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数据(603138)

搜索文档
超级赛道再迎利好,融资客加仓叠加筹码集中
搜狐财经· 2025-08-04 14:34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增长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从2017年180亿元跃升至2024年6000亿元,预计2030年突破1万亿元 [1] - 40家自主可控概念股年内平均涨幅超过8% [1] 相关公司市场表现 - 瑞芯微上半年净利润增幅达190% [1] - 云从科技-UW股价上涨34.21% [3] - 拓维信息年内涨幅73.51%,涉及软件领域 [3] - 瑞芯微年内涨幅46.12%,涉及芯片领域 [3] - 虹软科技年内涨幅30.19%,涉及软件领域 [3] - 云大励飞-U年内涨幅21.47%,涉及软件领域 [3] - 拓尔思年内涨幅20.11%,涉及软件领域 [3] - 麒麟信安年内涨幅15.80%,涉及软件领域 [3] - 常山北明年内涨幅13.31%,涉及软件领域 [3] - 北易创新年内涨幅10.15%,涉及芯片领域 [3] - 神州泰岳年内涨幅9.82%,涉及数据库领域 [3] - 海量数据年内涨幅6.33%,涉及数据库领域 [3] - 润和软件年内涨幅5.24%,涉及软件领域 [3] - 寒武纪-U年内涨幅4.73%,涉及芯片领域 [3] - 浪潮信息年内涨幅4.60%,涉及算力领域 [3] 机构资金行为特征 - 机构库存数据反映机构资金参与交易的活跃程度 [7] - 部分股票出现机构库存长期活跃但股价未涨现象,可能预示大资金布局 [15] - 机构资金往往提前布局,等待合适时机出手 [8] - 部分人工智能概念股机构库存已持续活跃数月 [16] 产业投资逻辑 - 需要区分真正具备核心技术的公司与蹭热点的企业 [16] - 投资需关注机构资金对企业看法 [16] - 需通过深入数据分析判断机构行为意图 [16]
巨头们都看好的物理AI是什么
证券之星· 2025-07-31 17:26
物理AI技术范式 - 通过GPU加速技术突破计算瓶颈 将物理定律和真实场景数据深度融合 使AI能够基于已知规律推导决策 [1] - 颠覆传统AI依赖海量数据训练的路径依赖 成为数字孪生世界的构建者 重塑工业设计和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 [2] - 实现从数据驱动到原理驱动的范式转变 将科学发现速度推向高铁时代 [6] 技术优势与解决方案 - 物理求解器约束生成过程解决数据污染导致动作失真问题 机器人训练成本降低50% [3] - 合成10亿英里自动驾驶数据解决极端场景数据匮乏问题 加速车企模型迭代速度 [3] - 实时预测货架倒塌等突发事件 工厂运维效率提升30% [3] 计算能力与应用案例 - GPU能同时处理数百万个流体微元的运动轨迹 使需要超级计算机运行一周的模型在几小时内完成 [5] - 上海中心大厦通过物理AI模拟台风侵袭时的结构应力 特斯拉工厂机械臂在虚拟环境完成百万次抓取测试 [5] - 模拟精度达到原子级别 在医疗领域预测药物副作用 在环保领域构建地球气候数字镜像 [6] 国内产业链生态 - 形成从底层感知到上层应用的全链路生态 承载工业软件国产替代使命 [7] - 索辰科技天工开物平台实现四维时空耦合下的多物理场设计与仿真 支持虚拟训练机器人及智能驾驶场景 [7] - 奥比中光通过RGB-D相机提供3D视觉数据支撑 能科科技推动物理AI与实际工业场景结合 [8] 企业战略布局 - 索辰科技并购宁波麦思捷55%股权补足动态环境感知能力 收购北京力控元通51%股权强化工业数据采集 [8] - 构建从物理场感知到决策闭环的全链路闭环 对标英伟达Omniverse的国产方案 [7][8] - 全球工业仿真软件市场经历变革 新思科技收购ANSYS交易获批重塑格局 [8] 行业发展机遇 - 低空经济和新能源场景对高精度仿真需求爆发 物理AI作为行业基础设施属性明显 [9] - 国内企业凭借对本土需求的深刻理解 在物理场仿真数据积累上具有优势 [9] - 处于0到1阶段的技术 对客户价值已远超预期 迎来弯道超车窗口期 [8][10]
从“能动”到“能想”再到“有温度”,这些企业让机器人“活过来”
华夏时报· 2025-07-30 13:45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发展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展示3000余项前沿成果,上百款机器人展示多样化功能,包括格斗、舞蹈、长跑、叠衣、售货等[1] - 具身智能成为行业热点,机器人从"能动"升级为"能想"和"有温度",具备记忆力、物理感知力、语言能力、行动力与视触觉[1] 上海国地中心机器人技术 - 发布"青龙"全产品体系,包括青龙Pro(185cm/85kg)、青龙Lite(145cm/45kg)等,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2] - 青龙Pro集成五感感知、双臂协同等七大核心分系统,支持多自由度手臂组合和模块快拆快换[2] - 青龙Lite定位低成本开源小人形,具有轻量化、稳健运动性能等优势,适用于教研与轻量服务场景[2] 华为云技术支持 - 华为云CloudRobo平台为上海国地中心提供具身智能开发支持,生成仿真数据集使工业机器人应用提速[3] - 华为云与多领域企业合作,包括铁路巡检机器人、有色金属行业大模型、气象AI、工业智能制造等[4] 商汤科技具身智能平台 - 商汤发布"悟能"具身智能平台,以具身世界模型为核心,提供感知、视觉导航及多模态交互能力[6] - 平台支持端侧芯片嵌入,演示机器人能流畅讲解PPT并互动,接近人类助理水平[6] - 具身世界模型可生成多视角视频内容,实现虚实融合体验和自然语言指令执行[6] 机器人感知技术突破 - 复旦大学团队开发"自适应视触觉AI传感器",使机器人具备人类级触觉,能处理豆腐、薯片、果冻等脆弱物品[7] - 传感器具备柔性界面和多维力学探测能力,结合AI算法实现精准交互[7] 语言能力与语料发展 - 上海构建多层次语料供给体系,上线首个语料运营公共服务统一门户,加速AI模型迭代[8] - 游族网络利用全球游戏用户行为数据开发AI工具平台,支持游戏研发全链路工作[9] - 游戏领域的仿生数据可作为具身智能训练素材,政策端加强语料基座建设[10] 行业前景展望 - 机器人技术将在医疗、养老、工业、服务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开启人机协作新时代[10] - 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智能机器人将逐步进入日常生活[10]
海量数据(603138) - 海量数据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到期赎回的公告
2025-07-28 17:00
资金使用 - 2024年4月17日同意用不超2.4亿元闲置募资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1] - 2025年4月16日同意用不超1.5亿元闲置募资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1] 资金收益 - 2025年5月16日1亿元银行结构性存款到期,收益387,166.67元[3] - 最近12个月实际收益312.32万元[7] 资金数据 - 最近12个月实际投入本金11.35亿元,收回10.4亿元[7] - 最近12个月未收回本金9500万元[7] - 最近12个月单日最高投入1.84亿元,占净资产22.55%[7][8] - 最近12个月委托理财累计收益占净利润 - 4.93%[8] - 已使用理财额度9500万元,未使用5500万元,总额1.5亿元[8]
大模型训练及推理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国内产业链加速成熟
快讯· 2025-07-28 14:11
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 - 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力持续升级,应用场景增多,算力、算法、数据成为关键 [1] - 市场需求高速增长,国内产业链加速成熟 [1] - 智能眼镜等产品背后的训练需要大规模算力支持 [1]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 全国多地持续投入建设大型数据中心,为AI大模型训练提供算力保障 [1] - 截至2025年3月底,我国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 [1] - 智能算力规模达748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1] 技术优化与效率提升 - 大模型训练环节类似"学知识",推理环节是"做任务" [1] - 业界通过算法优化提升算力使用效率 [1] - 机柜技术实现高效内部连接和运算,突破算力瓶颈 [1]
海量数据: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公司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授予日)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21 18:38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 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核查了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确认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 [1] - 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共计10名,不包括独立董事、监事及大股东相关人士 [1] - 激励对象均与公司存在聘用、雇佣或劳务关系,且不存在法律规定的禁止情形 [1][2] 激励计划实施细节 - 计划授予日为2025年7月21日,将向激励对象授予1,765.9962万份股票期权 [2] - 行权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5.00元 [2] - 激励对象需满足最近12个月内未被监管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等条件 [1]
海量数据: 海量数据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1 18:37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北京海量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7月21日以现场结合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1] - 会议由董事长闫忠文主持,应出席董事7人,实际出席7人,全体高级管理人员列席 [1] - 会议通知及资料于2025年7月21日派专人送达全体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1] 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 审议通过《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的议案》,确定授予日为2025年7月21日 [1] - 向10名激励对象授予1,765.9962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12.84元/份 [1] - 激励对象肖枫、王振伟作为关联董事回避表决,表决结果为同意5票、反对0票、弃权0票 [2]
海量数据: 海量数据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1 18:36
股东会基本情况 - 2025年7月21日在北京海淀区科大天工大厦召开现场会议,由董事长闫忠文主持,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 [1] - 出席会议股东持股比例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45.5161% [1] - 会议召集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决议合法有效 [1] 议案审议结果 - 《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获通过,同意票133,264,763股(99.63%),反对票484,155股(0.3619%),弃权票10,700股(0.0081%) [1] - 《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获通过,同意票133,255,363股(99.623%),反对票485,355股(0.3628%),弃权票18,900股(0.0142%) [1] - 《授权董事会办理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议案》获通过,同意票133,291,163股(99.6497%),反对票454,755股(0.3399%),弃权票13,700股(0.0104%) [1] 表决程序合法性 - 三项议案均获得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总数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2] - 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律师确认会议召集召开程序、人员资格及表决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 [2]
海量数据: 上海荣正企业咨询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海量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相关事项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21 18:23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概述 - 北京海量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施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期权总计17,659,962份 占公司股本总额的6.00% [1][6] - 激励对象包括10名核心人员 其中8名核心技术(业务)人员获授13,723,311份期权 占比77.71% [6] - 计划有效期最长117个月 设置六个行权期 行权时间跨度从授予后45个月至117个月 [6] 行权安排结构 - 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10% 时间范围为授予后45-57个月 [6] - 第二个行权期可行权15% 时间范围为授予后57-69个月 [6] - 第三个行权期可行权25% 时间范围为授予后69-81个月 [6][9] - 第四个行权期可行权25% 时间范围为授予后81-93个月 [9] - 第五个行权期可行权15% 时间范围为授予后93-105个月 [6][9] - 第六个行权期可行权10% 时间范围为授予后105-117个月 [6] 业绩考核指标 - 2028年数据库自主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目标值6.00亿元 触发值5.00亿元 [8] - 2025-2028年数据库业务累计收入设定考核基准 [8] - 2029年营业收入基准要求7.88亿元 数据库业务收入增长率目标值30% 触发值25% [9] - 2030年营业收入基准要求9.46亿元 数据库业务收入增长率目标值27.5% 触发值23% [10] - 2031年营业收入基准要求11.23亿元 数据库业务收入增长率目标值25% 触发值21% [10] - 2032年营业收入基准要求13.18亿元 数据库业务收入增长率目标值22.5% 触发值19% [10] - 2033年营业收入基准要求15.25亿元 数据库业务收入增长率目标值20% 触发值17% [10] 行权条件设置 - 公司需满足审计报告无否定意见 财务内控无异常 36个月内利润分配符合法规等基本条件 [7] - 激励对象需满足12个月内无监管处罚 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符合公司董事及高管任职资格等要求 [8] - 个人绩效考核分五个等级 行权比例对应0%-100% 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实际可行权额度 [11][12] 计划实施进度 - 2025年7月1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计划草案 [3] - 2025年7月2日完成激励对象名单公示 [4] - 2025年7月21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计划相关议案 [4] - 2025年7月21日董事会通过授予股票期权的议案 [4] 财务处理建议 - 建议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处理股权激励费用 [12] - 提醒股东关注可能产生的摊薄影响 具体财务影响以年度审计报告为准 [12]
海量数据: 海量数据关于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公司股票情况的自查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21 18:21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内幕信息自查 - 公司于2025年7月1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 [1] - 公司按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要求对激励计划内幕信息知情人进行登记并采取保密措施 [2] - 自查范围覆盖激励计划首次披露前6个月(2025年1月至7月)的内幕信息知情人股票交易记录 [2] 内幕交易核查结果 -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查询显示,核查期间共有3名内幕信息知情人存在股票交易行为 [2] - 3名人员的交易行为均发生在知悉内幕信息前,依据公开信息独立判断操作,未涉及内幕信息泄露 [3] - 其余核查对象在自查期间未买卖公司股票 [2] 合规性结论 - 公司已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及内幕信息管理制度 [3] - 核查确认所有内幕信息知情人交易行为均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规定,不存在内幕交易情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