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安在线(06060)

搜索文档
2023年年报业绩点评:投资改善驱动盈利扭亏,各版块量质并举
国泰君安· 2024-03-28 00:00
业绩总结 - 众安在线2023年年报显示,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4.7%[5] - 23年归母净利润为40.78亿元人民币,主要得益于承保盈利能力提升和投资端显著改善[2] - 科技输出收入同比增长40.0%,众安银行净收入同比增长42.9%,净亏损率收窄至109.1%[3] 业务拓展 -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6] - 本公司利用信息隔离墙控制内部信息流动,投资需谨慎[10] 投资建议 - 投资建议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包括增持、谨慎增持、中性和减持[13]
年业绩点评:连续3年承保盈利,创新基因或带动保费持续增长
开源证券· 2024-03-27 00:00
业绩总结 - 众安在线2023年保费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24.7%[1] - 2023年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比转盈,主要受到众安国际出售带来的一次性损益37.8亿元影响[1] - 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1.2/13.7亿元,同比分别下调72.4%/+22.0%[1] - 2023年承保综合成本率为95.2%,同比上升1.0pct,实现承保盈利11.9亿元[1] - 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4,078百万元,同比增长466.6%[2] - 承保端利润率从2022年的6.4%下降至2023年的4.9%[2] - 2023年净利率为12.2%,2024年预计下降至3.1%[2] - 2023年EPS为2.8元,2024年预计下降至0.8元[2] 评级展望 - 买入评级维持,2024年股价对应PE为14.1倍,PB为0.9倍[1]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包括保险需求减弱、渠道费用超预期上升、创新业务增长不及预期[6] 免责声明 - 本报告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的邀请[13] - 客户应注意本公司可能存在利益冲突,不应将本报告作为唯一投资决策因素[13] - 开源证券可能参与涉及证券的交易或向相关公司提供服务,存在业务关系[15]
多元生态,扭亏转盈
国信证券· 2024-03-27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总保费收入295.01亿元,同比增长24.7%[1] - 公司在维持业务较高增速的同时,实现综合成本率95.2%,同比改善1.0pt[1] - 公司去年实现保费收入55.51亿元,同比增长22.5%,延续业务的承保盈利能力[3] 用户数据 - 公司通过细化客群,进一步聚焦医疗升级需求人群,百万医疗占比同比增速14.4%,总保费达65.15亿元[3]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将增长331.95%[6] - 公司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将增长75.62%[6] - 公司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将为1.29元[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6年预计保险服务收入将达到349.78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约45.7%[8] - 2026年预计净利润将达到18.94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约1,097.5%[8] - 2026年每股净资产预计为15.78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约36.2%[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着力打造健康、数字生活、消费金融和汽车为一体的生态布局,2023年分别实现总保费收入增速9.2%、41.6%、22.5%、24.7%[2] 其他新策略 - 报告中的投资评级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卖出和超配等级[10] - 报告强调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醒投资者注意信息更新和修订[11] - 报告明确指出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的要约或邀请,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12] - 公司具备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等服务[13] - 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包括对证券价值、市场走势等进行分析[14]
众安在线(0606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16:31
公司业绩 - 2023年度总保费为29684639千元,较2022年的24005331千元增长23.6%[5][7][12] - 2023年度净利润为3845278千元,较2022年的-1384417千元有显著增长[5][7] - 2023年度每股基本收益为2.77元,较2022年的-0.76元有显著增长[5] - 2023年总保费增长24.7%,保险服务收入增长24.2%[7] - 承保综合成本率提高1.0个百分点至95.2%[7][13] - ZA Bank净收入增长42.9%至4,078百万港元[7][18] - 眾安2023年实现境内总保费295.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12][25] - 眾安2023年承保综合成本率为95.2%,连续3年实现承保盈利[13][26] - 2023年車險生態總保費達15.8億元,同比增長24.7%[14] - 2023年車險生態總保費突破125.63億元,同比增長41.6%[14] - 2023年新能源車險總保費同比增長196.1%[14] - 寵物險市場總交易額達5億元,增長90%[15] - 自營渠道總保費同比增長31.0%至76.14億元[16] - 付費用戶同比增長47.6%至1,136萬[16] - 付費用戶人均保單數達1.6張[16] - 自營渠道加復購用戶總保費貢獻達39.0%[16] - 2023年消費金融生態總保費達55.51億元,同比增長22.5%[17] - 2023年研发投入为11.92亿元,占总保费的4.0%[18][53] - ZA Bank实现淨收入3.66亿港元,同比增长42.9%[18][28] - ZA Bank聚焦业务质量、提升经营效率,淨亏损率同比收窄85.6个百分点[18] - ZA Life实现总保费2.14亿港元,以创新理念、先进技术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认可[18] - 科技输出业务在国内外市场持续拓展,成功助力全球多行业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新签了101家保险产业链客户[19] - 科技输出总收入达8.29亿元,同比增长40.0%[19] - 国内科技输出受益于数字中国的浪潮,增速超过70%[19] - 截至2023年底,科技业务已服务848家来自多个行业的客户[19] - 数字化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19] - 眾安在綫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9日[20] - 眾安完成A輪融資,募得人民幣57.75億元[21] - ZA Bank獲首批香港虛擬銀行牌照,於2019年12月18日率先啟動試營業[22] - 眾安保險與眾安科技共同發佈國內保險業首份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白皮書《AIGC/ChatGPT保險行業應用白皮書》[24] - 2023年,眾安保險總保費人民幣295.01億元,同比增長24.7%[25] - 眾安保險在中國財險行業中排名第九,市場份額為24.4%,排名第一[25] - 2023年,眾安保險承保綜合成本率為95.2%,綜合賠付率為56.8%[26] - 眾安保險科技輸出總收入為8.29億元,同比增長40.0%[27] - ZA Bank於2020年3月成為香港首家虛擬銀行,淨收入為73.66億港元,同比增長42.9%[28] - 承保綜合成本率定义为保险服务费用、分出再保险合同保险净损益、承保财务损失、分出再保险财务收益/(损失)之和除以保险服务收入[29] - 綜合賠付率定义为已发生赔款及理赔费用、已发生赔款负债相关履约现金流量变动、承保财务损失、亏损合同的损失及转回、分出再保险合同保险净损益及分出再保险财务收益/(损失)之和除以保险服务收入[30] - 科技输出总收入为科技输出业务板块下各公司科技输出收入的直接加总,未考虑持股比例的影响[30] - 2023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78亿元人民币,比2022年改善了51.90亿元人民币[32] - 投资收益的改善带来了保险分部利润的改善[32] - 眾安国際不再为公司的附属公司并入账列为合营公司后确认一次性投资收益37.84亿元人民币[32] - 2023年健康生态保费为9,806,472千元,占比33.2%,同比增长9.2%[33] - 2023年数字生活保费为12,563,273千元,占比42.6%,同比增长41.6%[33] - 2023年消费金融保费为5,551,048千元,占比18.8%,同比增长22.5%[33] - 2023年汽车保费为1,580,343千元,占比5.4%,同比增长24.7%[33] - 2023年我国商业健康险市场保费规模达到人民币9,035亿元,同比增长4.4%[35] - 2023年健康生态实现总保费人民币98.06亿元,同比增长9.2%[36] - 健康生态的个险付费用户约为1,996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23.6%[36] - 健康生态2023
众安在线(0606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8 19:01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眾安保險實現總保費人民幣144.63億元,同比增長37.5%[3] - 2023年上半年,眾安保險出具55.01億張保單,累計服務超5億被保用戶[3] - 2023年上半年,眾安保險穩居中國財險行業第九名,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3] - 2023年上半年,眾安保險的承保綜合成本率為2.95.8%,較去年同期改善0.7個百分點[5] - 2023年上半年,眾安保險的綜合賠付率為57.1%,較去年同期改善0.6個百分點[5] - 2023年上半年,眾安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溢利人民幣2.2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改善了人民幣8.58億元[10] - 2023年上半年,眾安保險的綜合費用率為38.7%,較去年同期改善0.1個百分點[5] - 公司保险分部的综合成本率优化至95.8%,较去年同期改善了0.7个百分点[13] - 2023年上半年,健康生态的總保費約人民幣50.18億元,同比增長15.9%[24] - 2023年上半年,眾安的寵物險總保費達人民幣2.74億元,同比增長31.5%[29] - 2023年上半年,眾安的數字生活生態總保費達人民幣58.36億元,同比增長52.8%[30] - 2023年上半年,眾安的消費金融生態總保費為人民幣27.87億元,同比增長52.0%[33] - 2023年上半年,眾安的汽車生態實現總保費人民幣8.22億元,同比增長54.3%[34] - 寵物險保費交易總額約人民幣2.00億元,同比增長近100%[28] - 航旅業務板塊總保費達人民幣14.42億元,同比增長118.1%[25] - 電商業務板塊總保費達人民幣30.98億元,同比增長35.8%[24] - 公司健康生态保费增长15.9%,数字生活保费增长52.8%[17] 科技发展 - 2023年上半年,眾安科技分部實現科技輸出收入人民幣2.67億元,同比增長22.0%[5] - 科技分部2023年上半年科技输出收入为2.67亿元,同比增长22.0%[14] - 眾安科技的業務增長系列產品包括X-Man智能營銷平台、X-Magnet智能廣告投放運營平台和X-Connect新用戶關係管理平台[44] - 眾安科技的國內科技輸出業務收入達到1.50億元,同比增長35.5%[45] - 眾安科技的業務生產系列產品主要包含基於雲端的保險核心及周邊系統、經代核心系統等,支持保險業務完整生命週期運營[46] 虚拟银行业务 - 香港虚拟银行ZA Bank上半年淨收入达1.52亿港元,同比增长13.0%[15] - ZA Bank在2023年6月30日的零售客户数接近70万,存款余额约107.12亿港元,贷款总余额约49.16亿港元,存贷比为45.9%[60] - ZA Bank在2022年8月正式上线了基金投资业务,实现淨收入约1.52亿港元,非息收入占比约25.8%[60] 公司治理 - 眾安在綫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已成立審計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由陳詠芝女士、紀綱先生、鄭慧恩女士及尹海先生組成[111] - 眾安在綫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維護及推行嚴格的企業管治,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十四所載企業管治守則的原則[112] - 2023年7月24日,尹海先生獲委任為眾安在綫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職資格尚待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核准[114] - 2023年7月25日,王瑤女士獲委任為眾安在綫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職工代表監事,任職資格尚待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核准[115]
众安在线(06060) - 2023 Q2 - 业绩电话会
2023-08-28 17: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实现保险服务收入人民币126.82亿元,同比增长23.9% [16] - 2023年上半年总投资收益从去年同期的1.1亿元增长至7.23亿元,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从去年同期的0.6%改善至4% [19][20] - 2023年上半年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维持充裕,获得穆迪BAA1主体评级和积极的展望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健康生态 - 2023年上半年健康生态保险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9.68亿元,同比增长5.9个百分点 [17] - 健康生态延续了过往稳健的增长,服务用户数量和人均保费持续增长 [32][33] - 百万医疗险系列增速超过50%,其中零免赔产品增速达148% [33] - 重疾险产品上半年增速达268%,总保费接近8亿元 [33] - 门诊险增速达50% [33] 数字生活生态 - 2023年上半年数字生活生态保险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7.01亿元,同比增长42.5% [17] - 电商及航旅业务受益于行业复苏,保费大幅增长 [17] - 宠物险、无人机险、家财险等创新业务增速均超100% [34][35] 消费金融生态 - 2023年上半年消费金融生态保险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3.1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 [17][18] - 坚持稳健审慎发展策略,整体综合成本率维持稳定 [18] 车险业务 - 2023年上半年车险保险服务收入为人民币6.95亿元,同比增长35.9% [17][18] - 赔付率上升2.1个百分点至59.1%,费用率改善2.8个百分点至38.2%,综合成本率微幅改善0.5个百分点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未提及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持续推进健康生态、数字生活生态、消费金融生态等核心业务发展 [32][34] - 积极布局新兴领域,如宠物险、无人机险、家财险等创新业务 [34][35] - 加大科技投入,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 [7][8][9][10] - 加快海外市场拓展,ZiTech在日本、东南亚等市场取得突破 [11][12][13] - 中安银行在香港市场持续发展,收入增长和亏损率改善 [4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公司保持战略定力,灵活调整资产配置,强化风险管控 [19][20] - 对中国大健康市场发展保持积极乐观态度,认为用户需求仍有待满足 [34] - 对数字生活和创新业务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将持续探索新的增长机会 [34][35] - 对消费金融业务保持谨慎乐观,坚持稳健发展策略 [18] - 对中安国际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百日达增资体现了对其长期发展的信心 [44]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Michelle Ma 提问** - 对于快速增长的宠物险业务,公司未来3年的增长预期和主要竞争优势是什么 [36][37][39][40] - 公司国内科技输出业务的具体产品和客户情况如何,未来3年的增长预期 [38] **管理层回答** - 宠物险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领先,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未来3-5年有望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 [39][40] - 国内科技输出业务主要提供保险核心系统、分销系统、客户数据平台和AI解决方案等,已服务750余家客户,未来3年有望保持30%左右的增速 [40][41] 问题2 **Rick Zhao 提问** - 公司全年的综合成本率和利润展望如何,驱动因素是什么 [42][43] - 中安国际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对公司的影响 [42][44] **管理层回答** - 下半年将继续保持有质量的保费增长,利用AI等技术持续降本增效,争取维持承保盈利 [43] - 中安国际在香港的银行和技术输出业务发展良好,百日达增资体现了对其长期发展的信心,未来将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 [44]
众安在线(0606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8 16:34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保费144.63亿元,同比增长37.5%,出具55.01亿张保单,累计服务超5亿被保用户[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溢利2.21亿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6.36亿元改善8.58亿元[1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归属母公司股东净溢利2.21亿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6.36亿元改善8.58亿元[15] - 2023年上半年境内财险总投资收益7.2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0亿元大幅改善[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收入合计达约142.31亿元,同比增长28.3%[70] - 2023年上半年净溢利2603.1万元,2022年同期亏损6.85亿元[71] - 2023年权益回报率为1.4%,2022年为 - 3.8%;2023年资产负债率为63.8%,2022年为63.0%[72] - 2023年境内财险承保业务保险服务收入约126.82亿元,较2022年增长23.9%[73][74] - 2023年保险服务费用约120.95亿元,较2022年增长23.2%[76] - 2023年分出再保险合同保险净损益约87.2万元,较2022年减少95.4%[73][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资产总额分别约为410.93亿元和400.26亿元,占资产总额比例分别约为83.4%和84.0%[80] - 现金、存放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约35.26亿元降至2023年6月30日约27.92亿元[81] - 债券投资从2022年12月31日约187.30亿元增至2023年6月30日约213.58亿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约98.1%获外部评级AA级(国内)或以上,或BBB - 级(国际)或以上[82] - 股票投资从2022年12月31日约14.28亿元增至2023年6月30日约14.59亿元,权益型基金投资从2022年12月31日约31.13亿元减至2023年6月30日约20.30亿元[83]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投资收益净额分别约为2.30亿元和7.32亿元[84]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净额约为6.82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净额约3.54亿元[85] - 收入合计从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约110.89亿元增加约28.3%至2023年同期约142.31亿元[85] - 科技输出业务收入从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约2.19亿元增至2023年同期约2.67亿元,同比增长约22.0%[86]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税前溢利总额约为1.05亿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约7.75亿元[86]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净溢利约为0.26亿元,2022年同期为净亏损约6.85亿元[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6亿元,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9亿元,筹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57亿元[89][90][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付债券本金余额为9.501亿美元,众安科技借款本金余额为1亿元[92][9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63%,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53%,较2022年12月31日有所下降[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63.8%,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63.0%增加0.8个百分点[99] - 2023年上半年保险服务收入为12,692,292千元,2022年为10,249,331千元[145]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净额为230,412千元,2022年为731,989千元[145] - 2023年上半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净额为681,519千元,2022年为 - 353,639千元[145] - 2023年上半年税前溢利为104,712千元,2022年为亏损774,851千元[145] - 2023年上半年净溢利为26,031千元,2022年为亏损685,354千元[145][146]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07,565千元,2022年为亏损795,131千元[146]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49,260,77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7,648,878千元[148]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7,850,43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615,120千元[149]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31,410,34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033,758千元[149]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稀释溢利为0.15元,2022年为亏损0.43元[145]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7,850,436千元,2022年6月30日为17,964,472千元[15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6,256千元,2022年为 - 77,593千元[15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18,746千元,2022年为 - 1,189,308千元[151]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57,080千元,2022年产生1,054,539千元[151]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为 - 418,236千元,2022年为 - 116,684千元[151] - 2023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99,428千元,2022年为3,648,345千元[151] 公司整体承保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承保综合成本率为95.8%,较去年同期的96.5%改善0.7个百分点[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综合赔付率为57.1%,较去年同期的57.7%改善0.6个百分点[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综合费用率为38.7%,较去年同期的38.8%改善0.1个百分点[7] - 2023年上半年境内财险承保综合成本率优化至95.8%,较去年同期的96.5%改善0.7个百分点[15] 科技业务线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科技分部实现科技输出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22.0%[7] - 2023年上半年科技输出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22.0%,国内科技输出收入同比增速达35.5%[16] - 2023年上半年科技分部实现科技输出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22.0%,累计服务超750家客户,新签约35家保险产业链客户[44] - 2023年上半年国内科技输出业务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35.5%,荣获「毕马威金融科技50卓越奖」[47] - 2023年上半年,ZA Tech收入为人民币1.18亿元,管理层预期实施交付及合同收入确认多集中于下半年[59] ZA Bank业务线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ZA Bank零售用户数接近70万人,报告期内实现净收入1.52亿港元,同比增长13.0%,净亏损率收窄60个百分点[8] - 2023年上半年ZA Bank净收入1.52亿港元,同比增长13.0%,净息差提升至1.87%,净亏损较去年同期改善0.57亿港元,净亏损率收窄约60个百分点[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ZA Bank零售客户数接近70万,在香港18岁或以上整体人口渗透率达10%,客户月均卡消费次数近15次[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ZA Bank存款余额约107.12亿港元,贷款总余额约49.16亿港元,存贷比为45.9%,净息差提升至1.87%[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ZA Bank零售用户资产管理规模达5.37亿港元,净亏损率由2022年同期的191.6%收窄约60个百分点至131.8%[62] - 2023年4月1日,ZA Bank推出特快在线企业账户开户服务,客户最快6分钟完成开户申请,最快2小时完成开户[63] 众安保险经纪业务线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众安保险经纪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92.5%[18] 各生态业务线总保费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健康、数字生活、消费金融、汽车生态总保费分别为50.18亿元、58.36亿元、27.87亿元、8.22亿元,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15.9%、52.8%、52.0%、54.3%[19] - 2023年上半年,健康生态向约1241万被保用户提供健康保障,实现总保费50.18亿元,同比增长15.9%[26] - 2023年上半年,电商业务板块总保费达30.98亿元,同比增长35.8%,其中退运险总保费达29.58亿元,同比增长45.9%[26] - 2023年上半年,航旅业务板块总保费达14.42亿元,同比增长118.1%[27] - 2023年上半年宠物险保费交易总额约2.00亿元,同比增长近100%,当期服务超62万宠物主,累计服务超380万宠物主[30] - 2023年上半年无人机保险总保费达2.74亿元,同比增长31.5%[31] - 2023年上半年数字生活生态总保费达58.36亿元,同比增长52.8%,创新类业务总保费约12.96亿元,同比增长47.9%,综合赔付率为68.4%,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为31.4%,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32] - 2023年上半年消费金融生态总保费为27.87亿元,同比增长52.0%,截至6月30日,承保的在贷余额为264.77亿元[35] - 2023年上半年汽车生态实现总保费8.22亿元,同比增长54.3%,高于行业机动车辆保险原保费5.5%的同比增速[36] - 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险总保费同比增长超228.7%[37] 各生态业务线承保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健康生态综合费用率54.5%,较2022年的41.2%上升;综合赔付率38.0%,较2022年的55.1%下降;承保综合成本率92.5%,较2022年的96.3%改善[20] - 2023年数字生活生态综合费用率31.4%,较2022年的35.0%下降;综合赔付率68.4%,较2022年的64.8%上升;承保综合成本率99.8%,与2022年持平[20] - 2023年消费金融生态综合费用率29.9%,较2022年的41.1%下降;综合赔付率60.8%,较2022年的49.2%上升;承保综合成本率90.7%,较2022年的90.3%微升[20] - 2023年上半年,健康生态的综合赔付率为38.0%,同比下降17.1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为54.5%,同比上升13.4个百分点[26] - 2023年上半年消费金融生态综合赔付率为60.8%,较2022年同期上升11.6个百分点[37] - 2023年上半年消费金融生态综合费用率为29.9%,较2022年同期下降11.3个百分点[37] 部分保险产品业务线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门急诊险总保费约1.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2.8%,理赔服务超52万次,单用户平均服务次数达3.5次[22] - 报告期内,“尊享e生”系列总保费约34.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1.5%,截至2023年6月30日,累计住院垫付金额达约4.3亿元[23][24] - 报告期内,重疾险产品服务近80万用户,总保费约7.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67.6%[23] - “众民保”上半年总保费增速超10倍[24] 自营渠道业务线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自营渠道总保费同比增长90.6%至44.25亿元,占总保费百分比达30.6%,同比提升8.6个百分点[39] - 2023年上半年自营渠道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24.8%至618万,用户人均保费达712元,同比上升52.7%[39] 研发投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6.99亿元,同比上升6.5%,占总保费百分比达4.8%[40] 公司业务技术成果
众安在线(0606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6 20:0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9日,眾安自研核心系统“无界山”上线[12] - 公司在2015年完成A轮融资,募得人民币57.75亿元[13] - 公司于2016年与平安保险合作共保模式车险品牌“保驫车险”[13] - 公司于2017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6060[13]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2022年实现总保费236.51亿元,同比增长16.1%,出具91.32亿张保单,服务超过5亿被保用户[20] - 公司稳居中国财险行业第九名,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为中国前十大财险公司中增长最快的公司[21] - 公司2022年实现承保盈利人民币3.29亿元,同比增长337.7%[22] - 公司2022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复苏以及金融行业持续数字化转型,科技输出业务收入人民币5.92亿元,同比增长13.8%[23] - 公司2022年各分部淨溢利(虧損)为保险-771,308千元,科技-219,511千元,银行-426,492千元,其他-195,731千元[27] 健康生态服务 - 公司的健康生态已累计服务超过1.09亿被保用户,门急诊險理赔服务超过200万次[33] - 公司核心产品为百万医疗险,不断推出多类细分产品,覆盖慢病人群需求[34] - 公司推出解决企业健康福利的方案"尊享员福",重塑保险场景,提供定制健康保障方案[39] 科技输出业务 - 公司2022年科技输出收入为5.92亿元,同比增长13.8%[11] - 公司科技分部实现分部收入人民币8.35亿元,同比增长13.8%;科技輸出收入为人民币5.92亿元,同比增速达40.9%[28] - 公司与中意财险、浙商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推动业务系统数字化平台搭建[57] 金融生态服务 - 公司2022年,公司消费金融生态总保费为人民币45.30亿元,同比微增1.9%[48] - 公司数字生活生态总保费同比增长21.7%至人民币88.74亿元[48] - 公司创新类业务总保费约为人民币18.97亿元,同比增长约39.1%[48] 公司财务状况 - 财报显示,2022年度已赚保费净额达到219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85] - 公司2022年度总保费为236.51亿元,同比增长16.1%[3] - 公司2022年实现承保盈利人民币3.29亿元,同比增长337.7%[25] - 公司2022年度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約为人民幣2.36億元[99]
众安在线(06060)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1 16: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总保费为24,005,331千元,较2021年的20,480,119千元增长16.1%[3][5] - 2022年净溢利为亏损1,633,011千元,2021年为盈利757,099千元[3] - 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溢利为亏损1,356,095千元,2021年为盈利1,164,590千元[3] - 2022年综合成本率为98.5%,较2021年的99.6%下降1.1个百分点[3][5] - 2022年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99%,2021年为472%[3] - 2022年公司实现总保费236.51亿元,同比增长16.1%,出具9.132亿张保单,服务超5亿被保用户[11][23] - 2022年公司综合成本率较去年同期改善1.1个百分点至98.5%,其中赔付率为55.2%,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费用率为43.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23] - 2022年公司实现承保盈利3.29亿元,同比增长337.7%[23] - 2022年公司净亏损16.33011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亏损13.56095亿元[25] - 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亏损约13.56亿元[27] - 2022年保险分部总保费236.59567亿元,承保溢利3.37231亿元,投资收益净额11.94211亿元[25] - 2022年科技分部投资收益净额4.08411亿元,其他收入5.99133亿元,净亏损2.19511亿元[25] - 2022年银行分部净收入2.74亿港元,净亏损4.26492亿元[23][25] - 2022年总投资收益率和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约 -1.0%及约3.2%,2021年分别为6.7%和2.5%[5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合计约达人民币233.52亿元,同比增长6.4%[61] - 2022年净亏损16.33亿元,2021年净利润7.57亿元;2022年综合收益总额亏损18.37亿元,2021年为5.99亿元[61] - 2022年基本和稀释每股亏损0.92元,2021年为每股盈利0.79元[61] - 2022年资产回报率为 -2.6%,2021年为2.4%;2022年权益回报率为 -8.5%,2021年为7.2%[62] - 2022年资产负债率为68.8%,2021年为63.0%[62] - 2022年境内财险已赚保费净额219.17亿元,承保溢利32876.2万元,占比1.5%;2021年承保溢利7511.9万元,占比0.4%[65] - 2022年自留比率为97.2%,2021年为94.4%;2022年赔付率为55.2%,2021年为57.6%[66] - 2022年费用率为43.3%,2021年为42.0%;2022年综合成本率为98.5%,2021年为99.6%[66] - 总保费从2021年约203.71亿元增加16.1%至2022年约236.51亿元[68] - 分出保费从2021年的约11.51亿元降至2022年的约6.65亿元,健康险分出保费增加约1.84亿元,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分出保费减少约7.03亿元[69] - 已产生赔款净额从2021年的约108.13亿元增加11.9%至2022年的约120.95亿元,保证保险及其他保险赔款净额分别增加约7.13亿元及约13.96亿元,健康险赔款净额减少约4.58亿元[69] - 手续费及佣金从2021年的约17.70亿元增加12.9%至2022年的约19.99亿元[69] - 业务及管理费2022年约74.73亿元,同比增加23.3%[69] -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从2021年的约4.41亿元增加约6.28亿元至2022年的约10.69亿元[69] - 已赚保费净额从2021年的约187.80亿元增加16.7%至2022年的约219.17亿元[69] - 2021年和2022年投资资产总额分别约为408.87亿元及约400.26亿元,占资产总额比例分别约为79.0%及73.4%[71] - 现金、存放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从2021年的约43.01亿元减至2022年的约35.26亿元[72] - 债券投资从2021年的约177.00亿元增至2022年的约187.30亿元,2022年末95.0%获外部评级AA级(国内)或以上,或BBB-级(国际)或以上[73] - 股票投资从2021年的约7.45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约14.28亿元,权益型基金投资从2021年的约24.12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约31.13亿元[74] - 2021年和2022年投资收益净额分别约为20.68亿元和17.60亿元,变动百分比为-14.9%[75] - 2021年和2022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净额分别约为收益1.27亿元和亏损18.03亿元[76] - 科技输出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约5.20亿元增至2022年的约5.92亿元,2022年科技分部净亏损约2.20亿元,同比减少约42.9%[77] - 虚拟银行子公司ZA Bank 2021年和2022年分别产生净收入约港币1.33亿元和约港币2.74亿元[78] - 收入合计从2021年的约219.40亿元增加约6.4%至2022年的约233.52亿元[79] - 2021年和2022年税前(亏损)/溢利分别约为溢利8.29亿元和亏损20.16亿元[80] - 2021年和2022年所得税开支分别约为0.72亿元和抵免约3.83亿元[81] - 2021年和2022年净(亏损)/溢利分别约为溢利7.57亿元和亏损16.33亿元[82] - 2021年和2022年经营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02,953千元和-701,908千元[83] - 2021年和2022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765,029千元和3,617,664千元[83] - 2022年经营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7.02亿元,保险承保业务及其他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约275.83亿元,支付赔款现金流出约120.66亿元,其他业务开支现金流出约162.19亿元[84] - 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1.58亿元,2021年为净现金流出约59.42亿元[84] - 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2.36亿元,包括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增加净额约13.02亿元、非控制权益注资所得款项约7.12亿元等[8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68.8%,较2021年的63.0%增加5.8个百分点[8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自营渠道业务 - 2022年自营渠道人均保费为5,813元,较2021年的3,609元增长49.2%[4] - 2022年自营渠道保费为112百万元,较2021年的98百万元增长14.3%[6] - 2022年众安品牌APP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423万,整体自营渠道人均保费同比提高49.2%[16] - 2022年自营渠道多保单用户占比达46%,较2021年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42] - 2022年自营渠道付费用户人均保单数达1.6张[42] - 2022年自营渠道用户人均保费达755元,较2021年上升49.2%;自营渠道总保费从2021年的36.09亿上升到2022年的58.13亿,同比增长61.1%[42] 科技输出业务 - 2022年科技输出收入为592百万元,较2021年的520百万元增长13.8%[4] - 2022年科技输出业务实现收入5.92亿元,同比增长13.8%,下半年同比增速达40.9%[23] - 2022年科技输出业务新签约112家保险产业链客户,同比增加14.3%;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累计服务700余家客户[45] - 2022年公司国内科技输出业务三大系列产品合计签约18家来自银行业、证券业的客户[50] - 2022年公司国内科技输出业务下半年实现55.2%的同比增长,全年收入为2.91亿元[50] - 报告期内,ZA Tech科技输出收入约3.01亿元,可持续性收入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10个百分点至44%[52] 众安银行业务 - 2022年众安银行净收入为133百万元,较2021年的274百万元增长106.0%[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ZA Bank零售客户数突破65万,在香港18岁或以上整体人口渗透率近10%[17] - 2022年ZA Bank APP平均月活跃用户占比近50%,月均卡消费次数近15次,达VISA卡香港市场平均水平的2倍[17] - 2022年8月ZA Bank正式上线基金投资业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上架百只公募基金产品[5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ZA Bank拥有存款余额约91.72亿港元,贷款余额约48.81亿港元,存贷比由2021年的36.1%上升约17个百分点至53.2%[56] - 2022年ZA Bank净息差由去年同期的0.91%上升至1.84%,净收入约港币2.74亿元,非息收入占比约30.0%,净亏损率由2021年的414.4%收窄约233个百分点至181.8%[56] 香港虚拟保险业务 - 2022年香港虚拟保险业务ZA Insure实现总保费4.14亿港元,同比增长216.0%[23] - 2022年ZA Insure实现总保费港币4.14亿元,同比增长约2.16倍[56] 健康生态业务 - 截至2022年底,健康生态累计服务超1.09亿被保用户,全年新增约3800万人,百万医疗总保费同比增长约29.3%,重疾类产品总保费同比增长约145.9%[12] - 2022年健康生态总保费89.79765亿元,占比37.9%,同比增长16.8%[28][29] - 2022年百万医疗险总保费同比增长约29.3%[31] - 重疾险产品总保费同比增长约145.9%,保障170种疾病并附赠4项增值服务[32] - 门急诊险理赔服务超200万次,加入线上问诊、购药等医疗服务[32] - “癫痫保”覆盖50余种常见癫痫用药,提供最高300万元保额保障及多项健康服务[33] - 为约3.1万家企业超131万员工提供企业团险服务,团险总保费约4.75亿元,同比增长约68.3%[34] - 2022年健康生态向约3800万被保用户提供保障,实现总保费89.80亿元,同比增长16.8%[34] - 健康生态个险付费用户约为1615万人,个险多保单用户占比20.8%,整体人均保费约527元,同比上升27.8%[34] - 2022年健康生态赔付率为48.5%,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34] - 健康生态渠道费率为26.3%,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34] - 2022年健康生态自营渠道保费同比上升约116.9%,自营渠道续保率稳定在约85%[3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众安互联网医院累计服务人次达80万次[34] 电商业务板块 - 2022年电商业务板块总保费52.61亿元,同比增长约25.7%,截至年底累计服务318万宠物主,宠物险年化保费约2亿元,同比翻一倍[13] - 2022年公司电商业务板块总保费约为人民币52.61亿元,同比增长约25.7%[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和生态合作伙伴累计服务近318万宠物主,宠物险年化保费近2亿元,同比增长约100%[36] 航旅业务板块 - 2022年公司航旅业务板块总保费维持约人民币17.16亿元,同比仅下降约1.6%[35] 数字生活生态业务 - 2022年,数字生活生态总保费同比增长21.7%至88.74亿元,创新类业务总保费约18.97亿元,同比增长约39.1%,占整体数字生活生态保费约21.4%[36] - 2022年,数字生活生态赔付率约64.6%,同比下降约3.0个百分点,渠道费率约30.2%,同比下降约1.9个百分点[36] 消费金融生态业务 - 2022年,消费金融生态总保费为45.30亿元,同比微增1.9%,承保的在贷余额为231.81亿元[36]
众安在线(06060)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09 19:0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保费107.71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健康和数字生活生态分别同比增长10.3%和14.2%[4]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成本率优化至99.2%,较去年同期改善0.2个百分点,费用率降至43.0%,下降7.0个百分点[4] - 2022年上半年实现承保利润0.8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3.4%[4] - 2022年上半年归属公司股东净亏损约6.22亿元,因投资收益减少和汇兑损失[9] - 2022年上半年总保费105.15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98.41亿元增长7%[10]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净额73.20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净额 -35.36亿元[6] - 2022年上半年汇兑收益/(亏损) -31.28亿元,财务费用 -21.07亿元[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投资收益率和净投资收益率分别约为0.3%及约1.1%,2021年上半年非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和净投资收益率分别约为3.5%及约1.3%[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总收入达约人民币111.87亿元,同比增长约14.7%[30] - 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6.7971亿元,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6.04133亿元;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亏损7.9098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5.55061亿元[31] - 2022年资产回报率为 - 1.2%,2021年为1.6%;2022年股权回报率为 - 3.8%,2021年为4.7%[33] - 2022年资产负债率为67.5%,2021年为62.7%;2022年净投资收益率为1.2%,与2021年持平[33] - 2022年总投资收益率为0.9%,2021年为3.2%;保险业务2022年净投资收益率为1.1%,2021年为1.3%[33] - 2022年已赚保费净额为100.90297亿元,占比100%;已产生赔款净额为56.72317亿元,占比56.2%;保险经营开支为43.37258亿元,占比43.0%;承保溢利为8072.2万元,占比0.8%[36] - 2022年自留比率为98.3%,2021年为93.7%;2022年赔付率为56.2%,2021年为49.4%[37] - 2022年费用率为43.0%,2021年为50.0%;2022年综合成本率为99.2%,2021年为99.4%[37] - 总保费由2021年上半年约98.41亿元增加约6.8%至2022年上半年约105.15亿元[38] - 分出保费由2021年上半年约6.17亿元减少至2022年上半年约1.83亿元,保证险分出保费减少3.87亿元[40] - 手续费及佣金从2021年上半年的11.33亿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10.26亿元[43] - 2022年上半年业务及管理费为33.94亿元,同比增长18%[4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投资资产总值为405.73亿元,较2021年末的408.87亿元减少约1%[47] - 现金及存放银行等款项从2021年末的43.01亿元减至2022年6月30日的32.93亿元[48] - 债券投资从2021年末的177.00亿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185.07亿元[49] - 股票投资从2021年末的7.45亿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13.96亿元,权益基金投资从24.12亿元增至32.27亿元[50] - 2022年和2021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净额分别为7.32亿元和9.44亿元,减少22%[51] - 2022年上半年公允价值亏损净额3.54亿元,2021年上半年收益0.93亿元[52] - 技术输出业务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2.66亿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2.34亿元,同比下降12%[53] - 总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97.53亿元增加14.7%至2022年上半年的111.87亿元[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约0.78亿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约11.89亿元,筹资活动净现金流入约10.55亿元[59][6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36.48亿元,较期初减少1.17亿元[5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实际资本155.81亿元,最低所需资本49.69亿元,综合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314%[6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67.5%,较2021年6月30日增加4.8个百分点[67] - 2022年上半年总保费10,771,374千元,2021年同期为9,845,471千元[108] - 2022年上半年已赚保费净额10,343,507千元,2021年同期为8,237,988千元[108]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净额731,989千元,2021年同期为944,069千元[108] - 2022年上半年税前亏损766,882千元,2021年同期溢利602,891千元[108] - 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679,710千元,2021年同期溢利604,133千元[108]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0.42元,2021年同期每股溢利0.51元[108] - 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额54,244,123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51,772,329千元[111]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存放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3,293,269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4,300,693千元[111] - 2022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2,505,874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812,588千元[111] - 2022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及垫款3,616,473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2,054,699千元[111] - 2022年6月30日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为16,032,917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748,402千元下降4.27%[112] - 2022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36,613,143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2,642,132千元增长12.16%[112] - 2022年6月30日权益及负债总额为54,244,123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1,772,329千元增长4.77%[112]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7,593千元,2021年同期为478,276千元[116]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189,308千元,2021年同期为23,490千元[116]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4,539千元,2021年同期为 - 784,148千元[116]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16,684千元,2021年同期净减少328,478千元[116] - 2022年6月30日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765,029千元,期末为3,648,345千元[116] - 2021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8,462,306千元,2022年6月30日为17,630,980千元,下降4.4%[114] - 2022年1月1日资产为51,761,949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51,772,329千元[135] - 2022年1月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23,284,108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812,588千元[135] - 2022年1月1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为1,730,533千元,2021年12月31日无此项数据[135] - 2022年1月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为10,276,907千元,2021年12月31日无此项数据[135] - 2022年1月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为357,852千元,2021年12月31日无此项数据[135] - 2022年1月1日权益为19,120,195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9,130,197千元[135] - 2022年1月1日储备为16,540,905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6,736,782千元[135] - 2022年1月1日累计亏损为(1,272,318)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58,193)千元[135] - 2022年1月1日负债为32,641,754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32,642,132千元[135] - 2022年1月1日首次采用准则,累计亏损减少185,875千元,储备减少195,877千元,权益总额减少10,002千元[135] -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月1日,现金、存放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从4300693千元变为4301986千元[138] -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月1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从9900千元变为9893千元[138] -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月1日,发放贷款及垫款从2054699千元变为2057491千元[138] -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月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从11812588千元变为23284108千元[138] -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月1日,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从5548348千元变为5552913千元[143] -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月1日,客户存款从5696792千元变为5699740千元[143] -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月1日,应付债券从6325021千元变为6406683千元[143] - 2022年1月1日确认金融资产减值拨备为60451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48553千元[14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总保费为10,771,374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9,845,471千元增长9.4%[148][149] - 2022年上半年已赚保费净额为10,343,507千元,2021年同期为8,237,988千元,同比增长25.6%[148][149]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净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净额和其他收入总计分别为731,989千元、-353,639千元和465,596千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944,069千元、93,213千元和477,372千元[148][149] - 2022年上半年分部收入为11,187,453千元,2021年同期为9,752,642千元,同比增长14.7%[148][149] - 2022年上半年分部开支为11,949,757千元,2021年同期为9,136,084千元,同比增长30.8%[148][149] - 2022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766,882千元,2021年同期税前溢利为602,891千元[148][149] - 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为679,710千元,2021年同期净溢利为604,133千元[148][14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资产为54,244,123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1,772,329千元增长4.8%[148][15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负债为36,613,143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2,642,132千元增长12.2%[148][15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分部权益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