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弘元绿能(603185)
icon
搜索文档
弘元绿能涨2.08%,成交额1.3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49.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11:0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08%至21.08元/股 总市值达143.14亿元 成交额1.36亿元 换手率0.97%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49万元 特大单买入139.27万元(占比1.02%)/卖出348.71万元(占比2.56%) 大单买入3158.83万元(占比23.20%)/卖出2800.39万元(占比20.5%)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9.7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0.37%/7.88%/45.08% 年内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为7月10日)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5.81万户 较上期减少2.27% 人均流通股11,686股 较上期增加2.3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748.73万股(较上期增持290.23万股) 光伏ETF(515790)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2.29亿元 同比减少19.52% 归母净利润未披露具体数值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2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3.38亿元 [2] 公司基础信息 - 公司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 成立于2002年9月28日 2018年12月28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涵盖精密机床与单晶硅材料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硅料硅片 [1] - 概念板块包括单晶硅、光伏玻璃、太阳能、融资融券和中盘等 [1]
弘元绿能大幅减亏,董事长杨建良与任总经理的90后儿子同薪
搜狐财经· 2025-08-21 15: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29亿元同比下降19.52% [1][4] - 归母净利润亏损2.97亿元但同比大幅减亏74.35%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56亿元同比增长62.98% [1] - 基本每股收益-0.44元 [1] - 毛利率2.98%同比上升9.57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9.19%较上年同期上升19.65个百分点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73.02亿元同比下降38.42% [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6.97亿元同比下降464.16% [5] 费用控制 - 期间费用4.6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938.75万元 [1] - 期间费用率14.42%同比上升1.58个百分点 [1]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38.91% [1] - 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03% [1]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3.66% [1]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2.15% [1] 公司治理 - 董事长杨建良与总经理杨昊2024年薪酬均为90万元 [3] - 杨建良与董事杭虹为夫妻关系 杨昊为二人之子 [3] - 杨建良1969年出生 2002年9月起任职 2022年12月任董事长 [3] - 杨昊1992年出生 2016年2月任董事 2022年12月任总经理 [3] - 杭虹1968年出生 2011年1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 [5] 公司背景 - 公司全称弘元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5] - 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 [5] - 成立日期2002年9月28日 上市日期2018年12月28日 [5] - 主营业务涉及精密机床与单晶硅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5]
弘元绿能(603185)2025年中报简析:亏损收窄,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1 09:0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2.29亿元,同比下降19.52%,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上升74.35%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5.72亿元,同比下降13.68%,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上升76.87% [1] - 毛利率同比增幅145.28%至2.98%,净利率同比增幅68.13%至-9.19% [1] - 每股收益-0.44元,同比增77.0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5元,同比减435.12% [1] - 三费占营收比7.48%,同比增17.48% [1] 资产负债表变动 - 货币资金43.07亿元,同比减29.13%,应收账款9.33亿元,同比增33.17% [1] - 有息负债25.08亿元,同比增17.35% [1]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变动幅度-92.58%,因处置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财产份额 [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幅度-30.65%,因赎回理财产品增加 [3] - 短期借款变动幅度81.66%,因本期新增短期借款 [3]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幅度-435.12%,因银票等业务保证金净支出增加及上年同期收到增值税退税 [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幅度140.34%,因本期赎回理财增加 [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幅度-151.09%,因上年同期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账及本期偿还借款增加 [4] 业务评价 - 公司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21.23%,2024年ROIC为-18.59% [4]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资本开支驱动,需关注资本开支项目合理性 [4]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为80.36%,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8.93% [4]
弘元绿能2025年中报简析:亏损收窄,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1 06: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2.29亿元,同比下降19.52% [1] - 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亏损收窄74.35%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5.72亿元,同比下降13.68%,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亏损收窄76.87% [1] - 毛利率2.98%,同比提升145.28%,净利率-9.19%,同比改善68.13% [1] - 扣非净利润-3.56亿元,同比改善62.98% [1] - 每股收益-0.44元,同比改善77.01% [1] 现金流与资产结构 - 货币资金43.07亿元,同比下降29.13% [1] - 应收账款9.33亿元,同比增长33.17% [1] - 有息负债25.08亿元,同比增长17.35%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5元,同比下降435.12%,主要因银票保证金净支出增加及退税减少 [1][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140.34%,因理财赎回增加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151.09%,因偿还借款及支付信用证保证金 [3] 成本与费用控制 - 三费总额2.41亿元,占营收比例7.48%,同比上升17.48% [1]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8.91%,公司主动降本增效 [3] - 预付供应商货款减少致预付款项下降33.81% [3] - 应付职工薪酬下降46.02%,因支付上年年终奖 [3] 资产与负债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下降30.65%,因理财产品赎回 [3] - 短期借款增长81.66%,本期新增借款 [3]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增长35.64%,因长期借款重分类 [3] - 长期借款下降30.04%,因部分转入一年内到期负债 [3] - 其他应付款增长173.19%,因收到股权转让定金 [3] 历史业绩与商业模式 - 公司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21.23%,2024年ROIC为-18.59% [4] - 上市6年年报中仅1次亏损,需关注特殊原因 [4] - 商业模式依赖研发及资本开支驱动,需评估资本开支效益及资金压力 [4][5] - 现金资产健康但现金流需关注,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为80.36% [5]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8.93% [5]
弘元绿能上半年减亏至2.97亿,折射光伏“反内卷”任重道远 | 看财报
钛媒体APP· 2025-08-20 16:18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2.29亿元,同比下降19.52% [2] - 归属净利润亏损2.97亿元,但亏损同比收窄74.35% [2] -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9509.11万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8740.29万元 [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8.91%至3737.2万元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6亿元,同比下滑435.12% [4] 行业供需状况 - 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 [9] - 5月单月装机量达92.92GW创历史新高,但6月骤降至14.36GW [9] - 组件出口量同比下降2.82%,但电池出口同比增长74.4% [11] - 多晶硅价格从6月底3.44万元/吨反弹至7月底4.71万元/吨,月涨幅36.9% [12] 战略调整与布局 - 公司为国内少数实现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垂直一体化布局的企业 [2] - 控股子公司与顺风光电签署合作经营协议,拟参与无锡尚德预重整 [5] - 无锡尚德销售网络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500多个合作伙伴 [5] - 消息披露后公司股价连续大涨并斩获两个涨停板 [8]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层面提出破除"内卷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品质和淘汰落后产能 [11] - 反内卷政策预期推动多晶硅期货价格反弹,但现货供需基本面仍承压 [12][13] - 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注重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的价值竞争 [11] 公司未来规划 - 下半年将继续推进技术升级和全球化布局 [13] - 强化现金流管理并持续降本提质 [13] - 通过工艺革新和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4]
同兴科技钠电池在东南亚摩托车市场小批量出货;弘元绿能上半年净亏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2:38
弘元绿能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29亿元 同比下降19_52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_97亿元 基本每股收益-0_438元 [1] - 一季度光伏产业链需求增长 二季度价格下跌导致库存减值压力增大 [1] 同兴科技钠电池进展 - 钠电池产品在东南亚摩托车市场实现小批量出货 [2] - 重点推进两轮车及启停电源两大应用场景 [2] - 第三代NFPP材料完成50Ah短刀电芯试制 正进行性能验证测试 [2] - 产能规划将根据市场拓展节奏和客户订单动态调整 [2] 南风股份3D打印业务布局 - 收购南方增材少数股东权益并增资5000万元 [3] - 目标拓展核电 消费 汽车 军工 航空航天等行业市场 [3] - 3D打印服务及核电材料集采业务尚处起步阶段 [3] - 预计对2025年度营收和利润不构成重大影响 [3]
同兴科技钠电池在东南亚摩托车市场小批量出货;弘元绿能上半年净亏损 | 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2:32
弘元绿能2025年上半年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29亿元,同比下降19.52%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97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438元 [1] - 一季度政策窗口期带动光伏产业链需求增长,但二季度价格持续下跌导致行业面临库存减值压力 [1] 同兴科技钠电池业务进展 - 钠电池产品在东南亚摩托车市场实现小批量出货,重点推进两轮车及启停电源应用场景 [2] - 第三代NFPP材料完成50Ah短刀电芯试制,正配合下游合作伙伴进行性能验证测试 [2] - 产能规划将根据市场拓展节奏和客户订单落地情况动态优化 [2] 南风股份对南方增材的投资布局 - 收购南方增材少数股东权益并增资5000万元,以支持其拓展3D打印服务及核电材料集采业务 [3] - 业务覆盖核电、消费、汽车、军工、航空航天等行业,旨在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3] - 当前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对本年度营业收入和利润不构成重大影响 [3]
弘元绿能上半年净利-2.97亿元,同比减亏
北京商报· 2025-08-20 10:37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29亿元,同比下降19.52% [2] - 归属净利润为-2.97亿元,同比大幅减亏 [2]
弘元绿能股价下跌1.71% 上半年亏损收窄至2.97亿元
金融界· 2025-08-20 00:4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9日收盘,弘元绿能股价报20.6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71% [1] - 当日成交额5.15亿元,换手率3.64%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814.81万元,近五日累计净流出812.21万元 [2]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覆盖光伏产业链的硅料、硅片、电池及组件环节 [1] - 是国内少数实现垂直一体化布局的企业之一 [1] - 通过技术优化和产能扩张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29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97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1.57亿元大幅收窄 [1] - 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6.6%回升至3.0% [1] 产能进展 - 内蒙古硅料项目一期已投产 [1] - 二期预计2025年底达产,有望进一步降低原材料成本波动风险 [1]
光伏晶硅行业首份中报来了 弘元绿能上半年亏损收窄超七成
新浪财经· 2025-08-19 22:43
公司业绩表现 - 弘元绿能上半年营业收入32.29亿元 同比减少19.52% [1] - 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亿元 较上年同期-11.57亿元亏损收窄超七成 [1] - 公司连续七个季度净利润亏损 自2023年Q4以来持续亏损 [2] 行业动态与价格趋势 - 光伏行业产能出清已开始 产业链企业亏损呈收窄趋势 [1] - 6月底光伏N型M10硅片现货价格较4月高点下跌31% [2] - 7月初以来硅料和硅片价格连续上涨 带动电池片和组件价格回升 [3] - TOPCon组件现货新单签订价0.68-0.72元/W [3]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业务覆盖晶硅四个环节(多晶硅-硅片-硅料-组件) [1] - 全产业链协同优势日益凸显 硅料产品达到电子二级标准 [2] - N型致密料一次产出比例行业领先 [2] 资产减值情况 - 上半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9509.11万元 其中存货跌价损失-8740.29万元 [2] - 上年同期存货跌价损失为-4.03亿元 本期减值冲击明显减小 [2] 行业竞争格局 - 业内企业从单纯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1] - 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等头部企业开始明显减亏 [3] - 爱旭股份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3] 市场环境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仍处于产能过剩状态 [1] - 一季度受政策窗口期影响需求增长 二季度价格持续下跌 [1] - 行业整体面临库存减值压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