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复神鹰(688295)
icon
搜索文档
中复神鹰(688295):销量高增,扭亏为盈
长江证券· 2025-09-07 17: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9.2亿元,同比增长26%,归属净利润约0.12亿元,同比下降52% [2][6]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约5.2亿元,同比增长83%,归属净利润约0.57亿元,同比增长440% [2][6]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净利润为1.7亿元、4.0亿元、6.9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27倍、54倍、32倍 [13] 销量与产品结构 - 上半年3K丝等小丝束产品销量同比增长77% [13] - 高强高模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3% [13] - 新能源领域(风、光、氢)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3%,其中风电领域同比增长超200% [13] - 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突破:航空无人机持续放量,航天卫星市场加快验证落地 [13] - 核心产品(T800级及以上碳纤维,M级碳纤维)销量稳步增长 [13] 盈利能力改善 - 上半年碳纤维业务毛利率约15.3%,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 [13] - 第一季度毛利率约3.4%,第二季度毛利率约24.5%,环比大幅上升21个百分点 [13] - 第二季度期间费用率约13.7%,环比下降约5.9个百分点,费用绝对额环比下降10% [13] - 第二季度归属净利率约11.0%,环比上升22.3个百分点,实现扭亏为盈 [13]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 丙烯腈原材料跌价约贡献0.4万元/吨成本下降 [13] - 公司持续技术降本,产能利用率回升带来显著贡献 [13] 行业供需与格局 - 碳纤维行业产能约13.8万吨,产能利用率约60% [13] - 3月以来行业产能利用率从底部约48%快速提升12个百分点,时点库存约1.55万吨,库存天数降至67天 [13] - 风电大型化带来需求复苏,行业供需关系正在修复,价格已止跌两个季度 [13] - 两大龙头神鹰、吉林产能利用率回升较快,均出现较大盈利改善 [13] 技术研发与产能规划 - 2023年公司碳纤维产能达到2.85万吨,连云港在建产线3万吨,中期总产能有望达到5.85万吨 [13] - 成功开发并全球首发SYM55X-12K超高强高模高韧碳纤维 [13] - 完成SYT55T-16K低成本高强中模碳纤维开发,推出第三代风电用SYT45M-48K低成本高强度大丝束碳纤维 [13] - SYM35X-12K碳纤维通过航空"五进二"比选,SYT59G-12K碳纤维获商飞PCD预批准 [1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7,554万元,占营业收入8.20%,新增申请专利119件,新授权专利36件 [13]
中复神鹰: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6 00:22
业绩说明会安排 - 会议将于2025年9月15日上午09:00-10:00通过网络形式召开 [1][2] - 召开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线上平台 [1][2] - 投资者可在2025年9月8日至9月14日16:00前通过官网"提问预征集"栏目或公司邮箱提交问题 [1][3] 参会人员构成 - 董事长张健女士、董事兼总经理陈秋飞先生将出席说明会 [2] - 独立董事刘泉女士、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金亮先生、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王暖女士共同参与 [2] - 参会人员可能根据特殊情况进行调整 [2] 信息披露与沟通内容 - 说明会重点针对2025年半年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进行解读 [2] - 公司将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回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2][3] - 会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说明会完整记录 [3] 投资者参与方式 - 会议期间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站实时在线参与互动 [2] - 预设问题收集渠道包括官网栏目及指定邮箱stock@zfsycf.com.cn [1][3] - 联系电话0518-86070140作为补充沟通渠道 [3]
中复神鹰:9月15日将举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23:09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5日上午09:00-10:00举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1]
中复神鹰(688295) -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9-05 19:31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5年9月15日上午09:00 - 10:00举行半年度业绩说明会[2][5] - 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5] - 方式为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2][5] 投资者参与 - 2025年9月8 - 14日16:00前可提问[2][6] - 2025年9月15日可在线参与[5] 其他 - 已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2] - 业绩说明会针对半年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交流[3]
中复神鹰8月29日获融资买入3059.71万元,融资余额1.3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0:18
股价表现与融资融券数据 - 8月29日公司股价上涨5.01% 成交额达2.79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3059.71万元 融资偿还1938.24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1121.47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40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1.39亿元 占流通市值0.89%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方面当日偿还8296股 卖出300股 卖出金额7800元 融券余量3.95万股 融券余额102.65万元 处于近一年60%分位较高水平 [1] 股东结构与经营业绩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20万户 较上期增长6.26% 人均流通股49954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291.38%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22亿元 同比增长25.86% 但归母净利润1192.98万元 同比下滑52.23% [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2日 2022年4月6日上市 主营碳纤维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营业收入构成中碳纤维业务占比98.45% 其他业务仅占1.55%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85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南方中证5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碳纤维行业走出低谷?半年报透露积极信号
DT新材料· 2025-08-31 00:04
行业整体表现 - 碳纤维行业上半年整体释放积极信号 多数企业营收实现正增长 显示行业回暖迹象[1] - 行业复苏得益于技术突破与规模化生产推进 大小丝束协同发展 产业链日趋完善[1] - 下游需求快速释放 高附加值航空航天市场稳步扩张 低空经济加速崛起[1] - 新能源领域风电用碳纤维需求显著提升 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碳纤维结构件和碳陶制动盘渗透[1] - 光伏行业N型硅片占主导 碳/碳热场市场前景可观[1] - 行业复苏带动产业链上游装备制造企业业务增多[1] 企业财务数据 - 中简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4.64亿元 同比增长59.46% 归母净利润2.08亿元 同比增长99.15%[2] - 中复神鹰上半年营业收入9.22亿元 同比增长25.86% 归母净利润1192.98万元[3] - 中复神鹰现有产能2.9万吨 在建产能3.1万吨[3] - 吉林化纤上半年营业收入26.35亿元 同比增加48.39% 碳纤维产品收入4.43亿元 同比上升368.31%[3] - 光威复材上半年营业收入12.01亿元 同期增长3.87% 碳纤维板块销售收入6.36亿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6.85%[4] - 光威复材新能源板块碳梁业务销售收入3.69亿元 同比增长47.95%[4] - 中航高科上半年营业收入27.47亿元 同比增长7.87%[4] - 上海石化上半年集团营业额395.00亿元 同比下降9.17%[4] - 精工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10.61亿元 同比增长10.31% 碳纤维装备业务营业收入6.29亿元 占比59.31%[4] - 金博股份上半年营收4.11亿元 同比增长19.69%[4] - 博云新材上半年营业收入3.96亿元 同比增长30.98% 归母净利润846.17万元 同比增长266.37%[5] - 博云新材航空航天及民用碳/碳复合材料营业收入1.31亿元 占比37.40%[5] - 楚江新材上半年营业收入288.03亿元 同比增长16.05%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亿元 同比增长48.83%[6] 技术发展与产能布局 - 中简科技开发宇航级高性能碳纤维系列产品 ZT7系列在空天领域稳定批量应用 ZT8拓展使用场景 ZT9H性能表现和质量稳定性高[2] - 中复神鹰突破高性能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核心技术[3] - 中复神鹰3K丝等小丝束产品销量同比增长77% 高强高模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3%[3] - 中复神鹰新能源领域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3% 其中风电领域同比增长超200%[3] - 吉林化纤表示大丝束碳纤维有望在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市场以及民间体育休闲领域大幅增长[3] - 上海石化将加快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布局项目 着力拓展大丝束在风电叶片、无人机、汽车等领域规模销售[4] - 精工科技碳纤维生产线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4] - 精工科技年产5000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发布 智能化水平提升25%至35%[4] - 子公司天鸟高新是C919碳刹车预制体的唯一供应商[6] - 子公司顶立科技专业从事特种材料及特种热工装备研制[6] 应用领域拓展 - 低空经济以eVTOL为代表加速崛起 碳纤维企业积极布局合作[1] - C919量产带动刹车系统交付量翻倍[5] - 碳纤维行业处于技术进步与应用拓展并行的发展阶段[6]
吉林化纤、中复神鹰,暴涨!
DT新材料· 2025-08-30 00:05
吉林化纤2025年半年度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26.35亿元,同比增长48.39% [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6.72万元,同比下降45.08% [4][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2076.43万元,同比下降39.84% [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460.9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3.03% [5] - 总资产136.8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94% [5] 碳纤维业务表现 - 碳纤维产品营收4.43亿元,同比暴增368.31% [5][7] - 碳纤维营收占比从上年同期5.33%提升至16.83% [5][7] - 大丝束碳纤维主要面向风电叶片、体育休闲等规模化应用场景 [6] - 公司是国内较早布局大丝束碳纤维的企业 [6] 中复神鹰2025年半年度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9.22亿元,同比增长25.86% [7] - 归母净利润1192.98万元,同比下降52.23% [7] - 二季度单季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83.15% [7] - 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5715.8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39.98% [7] 中复神鹰业务进展 - 西宁基地原丝单线产能和高模碳化线单线产能均同比提升20%以上 [7] - 小丝束销量同比增长77% [7] - 新能源领域增长63%,风电领域实现超200%爆发式增长 [7] - 在航空航天、风光氢和低空经济等领域市场拓展成效突出 [7] 碳纤维行业发展趋势 - 碳纤维正从"稀缺资源"进入"快速放量"阶段 [8] - 风电叶片大尺寸化趋势加快,单机功率提升带来材料需求倍增 [8] - 航空航天和新能源车的轻量化需求持续释放 [8] - 应用场景不断拓宽,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 [9][10] 行业竞争格局 - 大丝束市场比拼规模和成本控制,企业通过原丝—碳化一体化降低成本 [8] - 小丝束市场更强调技术壁垒和客户绑定 [8] - 东丽、三菱化学等国际巨头仍占据高端小丝束市场主导地位 [10] - 中国企业在大丝束和部分高端产品上实现突破 [10] 盈利前景展望 - 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成本摊薄效应将逐步体现 [8] - 需求持续增长,盈利有望企稳回升 [8] - 行业处于高成长阶段,头部企业加速收获规模化成果 [9] - 需求端持续扩张与应用领域快速拓展奠定长期向上逻辑 [10]
超高性能纤维行业分析框架(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附74页PPT)
材料汇· 2025-08-29 21:38
高性能纤维行业政策支持 - 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被列为三大高性能纤维,国家多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其发展,包括国务院2015年《中国制造2025》、科技部2017年《"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发改委2019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明确将其作为关键战略材料和轻质高强新材料重点发展 [3][6] 碳纤维性能特点 - 碳纤维具有超高强度,抗拉强度达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弹性模量在230GPa以上,密度仅为钢的1/4,铝合金的1/2,比强度比钢大16倍,比铝合金大12倍,耐超高温在非氧化气氛下可达2000℃,耐低温在-180℃仍保持弹性,耐酸、防油、耐腐蚀性能超过黄金和铂金 [8] - 日本东丽主要产品牌号力学性能优异,如T300拉伸强度3530MPa,T700S达4900MPa,T1000G达6370MPa,T1100G达7000MPa,高模型M55J模量达540GPa [9] - 碳纤维含碳量高于90%,具备导电、导热、耐腐蚀等不可替代性能,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 [10] 碳纤维分类与生产工艺 - 按原丝种类分为PAN基(占90%以上)、沥青基和粘胶基碳纤维,按力学性能分为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模型和高强高模型,按丝束规格分为小丝束(<24K)和大丝束(≥24K),小丝束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大丝束用于基础工业和民用领域 [10][11] - 原丝制备工艺按溶剂分DMSO、DMAC、NaSCN等,按聚合工艺分一步法和两步法,按纺丝工艺分湿法和干喷湿纺法,干喷湿纺法可实现高速纺丝,原丝表面平整光滑,强度较高 [11][21][30] - 碳纤维生产流程包括从丙烯腈聚合纺丝得到PAN原丝,再经预氧化、碳化(1000-3000℃)得到碳纤维,最后经表面处理制成织物、预浸料或复合材料 [17][19][23] 全球碳纤维供需格局 - 2021年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17.2万吨,同比增长20.76%,中国产能6.34万吨占比31%,超过美国成为最大产能地区,东丽+卓尔泰克产能5.75万吨居首,吉林化纤1.6万吨、赫氏1.6万吨紧随其后 [37][39] - 2021年全球碳纤维需求11.8万吨,同比增长10.4%,风电叶片领域需求3.3万吨占比28%,体育休闲1.85万吨占比16%,航空航天1.65万吨占比14%,压力容器和碳碳复材需求增长显著 [52][56] - 2021年中国碳纤维需求62,379吨,同比增长27.7%,进口量33,129吨占比53.1%,国产供应29,250吨占比46.9%,风电叶片需求22,500吨占比36%,体育休闲17,500吨占比28% [58][64] 中国碳纤维产能扩张 - 2021年中国碳纤维产能6.34万吨,同比增长75.14%,吉林化纤产能1.6万吨居首,中复神鹰1.15万吨次之,预计2023年产能达15.3万吨,2025年达26.0万吨,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56% [44][45][46] - 原丝产能2020年4.96万吨,预计2025年达54.86万吨,复合增长率56%,吉林碳谷为原丝龙头,产能全国首位,其他企业原丝多配套自用 [48][49][50] - 丙烯腈作为原丝主要原材料,2021年中国产能315.9万吨,产量261万吨,利用率超80%,2021年起出口量21.0万吨超过进口量20.4万吨,2022-2024年新建产能164万吨占现有产能51.9% [29][31][34] 碳纤维应用领域分析 - 风电叶片为最大应用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3.3万吨,中国需求22,500吨,占比全球66.7%,风机大型化趋势推动碳纤维需求,预计2025年全球需求达9.3万吨 [52][64][71] - 压力容器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1万吨,主要受益于氢气瓶应用,预计2025年达2.19万吨,IV型储氢瓶较III型成本低7%-11%,推动大丝束碳纤维需求增长 [56][83] - 航空航天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65万吨,主要使用3K、6K、12K小丝束,预计2025年需求2.63万吨,体育休闲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85万吨,中国需求17,500吨占比94.8% [56][64][88] - 汽车轻量化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9,600吨,预计2025年达1.8万吨,碳纤维减重效果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 [56][94] 碳纤维生产工艺进展 - 拉挤工艺用于风电叶片大梁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VESTAS采用拉挤梁片标准件组装工艺,提高纤维体积含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99][101] - 真空灌注工艺生产复合材料部件,空隙率低,表面质量好,适合中等批量生产,但材料浪费较大,不适合大批量 [103][105] - 预浸料生产工艺分热熔法和溶剂法,热熔法树脂含量控制容易,无溶剂残留,但树脂粘度高易导致纤维变形,溶剂法成本低但溶剂残留影响强度 [93][9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性能与应用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分子量高,耐磨性居塑料之首,比碳钢、黄铜更耐磨,摩擦系数低,抗冲击性能为工程塑料最高,比聚碳酸酯高3-5倍,拉伸强度3-3.5GPa,模量100-125GPa [106] - UHMWPE耐化学药品性优良,吸水率最低仅0.01%,耐低温性能好,使用温度可达-269℃,应用于人工关节、润滑材料、防护装备等领域 [106][107]
中复神鹰8月28日获融资买入2909.25万元,融资余额1.2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05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8月28日公司股价上涨8.08% 成交额达3.2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909.25万元 融资偿还3702.38万元 融资净流出793.13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29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1.28亿元(占流通市值0.86%) 融券余额117.55万元 [1]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70%分位高位水平 融券余额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20万户 较上期增长6.26% [2] - 人均流通股49954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291.38%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南方中证500ETF(51050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2] 财务表现与分红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9.22亿元 同比增长25.86%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192.98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52.23% [2]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1.85亿元 [2]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碳纤维研发、生产和销售 碳纤维业务收入占比98.45% [1] - 成立于2006年3月2日 于2022年4月6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江苏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1]
中复神鹰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
证券之星· 2025-08-29 06: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9.22亿元 同比增长25.86% 第二季度单季收入5.2亿元 同比增长83.15% [1] - 归母净利润1192.98万元 同比下降52.23% 但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5715.86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439.98% [1] - 扣非净利润由去年中期亏损1844.85万元转为盈利182.34万元 同比增长109.88% [1] - 毛利率15.31% 同比下降34.34个百分点 净利率1.29% 同比下降62.05% [1] - 三费占营收比8.09% 同比下降47.75% 成本控制效果显著 [1] 现金流与资产结构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8元 同比大幅增长198.64% 现金流状况改善明显 [1] - 货币资金13.79亿元 同比增长11.17% 应收账款2.76亿元 同比下降35.24% 资产质量优化 [1] - 有息负债23.09亿元 同比下降4.31% 但有息资产负债率达24.64% 债务水平仍需关注 [1][3] - 每股净资产5.15元 同比下降2.85% 每股收益0.01元 同比下降51.99% [1] 业务结构与投资回报 - 新能源领域(压力容器、风电叶片、碳/碳复材)合计占总销量超40% 体育休闲领域占比超35% 航天航空及汽车、3C等新兴领域占比超10% [4] - 公司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为5.71% 2024年ROIC为-1.25% 投资回报表现不稳定 [3] - 公司上市以来已发布2份年报 亏损年份达2次 生意模式存在一定脆弱性 [3]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全年业绩1.48亿元 每股收益均值0.16元 [3] 运营特点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资本开支驱动 需重点关注资本开支项目效益及资金压力 [3] - 净利率历史表现波动较大 去年全年净利率为-7.99% 产品或服务附加值有待提升 [3]