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06862)

搜索文档
业绩预告点评:业绩表现符合预期,关注副品牌和个性化门店后续发展
民生证券· 2024-02-22 00:00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3] 核心观点 - 海底捞2023年持续经营收入预计不低于414亿元,同比增长不低于33.3%,较2019年同期增长不低于65.9% [1]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预计不低于44亿元,同比增长不低于168.79%,较2019年同期增长不低于71.8% [1] - 海底捞通过"啄木鸟计划"和"硬骨头计划"优化门店经营状况,未来有望通过子品牌、个性化门店和服务细致化探索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2] - 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4.21/53.70/60.93亿元,对应PE值为16X/13X/12X [2] 业绩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预计不低于414亿元,同比增长不低于33.3% [1] - 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不低于44亿元,同比增长不低于168.79% [1] - 2023H1净汇兑收益1.93亿元,23H2产生净汇兑损失,撇去汇兑收益/损失影响,23H1净利润预期增加不低于10% [1] 门店运营 - 2022-2023年新开门店数为28家/12家,远低于2020-2021年开店速度 [2] - 门店矩阵优化、服务质量整体拔高,22年全年/23H1利润表现为其门店矩阵优化的有力证明 [2] - 海底捞通过子品牌、个性化门店与服务细致化探索实现差异化,维持品牌活力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3/2024/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569/48,236/52,334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33.9%/16.0%/8.5% [3] - 预计2023/2024/2025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421/5,370/6,093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69.8%/21.5%/13.5% [3] - 预计2023/2024/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9/0.96/1.09元 [3] 估值与财务比率 - 2023/2024/2025年PE值分别为16X/13X/12X [3] - 2023/2024/2025年PB值分别为6.0/4.1/3.1 [3] - 2023/2024/2025年ROE分别为37.26%/31.16%/26.12% [6] - 2023/2024/2025年净利率分别为10.64%/11.13%/11.64% [6]
经营延续稳健表现,关注新业态孵化与开店积极信号
国信证券· 2024-02-22 00:0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海底捞(06862 HK)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1][3] 核心观点 - 2023年预计实现持续经营业务收入超414 0亿元 同比增长超33 3% 预计实现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44 0亿元 同比增长超168 5% 符合预期 [1] - 2023H2预计实现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不低于224 4亿元 同比增超57 7% 预计实现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21 4亿元 同比增长超12 5% [1] - 2023H2净利润率约9 5% 环比2023H1(12 0%)边际走低 若剔除汇率一次性因素影响 2023H2经营层面净利率预计约10 1% 仍略低于2023H1经营层面净利率10 9% [1] - 四季度火锅行业传统旺季 节庆场景密集 多人聚餐食用火锅需求增加 10月至12月翻台率恢复率呈环比上升趋势 12月恢复率环比上升明显 整体门店翻台率预计已接近19年12月水平 [1] - 2023年11月山东门店店员为顾客表演"科目三"意外走红 品牌再次因为花式服务"出圈" 预计对客流复苏有边际贡献 [1] - 2023年全年开出新选址新店共9家 近30家硬骨头门店恢复营业 同时年内关闭部分经营状况不佳的门店 整体净增加店数仍相对有限 扩张策略延续谨慎态度 [1] - 维持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5 5/52 7/60 8亿元 2024年PE估值仅14x 位于上市以来最低位置 [1] - 2023年财报展现出了海底捞出色的运营实力以及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 存量业务的基本盘极其稳固 公司积极探索副牌 期内孵化平价火锅品牌"嗨捞"火锅 [1] 财务数据 - 2023E营业收入预计为41063百万元 同比增长32 3% 2024E预计为45682百万元 同比增长11 2% 2025E预计为50497百万元 同比增长10 5% [2] - 2023E归母净利润预计为4547百万元 同比增长177 5% 2024E预计为5258百万元 同比增长15 6% 2025E预计为6050百万元 同比增长15 1% [2] - 2023E每股收益预计为0 82元 2024E预计为0 94元 2025E预计为1 09元 [2] - 2023E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为38% 2024E预计为30% 2025E预计为26% [2] - 2023E市盈率(PE)预计为16x 2024E预计为14x 2025E预计为12x [2] - 2023E市净率(PB)预计为6x 2024E预计为4x 2025E预计为3x [2] 行业对比 - 海底捞2023E市盈率(15 21x)低于九毛九(11 54x)和海伦司(13 38x) 但高于百胜中国-S(21 03x) [4] - 海底捞2023E市净率(6 0x)低于九毛九(7 51x)和海伦司(10 03x) 但高于百胜中国-S(18 55x) [4]
2023年业绩预告点评:翻台率持续改善,24年或重启开店计划
光大证券· 2024-02-22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3H2客流改善带动收入增长提速 [1] - 23H2人工成本压力加大下,净利润仍保持稳健增长 [1] - 公司目前现金流充沛,一方面将用于副品牌的拓展,另一方面公司也考虑加大分红比例 [2] - 24年公司经营增长确定性较强,叠加分红比例提升,将进一步增强公司投资吸引力 [2] 公司财务数据总结 - 2023年预计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不低于414亿元,同比增长不低于33.3% [1] - 2023年预计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不低于44亿元,同比增长不低于168.3% [1] - 2023年H2预计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不低于225亿元,同比增长不低于41.7% [1] - 2023年H2预计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不低于21.4亿元,同比增长不低于36.8% [1] - 2021年营业收入为411.12亿元,2022年下降至310.39亿元,2023年预计增长至415.14亿元 [3][4] - 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41.63亿元,2022年转正为13.74亿元,2023年预计增长至44.21亿元 [3][4] - 2023-2025年EPS预计分别为0.79元、0.89元和1.01元 [3] - 2023-2025年PE预计分别为16x、14x和13x [3]
海底捞(0686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5 16:32
公司基本信息 - 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於2015年7月14日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3] - 公司注册地点在开曼群岛,总部位于北京[7] - 公司股份代号为6862[8] 业绩总结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8,885.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6%[12]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取得净利润为人民币2,258.9百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品牌营销活动,包括3月的海底捞320生日月、5月的春夏新品上新、6月的儿童节等[19]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9,961,033千元,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3,162,266千元,总资产为人民币23,123,299千元[11] - 公司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为人民币9,300,716千元,总權益為人民幣9,314,770千元[11]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6,229,876千元,流动负债为人民币7,578,653千元,总负债为人民币13,808,529千元[11] 公司业务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海底撈餐廳客流量恢復顯著,累計接待174.6百萬人次顧客[14] - 2023年上半年,海底撈餐廳翻檯率為3.3次╱天,同店(2)翻檯率3.5次╱天[14] - 2023年上半年新開5家海底撈餐廳,24家前期關停餐廳恢復營業,關閉了18家經營表現欠佳的餐廳[14] 公司股权结构 - 张勇先生持有海底撈60.35%的股份,杨利娟女士持有3.22%的股份[76] - 其他董事和最高行政人员持有的股份比例较小,分别为0.01%至0.04%[77] 公司财务报告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83.0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206.5百万元减少了11.4%[49] - 期内利润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72.3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的2,258.9百万元[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300.8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人民币7,908.8百万元[53]
海底捞(0686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18:08
公司业绩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8,885.9百万元,同比增长24.6%[2] - 同期公司取得净利润人民币2,258.9百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共经营1,382家海底撈餐厅,其中1,360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22家位于港澳台地区[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人民币18,885.9百万元,同比增长24.6%[10] -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海底撈餐厅经营,占总收入的95.0%[11] - 海底撈餐厅的经营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14,305.7百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17,935.4百万元,增长25.4%[11] - 公司外卖业务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448.2百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471.4百万元,增长5.2%[12] - 公司同店销售额增长,整体同店平均日销售额为77.7千元,同店平均翻台率为3.5次/天[13] - 公司海底撈餐厅在中国大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经营收入分别占比为18.2%、39.9%和38.2%[14] - 公司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占收入比例从2022年同期的42.7%降至2023年的40.7%[15] - 公司员工成本占收入比例从2022年同期的35.0%降至2023年的30.5%[16] - 公司租金及相关支出占收入比例维持稳定,均为1.1%[17] 财务状况 - 水电开支从502.4百万元增加至605.4百万元,增加了20.5%[18] - 差旅及通讯开支从80.7百万元减少至78.7百万元,减少了2.5%[19] - 折旧及摊销从1,696.6百万元减少至1,506.4百万元,减少了11.2%[20] - 其他开支从641.9百万元增加至683.6百万元,增加了6.5%[21] - 所得税开支从129.9百万元增加至554.9百万元,增加了327.3%[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6,300.8百万元增加至7,908.8百万元[28] - 存货从1,141.8百万元减少至1,049.9百万元,存货周转天数从35.2天减少至25.8天[30] - 贸易应收款项从306.9百万元减少至251.1百万元,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3.7天降至2.7天[32] - 贸易应付款项从1,321.0百万元增加至1,855.9百万元,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从43.8天降至37.4天[33]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未来计划继续寻找潜在的战略性投资机会,寻求能为集团带来协同效应的优质目标业务和资产[44] - 公司未来发展举措包括持续提升海底捞就餐体验、投入创新和新技术研发、策略性地寻求收购优质资源[45] 财务报表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餐厅经营、外卖业务、销售调味品和食材等[51] - 财务报表以人民币为功能货币,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除部分金融工具按公允值计量外[53] - 本期首次应用新订和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包括保险合同、会计政策披露、会计估计的定义等[55] - 遞延稅項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方式根据暂时差额和可抵扣暂时差额的情况确定,对财务状况和表现无重大影响[56][59] - 公司将在支柱二立法生效时单独披露与支柱二所得税相关的当期税项开支/所得,以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公司面临的支柱二所得税风险[61]
海底捞(0686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6 17:45
公司概况 - 公司于2015年7月1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5] - 公司主要经营火锅汤底调味和中式复合调味产品[6] - 公司的财务报表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计[6] - 上市日期为2018年9月26日[8] - 公司主席报告[3] 业绩情况 - 2022年度收入为34,740,957人民币千元,较2021年减少15.5%[17] - 2022年度除税前溢利为1,913,801人民币千元,2021年为负3,976,019人民币千元[17] - 2022年度净利润为1,373,216人民币千元,2021年为负4,161,206人民币千元[17] - 公司持续经营收入为人民币31,038.6百万元,较2021年减少20.6%;持续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637.3百万元,较2021年亏损3,247.8百万元[2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和优化提升了核心产品能力,成功推出了全国性新品和区域性新品,持续改善产品安全和品质[32] - 公司将继续提升就餐体验,加强产品创新能力和餐厅运营能力,为顾客提供更多增值服务[46] - 公司将继续广泛寻找潜在的战略性投资机会,并寻求收购可为集团带来协同效应的潜在优质目标业务及资产[111] 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提升就餐体验,加强产品创新能力和餐厅运营能力,为顾客提供更多增值服务[46] - 公司将继续广泛寻找潜在的战略性投资机会,并寻求收购可为集团带来协同效应的潜在优质目标业务及资产[111]
海底捞(06862)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4-25 21:59
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34,740,957千元,同比下降15.5%[2][4] - 2022年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为人民币31,038,634千元,同比下降20.6%[3][4] - 2022年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溢利为人民币1,637,306千元,相比2021年亏损人民币3,247,846千元实现扭亏为盈[3][4]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310.3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6%[9] - 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为289.42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93.3%,同比下降22.9%[10] - 外卖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6.298亿元人民币增长103.3%至2022年的12.801亿元人民币[11] - 2022年海底捞整体同店销售额为19,159,49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4%[14] - 2022年海底捞中国大陆一线城市餐厅收入为5,153,93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3%[17] - 2022年海底捞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为12,906.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2%[18] - 2022年海底捞员工成本为10,239.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6%[19] - 2022年海底捞水电开支为1,048.0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4%[21] - 2022年海底捞折旧及摊销为3,321.2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9%[23] - 2022年海底捞其他收益为286.9百万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亏损3,234.8百万元人民币大幅改善[25] - 2022年海底捞财务成本为473.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7%[26] - 2022年海底捞所得税开支为480.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70.3%[27] - 2022年海底捞实现溢利1,637.3百万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亏损3,247.8百万元人民币大幅改善[27] - 公司2022年收入为人民币31,038,634千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39,096,727千元有所下降[42] - 公司2022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内溢利为人民币1,637,306千元,较2021年的亏损人民币3,247,846千元有所改善[42] - 公司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1,638,466千元,相比2021年的亏损3,249,815千元,实现扭亏为盈[43] - 公司2022年非控股权益应占年内亏损为1,261千元,相比2021年的盈利1,969千元,转为亏损[43]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25元,相比2021年的每股亏损0.78元,实现盈利[43]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31,038,63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6%[50] - 餐厅业务收入为29,087,00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9%[50] - 外卖业务收入为1,280,10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3%[50] - 中国大陆收入为29,867,67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7%[52] - 中国大陆以外收入为1,170,96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52] - 公司2022年利息收入为115,68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6.3%[53] - 公司2022年政府补助为87,86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2%[53] - 公司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480,33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0.3%[56] - 公司2022年财务成本为473,87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7%[55] - 公司确认递延税项负债人民币96,000,000元,税率为5%[57]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2,117,641千元,2021年为亏损人民币3,070,144千元[58]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480,335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177,702千元[58] - 2022年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0,239,759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13,950,233千元[59] - 2022年特海集团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203,840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905,875千元[61] - 2022年特海集团收入为人民币3,702,323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2,014,897千元[61] - 2022年特海集团其他开支为人民币356,419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267,484千元[63] - 2022年特海集团其他收益及亏损为人民币178,714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472,612千元[64] - 特海集团2022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456,396,000元,较2021年的29,947,000元大幅增长[65] - 特海集团2022年投资活动支付人民币189,714,000元,较2021年的633,529,000元显著减少[65] - 特海集团2022年融资活动支付人民币352,492,000元,较2021年的104,777,000元大幅增加[65] - 特海集团2022年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671,767,000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资产净值为1,656,229,000元[66] - 特海集团2022年实物分派总额为人民币1,656,229,000元,较2021年的92,781,000元大幅增加[67] - 特海集团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374,477,000元,较2021年的亏损4,163,175,000元显著改善[70] - 特海集团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638,466,000元,较2021年的亏损3,249,815,000元大幅改善[71] 餐厅运营 - 2022年公司海底捞餐厅数目为1,371家,较2021年增加22家[3] - 2022年公司平均翻台率为3.0次/天,与2021年持平[3] - 2022年公司顾客人均消费为人民币104.9元,较2021年增加2.6%[3] - 2022年公司新开24家海底捞餐厅,恢复营业48家关停餐厅,关闭50家经营欠佳餐厅[4] - 2022年海底捞餐厅的平均翻台率为3.0次/天,与2021年持平[10] - 顾客人均消费从2021年的102.3元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的104.9元人民币[10] - 2022年公司在大中华区服务超过2.763亿人次顾客,注册会员超过1.16亿人[7] - 2022年公司社区营运外卖餐厅数量从年初的不到450家增长至年末的1400家以上,覆盖300多个城市[6] 产品与创新 - 2022年公司推出12款全新研发产品和16款老品深度优化后重新上架,区域性新品上架127款[5] - 2022年公司优化全国60款老产品和区域45款老产品,通过调整原料和改进工艺配方提升产品力[5] - 2022年公司启动"硬骨头"计划,恢复部分关停门店营业,并持续优化门店管理体系[4][5] - 公司2022年推出10个营销项目,总播放量和点击量达37.7亿次,世界杯期间播放量和点击量达16.5亿次[6] - 公司2022年在海底捞商城上架了逾1000款产品,并在20多座城市举办超过100场品鉴会,收到超过4万份有效报名[7] 财务结构与现金流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的人民币5,766.8百万元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币6,300.8百万元,主要由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增加和资本开支减少[29] - 公司存货从2021年的人民币1,456.2百万元减少至2022年的人民币1,141.8百万元,主要由于新冠疫情导致年末采购量减少[31]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1年的人民币367.7百万元减少至2022年的人民币306.9百万元,周转天数从2.9天增加至3.7天[32]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1年的人民币1,944.2百万元减少至2022年的人民币1,321.0百万元,周转天数从35.8天增加至43.8天[33] - 公司银行借款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556.2百万元,2022年新增借款人民币1,171.9百万元并偿还借款人民币2,414.6百万元[34]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62.8%[36] - 公司员工总数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107,592名,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0,239.8百万元[38]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0,932,565千元,相比2021年的16,615,985千元,减少34.2%[44] - 公司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为3,274,500千元,相比2021年的1,519,633千元,增长115.5%[44] - 公司2022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4,207,065千元,相比2021年的18,135,618千元,减少21.7%[44]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6,750,973千元,相比2021年的10,206,993千元,减少33.8%[45] - 公司2022年资产净值为7,456,092千元,相比2021年的7,928,625千元,减少6%[45] - 公司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7,443,187千元,相比2021年的7,914,560千元,减少6%[45]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9,957,17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4%[52] - 特海集团2022年使用权资产账面值为人民币3,865,678,000元,较2021年的5,819,320,000元有所减少[72] - 特海集团2022年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人民币1,146,658,000元,较2021年的1,045,681,000元有所增加[7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租赁合约的固定期限为12个月至15年,2021年为12个月至20年[74] - 2022年公司租赁付款总额为1,146,658千元人民币,其中固定付款1,074,839千元人民币,可变付款71,819千元人民币[76] - 2021年公司租赁付款总额为1,045,681千元人民币,其中固定付款970,700千元人民币,可变付款74,981千元人民币[77] - 2022年公司确认租赁负债5,193,601千元人民币,使用权资产3,865,678千元人民币[79] - 2022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为306,856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367,668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82] - 2022年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1,321,00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944,156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84] - 2022年公司员工成本应付款项为1,154,98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249,141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85] - 2022年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574,000,000股,面值为29千美元[86]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为2,337.01百万港元,将用于提升供应链管理和产品开发能力,并提供额外营运资金[87] - 公司以零代价发行159,000,000股普通股予股份奖励计划信托,股份奖励计划信托持有之股份在综合财务报表中以库存股呈列[87] - 公司购回本金总额为302,020,000美元的2026年优先票据,并已注销,未偿还本金总额为297,980,000美元[89]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7,299.3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累计使用6,557.6百万港元,占89.8%[92] - 2021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337.01百万港元,拟用于提升供应链管理和产品开发能力(30.0%)、偿还信贷融资(30.0%)及营运资金(40.0%)[94] 公司治理与股东事务 - 公司于2022年12月15日完成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分拆上市,特海集团不再为公司的附属公司[46] - 公司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116港元,预计于2023年7月4日或之前派发[95]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1日至6月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厘定合资格出席股东周年大会的股东[96]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13日至6月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厘定股东收取末期股息的权利[97] - 2023年6月16日营业时间结束时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有权收取末期股息[97] - 股份过户文件及相关股票和过户表格需在2023年6月12日下午四时三十分前送达公司证券登记处[97]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报告将于2023年4月寄发给股东并在公司网站发布[97] - 公司董事会包括主席兼执行董事张勇、执行董事杨利娟、李朋、宋青及高洁[97] - 非执行董事包括周兆呈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蔡新民、许廷芳、齐大庆、马蔚华及吴宵光[97]
海底捞(06862)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18:4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入为347.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5%[2][4] - 公司2022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为310.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6%[3][4] - 公司2022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溢利为16.37亿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亏损32.48亿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3][4] - 公司2022年收入为31,038.6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6%[9] - 公司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内溢利为1,637,306千元,较2021年的亏损3,247,846千元有所改善[42] - 公司2022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183,595千元,较2021年的亏损4,143,329千元有所改善[42] - 公司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1,638,466千元,相比2021年亏损3,249,815千元,实现扭亏为盈[43]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25元,相比2021年每股亏损0.78元,实现盈利[43] - 公司2022年实现溢利1,637.3百万元,相比2021年亏损3,247.8百万元大幅改善[27]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2,117,641千元,相比2021年的亏损人民币3,070,144千元有显著改善[58] 餐厅运营 - 公司2022年海底撈餐厅数目为1,371家,较2021年增加22家[3] - 公司2022年大中华区海底撈餐厅整体翻台率为3.0次/天,与2021年持平[4] - 公司2022年新开24家海底撈餐厅,恢复营业48家关停餐厅,关闭50家经营欠佳餐厅[4] - 公司2022年顾客人均消费为104.9元人民币,较2021年102.3元人民币有所提升[3] - 2022年海底捞餐厅平均翻台率为3.0次/天,顾客人均消费为104.9元人民币[10] - 公司2022年在大中华区服务超过276.3百万人次顾客,注册会员超过116.0百万人[7] - 公司2022年同店销售总额为19,159,499千元,同比下降14.4%[14] - 公司2022年餐厅经营总收入为28,990,839千元,同比下降23.0%[17] - 餐厅业务收入为29,087,006千元,较2021年的37,744,701千元下降22.9%[50] 产品与创新 - 公司2022年共组织3次全国性产品上新,包含12款全新研发产品和16款老品深度优化[5] - 公司2022年上架满3个月的区域性新品共127款,并对全国60款老产品、区域45款老产品进行优化[5] - 公司2022年在海底捞商城上架了逾1,000款产品,并新拓展数十个产品类目[7] 外卖业务 - 外卖业务收入为1,280.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3%[11] - 公司2022年社区营运的外卖餐厅数量从年初的少于450家增长至年末的1,400家以上,覆盖300多个城市[6] - 外卖业务收入为1,280,100千元,较2021年的629,763千元增长103.3%[50] 成本与费用 - 公司2022年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为12,906.4百万元,同比下降25.2%[18] - 公司2022年员工成本为10,239.8百万元,同比下降26.6%[19] - 公司2022年水電開支为1,048.0百万元,同比下降24.4%[21] - 公司2022年折舊及攤銷为3,321.2百万元,同比下降18.9%[23] - 公司2022年财务成本为473.9百万元,同比下降18.7%[26] - 公司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480.3百万元,同比增加170.3%[27] - 公司2022年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0,239,759千元,较2021年的13,950,233千元有所下降[59] 资产与负债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的5,766.8百万元增加至2022年的6,300.8百万元,主要由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增加和资本开支减少[29] - 公司存货从2021年的1,456.2百万元减少至2022年的1,141.8百万元,主要由于新冠疫情导致年末采购量减少[31]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1年的367.7百万元减少至2022年的306.9百万元,周转天数从2.9天增加至3.7天[32]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1年的1,944.2百万元减少至2022年的1,321.0百万元,周转天数从35.8天增加至43.8天[33] - 公司银行借款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2,556.2百万元,2022年新增借款1,171.9百万元,偿还借款2,414.6百万元[34]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62.8%[36]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0,932,565千元,相比2021年16,615,985千元,减少34.2%[44] - 公司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为3,274,500千元,相比2021年1,519,633千元,增长115.5%[44] - 公司2022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4,207,065千元,相比2021年18,135,618千元,减少21.7%[44]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6,750,973千元,相比2021年10,206,993千元,减少33.8%[45] - 公司2022年资产净值为7,456,092千元,相比2021年7,928,625千元,减少6%[45]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9,957,175千元,较2021年的13,169,026千元下降24.4%[52] 特海集团 - 公司于2022年12月15日完成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分拆上市,特海集团不再为公司附属公司[46] - 2022年特海集团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203,840千元,较2021年的亏损人民币905,875千元有所收窄[61] - 2022年特海集团收入为人民币3,702,323千元,较2021年的2,014,897千元有显著增长[61] - 2022年特海集团其他开支为人民币356,419千元,较2021年的267,484千元有所增加[63] - 2022年特海集团确认的减值亏损净额为人民币52,208千元,较2021年的406,718千元大幅减少[64] - 特海集团2022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456,396,000元,较2021年的29,947,000元大幅增长[65] - 特海集团2022年投资活动支付人民币189,714,000元,较2021年的633,529,000元显著减少[65] - 特海集团2022年融资活动支付人民币352,492,000元,较2021年的104,777,000元大幅增加[65] - 特海集团2022年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671,767,000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资产净值为1,656,229,000元[66] - 特海集团2022年实物分派总额为人民币1,656,229,000元,较2021年的92,781,000元大幅增加[67] - 特海集团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374,477,000元,较2021年的亏损4,163,175,000元显著改善[70] - 特海集团2022年使用权资产账面值为人民币3,865,678,000元,较2021年的5,819,320,000元减少[72] - 特海集团2022年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人民币1,146,658,000元,较2021年的1,045,681,000元有所增加[73] 其他收益与亏损 - 公司2022年其他收益为286.9百万元,相比2021年亏损3,234.8百万元大幅改善[25] - 公司2022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286,943千元,较2021年的亏损3,234,753千元大幅改善[55] 政府补助与税项 - 公司2022年政府补助为87,860千元,较2021年的60,922千元增长44.2%[53] - 公司2022年税项加计扣除为209,572千元,较2021年的149,458千元增长40.2%[53] - 公司预期未来分派的未分派盈利按5%的税率确认递延税项负债人民币96,000,000元[57] 租赁与使用权资产 - 公司2022年租赁付款总额为1,146,658千元人民币,其中固定付款1,074,839千元人民币,可变付款71,819千元人民币[76] - 2022年公司租赁负债为5,193,601千元人民币,使用权资产为3,865,678千元人民币[79] 员工与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107,592名,员工成本总额为10,239.8百万元[38] - 2022年公司员工成本应付款项为1,154,98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249,141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85] 股份与股息 - 公司2022年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574,000,000股,面值为29千美元[86] - 公司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116港元,预计将于2023年7月4日或之前派发予股东[95]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13日至6月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厘定股东收取末期股息的权利[97] - 所有股份过户文件及相关股票和过户表格需在2023年6月12日下午四时三十分前送达公司证券登记处[97]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报告将于2023年4月寄发给股东并在公司网站发布[97] 资金与融资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为2,337.01百万港元,将用于提升供应链管理和产品开发能力,并提供额外营运资金[87] - 公司以零代价发行159,000,000股普通股予股份奖励计划信托,股份奖励计划信托持有之股份在集团综合财务报表中以库存股呈列[87] - 公司购回本金总额为302,020,000美元的2026年优先票据,并已注销,未偿还本金总额为297,980,000美元[89]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7,299.3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累计使用6,557.6百万港元,占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约89.8%[92] - 2021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337.01百万港元,拟用于提升供应链管理和产品开发能力、偿还信贷融资及集团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94] 租金减免 - 公司2022年获得租金减免总额为16,636千元人民币,其中持续经营业务减免10,518千元人民币,已终止经营业务减免6,118千元人民币[81]
海底捞(06862)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2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22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未经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核[4] - 公司于2015年7月1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4]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为“本集团”[4] - 报告期指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5] - 公司于2018年9月12日刊发了招股章程[5] - 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为0.000005美元的普通股[5]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上海新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于2013年5月12日在中国注册成立[5] - 公司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4] - 公司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IFRS 16)[4] - 公司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6862[1] 财务表现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167.6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6%,主要由于COVID-19疫情导致部分餐厅暂停营业或堂食服务减少以及餐厅数量减少[1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2.673亿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净利润为965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一次性资产处置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3.077亿元人民币[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62.8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1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86.2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1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税前亏损1.11094亿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税前利润为2.94921亿元人民币[1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2.66258亿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所有者应占利润为9452.9万元人民币[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47.727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1%[1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85.076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1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流动负债为85.076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1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01.179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1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总额为16,764.1百万元,同比下降16.6%,主要由于新冠疫情导致餐厅停业及客流量减少[15][2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267.3百万元,主要归因于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及减值损失约307.7百万元[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新开18家餐厅,关闭26家餐厅,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球运营1,435家餐厅,其中1,310家位于中国大陆[16][1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餐厅整体翻台率为2.9次/天,同店翻台率为3.0次/天,累计接待顾客145.8百万人次[17][19] - 公司计划启动“硬骨头”计划,重新评估并选择性重开“啄木鸟计划”下关停的餐厅[16][1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推出两批新产品,部分产品如“真香锅”和“精品肥羊1.0”平均点击率保持在20%以上[20][22] - 公司2022年3月至5月平均每天超过200家餐厅暂停堂食,6月减少至不足90家,7月进一步减少至30家以下[21][2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外卖业务收入大幅提升,通过社区运营中心和线上平台提供多样化外送服务[21][23] - 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为15,857.0百万元,占总收入的94.6%,同比下降18.3%,主要由于疫情导致部分餐厅停业及客流量减少[27][28] - 外卖业务收入为475.6百万元,同比增长37.6%,主要由于社区运营中心的设立和更多餐厅提供外卖服务[30][32] - 海底捞餐厅平均翻台率为2.9次/天,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27][28] - 顾客人均消费从107.3元增加到109.1元,整体消费水平有所提升[27][28] - 一线城市顾客人均消费为117.4元,二线城市为104.3元,三线及以下城市为97.8元[33] -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顾客人均消费为174.7元,高于中国大陆的103.5元[33] - 新开餐厅的翻台率为2.5次/天,略低于其他餐厅的2.9次/天[33] - 中国大陆餐厅的翻台率为2.9次/天,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33] -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餐厅的翻台率为3.0次/天,较去年同期的2.2次/天有所提升[33] - 公司通过“啄木鸟计划”减少了餐厅数量,导致收入下降[27][28] - 公司整体同店数量为759家,其中一线城市70家,二线城市294家,三线及以下城市312家,中国大陆以外83家[39] - 公司整体同店销售额为9,869,17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6%,其中一线城市销售额为887,33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6%[39] - 公司整体同店平均日销售额为74.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其中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平均日销售额为105.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9%[39] - 公司整体同店平均翻台率为3.0次/天,同比下降6.3%,其中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翻台率为3.2次/天,同比增长39.1%[39] - 公司中国大陆地区餐厅总数为1,310家,总收入为13,904,94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0%,其中一线城市收入占比15.4%,二线城市占比36.0%,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36.0%[41] - 公司中国大陆以外地区餐厅总数为125家,总收入为2,010,96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7%,其中亚洲地区收入占比9.8%,北美洲占比1.9%,欧洲占比0.4%,大洋洲占比0.5%[41] - 公司整体餐厅经营总收入为15,915,90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4%,扣除会员积分计划后总收入为15,857,011千元人民币[41] - 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从2021年的人民币8,502.4百万元下降到2022年的人民币7,043.5百万元,减少了17.2%,主要由于新冠疫情和“啄木鸟计划”导致餐厅数量减少[42] - 员工成本从2021年的人民币7,161.7百万元下降到2022年的人民币5,903.2百万元,减少了17.6%,主要由于“啄木鸟计划”导致餐厅数量减少[42] - 物业租金及相关支出从2021年的人民币198.6百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人民币206.0百万元,增长了3.7%,主要由于新开业餐厅的物业管理费优惠逐步到期[42] - 水电开支从2021年的人民币693.1百万元下降到2022年的人民币560.3百万元,减少了19.2%,主要由于“啄木鸟计划”导致餐厅数量减少[42] - 差旅及通讯开支从2021年的人民币118.7百万元下降到2022年的人民币96.3百万元,减少了18.9%,主要由于“啄木鸟计划”和新冠疫情导致差旅频次减少[43][45] - 折旧及摊销从2021年的人民币2,169.1百万元下降到2022年的人民币1,914.7百万元,减少了11.7%,主要由于“啄木鸟计划”导致餐厅数量减少以及2021年计提减值亏损拨备[46] - 其他开支从2021年的人民币801.0百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人民币811.1百万元,增长了1.3%,主要由于中介费用和其他行政开支增加[46] - 公司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利润从2021年上半年的39.6百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2年同期的26.6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馥海公司毛利下降[47] - 公司其他亏损从2021年上半年的85.4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同期的338.6百万元人民币,增长296.3%,主要由于一次性资产处置亏损和减值亏损[47] - 公司财务成本从2021年上半年的303.5百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2年同期的236.5百万元人民币,下降22.1%,主要由于餐厅数量减少和银行借款利息减少[47]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198.4百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2年同期的156.2百万元人民币,下降21.3%,主要由于报告期内亏损[47] - 公司期内亏损从2021年上半年的96.5百万元人民币利润转为2022年同期的267.3百万元人民币亏损,下降376.9%[4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底的5,766.8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6月底的6,327.8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经营现金净流入和资本开支减少[48] - 公司使用权资产截至2022年6月底为5,302.8百万元人民币[48] - 公司存货从2021年底的1,456.2百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2年6月底的1,156.3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餐厅数量减少[49]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1年底的367.7百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2年6月底的245.7百万元人民币[49]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1年底的1,944.2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6月底的2,113.7百万元人民币[4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为人民币29.316亿元,新增银行贷款11.988亿元,偿还银行贷款20.608亿元[5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其他借款为人民币5100万元,以固定资产担保[5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91.8%[5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01,041名员工,其中93,047名位于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7,994名位于海外[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员工成本为人民币59.032亿元[51] - 公司提议分拆并独立上市其子公司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特海主要从事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外的餐厅业务[51] - 公司计划继续投资创新和新技术,如优化和开发业务管理系统及智能餐厅技术[62] - 公司将继续战略性地收购高质量资产,以进一步多元化餐厅业务模式和客户基础[62] - 公司计划持续提升海底捞就餐体验,包括服务能力、产品创新、餐厅运营能力及增值服务[63] - 公司将继续投入创新及新技术研发,优化业务管理系统和智慧餐厅技术[63] - 公司策略性地寻求收购优质资源,以丰富餐饮业务形态和顾客基础[6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张勇先生持有公司60.35%的普通股[6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杨利娟女士持有公司3.22%的普通股[6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周兆呈先生持有公司0.04%的普通股[6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高洁女士持有公司0.04%的普通股[6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李朋先生持有公司0.01%的普通股[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杨华女士持有公司0.02%的普通股[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刘林毅女士持有公司0.02%的普通股[67] - SP NP Ltd. 由 UBS Trustees (B.V.I.) Limited 全资拥有,作为 Rose Trust 的受托人,Rose Trust 由舒萍女士于2018年8月22日设立,受益人为舒萍女士、张勇先生及其家族[69] - NP United Holding Ltd. 由 ZY NP Ltd. 拥有约51.788%,SP NP Ltd.、SYH NP Ltd. 和 LHY NP Ltd. 各拥有约16.074%[69] - 张勇先生通过 ZYSP Trust 和 SP Trust 分别持有 Yihai 约22.62%和8.47%的股份,ZYSP Trust 和 SP Trust 由 UBS Trustees (B.V.I.) Limited 全资拥有[71] - 馥海由上海新派持有40%,颐海(上海)食品有限公司持有60%,颐海(上海)食品有限公司为颐海的全资子公司[7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及其联系人在公司或其任何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或债权证中无任何需通知公司及联交所的权益或淡仓[75] - UBS Trustee (B.V.I.) Limited持有公司普通股4,132,095,271股,持股比例为74.13%[77] - 舒萍女士通过全权信托持有公司普通股3,363,658,743股,持股比例为60.35%[77] - ZY NP Ltd持有公司普通股2,950,709,229股,持股比例为52.94%[77] - NP United Holding Ltd持有公司普通股1,801,970,108股,持股比例为32.33%[77] - 李海燕女士通过全权信托持有公司普通股772,411,528股,持股比例为13.86%[77] - 施永宏先生通过全权信托持有公司普通股772,411,528股,持股比例为13.86%[77] - SYH NP Ltd持有公司普通股434,462,014股,持股比例为7.79%[77] - LHY NP Ltd持有公司普通股410,962,014股,持股比例为7.37%[77] - NP United Holding Ltd由ZY NP Ltd持有51.778%权益,SP NP Ltd、SYH NP Ltd和LHY NP Ltd各持有16.074%权益[86] - 公司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股份[89]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参与任何股份或债权证的收购安排[92] - 公司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92]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强制性条款[95][98] - 公司董事及员工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均遵守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93][94][97] - 公司未建议支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4] - 公司未披露任何股份期权计划[105] - 公司于2019年10月8日采纳并于2021年5月20日修订了股份奖励计划,旨在激励员工和顾问为集团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106] - 公司外部审计师德勤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的《香港审阅业务准则2410》审阅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财务信息[102] - 审计委员会认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结果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10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累計使用6,466.5百萬港元,佔總額的88.6%,剩餘832.8百萬港元預計未來三至五年內動用[112][113] - 全球發售所得款項中,60.0%用於擴張計劃,20.0%用於開發及使用新技術,15.0%用於償還貸款融資及信貸融資,5.0%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114] - 2021年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約2,337.01百萬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尚未動用,計劃用於提升供應鏈管理及產品開發能力(30.0%)、償還信貸融資(30.0%)及營運資金(40.0%)[115][116][117] - 公司股份獎勵計劃於2021年5月20日授出159,000,000股股份,其中143,100,000股授予1,500名員工及顧問,15,900,000股授予17名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109][1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派付中期股息[107]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根据拟定的用途逐步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余款[12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收入为167.6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6.6%[13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为2.67亿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净利润为9650万人民币[13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5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每股盈利为0.02人民币[13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59.0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7.6%[13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为2.0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7%[13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水电开支为5.6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9.1%[13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为19.1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1.7%[13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2.3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2.1%[13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5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1.3%[131]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47.73亿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6.16亿人民币有所下降[133] - 公司
海底捞(06862)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6 17:14
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HAIDILAO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with limited liability)(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 6862 年 度 報 告 ANNUAL REPORT 2021 CONTENTS 目錄 | Definitions | 釋義 | 2 | | --- | --- | --- |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公司資料 | 13 | | Five-Year Performance Review | 五年業績回顧 | 15 | | Chairman's Statement | 主席報告 | 16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22 | | 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ment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 | 33 |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企業管治報告 | 49 | | Di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