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601949)

搜索文档
中国出版: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20:0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94%至20.98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4.89%至1.33亿元,主要受图书零售市场整体承压及渠道分化影响[2][3] - 公司坚持挺拔出版主业,持续推进主题出版、重大文化工程及融合出版转型,但短期财务表现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及成本结构变化影响[3][6][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0.98亿元,同比减少14.94%;营业成本14.20亿元,同比减少17.73%,成本降幅大于收入降幅[2] - 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降14.89%;扣非净利润0.69亿元,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政府补助等专项收益[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50亿元,同比改善10.8%;货币资金29.01亿元,较期初增长47.89%[2][1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7%,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0.0698元[2] 行业环境 - 2025年1-6月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微增0.73%,实洋同比下降0.31%,呈现高开低走趋势[3] - 内容电商渠道增速显著放缓(6月码洋增速降至3.71%),平台电商、垂直电商及实体店渠道码洋均为负增长[3] - 政策层面持续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出版融合发展工程与《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形成政策合力[3] 业务进展 - 主题出版聚焦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推出《胜利与和平》等系列重点图书[3] - 重大文化工程包括《复兴文库》第四、五编审校、《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已出版29卷)及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5] - 版权输出458项,引进470项;《习近平扶贫故事》累计出版13种文版,3家子公司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7] - 融合出版取得进展:中华书局建成《佛教文献典籍数据库》、三联书店中读项目入选出版融合发展重点项目[7] 核心竞争力 - 品牌优势:拥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7家百年品牌出版社,零售市场实洋占有率保持全国第一[7][8] - 资源与规模优势:内容资源覆盖文学、古籍、学术等领域,控股股东中国出版集团连续17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6][8] - 人才体系:通过"三个一百"人才培训、编辑训练营等机制强化专业队伍建设[9] 子公司表现 - 人民文学出版社营收3.54亿元,净利润0.60亿元;美术总社营收1.48亿元,净利润0.26亿元[11] - 商务印书馆营收2.46亿元,净亏损0.18亿元;中华书局营收1.37亿元,净亏损0.01亿元;大百科净亏损0.15亿元[11] 资产与资金状况 - 总资产160.43亿元,较期初下降0.37%;交易性金融资产16.76亿元,较期初减少34.14%[10] - 固定资产增长54.09%至11.58亿元,主要因中国出版国际交流中心项目投入运营[10] - 募集资金使用进度100.01%,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数字化转型项目[18][19]
中国出版: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7 20:04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0.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9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89%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6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40.70% [1] - 基本每股收益0.0698元/股,同比下降14.88%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7%,较上年同期减少0.3个百分点 [1] 资产负债状况 - 总资产160.4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0.3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7.3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42%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2.80亿元有所改善 [1] 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9.79%,持有13.29亿股 [2] -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7.28%,持有1.39亿股 [2] - 前十大股东中包含多家机构投资者,包括大成基金、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 [2]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8,804户 [1]
中国出版(60194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9:2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0.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94%[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89%[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896.1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70%[20] - 利润总额1.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41%[20] - 基本每股收益0.0698元/股,同比下降14.88%[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7%,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2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94%至20.98亿元[3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20.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9%[9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8%[9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亿元人民币[91] - 净利润9074万元,较上年同期9117万元小幅下降0.5%[9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7.73%至14.20亿元[3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成本为14.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7%[9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费用为-1527.83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利息收入2420.28万元人民币[9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1568.2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1%[91] - 支付职工现金6.7亿元,较上年同期6.2亿元增长9.5%[97]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2.80亿元有所改善[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50亿元[3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11.89亿元[3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5亿元,较上年同期2.8亿流出改善10.8%[9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11.9亿元,较上年同期净流出19.6亿元显著改善[9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1.7亿元,较上年同期24.3亿元下降10.7%[97]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230万元,较上年同期2.7亿元大幅减少98.5%[9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3.1亿元,较期初3.9亿元增长231.4%[99]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1.5亿元,较上年同期4742万元增长218.7%[9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13亿元,同比恶化31.2%[10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13.78亿元转为正135.97亿元,主要因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增加84.0%至472.98亿元[10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08亿元,同比改善49.1%[10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33亿元,较期初下降57.8%[102]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678.3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6.5%[102]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37.32亿元,同比减少13.7%[102]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160.4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0.37%[20] - 货币资金同比大幅增长47.89%至29.01亿元[4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下降34.14%至16.76亿元[40]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同比增长44.05%至27.13亿元[41]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54.09%至11.58亿元[41] - 货币资金显著增加至29.01亿元,较期初19.62亿元增长47.9%[82]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下降至16.76亿元,较期初25.45亿元减少34.2%[82] - 应收账款增至8.84亿元,较期初7.90亿元增长11.9%[82] - 存货增至24.39亿元,较期初23.04亿元增长5.9%[82]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资产降至7.95亿元,较期初18.85亿元下降57.8%[82]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增至27.13亿元,较期初18.83亿元增长44.1%[82] - 固定资产增至11.58亿元,较期初7.52亿元增长54.0%[82] - 合同负债增至8.64亿元,较期初8.08亿元增长6.9%[83] - 未分配利润增至62.95亿元,较期初61.62亿元增长2.2%[84] - 母公司其他应付款降至74.87亿元,较期初79.14亿元减少5.4%[87] - 公司负债合计从82.83亿元下降至78.52亿元人民币[88]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3.46亿元增长至4.37亿元人民币[8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7.34亿元,较年初增长1.4%[104][108] - 未分配利润为62.95亿元,较年初增长2.2%[104][108] - 少数股东权益为10.52亿元,较年初下降2.0%[104][108]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7.85亿元人民币[109]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62.95亿元人民币[109] - 公司资本公积为13.79亿元人民币[109] - 公司实收资本为19.04亿元人民币[109][111] - 公司盈余公积为10.52亿元人民币[109]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3.25亿元人民币[116]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3.46亿元人民币[116] - 母公司资本公积为18.25亿元人民币[11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468,831,547.46元[119]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903,968,054.00元[118][119] - 公司资本公积为1,825,431,102.83元[118][119]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期初422,300,192.73元增长至期末513,468,912.42元,增幅21.6%[118][119] - 公司盈余公积为225,963,478.21元[118][119] - 公司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377,662,827.77元[118] - 公司本期所有者权益变动金额为91,168,719.69元[118]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4637.98万元人民币[22]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2409.08万元人民币[22]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其他符合定义的损益项目金额为1,270,038.33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金额为23,999.11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7,717,510.70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674,735.00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63,908,044.93元[23] 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6539.2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4%[91]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23.8%至2346万元,对比上年同期3079万元[95]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增长44.4%至6539万元,对比上年同期4529万元[95] 业务和运营表现 - 2025年1-6月整体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增长0.73%[27] - 2025年1-6月整体图书零售市场实洋同比下降0.31%[27] - 2025年1-6月内容电商渠道码洋同比增长47.62%[28] - 2025年6月内容电商渠道码洋同比增速放缓至3.71%[2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输出版权458项引进版权470项[33] - 商务印书馆子公司净亏损1785.16万元[44] - 三联书店子公司净亏损3337.26万元[44]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2.174亿元,累计投入进度89.1%[60]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3.275亿元,投入进度100.01%[60] - 累计募集资金总额15.449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金额13.462亿元[60] - 募集资金累计产生利息收益约6300.91万元人民币[60] - 超募资金累计投入金额1.6035亿元人民币[60] - 品牌目录图书出版项目已终止,原计划投资总额为5,680.18万元[62][63] - 综合运营管理平台项目累计投入734.03万元,进度仅23.29%,延期至2026年12月[62][64] - 中华国学资源总库项目累计投入10,115.84万元,进度100%,已于2021年12月结项[62] - 商务印书馆工具书云平台项目累计投入6,051.37万元,进度59.73%,节余4,079.12万元,延期至2025年12月[62][65] - 《三联生活周刊》"中阅读"项目累计投入9,533.57万元,进度100.45%,已于2021年11月结项[62] - CLOUDBAG教育云服务平台项目累计投入4,101.03万元,进度33.05%,已终止[62][66] - 第三方图书智能流通平台项目累计投入8,531.52万元,进度100%,已于2021年11月结项[62] - 中国美术教育全媒体开发应用平台项目累计投入4,131.44万元,进度100%,已于2023年1月结项[62] - 文科通识知识服务项目累计投入3,632.75万元,进度100%,已于2023年12月结项[62] - 首次公开发行补充流动资金实际投入55,219.21万元,超计划16.85%[62]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授权额度为2.5亿元人民币,报告期末余额为2.5亿元人民币,未超出授权额度[6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 每10股送红股数0股 每10股派息数0元 每10股转增数0股[47] - 公司无股权激励计划 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48] - 中国出版集团期初限售股数为81,468,054股,报告期内全部解除限售,期末限售股数为0股[7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8,804户[74] -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1,328,829,443股,占总股本比例69.79%[76] -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38,595,709股,占总股本比例7.28%[7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减持5,907,821股,期末持股8,800,365股,占比0.46%[76] - 大成睿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报告期内增持15,671,400股,期末持股15,671,400股,占比0.82%[76] - 大成竞争优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报告期内增持12,008,200股,期末持股13,444,200股,占比0.71%[76]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均为人民币普通股,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328,829,443股[77]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70] - 公司2022-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81,468,054股,募集资金总额327,501,577.08元[122] - 公司累计股本总额为1,903,968,054.00元[122] 关联交易和承诺 - 控股股东出版集团承诺解决同业竞争 已收购研究出版社100%股权和新华书店成都有限公司100%股权[50] - 控股股东出版集团承诺避免关联交易 确保交易按公平公开市场原则进行[51] - 出版集团认购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81,468,054股 锁定期18个月至2023年8月7日登记完成[51] - 出版集团承诺自非公开发行定价基准日前六个月至承诺出具日无减持股份行为[52] - 出版集团承诺自承诺出具日至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六个月内不减持股份[52]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53] - 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53] - 控股股东出版集团以委托贷款方式向公司提供资金期末余额为2.474亿元人民币,年利率1.95%[56] - 公司向关联方提供资金发生额为4940万元人民币[56] - 公司受托管理控股股东资产涉及多个物业地址,托管期限为2024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57] - 公司向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租赁物业年收益约354.34万元人民币,租期至2026年9月30日[58] - 公司向北京京讯递科技租赁两处物业年收益合计约2133.87万元人民币[58] 诉讼和重大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重大诉讼仲裁事项[54] 会计政策和合并报表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所有控制的子公司[131] - 子公司会计政策不一致时按公司政策进行调整编制合并报表[132]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自控制权取得日起纳入合并报表并以公允价值调整[132] - 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不丧失控制权时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33] - 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33]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36]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除符合资本化条件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37]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为三类计量[14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141] - 指定为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42]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其他综合收益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入留存收益[14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143]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44]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可能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当期损益[144] - 预期信用损失以违约风险为权重的信用损失加权平均值计量[145] - 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提损失准备[145] - 租赁应收款及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提损失准备[146]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三阶段划分:未来12个月/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已发生信用减值[146]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账面价值与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9]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时按相对公允价值分摊账面价值并将终止确认部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0] - 银行承兑汇票因承兑人信用风险低不确认预期信用损失[154] - 商业承兑汇票按账龄计提坏账准备 账龄4个月至1年计提5% 1-2年计提20% 2-3年计提40% 3-4年计提70% 4-5年计提70% 5年以上计提100%[154][157] - 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0-3个月计提0.1% 4个月至1年计提5% 1-2年计提20% 2-3年计提40% 3-4年计提70% 4-5年计提70% 5年以上计提100%[155][157] - 其他应收款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0-3个月计提0.极1% 4个月至1年计提5% 1-2年计提20% 2-3年计提40% 3-4年计提70% 4-5年计提70% 5年以上计提100%[160][161] - 金融资产与负债满足法定抵销权及净额结算计划时可抵销后列示[153] - 金融工具结算金额基于自身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时分类为金融负债[152]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以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份额为准,若净资产为负则初始成本为零[168] - 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按应享金额确认当期投资收益[169] - 对合营及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成本小于应享可辨认净资产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9] - 持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上表决权通常认定为具有重大影响,低于20%时需根据董事会代表等实质性因素极判断[167] - 固定资产确认门槛为单位价值超过2000元人民币[175] - 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20-40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2.37%-4.75%[176] - 机器设备极折旧年限5-20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4.75%-19.00%[176]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5-8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11.87%-19.00%[176] - 办公电子设备折旧年限3-5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19.00%-31.67%极[176] - 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估计价值结转固定资产,竣工决算后调整原值差异[177] - 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包括资产构建或生产活动超过1年且中断时间不超过3个月[178] - 专门借款
中国出版(601949) -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8-27 19:24
业绩总结 - 公司发布2025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数据(未经审计)[1] - 一般图书销售码洋本期323,348.87万元,增长率-9.64%[2] - 一般图书营业收入本期109,075.94万元,增长率-15.48%[2] - 一般图书营业成本本期68,102.50万元,增长率-17.88%[2] - 一般图书毛利率本期37.56%,增长1.83个百分点[2]
中国出版(601949) -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8-27 19:24
证券代码:601949 证券简称:中国出版 公告编号:2025-033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募集资金以前年度使用金额 公司 2017 年度收到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 1,145,299,567.30 元,2025 年 6 月 30 日以前累计取得银行利息收入、理财收益(扣除银行手续费) 143,431,228.81 元,累计募投项目支出 1,020,507,596.12 元。 2025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 ——规范运作》《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格式指引)》 和《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将 2025 年 1—6 月募集资金的存放及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一、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 2017 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1.募集资金金额及到位时间 根据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出版、公司或本公司)2015 ...
中国出版: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降14.89%
新浪财经· 2025-08-27 19: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98亿元,同比下降14.94%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降14.89% [1]
出版板块8月27日跌2.16%,中文在线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7.1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7 16:46
出版板块整体表现 - 出版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16% [1] - 上证指数下跌1.76%至3800.35点 深证成指下跌1.43%至12295.07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19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3.02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4.16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内蒙新华涨幅5.10%居首 收盘价14.64元 成交额2.71亿元 主力净流入2682.22万元(占比9.88%)[1][3] - 中文传媒微涨0.19% 收盘价10.51元 成交量41.82万手 [1] - 中国科传基本持平 跌幅0.05% 收盘价20.65元 成交额3.73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中文在线领跌9.10% 收盘价32.35元 成交量161.67万手 成交额54.59亿元 [2] - 天舟文化下跌4.71% 收盘价5.26元 成交额3.93亿元 [2] - 读客文化下跌4.39% 收盘价11.10元 成交额1.58亿元 [2] 资金流向特征 - 内蒙新华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682.22万元(占比9.88%)游资净流入655.64万元(占比2.42%)[3] - 长江传媒主力净流入2403.82万元(占比12.29%)游资净流入1246.66万元(占比6.37%)[3] - 果麦文化主力净流入150.07万元(占比0.32%)但游资净流出3354.58万元(占比7.05%)[3]
出版板块8月21日涨0.82%,果麦文化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4.0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16:38
板块整体表现 - 出版板块当日上涨0.82%,领先上证指数(涨0.13%)和深证成指(跌0.06%)[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呈现分化态势[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4.06亿元,游资净流出1.27亿元,散户净流出2.79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果麦文化涨幅11.37%居首,收盘价74.14元,成交额9.26亿元[1] - 中文在线涨2.28%位列第二,成交额20.17亿元,成交量73.43万手[1] - 读客文化涨1.49%,中原传媒涨1.38%,时代出版涨1.30%[1] 资金流向特征 - 中文在线获主力净流入2.32亿元(占比11.50%),但遭游资净流出1.23亿元[3] - 果麦文化主力净流入1.47亿元(占比15.93%),散户净流出1.17亿元[3] - 中国科传主力净流入2967.58万元(占比12.48%),南方传媒主力净流入2317.52万元(占比9.69%)[3] 成交活跃度 - 浙版传媒成交量68.25万手居首,成交额6.06亿元[1] - 中文在线成交额20.17亿元为板块最高[1] - 果麦文化成交量12.63万手,但涨幅领先显示资金集中度高[1]
出版板块8月20日涨0.57%,浙版传媒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5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0 16:52
板块整体表现 - 出版板块当日上涨0.57%,领先个股为浙版传媒(涨幅2.93%)[1] - 上证指数上涨1.04%至3766.21点,深证成指上涨0.89%至11926.74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6只个股下跌,2只个股持平[1][2] 个股价格表现 - 浙版传媒收盘价8.77元,成交量85.34万手,成交额7.60亿元[1] - 龙版传媒涨幅1.88%至14.07元,新华文轩涨幅1.72%至15.96元[1] - 中文在线成交额最高达10.26亿元,股价下跌0.56%至26.79元[2] - 读客文化跌幅最大为1.47%,荣信文化下跌0.75%[2] 资金流向分析 - 出版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57亿元,游资净流入8434.75万元,散户净流入1.73亿元[2] - 中信出版主力净流入1775.40万元(占比7.38%),中文传媒主力净流入1700.89万元(占比5.79%)[3] - 山东出版游资净流出1550.87万元(占比19.71%),散户净流入1286.05万元(占比16.34%)[3] - 皖新传媒游资净流出659.55万元(占比4.88%),散户净流入664.73万元(占比4.92%)[3]
乌兹别克斯坦驻穗领事答21:乌饮茶文化与广东相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0:18
公司业务动态 - 中信出版集团与吉尔吉斯斯坦 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出版文化机构达成合作 完成《小步乐读》系列图书三语种版权授权 [1] - 该合作是中国出版社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儿童图书版权输出领域的重大突破 [1] - 合作项目为中亚地区中文教育深化发展提供新的优质资源支持 [1] 行业合作机遇 - 南国书香节通过版权贸易 文明对话 数字展示等方式搭建中外交流平台 [1] - 粤港澳大湾区出版企业出品精良且质优价廉 有助于各国出版社和分销企业开展务实有效合作 [2] -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图书馆代表团结束对广州图书馆访问 双方正筹备签订合作协议 [2] 文化贸易发展 - 乌兹别克斯坦从中国南方地区大量进口茶叶产品 民众特别青睐中国绿茶 [4] - 广州至塔什干每周有10个航班 为两国游客提供便利 [4] - 乌兹别克斯坦茶馆文化与广东饮茶文化存在相似性 体现文化交融 [4] 区域合作前景 - 乌兹别克斯坦作为古丝绸之路枢纽 拥有撒马尔罕 布哈拉古城 希瓦古城等旅游目的地 [2] - 双方计划在文化 旅游 教育等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4] - 未来可通过文化交流研讨会和培训活动促进双向知识经验交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