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良品铺子(603719)
icon
搜索文档
良品铺子控股权转让终止,武汉国资入主计划流产
搜狐财经· 2025-10-20 13:37
控制权变更终止 - 良品铺子向武汉国资转让控制权的计划因协议生效条件未能在最后终止日前全部达成而终止 [1][3] - 原计划交易包括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一致行动人以10.46亿元转让21%股权,以及第二大股东以4.45亿元转让8.99%股权,交易完成后武汉市国资委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5] - 与武汉国资股权转让协议终止的同时,宁波汉意转让部分股权给网谷创投(对价2.45亿元)以及其他相关转让协议也相应终止 [3] 诉讼纠纷背景 - 控制权变更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广州轻工对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冻结了其所持7976.40万股公司股份 [6] - 广州轻工起诉的原因为其与宁波汉意曾在5月签署投资协议,但宁波汉意后续未履约转而与武汉国资磋商,涉嫌"一股两卖" [6] - 尽管宁波汉意表示积极协调处理与广州轻工的纠纷,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导致与武汉国资的交易条件无法满足 [7] 经营业绩恶化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94.40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80.46亿元,同比下降14.76% [16] - 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8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6.26%,扣非净利润降幅达68.82% [16] - 2024年业绩进一步恶化,营业收入71.59亿元(同比下降11.02%),归母净利润亏损4610万元(同比下降125.57%) [17]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继续下降27.21%,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9355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过亿 [18] 行业竞争与战略调整 - 中国休闲零食市场规模过万亿,但市场分散,同质化和低价竞争明显 [10] - 为应对消费降级和量贩零食模式的冲击,公司在2023年11月实施大规模降价,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达45% [12] - 公司曾通过投资布局量贩零食赛道,如投资"零食顽家"和赵一鸣(持股3%),但在赵一鸣与零食很忙合并前转让了股权 [12] 门店收缩与管理层变动 - 公司全国线下门店数量从2023年巅峰时期的3293家缩减至2024年6月末的2445家,关闭848家 [18] - 公司核心管理层频繁变动,2023年11月杨银芬当选董事长兼总经理,但在2024年3月因个人原因辞职,由学者程虹接任董事长 [18] - 2024年4月,创始人杨红春重新出任公司总经理,此后控股股东有了让渡控制权的打算 [18]
卖身告吹,良品铺子如何破解逆风局?
创业邦· 2025-10-20 11:38
文章核心观点 - 良品铺子向武汉国资转让控制权的计划因诉讼纠纷等条件未达成而终止 [4][6] - 公司面临消费降级和量贩零食冲击的双重压力 经营陷入困境 出现规模萎缩和业绩亏损 [4][11][15][16] - 管理层频繁变动 创始人再度出山但未能扭转局面 公司未来发展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18]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一致行动人与武汉国资长江国贸的股权转让协议终止 原计划转让29.99%股权 交易对价合计14.91亿元 [6][8] - 公司实际控制人未能按计划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 [8] - 股权转让终止的直接原因是宁波汉意涉及与广州轻工的诉讼纠纷 所持公司7976.40万股被冻结 [8][9] 行业竞争环境 - 中国休闲零食市场规模过万亿 但市场分散 同质化和低价竞争明显 [11] - 量贩零食新模式以价格优势席卷全国 对原有市场格局带来巨大冲击 [11] - 公司为应对竞争于2023年11月实施大规模降价 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 最高降幅45% [11] 公司经营业绩 - 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76%至80.46亿元 归母净利润下降46.26%至1.80亿元 [15]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02%至71.59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4610万元 [1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继续下降27.21% 归母净利润亏损9355万元 [16] - 线下门店数量从2023年巅峰时期的3293家缩减至2024年6月末的2445家 [16] 战略投资布局 - 公司曾通过投资布局量贩零食赛道 包括投资“零食顽家”和赵一鸣 [13] - 2023年4月出资4500万元获得赵一鸣3%股权 同年10月以1.05亿元转让 获得投资收益 [13] - 赵一鸣后续与零食很忙合并 门店规模达2万+并启动港股IPO 公司错失更大资本盛宴 [13] 管理层变动 - 2023年11月杨银芬当选董事长并兼任总经理 2024年3月因个人原因辞职 [18] - 学者程虹接任董事长并代理总经理 2024年4月创始人杨红春重新出任总经理 [18] - 管理层变动频繁 反映出公司处于困难时期 [18]
戛然而止!武汉国资终止收购良品铺子
中国经营报· 2025-10-20 08:47
控制权变更交易终止 - 良品铺子控股股东宁波汉意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因生效条件未能在2025年10月15日前全部满足而终止 [2] - 原交易方案为宁波汉意以每股12.42元价格转让合计21%股份给长江国贸,同时第二大股东达永公司计划转让8.99%股份,总计约30%股权 [2] - 若交易完成,长江国贸将持股29.99%成为新控股股东,公司实控人将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 [2] 股权转让纠纷诉讼 -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与控股股东宁波汉意的股权转让纠纷一案,并冻结宁波汉意所持7976.39万股股份 [3] - 纠纷源于2025年5月宁波汉意与广州轻工签署协议,约定广州轻工对交易股份享有优先购买权,有效期至2025年5月28日 [3] - 宁波汉意在5月28日未与广州轻工签署协议,反而于7月18日与长江国贸签署协议,导致广州轻工提起诉讼 [4] 公司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28.29亿元,同比下降27.21% [4] - 归母净利润为-9355.3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4] - 扣非净利润为-1.1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694.33% [4] 门店网络变动情况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良品铺子门店数量共2445家,较年初净减少259家 [4] - 第一季度净闭店123家,第二季度净闭店136家 [4] - 2023年净增加门店67家,2024年则净减少门店589家 [4] 战略投资者退出动向 - 战略投资者今日资本自2023年起密集套现退出 [5] - 知名机构高瓴资本从最初持股11.67%一路减持,到2024年已基本清仓 [5] 其他相关事件 - 2025年8月,公司因一款“四粒红花生”产品宣传海报出现科学错误引发关注,公司回应称错误使用了AI生成的图片素材并已整改 [4]
良品铺子难了!“一女二嫁”闹剧搞砸,还被索赔50万一天的违约金
凤凰网财经· 2025-10-18 18:10
股权转让纠纷 - 控股股东宁波汉意终止与长江国贸的股权转让协议,第二个买家正式出局 [3] - 宁波汉意此前已与广州轻工签署意向协议,约定转让19.89%股权(7976.4万股),但未履行,导致广州轻工起诉至法院 [6][9] - 广州轻工诉求包括继续以12.42元/股价格购买股权(总价款9.9亿元)及按日息万五支付违约金(每日49.5万元,截至7月31日约3170万元) [9] - 法院已冻结宁波汉意所持7976万股(约19.89%)良品铺子股权,导致其与长江国贸的交易难以进行 [9][10] 控股股东资金链困境 - 截至8月14日,宁波汉意所持18.93%公司股权(7590万股)被质押,质押比例达53.72% [13][14] - 宁波汉意未质押股权数量为6538.7万股,低于拟向广州轻工转让的7976.4万股,即便加上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的股份仍不足交易所需数量 [13][14] - 自2020年8月起频繁质押股权融资,2023年7月大额质押5000万股(占总股本12.47%),质押日股价24.4元,而2024年8月股价已跌至11元,质押市值大幅缩水 [17][18] - 2024年5月计划减持3%股份,但因股价低迷仅完成减持58万股 [18] 公司基本面恶化 - 2024年公司营收71.59亿元,同比下降11%,扣非净利润7476万元 [19]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29亿元,同比下降27.21%,扣非净亏损1.19亿元,亏损扩大 [19][2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仅577.15万元,较2023年的12.9亿元暴跌99.55% [19] - 2025年上半年末门店数量共2445家,较年初净减少259家,市场份额被挤压 [22] 行业竞争与资本表现 - 零食量贩渠道崛起,以鸣鸣很忙(赵一鸣、零食很忙)为例,2024年门店销售额555亿元,营收393亿元,但毛利率仅7.6% [21] - 万辰集团(好想来品牌)2024年营收323.29亿元,销售毛利率10.76% [22] - 良品铺子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为24.42%,虽较2023年启动平均22%降价,但性价比仍不敌新兴竞争对手 [22] - 公司市值截至10月17日为50亿元,较2020年巅峰340亿元缩水85% [23] - 机构投资者撤离,高瓴资本已完全退出前十大股东,今日资本自2023年起从1.21亿股减持至7282万股 [25] 核心矛盾总结 - 股权纠纷本质是传统消费企业在行业变局中高端化战略失利、渠道优势不佳及资本信心崩塌的综合结果 [26] - 行业洗牌加剧,企业若不能及时把握消费趋势调整策略,可能被后来者取代 [27]
黄金市值站上30万亿美元,许家印家族信托被接管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10-18 08:29
网络餐饮服务新规 - 市场监管总局就网络餐饮服务新规公开征求意见 拟明确平台与商家在食品安全上的责权边界 细化平台在资质审核、日常监测和信息公示等方面的要求 以有效防止"幽灵外卖"现象 [2] - 新规明确"一证一店"经营模式 要求为"无堂食"商家加注专属标识 并对展示位置和页面进行规定 [2] - 新规正式颁布后 部分违规外卖店可能面临关停潮 "无堂食"标志的强制推行将促使"档口店"业态经历洗牌 有望扭转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3] 日本签证政策 - 日本政府计划大幅提高签证申请费至与欧美国家相当的水平 2025年上半年日本接待了2150万名国际旅客 较去年同期的1780万人大幅增长 [4] - 目前日本单次入境费用为3000日元(约142元人民币) 多次入境签证费用约为6000日元 而美国收费185美元 英国收费177美元 加拿大收费100加元(略超500元人民币) [4] - 日元贬值增强了外国游客的购买力 驱动了游客数量增长 上调签证费可为日本政府创造可观财政收入并缓解过度旅游压力 [4] 黄金市场 - 国际金价升破4300美元后 黄金总市值首次迈过30万亿美元大关 在全球资产市值排行榜上断层领先 [6] - 全球已开采黄金总量约为216265吨 黄金市值比前十大股票(英伟达、微软、苹果等)的总和25.3万亿美元还高 [6] - 全球贸易动荡、多国进入降息周期、全球债务规模高企及主权货币贬值预期共同推高了黄金价格 [6] 阿里巴巴投资动态 - 阿里巴巴关联公司杭州灏月计划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圆通速递不超过0.68亿股 拟转让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份的2% [8] - 阿里巴巴近年来持续收缩对"通达系"快递公司的持股 其对韵达股份的持股从2023年末的2%降至2024年末的1.44% 再到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0.71% [8] - 国内物流体系成熟且运力供大于求 公司自身孵化的菜鸟物流体系已凭借海量发货需求占据主动权 对外部物流企业持股的必要性下降 [8] 良品铺子控制权变更 - 良品铺子公告终止向武汉国资长江国贸转让公司控制权事项 控股股东仍为宁波汉意 [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滑27.21%至28.29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0.94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 为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亏损 [10] - 控股股东宁波汉意与武汉国资的转让协议 和此前其与广州轻工的约定存在冲突 广州轻工提起诉讼导致交易终止 [10] 乳制品行业竞争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蒙牛公司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并赔偿伊利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500万元 [12] - 诉讼起因是蒙牛公司推出的"精选牧场"牛奶在包装装潢上与伊利公司的"金典"牛奶高度相似 伊利公司为该包装投入广告费达数十亿元 [12] - 500万元赔偿已触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罚上限 表明了法院维护市场良性竞争的态度 [12] 恒大集团清盘进展 - 香港高等法院正式任命恒大清盘人为许家印全部资产接管人 接管范围包括其个人名下资产及通过离岸公司间接控制、可能涉及信托架构的资产 [14] - 中国恒大2009年至2021年6月累计净利润为1733.88亿元 期间分红总额接近700亿元 许家印及其关联方通过分红套现约540亿元 [14] - 法院对许家印信托资产采取"穿透式"接管 因其资产安排被高度怀疑不符合资产来源合法及委托人真正放弃控制权这两个核心前提 [15] A股市场表现 - 10月17日沪深两市震荡调整 沪指跌1.95%报3839.76点 深成指跌3.04%报12688.96点 创业板指跌3.36%报2935.37点 [16] - 沪深两市成交额1.94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放量69亿元 全市场近4800只个股下跌 [16] - 防御性板块如燃气、银行表现活跃 而电网、储能、光伏、风电等板块集体重挫 [16]
武汉国资终止收购,良品铺子“卖身”计划告吹
搜狐财经· 2025-10-17 23:46
控制权转让事项终止 - 良品铺子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与武汉国资长江国贸的股份转让协议已于2025年10月15日终止,原因是协议约定的生效条件在签署后90个自然日内未能全部成就 [1][3] - 根据原协议,宁波汉意拟向长江国贸转让其持有的7223.99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8.01%),良品投资拟转让1197.01万股股份(占总股本2.99%),合计转让21%的股份 [3] - 控制权转让事项终止后,公司控股股东仍为宁波汉意,实际控制人仍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和潘继红,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更,且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3]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良品铺子实现营业收入28.29亿元,同比下降27.21%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9355.3万元,同比下降491.59%,此为公司上市后首次出现半年度亏损 [4]
广州轻工资本市场扫货 逐步优化收购方案
证券时报网· 2025-10-17 21:56
收购策略演变 - 公司在5月至10月期间于资本市场连续发起三次收购行动,策略呈现优化趋势,加强了对自身的保护[1] - 在经历首次收购挫折后,公司迅速优化收购策略,采取有效措施约束交易对手行为以保护自身利益[3] 对良品铺子的收购尝试(失败) - 5月公司与良品铺子控股股东宁波汉意签署协议,约定以每股12.42元的价格受让其持有的7976.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9.89%),总交易金额约9.96亿元[1] - 协议赋予公司优先购买权,并要求对方于5月28日前配合签署正式交易协议,但对方实际控制人未按约定出席签约仪式导致交易僵局[1] - 因对方长期拖延履约,公司于7月14日提起诉讼,指控其恶意违约,申请冻结对方持有的7976.39万股股份(占其持股56.46%),涉案金额9.96亿元,并主张500万元违约金[1] - 7月17日宁波汉意与武汉国资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以相同价格(每股12.42元)转让21%股份(7223.99万股),交易金额10.46亿元,引发控制权争夺[2] - 10月份武汉国资与宁波汉意的交易因协议生效条件未全部成就而终止,良品铺子控制权未发生变更[2] - 此次收购尝试中,支付方式为一次性支付股权转让款,因协议被认定为"预约协议"而缺乏强制对方履约的能力,凸显条款设计局限性[2] 对泰慕士的收购(成功) - 8月收购泰慕士时设定了三期交割支付方案:第一期支付30%(2.25亿元)于程序性条件满足后支付,第二期支付60%(4.5亿元)于政府审批及深交所合规确认后支付,第三期支付10%(0.75亿元)于股份过户及董事会改组完成后支付[3] - 支付节奏与交易进程深度绑定,以迫使原股东配合交割,如原股东违约导致控制权丧失,需支付标的股份转让价款20%的违约金(约1.5亿元)[3] - 协议还约定原股东放弃21.19%股份表决权,且3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剩余股份的25%,并支持公司通过定增增持[3] - 实际控制人及其近亲属在持股超5%或离职后2年内,不得从事竞争性业务[3] 对沧州明珠的收购(接触中) - 意向协议未明确支付方式,但强调以"取得质权人同意后解除质押"为前提条件,隐含对标的方债务风险的规避意图[3] - 沧州明珠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高[3] 公司背景与战略意图 - 公司为广州国资委旗下企业,收购节奏迅猛,展现了其做大做强的雄心[3]
“一女二嫁”酿苦果:与武汉国资擦肩而过,良品铺子转型之路陡生变数
华夏时报· 2025-10-17 21:39
股权交易终止 - 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的股份转让协议因生效条件未能全部成就,已于10月15日正式终止 [2] - 交易终止意味着武汉国资入主计划折戟,良品铺子创始人团队将继续执掌公司 [3] - 本次公告仅提及21%股份转让协议终止,第二大股东达永公司所持8.99%股份与长江国贸间的转让事宜尚无新进展公告 [3] 交易背景与纠纷 - 控制权变更筹划始于2025年7月,原方案为宁波汉意转让21%股份,达永公司转让8.99%股份,交易完成后长江国贸将持股29.99%成为控股股东 [3] - 在2025年5月,宁波汉意曾与广州轻工工贸集团签署协议书,计划转让股份并由广州轻工控制上市公司 [4] - 宁波汉意未按约定与广州轻工签署最终协议,转而于7月17日宣布与长江国贸的交易方案,并因此被广州轻工提起诉讼,其所持公司19.89%股份被司法冻结 [5] - 股份冻结成为与武汉国资交易的最大障碍,尽管交易在9月23日已获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无条件批准 [5]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在2021年突破90亿元,但2023年营收骤降至80.46亿元,同比减少14.76%,净利润同比下跌46.26% [6] - 2024年公司迎来上市后首次年度亏损,营收同比下滑11.02%至71.59亿元,净亏损4610万元 [6] - 2025年上半年颓势加剧,营收暴跌27.21%至28.29亿元,净亏损扩大至9355万元,半年亏损接近2024年全年的两倍 [6]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困境是中国休闲零食行业格局剧烈重构的缩影,以低价策略扩张的量贩零食品牌严重挤压传统品牌市场空间 [6] - 万辰集团2022年转型量贩零食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5.49亿元飙升至2023年的92.94亿元,2024年突破323.29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225.83亿元 [6] - 行业竞争已从价格战升级为供应链战,新兴品牌将战略重心转向对上游供应链的深耕与掌控 [7] - 公司长期坚持的高端定位受到冲击,产品调价与渠道优化等措施未达预期效果 [7] 事件影响与公司前景 - 有分析认为国资入主计划终止对公司整体运营不会造成实质影响,公司自身现金流状况良好,此前多年持续盈利 [7] - 公司回应称核心要务是聚焦主业、做好经营,目前各项业务平稳运行 [5] - 市场表现谨慎,交易终止公告后公司股价下跌超2% [8] - 公司面临在量贩品牌价格绞杀与传统同行战略挤压中找到生存空间的严峻挑战 [8]
良品铺子:持股5%以上股东终止协议转让
北京商报· 2025-10-17 21:32
北京商报讯(记者张天元)10月17日,良品铺子发布公告称,长江国贸与良品铺子持股5%以上股东达 永有限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及其《补充协议》约定的最终截止日已到期并终止。此次终止不会导致 公司控制权变更,控股股东仍为宁波汉意,实际控制人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和潘继红。此次终止 协议转让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根据此前公告,达永有限与长江国贸于 2025 年 7 月 17 日签订了《关于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之附生效 条件的股份转让协议》 (以下简称"原协议" ) ,达永有限拟以 12.34 元/股的价格向长江国贸协议转让 其持有的上市公司约3604.99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 8.99%。双方经协商后一致同意,将原协 议中的最终截止日延长 30 个自然日, 即变更原协议最终截止日为该协议签署日后第 90 个自然日(即 延长后的最终截止日为 2025 年 10 月 15 日)。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
良品铺子:持股5%以上股东终止协议转让
北京商报· 2025-10-17 21:20
股份转让协议终止 - 长江国贸与达永有限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及其补充协议约定的最终截止日已到期并终止 [1] - 协议终止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控股股东仍为宁波汉意 实际控制人仍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和潘继红 [1] - 协议终止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1] 原股份转让协议细节 - 达永有限与长江国贸于2025年7月17日签订附生效条件的股份转让协议 [1] - 原协议约定达永有限以每股12.34元的价格向长江国贸协议转让其持有的约3604.99万股股份 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8.99% [1] - 经双方协商 将原协议最终截止日延长30个自然日 变更后最终截止日为协议签署日后第90个自然日 即2025年10月15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