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江企业(600210)

搜索文档
紫江企业:上半年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33.39%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7: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48亿元 同比增长12.43% [1] - 归母净利润4.73亿元 同比增长33.39% [1] - 基本每股收益0.312元 [1]
紫江企业(600210)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7:2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52.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39%[19] - 基本每股收益0.312元/股,同比增长33.33%[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3%[19] - 利润总额5.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00%[19]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2.48亿元,同比增长12.43%[26] - 营业利润5.80亿元,同比增长30.54%[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33.39%[2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9亿元,同比增长33.23%[26]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2.48亿元,同比增长12.43%[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3亿元,同比增长33.39%[4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69亿元,同比增长33.23%[48] - 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2.8%至4.9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3.71亿元)[8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4%)[86]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0.5%至5.8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4.44亿元)[86]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3.3%至0.312元/股(2024年同期为0.234元)[8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4.695亿元人民币[9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3.544亿元人民币[9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7.03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64.2%[10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4.288亿元人民币,2025年同期较其增长64.2%[101]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总成本47.04亿元,同比增长10.43%[26] - 营业成本40.21亿元,同比增长10.64%[34] - 研发费用同比微降1.21%至1.67亿元[35] - 研发费用投入1.67亿元,申请专利153项(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130项,外观设计1项,软件著作权1项)[49] - 研发费用为1.6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69亿元略有下降[8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8%至53.61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28.55万元)[88]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0.8%至2188.87万元人民币(含利息费用2937.31万元)[88]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5.9%至6.96亿元[92]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43.0%至2.85亿元[9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42%[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5亿元,同比增长108.42%[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08.42%至3.75亿元,主要因支付税费减少[3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0.25%至-6.49亿元,主因投资相关现金流入减少及购建长期资产支付增加[35][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2.0%至3.75亿元[9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3.5%至6.74亿元[9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22.3%至17.50亿元[9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20.3%至21.84亿元[92]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扩大至-5.56亿元[95]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25.4%至11.29亿元[95]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63.3%至7.27亿元[95]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43.2%至8.11亿元[9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中销售商品收款达53.28亿元人民币[9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138.2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8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1.7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24%[19]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大增59.45%至7273.71万元,因期末收到大额银行承兑汇票[37] - 其他应付款同比激增183.40%至7.40亿元,因期末存在股东大会通过但尚未分配的股利[37][38]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82.90%至7453.99万元,因房地产预收款结转收入[37][38] - 货币资金较期初增加182,966,971.24元,期末达2,219,132,215.84元,增长9.0%[78] - 应收账款较期初增加357,531,271.78元,期末达2,058,832,247.98元,增长21.0%[78] - 短期借款较期初增加502,014,147.02元,期末达2,399,879,338.60元,增长26.4%[79] - 存货较期初减少258,210,062.73元,期末为1,649,362,531.82元,下降13.5%[79] - 其他应付款较期初增加478,626,786.28元,期末达739,599,968.81元,增长183.4%[79] - 固定资产较期初增加335,871,762.28元,期末达3,993,814,672.49元,增长9.2%[79] - 合同负债较期初减少361,267,576.74元,期末为74,539,898.31元,下降82.9%[79] - 资产总计较期初增加636,745,149.30元,期末达13,825,523,099.33元,增长4.8%[79]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131.89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138.26亿元,增幅4.8%[80]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末的65.62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71.92亿元,增长9.6%[80]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12.19亿元增至14.59亿元,增长19.7%[81]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16.62亿元大幅增至22.45亿元,增长35.1%[81]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48.49亿元增至49.60亿元,增长2.3%[82] - 母公司短期借款从9.26亿元增至11.20亿元,增长21.0%[82]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16.99亿元增至19.50亿元,增长14.7%[83] - 公司营业总收入从46.68亿元增至52.48亿元,增长12.5%[85] - 公司营业成本从36.34亿元增至40.21亿元,增长10.6%[8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6.33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0.66亿元人民币[9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2.3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0.233亿元人民币[9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减少326.41万元人民币[9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增加42.59万元人民币[9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权益减少831.01万元人民币[9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2474.2万元人民币[9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增加2.501亿元人民币,期末余额达19.499亿元[10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36.96万元,期末余额为3935.18万元[100] - 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2024年末的46.808亿元增长至2025年半年度末的50.055亿元,增幅6.9%[100][101]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15.167亿元,股份总数15.167亿股且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00][103] - 公司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7.411亿元,近两个报告期未发生变动[100][101] - 公司盈余公积保持稳定为7.584亿元,近两个报告期未进行提取[100][10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变动金额为4960.36万元,2025年同期大幅提升至2.487亿元[100][101] 业务线表现 - 饮料OEM事业部非战略客户业务量同比增长62%[28] - 紫日包装越南工厂投产并完成国内首台双通道瓶盖打码激光设备安装[28] - 紫江新材持续推进半固态和固态电池领域产品验证与技术储备[30] - 主要子公司上海紫泉包装有限公司净利润4690.86万元[43] - 参股公司贡献投资收益806.07万元[44] - 公司下属累计2家获评智能工厂(1家国家级智能工厂和1家上海市智能工厂)[49] - 公司房地产业务仅限于控股子公司上海紫都佘山房产有限公司开发的“上海晶园”项目,无新增储备建设用地[58] - 公司拟于“上海晶园”项目完成后退出房地产行业[58] - 公司创投业务采用“母基金”模式运作,不直接投资创投项目[59] - 饮料包装和纸塑包装业务收入确认需客户验收合格货款确定或可收回成本可计算[174] - 房地产开发收入确认需房产验收合格签订销售合同收到20%以上定金成本可靠计量[176] - 快速消费品批发业务收入确认需商品交付客户验收收到价款成本可计算[176] - 进出口贸易业务收入确认需发货取得单据如装箱单报关单提单客户验收开具发票[176] 投资和子公司活动 - 报告期内处置3家子公司(杭州华商贸易有限公司、衢州市好利食品有限公司、衢州市好咪道商贸有限公司)均无重大影响[45] - 报告期内新投资设立7家子公司(营口紫江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等)均无重大影响[45] - 公司注销2家子公司(绍兴市鼎业食品有限公司、嘉兴市优博贸易有限公司)[45] - 公司转让控股子公司紫江新材1656.2301万股股份(占总股本27.89%),交易金额为29851.59万元人民币[64] - 本次关联交易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4.84%[64] - 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紫江新材股份比例由58.94%降至31.05%,紫江新材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64] - 威尔泰将控制紫江新材51.00%股份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64] - 母公司投资收益大幅增长66.4%至7.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4.27亿元)[89]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64.5%至7.0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4.29亿元)[89] - 其他综合收益出现326.41万元人民币的税后净损失[86] 股东回报和分红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影响净额382万元人民币[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48%,同比增加1.46个百分点[20] - 2024年度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0元(含税),总金额455,020,847.40元,较2023年增长20%[51] - 公司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55.08亿元,是募集资金总额的2.45倍[51] - 现金分红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平均比例为62.51%[5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向股东分配利润4.5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分配额3.792亿元增长20%[100][10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总额为4.832亿元人民币[9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总额为3.95亿元人民币[98]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公司关联交易承诺自2014年7月18日起持续有效且被严格执行[57]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不从事与公司构成同业竞争的业务,否则承担一切经济损失[58] - 公司实际控制人沈雯承诺不参与与公司构成同业竞争的业务活动[58] - 重大关联交易事项已在临时公告披露且实施无变化[61] - 公司2025年度预计日常关联交易发生额为3570万元人民币,占2024年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资产的0.58%[6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际发生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日常关联交易总额为979.79万元人民币,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资产的0.16%[62] - 报告期末公司担保总额(含子公司)为7.715亿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例的12.52%[70]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5.71亿元人民币[70]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7.715亿元人民币[70] - 公司不存在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的情况[70] 财务政策和会计处理 - 境外资产规模3736.2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27%[40] - 受限资产合计2.02亿元,含货币资金3469.12万元(票据保证金)及抵押固定资产1.38亿元[42] - 公司确认具备非公开发行股票资格,无违规担保及权益被控股股东侵害情形[59]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不用于财务性投资或房地产相关业务[59]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60] -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无重大未履行法院判决或大额债务逾期情况[60] - 上海紫江(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期末持股395,207,773股,占总股本26.06%[7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43,038,524股,期末持股38,572,196股,占比2.54%[74] - 公司召开董事会4次、监事会3次、股东大会1次及各委员会会议共计17次[49]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子公司数量为6个[55]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合并对价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冲减时调整留存收益[11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部分确认为商誉小于部分计入当期损益[116]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内部交易影响予以抵销内部交易资产减值损失全额确认[117] - 报告期内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需调整合并财务报表期初数和比较报表项目[11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以购买日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为基础纳入合并报表[118] - 处置子公司丧失控制权时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有净资产份额与商誉之和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19] - 分步处置子公司属于一揽子交易时前期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20]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新增持股比例享有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留存收益[120] - 不丧失控制权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时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留存收益[121]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23]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12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债权投资等[12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包括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债权投资等[12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包括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等[13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等[13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等[13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130]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或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131]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32] - 金融工具减值测试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算概率加权金额[133]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时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显著增加时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135] - 应收票据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组合,均存在信用损失风险[135] - 应收款项融资中的银行承兑汇票因出票人信用评级高且无历史违约,信用损失风险极低[135] - 应收账款采用账龄组合和关联方款项组合计提坏账准备[135] - 其他应收款按账龄组合、关联方款项及应收保证金/押金/政府退税组合计提准备[135]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跌价准备[138]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房地产存货采用个别计价法[137]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均采用一次转销法[137] - 合同资产预期信用损失计提方法参照金融工具减值处理标准[140] - 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42][143] - 公司对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净亏损承担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及构成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极值为限[144]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4] - 丧失对被投资单位控制权时剩余
紫江企业: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3.39%
新浪财经· 2025-08-27 17:0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48亿元,同比增长12.43%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33.39% [1]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包装行业竞争格局(附竞争梯队、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前瞻网· 2025-07-31 14:08
中国包装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 行业整体竞争梯队 - 第一梯队企业营收规模超100亿元,包括裕同科技、奥瑞金、合兴包装等 [1] - 第二梯队企业营收30-100亿元,包括宝钢包装、昇兴股份、山东药玻等 [1] - 第三梯队企业营收不足30亿元,如金富科技、翔港科技、龙利得等,市占率较低 [1] 2 细分市场竞争格局 - 玻璃包装代表企业:山东药玻、正川股份 [4] - 纸质包装代表企业:万顺新材、山鹰纸业、森林包装 [4] - 塑料包装代表企业:通产丽星、宏裕包材、双星新材 [4] - 金属包装代表企业:昇兴包装、嘉美包装、奥瑞金 [4] 3 市场集中度现状 - 2024年行业CR10市场份额不足5%,竞争高度分散 [6] - 多数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低端市场竞争无序 [6] - 行业处于完全竞争阶段,龙头企业市占率均低于2% [6][13] 4 企业布局与竞争力 玻璃包装领域 - 山东药玻:模制瓶年产能70亿支,业务覆盖欧美、日韩等45.9%营收来自模制瓶系列 [10] - 正川股份:硼硅玻璃管制瓶占比52.84%,国内最大药用玻璃管制瓶生产商之一 [10] 纸质包装领域 - 万顺新材:包装材料基地总年产能8万吨,业务占比7.39% [10] - 大胜达:纸包装业务占比95.87%,专注中高档瓦楞纸箱 [10] - 山鹰国际:"山鹰牌"包装原纸业务占比23.6% [10] 金属包装领域 - 奥瑞金:金属包装业务占比88.66%,全国40+制造基地 [12] - 嘉美包装:金属包装占比78.25%,客户含养元饮品、王老吉等 [12] - 宝钢包装:金属饮料罐业务占比94.46%,行业标准制定者 [12] 塑料包装领域 - 永新股份:彩印包装材料占比70.27%,国内软包装领先者 [12] - 宏裕包材:彩印业务占比88.86%,具备全自动高速注塑技术 [11] 5 行业竞争环境特征 - 上游议价能力弱:原材料供应充足且同质化高 [13] - 下游议价能力分化:高端产品议价空间小,低端产品价格波动大 [13] - 替代品威胁主要来自行业内部不同材料工艺的竞争 [14] - 现有竞争者超1万家,食品饮料需求增长强化行业吸引力 [13][14]
轻工制造业CFO盘点:紫江企业秦正余去年年薪最高超400万元 德尔未来吴惠芳学历最低仅为中专学历
新浪证券· 2025-07-31 10:36
专题|2024年度A股CFO数据报告 行业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轻工制造业176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完整财务总监信息,该行业财务总监2024年平均薪酬72.29万元 [5] 薪酬个案分析 - 美的集团钟铮年薪946万元,比亚迪周亚琳年薪896万元 [1] - 轻工制造业薪酬最高为紫江企业秦正余401万元,最低为ST华鹏介保海5.45万元 [5] 年龄分布 - 轻工制造业175位财务总监中,50-59岁占比38.64%(68人),40-49岁占比43.75%(77人)为行业中坚力量 [3] - 30-39岁占比10.23%(18人),60岁以上占比6.82%(12人) [3] - 年龄最大为舒华体育傅建木、金运激光梁萍(均65岁),最小为双枪科技朱卫清(33岁) [3] 学历构成 - 轻工制造业176位财务总监中,本科学历占比59.66%(105人),硕士23.2%(41人),专科15.3%(23人) [5] - 博士学历占比1.1%(2人),中专学历仅1人(德尔未来吴惠芳) [5]
紫江企业股价微跌0.16% 公司公告无逾期担保情况
金融界· 2025-07-31 02:29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30日收盘 紫江企业股价报6 3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01元 跌幅0 16% [1] - 当日成交量为170990手 成交金额达1 09亿元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包装材料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业务涵盖塑料包装 金属包装等多个领域 [1]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 日化用品等行业 [1] 公司公告 - 7月30日晚间 公司发布公告称不存在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提供担保的情形 [1] - 公司无逾期担保情况 [1]
紫江企业(600210) - 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7-30 16:00
担保金额 - 为上海紫江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本次担保1500万元,实际担保余额15500万元[2] -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26亿元,占比42.19%[3][13] - 上市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担保余额7.66亿元,占比12.43%[3][13] - 2025年3月董事会通过为多控股子公司担保额度21亿元[4] - 2025年5月股东大会通过为部分子公司担保额度10亿元[5][6] 子公司情况 - 上海紫江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6762.0167万元[8] - 2025年3月资产总额86535.75万元,负债49870.21万元,净额36665.54万元[9] - 2025年1 - 3月营业收入15820.32万元,净利润625.04万元[9] 担保详情 - 招商银行闵行支行两笔担保金额950万元和550万元,期限不同[10] 风险说明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风险可控,未为资产负债率超70%子公司担保[10] -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担保符合发展需要,总额在年初授权内[11][12] - 除对控股子公司担保外无其他对外担保,无逾期担保[13] - 不存在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担保情形[13]
宁德时代成立新公司;孚能获定点;楚能再下订单;瑞浦净亏大幅收窄;欣旺达20GWh项目受理;湖南裕能落子马来西亚;比亚迪申请新专利
起点锂电· 2025-07-27 15:28
新能源公司成立与投资 - 宁德时代成立东营时代零碳新能源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业务涵盖碳减排、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及储能技术研发[2] - 湖南裕能拟在马来西亚投资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约9.5亿元人民币,同时推进西班牙5万吨项目[12][13] - 南京锂泰新能源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锂电池安全消防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进[15] - 物科金硅获得战略投资,专注于硅碳负极材料研发,具备单炉吨级制备能力并与陕西有色达成战略合作[20] 电池技术合作与创新 - 孚能科技获广汽集团定点开发通知书,将供应基于SPS超级软包设计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3] - 蜂巢能源龙鳞甲二代电池下线,全球首款量产800V三元增混电池,电量65KWh并支持5C超充[7] - 比亚迪申请新专利,可在电池包尺寸不变情况下增大续航里程[9][10] - 逸飞激光交付46系大圆柱电池量产线,从设计到验收仅用112天[23] 产能扩张与项目建设 - 欣旺达义乌20GWh动力电池项目二期环评获受理,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GWh产能[8] - 江苏烨晨新材料年产40万吨负极材料前驱体项目获批,占地105亩[14] - 鼎胜新材将年产80万吨电池箔项目建设期延至2027年12月,因资金安排变化[16] - 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开工,总投资730亿元,一期包括50万吨磷酸铁和3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18][19] 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 创明新能源与平高集团储能科技签订战略协议,共同开发移动储能解决方案[4] - 楚能新能源与诺德股份签订五年16万吨铜箔采购协议,推进固态电池协同创新[5] - 紫江新材51%股份被威尔泰以5.46亿元收购,切入锂电池材料领域[17] 企业业绩与市场表现 - 瑞浦兰钧上半年收入预计93-98亿元,同比增长22.4%-29%,净亏损收窄84.8%-92.4%[6] - 长城汽车Q2营收523亿元,同比增长7.8%,净利润45.86亿元,同比提升19.46%[37] -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车型为仰望U7[38] - 特斯拉Model 3全球销量突破300万辆,推出限时购车权益[42] 锂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 - 黑龙江鹤岗市1.8万吨废旧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公示,分两期建设[29] - 广东梅州市拟审批4.8万吨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项目,投资6.51亿元[30][31] - 江西瑞昌市拟建3.8万吨锂电回收项目,包括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拆解线[33]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4年中国锂电池叠片设备市场规模36亿元,预计2027年达98亿元,年复合增速39.6%[25] - 叠片设备第一梯队企业包括先导智能和格林晟,第二梯队有光大激光等6家企业[25] 汽车行业动态 - 小鹏MONA M03累计交付突破15万辆,连续10个月位居A级纯电轿车销量冠军[36] - 奇瑞计划全年销量200万辆,营收突破6000亿元,冲刺全球前十[39] - 三菱汽车退出中国市场,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的合资合作[40][41] - 宝马在南京设立全资信息技术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研发基地[35]
*ST威尔收购紫江新材沈雯资本腾挪自救:标的曾分拆上市失败 宁德系割肉、比亚迪坚守
新浪证券· 2025-07-25 18:06
交易概述 - *ST威尔拟以5.46亿元现金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切入锂电池材料赛道 [1][2] - 交易双方*ST威尔、紫江企业及标的紫江新材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沈雯 [1] - 交易完成后,紫江新材股东宁德新能源选择清仓退出,比亚迪则继续持有股份 [13] 紫江新材基本面分析 - 紫江新材主业为软包锂电池用铝塑复合膜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应用于动力、3C数码和储能等领域 [3] - 公司存在产品单一、技术独立性不足问题,12项发明专利中6项来自关联方或供应商 [4] - 2020-2022年研发费用率从6.11%下滑至4.0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从1.19亿元缩水至0.54亿元,毛利率持续下滑 [5] - 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低于同行,产品售价低但毛利率异常高引发监管关注 [4] 交易风险与质疑 - 收购溢价高达105%,交易后商誉减值风险较大 [7] - 交易方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550万、7850万、9580万元,需实现22%、20%、22%的年增长 [7] - 宁德新能源、比亚迪兼具股东和大客户身份,存在售价公允性质疑 [4] - 比亚迪增资入股后采购量激增,且附有"2024年底未上市可要求回购"对赌条款 [4] *ST威尔现状 - 公司主营自动化仪器仪表,2023年净利润-1706万元,2024年-1724万元 [9] - 2024年扣除后营业收入仅1.63亿元,低于主板3亿元红线 [9][11] - 2025年若仍未能实现净利润转正或营收达标,将触发强制退市条款 [11] - 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亏损扩大 [11] 行业背景 - 2021年后CTP/CTB技术使软包电池成组效率处于劣势 [13] - 软包电池在动力电池出货量中占比持续下滑,影响铝塑膜需求 [13] - 宁德新能源亏损退出紫江新材,或反映对铝塑膜行业前景谨慎判断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