加17.6%[28] - 公司毛利为1.624亿元,同比增加17.6%,毛利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49.2%降至2024年同期的43.7%[36] 利润情况 - 期内亏损58977.4万元,而2023年同期盈利190.8万元,同比变动 - 31010.6%[2] - 调整后净利润4304.6万元,同比减少39.2%[2][6] - 调整后净利润率为11.6%,较2023年同期减少13.6个百分点[2][6] - 公司期内亏损从2023年上半年的190.8万元扩大至2024年同期的5897.74万元,同比扩大31010.6%[28] - 公司期内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的190万元减少至2024年同期的亏损5.898亿元[4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589,774千元,2023年同期利润为1,908千元[5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综合收益总额为 - 589,852千元,2023年同期为2,101千元[5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为 - 78千元,2023年同期为193千元[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分别为19.09元及0.05元,对应归属亏损分别为328912千元及864千元[84] 项目与合约情况 - 期末进行中的项目数量为178个,较2023年同期的98个增加81.6%[8] - 期末未付合约金额为64143.2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50736.6万元增加26.4%[8] 费用情况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约为人民币643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26.9%[12] - 公司营业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1.428亿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2.088亿元,同比增加46.2%[35]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1780万元减少至2024年同期的570万元[37]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5070万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6430万元[38] - 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390万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780万元[39] - 公司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2950万元稳定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3380万元[40]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从2023年上半年的8.18万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116.7万元,同比增加1326.7%[28]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从2023年上半年的80万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1170万元[41] - 公司净财务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530万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780万元[42] - 公司可赎回注资变动从2023年上半年的6890万元增加至2024年同期的6.328亿元[43]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5,732千元,2023年为17,843千元[76] - 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利得净额为2千元,2023年为30千元[76]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7,778千元,2023年为5,335千元[78] - 2024年上半年折旧费用(物业及设备)为10,675千元,2023年为858千元[80]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520万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32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3亿元[49][50] - 现金由2023年底的4690万元增加9.8%至2024年6月底的5150万元[5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5,221千元,2023年为24,766千元[6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3,162千元,2023年为146,843千元[6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2,992千元,2023年为202,453千元[64]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债务总额为22.1456亿元,较2023年底的13.7256亿元有所增加[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使用银行信贷限额6.163亿元,未动用银行融资为1.197亿元,银行贷款利率在2.70% - 7.00%之间[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135.5%[52]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及设备为88,675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6,647千元有所下降[60] - 2024年6月30日无形资产为142,04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0,682千元有所上升[60]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为307,133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9,956千元大幅增加[60]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 1,200,00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 - 455,940千元亏损扩大[60] - 2024年6月30日净负债为580,28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净资产7,572千元[6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总额为604,66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683千元[61] - 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1041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53千元[9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67232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02705千元[93] - 2024年6月30日货品及服务预付款项为254661千元,2023年为233834千元;购买物业、设备及无形资产预付款项为269339千元,2023年为145002千元;服务预付款项为37794千元,2023年为34954千元[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一年以内为560,496千元,一年后但两年内为82,518千元,两年后但三年内为4,443千元,总计647,457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505,107千元、72,420千元、5,297千元和582,824千元[9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现金为51,485千元,存放于中国内地的现金为51,478,000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46,876千元和46,870,000元[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35,686千元,其中贸易应付款项为12,211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43,389千元和14,402千元[96] 资本开支情况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1.80185亿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1.45565亿元[53] 税务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税项为4510千元,递延税项为 - 2591千元;2023年同期即期税项为 - 139千元,递延税项为3047千元[81] - 公司及附属公司法定税率为25%,公司2021 - 2024年、上海渊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23 - 2026年享受15%优惠税率[81] 金融资产与注资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2291000元,2023年同期为收益8441000元[90] - 2020年A轮融资,投资者以74,400,000元认购4,960,000股股份;2021年B轮融资,投资者以140,400,000元认购3,510,000股股份;2022年B + 轮融资,投资者以104,800,000元认购2,620,000股股份;2023年C轮融资,投资者以180,000,000元认购2,769,230股股份[98] - 可赎回注资的股份赎回价为各轮原始发行价加按原始优先股发行价每年8%计算的每日累计金额减去所有已付股息总和与相关轮次股份在赎回日公平市值的较高者[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可赎回注资年初为852,912千元,账面价值变动为632,820千元,年末为1,485,732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527,970千元、146,892千元和852,912千元[102] - 2024年6月30日缺乏流动性折扣(DLOM)为2%,2023年12月31日为7.0%[103] - 2024年6月30日DLOM增加1%,可赎回注资账面价值估计变动对除所得税前利润影响为增加280千元,减少1%则为减少280千元[103] - 2023年12月31日DLOM增加1%,可赎回注资账面价值估计变动对除所得税前利润影响为增加7,656千元,减少1%则为减少7,658千元[103] - 2024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为679千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为26,304千元,可赎回注资公允价值为1,485,732千元[104] - 2023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为771千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为28,595千元,可赎回注资公允价值为852,912千元[105] - 2024年6月30日,估计DLOM变动增加/减少5%,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