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底捞(06862)
icon
搜索文档
麻酱标注“未来日期”适用首违不罚吗 来
齐鲁晚报· 2025-06-18 08:49
食品安全事件 - 山西太原消费者王女士6月9日购买的海底捞"捞派豆花干拌麻辣烫套餐"中,芝麻酱标注的分装日期为2025年6月15日,属于"未来日期"食品 [1] - 王女士食用后出现腹泻症状,但尚未确认是否与麻酱质量直接相关 [1] - 涉事商家承认共有10盒贴有"未来日期"的麻酱已全部售出 [2] 监管调查争议 -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最初依据《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认定免罚,后又改口称是初步调查结果 [1][2] - 监管部门认定商家行为属于"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而消费者认为属于"标注虚假日期" [2] -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标签必须真实准确,不得含有虚假内容 [2] 执法合规性问题 - 首违不罚规定要求食品未售出才适用,但本案中涉事产品已全部售出 [2] - 监管部门对法律条款的适用存在争议,可能涉及执法偏差 [3] - 事件暴露监管可能存在"弹性执法"和"随意认定"的问题 [3]
海底捞22元工作餐背后:餐饮巨头的下沉生存战
搜狐财经· 2025-06-18 01:40
消费分级策略 - 公司推出22元自助午餐,价格仅为火锅人均消费的四分之一,瞄准白领午餐市场[1] - 从数百元火锅到15元盒饭,公司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价格带全覆盖,适应消费分级趋势[1] - 客单价已降至97.5元,午市闲置率高达40%,反映餐饮时段经营困境[4] 时段经营创新 - 将员工食堂升级为对外营业的"能量补给站",北京推15元荤素套餐,西安试22元自助模式[5] - 通过早餐茶叶蛋、午餐盒饭、夜宵冒菜等模块化经营,翻台率提升至4.1次/天,较行业平均高30%[8] - 与库迪咖啡便当策略类似,实现"闲时产能变现",构建全时段经营体系[5] 供应链复用与品牌矩阵 - "红石榴计划"孵化11个子品牌,形成从正餐到快餐的消费金字塔[7] - 焰请烤肉复用火锅腌料,冒菜复用火锅食材,中央厨房效能最大化[7] - 员工餐标准直接转化为商品,实现人力、场地、原料三重资源复用,边际成本趋近于零[7] 区域化运营策略 - 西安推自助餐,北京卖卤肉饭,实施"千店千面"差异化策略[7] - 赋予区域门店自主定价权,15元套餐与22元自助并行不悖[8] - 与呷哺呷哺副牌标准化失败案例形成对比,展现灵活运营优势[7] 行业转型逻辑 - 427亿年营收面临增长压力,行业转向"存量挖潜"模式[11] - 通过供应链优势实现价格下沉,组织变革应对市场碎片化[11] - 从郑州盒饭到西安自助餐,持续两年的"午餐革命"验证商业模式迭代能力[11]
调料生产日期“穿越”到未来,海底捞免罚?
观察者网· 2025-06-17 19:46
食品安全事件 - 消费者投诉海底捞外卖产品标注虚假分装日期(6月15日标注但实际6月9日购买)[1] - 消费者食用后出现腹泻症状并向监管部门投诉[3] - 市场监管部门初步认定符合《首违不罚清单》条件(货值低于500元且未造成严重后果)[3] - 公司回应称日期错误系员工误触键盘导致 产品实际资质和储存条件符合要求[4] 外卖业务布局 - 2023年推出"下饭火锅菜"新产品线 主打30-40元低价套餐[4] - 外卖业务采用两种门店形态:挂靠现有餐厅的"挂靠店"和独立运营的"卫星店"[4] - 公司预估下饭火锅菜市场空间可达50-100亿元[5] - 参与外卖平台补贴活动 部分套餐折扣后低至24.9元(原价43.4元)[5] 行业竞争态势 - 火锅行业普遍采取降价策略 包括怂火锅、呷哺呷哺、巴奴火锅等品牌[5] - 怂火锅推出类似低价外卖产品"火锅冒菜" 折后价格不超过30元[5][8] - 公司2024年客单价降至97.5元(与2017年持平)但实现营收427.5亿元 净利润47.08亿元[12] 产品矩阵策略 - 形成高中低端外卖组合:高端定制宴会服务(2000元以上)、经典外卖模式和低价下饭火锅菜[5] - 全年接待顾客4.15亿人次 同比增长4.5%[12]
巴奴赴港IPO,紧跟海底捞
金融界· 2025-06-17 18:12
6月16日,香港联交所官网发布公告显示,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奴")递交了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巴奴门店数量145家,2024年收入达23.1亿,盈利1.23亿元。巴奴曾以学习海底捞的服务出 圈,又放弃海底捞模式再出圈。当前,巴奴门店数量增加,翻台率增加,但客单价不断下探的情况下, 巴奴同店年销售先涨后降,值得投资人关注。 杜中兵对巴奴可谓完全把控。 对于上市,杜中兵认为:"企业上市其实一个多方位的挑战,政府,消费者,公众。一个企业能不能真 正的活得久,这个挑战是要接受的,其实上市公司并不是说仅仅是资本,追求上期的上市公司,其实就 是追求挑战。" 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虽然巴奴颇具知名度,但是从战略角度,无论是成本领先、还是差异 化,其优势都不够突出,所以对于注重短期话题性的投资者来说,对巴奴的判断或许更积极,而注重长 期成长性和收益稳定性的投资者而言,就略显不足。 从整体数据看,巴奴门店数量从2022年初的83家增至2025年3月的145家,增长74.7%,2023至2024年新 增60家,年均增速超30%。河南以外门店占比63%,达92家,下沉市场主导,二线及以下城市占比 78.6%,匹 ...
巴奴冲刺港股IPO:去年营收23亿元、门店数量145家,挑战海底捞成败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6-17 17:0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3亿元,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20.6% [3][5][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09亿元,同比增长25.7%,净利润5516万元,同比增长57.5% [8] - 2022年营收14.33亿元,2023年21.12亿元,2024年增长率从47.3%下滑至9.3% [7] 门店运营与扩张 - 截至2025年6月9日,直营门店145家,较2021年末增长74.7%,河南区域占比36.6% [12] - 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78.6%,一线城市31家 [12] - 拥有5家中央厨房和1家底料加工厂 [12] 同店销售与消费趋势 - 2025年第一季度同店销售增长率2.1%,较2023年22.6%下滑,但较2024年-9.9%回升 [14][15] - 二线城市同店销售额2.28亿元,增长率0.4% [13] - 人均消费从2023年150元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138元 [5][18] 行业对比与竞争 - 海底捞2024年营收427亿元,门店1368家,规模为公司的18.5倍 [4][9] - 海底捞平均翻台率4.1次/天,高于公司的3.6次/天 [24] - 公司子品牌超岛曾因"羊肉掺假"事件赔付835.4万元 [12] 品牌定位与舆情 - 主打"毛肚和菌汤"差异化定位,曾因"天价土豆"(18元/5片)引发争议 [2][22] - 创始人言论"月薪5000不要吃巴奴"引发舆情,后澄清为表达误解 [20][21] 行业动态与上市背景 - 2024年超15家餐饮企业递交上市申请,包括小菜园、绿茶集团等 [25][27] - 行业趋势聚焦门店扩张、供应链优化和数字化升级 [27] - 专家建议上市后重点拓展门店增速和供应链能力 [28]
消费者买到“未来日期” 麻酱,海底捞回应
新华网财经· 2025-06-17 13:32
食品安全事件概述 - 消费者王女士在海底捞购买的"捞派豆花干拌麻辣烫套餐"中,花生芝麻调味酱包装显示分装日期为2025年6月15日,疑似"未来日期"食品 [1] - 消费者食用后出现腹泻症状,并通过12345热线投诉 [1] - 市场监管部门初步调查认为商家行为符合《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免罚条件 [1] 监管部门处理情况 - 免罚依据包括:未造成严重后果、货值金额不超过500元、两年内不出现三次同类行为 [1] -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24条,标注虚假生产日期应处5-10万元罚款,或货值金额10-20倍罚款,严重者可吊销许可证 [2] - 处罚需综合考虑主观恶意、危害后果、涉案规模、纠错配合度等因素 [2] 公司回应与措施 - 海底捞回应称实际分装日期为6月9日,日期错误系员工误触键盘所致,共影响7笔订单 [4] - 产品资质、储存及保质期均符合要求 [4] - 已启动标签系统升级优化流程,安排专人回访受影响顾客 [4] 事件影响范围 - 该事件涉及太原市小店区某商场海底捞门店 [1] - 共7笔外卖订单受到影响 [4]
【世相百态】火锅店办婚宴折射时代新风尚
证券时报· 2025-06-17 01:28
行业趋势 - 95后新人选择在海底捞火锅店举办婚宴 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对传统婚宴形式的突破性尝试 更注重个性化表达而非固定范式 [1] - 传统婚宴面临繁复流程与高成本问题 酒店宴席场地费动辄数万元 菜单千篇一律 形式化礼仪程序让年轻人陷入负债困境 [1] - 火锅店婚礼的流行映射代际价值观嬗变 年轻群体拒绝"标准化人生"定义 倾向于用旅行结婚 露营婚礼 汉服仪式等个性化方式重构婚礼意义 [2] 消费行为 - 海底捞火锅氛围自带热闹与亲切感 宾客在涮煮食物互动中拉近距离 使婚礼回归"人情味"本质 [1] - 社会对非传统婚宴接纳度提升 亲友点赞与媒体正向报道表明 婚礼核心价值转向缔结婚约的庄严与亲友祝福的真诚 [2] - 个性化婚礼成功关键在于契合新人需求与宾客期待 形式可多样化但需承载情感记忆与爱的温度 [3] 市场机会 - 火锅店婚礼节省高昂场地费用 海底捞案例显示餐饮场景创新可延伸至婚庆服务领域 [1] - 年轻消费群体推动婚礼形式多元化发展 主题派对 户外仪式等新兴模式创造增量市场空间 [2] - 社会包容性提升为个性化婚庆服务提供土壤 行业需打破模板化束缚 满足真实自我展现需求 [2][3]
巴奴闯关港交所上市:自称为“品质火锅”第一,拉踩海底捞等同行
搜狐财经· 2025-06-17 01:22
公司概况 - 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旗下品牌为"巴奴毛肚火锅"[1] - 公司定位为"品质火锅"企业,主打"毛肚+菌汤"产品组合,创造新品类概念[3] - 截至2025年6月9日拥有145家直营门店,覆盖全国39个城市,其中河南53家,其他地区92家[9] - 门店分布为一线城市31家(占比21.4%),二线及以下城市114家(占比78.6%)[9] - 配套5家综合性中央厨房和1家专业化底料加工厂[9] 市场定位 - 弗若斯特沙利文将火锅市场分为品质火锅(人均>120元)、大众火锅(60-120元)和平价火锅(<60元)三类[3] - 公司2024年人均消费达142元,显著高于海底捞(97.5元)和呷哺呷哺(54.8元)[9] - 自称中国品质火锅市场收入第一品牌,2024年收入23亿元[9] - 2024年品质火锅市场规模741亿元,预计2029年达1078亿元(CAGR7.8%)[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33亿元、21.12亿元、23.07亿元(CAGR26.9%)[10] - 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519万元改善至2023年盈利1.02亿元,2024年增至1.23亿元[10] - 2025Q1收入7.09亿元,净利润5516.2万元[10]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准则)2022-2024年分别为4145.5万元、1.43亿元、1.96亿元[12] - 经调整净利率从2022年2.9%提升至2024年8.5%,2025Q1达10.8%[12] 行业数据 - 中国火锅行业规模从2019年5188亿元增至2024年6199亿元(CAGR3.6%)[3] - 预计2029年达8498亿元(2024-2029年CAGR6.5%)[6] - 2024年前五大参与者市场份额8.1%,其中海底捞占6.7%,呷哺呷哺0.4%[8]
推出22元工作餐 海底捞瞄准“打工人”吃饭生意
北京商报· 2025-06-16 21:36
业务创新 - 公司在部分门店推出工作餐业务,包括22元自助午餐和10-35元不等套餐,北京已有20多家门店上线该业务[1] - 西安门店推出22元自助午餐包含3热菜3凉菜1水果2饮料2主食,供餐时间为12-15点[3] - 北京门店推出15元/份中餐套餐和30-35元下饭菜套餐,供餐时间为11-18点半[4] - 公司还提供12元盒饭包含一荤一素小菜水果和汤,部分门店提供送餐服务[4] 品牌矩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通过内部创业创立11个餐饮品牌共74家门店,包括焰请烤肉铺子、小嗨火锅等[5] - 新品牌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不同消费场景[5] - 公司此前已推出海底捞下饭火锅菜,夜宵时段订单环比增长34%[6] 市场策略 - 工作餐业务旨在吸引外卖骑手、商场员工等消费群体,部分已成为包月顾客[4] - 公司通过露营火锅、演唱会接驳车、掼蛋等创新服务拓展场景[5] - 行业专家认为此举可丰富价格带并形成差异化竞争[6] 行业背景 - 2024年全国火锅市场规模达6175亿元同比增长5.6%,预计2025年达6500亿元[7] - 火锅人均消费从2023年80多元降至2024年70多元,反映性价比趋势[7] - 快餐市场已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同质化现象凸显[7] 运营考量 - 工作餐时段非高峰时段,不会对门店经营造成压力[4] - 公司需平衡品牌形象与快餐业务,避免定位模糊[8] - 专家建议利用火锅食材优势研发独特菜品,并通过规模采购降低成本[8]
海底捞“织”造新可能:员工创新点亮“双手改变命运”之路
海底捞创新服务模式 - 海底捞在等位区推出"毛线小屋"项目,吸引大批顾客排队体验手工制作,成为解压新去处 [1] - 该项目由门店员工黄迪提出并主导实施,从选材到施工全程参与,仅用一个月即上线运营 [3] - 项目上线一周后,"在海底捞打毛线"话题冲上社交平台热搜,顾客反馈制作过程解压且服务高效 [3] 员工创新机制 - 海底捞通过管培生轮岗制度培养员工创新能力,黄迪作为大区经理助理提出的创意获得管理层支持 [1] - 公司设立门店创新经费,每月预留资金奖励通过审核的员工提案,激发服务创新积极性 [5] - 黄迪凭借"毛线小屋"项目获得内部创新表彰,体现公司"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观 [3][5]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 海底捞强调"未来有无限可能",为员工提供发展平台和创业机会,鼓励实现自我价值 [5] - 董事会副主席周兆呈指出,创新需要足够空间支撑,公司通过制度保障员工创意落地 [5] - 员工点子被采纳并实现的案例(如毛线小屋)成为企业持续生命力的来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