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晶科技(600586)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特种玻璃行业政策、发展历程、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展望: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扩张,特种玻璃规模将增长至1108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29 09:17
行业概述与市场地位 - 特种玻璃是通过光、电、磁、热、生、化等作用而表现出特殊功能的玻璃,是众多关键性和基础性材料 [3] - 行业研发和生产水平是国家材料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特种玻璃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与价值跃升的关键转型期 [1][9]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特种玻璃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59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36% [1][9] - 预计2025年中国特种玻璃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1108亿元 [1][9] - 2023年全球特种玻璃行业市场规模为214.36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275.3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26% [8] 行业驱动因素 - “双碳”战略深入实施与绿色建筑标准持续升级是行业核心驱动因素 [1][9] - 光伏新能源、新型显示、节能建筑等下游产业快速发展强劲拉动市场需求 [1][9] - 传统普通玻璃加速退出市场,Low-E低辐射镀膜玻璃、中空玻璃等高性能节能产品已成为市场主流 [1][9] 产品结构与应用领域 - 电子玻璃、中硼硅玻璃等高端品类成为支撑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材料 [1][9] - 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建筑、交通、能源、化工、医药、航天、航空、舰船、电子、核工业等 [3][6] - 在建筑领域,特种玻璃提供高强度、耐候性、良好隔音和隔热效果,应用于幕墙、窗户和隔断 [8]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核心原料石英砂2024年总产量为10438万吨,同比增长3.98% [7] - 建筑业作为重要下游领域,总产值从2017年的21.39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2.65万亿元 [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3.67万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13% [8] 竞争格局与企业表现 - 国际龙头企业如康宁、肖特、AGC及NSG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10] - 福耀玻璃、旗滨集团、南玻集团等国内优势企业构成第二梯队,在细分领域持续突破 [10] - 2025年上半年,福耀玻璃营业收入为214.47亿元,同比增长16.94% [11] - 2025年上半年,旗滨集团超白光伏玻璃营业收入为32.23亿元,同比增长11.1% [12] 行业发展趋势 - 高性能化是技术升级核心方向,致力于提升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及光学性能 [16] - 大尺寸化以适应现代工业与大型工程项目的整体化、模块化建设需求 [17] - 功能集成化推动特种玻璃从单一功能载体向复合型智能平台演进 [18][19] - 品种系列化以应对下游应用场景的持续细分与个性化需求 [20]
金晶科技:暂无柔性玻璃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19:00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目前TCO玻璃产能多少?是目前国内独家 TCO玻璃生产厂家吗?至今与哪些头部光伏企业有合作呢?另外,公司有柔性玻璃产品吗? 金晶科技(600586.SH)10月2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淄博和滕州分别布局一条TCO玻璃产 线,产品已经在极电光能、协鑫光电、纤纳光电等国内钙钛矿电池龙头企业实现应用,占据了国内该领 域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公司暂无柔性玻璃产品。 ...
玻璃玻纤板块10月24日涨2.67%,中材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6719.71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4 16:27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在10月24日整体表现强劲,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67%,大幅跑赢上证指数(上涨0.71%)和深证成指(上涨2.02%)[1] - 板块内个股呈现普涨格局,在列出的10只个股中有9只上涨,仅1只下跌[1] - 板块整体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6719.71万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3649.99万元和3069.72万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中材科技领涨板块,收盘价32.23元,单日涨幅达5.67%,成交量为43.54万手,成交额为13.84亿元[1] - 宏和科技涨幅居次,达4.93%,收盘价33.61元,成交量为18.94万手,成交额为6.26亿元[1] - 中国巨石上涨2.87%,收盘价15.77元,成交量为41.82万手,成交额为6.57亿元[1] 个股资金流向 - 宏和科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4810.12万元,主力净占比为7.68%,是板块中主力净流入额最高的个股[3] - 中材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4465.58万元,主力净占比3.23%[3] - 旗滨集团主力资金净流入2275.49万元,但其主力净占比高达14.04%,为表中占比最高的个股[3] - 中国巨石虽然主力净流入1798.85万元,但获得了游资净流入2157.78万元,是少数游资净流入的个股之一[3] 下跌及弱势个股 - 三峡新材是板块中跌幅最大的个股,下跌4.89%,收盘价3.31元,但成交量高达130.51万手[2] - 凯盛新能下跌2.16%,九鼎新材下跌2.08%,北玻股份下跌1.43%,南玻A下跌1.28%[2] - 金晶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174.82万元,是表中唯一主力资金净流出的个股[3]
玻璃玻纤板块10月22日涨0.09%,三峡新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2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2 16:19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在当日整体上涨0.09%,表现优于大盘,上证指数下跌0.07%,深证成指下跌0.62%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 [1][2] 领涨个股分析 - 三峡新材领涨板块,收盘价为3.74元,单日涨幅达到10.00%,成交量为113.55万手,成交额为4.11亿元 [1] - 中材科技涨幅为2.56%,收盘价32.45元,成交额为23.93亿元,为板块内成交额最高的个股 [1] - 再升科技、国际复材、山东坡纤涨幅分别为1.23%、0.99%、0.92% [1] 领跌个股分析 - 耀皮玻璃领跌板块,跌幅为2.60%,收盘价7.88元 [2] - 中国巨石跌幅为2.21%,收盘价15.50元,成交额为6.27亿元 [2] - 旗滨集团和长海股份跌幅分别为1.44%和1.02% [2]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玻璃玻纤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和游资净流入,主力资金净流入2.27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7627.0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3.04亿元 [2] - 中材科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41亿元,主力净占比5.87%,为板块内主力资金流入最多的个股 [3] - 三峡新材主力资金净流入6081.98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4.81% [3] - 国际复材和宏和科技分别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5268.14万元和4704.71万元 [3]
2025年1-8月中国纯碱(碳酸钠)产量为2625.4万吨 累计增长3.4%
产业信息网· 2025-10-22 13:16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8月中国纯碱(碳酸钠)产量为328万吨,同比增长3.8% [1] - 2025年1-8月中国纯碱(碳酸钠)累计产量为2625.4万吨,累计增长3.4% [1] 相关上市公司 - 行业涉及的主要上市公司包括远兴能源(000683)、三友化工(600409)、山东海化(000822)、双环科技(000707)、氯碱化工(600618)、金晶科技(600586)、湖北宜化(000422)、云图控股(002539)、和邦生物(603077) [1] 行业研究报告 -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为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纯碱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1]
金晶科技受邀参加第四届钙钛矿技术、设备和材料论坛 探讨TCO玻璃创新与商业化实践
全景网· 2025-10-19 16:55
10月14日至16日,由亚化咨询主办的第四届钙钛矿技术、设备和材料论坛在江苏苏州盛大召开。本次论坛就钙钛矿电池的产业化、产业供应 链、叠层电池技术,以及柔性钙钛矿的创新应用等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金晶科技(600586)(600586.SH)受邀出席,并发表了题为《破局与引领,TCO玻璃的产品创新与商业化实践》的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从 设备制造到产品设计、量产的全链条自主可控,攻克了大尺寸镀膜均匀性、高导电性高迁移率、高透光率与低电阻值难以兼得等技术瓶颈。 传统光伏巨头也在积极投入钙钛矿和叠层电池技术的研发。2025年1月,晶科钙钛矿/TOPCon叠层电池转化效率达到33.84%。2025年4月,隆 基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4.85%;同月,天合光能210mm大面积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效率达到31.1%。 据央视新闻报道,全球首座"超阶零碳大楼"——特来电总部基地项目在青岛正式投入使用,该大楼的东、西、南三立面采用建筑一体化光伏 玻璃幕墙,所使用的TCO导电玻璃全部来自金晶科技。 金晶TCO玻璃加速钙钛矿全产业链国产替代 论坛期间,金晶科技分享了TCO导电膜玻璃的性能、技术难点 ...
玻璃玻纤板块10月17日跌3.2%,耀皮玻璃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9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7 16:35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在10月17日整体下跌3.2%,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1.95%,深证成指下跌3.04% [1] - 板块内领跌个股为耀皮玻璃,收盘价8.03元,单日跌幅达8.96% [1] - 板块成交活跃,中国巨石成交额最高,达8.02亿元,成交量51.86万手 [1] 个股价格与成交 - 耀皮玻璃跌幅最大为8.96%,其次为中材科技下跌3.78%,宏和科技下跌3.68% [1] - 中国巨石成交额最大为8.02亿元,中材科技成交额6.35亿元,耀皮玻璃成交额4.70亿元 [1] - 成交量最高的个股为中国巨石51.86万手,耀皮玻璃57.26万手,国际复材39.18万手 [1] 板块资金流向 - 玻璃玻纤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和游资净流出,主力资金净流出3.9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6335.67万元 [1] - 散户资金整体呈现净流入状态,净流入金额为4.62亿元 [1] - 在个股资金流向上,仅九鼎新材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05.53万元,主力净占比3.80% [2] 个股资金流向明细 - 旗滨集团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达2432.52万元,主力净占比-12.07% [2] - 北玻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257.83万元,主力净占比-18.43%,为表中占比最低 [2] - 山东玻纤主力资金净流出809.93万元,主力净占比-17.11%,同时散户资金净流入905.88万元,散户净占比19.14% [2]
玻璃玻纤板块10月16日跌1.31%,旗滨集团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7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6 16:27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在10月16日整体下跌1.31%,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上涨0.1%)和深证成指(下跌0.25%)[1] - 板块内领跌个股为旗滨集团,收盘价7.14元,跌幅达3.51%[1] - 板块整体资金呈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2.73亿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7344.11万元和1.99亿元[1] 个股市场表现 - 旗滨集团成交量最大,为49.94万手,成交额为3.58亿元,跌幅3.51%为板块最高[1] - 耀皮玻璃成交额最高,达8.51亿元,成交量97.54万手,跌幅2.43%[1] - 国际复材成交额位列第二,为2.44亿元,跌幅2.78%[1] - 多数个股出现下跌,跌幅在1.58%至3.51%之间[1] 个股资金流向 - 宏和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928.40万元,主力净占比3.44%,为板块中少数获得主力资金流入的个股[2] - 凯盛新能主力资金净流入276.94万元,主力净占比6.00%,同时游资净流入379.95万元[2] - 金晶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1640.60万元,主力净占比-17.15%,为流出幅度较大的个股之一[2] - 再升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1773.42万元,主力净占比-11.99%,但散户资金净流入1219.78万元[2]
2025年1-4月中国中空玻璃产量为0.4亿平方米 累计下降5.1%
产业信息网· 2025-10-15 09:07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4月中国中空玻璃产量为0.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6.8% [1] - 2025年1-4月中国中空玻璃累计产量为0.4亿平方米,累计下降5.1% [1] 相关上市公司 - 涉及的主要上市公司包括旗滨集团、南玻A、福耀玻璃、金晶科技、凯盛新能、耀皮玻璃、山东药玻、亚玛顿 [1] 相关研究报告 - 报告来源为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玻璃加工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1]
玻璃玻纤板块10月13日跌2.63%,中材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9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3 20:45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在10月13日整体下跌263%,表现显著弱于大盘,上证指数当日下跌019%,深证成指下跌093% [1] - 板块内个股普遍下跌,在列出的20只个股中,仅九鼎新材一只股票上涨112%,其余19只股票均录得跌幅 [1][2] - 板块资金整体呈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291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35亿元,而散户资金净流入426亿元 [2] 领跌个股表现 - 中材科技为板块领跌股,收盘价3233元,单日跌幅达446%,成交量为3139万手,成交额为1008亿元 [2] - 中国巨石跌幅居次,收盘价1669元,下跌319%,成交量为6377万手,成交额为1055亿元,为板块中成交额最高的个股 [2] - 宏和科技下跌269%,长海股份下跌227%,山东玻纤下跌179% [2] 个股资金流向 - 耀皮玻璃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79147万元,主力净占比为221%,是表格所列个股中唯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的股票,但其游资资金净流出319850万元 [3] - 北玻股份和三峡新材也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23699万元和5318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313%和094% [3] - 凯盛新能主力资金净流出41222万元,主力净占比-1235%,是主力资金流出力度最大的个股 [3] - 长海股份、金晶科技、山东玻纤的主力资金净流出额均超过500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681%、-679%和-83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