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润新能(688275)
搜索文档
板块大涨9%,动力电池哪一环节最值得优先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21:33
锂电行业整体表现 - 锂电股成为短期资金新选择 Wind动力电池指数9月5日大涨9.64% [1] - 细分行业指数涨幅分化 负极材料指数涨9.23% 电解液指数涨9.19% 正极材料指数涨7.87% 锂电隔膜指数涨5.25% [1] 各环节业绩表现对比 - 负极材料营收增速25.62% 扣非净利润增速119.19% 经营现金流净额增速-130.54% [2] - 六氟磷酸锂营收增速16.07% 扣非净利润增速40.87% 经营现金流净额增速154.23% [2] - 电解液营收增速20.77% 扣非净利润增速35.40% 经营现金流净额增速43.36% [2] - 锂电隔膜营收增速7.85% 扣非净利润增速-1.31% 经营现金流净额增速992.11% [2] - 正极材料营收增速11.87% 扣非净利润增速-54.38% 经营现金流净额增速-31.23% [2] 电解液环节突出表现 - 11家样本公司中10家营收增长 9家扣非净利润增长 [5] - 电解液国内产量94.1万吨 同比增速54.57% [5] - 天赐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营收63.02亿元 同比增长33.18% [6] - 新宙邦销售量同比大幅提升 销售额同比增长 [5] - 华盛锂电VC产品营收增速72.5% FEC产品营收增速134% [6] 负极材料表现 - 6家样本公司营收增速25.62% 扣非净利润增速119.19% [8] - 多数企业实现盈利增长 仅翔丰华出现收入盈利同步下降 [9] - 翔丰华负极材料毛利率下降6.23个百分点至12.35% 扣非净利润下降159%以上 [9] 正极材料与隔膜弱势表现 - 正极材料扣非净利润平均下降54.38% 近半数样本公司盈利下滑 [9] - 湖南裕能营收增长33% 但整体毛利率继续下滑 [9] - 隔膜扣非净利润平均下降1.3% 星源材质隔膜毛利率下降6.47个百分点至24.84% [9] - 星源材质上半年净利润1亿元 创近五年新低 [9] 行业运行特征 - 企业普遍存在混业经营 贝特瑞兼营正负极材料 璞泰来兼营负极材料/隔膜/PVDF业务 [12] - 业绩修复主要受销量拉动 产品价格仍处磨底阶段 价格拐点尚未到来 [10] -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 [9]
万润新能两年一期亏损 上市见顶超募49亿东海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02 14: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6亿元 同比增长50.49% [1][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66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4.04亿元收窄34.2% [1][2]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亏损3.58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4.15亿元收窄13.7%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上年同期14.75亿元转为-1.22亿元 同比下降108.29% [1][2] - 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5.04亿元 2024年亏损收窄至8.70亿元 [2] - 2023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5.36亿元 2024年亏损收窄至8.92亿元 [2] 历史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75.23亿元 较2023年121.74亿元下降38.21% [3] - 2023年营业收入121.74亿元 较2022年123.51亿元下降1.4% [3] - 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盈利9.59亿元 2023年转为亏损15.04亿元 [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73亿元 较2023年-15.58亿元大幅改善 [3] 上市及融资情况 - 2022年9月29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2130.38万股 发行价299.88元/股 [3] - 上市首日最高价259.99元 为历史最高价 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4] - 实际募集资金63.89亿元 较原计划12.62亿元超募48.84亿元 [4] - 发行费用2.43亿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2.12亿元 [5] 公司治理 - 2022年度权益分派每股派现3.52元 并以资本公积金每股转增0.48股 [5] - 派现总额2.99亿元 转增4090.33万股 分红后总股本增至1.26亿股 [5] - 保荐机构为东海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盛玉照和江成祺 [3]
万润新能上半年营收增长50.49% ,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增九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9:17
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36亿元 同比增长50.49% [1] - 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14.83万吨 同比增长90.23% 增速大幅领先行业整体水平 [1] - 上半年出货量全球第二 通过拿下宁德大单预计年均贡献20万吨以上销售量 [1] - 实现连续三个季度减亏 受益于产品质量 市场开拓能力及海外战略布局 [2] 技术研发与创新进展 - 在固态电池材料 钠离子电池材料 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剂等新产品产业化取得较大进展 [2] - 固态电池材料在聚合物 氧化物 硫化物等路线布局研发 部分型号已小批量送样测试 [2] - 补锂剂适配磷酸铁锂电池体系 能有效减缓容量衰减 目前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2] - 报告期内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8个 国际发明专利81个 商标10个 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1个 国际发明专利6个 [2] 行业动态与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210万吨 同比增长53% 其中磷酸铁锂出货量161万吨 同比增长68% 占比近77% [1] - 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双重驱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增长势头强劲 [1] - 行业竞争激烈 头部企业举行闭门会议商讨应对产能过剩 倡议抵制恶性价格竞争并推动建立高标准行业准入门槛 [3] - 市场观点认为成功的反内卷有望带动锂电产业价格全面回升 [3]
万润新能:经营质效连续三季度改善 反内卷背景下业绩拐点已至
经济观察网· 2025-08-31 20:0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6亿元 同比增长50.49% [1][2] - 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14.83万吨 同比增长90.23% [1][2] - 亏损同比环比均大幅收窄 经营质效连续三季度改善 [1][2][4] 市场地位与客户结构 - 磷酸铁锂出货量全球第二 增速领先行业整体水平 [1][3] - 锁定宁德时代大单 预计年均贡献超20万吨销售量 [3][7] - 通过新客户开拓优化客户结构 海外建厂战略持续推进 [1][3][7] 行业环境与需求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210万吨 同比增长53% [2] - 磷酸铁锂出货量161万吨 同比增长68% 占比近77% [2] - 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双重驱动需求增长 [2] 技术创新与研发进展 - 布局固态电池三大技术路线 部分型号已小批量送样测试 [4] - 申请多项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专利 服务固态电池需求 [4] - 富锂铁酸锂补锂剂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可适配磷酸铁锂电池体系 [4] 行业自律与价格趋势 - 头部企业召开闭门会议 抵制恶性价格竞争与产能过剩 [5] - 反内卷倡议推动建立高标准行业准入门槛 [5] - 供应链利润率若回归可持续水平 电池售价可能上涨中高双位数百分比 [5] 战略发展前景 - 短期受益宁德订单放量 中期受益行业落后产能出清 [7] - 长期通过海外建厂布局应对爆发式需求 提升盈利水平 [7] - 多维共振强化锂电材料领域竞争优势 [7]
万润新能上半年净利-2.66亿元,同比减亏
北京商报· 2025-08-31 11: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6亿元 同比增长50.49% [1][1] - 归属净利润亏损2.66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4.04亿元同比减亏34.2% [1][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万润新能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31 07: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44.36亿元 同比增长50.49%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1.58亿元 同比增长20.34%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66亿元 但同比改善34.28%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1亿元 同比大幅改善59.93% [1] - 毛利率1.7% 同比增幅达284.13% 净利率-6.35% 同比改善55.98% [1] - 三费总额2.97亿元 占营收比6.7% 同比下降30.17% [1] - 每股收益-2.16元 同比改善32.92% 但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97元 同比下降108.29% [1] 盈利能力与投资回报 - 历史净利率表现不佳 去年净利率为-12.04% 显示公司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2] - 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为-1.87% 投资回报极差 2023年ROIC低至-9.79% [2] - 公司上市以来已有4个亏损年份 投资回报表现持续不佳 [2] 现金流与偿债能力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为46.02%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9.12% [2] - 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值为负值 [3] - 公司现金资产状况被评价为非常健康 [2] 资本结构与债务状况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43.42% 债务负担较重 [2] - 商业模式主要依靠研发及资本开支驱动 需关注资本开支项目效益及资金压力 [2] 资产质量 - 每股净资产42.14元 同比下降13.39% [1] - 应收账款状况需关注 因年报归母净利润持续为负 [3]
万润新能:出货量激增90.23%居全球第二 经营质效连续三个季度改善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10:5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6亿元 同比增长50.49% [1][2] - 亏损同比环比均大幅收窄 经营质效连续三个季度改善 [2] - 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14.83万吨 同比增长90.23% 上半年出货量全球第二 [1][2] 市场地位与客户结构 - 锁定宁德时代大单 预计年均贡献20万吨以上销售量 [2] - 通过开拓新客户优化客户结构 市场开拓能力强大 [1][2] - 在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背景下保持稳健经营 体现强大周期管理能力 [2] 研发创新与技术布局 - 报告期内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8个 国际发明专利81个 商标10个 [3] - 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1个 国际发明专利6个 实用新型专利4个 [3] - 固态电池材料在多条技术路线布局 部分型号已小批量送样测试 [3] - 钠离子电池材料已实现出货数百吨 布局多种技术体系 [3] - 磷酸锰铁锂推进试生产阶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高比容量产品 [3] - 补锂剂(富锂铁酸锂)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适配磷酸铁锂电池体系 [3]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210万吨 同比增长53% [2] - 磷酸铁锂出货量161万吨 同比增长68% 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比例近77% [2]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增长势头依旧强劲 [2] 成本控制与运营管理 - 通过降低费用支出、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2] - 加强客户回款力度 经营韧性和周期管理能力突出 [2]
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30 09:20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130.3795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299.88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638,858.2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24,295.94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614,562.26万元,资金于2022年9月23日全部到位 [4][2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593,293.73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28,654.61万元,其中存储于募集资金专户的资金13,554.61万元,理财资金余额15,100.00万元 [6] - 公司超募资金金额为人民币488,353.43万元 [26]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与保荐机构及多家银行签订了募集资金三方及四方监管协议,协议主要条款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协议范本不存在重大差异 [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存储于多家银行的专户中,其中兴业银行十堰分行账户已于2025年6月注销 [9] 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实际投入相关项目的募集资金款项共计579,860.75万元,具体使用情况详见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10]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也不存在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10] - 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204,900.00万元向控股子公司鲁北万润增资154,900.00万元及向全资子公司深圳华虹清源增资50,000.00万元,用于投资建设"24万吨/年磷酸铁锂联产24万吨/年磷酸铁项目" [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使用部分超募资金197,600.00万元分别向控股子公司鲁北万润增资147,600.00万元及向全资子公司深圳华虹清源增资50,000.00万元,实际使用前述增资款用于项目建设181,804.19万元,尚需向控股子公司鲁北万润增资7,300.00万元 [14] 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将"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及"湖北万润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结项后的节余募集资金及利息收入、理财收益净额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15][16] - 报告期内,公司已将"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实际节余募集资金13,432.98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并完成了相应募集资金专户的注销手续 [16] - "湖北万润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节余资金本报告期内尚未进行永久补流,截至报告期末节余募集资金为2,925.57万元 [16][2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展 - "24万吨/年磷酸铁锂联产24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土建部分已全部完成,其中12万吨/年磷酸铁锂及24万吨/年磷酸铁产能已建成投产,另外12万吨/年磷酸铁锂产能的释放进度因下游市场需求放缓而调整,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拟延期至2025年12月 [16] - "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及"24万吨/年磷酸铁锂联产24万吨/年磷酸铁项目"2025年上年度实现的效益为负,主要受市场供需格局变化及碳酸锂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行影响,公司主营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毛利率处于低位所致 [20] - "湖北万润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累计投入进度偏低,主要因工程及设备类采购存在分期支付的情况,已签订的合同金额约为4,382万元,占项目计划投资总金额的比例达99% [21] 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 - 公司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现金管理产品 [11][23] - 2024年9月23日,公司审议通过使用额度不超过50,000.00万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有效期12个月 [11][30] - 2025年8月29日,公司审议通过使用额度不超过20,0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使用期限为自上一次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有效期限届满之日起12个月之内有效 [23][32] - 截至2025年8月15日,尚未使用募集资金24,967.62万元,其中存储于募集资金专户的资金17,867.61万元,理财资金余额7,100.00万元 [27] - 截至2025年8月15日,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尚未赎回的余额为7,100.00万元 [28] 公司治理及监事会意见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1] - 公司监事会认为2025年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公司2025年半年度的实际情况 [44] - 监事会认为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管理与实际使用情况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46] - 监事会同意公司使用额度不超过20,0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48]
磷酸铁锂出货量增长90.23% 万润新能上半年营收44.36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3:2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6亿元 同比增长50.49% [1] - 亏损同比环比均大幅收窄 经营质效连续三季度改善 [1] - 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 产品单吨成本降幅高于售价降幅 [1] 业务运营 - 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14.83万吨 同比增长90.23% [1] - 主营产品销售量及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1] - 采取降本增效措施 合理控制库存规模及材料成本 [1]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210万吨 同比增长53% [1] - 磷酸铁锂出货量161万吨 同比增长68% 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77% [1] 研发创新 - 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8个 国际发明专利81个 商标10个 [2] - 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1个 国际发明专利6个 实用新型专利4个 [2] - 研发人员348名 占员工总数10.11% [2] 技术布局 - 固态电池材料在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路线均有布局 部分型号已小批量送样测试 [2] - 钠离子电池材料已实现数百吨出货 布局聚阴离子化合物/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白类体系 [2] - 磷酸锰铁锂推进至试生产阶段 补锂剂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2]
万润新能:H1出货量激增90.23%居全球第二 经营质效连续三季度改善
经济观察网· 2025-08-29 19:3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6亿元,同比增长50.49% [1] - 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14.83万吨,同比增长90.23% [1] - 经营质效连续三季度改善,业绩拐点已现 [1] 市场地位与客户拓展 - 上半年磷酸铁锂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二 [1] - 锁定宁德时代大单,预计年均贡献20万吨以上销售量 [1] - 积极开拓新客户并优化客户结构 [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1] - 技术创新逐步迎来收获期 [1] - 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新动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