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润新能(688275)
搜索文档
万润新能: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9 19:21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130.3795万股 每股发行价格为299.88元 募集资金总额为638,858.20万元[1] - 扣除发行费用24,295.94万元(不含增值税)后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614,562.26万元[1] - 募集资金已于2022年9月23日全部到位 并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1]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614,562.26万元中 超募资金金额达488,353.43万元[2]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和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 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26,208.83万元[3] - 截至2025年8月15日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24,967.62万元(含现金管理收益和利息收入)[3] 现金管理实施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15日 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尚未赎回余额为7,100.00万元[5] - 包括兴业银行4,300万元180天封闭式产品(2025年5月15日至11月11日)和2,800万元180天封闭式产品(2025年6月13日至12月10日)[5]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20,000万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6] 现金管理运作机制 - 现金管理产品品种为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投资产品 不得用于质押和证券投资[6] - 董事会授权董事长或授权人员办理相关事宜 具体由财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7] - 现金管理收益将优先用于补足募投项目投资金额不足部分 到期后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7] 公司治理程序 - 公司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 审议通过现金管理议案[8] - 监事会认为该举措符合募集资金监管规定 不会改变募集资金用途[9] - 保荐机构认为公司已履行必要审批程序 符合科创板上市规则要求[10]
万润新能: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9:2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50.49%至44.36亿元,主要受益于磷酸铁锂销量同比增长90.23%至14.83万吨,但净利润亏损2.66亿元,同比亏损收窄[3][7] - 公司持续亏损主要受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行影响,但通过产能利用率提升、规模化效应和成本控制措施,毛利率同比回升,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减少[3][7] - 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研发体系完善,拥有前驱体-正极材料一体化产业链、优质客户资源及多样化产品体系,并持续推进钠离子电池、磷酸锰铁锂等新技术研发[15][18][2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4.36亿元,同比增长50.49%,主要因磷酸铁锂销量增长90.23%[3][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6亿元,同比亏损收窄[3][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2亿元,同比下降108.29%,主要因原材料采购票据保证金增加[14] - 存货账面价值10.86亿元,占总资产5.99%[12]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20.33亿元,占总资产11.21%[13] 业务运营 - 磷酸铁锂销量14.83万吨,同比增长90.23%,但销售价格受碳酸锂价格下行影响同比下降[3][7] - 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产线规模化效应显现,单吨成本降幅略高于售价降幅[3][7] - 通过降本增效、存货管理等措施控制材料成本和库存规模[3][7]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1.28亿元,同比下降10.92%[23] - 拥有研发人员348名,占比10.11%[15] - 新增国内发明专利申请38个、国际发明专利申请81个,累计获得知识产权273项[23][24]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累计出货数百吨,磷酸锰铁锂进入试生产阶段[21] - 主导的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入选培育名单,助力研发效率提升[16][23] 核心竞争力 - 研发体系成熟,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多项行业荣誉[16] - 前驱体-正极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降低产品成本并保障质量稳定[18] - 与主流锂电池厂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客户资源优质[19] - 产品体系多样化,涵盖动力、储能、长寿命等多类型磷酸铁锂材料[20] - 核心团队稳定,人才管理机制完善[21][22] 募集资金使用 -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59.33亿元,尚未使用2.87亿元[27] - 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监管规定,无违规情形[28] 股东与治理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累计增持14.6万股,金额539.36万元[29] - 无股份质押、冻结或减持情形[30] - 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有效[4][5][6]
万润新能: 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9:12
2025年半年度报告审议 - 监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 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 - 表决结果为4票赞成 0票反对 0票弃权 [2]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科创板监管规则和公司管理制度 [2] - 未发现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或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2] - 表决结果为4票赞成 0票反对 0票弃权 [2] 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 - 批准使用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3] - 该举措旨在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 [3] - 资金使用不会影响募集资金正常用途 不改变募集资金投向 [3] - 表决结果为4票赞成 0票反对 0票弃权 [3]
万润新能(688275) - 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9 19:08
会议情况 - 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4名监事全出席[1] 议案表决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议案全票通过[2][3]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专项报告议案全票通过[4][6] - 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议案全票通过[7][8] 资金计划 - 公司拟用不超2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7]
万润新能(688275) -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8-29 19:05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4.36亿元,同比增长50.49%[3][10][23][2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 2.66亿元[10]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产品磷酸铁锂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90.23%,累计出货量14.83万吨[3][10][24]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108,631.1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5.99%[18]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203,330.8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1.21%,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45.84%[20]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2,305,320.01元,同比下降108.29%[23][2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314,144,809.81元,同比下降5.40%[23]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8,142,015,269.65元,同比增长2.64%[23]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 - 2.16元/股,上年同期为 - 3.22元/股[24]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4.86%,上年同期为 - 6.36%[24]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89%,上年同期为4.87%,减少1.98个百分点[24] - 报告期研发投入12798.55万元,较2024年1 - 6月下降10.92%[38] 研发与技术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348名,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0.11%[2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参与制定(或修订)各类标准共计69项[2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23项核心技术,120项国内发明专利、17项国际发明专利及93项实用新型专利[29] - 报告期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8个、国际发明专利81个,累计获得各类知识产权273项,核心技术23项[39] - 国内发明专利累计申请251个,获得120个;国际发明专利累计申请249个,获得17个;实用新型专利累计申请96个,获得93个[40] - 外观设计专利累计申请8个,获得7个;软件著作权累计申请2个,获得2个;其他知识产权累计申请60个,获得34个[41] - 部分型号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累计出货数百吨[34] - 2025年公司主导的“湖北省动力与储能用电池关键材料中试平台”入选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名单[39] 募集资金 - 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2130.3795万股,发行价格每股299.88元,募集资金总额638858.20万元,净额614562.26万元[4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593293.73万元,尚未使用28654.61万元[46]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中,专户存储13554.61万元,理财资金余额15100.00万元[46]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相关规定[49] 股东增持 - 2024年11月6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增持股份计划金额不低于860.67万元,不超过1,721.33万元[50] - 2025年1 - 6月,刘世琦先生、李菲女士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46,031股,增持金额为539.36万元[50] - 除股份增持外,公司控股股东等持股情况无变化[50] - 公司控股股东等所持股份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形[50] 其他 - 2025年公司全资子公司宇浩高科、宏迈高科成功入选湖北省2025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初选名单[27] - 公司于2025年4月荣获“十堰市第六届武当质量奖”[32] -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制度并制定工作计划[6] - 保荐机构与万润新能签订保荐协议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6] - 本持续督导期间万润新能未发生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6] - 本持续督导期间万润新能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6] - 保荐机构督导万润新能及其董监高遵守相关规则和履行承诺[6] - 保荐机构督促万润新能健全完善并执行公司治理制度[6] - 保荐机构督促万润新能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6]
万润新能(688275) -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核查意见
2025-08-29 19:05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2130.3795万股,每股发行价299.88元,募集资金总额638858.20万元,净额614562.26万元[1] - 超募资金金额为488353.43万元[3]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投资额126208.83万元,拟投入126208.83万元[5] 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15日,未使用募集资金24967.62万元,专户17867.61万元,理财余额7100.00万元[6] 现金管理计划 - 2024年9月23日起12个月内,可用不超50000.00万元闲置资金现金管理[11] - 拟用不超20000.00万元暂时闲置资金现金管理,期限不超12个月[13] 会议决策 - 2025年8月29日会议审议通过用不超2亿元闲置资金现金管理[21][22]
万润新能(688275)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9 18: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49%至44.36亿元人民币[21][22] - 净利润亏损收窄至-2.66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4.04亿元)[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1.2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08.29%)[21][2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下降1.98个百分点至2.89%[22] - 总资产增长2.64%至181.42亿元人民币[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下降5.40%至53.14亿元人民币[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6亿元,同比增长50.49%[3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6亿元,亏损同比收窄[30] - 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回升[30]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减少[3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49%至44.36亿元人民币[70]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8.59%至43.61亿元人民币[7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108.29%至-1.22亿元人民币[7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长129.96%至6.2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3.43%[69]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35.97%至47.2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6.02%[71] - 应付票据同比增长38.63%至22.6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2.46%[71]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减少52.27%至2.92亿元人民币[71] - 长期借款同比减少38.21%至10.75亿元人民币[7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4.36亿元,同比增长50.49%[59][64]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2.66亿元,同比亏损收窄1.39亿元[59][64] - 资产总额181.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4%[6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53.1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40%[65] - 产品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回升,因单吨成本降幅高于售价降幅[59]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减少,业绩亏损同比收窄[6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磷酸铁锂销量同比增长90.23%[22] - 磷酸铁锂出货量占正极材料总量77%(行业数据)[28] - 磷酸铁锂材料出口量同比增长855.16%至7,309.74吨[28] - 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14.83万吨,同比增长90.23%[30]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累计出货数百吨[29] - 新一代储能型磷酸铁锂产品出货量稳步提升[45] - 新一代高压密磷酸铁锂产品已通过全面性能验证,具备规模化量产条件[45] - 新一代硫酸亚铁钠正极材料正处于客户验证阶段[46] - 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部分型号已累计出货数百吨[42] - 公司磷酸锰铁锂产品目前已推进试生产阶段[42] - 储能型磷酸铁锂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9,500万元,本期投入7,015.69万元,累计投入7,677.03万元,已进入量产阶段[53] - 高比能长寿命富锰磷酸锰铁锂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542万元,本期投入44.6万元,累计投入51.57万元,处于小试阶段[53] - 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000万元,本期投入1,604.23万元,累计投入4,324.24万元,处于试生产阶段[53] - 储能型磷酸铁锂项目开发目标为高压实高倍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主要应用于储能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领域[53] - 磷酸锰铁锂项目通过新型液相-固相复合工艺实现锰离子和铁离子原子级混合[53] - 磷酸锰铁锂项目研究烧结条件对材料粒径分布、碳含量、压实密度及电导率的影响[53] - 磷酸锰铁锂项目同步开发匹配电解液以解决锰溶出、高温产气和低温倍率问题[53] - 高压实磷酸铁锂项目通过分段烧结工艺和颗粒级配提高粉体压实密度[53] - 高压实磷酸铁锂项目通过复合碳源优化抑制大颗粒生成并提升电化学性能[53] - 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目标开发续航700公里以上的磷酸铁锂动力材料[53] - 低温型磷酸铁锂开发项目投入3,219.60万元,本期投入1,065.64万元,累计投入1,093.51万元,处于试生产阶段[54] - 高压实密度型NFPP开发项目投入2,500.00万元,本期投入490.34万元,累计投入2,517.63万元,处于中试阶段[54] - 磷酸铁物化指标数据库及磷源循环利用项目投入1,000.00万元,本期投入935.98万元,累计投入1,276.08万元,处于试生产阶段[54] - 动力用高压实硫酸亚铁钠正极材料开发项目投入780.00万元,本期投入172.44万元,累计投入805.00万元,已结题[54] - 高倍率型NFPP产品开发项目投入599.88万元,本期投入246.81万元,累计投入246.81万元,处于小试阶段[54] - 高钠铁比硫酸亚铁钠正极材料开发项目投入520.00万元,本期投入234.00万元,累计投入234.00万元,处于中试阶段[54] - 铁锂洗水和沉锂母液资源化利用项目投入398.00万元,本期投入142.64万元,累计投入359.58万元,处于中试阶段[55]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万润新材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投资新能源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金额为167.6441百万美元,规划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一期建设0.9万吨/年产能[81] - 24万吨/年磷酸铁锂联产24万吨/年磷酸铁项目中12万吨产能已建成投产,另外12万吨产能延期至2025年12月[189] 研发与创新能力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下降1.98个百分点至2.89%[22] - 公司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8个,国际发明专利81个[29][30] - 累计获得各类知识产权273项,核心技术23项[30] - 研发人员348名,占员工总数比例10.11%[36] - 公司参与制定或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共计69项[38] - 公司拥有23项核心技术、120项国内发明专利、17项国际发明专利及93项实用新型专利[39] - 公司采用自主创新的磷酸铁废水工艺处理方法实现废水零排放[39] - 公司拥有前驱体及正极材料一体化的产业链融合优势[39] - 公司报告期内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28亿元,同比下降10.92%[51]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9%,较上年同期4.87%下降1.98个百分点[51] - 公司报告期内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8个,国际发明专利81个,商标10个[49] - 公司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1个,国际发明专利6个,实用新型专利4个[4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知识产权273个,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20个,国际发明专利17个[49] - 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为29,059.48万元,本期投入11,952.37万元,累计投入18,585.45万元[55] - 研发人员数量为34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0.11%,较上年同期的269人(占比8.39%)有所增加[57]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303.15万元,平均薪酬为6.62万元,低于上年同期的9.04万元[57] - 主导的"湖北省动力与储能用电池关键材料中试平台"入选2025年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名单[30] - 公司主导的"湖北省动力与储能用电池关键材料中试平台"入选2025年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名单[37] - 公司于2025年4月荣获"十堰市第六届武当质量奖"[40] - 公司通过IATF16949:2016认证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40] - 公司2021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 - 公司2022年获评磷酸铁锂单项冠军示范企业[48] 子公司与地区表现 - 公司拥有多家子公司包括鲁北万润武当实验室等[11] - 公司全资子公司宇浩高科、宏迈高科入选湖北省2025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初选名单[37] - 虹润高科营业收入230,323,800.98元,净亏损36,589,445.80元[89] - 鲁北万润营业收入1,777,533,939.69元,净亏损74,564,065.14元[89] - 万润新材营业收入2,656,828,456.28元,净亏损20,787,601.54元[89] - 宏迈高科营业收入382,040,673.24元,净亏损46,172,494.68元[89] - 安庆德润营业收入513,995,333.19元,净亏损1,296,543.60元[89] - 华虹清源营业收入262,099,191.66元,净利润48,121,519.75元[89] - 境外资产规模2.6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46%[72] - 公司全资子公司华虹清源为全资子公司宇浩高科提供担保金额6000万元人民币[170] - 公司本部为全资子公司宇浩高科提供多笔担保,单笔金额分别为1亿元人民币和4000万元人民币[171] - 公司本部为控股子公司鲁北万润提供多笔担保,单笔金额分别为6.6亿元人民币、4.4亿元人民币、1.2亿元人民币、8000万元人民币、3000万元人民币和2000万元人民币[171]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鲁北万润提供总计1.1亿元人民币连带责任担保,单笔担保金额从800万至1.2亿元不等[172]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宏迈高科提供总计5亿元人民币连带责任担保,包括三笔1亿元和一笔2亿元担保[172]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虹润高科提供总计9.175亿元人民币连带责任担保,单笔金额从2500万至2亿元不等[173]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安庆德润提供单笔最大担保额度为8000万元人民币[174][175]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万润新材提供担保额度为3300万元人民币[175]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向控股子公司鲁北万润增资147,600.00万元,向全资子公司深圳华虹清源增资50,000.00万元,实际用于项目建设181,804.19万元[189] - 虹润高科和鲁北万润被列为2025年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9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5]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3] - 核心技术人员陈世涛因学历提升离职,保留技术顾问身份[92] - 公司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95] - 公司2025年预计向关联方万向一二三销售产品金额2000万元人民币[163] - 公司2025年预计向关联方金海钛业采购原材料金额1.25亿元人民币[163] - 报告期内向金海钛业实际采购原材料金额4196.06万元人民币[163] - 公司完成转让万润矿业100%股权给深圳中渚交易对价3.15亿元人民币[165] - 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为1.343亿元人民币[177]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61.46亿元人民币,募集资金总额为63.89亿元人民币[178] - 超募资金总额为48.84亿元人民币,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超募资金46.88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96%[178] - 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6.78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84.7%,实现效益为负4,617.25万元[179][180] - 24万吨/年磷酸铁锂联产项目计划投资20.49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8.18亿元人民币,投入进度88.73%[179][184] - 湖北万润研发中心项目累计投入进度偏低,节余资金2,925.57万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79][181]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投入28.70亿元人民币,超过计划投入28.35亿元,系银行利息收入导致[179][182][185] - 募集资金总体累计投入57.99亿元人民币,总投入进度94.35%[178]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1.33亿元人民币,占募集资金总额2.17%[178] - 超募资金主要用于磷酸铁锂项目(20.49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28.35亿元)[184][185] - 两个主要产能建设项目因市场供需变化及原材料价格下行导致效益为负[180]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报告期末余额为1.51亿元人民币[187] - 公司已将宏迈高科项目节余募集资金13,432.98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91] - 湖北万润研发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6,208.83万元,全部使用募集资金投入,无法单独核算效益[191] - 公司超募资金实际使用总额为197,600.00万元,尚需向鲁北万润增资7,300.00万元[189]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总额为204,900.00万元用于投资建设新项目[188] - 控股股东计划增持股份金额不低于860.67万元,不超过1,721.33万元[196]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累计增持股份146,031股,增持金额539.36万元[196]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刘世琦、李菲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42个月[100] - 股东南京星纳友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自取得公司股票之日起36个月[100] - 股东博源创业、惠友豪嘉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自取得公司股票之日起36个月[100] - 股东天泽高投股份限售承诺部分履行期限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部分为自取得股票之日起36个月[100] - 员工持股平台十堰凯和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42个月[100] - 董事晏绍康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8个月[100] - 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至42个月不等[100][101] - 其他股东(如嘉木产投、量科高投等)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均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101] - 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高管承诺公司上市后三年内履行其他相关承诺[101] - 公司及控股股东部分长期承诺事项持续有效[101]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刘世琦、李菲承诺所持股份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103]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04]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05]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05] - 公司股东博源创业等机构承诺自取得公开发行前股份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106] - 所有承诺方若因未履行承诺获得收入,需在5日内将收入归入公司指定账户[106][107] - 公司有权扣留违规减持方应得现金分红以抵偿违规所得[106][107] - 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标准时,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在终止上市前不得减持股份[105] - 股东天泽高投申报前12个月内受让的144.1219万股股份锁定36个月[108] - 股东天泽高投其余持有的28.0155万股股份上市后锁定12个月[108] - 员工持股平台十堰凯和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10] - 董事晏绍康承诺每年减持不超过直接和间接持股总数的25%[111] - 董秘及财务总监通过十堰凯和间接持有的股份上市后锁定36个月[113] - 监事及核心技术人员通过十堰凯和间接持有的股份上市后锁定36个月[115] - 监事及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任何股份[115] - 监事及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15] - 违规减持收入需在5日内归还发行人[108][110][112][116] - 发行人有权扣留现金分红抵偿未上交的违规减持所得[108][110][112][116] - 实际控制人近亲属刘玉兰承诺间接持有的首次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117] - 刘玉兰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且特定条件下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17] - 公司股东包括嘉木产投等16家机构承诺直接和间接持有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118] - 公司回购股份数量上限为公司股份总数的2%且使用自有资金[121] - 控股股东单次增持金额不超过上一年度分红税后金额20%且12个月内不超过50%[121] - 董事及高管单次增持金额不少于上一年度税后薪酬30%但12个月内不超过税后薪酬总和[122] - 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119] - 停止股价稳定措施条件包括连续5个交易日
万润新能(688275) - 关于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2025-08-29 18:34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为14.83万吨,同比增长90.23%[7] - 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累计出货数百吨[1] - 2025年1 - 6月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46,031股,增持金额约539.36万元[24] 知识产权与研发 - 2025年1 - 6月新增申请境内外各类知识产权132项,含发明专利38项等[9]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获得各类知识产权273项,含国内发明专利120项等[9] - 报告期末共有研发人员348人[10] 荣誉与平台 - 2025年上半年宇浩高科、宏迈高科入选湖北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初选名单[8] - “湖北省动力与储能用电池关键材料中试平台”入选2025年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名单[8] 管理与运营策略 - 2025年上半年聚焦主营业务提升经营质量[1] - 2025年上半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8] - 财务中心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促进业务精细化管理[11] - 财务中心优化业财流程,开展BIP财务专项培训[12] - 构建集团资金池体系,采用滚动3周现金流预测模型降低短期融资成本[13] - 推进MES智能系统上线,搭建集团各工厂成本数据库[14][15] 公司治理 - 2025年上半年召开股东大会1次、董事会2次等会议[16] - 组织“关键少数”参与合规培训,定期核查董监高持股变动[17][18] - 2025年4月获组织碳核查证书与产品碳足迹证书[20] - 强化信息披露审核,执行内幕信息登记管理等制度[21] - 与投资者沟通交流[23] - 推进绩效体系升级,完善合规机制[25] 行动方案 - 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主要举措顺利推行[26] - 未收到投资者关于改进行动方案的意见,后续关注反馈并优化[26] 不确定性 - 公司规划、发展战略受市场环境及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26]
万润新能(688275) - 关于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管理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8-29 18:34
募资情况 - 公司2022年9月23日首次公开发行2130.3795万股A股,发行价299.88元,募集资金总额638858.20万元,净额614562.26万元[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593293.73万元,尚未使用28654.61万元[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13554.61万元,理财资金余额15100.00万元[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各银行募集资金存储余额合计135546118.89元[8] - 募集资金总额为614562.26万元[32] 资金使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项目投入252847.08万元,利息收入净额7386.08万元,补充流动资金4000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87013.66万元,项目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3432.98万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实际投入相关项目募集资金579860.75万元,不含募投项目节余资金[9] - 公司本期购买理财及结构性存款合计金额43100万元,本年收益121.05万元,期末余额15100万元[14] - 2022年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204900万元分别向控股子公司鲁北万润增资154900万元及向全资子公司深圳华虹清源增资5000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使用部分超募资金197600万元分别向鲁北万润增资147600万元及向深圳华虹清源增资50000万元,实际用于项目建设181804.19万元,尚需向鲁北万润增资7300万元[17][18] - 公司将“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实际节余募集资金13432.98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并完成专户注销[20]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3331.44万元[32]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579860.75万元[32] 项目进展 - “24万吨/年磷酸铁锂联产24万吨/年磷酸铁项目”中12万吨/年磷酸铁锂及24万吨/年磷酸铁产能已建成投产,另外12万吨/年磷酸铁锂产能释放进度延期至2025年12月[21][22] - “湖北万润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6208.83万元,以募集资金投入6208.83万元,无法单独核算效益[23] 项目效益及进度 - 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84.70%,本年度实现效益为 - 4617.25万元[32] - 湖北万润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52.88%[32] - 补充流动资金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100.00%[32] - 24万吨/年磷酸铁锂联产24万吨/年磷酸铁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88.73%,本年度实现效益为 - 4067.73万元[33]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超过100%,累计使用超额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共287013.66万元[33][37]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87.98%[32]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96.00%,合计截至期末累计投入进度为94.35%[33]
万润新能(688275) - 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5-08-29 18:34
募集资金情况 - 2022年首次公开发行2130.3795万股,每股299.88元,募集总额638858.20万元,净额614562.26万元[4] - 超募资金金额为488353.43万元[7]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投资额126208.83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126208.83万元[8] 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15日,尚未使用募集资金24967.62万元,专户资金17867.61万元,理财余额7100万元[9] - 截至2025年8月15日,购买理财产品未赎回余额7100万元[11] 现金管理决策 - 2024年9月23日同意使用不超5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有效期12个月,截至公告未届满[15] - 2025年8月29日审议通过使用不超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21] 现金管理规则 - 额度自上一次有效期届满起12个月内有效,可循环滚动使用[21] - 收益归公司,优先补足募投项目投资不足部分[19] - 到期后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20] 产品与监督 - 选择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产品,不得用于质押和证券投资[21] - 按法规对产品决策、管理、监督,履行披露义务[23] - 财务部门负责实施,及时分析跟踪,控制风险[23][24] - 审计部审查情况,定期检查并向审计委员会报告[24] 各方意见 - 监事会认为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全体监事同意该议案[26] - 保荐机构对使用不超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事项无异议[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