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03908)

搜索文档
高盛将联想列入7月买入名单 基础设施订单驱动持续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7-05 16:33
高盛发表7月亚太区策略报告,按盈利重评领先指标(Earnings revision leading indicator, ERLI)准则列出最 新的买入股(只列港股及中概股)名单: 腾讯(00700.HK)、阿里-W(09988.HK)、小米-w(01810.HK)、友邦(01299.HK)、拼多多(PDD.US)、港交所 (00388.HK)、中国平安(02318.HK)、快手(01024.HK)、国寿(02628.HK)、中国财险(02328.HK)、联想集 团(00992.HK)、金蝶国际(00268.HK)、瑞声科技(02018.HK)、中金公司(03908.HK)、比亚迪电子 (00285.HK)、名创优品(09896.HK) 7月4日,全球知名投行高盛发布的亚太区7月策略报告中,将联想集团(00992)纳入其基于盈利重评领 先指标 (Earnings revision leading indicator, ERLI)的港股及中概股买入名单。这一决策既反映了市场对联 想在AI产业链中全栈布局的认可,也与公司近期斩获的近2亿元轨道交通智能化订单形成共振,凸显其 在政企数字化与消费级AI终端的双重增长动 ...
特朗普法案落地:美股、美元迎变局?
Wind万得· 2025-07-05 06:43
当地时间7月3日当天,IMF发出警告称,"大而美"法案与财政赤字削减背道而驰,市场担忧加剧。多家机构对于 美股、美元接下来的走势看法出现分歧。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会通过其标志性的税收与支出法案("大而美"法案)后,将在独立日(4日)于白宫主持签署 仪式。 // 1180万美国人将失去医保 // 特朗普税收与支出法案以"锁定政策确定性"为主轴,兼顾了中产减负、产业激励与联邦财政结构调整。 对家庭而言,税务规划空间更加清晰; 对企业而言,税负结构延续了前一轮改革的友好取向; 对经济而言, 一方面,削减部分支出存在潜在风险;另一面,中短期有望提升消费信心与市场活力。 然而,财政可持续性依然是未来几年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大规模减税是否将加剧赤字,支出缩减是否会影响基层民生保障,联邦与州政府之间是否存在财政博弈风险,都 是市场将持续观察的重要议题。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估算, 预计到2034年,该法案将使国家债务增加4.1万亿美元,并使1180万美 国人失去医保 。 当地时间 7 月 3 日(周四), IMF 发言人朱莉 ・ 科扎克指出,美国推进的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 "大而美"法 案 )与 IMF" ...
以金融中介专业力量激活全球资本枢纽新动能——中资券商“展翼”香江
证券日报· 2025-07-05 00:09
"2025年以来,在AI、机器人等科技浪潮带动下,中国资产迎来价值重估,港股关注度显著提升。"中金 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王曙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项积极因素为优质大型IPO项目的推出提供了 窗口。蜜雪冰城、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优质企业赴港上市,其优异的后市表现进一步提振港股IPO市 场情绪。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这首传唱不息的旋律,其蕴含的意象恰与当下中国香港资本 市场所呈现的蓬勃发展态势形成呼应。2025年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热潮涌动,中资券商作为核心参与者之 一,正积极发挥中介力量,大步迈向舞台中央。 记者注意到,在政策红利、战略深耕、技术创新等因素驱动下,中资券商逐步打破过往由国际投行主导 的市场格局,不断扩展业务版图,业务触角从IPO保荐延伸至虚拟资产交易,从传统投行业务迈向科技 金融前沿阵地,实现了从传统业务到多元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香港成为"全球资本 配置中国资产的核心枢纽",吸引国际资本加速布局。 重构港股IPO市场承销格局 港股市场凭借其成熟的资本市场环境、灵活的上市制度以及国际化的投资者群体,成为企业融资和全球 化布局的重要选择。 Wind资讯数据显示,上 ...
2025年湖南湘江新区金融到家系列 “惠及千企 产融有招”投融资对接会圆满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7-04 20:17
活动概况 - 2025年湖南湘江新区金融到家系列投融资对接会成功举办 活动由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财政金融局主办 湘江新区企业融资及上市服务中心和招商银行长沙分行承办 [1] - 会议汇聚招商局资本 啟赋资本 中金公司等头部投资机构专家 精准邀请20余家优质科创企业参会 [1] - 通过政策解读 融资策略分享 服务方案宣导以及现场交流等方式 为辖区企业注入金融动能 [1] 政银协同创新 - 招商银行长沙分行将深度协同湘江新区金融创新战略 构建"基金+产业+科技"新型服务模式 [3] - 招商银行为中小企业打造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和股权融资对接渠道 创新搭建"产融智库 产融生态 产融有招 产融科技"四合一服务体系 [3] 资本市场趋势 - 市场发生结构性转变 更看重企业现金流造血能力 出资主体从美元基金转变为国资基金/地方政府产业基金/上市公司CVC等机构为主 [4] - 热点行业更加聚焦新质生产力 投资机构对被投项目的遴选标准发生变化 [4] 政策支持 - 湘江新区解读《科技金融风险补偿信用贷款工作管理办法》 政府承担贷款本金损失70% 合作银行承担30% [5] - 政策每年安排5000万元预算作为风险补偿资金池 企业可获得最高3000万元风补贷款支持 [5] - 2025年1-6月 新区风补已支持257家次中小科技型企业获得风补信贷11.1亿元 累计支持2557家企业获得信用贷款100.8亿元 [5] 金融服务升级 - 招商银行推出"基金+产业+科技"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搭建"产融生态"服务体系 协助企业对接头部投资机构 [6] - 针对科创企业推出"科创贷" "科创人才贷" "招企贷"等信贷产品 提供纯信用方式的便捷融资通道 [6] 深度对接成果 - 会议组织分会场交流 企业与招商局资本 啟赋资本 中金公司等机构开展深度沟通 [7] - 企业代表与机构专家交换联系方式 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7] 招商银行战略布局 - 招商银行获准筹建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50亿元 将专业化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试点业务 [9] - 湖南湘江新区将深化与优秀金融机构合作 推动科技金融政策精准落地 优化"金融到家" "天天麓演"等平台功能 [9]
2025年港股IPO半年报——专题二:港股IPO繁华的背后与中介责任拷问
新浪财经· 2025-07-04 18:45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42家企业登陆港交所,合计募资1067亿港元,较2024年上半年同比激增688% [1] - 复苏由A to H大盘股与新经济赛道驱动,但存在破发率高企、绿鞋机制失效等乱象 [1] 中资机构主导保荐市场 - 中资机构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前5名中有3家中资机构 [1] - 中金公司以13单保荐、214.6亿港元规模位居榜首,保荐规模较第二名华泰证券(9单、133.9亿港元)领先近2倍 [1][2] - 中资券商优势来自A to H项目资源积累及外资机构活跃度降低 [1] 保荐机构破发情况 - 头部保荐机构破发率高企:中金54%、华泰67%、摩根士丹利60%、高盛50% [3][4] - 典型案例:中金保荐的METALIGHT首日最大跌幅30.3%,华泰保荐的新吉奥房车首日最大跌幅29.1% [3][4] - 中信建投保荐的海螺材料科技首日最大跌幅达47.7%,发行估值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5] 承销市场乱象 - 出现"无保荐、靠承销"现象:中银国际未保荐任何项目却跻身承销第5名,国泰君安国际靠参与宁德时代承销进入第12名 [6][7] - 互联网券商推高HKPO认购倍数至平均697.3倍,部分机构对低质量项目过度包装 [8][9] - TradeGo、利弗莫尔等机构承销项目呈现"机构冷、散户热"特征,国际配售认购倍数普遍低于1.5倍 [11][12] 中介机构责任缺失 - 绿鞋机制失效:破发项目首日收盘平均跌幅达5.7%,部分项目盘中跌超20% [5] - 部分券商形成"专职"承销包装类项目的业务模式,将散户视为"接盘侠" [11][12] - 中介机构短视行为可能引发"打新资金撤离-认购倍数下降-发行遇冷"的恶性循环 [13] 市场约束机制建议 - 机构投资者应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 [14] - 散户投资者需提高风险意识,避免盲目跟风打新 [14] - 中介机构应回归专业服务本质,强化项目质量把控 [13]
中金公司董事长陈亮会见卡塔尔投资促进局首席执行官谢赫·阿里
快讯· 2025-07-04 18:05
近日,中金公司董事长、管理委员会主席陈亮会见卡塔尔投资促进局首席执行官谢赫.阿里及卡塔尔自 由区管理局首席执行官谢赫.默罕默德.阿勒萨尼一行。各方就资本市场最新发展趋势、各项业务合作情 况及未来重点合作方向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多项共识。与会方共同表示,将积极推动多领域全方 位合作和中卡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共同引导两地企业开展双向投资。(中金公司官微) ...
券商多项排名首次公布!
证券时报· 2025-07-04 16:11
券商"五篇大文章"试评价结果 - 中证协已公布券商"五篇大文章"试评价结果,并将试评价得分作为正式评价的主要依据 [1] - 同时披露了券商与"五篇大文章"相关的12项业务排名情况,部分指标为行业首次公开 [1] 评价指标体系 - 定量评价占90分,定性评价占10分,另有附加分5分 [4] - 定量指标聚焦五大领域:科技金融(50分)、绿色金融(10分)、普惠金融(10分)、养老金融(10分)、数字金融(10分) [4] - 科技金融细分指标包括科技债券融资(10分)、股权融资(16分)、并购重组(12分)、股权投资(6分)、私募股权投资(6分) [4] - 定性评价主要考察机制建设(5分)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5分) [4] 业务排名情况 科技创新债券承销 - 主承销金额前五:中信证券(1281.91亿元)、中信建投(898.63亿元)、国泰海通(636.84亿元)、中金公司(587.97亿元)、华泰证券(342.2亿元) [6] - 主承销家数排名与金额排名基本一致 [6] 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 - 融资金额前五:中信证券(270.44亿元)、中信建投(209.3亿元)、中金公司(202.16亿元)、国泰海通(151.58亿元)、华泰证券(122.29亿元) [7][8][9] - 排名6-50位的券商融资金额从109.9亿元至0.27亿元不等 [9][10] 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 - 交易金额前五:中信证券(320.74亿元)、中信建投(153.9亿元)、中国银河证券(115亿元)、中金公司(76.17亿元)、华泰证券(73.07亿元) [11][12] 绿色债券承销 - 主承销金额前五:中信证券(165.44亿元)、中信建投(122.92亿元)、国泰海通(111.4亿元)、中金公司(88.43亿元)、招商证券(54.1亿元) [12] 民营企业债券承销 - 主承销金额前五:招商证券(381.5亿元)、广发证券(318.86亿元)、平安证券(185.6亿元)、中金公司(130.07亿元)、华泰证券(125.73亿元) [13] 个人养老金产品代销 - 代销规模前五:中金公司(2482.76万元)、中国银河证券(1806.2万元)、广发证券(1718.36万元)、招商证券(1391.35万元)、国信证券(1377.94万元) [14][15] 金融科技奖项 - 一等奖:国泰海通证券(全链路分布式证券核心交易体系)、中信证券(证券领域一站式知识图谱平台) [15] - 二等奖:广发证券(泰坦全品种投资管理一体化平台) [15]
今年第二批IPO现场检查名单公布:涉及12个项目,9家券商
搜狐财经· 2025-07-04 16:01
2025年第二批IPO现场检查名单 - 中证协随机抽取12家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包括长裕控股、易思维科技、恒运昌真空技术、芯密科技、埃泰克汽车电子、田园生化、振石新材料、康瑞新材料、未来氢能材料、电科蓝天、慧谷新材料、惠科股份 [1] - 12家公司中8家拟登陆上交所(3家主板+5家科创板),4家拟登陆深交所(3家主板+1家创业板) [2] - 保荐机构涉及9家券商,中信证券保荐3家居首,中金公司保荐2家,其余7家券商各保荐1家 [2] 审核状态与融资规模 - 10家公司处于已受理状态,易思维科技(科创板)和长裕集团(上证主板)处于已问询状态 [2] - 12个IPO项目融资额分布在6亿至85亿元区间,其中惠科股份85亿元(深证主板)、振石股份39.81亿元(上证主板)、未来氢能材料24.46亿元(科创板)位列前三 [3][4] - 融资额超过10亿元的项目共8家,占比66.7%,6-10亿元区间4家 [3][4] 重点公司分析 - 惠科股份为唯一曾终止IPO的公司,2022年创业板IPO撤回后转战深证主板,募资额较前次减少10亿元至85亿元 [4] - 惠科股份2022-2024年营收从271.34亿元增长至403.1亿元,净利润从亏损14.28亿元转为盈利33.39亿元,显示面板出货面积全球排名前三 [5] 历史检查情况 - 2025年首批抽检的力源海纳和强一股份均经历"中止审查"后恢复至已问询状态 [5] - 2024年三批抽检4家企业中2家撤回,2023年17家抽检企业12家撤回,撤回率70.6% [6]
多只QDII,放宽限购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15:55
QDII基金放宽大额申购限制 - 多只QDII基金近期放宽大额申购限制或恢复申购业务 包括鹏华、华宝、华安、汇添富等基金公司旗下产品 [1][2][4][5] - 华宝基金调整旗下多只QDII产品大额申购门槛 华宝致远混合型基金(QDII)从2万元上调至20万元 华宝纳斯达克精选股票发起式(QDII)从5000元上调至2万元 华宝海外科技股票(QDII-LOF)从2000元上调至1万元 [2] - 鹏华基金调整旗下QDII产品限额 鹏华全球高收益债(QDII)人民币份额从5万元上调至10万元 美元现汇份额从1万美元上调至2万美元 [4] QDII额度获批情况 - 6月底60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合计新增21.2亿美元QDII额度 距离上一次额度下发时隔约一年 [6] - 证券基金类机构中 22家各获5000万美元额度 12家各获4000万美元 9家各获3000万美元 10家各获2000万美元 7家各获1000万美元 [6][7] - 累计获批额度方面 易方达基金超过70亿美元 华夏和南方基金均超过60亿美元 [7] 行业观点 - 业内人士认为QDII基金放宽申购限制与新一轮QDII额度获批有关 [1][5] - 新额度到位后 基金公司可能优先放宽投资于热门市场的基金或将新额度分配给规模小的基金 [5]
港股生物医药市场:上半年IPO热潮涌动,募资金额达156亿港元
环球网· 2025-07-04 15:50
这股 IPO 热潮不仅体现在上市数量上,募资总额同样亮眼。Wind 数据表明,医药生物行业前六个月募资金额达 156 亿港元,是当期港股 IPO 募资规模第二高的行业。其中,恒瑞医药以 98.9 亿港元的募资额占据近"半壁江 山",其余 9 家公司合计约 57 亿港元的募资总和,也显著高于过去三年的平均水平。 这场IPO热潮背后,是港股市场流动性环境的显著改善。Wind数据显示,南向资金年内已累计净买入近7300亿港 元,为历史同期最高。这一数值,也高过了2014年-2023年这10年间任一年份的总额,距离2024年全年南向资金的 成交净买入额也仅相差约800亿港元。据中金公司测算,年内相对确定的南向增量资金为2000亿-3000亿港元,全 年累计流入可能超万亿港元。(南木)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2025 年上半年,港股生物医药市场掀起一股强劲的 IPO 热潮。截至 6 月 30 日,上半年 共有 10 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在港交所上市,而去年全年仅有 12 家。从行业分布来看,6 家属于医药生物行业,4 家属于医疗设备与服务行业,分列上半年 Wind 各行业港股 IPO 发行数量前两位。今年以来,多达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