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09896)

搜索文档
名创优品(0989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7:00
财政年度结算日变更 - 公司于2024年1月17日将财政年度结算日由6月30日改为12月31日,本中期财务报告涵盖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1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7,758,74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3,389,78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9%[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利润为1,494,80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税前利润为1,529,12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利润为1,177,37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利润为1,170,10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94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1,241,88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EBITDA为1,967,35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0%[14] - 截至2023年和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利润分别为10.17918亿元和11.7737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0.5422亿元和12.41886亿元,经调整EBITDA分别为15.61788亿元和19.67354亿元[25] - 公司总收入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2.063亿元增加25.0%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7.587亿元,主要因平均门店数量同比增长18.8%以及同店销售增长约7%[90] - 公司销售成本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7.489亿元增加16.5%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3.690亿元[93] - 公司毛利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4.574亿元增加37.9%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3.898亿元,毛利率由39.6%提升至43.7%[94] - 公司其他收入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60万元增加250.4%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270万元,主要因存款银行收入增加[99] - 公司经营利润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265941亿元增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494809亿元[88] - 公司期内利润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17918亿元增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177379亿元[88]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9.18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15.221亿元,增幅65.8%,剔除股份支付开支后增幅66.4%[100][104]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3.197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4.186亿元,增幅30.9%,剔除股份支付开支后增幅26.9%[101][105] - 经营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的12.659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14.948亿元,增幅18.1%[108][114] - 期内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的10.179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11.774亿元,增幅15.7%[111][117] - 经调整净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的10.542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12.419亿元,增幅17.8%,剔除汇兑损益后增幅25.5%[112][118] - 经调整EBITDA从2023年上半年的15.618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19.674亿元,增幅26.0%[120][127]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同比增加4.9%,2024年上半年达12.938亿元,资本开支3.028亿元,自由现金流9.91亿元[121][12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2.4,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2.3[12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中的现金等为68.6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68.87亿元[1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2.4,2023年12月31日为2.3,变动因流动部分的其他投资与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1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计入流动资产的现金等为6869.0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6887.0百万元[1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0.1%,按贷款及借款除以期末权益总额再乘以100%计算[136][1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担为749.9百万元,用于建设总部大楼[146][14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薪酬成本为685.5百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441.6百万元[1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薪酬成本为人民币68550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44160万元[155] 名创优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名创优品门店总数从2023年12月31日的6413家增至6868家[28][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名创优品各渠道平均每月推出约940个SKU,提供约10100个核心SKU[29][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名创优品在中国内地有超4100家门店,海外有超2700家门店[34] - 2023年和2024年6月30日,中国内地名创优品门店数量分别为3604家和4115家[35] - 2023年和2024年6月30日,海外名创优品门店数量分别为2187家和2753家[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名创优品内地直营店29家、代理门店23家,其他门店按名创合伙人模式运营[39] - 2024年上半年,名创优品内地直营店期初26家,新增7家,关闭4家,期末29家;合伙人门店期初3878家,新增326家,关闭141家,期末4063家;代理门店期初22家,新增1家,无关闭,期末23家[41] - 截至2020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名创优品门店整体闭店率分别为3.6%、3.5%、2.6%、1.6%、3.6%[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名创优品内地一线城市门店541家、二线城市1705家、三线或低线城市1869家,总数4115家,较2023年的3604家增长14.18%[45] - 2024年上半年,一、二线城市名创优品门店净新增数量占比超50%[45][46] - 2024年上半年,名创合伙人期初1064位,新增70位,终止64位,期末1070位,较2023年净增6位[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有1045位名创合伙人在内地投资名创优品门店,其中605位投资超三年[51][53] - 公司海外扩张采用直营、名创合伙人、代理等灵活运营模式,海外加盟商可能在两种模式间转换[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海外市场有343家直营店与2410家名创合伙人模式及代理模式运营的门店[55][56] - 2024年较2023年,海外市场直营店期末数量从176家增至343家,净增加105家;名创合伙人门店从252家增至338家,净增加55家;代理门店从1759家增至2072家,净增加106家[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海外市场门店总数从2023年的2187家增至2753家,其中亚洲(中国除外)从1206家增至1484家,北美洲从123家增至234家,拉丁美洲从492家增至584家,欧洲从198家增至244家,其他从168家增至207家[62] - 2024年较2023年,海外市场期初代理商数量从212家增至230家,期内新增16家,终止17家,期末数量为229家,净减少1家[63] - 截至2023年及2024年6月30日,海外市场名创合伙人数量分别为61位及101位[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名创优品门店总GMV从6140百万元增至7097百万元,同店GMV增长率从28.1%降至 - 1.7%[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海外市场名创优品门店总GMV从4538百万元增至6401百万元,同店GMV增长率从32.1%降至16.3%[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名创优品品牌通过线上渠道获得的总GMV从316百万元增至345百万元[74] - 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2.907亿元增加17.2%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0.267亿元,名创优品内地线下门店收入增长16.5%[91] - 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9.157亿元增加42.6%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7.320亿元,平均门店数量增长21.8%,同店销售增长16.3%;2024年占公司总收入35.2%,2023年同期为30.9%[92] TOP TOY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TOP TOY门店数量从148家增至195家[28][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TOP TOY品牌下提供约9800个SKU[30][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TOP TOY共195家门店,均位于中国内地[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TOP TOY门店共195家,均位于中国内地,较2023年的118家增长65.25%[36][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TOP TOY直营店21家[39] - 截至2023年及2024年6月30日,分别有18位及25位名创合伙人经营TOP TOY门店[52][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TOP TOY品牌通过多渠道实现总GMV 625.4百万元[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TOP TOY门店总GMV为5.21亿元,较2023年的3.69亿元增长;同店GMV增长率为13.6%,交易单量为470万,SKU销量为890万,平均客单价为111.2元,平均售价为58.8元[76] - 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2.907亿元增加17.2%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0.267亿元,TOP TOY收入增长37.9%[91] 公司未来展望 - 展望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推进全球化、布局全球供应链、加强产品实力、优化门店网络,从成本和产品差异化参与全球竞争[80] 公司重大事项 - 2024年上半年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处置子公司等情况,集团无资产质押[124][125][1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出售、抵押资产及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未来计划[131][132][133][135][139] - 名创优品(广州)承诺自2021年1月1日起五年内,向广州当地政府缴纳税款总额不低于965.0百万元,2021 - 2025年分别为160.0百万元、175.0百万元、190.0百万元、210.0百万元、230.0百万元[138][142] - 2024年3月,名创优品(广州)就2024年纳税承诺向当地政府提供210.0百万元履约担保,有效期至2025年3月31日[144][147] - 2022年8月公司及其部分人员被提起证券集体诉讼,案件仍处初步阶段,结果和潜在损失无法预测[145][148] 公司企业管治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全部适用守则条文,但未将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角色分离,由叶先生兼任[158][159][163] - 公司采用管理证券交易政策作为证券交易守则,董事在报告期遵守该守则[160][161][164] - 董事会下设审计、薪酬和提名及企业管治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有明确书面职权范围,可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查看[165][169] - 审计委员会由徐黎黎、朱拥华和王永平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徐黎黎任主席,已
名创优品: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线下零售巨头协同发展

国信证券· 2024-09-25 12: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收购永辉超市成为大股东 - 公司以62.7亿元现金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 [3][4] - 公司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收购交易,公司预计不会控制永辉董事会的多数席位,因此名创将不为永辉超市实控人,永辉超市仍以现有管理团队进行独立运营 [5] 永辉超市目前处于调整转型期 - 永辉超市为国内超市龙头企业,2007-2020年收入/净利润年复合增长分别达28%/22%,但2021年受疫情影响等因素,公司收入下滑,利润出现亏损 [7] - 2021-2023年永辉超市收入端虽仍持续下滑,但亏损幅度逐渐收窄,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77.8亿元/yoy-10.1%,归母净利润2.75亿元/yoy-26.3% [7] - 永辉正积极推动旗下门店调改,依托胖东来公司的协助,单门店业绩实现快速提升,自今年6月以来已有6家门店完成调改,首批郑州三家门店单日业绩较调改前分别增长13.9/8.2倍 [8] 收购永辉对公司短期利润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 考虑到永辉过去业绩的不稳定,收购完成后对公司明年报表业绩可能带来不确定性,我们进行了不同情景下的敏感性分析 [10][11] - 乐观预期下,2025年永辉实现归母净利10.61亿元;中性预期下,2025年永辉实现归母净利3.8亿元;悲观预期下,2025年永辉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亏损水平与2023年保持一致,即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9.8亿元 [11] 中长期来看收购永辉有实现双赢可能 - 公司此次收购是扩大其在中国线下零售市场影响力的战略举措,意图将永辉通过胖东来模式打造成中国式山姆、costco业态,实现特色零售和低价零售双驱轮动 [9] - 收购能够利用双方优势进行战略协同,完成对于双方渠道和供应链的升级改造,如名创有望借助永辉超市门店地理位置优势,获取优异门店点位,同时名创在自主品牌开发等方面的经验也有望协助永辉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 [9]
名创优品:事件点评: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线下零售龙头协同发展

民生证券· 2024-09-25 10: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名创优品收购永辉超市 29.4% 的股权,有望在渠道和产品端形成较好的协同效应 [2] - 名创优品持续开店扩大业务版图,收入有望展现较大弹性;中长期看,公司的竞争优势将多方位夯实其行业龙头地位,助力公司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3] - 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 28.28/34.87/41.6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0.0%/23.3%/19.5%,对应 PE 分别为 13X/11X/9X [3] - 预计 2025-2026 财年归母净利润为 31.14/38.1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8.8%/22.4%,对应 PE 分别为 12X/10X [3] 公司概况 - 永辉超市为国内商超龙头企业,稳步推进调改计划提升门店盈利能力 [1] - 永辉超市成立于 2001 年,2010 年于上交所上市,是一家以生鲜商品经营为特色的连锁超市运营商,主营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及社区超市 [1] - 截至 2024 年 9 月 23 日,永辉超市门店总数约 850 家,遍布全国逾 25 个省份及直辖市;2023 年公司实现收入 786.4 亿元/同比下降 12.7%,归母净利润-13.3 亿元/同比增长 51.9% [1] - 近年来,永辉超市主动学习胖东来等超市的优质模式,在全国多个城市展开闭店调改,优化门店的商品结构、品质、价格、卖场布局动线、环境、服务及员工待遇等,提升门店盈利能力 [1] 收购事件 - 名创优品拟以 63 亿元收购永辉超市 29.4% 的股权,其中包括牛奶公司持有的 21.1% 及京东持有的 8.3% 的永辉超市股份;收购完成后,名创优品预计将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 [1] 协同效应 - 对名创优品而言,永辉超市在国内拥有 850 家店,遍布全国逾 25 个省份及直辖市,庞大的销售网络和供应链有望提高名创优品对日用品零售业务的投资及经营渠道 [2] - 对于永辉超市而言,名创优品深耕自有品牌十余年,具备丰富的管理优势和产品团队,有望协助永辉超市以较低成本开发更优质的自主品牌产品,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2] 财务数据 - 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 28.28/34.87/41.6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0.0%/23.3%/19.5%,对应 PE 分别为 13X/11X/9X [3] - 预计 2025-2026 财年归母净利润为 31.14/38.1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8.8%/22.4%,对应 PE 分别为 12X/10X [3] 风险提示 - 海外市场波动风险 [2] - 门店拓展不及预期 [2] - 品牌升级不及预期 [2]
Should Value Investors Buy MINISO Group Holding Limited (MNSO) Stock?

ZACKS· 2024-09-24 22:46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当前持有Zacks排名为2(买入)和A级价值评级 [1][2] - 公司当前市盈率为11.27,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6.24 [2] - 公司市盈率增长比率(PEG)为0.57,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30 [2] - 公司市净率为3.8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4.47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估值情况 - 公司当前市盈率较低,显示被市场低估 [2] - 公司市盈率增长比率较低,表明估值较为合理 [2] - 公司市净率较低,也显示被市场低估 [3] 公司基本面情况 - 公司当前持有Zacks排名为2(买入),表明具有较好的盈利前景 [1][2] - 公司获得A级价值评级,说明具有较强的价值投资属性 [1][2]
Is MINISO Group Holding Limited (MNSO) a Buy as Wall Street Analysts Look Optimistic?

ZACKS· 2024-09-24 22:31
文章核心观点 - 分析师推荐对股票价格有影响,但其可靠性存在问题 [1][2][3] - 分析师推荐存在积极偏差,与普通投资者利益不一致 [2][3][5] - 使用Zacks Rank评级可以更有效地预测股价走势 [3][5][6][7] 公司概况 - MINISO Group Holding Limited目前的平均券商评级(ABR)为1.60,介于强烈买入和买入之间 [1] - 5家券商中有4家给出强烈买入评级,占80% [1] 行业分析 - 分析师推荐存在积极偏差,不能完全依赖 [2][3][5] - Zacks Rank是基于盈利预测修正的量化模型,更能反映股价走势 [3][5][6] - MINISO Group Holding Limited的Zacks Rank为2(买入),与ABR一致,可作为投资参考 [7]
名创优品:拟63亿入股永辉,深化线下零售布局

华泰证券· 2024-09-24 16: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24年20xPE目标价51.21港币,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名创优品拟通过协议转让收购永辉29.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双方将在产品、渠道、供应链等多维度开展业务协同 [2][4] - 名创管理层仍将以主品牌Miniso、TOPTOY为核心,持续进行海内外门店的快速渗透,优化门店UE、提升整体OPM [5] - 永辉首批调改门店店销提升显著,未来整体调改效果仍需观察 [3] - 本次收购属于名创的财务投资布局,公司账面拥有62.3亿人民币现金,有足够财务资源支持 [4] 财务数据总结 - 名创优品2022-2026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50.97%、62.64% [6] - 2024-2026年预计毛利率约45%,净利率约17% [13][14] - 2024年预计每股收益2.28元人民币,ROE达26.8% [6][14] - 2024年预计PE 13.1倍,PB 3.0倍 [6][14]
MINISO to Acquire Stake in Yonghui Superstores, a Leading Chinese Retailer

Prnewswire· 2024-09-23 20:00
文章核心观点 - 明星集团宣布以约63亿人民币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成为永辉最大单一股东 [1][2][3][4] - 永辉是中国领先的零售连锁企业,在中国拥有约850家超市,主营新鲜农产品和日用品 [2] - 明星集团希望通过此次收购,与永辉在产品开发、渠道升级和供应链等方面进行协同,实现协同效应和创造价值 [5] - 明星集团表示,此次交易有助于公司拓展到必需品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降低周期性风险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交易概况 - 明星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广东骏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每股2.35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永辉29.4%的股权 [3][4] - 交易对价约63亿人民币,较永辉9月20日收盘价溢价3.1% [4] - 交易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需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和公司股东大会批准 [6] 交易背景 - 永辉是中国领先的零售连锁企业,2023年营收约786亿人民币 [2] - 永辉是中国最早将新鲜农产品引入现代超市的企业之一,在销售规模方面近年来一直位居中国百强超市第二 [2] - 交易对手包括Dairy Farm、京东和苏州汉邦投资 [3] 交易目的 - 明星集团希望通过此次收购,与永辉在产品开发、渠道升级和供应链等方面进行协同,实现协同效应和创造价值 [5] - 此次交易有助于明星集团拓展到必需品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降低周期性风险 [5] - 明星集团表示,仍将继续保持对现有业务的信心和投入,实现未来5年内核心业务不低于20%的复合年增长率 [5]
名创优品:低估值、高回报,北美加速成长

华泰证券· 2024-09-23 12: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内市场 - 国内同店增长承压为23Q3(芭比IP产品热销)的高基数效应,Q4同店增速有望伴随新IP推出环比修复 [3] - 国内Miniso即将步入Q4同店基数相对较低阶段,叠加新IP"哈利波特"推出以及较快的展店,Q4收入同比增长有望环比提速 [3] 海外市场 - 降息背景下,北美可选消费有望改善,价格竞争压力有望缩小 [4] - 公司计划开放加盟模式,通过引入优质的加盟商进一步提升门店的扩张速度以及优化门店租金费率以及人员费率 [4] - 北美规模的扩张进一步摊薄北美总部的人员费用 [4] - 伴随北美市场的快速成长以及东南亚的进一步渗透,Miniso海外Q3营收有望延续Q2高增态势 [4] TOPTOY业务 - TOPTOY持续迭代货盘,通过门店店型的优化、以及SKU结构的调整,UE模型持续改善 [5] - 公司通过店中店的方式(如印尼门店)积极开展TOPTOY在海外的试点,匹配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5] - 展望TOPTOY全年,仍将维持稳健拓展的态势 [5] 财务数据总结 - 2022-2026年营业收入从100.86亿元增长到270.9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4.93% [6] - 2022-2026年归母净利润从6.38亿元增长到46.0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4.95% [6] - 2022-2026年EPS从0.50元增长到3.65元,年复合增长率24.95% [6] - 2022-2026年ROE从9.32%提升至24.81% [6] - 2022-2026年PE从59.42倍下降至8.19倍 [6]
名创优品:维持高速增长,长期再蓄力

国盛证券· 2024-09-14 07: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内业务 - 门店扩张稳步推进,同店表现环比改善 [1] - 国内MINISO门店净增81家,至期末达4115家,同比增长14.2% [1] - 1-6月同店表现98.3%,Q2同店表现仍维持微负水平但环比改善,Q2表观单店收入同比+1.38% [1] - 国内MINISO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18.3% [1] - TOPTOY门店净增35家至195家,单Q2表观单店收入同比-18.1%,带动期内营收2.15亿元,同比增长24.3% [1] 海外业务 - 同店表现强劲,直营市场快速拓店 [1] - Q2海外门店环比新增157家至2753家,其中直营/三方门店分别环比新增62/95家 [1] - 单Q2单店收入同比+9.4%,2024H1同店销售强势增长16.3%,其中北美/欧洲/拉美同店分别+12%/+10%/+21% [1] - 2024Q2海外业务实现营收15.1亿元,同比增长35.5%,2024H1直营/代理市场分别同比+70%/+19%,营收占比56%/44% [1] 盈利能力 - 毛利率再创新高,达43.9%,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 [1] - 2024H1毛利率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至43.7%,其中国内/海外直营/海外代理分别贡献-0.8/+4.0/+0.5个百分点 [1] -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0.47%/5.63%,同比分别增加5.74/0.57个百分点,主要系加速开拓直营店导致前期费用增加 [1] - 2024Q2经调整净利润6.25亿元,同比增长9.4%,剔除汇兑损益后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4.6% [1] 投资建议 - 公司作为全球日杂零售龙头,凭借渠道、供应链等优势,以轻资产模式在全球高速扩张,同时已孵化潮玩品牌TOPTOY,有望贡献第二增长曲线 [1] - 各业态、产品、供应链不断优化,海外业务高增、盈利能力改善明显,业绩持续超预期 [1]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2.9/208.9/24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4/33.6/41.6亿元,对应当前估值为13.5/10.6/8.6倍PE,维持"买入"评级 [1][4]
名创优品:国内高质量增长,海外直营拓店加速

申万宏源· 2024-09-13 14: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内地营收高质量增长,TOP TOY 盈利持续改善 - 中国内地市场实现营收 25.3 亿元,同比+18.1%,其中名创优品内地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18.3%达 23.08 亿元 [4] - 国内 MINISO 保持平稳的拓店节奏,截至 Q2 数量达 4115 家,环比增加 81 家 [4] - 同店销售表现有所修复,24H1 恢复至去年同期的 98.3%,较 Q1 的 98%提升 [4] - TOP TOY 收入增长 24%达 2.15 亿元,主要驱动为展店提速,截至 2Q24Top Toy 门店数量达 195 家,环比增长 35 家 [4] - 由于产品组合转向盈利能力更高的产品,TOP TOY 的毛利率有所提升,助力公司毛利率上行 [4] 海外渠道开拓超预期,直营增长贡献强劲 - 截至 2Q24 末,MINISO 海外门店达 2753 家,环比增长 157 家,其中美国已覆盖 40 个州,达 177 家门店 [5] - 24H1 平均门店数量增长 266 家,突破公司出海半年开店峰值,同店销售实现增长 16.3% [5] - 海外直营市场增长表现依然强劲,2Q24 收入同比增长 109.3%,增速环比提升,连续 5 个季度增长超过 80% [5] - 24H1 105 家新增直营门店的快节奏拓店下,直营市场占海外市场的收入贡献由 23 年同期的 45.7%提升至 55.7% [5] - 2Q24 海外门店收入达 15.10 亿元,同比+35.5%,占公司总收入的 37.4%,环比提升 4.6pct [5] 直营占比提升,IP 战略高效执行,推动毛利率提升至 43.9%,创历史新高 - 截至 24H1,公司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 39.6%提升至 43.7%,同比+4.1pct,创历史新高 [11] - 主因直营占比显著提升,和 IP 及品牌升级战略推行,高毛利产品贡献 [11] - 但直营门店开拓加速同步带来经营费用快速增加,公司 Q2 销售费用同比提升 72.5%至 8.26 亿元,销售费用率达 20.5% [11] - 综合影响,2Q24 公司经调整净利润率保持健康水平,实现 15.5% [11] 持续分红+回购,强化股东回报 - 24H1 公司于港交所回购 123 百万股/于纽交所回购 25.5 万股美国存托股,共计 40.3 百万港元/480 万美元 [5] - 8 月 30 日,公司宣布派发现金股息 6.21 亿元,占 24H1 经调整净利润 50% [5] - 公司开启新一轮回购计划,公告未来 12 个月内将在公开市场最多 20 亿港元普通股/美国存托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