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金公司(03908)
icon
搜索文档
2023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境内外市场景气度有所下行
华创证券· 2024-04-03 00:0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29.9亿元,同比下降11.9%[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61.6亿元,同比下降19%[1] - 公司2023年轻资产业务收入占比下降至52.6%,同比减少8.5%[1] - 公司2023年重资本业务收入占比增至40.1%,同比增加3.4%[1] - 公司2023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下降至45.3亿元,同比减少13.4%[1] - 公司2023年A股IPO承销金额降至322.4亿元,同比减少58.6%[1] - 公司2023年再融资承销金额降至825.4亿元,同比减少34%[1] - 公司2023年资管规模下降至6568.8亿元,同比减少19.5%[2] - 公司2023年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2.1亿元,同比减少11.2%[2] - 公司2023年自营资产规模扩张至3503.0亿元,同比增加4.2%[2] - 公司2023年自营业务收入为105.6亿元,同比减少0.5%[2] - 公司2023年两融余额增至358.1亿元,同比增加13.2%[3] - 公司2023年两融市占率上升至2.17%,同比增加0.1pct[3] - 公司2023年利息净收入为-13.4亿元,主要受境外利率上升影响导致融资利息支出增加[3]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4/2025/2026年的每股盈利分别为1.51/1.85/2.16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3%/22.6%/17.0%[4] - 公司2023A至2026E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56/7,283/8,931/10,450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0%/18.3%/22.6%/17.0%[4] - 公司2023A至2026E年的市盈率分别为6.78/5.73/4.67/3.99倍,市净率分别为0.47/0.45/0.42/0.39倍[4] - 公司2023年预计净利润为615.6亿元,2024年预计为730.4亿元,2025年预计为895.8亿元,2026年预计为1048.1亿元[7]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299亿元,2024年预计为2718.4亿元,2025年预计为3379.2亿元,2026年预计为3994.5亿元[7] - 公司2023年EPS为1.28元,2024年预计为1.51元,2025年预计为1.85元,2026年预计为2.16元[7] 公司团队 - 徐康是中金公司金融组的首席分析师,曾获得多个金融奖项[8] - 贾靖是中金公司高级研究员,负责银行业研究,曾获得多个银行业最佳分析师奖项[9] - 刘潇伟是中金公司研究员,主要研究证券行业及财富管理领域[10] - 陈海椰是中金公司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保险行业及养老金领域[11] - 崔祎晴是中金公司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金融科技及资产管理领域[12] - 林宛慧是中金公司研究员,主要负责银行业研究[13]
公司年报点评:四季度业绩环比改善,投行业务龙头地位稳固
海通证券· 2024-04-01 00:00
财务数据 - 中金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35446百万元,同比下降5%[9] - 中金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6156亿元,同比下降19%[2] - 中金公司2023年资管收入为12.1亿元,同比下降11.2%[5] - 中金公司2023年投行业务收入为37.0亿元,同比下降47.2%[4] - 中金公司2023年每股净资产预测为18.80元,2024年预测为19.82元[7] - 中金公司2023年投资收益为105.6亿元,同比下降0.5%[6] - 中金公司2024年合理价值区间为14.25-16.29港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7] - 中金公司2023年经纪业务收入为45.3亿元,同比下降13.4%[3] - 中金公司2023年财富管理业务产品保有规模约3500亿元,同比增长3.5%[3] - 中金公司2023年投行业务债券主承销规模持续上升,IPO储备项目43家[4] - 中金公司资产总计在2022年至2026年间逐年增长,从648764百万元增至667501百万元[12] 公司信息 - 分析师具备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独立客观出具报告,数据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14] - 分析师负责的股票研究范围包括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证券等公司[15] - 投资评级标准中,优于大市、中性、弱于大市和无评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市场表现[15] - 市场基准指数的比较标准包括优于大市、中性和弱于大市[16] - 报告仅供公司客户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公司不对使用报告内容引发的损失负责[17] - 报告所载资料仅反映公司发布当日的判断,证券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18] -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报告提供信息仅供特定客户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19] - 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海通证券研究所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再次分发[20] -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业务[20]
2023年年报点评:监管收紧致投行业务承压,看好公司中长期竞争优势
东吴证券· 2024-03-30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为354.46亿元,同比下降5.22%[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61.56亿元,同比下降18.97%[1] - 公司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2.40/71.2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36%/14.24%[1] - 预计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82.61亿元,对应增速15.89%[1] - 持有人净利润增长率为24%和15.89%[1] - 已发行长期债券的增长率分别为17.49%、5.46%、7.16%、7.63%和8.22%[1] - 非流动负债合计增长率为8.28%、6.04%、5.76%、6.13%和6.58%[1] 预测展望 - 中金公司2026年预计的总资产为7226.22亿元人民币[2] - 2026年预计的总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为44063亿元人民币[2] - 2026年预计的总支出金额为339.69亿元人民币[2] - 2026年预计的净利润归属于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为8261亿元人民币[2] - 2026年预计的流动负债合计为4685.19亿元人民币[2] 其他信息 - 公司投行业务收入大幅下滑,主要受监管收紧和市场情绪疲软影响[1] - 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5%,财富管理业务保有规模连续四年正增长[1] - 本报告采用相对评级体系,建议投资者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做出买入或卖出决定[7] - 投资决策不应仅依赖本报告,需充分考虑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7] - 公司地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星阳街5号,邮政编码215021,传真号码为(0512)62938527[7]
中金公司2023年报点评:发行放缓业绩承压,专业性提升强化优势
国泰君安· 2024-03-29 00:0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营收为229.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87%[2]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61.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97%[2] - 公司2024-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为1.33/1.50元人民币,略低于预期[2] - 公司2024年PE为13.51倍,PB为0.93倍,维持增持评级[2] - 公司2023年投行业务净收入同比下滑47.16%,汇兑收益同比增长300.01%[2] 业务展望 - 公司预计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将持续推进,有望实现超预期增长[3] - 公司2022-2026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现不同幅度的增减变化[4] 估值和资格 - 公司与可比公司中信证券和东方证券的估值对比显示PE和PB处于较低水平[5] - 公司具备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分析师具备专业胜任能力[6] 投资提醒 - 报告提醒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不应将报告作为唯一参考因素[10] - 报告中提到,投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其中增持表示相对当地市场指数涨幅15%以上,谨慎增持表示涨幅介于5%~15%之间,中性表示涨幅介于-5%~5%,减持表示下跌5%以上[13] 其他信息 - 报告中列举了多个海外当地市场指数,包括亚洲、美洲、欧洲和澳洲的指数名称[14] - 报告提供了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联系方式,包括上海、深圳和北京的地址、电话和邮箱信息[13]
2023年报点评:发行放缓业绩承压,专业性提升强化优势
国泰君安· 2024-03-29 00:0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营收为229.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87%[2]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61.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97%[2] - 公司2024-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为1.33/1.50元人民币,略低于预期[2] - 公司2023年投行业务净收入同比下滑47.16%至37.02亿元人民币[2] - 公司2023年汇兑收益同比增长300.01%至13.61亿元人民币[2] - 公司2022-2026年营业收入呈现逐年增长趋势[4] - 公司2022-2026年净利润预计逐年增长[4] - 公司2022-2026年PE和PB比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4] 业务展望 - 公司围绕功能性不断提升业务专业能力,有望受益于行业供给侧改革[3] - 公司面临权益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3] 投资评级 - 中金公司(3908)的2026年预期EPS为1.63,P/E为5.17,评级为增持[5] - 中金公司(3908)的2026年预期BVPS为21.61,P/B为0.39,评级为增持[5] 投资建议 - 投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根据市场表现分为增持、谨慎增持、中性和减持四个等级[13] - 投资建议的比较标准是报告发布后的12个月内的市场表现,相对当地市场指数涨跌幅为基准[13] 市场指数 - 中金公司提供了海外当地市场指数的名称,包括亚洲、美洲、欧洲和澳洲等地区的指数[14]
中金公司(0390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0:10
公司概况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1] - 公司愿景是成为享誉全球、创新驱动的国际领先投资银行[2] - 公司名称为中金公司,英文名为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Limited,英文简称为CICC[47] - 公司总裁为吴波[45]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827,256,868元,净资本为人民币44,125,911,819元[47] 子公司情况 - 中金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中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5] - 中金期货有限公司是中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5] - 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是中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5] - 中金瑞石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中金财富证券的全资子公司[5] - 中金浦成投资有限公司是中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5] - 中国国际金融(国际)有限公司是中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5] - 中金香港证券有限公司是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的全资子公司[5] - 中金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资产管理的全资子公司[5] - 中金香港期货有限公司是中国国际金融香港期货的全资子公司[5] - 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Singapore) Pte. Limited是中金国际的全资子公司[6] 财务情况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拟采用现金分红方式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80元,总额为人民币868,906,236.24元[13] - 公司2023年末总资产达到人民币624,306.6百万元,净资产为人民币104,603.3百万元[30] - 公司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人民币35,446.2百万元,实现净利润人民币6,156.1百万元[30] - 公司2023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4%,较2022年度下降2.5个百分点[74] 市场表现 - 公司在2023年中资企业全球股本融资排名第二,港股IPO融资排名保持第一[30] - 公司全年完成绿色相关项目交易规模超过6,000亿元[33] - 公司在2023年获得多个奖项,包括最佳证券公司、最佳做市商等[68] 业务拓展 - 公司在境内拥有多家子公司,包括中金财富证券、中金资本、中金基金等,共有200多个证券营业部,同时在境外市场也有子公司或分支机构[59] - 公司近年来致力于提高核心竞争力、加速创新业务投入、深化境外业务发展,力图实现均衡发展的主营业务结构,努力成为一家全球影响力的金融机构[60] - 公司设有战略与ESG委员会、股东大会、薪酬委员会、监事会、董事会等组织机构,构建了规范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61] 品牌形象 - 公司在金融服务行业树立了优良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稳固的市场声誉[87] - 公司通过品牌培育和文化建设持续强化市场领先地位,吸引优秀人才、拓展业务范围并赢得重要商机[88] - 公司拥有高质量、广泛深厚的客户基础,覆盖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中重要企业、成长企业、机构客户和财富客户[89] 投资业务 - 公司2023年私募股权业务资产规模达到4018亿元[141] - 公司2023年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为1434.12亿元,同比增长25%[143] - 公司2023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资产规模为2967.81亿元,同比增长13%[143]
中金公司(03908)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0-30 17:3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 - 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66亿元,同比减少9.94%;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6.08亿元,同比减少23.36%[2][4]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50.45亿元,同比减少30.53%;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47亿元,同比减少51.76%[4]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使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260.26亿元[4] - 2023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182元/股,同比减少56.79%;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852元/股,同比减少26.84%[4] - 2023年第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2%,较去年减少1.53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为4.84%,较去年减少2.27个百分点[4] - 2023年第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42亿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4.48亿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6248.74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68%;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总额1032.0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4.05%[4] - 其他收益中汇兑收益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057,543,228元,上年同期为1,257,102,759元,变动比例63.67%[8] - 其他业务收入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3,298,504元,上年同期为16,196,365元,变动比例229.08%[8] - 营业外支出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37,365,820元,上年同期为65,577,830元,变动比例109.47%[8] - 所得税费用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29,628,158元,上年同期为1,232,469,078元,变动比例 -57.03%[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26,026,053,869元,上年同期为27,680,247,637元[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9,768,831,026元,上年同期为 -10,938,300,561元[9] - 筹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15,772,698,608元,上年同期为 -15,888,459,219元[9] - 2023年9月30日资产总计6248.7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487.64亿元下降3.68%[16] - 2023年9月30日负债合计5213.6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492.89亿元下降5.08%[17] - 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74.66亿元,较2022年前三季度的193.93亿元下降9.93%[19] - 2023年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9.99亿元,较2022年前三季度的112.09亿元下降19.72%[19] - 2023年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 -8.28亿元,较2022年前三季度的 -3.84亿元亏损扩大[19] - 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111.41亿元,较2022年前三季度的38.20亿元大幅增长[19] - 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支出121.76亿元,较2022年前三季度的120.81亿元增长0.79%[19] - 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52.90亿元,较2022年前三季度的73.13亿元下降27.66%[19] - 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46.31亿元,较2022年前三季度的60.21亿元下降23.09%[20] - 2023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85元/股,较2022年前三季度的1.16元/股下降26.72%[20]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67.46亿元,2022年同期为956.5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27.72亿元,2022年同期为679.7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260.26亿元,2022年同期为276.80亿元[21] - 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39.37亿元,2022年同期为890.25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841.69亿元,2022年同期为999.63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7.69亿元,2022年同期为 -109.38亿元[22] - 2023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83.98亿元,2022年同期为820.74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941.70亿元,2022年同期为979.63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157.73亿元,2022年同期为 -158.88亿元[22][23] - 2023年前三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2.46亿元,2022年同期为4.83亿元[23] - 2023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为307.84亿元,期初余额为1676.81亿元,期末余额为1368.97亿元;2022年同期净增加额为13.37亿元,期初余额为1562.14亿元,期末余额为1575.51亿元[23] - 2023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273.9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6.46亿元[25] - 2023年9月30日融出资金为25.4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56亿元[25] - 2023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756.0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04.31亿元[25] - 2023年9月30日应付短期融资款为70.9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90.15亿元[26] - 2023年9月30日负债合计为2472.4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28.82亿元[26] - 公司2023年和2022年股本均为4,827,256,868元,其他权益工具均为16,400,000,000元,其中永续次级债券均为16,400,000,000元[27] - 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8,817,076,796元,2022年前三季度为10,986,550,504元,同比下降约19.75%[28] - 2023年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4,134,303,857元,2022年前三季度为6,565,671,323元,同比下降约37.03%[28] - 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585,040,326元,2022年前三季度为4,017,853,273元,同比下降约35.66%[29]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9,471,957,208元,现金流出小计为44,709,068,620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5,237,111,412元;2022年前三季度现金流入小计为47,284,993,757元,现金流出小计为20,430,300,871元,现金流量净额为26,854,692,886元[30] - 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5,734,322,354元,现金流出小计为72,089,704,972元,现金流量净额为3,644,617,382元;2022年前三季度现金流入小计为75,695,991,857元,现金流出小计为87,209,333,342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11,513,341,485元[31] - 2023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6,755,644,726元,现金流出小计为40,729,846,387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13,974,201,661元;2022年前三季度现金流入小计为32,446,939,129元,现金流出小计为40,901,117,510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8,454,178,381元[32] - 2023年前三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23,331,096元,2022年前三季度为253,263,641元[32] - 2023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为15,543,364,595元,期初余额为54,554,029,381元,期末余额为39,010,664,786元;2022年前三季度净增加额为7,140,436,661元,期初余额为48,059,468,628元,期末余额为55,199,905,289元[32] - 2023年其他综合收益为45,112,779元,2022年为6,527,551元,同比增长约591.09%[27]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因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减少及外汇衍生品业务收益下降[6] 财务数据变动原因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减少,主要因金融工具现金流出、拆入资金降幅扩大等[6] 在建工程数据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在建工程较上年度末增长34.69%,主要因办公楼建造投入增加[7] 股东持股情况 -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数量为1,936,155,680股,持股比例40.11%[11]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1,902,965,534股,持股比例39.42%[11] - 海尔集团(青岛)金盈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191,283,300股,持股比例3.96%[11] 公司准则执行及人员信息 - 2023年起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或准则解释等不涉及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的财务报表[33] - 公告日期为2023年10月30日[33]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张薇女士、孔令岩先生、谭丽霞女士及段文务先生[3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吴港平先生、陆正飞先生、彼得•诺兰先生及周禹先生[33]
中金公司(0390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2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普通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4] - AUM或资产管理规模指受托管理的资产金额[4] - 中金国际有限公司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4] - 中金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4] - 中金公司是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H股在香港聯交所上市,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5] - 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是中金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於2019年8月更名為中國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5] - 中金公司的H股是以港元認購及買賣并於香港聯交所上市[5] - 中金公司的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5] - 中金公司是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於2015年6月1日由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從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5] - 中金公司的H股股份代號是03908[5] - 中金公司的A股股份代號是601995[5] - 中金公司的H股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幣1.00元的普通股[5] - 中金公司的H股在香港聯交所上市[5] - 中金公司的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5] - 中金公司2023中期报告中,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8] - 本中期报告未经审计,但已经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阅[9]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战略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息科技风险、合规风险、法律风险、洗钱风险、声誉风险等[12] - 公司从组织架构、管理机制、信息技术系统、风险指标体系、人才队伍建设以及风险应对机制等各方面进行防范和管理[13] - 公司名称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为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Limited,注册资本为人民幣4,827,256,868元,净资本为人民幣46,085,994,466元[15] - 公司股票种类包括A股和H股,A股股票简称为中金公司,股份代号为601995,H股股票简称为中金公司,股份代号为03908[17]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證券業務、外匯業務、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證券公司為期貨公司提供中間介紹業務、證券投資基金託管[16] 业绩总结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公司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为18,606.7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5.4%[1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公司所得税前利润为4,129.9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下降8.6%[1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60.6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下降7.3%[1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670人民币元╱股,较2022年同期下降9.8%[1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公司资产总额为650,364.6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0.2%[1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公司负债总额为547,696.3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下降0.3%[1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总额为102,360.6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3.2%[1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8%,较2022年12月31日下降0.8个百分点[1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1.4%,较2022年12月31日下降0.8个百分点[18] 市场趋势 - 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快于去年全年3.0%的经济增速[2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23] - 2023上半年中國資本市場服務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0萬億元[24] - 2023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新成立份額5,286億份,資產淨值較2022年底繼續提升[24] - 北向資金上半年流入1,833億元,高於2022年全年淨流入規模[25] - 今年上半年股指表現好於去年同期、債指漲幅擴大;A股股票日均成交額9,446億元[26] - 金融對經濟的支持持續加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2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完成科创板和創業板IPO融資規模超人民幣220億元,包括阿特斯、德爾瑪等標桿項目[4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相關股本項目交易規模近人民幣500億元,包括中國電建A股非公開發行、恩捷股份A股非公開發行等項目[4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相關股本項目交易規模近人民幣350億元,包括法拉帝米蘭上市等項目[49
中金公司(0390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7:2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03908),A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601995)[8] - A股为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普通股,以人民币认购及买卖并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7] - H股为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普通股,以港元认购及买卖并于香港联交所上市[8] - 中金资本于2017年3月在中国注册成立,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7] - 中金基金于2014年2月在中国注册成立,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7] - 中金期货于2004年7月在中国注册成立,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7] - 中金国际于1997年4月在香港注册成立,2022年6月更名,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7] - 中金财富于2005年9月在中国注册成立,2019年8月更名,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8] - 海尔金盈于2014年2月在中国注册成立,为公司股东[8]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827,256,868元[14] - 公司董事长为沈如军,总裁(首席执行官)为黄朝晖[14] - 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大厦2座27层及28层[14] - 公司香港营业地址为中国香港中环港景街1号国际金融中心第一期29楼[14] - 公司网址为http://www.cicc.com [14] - 公司电子信箱为Investorrelations@cicc.com.cn [14]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证券业务、外汇业务、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等[15] 报告期相关信息 - 公司发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计中期业绩公告[1] - 报告期为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10]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为18,606.7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17,651.0百万元增长5.4%[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支出总额为14,478.8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13,148.6百万元增长10.1%[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前利润为4,129.9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4,518.4百万元下降8.6%[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60.6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3,841.6百万元下降7.3%[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650,364.6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48,764.0百万元增长0.2%[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547,696.3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49,289.3百万元下降0.3%[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总额为102,360.6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9,188.1百万元增长3.2%[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净资本为46,086.0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5,336.9百万元增长1.7%[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8%,较2022年同期的4.6%下降0.8个百分点[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1.4%,较2022年12月31日的82.1%下降0.8个百分点[2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186.067亿元,同比增加9.556亿元,增长5.4%[9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606亿元,同比减少2.81亿元,下降7.3%[9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每股收益0.670元,同比下降9.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8%,同比下降[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6503.646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16.005亿元,增长0.2%[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5476.963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15.93亿元,下降0.3%[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总额为1023.606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31.725亿元,增长3.2%[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1.4%,较2022年末的82.1%下降0.8个百分点,经营杠杆率为5.4倍,较2022年末的5.6倍下降0.2倍[92] - 2023年上半年,剔除代客户持有的现金变动影响,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为136.602亿元,2022年同期为净增加额22.332亿元[9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7.914亿元,较2022年同期变动[9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筹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3.767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879亿元,增长1.4%[9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65.94亿元,同比下降4.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43.7%,同比降4.5个百分点,利息收入占比29.6%,同比升7.0个百分点,投资收益占比26.7%,同比降2.5个百分点[98][99][100] - 2023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4.01亿元,同比减少6.966亿元,下降9.8%[101][102] - 2023年上半年利息净支出4.194亿元,利息收入49.143亿元,同比增长25.4%,利息支出53.337亿元,同比增长24.3%[106] - 其他收益20.127亿元,同比增加16.626亿元,增长474.9%[98] - 当期净利润35.817亿元,同比减少2.679亿元,下降7.0%,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606亿元,同比减少2.81亿元,下降7.3%[98] - 2023年上半年利息收入总计491430万元,同比增加99400万元,增长25.4%[107] - 2023年上半年利息支出总计533370万元,同比增加104200万元,增长24.3%[107] - 2023年上半年利息净支出41940万元,同比增加4800万元,增长12.9%[107]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收益442660万元,同比减少61790万元,下降12.2%[109] - 处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损失净额为15660万元,较2022年同期变动主要因处置境外债券规模增加[11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收益净额458320万元,同比减少35200万元,下降7.1%[111] - 2023年上半年营业费用829300万元,同比增加67460万元,增长8.9%[113] - 职工薪酬559410万元,同比增加9430万元,增长1.7%[114] - 折旧及摊销费用84520万元,同比增加8570万元,增长11.3%[114] - 其他营业费用及成本181250万元,同比增加45110万元,增长33.1%[1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对联营及合营企业投资为10.28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125亿元,增幅1.2%[128] 行业市场环境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新成立份额5286亿份,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1833亿元,高于2022年全年[30] - 2023年上半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0%,比上年同期低25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2%,比上年同期低107个基点[30] - 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5.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0万亿元[30] - 截至2023年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40.3%/15.8%/20.4%/26.1%,高于全部人民币贷款增速11.3%[30] - 2023年上半年A股股票日均成交额9446亿元,融资融券期末余额较年初增长3%至1.6万亿元[31] - 2023年上半年A股IPO融资规模同比减少16%至2187亿元、A股再融资规模同比减少10%至2409亿元、信用债规模同比增长3%至9.4万亿元[31][32] - 2023年上半年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5基点、下调政策利率10基点[29] - 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调增2000亿元[30] - 2月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正式启动,首批主板注册制企业正式上市[29] - 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就《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6月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33] - 2023年上半年,A股IPO完成184单,融资规模2187.20亿元,同比下降15.9%;A股再融资完成133单,融资规模2408.85亿元,同比下降9.9%[46] - 2023年上半年,港股IPO完成28单,融资规模22.53亿美元,同比下降16.1%;港股再融资和减持完成99单,交易规模96.66亿美元,同比增加72.0%[46] - 2023年上半年,中资企业美股IPO完成17单,融资规模4.66亿美元,同比增加214.4%;中资企业美股再融资和减持完成22单,交易规模21.59亿美元,同比增加944.8%[46] - 2023年上半年境内信用债发行规模约9.36万亿元,同比上升2.9%;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为0.86万亿元,同比下降10.2%;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为4.37万亿元,同比下降16.8%;中资企业中长期境外债券发行规模为465.14亿美元,同比下降34.7%[52]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公告并购交易1453宗,合计交易规模约1499.62亿美元,同比下降30.7%;境内并购交易1267宗,交易规模约1192.89亿美元,同比下降36.9%;跨境并购交易规模约306.73亿美元,同比上升[58] - 2023年上半年末,上证综指较年初上涨3.7%,深证成指上涨0.1%,沪深300指下跌0.8%,中证500指上涨2.3%,创业板指下跌5.6%;恒生指数下跌4.4%,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4.2%,恒生科技指数下跌5.3%[63] - 2023年上半年,A股日均交易额9445.95亿元,同比下降3.4%;港股市日均交易额1155.39亿港元,同比下降16.4%;沪深港通北向净流入1833.24亿元,南向净流入1235.52亿港元[63] - 2023年上半年银行间市场现券交易总量达92.3万亿元[68] - 2023年上半年,沪深股票成交金额111.11万亿元,环比上升约1.5%;市场投资者新增737.36万人,较上年末增约25%;公募基金规模27.6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约6.4%[83] 公司优势与战略 - 公司2006年至2022年连续十七年被《亚洲货币》评为「中国研究(第一名)」[38] - 公司2012年至2022年连续十一年被《机构投资者》授予「大中华区最佳分析师团队奖(第一名)」[38] - 公司2020年设立中金研究院,专注于公共政策研究[38] - 公司拥有覆盖中国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旧金山、法兰克福和东京七个金融中心的国际网络[38] - 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三化一家」战略落地[35] - 公司拥有高质量、广泛深厚的客户基础,覆盖大型企业、成长企业、机构客户与财富客户[36] - 公司围绕「机构化」「国际化」「产品化」进行能力建设,推动新兴业务发展[37] - 公司具有突出的跨境业务能力,在跨境交易等领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38] - 公司拥有国际化、富有才干和经验丰富的研究团队,提供专业研究服务[38] - 公司拥有高效、合理的管理模式和全面、审慎的风险管理机制[40] - 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紧抓全面注册制机遇,提高服务国家战略质效,巩固核心优势,提升市场份额和客户覆盖数量[51] - 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结合固定收益产品创新与国家战略发展,加大多方面投入,稳固基础设施公募REITs领域优势,把握企业债务管理与信用修复业务机会[56] - 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增强风险防控意识,提高固收业务承揽质量和执行质量[57] - 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推进固定收益业务战略转型,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全球做市平台[70] - 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加强渠道建设,提升终端客户影响力,增强为不同客户提供高质量资产管理服务的能力[73] - 2023年下半年,中金基金将聚焦投研队伍和能力建设,坚持产品风格定型管理,积累产品业绩[77] - 2023年下半年,中金基金将推动高质量营销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与客户触达[7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投资银行业务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完成A股IPO项目9单,主承销金额202.18亿元,排名市场第三;完成A股再融资项目13单,主承销金额354.75亿元,排名市场第三[4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作为保荐人主承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