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底捞(06862)
icon
搜索文档
海底捞:截至4月28日,全国门店已接到假期首日预订超2.5万桌
快讯· 2025-04-28 17:16
"五一"假期临近,国内市场即将迎来旅游餐饮消费高峰。海底捞后台数据显示,假期期间的用餐预订单 量正在快速上升,截至4月28日,全国门店已接到假期首日预订超2.5万桌。层出不穷的新场景、新玩 法、新产品,为消费者的假期带来了更多惊喜。(36氪) ...
自然堂、海底捞、交个朋友等凑一块,聊消费业最大的变数
虎嗅· 2025-04-25 13:13
出品丨虎嗅智库 头图丨AI生成 这个变数就是AI。 当下,拥抱AI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但各家企业的落地进展却参差不齐。当大多数企业还在探讨AI落地可行性时, 有一批企业已经率先拿到了成果。 虎嗅将这批率先拿到结果的行业优秀实践者们都请到了杭州。 4月28日(下周一),即将在杭州举办的虎嗅智库大鲸AI峰会,邀请到了自然堂、安克创新、伊利、海底捞、交 个朋友、叮咚买菜、天虹股份、百果园、禾观科技、银泰商业集团等来自快消、电商及出海、鞋服等零售消费领 域的15+AI应用领先企业决策者,深度分享他们的AI落地实践与思考。 伊利集团数字科技中心数字技术总监程国强将解读伊利的"乳业AI创新应用实践"。从一棵草到一杯奶,伊利将超 过1000+算法模型嵌入业务全流程,构建完整AI能力体系,打造统一智能化能力入口,让AI持续创造切实的业务 价值。 在线时尚品牌禾观科技CTO 罗军,将聚焦"AI for Fashion",从趋势洞察、时尚设计、摄影、客户服务与运营等 环节分享禾观科技如何用AI驱动全链路业务创新。 交个朋友副总裁兼信息化负责人刘亚平,将围绕"AI助力直播全场景效率提升","对于选品阶段,人和AI怎么配 合?如何让A ...
海底捞(0686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6:4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1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7] - 公司股份上市日期为2018年9月26日[13] - 公司于2018年9月12日刊发招股章程[13] - 公司股份代号在联交所为6862[29] - 股份每股面值为0.000005美元[14]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4] - 财务报表为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经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核[8] - 公司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法律顾问为凯易律师事务所[26][27] 公司附属及关联公司信息 - 海底捞日本公司于2014年9月3日在日本注册成立,股本为5000万日元,是特海的全资附属公司[10] - 海底捞新加坡公司于2013年2月28日在新加坡注册成立,是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10] - JAPAN HAI公司于2023年9月15日在日本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5000万日元,是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10] - 扎鲁特旗海底捞食品有限公司于2013年1月28日在中国注册成立,由四川海底捞全资拥有,是公司关连人士[10] - 静海投资公司于2011年5月11日在中国注册成立,是静远投资的全资附属公司,是公司关连人士[11] - 静远投资公司于2009年3月13日在中国注册成立,截至2025年4月17日,张勇先生、舒萍女士、施永宏先生及李海燕女士分别拥有52.00%、16.00%、16.00%及16.00%,是公司关连人士[11] - 乐达海生公司于2017年5月23日在中国注册成立,截至2025年4月17日,分别由北京宜涵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施永宏先生及李海燕女士拥有62.70%、14.85%及14.85%[11] - Newpai公司于2015年7月15日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是公司全资附属公司[13] - 馥海(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由颐海上海及上海新派分别持有60%及40% [8] - 蜀海由乐达海生持有42.72%,静海投资持有26.17%[16] - 蜀韵东方由张硕轶持有80.00%,其配偶王东煜持有20.00%[16] - 四川海底捞由静远投资持有50.00%,张勇先生持有25.50%,舒萍女士等多人分别持有不同比例[16] - 四川新派于2016年9月28日在中国注册成立,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17] - 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于2022年5月6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在联交所主板及纳斯达克独立上市[17]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威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分别由ZY WH LTD.、SP WH LTD.及SYH WH LTD.持有约36.95%、13.00%及19.89%[19]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西安焰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分别由四川嗨系餐饮管理有限公司、HITE UNION MANAGEMENT LTD.、杨华女士、Blissing Fortuna Investment Ltd.、KIWI LIMITED、宋青女士及ZCYW Ltd.持有63.50%、10.00%、14.00%、5.00%、5.00%、2.00%及0.50%[20] 贷款协议信息 - 第一份贷款协议于2024年5月29日订立,四川新派同意向西安焰请授予本金不超过人民币20.0百万元的贷款融资[8] - 第二份贷款协议于2024年11月15日订立,四川新派向西安焰请授予本金不超2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融资[14] - 第三份贷款协议于2024年12月9日订立,四川新派向西安焰请授予本金不超5亿元人民币的贷款融资[17] 股东周年大会信息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5月19日在中国北京市朝阳区金桐西路10号远洋光华国际B座27层01 - 05单元举行[5] 公司人员变动信息 - 苟轶群先生于2024年7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杨利娟女士于2024年7月1日辞任执行董事,张俊杰先生于2024年8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3][24]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2,754,68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1,453,34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4,740,957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41,111,624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28,614,255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6,624,05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833,07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913,801千元人民币,2021年亏损3,976,019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735,142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4,700,27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495,39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373,216千元人民币,2021年亏损4,161,206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309,546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708,08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499,08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374,477千元人民币,2021年亏损4,163,175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309,271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公司核心经营利润为6,229,88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246,49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822,604千元人民币,2021年亏损3,486,834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183,286千元人民币[31] - 2024年集团总收入为人民币42,754.7百万元,同比上升3.1%[36][39] - 2024年核心经营利润为人民币6,229.9百万元,同比上升18.7%[36][39] - 2024年年内溢利为人民币4,700.3百万元,较上年增加4.6%[36][39]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9,757,099千元,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3,024,158千元,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2,781,257千元[33] - 公司2024年总收入为人民币42,754.7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1,453.3百万元增加3.1%[56][57] - 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从2023年的16946.2百万元减少4.3%至2024年的16211.1百万元,占收入百分比从40.9%降至37.9%[75][79] - 员工成本从2023年的13039.8百万元增加8.2%至2024年的14113.3百万元,占收入百分比从31.5%增至33.0%[76][80] - 租金及相关支出从2023年的361.9百万元增加17.6%至2024年的425.5百万元,占收入百分比2023年为0.9%、2024年为1.0%[77][81] - 水电费从2023年的1374.3百万元增加6.6%至2024年的1465.7百万元,占收入百分比2023年为3.3%、2024年为3.4%[82] - 折旧和摊销从2023年的2945.4百万元减少13.1%至2024年的2558.5百万元,占收入百分比从7.1%降至6.0%[84] - 水电开支从2023年的13.743亿元增加6.6%至2024年的14.657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3.3%升至3.4%[86] - 差旅及通讯开支从2023年的2.043亿元增加26.0%至2024年的2.574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0.5%升至0.6%[87] - 折旧及摊销从2023年的29.454亿元减少13.1%至2024年的25.585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7.1%降至6.0%[88] - 其他开支从2023年的16.11亿元增加15.7%至2024年的18.641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3.9%升至4.4%[89] - 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业绩从2023年的459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5180万元[90][95] - 其他收益从2023年的2.275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3.522亿元,主要因金融资产收益和餐厅业务转让收益增加,部分被2024年6370万元汇兑亏损抵销[91][96] - 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3.514亿元减少21.8%至2024年的2.747亿元[92][97]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13.377亿元增加43.8%至2024年的19.238亿元[93][98] - 2024年利润为47.003亿元,2023年为44.954亿元[94][99] - 核心经营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2024年为62.2988亿元,2023年为52.46494亿元[10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的64.755亿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64.069亿元,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合计74.748亿元[110][114] - 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30.188亿元[111][115] - 存货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746亿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10.606亿元,存货周转天数2023年为23.9天,2024年为24.0天[112][116]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4.12亿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3.463亿元,周转天数2023年和2024年均为3.2天[113][117]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18.594亿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17.964亿元,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34.3天增至2024年的41.2天[118][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为9750万元,2024年新增借款9710万元,偿还借款6.197亿元[119][1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借款已结清[120][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抵押/受限制银行存款为3.738亿元,无固定资产被抵押[122][123][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20.8%[124][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137178名员工,2024年员工总成本为141.133亿元[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37,178名员工[1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4,113.3百万元[137] 海底捞餐厅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海底捞餐厅平均翻台率为4.1次/天,2023年为3.8次/天[36][39] - 2024年共接待顾客415.0百万人次,较上年增加4.5%[36][39] - 2024年海底捞品牌新开62家餐厅,关闭或搬迁70家,年底共经营1,368家餐厅[37][40] - 2024年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为人民币40,397.6百万元,占总收入94.5%,较2023年的人民币39,266.6百万元增加2.9%[59][60][63] - 2024年海底捞餐厅翻台率达到4.1次/天,2023年为3.8次/天[60][63][65] - 2024年海底捞餐厅顾客人均消费为人民币97.5元,2023年为人民币99.1元[60][63][65] - 2024年一线城市海底捞餐厅顾客人均消费为人民币104.0元,2023年为人民币105.7元[65] - 2024年二线城市海底捞餐厅顾客人均消费为人民币96.9元,2023年为人民币98.3元[65] - 2024年三线及以下城市海底捞餐厅顾客人均消费为人民币91.4元,2023年为人民币92.8元[65] - 2024年港澳台地区海底捞餐厅顾客人均消费为人民币199.7元,2023年为人民币202.8元[65] - 2024年同店数量整体为1222家,一线城市203家、二线城市478家、三线及以下城市520家、港澳台地区21家[67] - 2024年同店销售额整体为37629341千元,一线城市6628970千元、二线城市14508547千元、三线及以下城市15182082千元、港澳台地区1309742千元[67] - 2024年同店平均日销售额整体为84.4千元,一线城市89.4千元、二线城市83.2千元、三线及以下城市80.0千元、港澳台地区171.6千元[67] - 2024年同店平均翻台率整体为4.1次/天,一线城市4.
火锅越做越小,海底捞还在悄悄降价
搜狐财经· 2025-04-22 10:59
文| 源媒汇 王言 此外,海底捞也上新了"小份菜",包括35款荤菜、18款素材和3款小吃,分量相比常规菜品更小,价格也更低,在4-25元之间。比如娃娃菜、水晶粉等单 品,价格为4.9元/份。 据了解,海底捞这种单人小锅售价在16-22元,有番茄、牛油、菌汤、真香锅等8种口味。 海底捞在降价的路上要越走越远。 前不久,小红书账号"海底捞火锅(福建)"发布信息称,海底捞在福建多家城市的门店上线了小份菜,同时,这些门店就餐台改为"小锅"模式,即一人一 口小锅。 来源:海底捞火锅(福建)小红书账号 不过,小锅和小份菜开放时间有所不同。小锅全天开放,而小份菜仅在工作日9:00-17:00限时供应,大学生可以正常使用69折优惠。有小红书用户透 露,叠加大学生折扣后,自己在海底捞下单一人食火锅,全部消费不到60元。 推出"小锅"模式,意味着在所谓的"孤独经济"之下,海底捞开始探索"一人食"市场,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可能也是其在行业愈发内卷的环境中,变相下 调产品价格,寻求增量的举措。 以价换量 过去一段时间,海底捞都在调整菜品结构和价格,降低消费门槛。 自2017年起,海底捞客单价就有了逼近100元的趋势,到了2018年, ...
女子称在海底捞拿蘸料时触电受伤,门店回应:电路检测无异常
新浪财经· 2025-04-21 10:48
4月17日,陈女士获悉海底捞最新赔偿方案:支付15天的治疗费和一些"意思性"的补偿。海底捞表示, 将陪同陈女士复诊,视医生意见再做进一步处理。 有律师对媒体表示,静电与漏电有本质区别,静电瞬时电压低,不会造成持续伤害;而陈女士出现手臂 僵硬、麻木等神经症状,更符合漏电致伤特征,经营者需证明已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海底捞方回应称,事发当天检测电路无异常,小料台电气开关(漏电保护装置)的检查记录均显示正 常。海底捞已联络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对小料台再次核查,并承诺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4月21日,据扬子晚报,近日,江苏苏州的陈女士发帖称她在海底捞(06862.HK)就餐时遭遇意外,触 碰到蘸料台的金属边缘后导致左手触电受伤,之后持续出现僵硬、乏力、麻木症状。 据陈女士讲述,3月30日中午,她与朋友在海底捞相城天虹门店用餐。点完单后,她前往蘸料台取料, 左手下意识碰到蘸料台边缘的金属部分,瞬间被电到,左臂产生强烈刺痛感。随后,陈女士在海底捞工 作人员陪同下前往医院检查。由于第一家医院无法接治电伤患者,陈女士被转至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经 诊断,陈女士因电击导致神经受损,需进行两到三个月的康复治疗。 陈女士表示,触电后手臂持续 ...
海底捞(06862):2024H2盈利表现超预期,持续注重股东回报
国盛证券· 2025-04-16 16: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底捞2024年业绩发布,盈利表现超预期,2024H2开始稳健扩店,客单恢复优于翻台,全年系统销售、同店销售同比增长,毛利率提升、折摊率下降带动业绩增长,红石榴计划、加盟业务稳步推进,打开增长空间,持续注重股东回报,维持“增持”评级 [1][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427.55亿元,同比+3.1%,归母净利润47.08亿元,同比+4.6%,核心经营利润62.30亿元,同比+18.7%;2024H2实现收入212.64亿元,同比-5.8%,归母净利润26.70亿元,同比+19.1%,核心经营利润34.31亿元,同比+23.9% [1] - 2024年海底捞餐厅经营/外卖业务/调味品及食材产品/其他餐厅经营/其他业务分别实现收入403.98/12.54/5.75/4.83/0.28亿元,同比+2.9%/+20.4%/-27.1%/+39.6%/+168.3%,新增加盟业务收入0.17亿元 [1] - 2024年扣除会员积分计划前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港澳台地区的收入分别为71.57/157.00/161.78/14.46亿元,同比-0.5%/+0.6%/+6.7%/+5.6%,收入占比分别为17.7%/38.8%/40.0%/3.6% [1] 门店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直营店1355家,全年净减19家门店,2024H2开始稳健扩店,2024年开启加盟业务,全年完成13家加盟店的审核及落地 [2] - 2024年公司整体客单价97.5元,全年整体客单价同比-1.6元,但2024全年相对2024H1整体客单价+0.1元,2024H2客单价稳中有升 [2] - 2024年公司整体翻台率4.1次/天,全年整体翻台率同比+0.3次/天,但2024全年相对2024H1整体翻台率-0.1次/天,2024H2翻台率有所回落 [2] - 2024年公司包含直营店和加盟店在内的系统销售额同比+3.0%;自营同店销售额同比+3.6%,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港澳台地区分别+1.8%/+1.6%/+6.6%/+1.8% [2] 成本及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3.0pct至62.1%,2024H2毛利率同比+4.2pct至63.2%,毛利率显著提升主要系原材料及易耗品采购价格降低 [3] - 2024年,员工成本/租金及相关开支/水电开支/折旧及摊销/其他开支占收比分别为33.0%/1.0%/3.4%/6.0%/4.4%,同比+1.6/+0.1/+0.1/-1.1/+0.5pct [3] - 2024年净利润同比+4.6%至47.0亿元,净利率同比+0.1pct至11.0%;2024H2净利润同比+19.3%至26.7亿元,净利率同比+2.6pct至12.5% [3] 业务推进情况 - 2024年公司正式启动红石榴计划,截至年底,已通过内部创业创立了包括焰请烤肉铺子、小嗨火锅等11个餐饮品牌共计74家门店,带动其他餐厅收入同比+39.6%至4.8亿元,与双管店、多管店模式结合,有望实现优秀人才共享,降低部分员工成本 [4][9] - 2024年公司正式启动加盟业务,截至年底,已完成13家加盟店的审核落地,未来将稳步推进优质加盟网络布局 [9] 股东回报情况 - 派息率从2023年的90%提高到2024年的95%,持续注重股东回报 [9] 投资建议情况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41.46/468.80/497.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43/55.68/62.1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1X/16.6X/14.9X,维持“增持”评级 [9] 财务指标情况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1,453|42,755|44,146|46,880|49,751| |增长率yoy(%)|33.6|3.1|3.3|6.2|6.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499|4,708|4,843|5,568|6,218| |增长率yoy(%)|174.6|4.6|2.9|15.0|11.7| |EPS最新摊薄(元/股)|0.81|0.84|0.87|1.00|1.12| |净资产收益率(%)|39.0|45.1|31.7|26.7|23.0| |P/E(倍)|20.5|19.6|19.1|16.6|14.9| |P/B(倍)|8.0|8.9|6.1|4.4|3.4|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情况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数据 [11]
海底捞:2024H2盈利表现超预期,持续注重股东回报-20250416
国盛证券· 2025-04-16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底捞2024年业绩发布,盈利表现超预期,2024H2开始稳健扩店,客单恢复优于翻台,全年系统销售、同店销售同比增长,毛利率提升、折摊率下降带动业绩增长,红石榴计划、加盟业务稳步推进,打开增长空间,持续注重股东回报,维持“增持”评级 [1][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427.55亿元,同比+3.1%,归母净利润47.08亿元,同比+4.6%,核心经营利润62.30亿元,同比+18.7%;2024H2实现收入212.64亿元,同比-5.8%,归母净利润26.70亿元,同比+19.1%,核心经营利润34.31亿元,同比+23.9% [1] - 2024年海底捞餐厅经营/外卖业务/调味品及食材产品/其他餐厅经营/其他业务分别实现收入403.98/12.54/5.75/4.83/0.28亿元,同比+2.9%/+20.4%/-27.1%/+39.6%/+168.3%,新增加盟业务收入0.17亿元 [1] 门店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直营店1355家,全年净减19家门店,2024H2开始稳健扩店,2024年开启加盟业务,全年完成13家加盟店的审核及落地 [2] 客单与翻台情况 - 2024年公司整体客单价97.5元,全年整体客单价同比-1.6元,但2024H2客单价稳中有升 [2] - 2024年公司整体翻台率4.1次/天,全年整体翻台率同比+0.3次/天,但2024H2翻台率有所回落 [2] 销售情况 - 2024年公司包含直营店和加盟店在内的系统销售额同比+3.0%;自营同店销售额同比+3.6% [2] 毛利率与费用率情况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3.0pct至62.1%,2024H2毛利率同比+4.2pct至63.2%,主要系原材料及易耗品采购价格降低 [3] - 2024年员工成本/租金及相关开支/水电开支/折旧及摊销/其他开支占收比分别为33.0%/1.0%/3.4%/6.0%/4.4%,同比+1.6/+0.1/+0.1/-1.1/+0.5pct [3] 红石榴计划与加盟业务情况 - 2024年公司正式启动红石榴计划,已通过内部创业创立11个餐饮品牌共计74家门店,带动其他餐厅收入同比+39.6%至4.8亿元,与双管店、多管店模式结合,有望实现优秀人才共享,降低部分员工成本 [4][9] - 2024年公司正式启动加盟业务,截至年底,已完成13家加盟店的审核落地,未来将稳步推进优质加盟网络布局 [9] 股东回报情况 - 派息率从2023年的90%提高到2024年的95%,持续注重股东回报 [9] 财务指标预测情况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41.46/468.80/497.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43/55.68/62.1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1X/16.6X/14.9X [9]
海底捞20250326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餐饮行业 - 公司:海底捞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门店运营 - 2024年新开自营门店59家、加盟门店3家,关闭70家经营不佳门店,大中华地区共1368家海底捞品牌门店,含13家加盟门店[1] - 2024年海底捞餐厅整体门店翻台率4.1次/天,高于去年同期3.8次/天;一线城市翻台率4.0,二线城市4.1,三线及以下城市4.0,港澳台地区4.3;同店翻台率4.1,去年同期为3.8[11] - 2024年自营门店接待顾客总数超4.15亿人次[1] - 2024年新开店平均翻台率4.4次/天,优于老店表现[2] - 2025年预计海底捞新开店在中单位数比例增长基础上争取开更多优质新店,采用自下而上提报开店机制,将加盟商拓店纳入整体规划[2] 新品牌孵化 - 2024年启动红十六计划,已孵化11个子品牌共74家门店,经营形态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其他餐厅收入大幅提升39.6%[1] - 燕青烤肉铺子已开40家门店,三店月均收入80万以上,绝大多数门店持续盈利;另有三到四个品牌获众多店经理认可,将进入下一步推广计划[19] 经营举措 - **差异化经营**:根据不同地区饮食习惯和食材供应调整菜品和小料台搭配,推出区域性菜品并推广至全国;2025年重点打造鲜茄系列荤菜和时令菜品系列;推出包间店、亲子主题店、夜宵主题店等特色场景门店,提供个性化服务体验[3] - **精细化管理**:执行低底薪、高分红薪酬政策,优化考核机制,绑定门店经营成果与管理者收入;实行双管店、多管店模式,提升管理能力;年末推行专属客户经理工作[4] - **品牌升级**:2024年进行全面品牌升级,发布新口号“一吃海底捞,马上没烦恼”,推出全球代言人小捞捞及品牌歌曲;3月20日举办30周年火锅音乐节,未来每年3月推出海底捞生日月活动[6] - **产品开发**:通过非遗挖掘、产品溯源、团标认证等强调安全与品质双保障,菜品贴合健康趋势;2024年新品如库伦贝尔草原肥牛卷、酸辣薄切牛肉、雷山酸汤锅等受顾客好评;采购团队与供应商紧密合作,实现新品规范化、规模化生产[7] - **加盟模式**:建立涵盖资质审核、运营能力评估、长期发展匹配度的三轮筛选机制,加盟商审核通过率较低;超70%加盟申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截至2024年底完成13家加盟门店审核与落地;未来秉持质量优先、稳中求进原则,稳步推进优质加盟网络布局[8] - **数字化运营**:开发AI智慧巡检系统,覆盖所有海底捞门店,识别准确率超95%,门店满意率超98%且全年无差评;自主研发HiHi系统APP端阅读点击量超2万次;推进AI智能体机器人建设[9] 财务表现 - 2024年集团整体营业收入427.55亿元,其中海底捞餐厅收入403.98亿元,占比94.5%;其他餐厅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20.4%,占比2.9%[10][11] - 2024年海底捞餐厅整体客单价97.5元,同比下降1.5元,主要因消费结构变化[10] - 2024年核心净利润62.3亿元,去年同期52.46亿元,同比上升18.7%;净利润47亿元,同比上升4.6%[11] - 2024年原材料及耗材162.11亿元,占收入37.9%,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因原材料及易耗品采购价格下降;人工成本141.13亿元,占收入33%,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因提高员工综合薪资福利水平并补充部分岗位人员;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4.26亿元,占收入1%,同比相对稳定[1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27.8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8.96亿元,主要由于年内股利分配影响;拥有货币资金78.49亿元;全年资本支出13.09亿元,包括开新店4.17亿元、老店翻新及资产升级6.32亿元、总部建设2.5亿元[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毛利率方面,2024年较2023年上涨3个百分点,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下降和采购模式优化;2025年希望维持在合理水平,通过优化菜品结构、供应链规模化效应及成本控制措施实现,同时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并调整采购策略[15][16][17] - 人工费用率方面,不会单纯优化人工费用比,而是在保证顾客满意度前提下提升管理效率;推出多管店计划,优秀店经理可管理多家门店,发挥管理经验、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普通员工层面重点是灵活用工,精准排班[24][25] - 股东回报方面,2024年全年派息率为95%,公司制定分红政策会综合考虑经济业绩、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需求,确保业务增长可持续性与股东回报平衡[26] - 客单价方面,2024年平均客单价较2023年下降1.5元,但2024年下半年对比上半年涨了0.3元;执行差异化定价策略,围绕不同商圈和时段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展望未来客单价呈相对稳定趋势[32][33]
4月14日午评:A股早盘暴走!海南“海底捞金”VS核聚变“人造太阳”
搜狐财经· 2025-04-14 15:11
文章核心观点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多行业和公司股价表现活跃,但普涨行情下投资者需保持定力,避免盲目追热点 [1][3][4] 各行业表现 海南板块 - 康芝药业涨停,海马汽车、京粮控股封涨停,资金采用“海底捞金”套路,海兰信建海底数据中心,自贸港封关使土地增值预期高,游资积极扫货 [3] 科技圈(可控核聚变板块) - 中洲特材等概念股半年暴涨80%,“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双破亿度运行,国资委认定为未来产业,谷歌亚马逊参与,市场规模达2万亿 [3] 体育产业 - 康力源、金陵体育等健身器材商借四部门《金融支持体育意见》东风,股价封死涨停板 [3] 跨境电商 - 泰鹏智能、三态股份等采用“小单快反”模式,广东浙江产业带对接亚马逊,四川辣酱远销纽约唐人街 [3] 北交所 - 主力半天砸76亿扫货,汽车整车、有色金属等板块被买爆 [3] 投资提醒 - 海南概念估值虚高,核聚变技术突破尚需时日,体育股政策红利为限时促销,午后需关注成交量,若8621亿成交额无法支撑,高位股可能下跌 [3]
降价版的湊湊和海底捞,同人不同命
36氪· 2025-04-07 19:57
文章核心观点 火锅行业“以价换量”成共识,海底捞和呷哺集团降价呈现不同结果,呷哺集团多项核心经营指标下滑致亏损扩大,海底捞通过降本增效和多品牌发展取得较好业绩,呷哺集团正努力自我纠偏,未来发展有待摸索 [2][11][28] 分组1:降价未换来量 - 火锅行业消费降级,同行降价使呷哺集团跟进,去年实施十年来最大力度和规模降价,呷哺呷哺人均消费降至54.8元,湊湊客单价降至123.5元 [3][4] - 降价初期有效果,去年8月呷哺呷哺营业额、利润和客流量同比增长10%,部分地区客流量增长近20%,但全年业绩显示翻台率不升反降,呷哺呷哺和湊湊同店销售额分别下降23%和32% [7] - 2024年呷哺集团累计闭店219家,呷哺呷哺和湊湊收入分别同比减少13%和26.5%,湊湊净亏损大幅上涨260.20%至3.5亿,成集团亏损主要原因 [8][10] 分组2:不只是降价 - 2024年海底捞营收、净利润和核心经营利润同比上升,虽下半年营收下滑但归母净利润增长,靠降本增效和多品牌发展取得成效 [11][12] - 海底捞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优化成本结构降低成本,启动“红石榴计划”孵化多品牌创新,其他餐厅收入和外卖业务营收同比增幅分别达39.6%和超20% [14][15][17] - 呷哺集团有降本能力,采购占销售比和成本率下降,但缺“赚钱”能力 [17] 分组3:自我纠偏 - 呷哺集团高端化转型后受市场消费趋势冲击,湊湊和趁烧业绩不佳,2024年湊湊餐厅数量负增长且闭店数最多 [18][19] - 呷哺集团采取降价和不同扩店策略自我纠偏,湊湊上海推出低价套餐,呷哺呷哺规划2025年开业不低于95间餐厅,湊湊谨慎开店 [21][22][24] - 2025年头两个月呷哺集团通过费用管控盈利增加,集团有会员基础,未来发展需自我摸索 [2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