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高新(600133)
搜索文档
东湖高新(600133) - 关于202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2025年兑付完成的公告
2025-09-03 17:16
中期票据发行 - 2022年9月2日发行202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金额5亿元,期限3年,利率3.03%[1] 利息与本金兑付 - 2023年、2024年9月2日按期完成年度利息兑付[2] - 2025年9月2日按期完成兑付,本息合计5.1515亿元[2]
董事长专访 | 东湖高新刘洋:推动园区运营从“房东”向“股东”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9-03 08:12
行业转型趋势 - 产业园区行业正从提供基础型服务的1.0版本过渡到发展型服务的2.0版本 需从空间载体提供者转向产业生态构建者 [1][3] - 国内部分城市产业园区空置率超过30% 传统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新兴产业对载体专业化和服务生态化提出更高要求 [4] - 园区运营需通过股权、基金方式与企业形成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 提供产业链上下游及金融、人力、法务等配套服务 [6]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68亿元 同比增长31.66% 主要因园区运营板块销售收入增加 [3] - 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918万元 [3] - 园区运营板块近三年净利润平均保持近30%的增速 上半年运营园区出租率超70% [4] 战略转型举措 - 形成"一体两翼 适度多元 创新引领 国际布局"新战略 以园区为功能平台发展环保科技和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 并培育生物医药等方向 [5] - 调整组织架构 组建创新研究院和战略投资部 通过产业基金和并购基金加速战新产业集聚 [9] - 拥有47个产业园区 其中12个以生物医药为主题 聚集近500家生物医药创新企业 形成生物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集聚优势 [5] 环保科技业务布局 - 上半年环保科技业务实现营收8.94亿元 [7] - 国内规划建设200多个零碳园区 但仅十分之一能实现全周期碳管理和市场化运营 [7][8] - 自研绿色低碳智控系统和双碳智慧管理平台 在海口打造零碳园区中枢系统 通过绿电交易和智慧平台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 [8] - 积极培育碳咨询、碳规划、碳资产管理等前后端技术能力 谋划通过收并购延伸环保科技业务边界 [8] 创新发展目标 - 力争两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和利润比重显著提升 五年内在高科技领域并购成效明显 [10] - 拥有7只产业基金 正探索成立产业并购基金 以"基金培育和股权并购"双轮驱动发展 [9] - 通过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打造创新要素集中、高端产业集聚的科技型上市公司 [10]
东湖高新刘洋:推动园区运营从“房东”向“股东”转型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2:2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0.68亿元 同比增长31.66% 主要因园区运营板块销售收入增加 [2] - 归母净利润4918万元 [2] - 园区运营板块近三年净利润平均增速近30% [3] - 环保科技业务上半年营收8.94亿元 [6] 战略转型 - 从"房东"向"股东"转型 从空间载体提供者转向产业生态构建者 [2][3] - 形成"一体两翼 适度多元 创新引领 国际布局"新战略构想 [4] - 以园区为功能平台 发展环保科技和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 并培育生物医药等方向 [4] - 通过"基金培育和股权并购"双轮驱动 加速战新产业集聚 [8] 园区运营 - 当前产业园区空置率超30% [3] - 公司运营园区出租率超70% [3] - 47个产业园区遍布国内外 其中12个以生物医药为主题 [3][4] - 生物医药园区聚集近500家企业 形成生物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集聚优势 [4] - 提供2.0版本运营服务 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及金融、人力、法务等配套资源 [5] 环保科技与零碳园区 - 2007年发展大气环保业务 2016年进入水务环保业务 [6] - 国内规划建设200多个零碳园区 但仅十分之一能实现全周期碳管理和市场化运营 [6] - 自研绿色低碳智控系统 动态监测能耗与碳排放 [7] - 通过技术集成打造零碳园区中枢系统 适配不同园区场景 [7] - 培育碳咨询、碳规划、碳资产管理等前后端技术能力 [7] 创新与投资布局 - 组建创新研究院 围绕环保科技板块需求进行创新 [8] - 建立人才库 聚集各业务板块所需人才 [8] - 调整设立战略投资部 整合战略与投资职能 [8] - 目前拥有7只产业基金 正探索成立产业并购基金 [8] - 目标两年内战新产业营收及利润比重显著提升 五年内在高科技领域并购成效明显 [9]
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打造新时代创新创业高地的行动方案及措施
证券日报网· 2025-09-02 18:49
核心政策框架 - 东湖高新区发布《行动方案》及《若干措施》 旨在打造新时代创新创业高地 实施五大行动并设定2027年四大高价值目标 [1] - 政策以地理集中和政策普惠为思路 聚焦创新原点引领 创业成本降低 创业风险共担 创业活力激发和服务效能提升五大领域 [1] 具体发展目标 - 目标一:推动关山大道片区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共聚原点 [1] - 目标二:累计培育500家高技术壁垒和高市场潜力的硬科技创业企业 并孵化5家独角兽或潜在独角兽企业 [1] - 目标三:实现各类创投基金累计投资400家高水平创新创业企业 建成20家高质量专业孵化器 [1] - 目标四:累计组织不低于300场创新创业活动 打造全国首个AI全栈式双创服务平台 [1] 资金与成本支持措施 - 在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关键环节提供资金支持 覆盖链主企业建立垂直产业孵化器 高能级研发机构建设未来产业孵化器 技术服务机构建设专业型孵化器等多类主体 [2] - 支持社会机构与产业园区合作运营孵化器 引导传统孵化器提升专业运营 技术服务与投融资能力 [2] 创新金融支持机制 - 推出投早投小基金群与拨转股机制 围绕高校院所 湖北实验室和龙头企业构建覆盖概念验证 天使和VC三阶段的创投基金群 [2] - 目标三年内投资不少于400个早期项目 金额超10亿元 其中概念验证阶段每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资金 [2] - 拨转股机制在项目原型开发阶段拨付50%资金 达到技术里程碑后再拨付50% 后续融资时前期资金可按约定转为股权或退出 [2] 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 - 光谷金控搭建创新创业线上服务专区 按1+4+10思路整合资源 即1个服务专区 4大AI应用和10大功能模块覆盖全场景 [3] - 平台汇聚百余所高校院所 11万余家企业及1800余家服务机构资源 整合8500万余篇论文 5120万余项专利及304万余条专家信息的高价值数据体系 [3] 首例落地案例与成效 - 光谷金控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与浩华磐泽投资公司合作设立喻越磐泽概念验证资金 总出资4500万元 形成社会资本:政府资金:平台运营=1:1:1的风险共担机制 [3] - 华科科技园依托喻越概念验证中心提供全周期孵化服务 两年来累计入库93个高校及科研团队项目 优选39个进入验证环节 其中8个高价值项目成功转化83项专利 技术交易额超3000万元 [4] 生态体系升级方向 - 从十万方物理空间的硬支撑升级至AI全栈服务的软赋能 结合10亿元创投基金的风险共担机制和拨转股机制的循环造血功能 以系统性思维重构创新创业生态 [4]
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为控股子公司上海泰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02 09:08
担保基本情况 - 武汉东湖高新集团为控股子公司上海泰欣环境工程提供人民币10,000万元授信担保 [2] - 担保主债权金额为人民币10,000万元 [2] - 被担保方为控股子公司上海泰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3] 累计担保数据 - 自2024年股东大会至公告日对泰欣环境担保发生额10,000万元(含本次)[3] - 截至公告日对泰欣环境担保余额为7,501.16万元(含本次)[3] - 截至2025年9月1日公司对全资/控股子公司及孙公司实际担保余额127,371.72万元 [4] - 对参股公司实际担保余额1,133.00万元 [4] 年度担保计划 - 2025年年度担保计划总额不超过61.25亿元 [5] - 对资产负债率70%以下子公司担保不超过50.75亿元 [5] - 对资产负债率70%以上子公司担保不超过10.50亿元 [5] - 计划有效期自2024年股东大会通过至2025年股东大会召开日 [5] 担保协议条款 - 保证最高本金限额10,000万元 [6] - 保证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 [6] - 保证期间为每笔融资债务履行期满后三年 [6] - 担保范围涵盖本金、利息、违约金及实现债权费用等 [6] 担保必要性说明 - 提升子公司融资能力用于流动资金、承兑汇票及项目投资 [6] - 担保风险可控因公司能有效管理子公司资信状况 [7] - 子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及现金流良好,无历史履约风险记录 [7] 总体担保情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731,004.72万元 [9] - 占最近年度经审计归母净资产比例82.51% [9] - 其中已批准未使用担保额度602,500万元,占比68.01% [9] - 无逾期担保及对实控人关联方担保情况 [9]
东湖高新:关于为控股子公司上海泰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01 21:38
担保事项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上海泰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向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申请的1亿元人民币授信提供担保 [2] - 担保主债权金额为1亿元人民币 [2] - 担保方式为最高额保证合同 [2] 担保总额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73.10亿元 [2] - 担保总额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82.51% [2] - 担保总额包含实际发生余额与已批准担保额度内尚未使用额度之和 [2] 时间节点 - 担保授信协议签署时间为9月1日晚间 [2] - 担保额度有效期截至2025年9月1日 [2]
东湖高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约为73.1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9:32
公司财务与担保情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73.1亿元 占最近年度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82.51% [1] - 公司为全资、控股子公司及孙公司提供担保实际发生余额12.74亿元 占权益比例14.38% [1]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97亿元 [1] 业务收入结构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中环保科技板块占比53.84% [1] - 同期园区运营板块收入占比46.16% [1]
东湖高新: 关于为控股子公司上海泰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1 19:08
担保基本情况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上海泰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人民币10,000万元授信担保 [1] - 本次担保后对泰欣环境的实际担保余额为7,501.16万元 [1] - 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间为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三年 [4][5] 被担保人财务数据 - 泰欣环境2024年资产总额134,711.08万元,负债总额70,296.24万元 [3] - 2024年净利润7,995.25万元,但2025年1-6月净利润为-1,885.55万元 [3] - 公司持有泰欣环境98.35%股权,剩余1.65%由员工持股平台持有 [3] 累计担保状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731,004.72万元,占最近审计净资产82.51% [6] - 对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127,371.72万元,占净资产14.38% [6] - 已批准未使用担保额度602,500万元,占净资产68.01% [6] 内部决策程序 - 2025年度担保计划总额61.25亿元,已通过董事会审议 [2] - 对资产负债率70%以下子公司担保额度50.75亿元 [2] - 担保计划有效期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 [2] 担保合理性分析 - 担保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银行承兑汇票及项目投资需求 [5] - 泰欣环境主营业务发展及现金流良好,具备持续履约能力 [5] -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经营具有有效控制权,担保风险可控 [5]
东湖高新(600133) - 关于为控股子公司上海泰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5-09-01 19:00
担保情况 - 为泰欣环境本次担保主债权10000万元,截止公告日担保余额7501.16万元[3][6] - 截至公告日对外担保总额128504.72万元(实际发生),731004.72万元(含未使用额度)[5] - 对外担保总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14.50%(实际发生),82.51%(含未使用额度)[5] - 2025年预计对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担保总额不超61.25亿元[7] - 截至2025年9月1日,对外担保总额731004.72万元,占比82.51%[15] 股权结构 - 公司持有泰欣环境98.35%股份,上海麦德慧持1.65%[9] 泰欣环境业绩 - 2024年资产134711.08万元,负债70296.24万元,营收73240.94万元,净利润7995.25万元[10] - 2025年6月资产133341.48万元,负债70277.19万元,营收4272.54万元,净利润 - 1885.55万元[10] 担保协议 - 担保协议保证最高本金限额1000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间三年[11] 决策审议 - 2025年4月25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年度担保计划的议案》[7] - 2025年6月5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年度担保计划》[8] 担保构成 - 对全资、控股子公司及子公司对孙公司担保实际发生余额127371.72万元,占比14.38%[15] - 对参股公司担保实际发生余额1133.00万元,占比0.13%[15] - 对全资、控股子公司及子公司对孙公司已批准未使用额度602500万元,占比68.01%[15] 其他 - 无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担保[15] - 无逾期对外担保情况[15]
东湖高新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7 07: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0.68亿元 同比上升31.66% [1] - 归母净利润4917.96万元 同比下降40.32%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6.22亿元 同比上升42.7%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5191.81万元 同比上升8.89% [1] - 毛利率27.14% 同比减少15.03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4.89% 同比减少54.1% [1] - 每股收益0.05元 同比下降35.43% [1] 成本与现金流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67亿元 三费占营收比15.67% 同比下降3.38%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48元 同比改善26.42% [1] - 货币资金18.73亿元 同比增长4.42% [1]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12.36% [4] 资产与负债结构 - 应收账款13.39亿元 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例达253.58% [1][4] - 有息负债56.5亿元 同比增长18.68% [1]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31.07% [4] - 每股净资产8.2元 同比增长4.14% [1] - 存货/营收比率达134.54% [4] 投资回报能力 - 2024年ROIC为4.17% 资本回报率不强 [3] - 2024年净利率16.77% 显示产品或服务附加值高 [3] - 近10年ROIC中位数4.97% 投资回报较弱 [3] - 历史最低ROIC为2019年3.77% [3] 历史经营表现 - 公司上市以来发布26份年报 仅1次亏损年份 [3]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为68.1% [4] - 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值为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