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动力(603129)

搜索文档
春风动力:中国全地形车及中大排摩托车龙头,出海、高端化引领新成长
国信证券· 2024-09-24 18:00
全地形车及中大排摩托车国内龙头稳健成长 - 春风动力是国内全地形车和中大排摩托车龙头企业,出口收入占比较高(2023年出口收入占76%) [1] - 公司全地形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在国内领先,在欧洲实现市占率第一,北美市场保持前列 [1] - 公司在国内中大排摩托车市场上保持市占率前三,从2021年底开始加强摩托车出海布局,有望成为全新增长点 [1] 高端新品上市,开启全地形车新时代 - 全地形车市场集中度高,过往以美系和日系品牌为主,春风动力经过多年积累,在产品及技术、渠道、品牌方面形成竞争壁垒 [1][20] - 公司2023年全球销量市占率超15%,产品在应用场景、车型细分、动力性能等方面较头部对手仍有提升空间 [1][21] - 2024年公司迎来产品大年,U10 PRO/U10 XL PRO/Z10/Z10-4等多款重磅新品上市,开启全地形车新时代 [1][43][44][45][46][47] 摩托车爆款频出,有望助力国内市占率提升 - 中国中大排摩托车销量渗透率不足5%,每万人人均销量3.7辆,较日本及欧美有较大差距,消费者对玩乐类摩托接受度增加,渗透率有望提升 [30][32][33] - 公司具备打造爆款的丰富经验,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及知名度,建立起两轮摩托车领域深厚的护城河 [59][60] - 公司近年来推新节奏明显加快,2024年推出150SC/450MT/500SR VOOM/675SR-R等多款新品,有望拉动国内摩托车市占率提升 [67][69] 出海空间广阔,摩托车出海成长可期 - 全球中大排摩托车市场空间总计约381万辆,主要来源于北美、南美、欧洲、南亚&东南亚等地,销量空间远高于国内 [76][77] - 公司从2021年底开始加强摩托车出海业务布局,借助过往摩托车领域积累的优势,将国内成熟产品导入海外,产品较日系、美系竞品具备较强的性价比优势 [74][82][83] - 公司海外摩托车渠道较竞争对手有一定差距,渠道持续强化布局,摩托车外销有望迎来较快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撑点 [84][85][86] 电动化布局领先,构建第三成长曲线 - 2020年公司旗下电动品牌极核正式布局电动摩托车市场,以打造电动行业高端一线品牌为目标,将为公司构建第三增长曲线 [71][72][73] - 极核品牌已经涵盖电摩、电轻摩和电自三类产品,从高端产品领域不断下沉至中低端产品,有望实现销量较快增长 [72]
春风动力:看好全地形车&中大排摩托龙头发展潜力
财通证券· 2024-09-13 16: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H1实现收入75.29亿元(+15.73%)、归母净利润7.09亿元(+28.49%) [3] - 2024Q2收入44.68亿元(+23.20%)、归母净利润4.31亿元(+26.35%) [3] - 毛利率31.51%(同比+1.07pct)、净利率9.85%(同比+0.99pct) [3] - 销售费用率9.21%(同比-1.77pct)、研发费用率6.03%(同比+0.33pct) [3] - 全地形车收入35.32亿元(-1.55%)、销量8.14万辆(+3%)、均价4.34万元(-4%) [3] - 摩托车收入32.48亿元(+41.95%)、销量15.39万台(+56%)、均价2.11万元(-9%) [3] - 电动两轮车收入1.16亿元、销量2.04万台,其中内销渠道增长81.03%、外销渠道增长181.25%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2/16.98/21.1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13/11X [3][4]
春风动力:公司半年报点评:两轮车表现亮眼,研发创新引领增长
海通证券· 2024-09-12 08: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75.29亿元,同比增长15.73%;实现归母净利润7.09亿元,同比增长28.49% [5] - 2024年第二季度收入和利润均实现较快增长,两轮车业务国内外均高速增长 [5] 毛利率和费用率变化 - 业务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1.07个百分点至31.51% [5]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95个百分点至9.69%,主要由于美国市场促销费用减少 [5] - 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有所上升,财务费用率下降,综合影响下净利率同比提升0.98个百分点至9.85% [5] 研发投入和创新 - 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58亿元,同比增长21.37% [5] - 完成了多款四轮车和两轮车新品研发,实现大功率、大排量技术的迭代升级 [5] - 持续优化动力平台、智能平台、电器平台和工业设计平台等研发技术路线 [5] 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计2024-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13.13、16.51亿元,同比增速30.3%、25.7% [6] - 9月11日收盘价对应2024-2025年PE为17.0、13.5倍,给予公司2024年20-22倍PE估值区间 [6] 风险提示 - 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振 [6]
春风动力:上海信公轶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关于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相关事项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2024-09-11 18:03
上海信公轶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关于 二〇二四年九月 | 第一章 | 声 明 3 | | --- | --- | | 第二章 | 释 义 5 | | 第三章 | 基本假设 6 | | 第四章 | 本激励计划履行的审批程序 7 | | 第五章 | 本次股票期权的首次授予情况 9 | | | 一、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具体情况 9 | | | 二、关于本次授予权益情况与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激励计划存在差异的说明 10 | | 第六章 | 本次股票期权的授予条件说明 11 | | | 一、股票期权的授予条件 11 | | | 二、董事会对授予条件成就的情况说明 11 | | 第七章 | 独立财务顾问的核查意见 13 | 上海信公轶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第一章 声 明 上海信公轶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接受委托,担任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春风动力"或"上市公司"、"公司")2024 年股票期权 激励计划(以下简称"本激励计划")的独立财务顾问(以下简称"本独立财 务顾问"),并制作本独立财务顾问报告。本独立财务顾问报告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 ...
春风动力:春风动力关于调整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及权益授予数量的公告
2024-09-11 18:03
激励计划调整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由1310人调为1308人[1][6]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由337.25万份调为330.10万份[1][6] - 预留授予股票期权由17.75万份调为24.90万份,总量不变[1][6] 激励分配情况 - 1308人获330.10万份,占授出权益92.99%,总股本2.18%[7] - 预留24.90万份,占授出权益7.01%,总股本0.16%[7] - 激励计划拟授总量355.00万份,占总股本2.34%[7] 其他情况 - 3人放弃7.15万份股票期权[6] - 2024年8月7 - 19日公示激励对象,无异议[3] - 调整对财务和经营无实质影响[8][11] - 调整及授予已获必要批准授权[11][12]
春风动力:春风动力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9-11 18:03
会议以记名和书面的方式,审议了如下议案: (一)审议通过《关于调整 2024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 单及权益授予数量的议案》 经审查,监事会认为:公司对《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股票期 权激励计划》(以下简称"《激励计划》"、"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 名单及权益授予数量的调整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 理办法》")和本次激励计划的有关规定,调整程序合法合规,不存在损害公司 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况。 证券代码:603129 证券简称:春风动力 公告编号:2024-058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 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体监事同意豁免会议通知 时间要求,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的会议通知已于 2024 年 9 月 10 日以通讯 方式发出,并于 2024 年 9 月 11 日以现场结合通讯会议方式召开。会议应出席监 事 3 名,实际出席监事 3 ...
春风动力:春风动力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9-11 18:03
激励对象调整 - 原1310名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中3人放弃7.15万份股票期权[2]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数由1310人调整为1308人[2] 期权数量调整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数量总额由337.25万份调整为330.10万份[2] - 预留授予股票期权数量总额由17.75万份调整为24.90万份[3] 期权授予 - 2024年9月11日为首次授权日,向1308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330.10万份股票期权[3] - 行权价格为106.00元/股[3]
春风动力:春风动力关于向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公告
2024-09-11 18:03
证券代码:603129 证券简称:春风动力 公告编号:2024-060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向 2024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激励对象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 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一、公司 2024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股票期权情况 (一)公司 2024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已经履行的决策程序 1、2024 年 8 月 6 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第十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 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股票期权 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关于核查公司 2024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 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的议案》等相关议案,与会委员一致同意将上述议案提 交董事会审议。 同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 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浙江春 ...
春风动力: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关于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调整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及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股票期权之法律意见书
2024-09-11 18:03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 关于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 2024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及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股票期权 之 法律意见书 二〇二四年九月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 法律意见书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 关于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 2024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及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股票期权之 司本次调整及授予所涉及的标的股权价值、考核标准等方面的合理性以及会计、 审计等专业事项发表意见,本所及经办律师不具备对该等专业事项进行核查和 作出判断的合法资格。本所及经办律师在本法律意见书中对与该等专业事项有 关的报表、数据或对会计报告、审计报告等专业报告内容的引用,不意味着本 所及经办律师对这些引用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做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证。 法律意见书 致: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本所")接受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春风动力")的委托,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 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及《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以下简称"《激励计划》"或"本次激励计划")的 规定,就春风动力调整本次激励计划及向激励对象首次 ...
春风动力:新一轮产品周期开启,四轮两轮共振驱动成长
兴业证券· 2024-09-10 10:09
春风动力概况 - 春风动力是国内全地形车和大排量两轮摩托车领先企业,成立于1989年,从摩托车配件起家,逐步拓展至两轮摩托车及全地形车整车的生产和销售[1][2] - 公司专注于运动类两轮/四轮车领域,高度重视技术研发,研发费用率行业居首,同时以较高的薪酬和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才,不断推出爆款产品[2][17][18]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海外,其中以北美和欧洲为主,四轮车和两轮车合计收入占比稳定在90%以上,四轮车占比高于两轮车[5][6] 全地形车业务 - 全地形车行业进入成熟阶段,UTV/SSV占比提升带来结构性增长机会[23][24] - 北美和欧洲是全地形车的主要消费区域,国内全地形车行业以出口欧美市场为主[25][26][27][28] - 公司在欧洲全地形车市场市占率稳居第一,同时把握疫情期间海外供应链受限的机会快速提升对美出口份额[29][30][31] - 公司推出1000cc新品,24H2有望迎来经营拐点[32][33][34][35][36] 两轮车业务 - 国内大排量玩乐类摩托车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空间预计90-100万台,仍有较大提升空间[57][58][59] - 进口替代趋势明显,国产品牌如春风、钱江、隆鑫等逐步崛起[59][60][61][62][63][64] - 海外需求旺盛,公司不断开拓新增市场,两轮车出口维持较快增速[65][66][67][68][69][70][71][72][73][74] - 公司主销排量段从250cc提升至450cc,24年向上推出500SR、675SR,向下拓展150SC踏板,开启新一轮产品周期[75][76][7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两轮车业务新一轮车型周期开启,销量单价有望持续增长,四轮车业务着力加强UTV、SSV品类布局,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有望提升[83][84]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16.6/20.5亿元,维持"增持"评级[85] 风险提示 - 行业价格战加剧 - 新品销量不及预期 - 关税加征超预期[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