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澳环保(603822)

搜索文档
嘉澳环保(603822) - 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6-27 16:47
减持情况 - 减持前中祥化纤持股4,571,200股,占比5.95%[3] - 拟减持不超750,000股,不超总股本1%[3] - 累计减持730,000股,占比0.9502%[3] - 减持价格48.00 - 61.99元/股,总金额38,934,248元[6] - 未完成减持20,000股,现持股3,841,200股,比例4.99988%[6] 时间信息 - 减持计划2025年3月7日披露[6] - 减持期间2025年4月30日 - 2025年6月26日[6] 减持方式 - 集中竞价减持730,000股[6]
嘉澳环保: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至5%以下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34
股东权益变动 - 桐乡中祥化纤有限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嘉澳环保股份730,000股,占所持股份的0.9502% [1] - 减持后中祥化纤持股数量由4,571,200股减少至3,841,200股,持股比例由5.95%降至4.99988% [1] - 本次权益变动属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不触及要约收购 [1] 股东基本情况 - 信息披露义务人为桐乡中祥化纤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桐乡市洲泉工业区,成立于2007年1月12日 [1] - 中祥化纤法定代表人为屈凤祥,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生产销售差别化化学纤维、真丝面料 [1] 权益变动影响 - 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1] - 变动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 中祥化纤已按规定编制《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 [1]
嘉澳环保: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祥化纤)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34
权益变动概况 - 信息披露义务人桐乡中祥化纤有限公司减持嘉澳环保股份,持股比例从5 95%降至4 99988%,变动数量为730,000股(占0 9502%)[5][7]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变动日期为2025年6月26日[5][7] - 本次权益变动后,信息披露义务人持股数降至3,841,200股,低于5%的披露门槛[5] 信息披露义务人背景 - 桐乡中祥化纤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22,378,536元,主营差别化化学纤维及真丝面料生产销售[3][4] - 公司法定代表人屈凤祥,无一致行动人及关联股东,未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超5%股份[4] 权益变动计划 - 减持计划于2025年3月6日启动,原拟减持不超过750,000股(占总股本1%),实际减持730,000股[5] - 未来12个月内拟继续减持且无增持计划[5] 股份状态 - 本次变动前持有4,571,200股无限售流通股,变动后剩余股份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5][6] - 前6个月内无其他股票买卖行为[6] 法律合规 - 信息披露义务人未被列入金融或海关失信名单,本次变动符合《证券法》《收购办法》等法规要求[1][6] - 备查文件包括营业执照、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署的报告书,备置于嘉澳环保证券部[7]
嘉澳环保(603822) -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至5%以下的提示性公告
2025-06-26 18:17
权益变动 - 2025年4月30日 - 6月26日中祥化纤减持730,000股,占持股0.9502%[2] - 变动前持股4,571,200股,比例5.95%[2][4] - 变动后持股3,841,200股,比例4.99988%[2][4] 其他情况 - 未触及要约收购,不改变控股权[2][5] - 已编制报告书并披露[5] - 仍处减持计划期,将履行信披义务[5]
嘉澳环保(603822) -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祥化纤)
2025-06-26 18:17
公司信息 - 桐乡中祥化纤注册资本22,378,536元,2007年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屈凤祥[10] - 屈凤祥持股66.67%,桐乡市凤翔化纤持股33.33%[12] 权益变动 - 变动前持股4,571,200股,占比5.95%;变动后持股3,841,200股,占比4.99988%[18][32] - 2025.3.28 - 6.27拟减持不超750,000股,实际减持730,000股,比例0.9502%[19][32] 未来展望 - 未来12个月拟继续减持嘉澳环保股份,无增持计划[17]
“两新”引领,推动节能生产低碳生活
新华日报· 2025-06-26 05:44
江苏省节能增效与低碳发展 - 2025年江苏省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重点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应用[1] - "十四五"前四年江苏省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3.4%,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1] - 2024年江苏工业固投增长11%,设备更新带动设备工器具投资超4400亿元,社零增长4.6%,消费品以旧换新刺激消费增长1300亿元,"两新"政策直接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1] 企业设备更新与节能成效 - 某化工企业更新92台设备后预计年节能量2.6万吨标准煤,某钢铁企业设备更新后预计年节能量0.15万吨标准煤[2] - 2024年江苏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29万辆,降低碳排放42万-105万吨,1级能效冰箱68万台降低碳排放25万吨[2] - 2024年江苏"两新"政策形成节能量28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0万吨[2] 消费品更新与绿色产业数据 - 2024年1-5月江苏报废更新汽车10万辆,置换乘用车26万辆,销售绿色家电2334万件,电动自行车171万辆,回收废旧家电327万台[3] - 江苏省可再生发电量占实际发电量25%,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全国第一,光伏和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占全球1/3和1/5[3] - 氢能、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成为新增长点[3] 零碳技术与创新案例 - 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每日处理2万吨生活污水,出水水质远超太湖流域标准[4] - 连云港嘉澳环保实现从"地沟油"到绿色航煤的产业化跨越[4] - 江苏省预发布"零碳园区"建设标准,计划2027年建成30个省级零碳示范园区[4] 绿色低碳社会参与 - 江苏青年绿色低碳市集汇聚20余家社团,河海大学志愿者完成600公里巡河及17份水质报告[3] - 污水处理、废油利用等技术创新案例显示行业向循环经济转型[4]
嘉澳环保五年三次遭证监会立案调查:信披顽疾难除,连年亏损陷债务泥潭
新浪证券· 2025-06-25 18:35
信息披露问题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这是自2020年以来第三次因信披问题被调查 [1] - 最新调查核心矛盾指向子公司济宁环保增塑剂项目在建工程未按规定转固定资产,导致2022年、2023年年报披露不准确 [2] - 追溯调整后,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从3244万元扩大至4689万元,2023年净利润由盈转亏754万元 [2] - 2020年财务造假案中,公司通过未合并境外主体、虚增收入成本等方式虚增2019年营收1.79亿元(占比14.24%) [3] - 多次出现"技术性失误",包括财务人员抄错数字更正2017-2019年报,2021年误将股东总数填为股份总数 [3] 公司治理问题 - 监管反复立案显示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深层缺陷 [4] - 2021年至今包括财务总监查正蓉、董秘王艳涛在内的多名核心高管离职,削弱内控稳定性 [4]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营收从32.11亿元暴跌至12.74亿元,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4.07亿元 [5] - 2024年亏损3.67亿元,同比扩大4766%,创历史最差纪录 [5] - 核心业务生物质能源受欧盟反倾销税冲击,收入同比骤降76.64%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达80.45%,短期借款14.05亿元,货币资金仅剩2.3亿元,流动比率低至0.6 [6] - 2024年8月拟向实控人沈健定增募资3.67亿元用于偿贷,但沈健持股已质押29.03% [6] 经营前景 - 公司将扭亏希望寄托于连云港生物航煤项目投产及东南亚市场拓展 [7] - 一季度该项目采购导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54.65% [7] - 欧盟反倾销政策长期化或持续压制出口复苏 [7]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嘉澳环保再度被证监会立案
证券日报· 2025-06-25 00:38
公司违规事件 - 嘉澳环保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2] - 公司子公司存在在建工程未按规定转固定资产的情况,导致年度报告披露不准确[2] - 未转固的在建工程导致当期成本费用减少,利润虚增,并影响资产折旧核算准确性[2] 历史违规记录 - 2020年12月嘉澳环保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3] - 2021年5月公司被浙江证监局罚款100万元,高管被处以警告及罚款[3] - 2019年报虚增营收1.79亿元(占比14.24%),虚增营业成本1.8亿元,虚减净利润105.04万元[3] - 2020年三份定期报告分别虚增营收0.89亿元、1.19亿元、1.49亿元,虚减净利润58.93万元、68.44万元、93.61万元[3] 公司解释与内控问题 - 2020年5月公司称信息披露不一致系财务人员失误导致[3] - 专家指出公司或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财务审核流程存在漏洞[4] -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复核机制导致财务数据错误频发[4] 审计机构责任 - 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审计职责履行,提高审计质量[4] - 需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监督,维护资本市场公平性[4]
五年内两次!这家上市公司又因财报问题被立案
第一财经· 2025-06-24 23:14
公司信披违规问题 -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主要涉及子公司会计差错问题 [1] - 2023年因在建工程未按规定转为固定资产导致年报披露不准确 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涉及金额1.52亿元(2022年)和1.53亿元(2023年) [3] - 2020年因未合并境外主体财务报表导致连续虚增营收 2019年年报虚增1.79亿元 2020年三季报虚增1.49亿元 [4] 财务数据异常 - 2023年会计差错更正后净利润由盈利208.88万元转为亏损754.02万元 [3] - 2017年营收从8.78亿元上调至8.83亿元 2018年子公司营收及流动资产数据重述 [4] - 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超4亿元 其中2024年单年亏损3.68亿元 [7] 负债与资本运作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63.7%攀升至2025年一季度80.4% 总负债从18.98亿元(2022年)增至46.84亿元(2024年) [7] - 两次定增计划中一次失败 2023年拟向实控人定增募资3.67亿元用于偿债 [7] 股价与股东动向 - 股价从2023年中18元最高涨至65.54元(2025年3月) 但同期业绩持续亏损 [8] - 持股5.95%的股东中祥化纤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75万股) 截至2025年3月尚未实施 [8] 监管处罚历史 - 2020年因信披违规被罚款100万元 3名高管合计罚款200万元 [4] - 近五年内两次被立案调查 上市以来频繁更正财报数据 [1][4]
子公司会计差错“露馅”,嘉澳环保又因财报问题被立案
第一财经· 2025-06-24 21:39
信披违规与财务问题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近五年内第二次被立案[1][2] - 子公司存在会计差错导致年报披露不准确,2022年和2023年在建工程未按规定转为固定资产[2][3] - 2020年因信披违规被立案,查明2019年年报虚增营收1.79亿元、虚减净利润超百万元,公司及高管被合计罚款300万元[2][4] 财务数据更正与调整 - 2022年和2023年在建工程金额分别调减1.52亿元和1.53亿元,固定资产调增1.33亿元和1.2亿元[3] - 2023年净利润由盈利208.88万元调整为亏损754.02万元[3] - 2020年3月一天连发11份公告更正财报,包括2017年营收由8.78亿元上调至8.83亿元[4] 业绩亏损与负债情况 - 2022年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超4亿元(2022年亏4795.14万元、2023年亏1399.72万元、2024年亏3.68亿元)[6][7] - 2024年一季度营收4.67亿元(同比下降6.59%),净利润亏损4703.92万元[6][7] - 资产负债率逐年攀升:2022年63.7%、2023年61.3%、2024年78.6%,2024年一季度末达80.4%[6][7] 资本运作与股价波动 - 上市九年仅两次定增,其中2019年拟募资5.5亿元未实施,2023年拟向实控人定增募资3.67亿元用于偿贷及补流[7] - 股价从2023年年中18元涨至2024年3月最高65.54元,但原定2023年9月审议定增的临时股东大会被取消[7] - 股东中祥化纤(持股5.95%)计划减持不超过75万股(占总股本1%),截至2024年3月底未实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