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澳环保(603822)

搜索文档
申万公用环保周报:6月用电增速回升,天然气消费维持正增长-2025072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7 22: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规上工业发电同比增长1.7%,清洁能源发电量增幅显著,用电增速环比加快,三产及居民用电拉动增量显著 [2] - 6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4%,全球气价回落,我国天然气综合成本有望下降,城燃行业量利回升值得期待 [2][48] - 推荐关注电力、天然气、环保、热电联产+高股息、可控核聚变低温环节、氢能制氢环节等领域的相关公司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力:6月用电增速环比加快 - 6月单月规上工业发电量79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新能源贡献主要发电增量,发电结构持续改善 [2][7] - 6月单月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三产及居民用电拉动增量显著,产业向高端化方向稳步发展 [2][15] 燃气:全球气价回落 6月全国消费同比增长1.4% - 供给稳步回升,全球气价回落,美国、欧洲、东北亚等地天然气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21] - 6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50.5亿m³,同比增长1.4%,需求侧年内首次连续两月正增长,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 [48] - 建议关注港股城燃企业和天然气贸易商两条投资主线 [48] 一周行情回顾 - 本期公用事业板块、环保板块相对沪深300跑输,电力设备板块相对沪深300跑赢 [50] 公司及行业动态 - 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增加,沿海省市积极推进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建设 [53] - 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太阳能发电和风电装机容量增长显著 [53] - 多家公司发布公告,包括权益分派、激励计划调整、融资券发行等 [54] 重点公司估值表 - 提供了公用事业、环保及电力设备等板块重点公司的估值数据,包括收盘价、EPS、PE、PB等 [61][63]
浙江嘉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26 07:54
董事会会议情况 - 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5年7月25日以现场与通讯结合方式召开,应出席董事8人,实际出席8人(含4人通讯表决)[2]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暨引入新投资人的议案》(关联董事回避表决,4票同意)及《关于公司放弃对子公司优先认购权的议案》(8票同意)[3][4][6] 增资扩股核心条款 - 中国航油拟以261,444,444元认购连云港嘉澳新增注册资本261,444,444元,持股比例10%,增资后注册资本从2,353,000,000元增至2,614,444,444元[11][13] - 增资款分两期支付(各130,722,222元),需满足包括股东实缴出资、项目验收、证照获取等先决条件[19][20][21] - 公司放弃优先认购权,仍保持控股地位(实际控制权未变化)[11][12][13]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 - 连云港嘉澳主营危险化学品生产、再生资源加工及生物质燃料研发,注册资本235,300万元[16] - 2025年一季度未经审计合并报表显示总资产1,234,567万元,净资产789,012万元,营收345,678万元,净利润56,789万元[16][17] 股东权利与治理结构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嘉澳环保提名3名,嘉澳绿色2名,嘉澳基金1名,BP与中国航油各1名[30] - 利润分配按实缴出资比例执行,法定盈余公积提取至法规上限后全额分配[22] - 投资方享有回购权(触发条件包括连续亏损、政策变化等)、反稀释、知情权等特殊权利[24][25][26][28] 交易影响与会计处理 - 增资增强子公司资本实力,推动新项目开展,不改变合并报表范围[36] - 公司需同时确认少数股东权益与金融负债(因潜在回购义务)[37] - 定价依据前次股东增资价格,未进行单独评估[35] 协议执行与争议解决 - 违约赔偿涵盖陈述失实、未履行承诺等导致的直接损失[32] - 争议优先协商,未果则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33]
中国航油拟战略入股嘉澳环保子公司 可持续航空燃料前景可期
证券日报网· 2025-07-25 21:15
公司动态 - 嘉澳环保控股子公司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拟增资扩股并引入投资者中国航油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航油拟以2 61亿元取得新增注册资本2 61亿元 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由23 53亿元增至26 14亿元 [1] - 增资完成后嘉澳环保仍为控股股东 中国航油持股比例变为10% [1] - 连云港嘉澳2025年满负荷可生产生物航油37 24万吨 已获商务部批准在产能范围内申领2025年出口许可证 [1] - 连云港嘉澳成功实现首批生物航油市场化销售 销售量约13400吨 为国内首次合规出口交付 [2] 业务进展 - 生物航油成功市场化销售标志着公司实现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突破 提升在生物燃料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2] - 首批规模化销售表明公司在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及出口贸易合规管理等方面已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为开展国际业务提供保障 [2] 行业政策 - 国务院《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推广可持续航空燃料 国家发改委指导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 [3] - 可持续航空燃料是航空业绿色转型的核心技术 实现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并解决环境治理难题 契合可持续发展目标 [3] 产品技术 - 生物航油属于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以动植物油脂、餐饮废油等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加氢处理制成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传统航空煤油大幅降低 [2]
嘉澳环保:公司再迎重量级合作伙伴,中国航油拟战略入股SAF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19:11
公司战略合作 - 中国航油拟以261444444元人民币对嘉澳环保控股子公司连云港嘉澳新能源进行战略入股 增资后注册资本由2353000000元增至2614444444元人民币 [1] - 嘉澳环保仍保持对标的公司的控股股东地位和实际控制权 [1] - 本次增资旨在增强子公司资本实力 促进新项目开展 符合公司战略规划和长远利益 [1]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内外环保政策日益严格 为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行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2] - 中国已颁布多项政策鼓励生物燃料进入交通领域 包括2024年5月《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和10月《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指导意见》 [2] - 中国启动四大机场SAF应用试点 计划2025年前在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推动生物航煤常态化加注 [3]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龙头企业 产品已取得欧盟ISCC和DDC认证及适航批准 [2] - 2025年5月成为国内首家被纳入生物航油"出口商白名单"的企业 连云港基地具备37.24万吨生物航油产能 [3] - 已完成13400吨生物航油的首批合规出口 实现行业历史性突破 [3] 行业发展前景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2050年航空业65%减排需依赖SAF 市场规模将大幅扩张 [3] - 国际巨头正积极布局中国生物航煤产业 如BP此前已对连云港嘉澳进行战略入股 [3] - 公司已构建"原料-技术-认证-渠道"闭环能力 获得政策支持和资本青睐 [3]
嘉澳环保(603822) - 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并引入投资者暨放弃优先认购权的公告
2025-07-25 17:30
增资情况 - 中国航油拟2.61444444亿元取得标的公司新增注册资本2.61444444亿元[2][3][9] - 增资后标的公司注册资本由23.53亿元增至26.14444444亿元[2][3][9] - 增资后嘉澳环保持股比例从39.0990%降至35.1891%[4] - 嘉澳基金持股比例从25.4994%降至22.9494%[4] - 嘉澳绿色持股比例从20.3995%降至18.3595%[4] - BP持股比例从15.0021%降至13.5019%[4] - 中国航油持股10%[4] - 增资款分二期支付,首期和第二期均为1.30722222亿元[10] 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标的公司资产总额40.422553亿元,负债总额28.198361亿元,净资产12.224192亿元[8] - 2025年1 - 3月标的公司营业收入2.174797亿元,营业利润240.18万元,净利润167.66万元[8] - 2024年12月31日标的公司资产总额36.619145亿元,负债总额24.411719亿元,净资产12.207426亿元[8] - 2024年1 - 12月标的公司营业收入1.543145亿元,营业利润 - 1572.23万元,净利润 - 1071.97万元[8] 公司治理 - 标的公司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嘉澳环保、嘉澳绿色、嘉澳基金、bp、中国航油分别有权提名三名、两名、一名、一名、一名董事[23] - 标的公司监事会由五名监事组成,嘉澳环保、bp、中国航油各提名一名,两名是职工代表监事[24] - 标的公司管理机构设总经理一名、财务总监一名由嘉澳环保提名,财务副总监一名由bp提名[25] 风险提示 - 支付增资款部分先决条件待满足,增资可能无法顺利实施[37] - 本次增资涉及潜在股权回购义务,可能触发回购风险[37] 其他要点 - 2025年7月25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该事项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4] - 本次增资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2][5] - 嘉澳环保向标的公司新增实缴注册资本1亿元,使嘉澳环保认缴资本的实缴总额达4.6亿元[13] - 标的公司现有股东全部完成实缴后,认缴资本的实缴总额达20亿元[13] - bp经转换和全面摊薄后的持股比例被稀释至11%以下时有权解除协议[16] - bp和中国航油在标的公司盈利连续五年未分红、连续五年亏损、非持续经营状态达6个月以上时有权解除协议[16][17] - 协议约定投资方享有转股限制、反稀释、随售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等权利[21] - 标的公司每年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按中国法律规定最低比例提取,达上限后不再提取[15] - 本次增资按连云港嘉澳前次股东增资价格定价[32] - 本次增资利于控股子公司增强实力、开展新项目,不影响公司财务和经营成果,不改变合并报表范围[33] - 公司将投资者投资款部分确认为少数股东权益,同时针对投资款确认相应金融负债[35] - 授权公司管理层全权办理本次增资各项工作[36] - 本次增资不会对公司2025年业绩构成重大影响[37]
嘉澳环保(603822) - 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25 17:30
会议信息 - 嘉澳环保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5年7月25日召开[2] - 会议应出席董事8人,实际出席8人,4人通讯表决[2] - 会议通知和材料于2025年7月21日送达全体董事[2] 议案表决 - 《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暨引入新投资人的议案》4票同意[3] - 《关于公司放弃对子公司优先认购权的议案》8票同意[3]
嘉澳环保: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并引入投资者
快讯· 2025-07-25 17:13
嘉澳环保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 - 控股子公司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拟增资扩股并引入投资者中国航油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1] - 中国航油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拟以2.61亿元人民币取得标的公司新增注册资本2.61亿元人民币 [1] - 增资完成后连云港嘉澳的注册资本将由23.53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6.14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但仍为控股股东 [1]
嘉澳环保巨亏3.67亿背后:信披黑洞与95亿在建工程危局
新浪证券· 2025-07-17 17:06
财务危机与监管问题 - 公司连续三年累计亏损超4.4亿元,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52.23%至12.74亿元,净利润亏损扩大至3.67亿元,综合毛利率跌至-0.23% [1][2] - 负债率飙升至80.45%,短期借款14.05亿元,一年内到期债务3.13亿元,账面现金仅剩2.3亿元,流动比率低至0.62,偿债能力几近枯竭 [1][2] - 监管层多次质疑财务真实性,2024年8月因"在建工程延迟转固"问题收到警示函,追溯调整后2022-2023年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2] - 2019-2020年曾虚增营收超5亿元被罚百万元,2025年6月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再度被证监会立案,五年内两次立案反映内控系统性失效 [2] 战略转型与资金链矛盾 - 公司在现金流濒临断裂之际逆势加码95.58亿元在建工程(同比激增79%),其中连云港50万吨生物航煤(SAF)项目耗资超50亿元 [3] - 2024年引入英国石油(BP)子公司增资3.53亿元,但SAF业务短期难解困局,2025年一季度项目转固导致折旧激增,叠加研发费用暴涨31%,单季再亏4700万元 [3] - 实控人沈健2024年8月推动向自身定增募资3.67亿元(完成后持股将升至51.23%),但同期其控股公司质押股票比例高达29.03%,资金去向存疑 [3] 行业与市场风险 - 生物航煤(SAF)行业产能过剩率达30%,公司却将生存希望寄托于尚未验证的千亿级市场,战略选择与行业现状存在尖锐矛盾 [3]
嘉澳环保: 关于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00:19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12.74亿元,同比减少52.23%,归母净利润亏损3.67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68亿元,连续三年亏损 [1] - 主营产品环保增塑剂和生物质能源收入占比分别为60%和33%,毛利率分别为0.21%和-18.32%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67亿元,同比减少7%,归母净利润亏损0.47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 [1] 产品产销及成本 - 环保增塑剂2024年生产量9.30万吨,同比增长6.54%,营业收入76,729.29万元,同比减少2.74%,销售单价0.90万元/吨,同比下降4.26% [3] - 生物质能源2024年生产量10.91万吨,同比减少50.58%,营业收入41,478.98万元,同比减少76.64%,销售单价0.72万元/吨,同比下降12.20% [3] - 环保增塑剂成本构成:直接材料占比92.22%,直接人工占比1.07%,制造费用占比6.71% [4] - 生物质能源成本构成:直接材料占比67.56%,直接人工占比4.41%,制造费用占比28.03% [4] 毛利率下滑原因 - 环保增塑剂毛利率下降主要受销售单价下降影响,可比公司建业股份毛利率同样呈现下降趋势 [5] - 生物质能源毛利率大幅下滑至-18.32%,同比减少26.32个百分点,主要受欧盟反倾销调查影响,销售量仅为2023年的26.56% [5][6] - 欧盟对中国生物柴油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导致销售价格大幅下跌,2024年4月后仅有零星订单 [6][12] 在建项目情况 - 连云港50万吨废弃油脂转化生物质能源项目已投资27.46亿元,预计2025年6月完工,年营业收入预计40-50亿元 [20] - 东泠10万吨生物质能源项目已投资7,913.08万元,预计2026年6月完工,年营业收入预计7-8亿元 [20] - 东江15万吨脂肪酸甲酯技术改造项目预计能耗下降27.52%,可实现CO2减排量8,865吨/年 [21] 生物质能源业务 - 2024年生物质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5亿元,同比下降77%,毛利率-18.32% [11] - 欧盟对中国生物柴油征收35.6%反倾销税,有效期五年,导致销售量和价格大幅下降 [13] - 公司计划将资源转投至未受反倾销影响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项目 [15]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余额6.92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765万元,计提比例3.99% [34] - 存货增长主要因连云港嘉澳项目备货,其中生物质航煤及其他库存商品20,182.60吨,金额9,321.63万元 [37] - 公司已签订生物航煤出口订单约24万吨,存货增长具有合理性 [40]
嘉澳环保(603822) - 立信中联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浙江嘉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 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2025-07-15 18:32
资产与项目 - 报告期末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余额分别为27.87亿元、12.60亿元,同比增加173%、49%,占总资产比重47%、21%[4] - 报告期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19.29亿元,连云港嘉澳项目转固15.42亿元[4] - 2万吨环保增塑剂项目、绿色新能源生物柴油项目报告期全部完工转固[4] - 近三年新增项目预计带来营业收入40 - 50亿元[9] - 连云港50万吨SAF项目预计2026年6月完工[9] - 东江原10万吨脂肪酸甲酯技术改造项目2024年7月动工,预计2025年底达可使用状态[9] 现金流与资金 - 报告期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82亿元,构建长期资产支付现金16.74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8.70亿元[4] - 项目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信贷筹资[4] 产能与成本 - 近三年新增项目规划产能有10万吨、50万吨、5万吨等[9] - 技改后生物柴油预计能耗下降27.52%,预计实现CO₂减排8865吨/年[9] - 各公司项目产能及成本:三澳环保东泠项目产能10万吨,预算24640万元,单位产能建造成本2464元;东江项目产能5万吨,预算7561.8万元,单位产能建造成本1512.36元等[34] 市场需求 - 2020年全球生物航煤需求量5万吨,预计2030年达1,835万吨,2050年达35,800万吨[45] - 2024年全球生物航煤产能接近230万吨,亚太、欧洲和北美占比分别为72.5%、15.6%、11.3%[45] - 预计2030年生物航煤产量将达到2,300万吨,中国拟建及在建产能超500万吨[45] 销售与订单 - 连云港嘉澳2025年5月起出口生物航煤,预计2025年签订订单约24万吨[46] 存货情况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6.92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765万元,计提比例3.99%,较上期0.62%有所提升,账面价值6.65亿元,同比增加33%,主要系连云港嘉澳项目备货所致[3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总计数量159,468.14吨,金额69,229.22万元,一年以内库龄金额68,821.24万元,跌价准备计提金额2,764.54万元[38] - 2024年12月31日连云港嘉澳存货余额合计数量50,047.77吨,金额27,319.07万元[42] 财务指标 - 2020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3014.60万元、191622.35万元、321145.61万元、266610.27万元、127356.99万元[78] - 2020 - 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046.08万元、10335.00万元、 - 4636.01万元、 - 523.05万元、 - 37341.51万元[78] - 2025 - 2029年嘉澳环保净利润分别为 - 5077.04万元、 - 4872.94万元、 - 3050.51万元、 - 1033.16万元、1210.81万元[80] - 2030 - 2034年嘉澳环保净利润分别为3672.18万元、6106.66万元、8685.96万元、11424.14万元、14335.85万元[83] - 2024年末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1.13亿元,同比增加32%[73] - 2024年末公司预付款项1334万元,其中3年以上157万元,占比12%[89] 政策影响 - 2025年1月1日起欧盟境内过往飞机每年至少添加2%可持续航空燃料,2030年1月1日起至少占6%,2035年1月1日起至少占20%,2040年1月1日起至少占34%,2045年1月1日起至少占42%[84] 预付款情况 -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3年以上预付款项30000元,业务为工程设计改造款,因工程未结束长期挂账[90] - 徐州市恒源生物油脂科技有限公司3年以上预付款项1544746.05元,业务为未开票进项税,因尚未结算开票长期挂账[90] 核查结论 - 会计师核查结论为公司持续大额投入工程建设合理,在建工程采购定价公允,无资金流向关联方情形[37] - 会计师认为公司未来能产生足够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亏损,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合理[88] - 会计师核查结论为公司3年以上预付款形成合理,期末余额均为非关联方[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