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石(600176)

搜索文档
中国巨石(600176)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9: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9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0%[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51%[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7.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0.74%[20] - 基本每股收益0.4214元/股,同比增长75.51%[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49%,同比增加2.17个百分点[21] - 母公司实现净利润5.19亿元人民币,可供分配利润8.19亿元人民币[5] - 营业收入9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4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9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109] - 净利润达1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0%[11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5%[11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0%至91.41亿元人民币[113] -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18.5%至5.19亿元人民币[11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214元/股,同比增长75.5%[111] -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至4.63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仅为2069.6万元[11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为16.88亿元人民币[122]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9.81亿元人民币[125]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5.2亿元人民币[12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61.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41] - 销售费用1.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1%[41] - 研发费用2.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3%[41] - 管理费用3.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8%[41] - 财务费用1.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4%[41] - 研发费用为2.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110] - 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收入为171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6%[110] - 研发费用为零,与去年同期一致[113] - 所得税费用增长66.4%至3401.6万元人民币[11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4.54%[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4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534.54%[4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3亿元人民币[4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18亿元人民币[4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534.7%至14.41亿元人民币[116][11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8.94亿元人民币[11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3.18亿元人民币[1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至16.9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4115.54万元人民币增长4018%[11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7.5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98.33亿元人民币下降21.1%[11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60.6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97.94亿元人民币下降38.1%[11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6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6.89亿元人民币增长27.9%[119]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5.0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6亿元人民币下降68.7%[1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1.7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负14.19亿元人民币扩大194.4%[1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5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6.8亿元人民币增长98.9%[119] 业务运营与销量 - 公司粗纱及制品销量158.22万吨,电子布销量4.85亿米,淮安新能源并网发电量2.84亿千瓦时[29]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896,041.70万元,同比增长17.81%[29] - 风电市场需求增长推动公司销量提升,产品价格同比明显回升[28][30] - 公司产能规模全球第一,保持热固粗纱、热塑增强、电子基布三个世界第一[34] 产能扩张与项目建设 - 巨石九江制造基地年产20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分期投产,桐乡本部年产12万吨产线冷修改造后产能提升至20万吨[30] - 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年产10万吨电子级玻璃纤维生产线开工,配套500MW风力发电项目推进中[30]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为28.9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1.23亿元减少7.3%[102] - 应收账款为25.7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8.20亿元增长41.3%[102] - 存货为37.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2.03亿元减少9.6%[102] - 固定资产为349.5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42.76亿元增长2.0%[102] - 在建工程为7.2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75亿元减少50.8%[102] - 短期借款为46.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1.35亿元减少8.5%[103] - 长期借款为40.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9.85亿元增长1.6%[103] - 应付债券为17.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00亿元增长79.9%[103] - 未分配利润为219.6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12.40亿元增长3.4%[104] - 母公司应收账款为24.3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17亿元增长165.4%[105] - 长期股权投资为117.7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0.5%[106] - 短期借款下降至1.2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20.0%[106] - 应付票据为41.2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6.6%[106] - 合同负债为1.7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大幅下降54.4%[106] - 资产总计为236.6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2.2%[10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未分配利润增加7.26亿元人民币至212.4亿元人民币[122]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22.43亿元人民币[123]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98.96亿元人民币[127]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4.4亿元人民币[129]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158,603,506.25元[130] - 公司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073,896,407.26元[130]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056,152,665.91元[132] - 公司实收资本为4,003,136,728.00元[130][131][132] - 公司资本公积为6,136,934,042.78元[130]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818,733,651.19元[130]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2,189,407.37元[130] 财务比率与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从0.8995提升至1.0005同比增长11.23%[100] - 速动比率从0.6164提升至0.7202同比增长16.84%[100] - 资产负债率从41.08%降至39.96%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100] - 利息保障倍数从7.02提升至14.85同比增长111.54%[100] -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从3.12提升至13.51同比增长333.01%[100] 融资与利率 - 融资利率创新低,融资结构持续改善[32] - 公司发行2024年第一期中期票据规模5亿元利率2.43%[95] - 公司发行2024年第二期中期票据规模5亿元利率2.08%[95] - 公司发行2025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规模3亿元票面利率2.00%[96] - 公司发行2025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规模5亿元票面利率2.13%[96] - 公司发行2025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规模5亿元票面利率1.76%[96] - 公司发行2025年度第四期科技创新债券规模7亿元票面利率1.78%[97] 股东信息与股权结构 - 普通股股东总数103,076户[87] - 第一大股东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1.70亿股(占比29.22%)[89] - 第二大股东振石控股质押股份4.45亿股[89]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04亿股(占比10.10%)[89]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四组合持股5,852万股(占比1.46%)[89] -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169,652,168股[90] - 振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675,826,646股[9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404,465,357股[90]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四组合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58,524,012股[90] - 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42,868,813股[90] - 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0,507,564股[90] - 全国社保基金四零一组合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6,995,549股[90] - 文渊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通过QFII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2,637,747股[90] 股东增持与承诺 - 振石集团增持公司股份5160.1132万股,占总股本1.289%,累计增持金额6.000596亿元人民币[73] - 中国建材股份增持公司股份8991.3017万股,占总股本2.25%,累计增持金额9.99996亿元人民币[74] - 振石集团增持计划金额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10亿元,实施期限12个月[73] - 中国建材股份增持计划金额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10亿元,实施期限6个月[74] - 振石集团承诺增持结束后6个月内不减持,截止2025年3月31日[73] - 中国建材股份承诺增持结束后6个月内不减持,截止2025年2月17日[74] 利润分配与股利政策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1.70元(含税),总计分配股利6.81亿元人民币[5] - 公司实施每股派息1.70元(含税)的利润分配方案[56] - 利润分配减少未分配利润9.61亿元人民币[122]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9.61亿元人民币[123]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1.01亿元人民币[125]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减少4.41亿元人民币[129]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960,752,814.72元[130] - 公司本期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1,100,862,600.21元[131] 关联交易与担保 - 关联财务公司存款期末余额5.65亿元人民币[79] - 关联财务公司存款利率范围为1.35%-1.90%[79] - 关联授信业务总额8亿元人民币,实际发生额0元[81]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为20.66亿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例6.88%[83]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45.82亿元人民币[83] - 控股股东及关联方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75] 同业竞争承诺 - 同业竞争承诺履行期限再次延期2年,至2026年12月[72] - 2020年同业竞争承诺首次延期2年履行[70] - 2022年同业竞争承诺第二次延期2年履行[71] 税务与关税风险 - 公司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46] - 中国基地出口美国产品被征收55%特别关税[47] - 中国基地出口欧盟玻纤纱产品被征收24.8%双反税率[48] - 埃及基地出口欧盟玻纤纱产品被征收13.1%反补贴税[49] - 中国基地出口土耳其玻纤产品被征收35.75%反倾销税[50] - 埃及基地玻纤产品在土耳其反倾销税率为9.58%[50] - 印度对中国玻纤产品征收40-50%反倾销税[50] - 巴西对中国和埃及玻纤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50] 原材料与能源风险 - 公司面临原材料及能源价格波动风险[51] 企业社会责任与捐赠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社会捐赠总额337.04万元[59] - 向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捐赠300万元[60] - 巨石埃及累计捐赠超240万埃镑[64] - 2025年上半年巨石埃及当地公益投入超40万埃镑[64] ESG与合规管理 - 公司MSCI ESG评级提升至"A",Wind ESG评级提升至"AA"[31] - 公司通过ISO3730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强化全球供应链合规框架[31] - 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智能工厂和玻纤端到端智能工厂入选国家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32]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取消监事会,由审计委员会承接监督职责[31]
玻璃玻纤板块8月26日跌1.27%,宏和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7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6 16:36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当日下跌1.27%,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下跌0.39%)但深证成指上涨0.26%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其中国际复材上涨2.54%领涨,宏和科技下跌4.89%领跌 [1][2] - 板块整体资金呈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1.7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08亿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入2.86亿元 [2] 个股涨跌表现 - 涨幅前列个股包括国际复材(上涨2.54%至6.85元)、中国巨石(上涨1.40%至13.77元)、九鼎新材(上涨0.82%至8.56元) [1] - 跌幅较大个股包括宏和科技(下跌4.89%至39.65元)、中材科技(下跌3.09%至36.97元)、再升科技(下跌1.74%至6.22元) [2] - 成交量最大的个股为再升科技(136.12万手)和北玻股份(67.74万手),成交额最高的为宏和科技(12.13亿元)和中国巨石(11.22亿元) [1][2] 资金流向分析 - 中国巨石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37亿元(净占比12.21%),但遭遇游资净流出4545.20万元和散户净流出9158.64万元 [3] - 再升科技虽股价下跌1.74%,但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870.31万元(净占比1.02%) [3] - 金晶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501.99万元(净占比4.45%),但获得游资净流入550.87万元(净占比4.88%) [3] - 多数个股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状态,其中耀皮玻璃主力净流出381.87万元(净占比5.92%),北玻股份主力净流出402.38万元(净占比1.36%) [3]
2025年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汽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市场规模达65.7亿元,国产替代加速推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6 09:28
行业概述 - 汽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是自动变速器关键核心部件 直接影响整体性能表现[1][3] - 湿式摩擦片由钢芯片和湿式摩擦材料组成 钢芯片由钢材冲压成型并提供支撑 摩擦材料通过加热加压工艺粘接[3] - 纸基摩擦材料是当前主导品种 具有动摩擦系数高且稳定 静动摩擦系数接近 传递扭矩能力强 摩擦噪音小 结合柔和平稳 耐磨性能良好等优点[4] - 湿式摩擦材料主要包括软木橡胶基 粉末冶金 碳/碳摩擦材料和纸基摩擦材料四类 其中纸基材料应用最广泛[4][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市场规模从2021年53.64亿元增长至2024年63.47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5.77%[1][17]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5.74亿元 呈现持续增长态势[1][17] - 行业规模扩张主要得益于本土企业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 打破了国外企业市场垄断[1][17] 政策环境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相关技术列入鼓励类项目[10] - 《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提出到2030年实现离合器摩擦材料国产化 总成80%国产的目标[10] -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9][10] -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将汽车零部件制造列入鼓励类项目[10]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完整 上游为钢材 树脂 玻璃纤维等原材料 中游为摩擦片制造 下游为汽车整车制造和售后维修市场[11] - 钢材是重要原材料 中国钢材产量从2017年10.5亿吨增长至2024年14亿吨 年复合增长率4.2%[12] - 2025年上半年钢材产量7.34亿吨 同比增长4.6% 为行业提供稳定原材料供应[12] 下游需求 - 汽车产量持续增长 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3128.2万辆 同比增长3.72%[14] - 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 2024年1288.8万辆 同比增长34.43%[14] - 2025年1-7月汽车产量1823.5万辆 同比增长12.7% 新能源汽车产量823.2万辆 同比增长39.2%[14] 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高度集中 被美国博格华纳 日本达耐时 日本恩斯克华纳 日本富士离合器 日本爱信 德国舍弗勒等国际巨头主导[19] - 本土企业积极推动技术突破 涌现出林泰新材 金麒麟 南通海天 旺成科技 科马材料 南京多联等领先企业[19] - 林泰新材2024年自动变速器摩擦片营业收入2.51亿元 同比增长58.86%[21] - 金麒麟2024年汽车制动行业营业收入17.1亿元 同比增长8.16%[23]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向高性能 长寿命 低噪音方向发展 适应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需求[25] - 加大对复合材料 碳纤维 陶瓷基摩擦材料等新技术研发[25] - 数字化仿真技术和智能制造应用缩短研发周期 提高产品一致性[25] 市场发展趋势 - 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本土企业打破外资技术垄断[26] - 市场需求多元化 针对不同动力形式开发专用产品[27] - 售后维修市场和海外出口需求成为重要增长动力[27] - 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27]
玻璃玻纤板块8月25日涨2.91%,中材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794.2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5 16:47
玻璃玻纤板块市场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整体上涨2.91% 领涨个股为中材科技(涨幅8.10%) [1] - 上证指数上涨1.51%至3883.56点 深证成指上涨2.26%至12441.07点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 4只个股下跌 其中九鼎新材涨4.30% 再升科技涨3.77% 国际复材涨3.09% [1][2] 个股交易数据 - 中材科技成交70.14万手 成交额26.53亿元 居板块首位 [1] - 中国巨石成交量89.91万手 成交额12.15亿元 涨幅0.30% [1][2] - 再升科技成交量197.86万手为最高 成交额12.76亿元 [1] - 国际复材成交量213.03万手 成交额14.35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794.27万元 游资净流出1.04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22亿元 [2] - 再升科技主力净流入1.25亿元(占比9.83%) 但游资净流出5464.21万元 [3] - 中国巨石获主力净流入6084.22万元(占比5.01%) 游资净流入1472.32万元 [3] - 九鼎新材主力净流入4372.67万元(占比12.64%) 为板块最高占比 [3] - 三峡新材主力净流出1488.41万元(占比12.48%) 为流出占比最高个股 [3]
周观点:建材中的“抱团”与“切换”-20250825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5 15:1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针对细分领域和个股给出积极看法[2][6][7] 核心观点 - 建材行业存在"抱团"科技产业链(如电子布)和"切换"至传统基建复苏两条主线[2] - 电子布受益AI算力需求爆发 低介电产品(Q布)量产预期提前 头部企业产能扩张明确[3][4][7] - 西部基建(新疆西藏)主题升温 雅下水电开工和新藏铁路公司成立(注册资本950亿)提升需求置信度[11][12][31] - 消费建材基本面进入右侧 地产销售和开工数据筑底 Q3起营收同比企稳改善预期增强[13][14][24] - 水泥行业反内卷政策(限制超产)和治理改善是关键 旺季提价但需关注政策执行力度[15][29][30] - 光伏玻璃库存下降价格稳中偏强 行业平均现金亏损推动冷修加速[48] - 玻纤粗纱产销分化 电子布保持景气 高端低介电产品紧缺[51][52] 细分领域总结 电子布与AI产业链 - 中材科技H1特种布销量895万米 Q2近600万米环比提速[3] - Q布量产预期提前 年底核心企业产能有望提升至20万米/月[3] - 低介电布迭代路径明确 M9级别交换机采用Q布带动需求[3][52] - 中国巨石D/E系列薄布价格强势 旺季可能提价[7] 西部基建主题 - 新疆西藏水泥格局优 价格全国最高 中央工程聚集[11][31] - 中吉乌铁路、川藏铁路、新藏铁路等确定性项目催化需求[12][32] - 青松建化、西藏天路、华新水泥等地域标的受益[12][32] 消费建材 - 防水行业东方雨虹、科顺股份、北新建材同步提价 盈利底部确认[24] - 三棵树中报降费改善盈利逻辑兑现[24] - 兔宝宝2025年预期净利7.5亿 PE12倍 现金流和分红领先[25] - 北新建材2025年预期净利45亿 PE11倍 防水和涂料业务进取[26] 水泥行业 - 全国水泥价格周环比上涨0.7% 长三角提价10-30元/吨[32][58] - 海螺水泥Q1销量5873万吨同比+5.06% 吨毛利65元/吨同比+12元[38] - 华新水泥H1扣非净利10.61-10.95亿同比+56%-61% Q2汇兑转正[38] - 天山股份Q2扣非净利3.5-6.5亿同比扭亏[39] 玻璃行业 - 浮法玻璃均价1205.78元/吨周环比下跌29.88元 库存5636万重量箱[40][64] - 环保标准提升可能加速冷修 行业现金亏损加剧[41][42] - 信义玻璃H1收入98.21亿同比-9.7% 净利10.13亿同比-59.6% 汽车玻璃毛利率54.5%[43] 光伏玻璃 - 2.0mm镀膜面板价格1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0.5元 库存天数24.02天环比降5.15%[48] - 行业现金亏损推动冷修 海外价格高于国内3元/平[48] 玻纤与碳纤维 - 粗纱价格3100-3700元/吨维稳 电子纱G75报价8300-9200元/吨[66] - 碳纤维风电需求环比修复 原丝价格维稳[56] 个股逻辑 - 再升科技收购迈科隆打通VIP板全产业链 预计26年渗透率40% 增量盈利1.08亿[17][18] - 濮耐股份活性氧化镁获格林美50万吨采购协议 25年末产能达17万吨[20] - 悍高集团定位性价比优势 渠道让利推动高周转 2025-2026预期净利6.5亿/7.5亿[22][23]
弱地产,期待更多政策托底
国盛证券· 2025-08-24 16:54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建筑材料行业整体表现弱于地产,期待更多政策托底[1] - 地方政府债发行量同比大幅增长70.7%,专项债发行规模达5.60万亿元,化债政策加码有望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企业资产负债表存在修复空间,市政工程类项目有望加快推进[2] - 浮法玻璃供需仍有矛盾,光伏玻璃企业开启自律减产,供需矛盾有望缓和[2] - 消费建材受益于二手房交易向好和消费刺激政策,具备长期市占率提升逻辑,估值弹性大[2] - 水泥行业需求仍在寻底过程中,企业错峰停产力度加强,价格围绕盈亏平衡线波动,供给端有望积极改善[2] - 玻纤价格战结束,价格触底回升,风电招标量快速增长,电子纱供应无增加预期,需求端有望持续回暖[2] - 碳纤维下游需求缓慢复苏,全年风电、氢瓶、热场等下游需求仍有增长[2] 行情回顾 - 2025年8月18日至8月22日建筑材料板块(SW)上涨1.83%,其中水泥(SW)上涨0.48%,玻璃制造(SW)上涨1.39%,玻纤制造(SW)上涨2.40%,装修建材(SW)上涨2.95%[1][13] - 建材板块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1.44%[1][13] - 建筑材料板块(SW)资金净流入额为-6.16亿元[1][13] - 震安科技、天山股份、再升科技、瑞泰科技、帝欧家居位列涨幅榜前五,三维股份、ST立方、濮耐股份、九鼎新材、爱丽家居位列涨幅榜后五[14][15] 水泥行业跟踪 - 全国水泥价格指数341.46元/吨,环比上升1.7%[3][18] - 全国水泥出库量268.15万吨,环比上升2.82%[3][18] - 基建水泥直供量160万吨,环比上升0.63%[3][18] - 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44.48%,环比下降7.26个百分点[3][18] - 全国水泥库容比63.37%,环比增加0.39个百分点[3][18] - 水泥市场呈现"基建拖累、房建疲软、民用弱反弹"特征,预计延续"弱需求、高库存、低价格"格局[3][18] - 全国仍有大部分熟料线处于停窑状态,停窑率环比提升,晋冀鲁豫和东北三省停窑15-20天,四川、贵州8月停窑不少于20天[29][30][31][32] 玻璃行业跟踪 - 浮法玻璃均价1205.78元/吨,较上周跌幅2.42%[3][33] - 全国13省样本企业原片库存5636万重箱,环比增加28万重箱,年同比减少374万重箱[3][33] - 浮法厂库存压力逐步增加,主要区域价格走低1-4元/重箱[3][33] - 华北重质纯碱价格1350元/吨,环比持平,同比下跌32.5%[35] - 管道气浮法玻璃日度税后毛利-189.25元/吨,动力煤日度税后毛利-190.28元/吨[35] - 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283条,在产221条,日熔量158355吨/天,较上周持平[45] - 2025年共有22条产线冷修停产,日熔量合计13420吨/天,3条产线新点火,15条产线复产,日熔量13660吨/天[45][47] 玻纤行业跟踪 - 无碱粗纱价格环比基本持平,国内2400tex无碱缠绕直接纱均价3521.25元/吨,同比下跌4.25%[6][48] - 电子纱G75主流报价8300-9200元/吨,7628电子布主流报价3.6-4.2元/米,环比基本持平[6][48] - 2025年7月玻纤行业月度在产产能71.44万吨,同比增加17.67%,环比增加3.89%[49] - 2025年7月底玻纤行业月度库存90.15万吨,同比增加26.01%,环比增加1.53%[49] - 2025年6月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总量18.25万吨,同比下降5.93%,环比增长2.2%,进口总量0.79万吨,同环比分别减少29.46%、2.58%[51] - 6月出口均价10500.19元/吨,同比上涨8.68%,进口均价84090.29元/吨,同比升高75.2%[51] 消费建材原材料价格跟踪 - 铝合金日参考价21190元/吨,环比上涨60元/吨,同比上涨4.8%[61][62] - 全国苯乙烯现货价7400元/吨,环比上涨125元/吨,同比下降21.3%[63][67] - 全国丙烯酸丁酯现货价7100元/吨,环比上涨100元/吨,同比下降19.8%[63][68] - 华东沥青出厂价3720元/吨,环比下跌10元/吨,同比下降1.3%[69][70] - 中国LNG出厂价格4099元/吨,环比下跌73元/吨,同比下降17.0%[72][73] 碳纤维行业跟踪 - 碳纤维价格环比持平,T300(12K)市场参考价格8-9万元/吨,T300(24/25K)7-8万元/吨,T300(48/50K)6.5-7.5万元/吨,T700(12K)9-12万元/吨,T700(24K)8.5-12万元/吨,T800(12K)18-24万元/吨[75][76] - 本周碳纤维产量1851吨,装置平均开工率61.49%[77][78] - 行业库存量15550吨,同比下降2.99%,环比增长0.13%[77][79] - 行业单位生产成本10.67万元/吨,对应平均单吨毛利-0.86万元,毛利率-8.76%[79][80][82] - 2025年7月碳纤维产品进口总量1610.85吨,同环比分别增长36.57%、24.39%,出口总量1166.52吨,同环比分别减少23.91%、5.39%[82] - 7月平均进口价格30.91美元/公斤,同环比分别下跌20.09%和18.45%,平均出口价格21.23美元/公斤,同环比分别上涨0.94%、0.71%[82] 重点标的 - 推荐北新建材、伟星新材、中国巨石、银龙股份、濮耐股份[8] - 关注龙泉股份、青龙管业、中国联塑、震安科技、三棵树、兔宝宝、东鹏控股、蒙娜丽莎、海螺水泥、华新水泥[2]
玻璃玻纤板块8月22日涨5.11%,中材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5.4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2 16:46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单日上涨5.11%,显著跑赢上证指数(涨1.45%)和深证成指(涨2.07%)[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6只个股下跌,上涨个股占比62.5%[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5.49亿元,游资净流出3.3亿元,散户净流出2.18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中材科技(002080)涨停,涨幅10.01%,收盘价35.29元,成交额20.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66亿元,净占比17.82%[1][3] - 宏和科技(603256)涨停,涨幅9.99%,收盘价40.50元,成交额5.5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46亿元,净占比26.24%[1][3] - 长海股份(300196)上涨4.44%,收盘价16.70元,成交额4.8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363.49万元,净占比8.93%[1][3] 权重股资金流向 - 中国巨石(600176)上涨4.15%,成交额13.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4亿元,净占比8.66%[1][3] - 国际复材(301526)上涨4.01%,成交额15.6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31亿元,净占比8.42%[1][3] - 旗滨集团(601636)上涨1.77%,成交额2.26亿元[1] 资金流出个股 - 再升科技(603601)下跌4.84%,主力资金净流出数据未显示但股价表现最差[2] - 北玻股份(002613)下跌4.36%,成交额8.27亿元[2] - 凯盛新能(600876)下跌1.05%,主力资金净流出336.04万元,净占比-6.08%[2][3] 成交活跃度 - 国际复材成交量最高,达239.57万手,成交额15.61亿元[1] - 中国巨石成交量98.37万手,成交额13.20亿元,位列第二[1] - 北玻股份成交量184.58万手,成交额8.27亿元,但股价下跌4.36%[2]
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度第五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结果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04:38
债券发行授权 - 公司于2025年4月11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 审议通过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议案 [1][3] - 授权范围涵盖公司及子公司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发行期限自议案批准日起至2025年年度股东会召开日止 [1][3] - 可发行品种包括公司债、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本币债务融资工具 发行方式含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定向发行 [1][3]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 - 2025年度第五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总额为人民币5亿元 募集资金于2025年8月20日到账 [1] - 2025年度第六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总额为人民币5亿元 募集资金于2025年8月20日到账 [3] - 两期债券发行文件均在中国货币网和上海清算所网站披露 [1][3]
中国巨石: 中国巨石关于2025年度第六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结果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35
近日,公司发行了 2025 年度第六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总额为人民币 5 亿元, 募集资金已于 2025 年 8 月 20 日到账。现将发行结果公告如下: | | 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 | | | | | 25 | 巨石 | SCP00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称 | | | | 简称 | | | | | | | | | 代码 | 012582000 | | | | 期限 | | 240 | 天 | | | | | 起息日 | 2025 年 8 日 | 月 | 20 | | | 兑付日 | | 2026 | 年 4 | 月 17 | 日 | | 计划发行总额 | 5.00 亿元 | | | | | 实际发行总额 | | 5.00 | 亿元 | | | | 发行利率 | 1.69% | | | | 发行价格 | | | | 100元/百元面值 | | | | 簿记管理人 | 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 | | | | 主承销商 | 恒丰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