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数据(603138)

搜索文档
海量数据(603138) - 海量数据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6-26 17:45
股东大会时间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7月14日召开[2] - 现场会议7月14日14点举行[2] - 网络投票7月14日进行[3] 股东大会地点 - 现场会议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科大天工大厦B座6层会议室召开[2] - 登记地点为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科大天工大厦B座6层公司会议室[14] 其他信息 - 本次股东大会审议7项议案,已通过相关会议审议[5]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4日[11] - 参会登记时间为7月11日9:30 - 11:30、14:00 - 17:30[13] - 联系电话为010 - 62672218,传真为010 - 82838100,邮箱为ir@vastdata.com.cn[15][16]
海量数据(603138) - 海量数据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6-26 17:45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6月26日召开[2] - 应参加表决监事3名,实际参加3名[2]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及相关议事规则的议案[3] - 取消监事会议案表决结果: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回避0票[5] - 审议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议案[5]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议案表决结果: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回避0票[6]
海量数据(603138) - 海量数据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6-26 17:45
会议信息 - 会议于2025年6月26日召开,7位董事全部出席[2] 议案审议 - 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等议案获通过,待股东大会审议[3][7] - 修订《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多项制度议案获通过,待审议[7][8][9][10][11][12][13][14][15][16][17][18] - 修订及制定部分公司内部治理制度议案获通过[19][21] - 提请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议案获通过[22][23]
平安瑞尚六个月持有混合基金经理唐煜:AI抓取海量数据、逻辑分析助力“固收+”投资
全景网· 2025-06-26 15:33
行业与公司研究总结 核心观点 - 在AI时代,数据与逻辑是投资决策的两大核心要素,定量数据利用AI编程抓取客观数据辅助投资,定性逻辑在客观数据基础上分析逻辑变化并做出决策 [1] - 债市短期震荡调整已结束,市场回到积极偏多趋势中,建议组合久期高于市场中性水平 [2] - 权益市场维持哑铃策略,布局低位科技板块,高股息等待回调买入机会 [2] 投资方法论 - 投资框架分为固收部分和权益部分 [1] - 固收部分深耕利率债以及商金、二永等类利率债品种投资交易,信用债投资较少 [1] - 权益部分擅长周期消费投资、小仓位参与科技行情,并通过多种方式控制回撤 [1] 债市观点 - 中美接触谈判延续但不确定性仍存,叠加货币政策态度边际宽松、增量政策保持定力,市场偏积极的大方向未改 [2] - 目前收益率水平下赔率稍显不足,进一步空间打开需要资金上看到隔夜中枢进一步下移至1.5以下水平 [2] 权益市场策略 - 维持哑铃策略 [2] - 布局低位科技板块 [2] - 高股息等待回调买入机会 [2]
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发挥沪港“双轮驱动”优势
中国证券报· 2025-06-19 04:32
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 2025陆家嘴论坛围绕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展开讨论 重点议题包括全球货币政策协调 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金融体系稳定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1] - 上海与香港协作打造中国金融"双枢纽"成为重要议题 两地为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广度与深度通道 [1][4] 全球货币政策协调与金融稳定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指出 国际经济不确定性上升 需加强中央银行间及国际经济金融领域交流协调 [2] - 中央银行需完善宏观经济分析 纳入地缘政治 AI 自然环境等因素 强化市场沟通 推动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框架向价格型转变 [2] - 需将自然环境变化等风险纳入金融监管框架 加大金融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投入 [2]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强调 中国资本市场需打造多层次市场体系 实现交易所优势互补与错位发展 [3] - 橡树资本Howard Marks指出 中国正扩大制度型开放 上海凭借金融市场体系及长三角优势取得成就 建议开放更多资产类别及优化外资准入机制 [3] 上海与香港金融协作潜力 - 摩根士丹利Gokul Laroia表示 资金流重新分配与人民币国际化使沪港合作至关重要 两地需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与系统协作 [4] - 上海与香港可为国际投资者提供良好监管环境 吸引外资投资人民币计价产品 助力中国经济发展 [4][6] - 香港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参与平台 上海连接本土投资者 两地合作助力中国企业资本形成 [5] - 目前10%中国公司股票由国际投资者持有 需更多金融期货产品满足避险需求 沪港共建人民币国际化生态系统 [6] AI与金融基础设施发展 - 中国拥有海量数据 基础设施及专业人才 具备发展AI生态系统的基石 需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4]
海量数据入选《2025中国数据市场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16 18:56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达512亿元 已进入核心系统替代深水区 对厂商稳定性和迁移成本要求较高[3] - 2024年关系型数据库市场CR10占比约45% 海量数据排名第7位[5] - 集中式事务型数据库CR5占比超10% 海量数据居于第3位[5] 国产化替代进程 - 党政关键应用场景国产替代率高达90% 八大行业替换率增速达20%[8] - 海量数据被列为电信和制造行业优秀厂商 制造行业国产数据库供应商第一梯队[8] - 海量数据库Vastbase在多家头部企业关键核心系统中应用 保障数据安全与业务连续性[10] 产品与技术发展 - 海量数据提供一体化智能化数据库解决方案 深入细分场景提供安全差异化选型[10] - 向量数据库与AI深度绑定 对大模型知识库构建具有赋能作用[10] - Vastbase V100为高性能集中式向量数据库 支持结构化数据与高维向量原生协同管理[10] 行业趋势展望 - 数据库行业以自主创新为时代旋律 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10] - 行业加速全栈国产化进程 推动数智化转型提质增效[10]
海量数据20250605
2025-06-06 10:37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涉及公司为海量数据,涉及行业包括运营商、金融、制造、央企及资源、党政信创、医疗等行业 [2][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订单与收入**:2025 年前四月在手订单总额持续增长,进入多个省级框架采购订单,在运营商、金融、制造等行业取得突破,新增兴业银行、长江存储等客户,央企及资源行业也签约新客户和订单;向量数据库产品预计年底产生收入贡献,2025 年收入目标 5 亿元,目前符合预期;全年营收目标 5 亿元,较去年 3.7 亿元增长超 40% [2][6][20] - **收入结构与毛利**:2025 年高毛利的数据库自主业务整体占比突破 60%,毛利水平保持在 70%以上,预计二季度及四五月份整体毛利润水平进一步提升;2025 年第一季度自主数据库比例约 55%,4 月突破 60%,预计二、三季度毛利率优于第一季度 [4][20] - **员工情况**:截至 2025 年五月末员工约 910 人,较去年增加七八十人,全年预计增长 150 - 200 人,主要用于销售及交付团队 [7] - **技术发展**:以 Oracle Rack 技术、高并发、高性能为集中式数据库发展路线,向量数据库技术是研发新重点,正在进行云适配和技术测试,已有研发计划表 [8] - **党政信创领域**:较去年有显著突破,三线地区获补贴政策采购意愿提升,一二线地区台账报送良好;新增功能模块需求集中于核心系统,各省采购情况较去年大幅提升,预计增长百分之几十 [9][10] - **核心系统进展**:ERP、CRM、风控及战略决策系统应用范围扩大,在生产制造领域表现突出,运营商订单增加,行业信创显著提升 [12] - **各行业影响**:金融行业受替换政策影响小、资金充裕贡献大收入,普通央企和制造商替换意愿高,与公司合作深入 [2][15] - **一体机收入**:单价约几百万,每年贡献收入不到 1000 万,占总营收比重约 1% - 2% [16] - **向量数据库应用**:整合向量能力应用于大模型、推荐系统等传统场景及医疗智能系统,大模型作为基础设施底座有广泛应用前景 [17] - **并购预期**:并购方向集中于湖仓一体、云原生数据库等领域,因并购政策收紧处于观望阶段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研发投入稳定在 2 亿元左右,研发人员 400 余人,销售团队扩充,销售费用率预计突破 30% [3] - 党政信息化建设审批周期长,支付延迟卡在国家级审批过程,但三年千亿补贴计划仍存在,结账周期固定在年底 [13][14] - 一体机数据库实力雄厚且长期合作客户需求强烈,新接洽客户需求相对较弱 [16] - 公司中标多个省级框架采购合同,合同周期偏长,正在划分市场、供应商和份额,在八大行业有进展 [11]
海量数据(603138) - 海量数据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到期赎回的公告
2025-06-03 17:00
资金管理 - 2024年4月17日同意用不超24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1] - 2025年4月16日同意用不超1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1] 理财收益 - 2025年5月到期赎回本金3500万元,获收益54726.03元[3] - 2024年一期产品收回本金10500万元,收益131.25万元[6] - 稳利24JG3212期收回本金4800万元,收益30.60万元[6] 整体情况 - 最近12个月投入本金119100万元,收回109100万元,收益446.89万元,未收回10000万元[8] - 最近12个月单日最高投入20700万元,占最近一年净资产25.37%[8] - 最近12个月委托理财累计收益占最近一年净利润 -7.06%[8] - 目前已用理财额度10000万元,未用5000万元,总额度15000万元[8]
数据资源“大摸底”
人民日报· 2025-05-28 06:49
数据生产总量 - 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首次突破40ZB,达到41.06ZB,同比增长25%,增速较去年提高2.56个百分点 [2] - 人均数据生产量约为31.31TB,同比增长25.17%,相当于1万多部高清电影 [2] - 2025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有望突破50ZB,无人驾驶、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数据资源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 [9] 算力布局 - 2024年全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智能算力规模达90EFLOPS,占比提升至32% [2] - 中央企业算力规模增长近3倍,智能算力占比为40.22% [2] - 数据技术企业算力规模同比增长近1倍,智能算力占比为43.63% [2] 新增指标与热点领域 - 用于开发、训练和推理的数据量同比增长40.95% [3] - 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增速分别为51.43%、29.28% [3] - 低空经济和机器人数据生产量增速超过30% [3] - 智能网联汽车、大模型等智能化应用数据量占比超四成 [3] 区域分布 -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和四川6个省份数据生产量占全国比重达57.45% [4] - 东部地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跃,北京、上海企业人工智能投入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前二,浙江应用大模型的企业比例位居第一 [4] - 江苏、广东的企业数字化投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1倍 [5] - 山东重点监测范围内大数据企业超900家,2024年营收突破2600亿元 [4] 行业分布 - 制造、金融、交通物流行业数据生产总量领先其他行业 [6] - 金融、采矿、交通物流行业企业平均数据生产量位居前三 [6] - 交通物流、电力行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跃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78.24%、75.83% [6] - 2024年下半年中国金融云市场规模达到5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0%,数据交易规模占总体比重超过30% [6] 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 2024年存储数据中活跃数据总量同比提升22.73%,活跃数据总量占存储数据总量62.04% [8] - 约66%的行业龙头企业和30%的数据技术企业购买过数据 [8] - 利用大模型的数据技术企业和数据应用企业数量分别增长57.21%、37.14% [8] - 高质量数据集数量增速达27.4% [8] - 全国地市级以上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数量增长7.5%,开放的数据量增长7.1% [8] 数据产业规模 - 全国数据领域相关企业超19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 [9] - 按照2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测算,2030年中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7.5万亿元 [9]
AI时代对网安产品提出更高要求:从海量数据中主动感知风险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17:36
AI时代网络安全行业发展趋势 - 网络安全产品需具备自学习、自适应、主动发现与响应能力,超越传统工具化应用[1] - AI时代需解决网络流量数据的长期保存与AI处理问题,使其成为可积累资源而非瞬时消耗品[1] - 数据要素的持续积累为AI在风险感知与分析领域提供应用空间[1] 技术转型与行业挑战 - 安全防御需从规则驱动转向智能引擎驱动,静态规则和单一维度分析存在局限性[3] - AI正融入网络安全攻防全生命周期,推动漏洞与威胁应对方式的革新[3] - 单点防御模式终结,AI原生驱动的体系化联动防御成为应对现代攻击的关键[3] 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 - 发展AI+安全需构建智能底座,提升安全数据质量与模型适用性[3] - 需结合安全专家经验对AI输出结果进行干预以优化效果[3] - 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将推动安全应用效能持续提升[3] 行业生态变化 - 数字化与智能化交汇加速虚实世界重构,网络安全产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3] - AI本身成为企业新型数字资产,同时带来潜在风险点需纳入防御体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