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恒大(03333)

搜索文档
5月12日电,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公告称,CEG清盘人及CEG Holdings临时清盘人已于5月12日向香港法院提出联合申请,请求将公司持有的CEG Holdings的一股普通股转让给盛建以及不得撤销转让申请。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快讯· 2025-05-12 19:42
公司公告内容 - 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CEG清盘人及CEG Holdings临时清盘人于5月12日向香港法院提出联合申请 [1] - 联合申请请求将公司持有的CEG Holdings一股普通股转让给盛建以及不得撤销转让申请 [1] - 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1]
中国恒大:CEG清盘人及CEG Holdings临时清盘人已于5月12日向香港法院提出联合申请
快讯· 2025-05-12 19:39
公司公告内容 - CEG清盘人及CEG Holdings临时清盘人于2025年5月12日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出联合申请 [1] - 申请请求根据《公司条例》第199条及附表25第1部第2段认许将公司持有的CEG Holdings一股普通股转让给盛建有限公司 [1] - 申请同时请求不得凭借CWUMPO第182条使转让无效的确认令 [1] 股票交易状态 - 公司股份自2024年1月29日上午10时18分起暂停买卖 [1] - 股份将继续停牌直至另行通知 [1]
中国恒大集团:撤销转让申请
快讯· 2025-05-12 19:38
公司法律事务 - CEG清盘人及CEG Holdings临时清盘人于2025年5月12日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联合申请 请求撤销中国恒大持有的CEG Holdings一股普通股转让给盛建(BVI)有限公司的交易[1] - 该股份转让发生于2022年12月30日 清盘人认为该交易构成逊值交易 因转让价值大幅低于当时股份价值且盛建无力偿还债务[1] - 香港法院已安排2025年6月25日进行撤销转让申请的聆讯 英属维尔京群岛法院有权作废交易并恢复原有股权状况[1] 公司交易状态 - 中国恒大股份自2024年1月29日起暂停买卖 并将继续停牌直至另行通知[1] - 争议涉及CEG Holdings一股普通股的股权转让 清盘人寻求通过法律程序将该股份归还给盛建(BVI)有限公司[1]
可处置账面资产不足100亿,恒大清盘进入实质阶段
搜狐财经· 2025-05-07 03:08
清盘程序关键裁决 - 香港高等法院裁决仅法定债权人可参与清盘监督机构,经济权益持有者被排除在外 [1] - 由于公司资不抵债,股东无剩余资产分配权 [1] - 清盘进入实质阶段,但资产规模有限、跨境处置障碍及债权人博弈导致债务清偿存变数 [1] 可处置资产状况 - 清盘人对中国恒大可处置账面资产不足100亿元,主要包括恒大物业(约50亿港元)、恒大汽车(不足10亿港元)、中国儒意债权(20.7亿港元)及大湾区投资权益(15.5亿元) [1] - 资产横跨香港、内地及开曼群岛等多法域,部分因抵押、查封或法律纠纷难变现 [1] - 许家印家族境外冻结资产(私人飞机/豪宅等)需跨国追索 [1] 许家印个人资产与债务 - 许家印持有公司近60%股份,但拒绝公开个人资产详情 [4][5] - 清算人向丁玉梅等七名被告追讨60亿美元分红和薪酬 [5] - 丁玉梅声称许家印欠她330亿港元(42亿美元),其子欠10亿港元 [5] - 丁玉梅被曝在全球拥有多处房产,价值达2.85亿美元 [5] 高管资产限制 - 夏海钧被要求披露名下资产,香港法庭对其名下600亿港元资产实施禁制令 [5] - 夏海钧每月仅可支取5万港元生活费 [5] 清盘人追索行动 - 香港和伦敦法院对丁玉梅发出全球资产冻结禁令,追回约60亿美元分红及酬金 [8] - 英国法院冻结丁玉梅资产,允许每月支取2万英镑生活费 [8] - 香港高等法院批准出售许家印祥景楼房产以偿还债务 [8] - 安迈顾问接管许家印私人飞机并挂牌出售 [8] 子公司清盘进展 - 香港高等法院向恒大旗下天基控股发出清盘令 [8] - 中国恒大附属公司"CEG Holdings"被香港高等法院下令清盘 [9] 橡树资本追索行动 - 橡树资本委任清盘人追索恒大离岸子公司资产 [11] - 橡树资本创始人称若不能接管担保资产将是玩忽职守 [11] - 橡树资本曾提供10亿美元担保贷款,抵押物包括恒大香港元朗地块及江苏启东项目 [13] - 香港元朗地块以6.37亿美元出售,恒大预计亏损7.7亿美元 [13]
新裁决!恒大清盘迎来关键进展,许家印仍拒绝披露个人资产
观察者网· 2025-05-06 14:48
中国恒大清盘程序进展 - 香港高等法院于4月17日裁决恒大清盘程序仅限法定债权人参与监察委员会(COI),排除经济权益持有者及股东[1][3] - 法院强调清盘须基于法律权利而非经济权益,避免程序混乱,并指出控股股东可能涉及历史不当行为需防范干扰[3] - 恒大股票自清盘令颁布后持续停牌,清盘人已接管公司资产但回收价值有限[1][4] 恒大债务与资产状况 - 公司总债务规模达2.4万亿元人民币,总资产仅1.74万亿元人民币,资不抵债缺口显著[4] - 清盘人追讨对象包括恒大资产及高管非法所得,如前总裁夏海钧等被追讨60亿美元股息及酬金[4] - 子公司天基控股已进入清盘程序,安迈顾问被委任为共同清盘人,进一步复杂化债务处理[7] 许家印及相关资产处置 - 创始人许家印控制恒大近60%股份,但其拒绝披露个人资产细节,清盘人已接管其私人飞机(空客A319,机龄14年)并挂牌出售[6] - 许家印此前通过"技术性离婚"将427亿元人民币资产转移至前妻丁玉梅名下,后者600亿港元资产(含500亿金融资产)已被法庭冻结[6] - 清盘人可能采取冻结资产、跨境司法协作甚至刑事责任追究等措施,但效果取决于法律执行力度[7] 清盘程序挑战 - 恒大尚未提出可行债务重组方案,子公司清盘令加剧整体处理难度[7] - 法院清盘令虽提供框架,但债权人回收率极低,追偿过程面临法律与国际协作障碍[4][7]
中国恒大,最新公告!
证券时报· 2025-05-03 12:24
中国恒大清盘程序进展 - 香港高等法院于4月17日裁决恒大清盘程序仅限法定债权人参与监察委员会(COI),排除经济权益持有者及股东[2][4] - 法院强调清盘须基于法律权利而非经济权益,避免程序混乱及滥权风险,并指出控股股东可能涉及历史不当行为[4] - 清盘人需通过联交所、新交所及主流媒体公告征集债权人意向,42日内提交COI组成方案[4] 恒大清盘历史与现状 - 香港高等法院2023年1月29日颁布恒大清盘令,委任安迈顾问杜艾迪及黄咏诗为清盘人[5] - 清盘人已从公司资产回收少量价值,但公司流动性仍极度有限,未提出可行重组方案[5] - 恒大子公司天基控股于2024年2月21日被颁令清盘,同样由安迈顾问团队接管[6] 恒大汽车运营危机 - 恒大汽车因未发布财务业绩、违反上市规则第13.24条等被联交所要求满足复牌指引,否则面临2026年9月退市风险[7][9] - 其上海子公司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法院指定管理人接管[9] - 公司2024年审计工作因资金短缺停滞,未能找到战略投资者缓解流动性危机[10]
新进展!中国恒大,刚刚公告!
券商中国· 2025-05-02 23:16
恒大清盘裁决核心内容 - 香港高等法院于4月17日裁决恒大清盘程序仅限法定债权人参与 经济权益持有者被排除在外 [1] - 法院支持清盘人排除股东参与决策 明确控股股东可能涉及历史不当行为需防范干扰清算 [4] - 恒大股票将继续停牌 清盘进入实质性阶段但跨境资产处置等仍存不确定性 [1] 清盘程序具体安排 - 监察委员会成员资格严格限定为持有法定债权的债权人 债券最终持有人无权参与 [2] - 清盘人需通过联交所等渠道公告征集债权人意向 42日内提交监察委员会组成方案 [4] - 共同清盘人已接管许家印私人飞机等资产并挂牌出售 包括机龄14年的空客A319 [6]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2.39万亿元 总资产1.74万亿元 资不抵债状况严重 [5] - 清盘人从公司资产回收少量价值 但流动资金仍有限 尚未找到可行重组方案 [6] - 许家印及前妻多项境外资产被冻结 包括空客A330、游艇及劳斯莱斯幻影等 [7] 债务重组进展 - 2024年1月29日正式颁令清盘 安迈顾问被委任为共同清盘人 [6] - 子公司天基控股等进入清盘程序 进一步复杂化整体债务处理 [5] -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对恒大及许家印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 [7]
5月2日电,中国恒大公告,有关清盘的进一步消息将于适当时候另行公布,股票继续停牌。
快讯· 2025-05-02 19:03
智通财经5月2日电,中国恒大公告,有关清盘的进一步消息将于适当时候另行公布,股票继续停牌。 ...
负债162亿!又一家建工巨头被恒大拖垮了
商业洞察· 2025-04-27 16:47
合肥建工破产事件分析 - 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作为建筑行业老牌国有企业 曾在全国市场风光无限 但最终因资不抵债而倒下 [5] - 公司成立于1958年 历经67年发展 从地方国企成长为安徽建筑业龙头 手握"鲁班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跻身全国建筑业500强 [5] - 截至2024年11月 公司资产总额127.3亿元 负债总额162.29亿元 净负债缺口达35亿元 资产负债率急剧攀升至127% [12] 破产原因分析 - 高度依赖恒大集团 高峰期垫资施工 仅2021年就有2.7亿元工程款无法收回 [7] - 内部贪腐与管理混乱 原董事长刘国福违规收受礼品 滥用职权 造成国有资产"特别重大损失" [9] - 2018年并入海螺集团后 管理层未能抓住转型窗口期 反而在行业下行时继续加码高风险合作 [12]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恒大2万亿元负债中 大部分来自建筑公司和供应商 南通三建 嘉寓集团等昔日巨头接连倒下 [8] - 2024年以来 建筑行业已有超20家大型企业申请破产 主要由于房地产需求萎缩 资金链紧绷与利润摊薄 [12] - 行业数据显示 2024年建筑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同比激增 房企暴雷"后遗症"仍在发酵 危机正向上下游蔓延 [14] 行业应对措施 - 地方政府正通过国企接盘 专班复工等方式处理恒大遗留项目 [14] - 建筑企业需转向绿色建筑 城市更新等新兴领域 并建立客户信用评估体系 [14] - 行业洗牌已不可避免 活下来的企业可能迎来更健康的生态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